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卷小说阅读人物描写
⑴ 如何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5、从分析小说的主题入手,揣摩作者的评价。 主题是小说的灵魂。小说的主题往往是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分析小说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可以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文章语言含蓄,内容抽象,考生需认真分析小说的主题,敏锐地认识到作者对父亲的选择是肯定的,才能够正确分析出父亲的性格特征,从而准确地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 二、高考中人物赏析题设题类型 命题者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根据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例如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答案:(总体概括)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具体分析,举例说明)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去,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父亲的浍,她觉得羞辱。但她虽不理解父亲,在物质方面却又是支持他的,她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⑵ 《上帝创造母亲时》阅读答案
18.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6分)
4、往返答清楚“足或枝”的对“蛇或枝”的作用。
求同——中规中矩
提纲挈领。
举一反三
1998年高考语文卷
——以《外国小说赏析》为纲
有的放矢
【答案】 ①照应前文。
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入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②既是实写。
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③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入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场景:场景的功能 风景的作用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
突出了……,表现了……
4、从语言情感色彩观;
例3
22 .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
22 .除了“雁阵”,本文还有哪些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入行描写的详细方法及其作用。
关注小说的话题板块
1、从作者背景观;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思考(1)
区别高二的小说教学(不以文本为抓手)
——与《祝福》中我的形象的比较
张绪佑
[答案]
二要掌握概括主题的基本答题术语:
3、从情节发展看;
通过描……。
表达了(赞扬了、鞭挞了、批判了、揭示了等)……
例4
求同——中规中矩
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力的品味
长城 鲍昌
——强调个性、不离共性
提纲挈领
3、营造气氛、孕育美感和给人以精神启示等作用。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17、结合作品。
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解题思路:
○1重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看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
《朦胧的敬慕——悼念鲁迅先生》
日月行色 杨闻宇
思考(2)
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
例11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
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点加以探究。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结合全文主题。
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例1
——散文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词)(2分)
3、回答清楚“足或枝”的写作时运用了的手法。
融会贯通
人物——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与必修教材
艺术魅力的领悟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思考(2)
[答案]
日月行色 杨闻宇
20.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例12
积累——厚积薄发
2009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指导
[答案]重视友情,信守诺言;乐看开朗,心直口快;企图逃避法律。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提纲挈领
例5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思考(3)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场景:场景的功能 风景的作用
叙述人称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
常见题型: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不超过10个字)(2分)
情节——关注细节
雁阵
用零碎时间
情节——关注细节
情节——关注细节
1、衬托——对事件起衬托作用(正衬、反衬)
(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第一次,烘托环境。
展开情节;第二次。
渲染气氛。
转换情节。
融会贯通
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
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 体会);
一要掌握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求同——中规中矩
21 .“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04年北京春季卷)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人物性格分析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20.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详细描写,分点说明)
例10
5、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
2、回答清楚“足或枝”的内容体现的内涵。
[答案]①鲍勃值得同情。
因为他重情守信;②鲍勃罪有应得。
因为他是通缉犯;③吉米忠于职守。
因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四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入行探究,即可根据看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充分酌情给分。
(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
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外国小说与其他文学作品阅读比较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
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描写方法
吟 风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008高考语文卷(江苏卷)
用第一人称叙述别人的故事(贯穿全文的线索)
人物——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例1
思考(3)
与其他省外国小说阅读题比较
3、引导人物出场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
《侯银匠》汪曾祺
提纲挈领
8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
以《外国小说赏析》为纲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以《外国小说赏析》为纲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
场景的作用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例9
特点:真实、亲切。
便于抒情。
限于叙述人所见所闻。
与中国小说
风景的意义
落实——追本溯原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思考(3)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4分)
叙述:叙述人称
人物:“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主题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答案]
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思考(3)
读微型小说
7.对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
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
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
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
场景描写融渗透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3个要素: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1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有的放矢
与课文
3个要素:
叙述人称
例2
例1
例1
讨
巧练—— 精选精讲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与课文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答案]
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略)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与中国小说
区别高二的小说教学
2、作为幕间音乐——起过渡、调节节奏和舒缓情
环境描写题
常见题型: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17.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
请作详细说明。
并分析其作用。(4分)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讲到位
11.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了一盆银杏?
