论文思维导图小说整本书阅读
1. 三步教你用思维导图制作读书笔记
小时候做笔记,恨不能将老师讲的都记下来,老师在上面讲,手在笔记本上翻飞,结果听完课后根本就没看,后来觉得还是记在书上好,于是书本上又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一做就是好多年。
从学习效果上来看,感觉仍然不理想,唯一的收获便是字写得快了些。
那时侯的学习,没有去思考,自己的方法对吗?以为自己一味的努力便可以成为学霸。
有次看到一个高考状元的笔记,才明白,笔记原来可以这样做。
后来,接触到思维导图,才明白,原来状元做笔记的方法是采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的方法。
今天,学习的便是如何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
中心图是一个爱学习的蘑菇老爷爷正看书也作笔记,旁也站着丹菡的签名蜗牛看着他的笔记感叹:“笔记做完,思路清晰,理解精准了啊。"
中心图画最好画与主题相关并能有利于理解记忆的图。
主分支两个:制作读书笔记的方法,示例。以此为两条主线进行下级的分细。
一、三步读书笔记记录法:
(一)阅读。
采用问取忆方式,将文章内容读完。具体方法详见 《一张图助你读懂一本书》
通过“问、取、忆”三步法,将要做思维导图笔记的内容“读”完,并抓住其关键信息,把握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用笔在关键的地方做记号,方便后续做导图或回看。
(二)画结构导图或者初步的思维导图。
初步了解文章或章节的大概内容和整体结构之后,则可以开始画结构图或者初步的思维导图。
确定中心主题,纸张横放,画上中心图,再画主干,写上关键词,然后画下级分支和小图像。
容易犯的错误:
1、求大求全。
不需要把书上和文章上所有的内容都做在思维导图上,只用关注重点内容即可,不重要的部分要敢于舍弃。
2、用词完全忠于原书。
读书的重点并非一定要和作者的观点一致,而是要从作者的著述中,学习和理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原文中有的可以直接用原文,原文中没有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词语去总结,并随着阅读和理解的深入,及时调整。
(三)丰富完善思维导图。
给思维导图加上小图像、简图,并上色,软件绘图的话直接插入图像即可。同时,也可以重新对照文章检查一遍,防止遗漏重要内容`。
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拓展思维导图的细枝末节。
如果是一整本书,每一个大的章节可以画一幅思维导图,画完每一章后,将整体的框架,所有的章节合起来画一幅思维导图就是这本书的思维导图。
二、用思维导图制作读书笔记示例《如何高效学习》中的《整体性学习的顺序》为例进行示范。
(一)阅读。
问:
整体性学习的顺序是什么?知道了信息在大脑里面怎么存储的,可信息是怎么来的呢?
取:
看到正文中跟中心主题相关的内容,“ 1 2 3 4”、“第一、第二”等数字的部分要高度敏感,因为这些内容是要提取的关键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整合自己的理解,暗示自己记下来。详见 《抓取关键词你不得不知的事》
从中抓取到“整体性学习的顺序”:1)获取;2)理解;3)拓展;4)纠错;5)应用;6)测试。
忆:
注重回忆和总结,阅读的时要把“问取忆”三步形成一种无意识的习惯,运用到实践中。
带着这些问题边思考边阅读。并且提取关键信息,及时回忆。
阅读时提取关键信息的采集过程,不仅包含了眼睛、耳朵还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信息。要高效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让有价值的信息更多。
总结下步骤:带着问题去思考➜提取关键信息➜总结梳理。
按这样的步骤读完之后,已将关键信息提取出来了,可以开始做初步的思维导图。
(二)画思维导图
先画中心图,画主干,再写关键词,画下级分支。
首先是画中心图,中心图要能体现中心主题。可以画引起你联想的事物。共六个阶段,布局的时左边三个大分支,右边三个分支。
画中心图时,确定中心主题内容的时,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画主干的过程,就是梳理分类的过程,分几个大类;写关键词的过程,是总结提取的过程,从而使理解更加准确;画分支的过程是更加细致梳理、归纳的过程,让理解更加深入。
思维导图是按照从右上开始的顺时针顺序画的。所以右上、右中、右下、左下、左中、左上分别是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和测试。
(三)完善思维导图
在上面添加小图像或者简图、上色等等。
画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在逼着自己仔细揣摩书中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用思维导图做学习笔记,可令思路清晰,让自己更加了解原以为自己清楚,但实际上不清楚的部分,相当于重新吸收和理解知识,而且印象更加深刻,也方便下次的复习。
还等什么?动手、动手、动手,知道理论必须加以实践,在动手绘制中去体会,这才是关键。
2. 如何阅读一本书思维导图
01 基础阅读
这个层次的阅读要求比较低,简单来说,就是能认字,读起来比较流畅,不会被文法结构阻碍住。
1)先看书名页,然后再看序
2)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
3)看书中索引,评估议题的范围;书皮上的出版者信息