⑵ 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
有利于揭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结构、情感、虚构。
以小说的基本特征为纲
杭州二中 陈婕
15.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小说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环境描写题的答题步骤
泰山之恩 蔡家园
象与作用。(6分)
21.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
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07年浙江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的发掘
2008高考语文卷(08江西卷)
8个话题: 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2、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
价
思考(1)
有的放矢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4.作品形象的欣赏。
作品内涵的赏析。
作品
求同——中规中矩
[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
规范答题步骤
思考(1)
例1
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
不支持。
知道父亲的行动后。
她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
永遥别往返来。”对于父亲的举动。
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
她虽不理解,在物质方面是支持的。
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2、前后照应;
规范练
例9
5、作为象征
5、起线索作用。
概括答题规律
提纲挈领
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
【答案】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
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
正面描写侯菊。
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
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
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
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意味深长。
景物: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
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蓝空的日头。
3个要素
20.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咎由自取;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观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点加以探究。
思考(2)
叙述人称
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例8
积累——厚积薄发
主题:主题观的演变※(多元、多义)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例9
2008高考语文卷(福建卷)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落实——追本溯原
注重:外国小说中人物更多“圆形人物”。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人物——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答案]
思考(3)
6、揭示或深化主旨。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
[答案]
知小说主题
——表现手法、结构安排、主题情感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2004年高考语文卷(北京春季)
1、回答清楚“足或枝”的内容。
日月行色 杨闻宇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
2009年杭州市高三统测卷
共性与个性
话题:场景
雁阵
高三复习专题
18.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来回忆十多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人物评传
雁阵
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故事
写银杏是为了引出风。从而以有形写无形。
以银杏状风。
突出风的形象。
示乌米的性格;
例6
5、从整体倾向观。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
上帝创造母亲时
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
落实——追本溯原
叙述:速度控制※
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运用……方法。
通过……表现了他……性格(思想品质)。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衬托
2004年高考语文卷(北京春季)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
场景:场景的功能 风景的作用
研究浙江高考外国小说阅读题
常见试题的答题规律
19 .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3个要素:
○1重视友情。
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
人物——正面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
2、从人物特征观;
例7
关注小说的话题板块(8个话题)
托马斯·沃特曼
作用:①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尖锐。②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
反映了狗娃的醒悟即人性的复苏。
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
[答案]
课件下载:
例2
借助其他的人、事、物来表达和表现——“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型”。
例5
把握外国小说阅读专题复习的脉搏
绪的作用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22.这篇散文中。
(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
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
3.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
2009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指导及课件
雁阵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日月行色 杨闻宇
例1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外国小说·小说·现代文阅读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08高考散文阅读“画蛇添足、节外生枝”题扫描和探析》
18.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
请从两个方面
4、揭示人物性格
外国小说·小说·现代文阅读
萧乾
思考(1)
区别高二的小说教学
有的放矢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情节结构
⑴ 忧怨中充满希望
略
常见试题的答题规律
1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例2
——以《外国小说赏析》为纲
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
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例6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叙述:叙述人称
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熟悉。
③揭示环境描写的作用——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例9
不求多
19.简要概括本文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与文章主旨。
融会贯通
21 .“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发展起什么作用?
人物性格分析答题规律
例2
1、给全篇“定调”
16.请就本文的写法特点。
选一点入行分析。
1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心灰意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Ⅲ卷)
河的第三条岸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
有人说他咎由自取;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提纲挈领。
举一反三
情节——关注细节
[答案]形象: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
(2004年高考语文卷北京春季)
与其他体裁的阅读
8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
手法: ①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2009年杭州市高三统测卷(一模)
1.作品结构的分析。
作品主题的概括
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
敬请指导,谢谢!
1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意气消沉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5、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根据题目要求。
结合文章作答。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例1
落实——追本溯原
[答案](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以感情。
16 .请就本文的写法特点,选一点进行分析。
落实——追本溯原
http://bbs.3hj.cn/attachment.php?aid=88684&k=d13c3 56f0fda97b2e062a01e3a9a3583&t=1236136420&ck=cf9b280 a&sid= s0
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答案】“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
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复苏的重要形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一语道破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
化解了矛盾冲突。
②分层写景。
远近高低结合。
《上帝创造母亲时》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②分析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及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学会变式处理
有的放矢
关注小说的话题板块
用作者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更多: 外国小说下载
对本篇资讯内容的质量打分:
-5-5 -4-4 -3-3 -2-2 -1-1 00 11 22 33 44 55 当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我也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图文资讯类似神墓的小
⑶ 如何进行高考小说复习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相关知识链接】
1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 、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 、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 、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6 、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 、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三、规律点拨: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 、 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 、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与散文的阅读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⑷ 2010年的江苏语文高考阅读题《溜索》是什么文体是小说还是散文!!急!!!急!!!!