4)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阅读篇章摘要(不用从第一页看起,不然每次翻开都是第一页)
5)把书打开来,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几页
注意书本(以及章节)的结尾是否有总结(很多时候直接看总结,可以更快把握全书精华)
ps:有很多读者表示看不下去《如何阅读一本书》,没关系,头一次面对这种难啃的工具书时,先从头到尾快读一遍,做到“不逗留”和“不倒退”阅读即可。
3.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我们在用思维导图梳理主要内容时,如果时间有限,完全可以不必画出中心主题,也不用画在另外的纸或者本子上,完全可以利用书本的现有的空白处来梳理关键内容。同样,我们平时在阅读一本书或者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一篇文章时,也可以将关键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输出。
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核心内容需要注意如下因素:
1、勇于试错,坚持正确的方法,有计划目标地练习;
2、从模仿开始,这也是短时间快速进阶的最佳捷径;在思维导图的学习中,我们看别人画的图,能够汲取很多灵感和思路,尤其是联想的方法、关键词的提炼、主干分支的确定和抽象概念具体化呈现的过程,都可以在观看别人的思维导图中“偷师学艺”。
3、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学而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一个最会写字擅长设计P图的历史老师 微信公众号 【史觉一梦】
4. 《如何阅读一本书》整理笔记 | 附思维导图
刚刚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受益良多,我对这整本书按照自己的理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新整理一下,文后附上思维导图。
我将整本书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做一个 自我要求的读者、分类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分层阅读:曾进阅读理解和记忆(本书关键核心点) ,本文打乱了书中的顺序,并将我认为不重要的部分过滤掉了,比如针对不同类别书籍的阅读方法部分。
第一部分: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可以高效地将精神集中在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建议:
1、主动阅读,学会提出问题 ,拿到一本新书阅读之前,就应该提出以下问题:
A、这本书整体内容到底在说什么?
B、这本书详细内容是什么,怎么说的?
C、分析说的有道理吗,有什么意义?
2、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阅读过程中学会做笔记 ,并对笔记进行分类:结构性笔记 、诠释性笔记 、评论性笔记。
做笔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画底线、将关键词或句子圈出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总结和评论等。
3、培养阅读习惯,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马上应用到新的阅读中,并在重复训练中融会贯通,逐步养成习惯。
第二部分:分类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分类阅读从两个方面来讲,不同类别的书籍、不同的阅读目标所要求读者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读者使用的阅读速度和花费的阅读时间也是不同的。
1、不同分类:“越早知道一本书的类别越好”,总体上可以分为虚构性作品和论说性作品。虚构性作品如小说、诗歌、话剧等,这类书注重的是情感和心里阅;论说性作品如工具书、原理书,传递的是知识和行为准则。
就论说性作品又可以分为理论性和实用性,理论性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关注的是明白或了解某个事实,强调的是知识;实用性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讲的是某种有效的做法和操作规则,强调的是行为;两者之间是知与行的区别。通过上述分类,不难看出,本书属于实用性作品,对我们的阅读技巧和规则进行指导。
2、不同阅读目标:消遣式阅读和理解式阅读。
消遣式阅读:是为了获取资讯、信息而阅读,比如阅读杂志、新闻等,增加的是信息量,不能增进读者的理解能力,是一种放松的阅读状态。
理解式阅读: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增进的是理读者的解能力,不是为了记住更多的信息和资讯。
只有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目标以不同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
第三部分:分层阅读,曾进阅读理解和记忆
分层阅读的含义包含两方面:第一方面指阅读的能力,能力有高低之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需要从低到高层层递进,按层次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称之为能力阅读层次;第二方面指阅读一本书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需要按照不同层次进行阅读,来提高阅读的效率和理解记忆能力,可以称之为阶段阅读层次。
本书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这部分内容是整本书的核心重点,接下来我按照不同层次、层次再分类的形式,抽丝剥茧,进行整理。
一、基础阅读
也叫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层次属于分层阅读含义里面的能力层次,属于能力基础。这个层次应该逐步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1、明白字、词、句子的含义,即知道说的是什么。
2、学会不同领域、不同目标的分类阅读方法 (即前面提到的分类阅读)。
3、拥有提炼观点、转化观点、比较观点的能力。
二、检视阅读
也叫略读或预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有系统的阅读和快速浏览、粗浅通读。
1、有系统的略读
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了解这本书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略读给出的建议有:
A、先看书名页和序,知道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
B、研究目录页,梳理结构和主题,抓住重点 ;
C、挑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局部了解,是不是确如其实。
2、快速浏览、粗浅通读
从头到尾粗浅通读,先从整体进行认识和了解,即是碰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初步分清主次,建立从整体到局部的认知基础,为后续有重点的深入分析阅读打好基础。
三、分析阅读
也叫全盘阅读、完整阅读,就是要咀嚼消化一本书,重在理解。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结构性阅读、诠释性阅读和评论性阅读。
1、结构性阅读
做出结构性笔记,并回答主动阅读所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这本书整体内容到底在说什么。
结构性阅读建议:
A、用一句话或一段话概括整本书的内容大意,强调整体性。
比如我对这本书的概括: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技巧,比如通过激发自我阅读主动性,按照分类阅读、分层阅读的技巧,来增进读者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B、按照顺序和关系,为一本书拟出内容大纲摘要,强调复杂度。
其实本文就是拟内容大纲及摘要的过程。
2、诠释性阅读
从内容层面,做出诠释性笔记,并回答主动阅读所提出来的第二个问题:这本书详细内容是什么,怎么说的。
诠释性阅读建议:
A、圈出重要的句子,找出其中的主旨。
找主旨及检测主旨真实性可以用自己的话,将其中的主旨写出来 或者列举与主旨相关的经验、例子。
B、找出或架构出作者的论述,论述可能包含多个主旨,是作者阐述的观点和主张
3、评论性阅读
了解一本书之后,必须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评论,甚至是批评,这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读者的责任和义务,是实现超越和升华的必要途径。
此阶段做出评论性笔记,并回答主动阅读所提出来的第三个问题:分析说的有道理吗,有什么意义。
评论性阅读建议:
A、发表评论的基本立场:我同意、我不同意、有待琢磨暂缓评论。当发表“我不同意”的评论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可以从“你的知识不足 ”、“你的知识错误 ”、”你的逻辑不合理 “、“你的分析不够完整”等方面来考虑。
B、评论者的态度 :在理论和事实的基础之上,公平公正的发表评论,避免情绪化、无理化和无礼化。
四、主题阅读
也叫比较阅读,是最复杂最系统的阅读。主题阅读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巧,只需要对前面三个层次的阅读融汇贯通,并本着“主题阅读所牵涉绝不仅是一本书 ”、“总的来说知道应该读那些书 ”两个基本点展开即可。
写在结尾
要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阅读者并不容易,而且不单单只是阅读,还是分析式的阅读。那更是一种心智活动。大多数人都不习惯这样的阅读,但仍然可以训练出来。而一旦学会了,你的阅读技巧就会越来越好,慢慢就会形成习惯。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这也是艺术家或任何领域的工匠与众不同的地方。
最后,附上本书思维导图
5. 一张图告诉你《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全部内容——思维导图加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方法有用吗?有指导意义吗?