《溜索》是具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
⑸ 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会有哪些内容(与政治搭边的除外)
A.复习目标:
1、了解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命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2、文学类文本得分不少于14分,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得分不少于14分。
B.复习材料:
论述类文本
江苏卷(2010-2012):《谈静》、《捧与挖》、《笑的价值》
2012广东:《历史的先见》
2012山东:《围棋与国家》
2012福建:《谁在支持我们的“心灵成长”》
2012湖北:《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2011福建:《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2011重庆:《论诚意》
2012无锡:《说面子》
2011苏州:《作家的胆量》
2011南通:《中国作家缺了什么》
2011盐城:《敬畏经典》
2012苏州:《“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2012南京:《标准的标准》
2011南通:《圣坛上的鲁迅》
实用类文本:
传记类:
2009江苏:《画家黄永厚》
2008江苏:《晚清学人杨守敬》
2012全国:《谢希德的诚与真》
2011广东:《梁宗岱先生》
2012苏中:《章太炎》
访谈类:(新闻事件类不再补充练习,只补充人物访谈类)
2012广东:《寂寞出学问》
2011南京2011:北岛《城门开》访谈
2011苏北:《历史,近处失明》
2011南京:《生化学家邹承鲁》
2010南京:《水利选择了我》
科普类:
2012山东:《古怪的重水》
2012福建:《蟋蟀之话》
2011徐州:《温柔地“杀”死你》
调查报告类:
2011广东: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文学类文本
小说:
2010-2012江苏卷:《溜索》、《这是你的战争》、《邮差先生》
2012课标:《马裤先生》
2012福建:《双琴祭》
2012辽宁:《最后的土豆》
2011山东:《审丑》
2011南京:《秋祭》
2012苏北四市:《夕阳爱情》
2011徐州:《天塘山的咒语》
2012盐城:《马罗大叔》
2011南通:《稻草人》
2011南京:《哑巴与春天》
2010徐州:《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外国小说)
2012江西:《报复》
2009四川:《想象》
2011浙江:《第9车厢》
2008广东:《河的第三条岸》
散文:
2012重庆:《太阳梦》
2012广东:《荷叶》
2012浙江:《母亲的中药铺》
2012四川:《柴禾》
2012湖北:《耳边杜鹃啼》
2010全国:《灯火》
2011苏南:《在风中长大》
2012苏中:《水乡的日子》
2012苏南:《北京声音》
2011南通:《跟着炊烟回家》
2012苏北四市:《在城市纪念我的那些农具》
C.复习策略
1、结合议论文写作,现代文阅读复习内容的顺序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
2、时间安排:自10月10日至11月13日,教学时间约为四周,其间安排两次阅读课,一次限时写作,一次写作交流。
3、以论述类文本为起点,整天认识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接着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重点明确阅读中的基础知识,如记叙的顺序、人称,描写的类型,人物形象的特征与主题关系,表现手法与修辞手法等,讲清讲透,适当迁移至写作领域。在练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桂南题型,并总结解题模式。
4、各类文本的阅读测试题量不宜过多,对参考答案要精心设计,使之符合阅读规律,不可生搬硬套。
5、建议阶段学习之后,由教师指定文本,让学生参与命题训练。
D、复习进度
现代文阅读教学安排表
日期
星期
教学内容
材料
默写
10
三
试卷讲评
《孔子语录》
11
四
现代文阅读能力要求整体把握
江苏卷2010-2012《谈静》、《捧与挖》、《笑的价值》
12
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江苏卷2010-2012《谈静》、《捧与挖》、《笑的价值》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
六
写作训练:《远方最美》
14
日
15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红P160/1;红P164/1、4;P167-168/1、2;红P168/5、6;P169/1
《出师表》1-4
16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三):5归纳中心意思,概括中心意思;
《中国作家缺了什么》第三题、《“天人合一”与生态学》第二题、《圣坛上的鲁迅》第二题
17
三
阅读课
《出师表》5-9
18
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作家的胆量》第三题、《敬畏经典》第三题、《绝顶聪明与额外愚蠢》第三题
19
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测试
《桃花源记》
20
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类
2009江苏:《画家黄永厚》
2008江苏:《晚清学人杨守敬》
2012全国:《谢希德的诚与真》
2011广东:《梁宗岱先生》
2012苏中:《章太炎》
21
日
22
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二):新闻类
2012广东:《寂寞出学问》
2011南京2011:北岛《城门开》访谈
2011苏北:《历史,近处失明》
2011南京:《生化学家邹承鲁》
2010南京:《水利选择了我》
《陋室铭》、《爱莲说》
23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调查报告
2011广东:微博正在改变中国青年的生活
24
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科普文章
2012山东:《古怪的重水》
2012福建:《蟋蟀之话》
2011徐州:《温柔地“杀”死你》
《岳阳楼记》
25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
26
五
小说阅读(一)
江苏卷2010-2012
《醉翁亭记》
27
六
小说阅读(二)
2012课标:《马裤先生》
2012福建:《双琴祭》
2012辽宁:《最后的土豆》
28
日
29
一
小说阅读(三)
2011山东:《审丑》
2011南京:《秋祭》
2012苏北四市:《夕阳爱情》
《蒹葭》、《观沧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0
二
小说阅读(四)
2011徐州:《天塘山的咒语》
2012盐城:《马罗大叔》
31
三
阅读课
《使至塞上》、《行路难》、《望岳》
1
四
小说阅读(五)
2011南通:《稻草人》
2011南京:《哑巴与春天》
2010徐州:《德富老汉的最后结局》
2
五
小说阅读(六)
2012江西:《报复》
2009四川:《想象》
2011浙江:《第9车厢》
2008广东:《河的第三条岸》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钱塘湖春行》
3
六
小说阅读测试
4
日
5
一
散文阅读(一)
2012重庆:《太阳梦》
2012广东:《荷叶》
2012浙江:《母亲的中药铺》
《泊秦淮》、《无题》、《浣溪沙》
6
二
散文阅读(二)
2012四川:《柴禾》
2012湖北:《耳边杜鹃啼》
7
三
散文阅读(三)
2010全国:《灯火》
2011苏南:《在风中长大》
2012苏中:《水乡的日子》
2012苏南:《北京声音》
《水调歌头》、《游山西村》、《破阵子》
8
四
散文阅读(四)
2011南通:《跟着炊烟回家》
2012苏北四市:《在城市纪念我的那些农具》
9
五
散文阅读测试
《过零丁洋》、《天净沙·秋思》、《己亥杂诗》
10
六
考前知识梳理
11
日
12
一
停课复习
13—15
二—四
期中考试
特别关注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的变化信息。例如对比2012年和2011年的江苏考试说明,我们发现2012年考试说明的2点变化均在2012年高考中找到依据:
1、加大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力度。
和去年相比,虽然文学类文本阅读由必考内容的第一块变成了第三块,但是,位置的退后丝毫没有降低它在语文考试中的分量。古代诗文阅读分值增加了3分。文言文翻译由去年的9分提高到10分,古诗鉴赏由8分提高到10分。两部分增加的6分,来源于两处:一是选考部分现代文阅读,这部分由去年的4题变成了3题,分值由18分变成15分;一是语言文字运用,此部分由去年的5题18分变成了4题15分。
2、调整充实了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能力的考查内容。
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并具体阐释说:“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有三处调整。第一是对探究能力要求的解释,由去年的“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变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其次,把去年的第一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第二点“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合并为一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诠释此项要求时,去掉了去年方法性的提示“要求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再次,将去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改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具体明确。
再如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卷的作文大都为材料作文,警示我们在2013年的作文复习中要加强材料作文的训练。
【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语文新高考博客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也已经接近材料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作文重视训练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有序落实训练“点”与操作方法)
专项训练一:机智演绎题意
——高考作文与生活、阅读
专项训练二:“多向”思考,前追后问
——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专项训练三:由近及远,添加“水分”
——针对立意选材和用材
专项训练四:合理规范求变化,遵循提纲扣题意
——高考作文的构思与展开
专项训练五:记叙为主,真实生动,彰显情理与
精神——鲜明体现记叙文文体特征
专项训练六:过程清楚合理,情节曲折感人
——写出记叙文的故事味
专项训练七:场面与细节,传神又传情
——写出记叙文的生活味
专项训练八:善于“装点”,富有真情,具有表现力
——记叙文语言的重点要求
专项训练九:增强针对性、议论味,重视层次性、分析语——鲜明体现议论文文体特征
专项训练十:“三种思路”开篇,“两种语段”展开——议论文开篇与论述主体的写作
专项训练十一:“两条原则”选用,“三种方法”分析——议论文论据的运用
专项训练十二:三组“词语”,三类“句式”:让议论深刻——议论文语言的重点
专项训练十三:“四先四再”起笔,“四个关键”提升——考场作文智慧之一
专项训练十四:快速入题,明示题意,首尾讲求主旨化——考场作文智慧之二
专项训练十五:求“二气”,讲“二味”:精彩之处独立化——考场作文智慧之三
⑹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谁是主要人物
.探究小说的主人公
设问: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应该是谁?/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
思路:探究谁是主人公,主要分析: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
例:2008江苏卷《侯银匠》: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主人公是侯银匠。①标题是“侯银匠”,表明侯银匠是写作的主要对象。②小说以侯银匠开头,以侯银匠结尾,中间写女儿出嫁,因为那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节是紧紧围绕侯银匠展开的。③作者正面描写侯菊,目的是烘托侯银匠的人生况味。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小说通过他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⑺ 如何赏析阅读题型中的人物形象