我的答案是:如果我在读此书之前知道此书所讲的方法,那读此书就轻松多了。
我的收获是:
作为一个读者:建立主动阅读的观念,改变读书习惯,获得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妈妈:重视孩子在基础阅读时的教育,尤其是如何提升阅读能力;
作为一个老师:在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幅度增加阅读量和提升阅读难度的语文改革,能拟定一个培养学生阅读的计划。
毕竟,这本书畅销了半个多世纪光国内就再版了十几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但读完此书,不建议我的高中学生买(理由最后会说),大学可视自己读书情况而定。但是,本书的方法值得学习,尤其是语文改革增加阅读量之后。
所以,在此作读书笔记,摘取精要,望吾生少走弯路。
首先奉上思维导图,本书结构内容重点一目了然:
注:上传可能会有压缩,评论留邮箱我可以发原图。
思维导图软件
电脑版:Mindmaster,好用又免费
手机版:SchematicMind
下面来说心得体会:
一、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在书中先提出一个概念叫“主动阅读”,当我读到“有多少次你在看一本好书 时,翻了好几页,脑海却陷入了白日梦的状态,等清醒过来,竟然完全不明 白自己刚看的几页在说些什么?”
我一下从昏梦中醒来,一脸震惊,这说得不就是我!!!
多少次,为了读完一本书而读,并没有做到真正的主动!
所以本书当头第一棒:越主动,收获越多 !
当我在困惑如何不让自己昏昏入睡的时候,艾德勒先生立马又解释了“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即思维导图中的主动阅读的四个方面。
我归纳为“观念、态度、核心、方法 ”。
而其中主动阅读的核心提出的四个问题中的最后一个问题,
就是当头第二棒:这本书跟你的关系 ?
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只觉得茫茫书海里的,都想捞来看一看。细细回想,的确读了不少消遣类的书,当然,如果消遣就是一本书和我的关系的话,它也是有存在价值的,至少打发了无聊时光。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这就涉及到作者谈到的阅读的意义:
媒体型阅读是指在阅读报纸、杂志或其它东西(于今,应是大部分的网络阅读)时,一下融会贯通, 这种阅读不能增进理解力。不需要刻意去做。
第二种学习型阅读, 作者的水平高于读者水平,读者能从其中学到东西,这种阅读需要刻意为之。
我赞同读者的观点:“ 只要我们努力运用这样的技巧在有益的读物上,每个人都能读得更好,学得更多。”
所以,阅读之前,先想好这本书和你的关系,对你的意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书,选好再读!
二、习惯的纠正与养成
“所谓艺术和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
习惯越早养成越好, 就像这本书所讲的方法,如果我在大学就能养成,那么很多书就不会觉得白读了。
所幸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三、 技巧的获得
1、阅读的方法
四层次阅读法是本书的重头戏,学会合理运用这四种方法,读书会更加轻松高效。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
1、阅读准备阶段——听说能力、智力能力、语言能力
2、看图识字阶段——阅读简单读物
3、建立词汇阶段——能自己主动阅读
4、精进技巧阶段——能主动迁移知识和思考
“只有当一个孩子精通了基础阅读的四个阶段,才是他准备好往更高层次的阅读迈进的时候。”
作为妈妈,看到这里,我也在思索在对自己孩子的读书教育中,如何做到第四阶段。
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才是真正进入阅读的层次。”
估计很多人都是拿到一本书就开始阅读,非故事性的书读着读着没了兴趣干脆放弃,如果能先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书读一半束之高阁的几率应该会减小很多。
检视阅读是一种速读,拿到一本书先总览,做到心中有数。
就可以回答主动阅读中提出的四个问题,
最关键的就是“这本书说了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样,在书店在图书馆,你就能依据此法快速确定这本书值不值得继续阅读。如果值得,你也为第二遍阅读做好了准备。
具体方法分为两种:
一是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二是粗浅的阅读
补充说明:关于速读和慢读,何时快何时慢?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作者的秘方是“ 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 。”
分析阅读
检视阅读是第一遍的粗读,确定值得读下去,那就可以来读第二遍,运用分析阅读的方法精读。
分析阅读有三大阶段十二个规则,但是很多书不需要全部运用这些方法。面对不同类型的书,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阶段一,掌握大纲,首先明白一本书说什么 。这一步是必须的,具体操作如导图:
阶段二,诠释主旨,这是读书的精髓所在。 可以运用我们在学校所学根据字词句篇理解全书主旨。
阶段三,这一步不是完全必要的,它看似与读书无关,但如若我们能做到这一步,即使在我们还不具备评判经典的能力时努力练习,我们也会慢慢收获。
正如作者所说,“读完之后能评论,才算读完了一本书”。
且个人觉得作者谦逊客观提出的四个评论原则正是这个浮躁的网络时代最需要的, 我将其归纳为“缓评论、慎批评、能存异、证不足”。
个人认为这四个原则不光适合于读书,更适合为人处世,在这个网上说话不需要负责的时代,实在是太需要这样谦逊客观公正的原则了。
在翻看本书书评的时候就发现不少批评的声音,我也赞同其中一些,比如本书语言过于啰嗦,举例对普通读者而言遥远陌生,读起来费力(这也是我不推荐高中学生购买阅读的原因)。
但这也并不妨碍我在读此书时感受到艾德勒和范多伦两位老师的用心良苦,感受到他们尽力平易近人用通俗的授课语言来循循善诱的苦心。
只是他们确实是属于“超高杆”的人,我这种普通读者要努力阅读。
也有评论说此书无用,这应该是取决于个人认识和运用情况。作者也说了,方法是灵活运用的,不需要把作者的方法条条照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关键是, “实用类的书籍重在首先同意规则,再实际运用。”
主题阅读
最后一个主题阅读类似做研究报告或撰写论文。 适合每一个坚持读书的人,也适合每一个工作者。最费力,收货也最大 。
总结四个层次的阅读,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的基础阅读能力,在中学阶段,在一个孩子成长阅读阶段,他应该用什么方法去阅读?
答案毫无疑问:不能说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是唯一的答案,但至少是行之有效的。
而主题阅读,一生受用。
2、记笔记的方法
本书中作者提到了 三种笔记类型 :
几种笔记方法
视个人情况运用,我偏爱文史类书籍,爱在最后一页记录心得感悟。若是理论类实用类书籍,画框架确实很有帮助。
四、本书方法实践运用
光说不练假把式。开头我提到,如果我先知道本书方法,读这本书要容易得多,
那现在就让我们用本书提到的方法来阅读本书。
运用检视阅读,回答作为一个有要求的主动阅读者要回答的四个问题,再运用分析阅读理解本书。
检视阅读
第一步:系统地略读。
1、读书名,知内容——如何阅读一本书。
2、检视目录,回答第二个问题:“作者是如何说的?”
作者将全书分为四篇二十一章,四篇贯穿了阅读的四个层次,中间穿插了阅读的艺术、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与心智的成长四个章节。既然层次阅读占大量篇幅,不妨先挑这几章快速翻阅。
第一遍略读可能无法明白为何会是这样的安排,但当进行第二步粗浅的阅读或许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
第二步:粗浅的阅读。
快速翻看,先读易,跳过难的(可能这一步要跳过的内容有很多),但好在作者重点都标黑,而且章节末尾有总结,能帮助我们做到对全书心中有数。
此时,我们大概能理出这样的结构:
回答第四个问题:“这本书和你的关系?”
觉得有意义,你需要,那就继续深层次读下去。
分析阅读
在有了检视阅读的基础上,对整体框架心中有数,就可以在精读时有所侧重,有所取舍。特别是被书里面不熟悉的例子和语言干扰,不能做到主动阅读时。
运用其中的笔记方法,再次回答上面所问的四个问题,最后来解决上面没回答的第三个问题即“作者说的有道理吗”。具体操作如前文所谈的三阶段十二个规则,不一定全部运用。此处不再详记。
至此,大体上可以读懂这本书。剩下的就看个人情况要不要再读、精读。
五、阅读的意义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和自己对话,有人说是洗涤灵魂,有人说是开拓视野……
本书的作者说: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有知识。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有更深刻的体认。”
“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和成长!”
而我的答案呢?读完一生,或许我能总结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但至少阅读令我充实,我会一直读下去。
那你的答案呢?