赏析阅读题型中的人物形象需要了解常见设问方式、常用的思考角度以及答题模式。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我们阅读小说时可以把“三要素”作为突破口。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文本中的必考题,部分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部分考题是概括后再分析。
(一)常见设问方式
(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2)×××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
(二)常用的思考角度
寻找概括分析的切入点,一般从五个方面思考: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这是概括分析人物性格时最需关注的一点。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在但在分析时要全面,注意区别主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活动的。
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可以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的评论或其他人物的评价,更是人物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三)运用答题模式,规范组织答案
题干若问“某某是一位怎样的人”,常用的一般模式为“××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题干若问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就需“××的性格特点:①……②……”。(分条作答)人物形象题要针对试题设题的角度具体灵活作答,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从具体做法上来看,首先要从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7)江苏卷小说阅读人物描写扩展阅读
当我们把欣赏的重点放在人物形象上时,环境与情节就成为赏析人物形象的依据。
l、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如《祝福》中的祥林嫂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其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其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描写社会环境时。展开矛盾的两个方面,那个时代,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
而鲁迅的《祝福》在描写社会环境时,展开的更是诸多方面,既有男女不平等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等问题;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人心冷漠问题,又有社会事业落后问题。在祥林嫂一生的苦难史上,不同的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二,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社会环境主要由主要人物周围的次要人物组成。那些次要人物,是某种社会力量,是代表某种观念的载体,分析时应透过这些人物的言行,认识其代表的社会势力及其观念。作家总是通过具体的人物体现某种社会势力或观念,分析时必须通过具体人物的言行来认识其社会历史内涵。
《祝福》中表现封建贞洁观念、主要是让鲁四老爷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表现迷信观念,主要是让柳妈作为这种观念的载体。因此,在欣赏时,我们就得从鲁四老爷的话语中看到封建礼教,从柳妈的话语中看到迷信观念。只有这样进行透彻的分析,才能从中领悟到作品所提出的社会问题。
第三,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环境决定人物命运及其性格,人物又能动地作用于环境。从人物在社会环境中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四,不断提高认识与分析能力。
对社会、历史,我们的认识越深刻,那么,对作品中所描写的社会环境的认识也就越深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阅读分析作品时,应该自觉地将作品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进而认识社会环境。
⑻ 如何阅读理解人物形象
如何阅读理解人物形象
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3、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同此引起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全面、恰当、实事求是。人物的性格特征是从情节中引出的结论,反过来可以解释情节。只有全面而恰当的结论才能正确解释全部情节。
第二,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
第三,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从人物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许多小说作品所提供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求我们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所选小说《侯银匠》,虽然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可是小说的主要文字却是写侯菊。如果考生不能准确地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全面总结出侯菊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