六、其他
本书还有针对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在此没有详细提及。一张图概括了一下重点:
本章篇幅不长,作者是大而化之,因而个人觉得指导意义不是很强。
而且,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歌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作品时,我们有很多颇具指导性的大家和著作。
其次,文末的推荐书单也很有价值,但要自己补充东方文学作品。
以上是我此次阅读本书的心得感悟,若有不对之处,欢迎探讨指正。
6. 《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读书摘录一一整本书阅读六种方法
《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读书摘录
一一整本书阅读六种方法
一、SQ3R学习法
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罗宾森( Francis P. Robinson)在《有效的学习》( Effective Study )中提出一种提升学习能力的有效的读书方法称之为SQ3R。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精读课文,最初是为了美军特种训练设计。SQ3R是五个英语词语的前缀,即概观(Survey)、发(Question)、阅读(Read)、背诵(Recite)、复习( Review)。
1、概观( Survey):在详细阅读文章、书本之前,先很快地浏览文章一遍,重点在于掌握文章的主要标题及内文结构,以便设定学习目的、方向,和提升阅读的注意力。先阅读该篇文章或书本的序言、总结及参考文献资料,试试能否从中获得文章或书本的主要议题、概念。目标至少要掌握三到六个要点。
2、发问( Question):以文章或书本中的章节标题与六何法(5W1H针对要学习的主题自行拟定问题。
3、阅读(Read):透过详细阅读,找出发问问题的答案。这阶段要主动阅读,在内文中找寻先前拟定问题的答案。
4、背诵( Recite):阅读时利用各种记忆技巧以帮助记忆重点,例如: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划重点、口头复诵或笔记摘要。
5、复习( Review):再次阅读所画的重点或整理的摘要笔记,试着回忆所记忆的重点内容。
二、OK4R学习法
美国康奈尔大学在1962年将罗宾森的SQ3R修改成OK4R。OK4R的六个步骤
又可细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三个阶段。
1、学习前阶段:
浏览(0erview):以速读方式快速浏览全文一遍,以概略了解章节次序及重要段落。这步骤在信息爆炸的现代更显重要,能让我们筛选出真正需要的文章,避免迷失在信息丛林里。
2、学习中阶段
找出重点( Key ideas):根据文章标题标示出重要概念。找重点可从阅读每一段落的第一、二行以及最后一、二行着手,因为作者一般会在这些地方阐明旨意及归纳重点。同时要注意专有名词与自己不懂的地方。
阅读( Reading):逐字、逐句,逐段仔细地阅读,同时标示重点、画出要句、撰写心得、细意理解。
3、学习后阶段
回忆(Recall):阅读之后不再看书本,凭印象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或写出刚读过的重点,实时测验自己,如果无法明确回想起内容,就需要回到第三步骤再阅读一次。
思考( Reflect):“回忆”只是记住书本上的知识,经过“思考”的步骤,知识才能转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整理新学习到的知识与过去既有的知识、经验,思考其中的疑点、歧义或冲突,也找出吻合的相似之处,便可吸收新知识取代旧知,或排斥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并可护大自己的认知层面。
复习( Review):在适当时机或一定时间间隔之后,重复前述五个步骤。每次复习时要能找出新的或更多重点,好提升理解与记忆的效果。要能深入分析作者观点背后的含义,体会为何以及如何写这篇文章,如此便能与作者骗时空进一步交流。
三、坎第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南昆士兰大学副校长坎第( Philip C, candy)在(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SelfDirectionfor Lifelong learning)一书中指出,培养阅读能力包含了四大步骤:
1、准备阅读:综览文章的结构,题材,也就是阅读书中的主要概念、理念、定义或图表、表格等。
2、思考阅读的内容:着重于文字的理解、描述的理解与应用的理解。
3、萃取并组织信息:以摘要式笔记来萃取与组织信息,确认文章中主要的议题、原则,以及支持的证据。透过这步骤可以了解主要概念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其他理念之间的相关程度。
4、转化信息:清楚理解阅读文章要传达的理念,并能以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
坎第所提出的四大步骤能帮助你在较高阶的认知过程中,透过高层次阅读达到自我导向学习的目标。
四、博赞的 MMOST学习法
博赞在《思维导图圣经》中提出了 MMOST( Mind Map Organic StudyTechnique),以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笔记的读书方法共分成八个步骤。
1、快速浏览书本一次,让自己对书中内容产生整体概念,然后根据书本的主要概念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图像。
2、根据文章的内容多寡与难易度,来规划学习时间与范围。
3、另外拿出一张白纸,以思维导图快速列出与书本主题相关的信息,可以是书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既有的知识。
4、在刚才的思维导图中加入新的想法,或以一张全新的思维导图列出学习的目标。
5、假设自己正在与作者对话,再次略读内容、标题、重要因素、图表与目录并在第一张只有中心图像的思维导图上加入几个主干线条,代表书内的主要议题。
6、根据文章开头与结尾的段落来揣测作者的意图,并在思维导图各个主干之后的支干上加入更多次要议题。
7、开始详细阅读文章,尤其是艰涩或特别重要的地方,并在思维导图中加入需要的详细重点。
8、透过解决问题、完成学习目标、做思维导图重点摘要笔记来复习。
五、格绿宁学习法
传授高效率阅读与学习技巧的格绿宁( ChristianGraining)根据自己准备律师、法官考试的经验提出学习法,共分成四大阶段。
1、信息的浏览:以结构式阅读方式快速浏览文章内容,像拼图一般做整理与归纳,并以积极的态度圈限范围、提出问题与活化知识。
2、信息的处理:以符合人类大脑结构倾向及运作方式的思维导图来处理并建立学习内容结构,以有效掌控重点并做补充。透过触发学习动机与适当的压力管理来提升学习能力。
3、信息的储存:先透过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让学习者容易理解内容结构与重点;融入五官感觉来提升专注力与训练记忆;做好时间管理,有计划地学习、记忆;最后透过规律复习来强化记忆效果。
4、信息的取出:信息重新建构的阶段,检验前三阶段是否处理得当。
六、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
孙易新先生的KMST知识地图学习法,是一种结合速读、笔记与记忆的全脑式学习法。其内容与步骤如下:
1、从书(或文章)的名称、章节目录中先思考,在还未阅读内容之前,已经了解的有多少?如果你是作者,你会写出哪些重点?将你的想法以重点摘的思维导图列出来。
2、快速浏览整本书(或文章),特别留意内容的结构与标题、图表,如看到不懂的地方、重要的信息,先不要停顿下来思索,只要在这个页面贴个签,提醒自己这里需要回头细读。继续快速看完内容。
3、思考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可以从这本书(或文章)中学习到什么?以思维导图列出你的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这时可以根据下列其中一项或多项:
1)作者提示的学习纲要;
2)老师指定的学习主题或方向;
3)考古题、测验卷的内容;
4)自己关心的议题或想学习的内容。
与第一阶段完成的思维导图做比较,看看哪些是你还未阅读内容之前就已经知道的。
4、再次快速浏览整本书(或文章),把重心留在符合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的章节段落上。
5、仔细阅读文章中符合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的内容,或第二步骤中贴书鉴的艰涩难懂的章节段落,以逻辑结构的方式,用荧光笔或色笔标出关键间。
6、以思维导图软件整理标示出的关键词,转化成结构清晰、易懂易记的思维导图学习笔记。
7、假想自己与作者对话,检视思维导图的内容是否满足原先预期的学习目标与重点,如有必要便做局局部调整与增修。
8、学习笔记中若有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就再以手绘的方式重新绘制一张思维导图。请注意,不要一边看一边抄,而是凭印象,试着重现计算机思维导图的内容。方法如下
(1)在一张A4白纸上画出一个5公分左右大小,能代表文章主题且能留下强烈印象的中心主题彩色图。
(2)先画出所有的主干,线条颜色对你而言必须能代表该主题或类别的含义,线条要与中心的图像连接在一起,由粗而细,从中心往外画出去,然后在线条上以相同颜色写出第一阶的主题或类别名称。
(3)陆续逐步画出各个主干之后的支干线条、次支干线条,并在各条在线写出下一阶或次要概念。支干的线条只要画成一般粗细,往上的方向画凸形,往下则画凹形,一律写在线条上。如果不同信息之间有关联,要加上单箭头或双箭头的关联线条。
(4)在特别重要的地方,加上能对内容产生联想的彩色插图,以增强视觉上的注意力与记忆效果。
(5)以相同或类似颜色的铅笔,在每一个主干衍生出来的结构表面,画出一个包覆
整个主干以及其后支干(含文字、插图)的边界外框,借此再次记忆这篇文章的几个大类概念。
6)用相同或类似颜色的彩色铅笔,沿着主干、支干线条画出阴影效果,并在每个支干线条上出略微由粗而细的效果,除了创造美感,同时记龙支干的内容。
(7)以照相记忆的方式,直到手绘思维导图可以轻松浮现脑海为止。
9、把整理好的思维导图学习笔记,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分享给学习伙伴
10、经常复习你的思维导1图学习笔记,以强化对书本(或文章)重点内容向记忆效果。
7.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刚刚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受益良多,我对这整本书按照自己的理解以思维导图的形式重新整理一下,文后附上思维导图。
我将整本书划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分类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分层阅读:曾进阅读理解和记忆(本书关键核心点),本文打乱了书中的顺序,并将我认为不重要的部分过滤掉了,比如针对不同类别书籍的阅读方法部分。
第一部分: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可以高效地将精神集中在阅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建议:
1、主动阅读,学会提出问题 ,拿到一本新书阅读之前,就应该提出以下问题:
A、这本书整体内容到底在说什么?
B、这本书详细内容是什么,怎么说的?
C、分析说的有道理吗,有什么意义?
2、仅仅提出问题还不够,还要试着去回答这些问题,阅读过程中学会做笔记 ,并对笔记进行分类:结构性笔记 、诠释性笔记 、评论性笔记。
做笔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画底线、将关键词或句子圈出来、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总结和评论等。
3、培养阅读习惯,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马上应用到新的阅读中,并在重复训练中融会贯通,逐步养成习惯。
第二部分:分类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分类阅读从两个方面来讲,不同类别的书籍、不同的阅读目标所要求读者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那么读者使用的阅读速度和花费的阅读时间也是不同的。
1、不同分类:“越早知道一本书的类别越好”,总体上可以分为虚构性作品和论说性作品。虚构性作品如小说、诗歌、话剧等,这类书注重的是情感和心里阅;论说性作品如工具书、原理书,传递的是知识和行为准则。
就论说性作品又可以分为理论性和实用性,理论性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关注的是明白或了解某个事实,强调的是知识;实用性解决的是:怎么做的问题,讲的是某种有效的做法和操作规则,强调的是行为;两者之间是知与行的区别。通过上述分类,不难看出,本书属于实用性作品,对我们的阅读技巧和规则进行指导。
8. 看某本书的思维导图能取代对其的阅读吗
看思维导图就像是吃保健品,看书就像是吃饭。
保健品中包含许多精炼和提取出的营养物质,但你不可能光吃保健品,不吃正餐——因为吃饭带给我们的饱腹感和满足感,是再丰富的营养都不能够代替的。
同理,看某本书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本书,但不能够取代对其的阅读。原因如下:
首先,思维导图最大的功用,是帮助“制图者”梳理思路,通过输出来提升吸收效果——因此,思维导图最大的受益者,是制图者本身。也正因如此,思维导图可能会很个人化,也就是说,同一本书,不同的人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制作不同的思维导图——这就意味着,一幅思维导图很可能是夹杂了制图者的主观意愿的,而不是反映了作者的真实观点。
其次,思维导图的另一大功用,是帮助“制图者”回忆所看、所学内容,因此,只需要在分支上记录一些关键词,就完全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但是对于“阅读者”来说,这种精简就可能会造成理解困难,因为某些概念,如果初次接触,是需要更多的笔墨去解释的。
最后,读书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咀嚼、内化、吸收的,就像吃饭一样,这个过程是不能够靠别人帮自己完成的。如果你放弃了自己吃饭的过程,那么也会失去这个过程所带来的乐趣。
正如前面说的,思维导图最大的受益者是制图者本人。因此,与其阅读别人的思维导图,不如制作自己的思维导图。
我是每天读一本书,并输出思维导图的自由插画师,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月岚达”,分享我的成长和思考。
9. 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读书法真正读透1本书
链接:https://pan..com/s/1--eiwlNZt8JzopMC3jHp6w
猫博士用思维导图读绘本。怎样才能让宝宝读完绘本,看完热闹,还能有更多收获呢?解决方案——思维导图,一个很好+很好玩的读书工具。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去理清楚绘本里面的事实。跟故事有关的,跟绘本里的画面元素、文字元素有关的所有事实,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出来。其次,思维导图可以作为孩子去思考、去发散、去拓展思维空间的基础。
课程目录:
思维导图读绘本
用思维导图读绘本给孩子的话
用思维导图读绘本给家长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