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一封信阅读答案
① 一封信的效应阅读答案
今天收到一封信,还有一张3000元的汇款单。信我经常收到,3000元对我来说,更是小数目,可这歪歪斜斜的几句话,却让我又羞愧又震惊。
4年前,由于资金短缺,我的工人都没有买保险,可巧,一个叫李根的工人由于违规操作,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两个指头,我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可这位固执的工人只要求做简单的包扎,我当然顺水推舟,能少花钱就少花钱喽。
他出院后,不能再工作,我便问他需赔多少钱,心里却害怕他乘机敲我一笔。哪知他却哆哆嗦嗦地说,3000元好不好?我心中暗喜,两个指头3000元就打发,真是乡巴佬,可那李根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了头。
4年后的今天,竟收到他的信,内容如下:
张老板:
你好:
4年前,我在你厂工作时,手指头是被我故意轧掉的,那时,我妈病重,儿子又考上大学,我实在没办法,才出此下策。四年里我一直内疚于心,如今我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谢谢你的3000元钱,同时也希望你能原谅我!钱已汇去,请查收。
李根 敬上
犬子 李望代笔
这封信所引起的效应,在我心里绝对不低于一颗原子弹,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亲情、正直与良心。
1.你觉得文中的农民是怎样的人,用四个词来形容。
____的农民_____的农民____的农民_____的农民
2.根据课文用概括的语言填空。
“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亲情、正直与良心。”文章中的“亲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直和良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写写李根当时的心理活动。
“可那李根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低下了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收到李根的信后会怎样给他回信?请你写写信的内容。(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朴实的农民.正直的农民.爱子的农民.善良的农民
② 给女儿的一封信 阅读答案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今天我看美国网球公开赛的时候,你过来瞄了几眼,说:“奇怪,这个达文波特为什么没表情?她赢球没露出特别高兴的样子,失分好像也不在乎。”当时我笑笑,对你说:“就因为她没有得失心,所以能成为世界顶尖高手哇!”
其实,很多顶尖高手在赛场上都这样。我记得2000年全美高尔夫职业赛时,“老虎”伍兹到最后一天早上,还落后七杆,下午居然反以两杆赢得冠军。他对记者说:“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戏剧性,因为当时只专心比赛,我关心的就是怎么打好下一杆。”
比赛到最后往往比的是“心理”,谁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发挥出原有的水准,谁就能获胜。因为比赛时状态容易失常,选手能保持原来的水平就已经不错了。你看世界溜冰大赛,选手练习的时候.是不是个个神勇?连名不见经传的都能连着三转跳。但是到了正式比赛,面对满场观众和电视转播,却又一个接一个摔跤。
除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保持体力也是重要的。想想,如果一张弓总被拉满,即使不用时,也用东西撑开,它能有力量吗?当然没有!它平常必须放松,到张弓射箭的时候,才能表现最佳的弹性。
所以好的选手.无论他是运动员,还是作文、演讲比赛的参与者,在他比赛之前,甚至前一阵,都会特意让身体休息。只有在真正比赛时,才使出全力。有些人甚至在动静之间,判若两人。
我以前有个学画的女学生就如此,她上课时羞羞怯怯。好像连有问题都不敢开口,但她居然是华人圈有名的演艺天才。有一次,我看到她在台上又唱又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后来常想,那些明星之所以在台上能魅力四射,都因为私下尽量收束自己,保留发光
发热的能量。他们的“一飞冲天”,来自“三年不飞”:他们的“一鸣惊人”,来自“三年不鸣”。
你记不记得去年年初我们在北京时.有人在席间谈到太空人杨利伟?说上太空的前一晚.有人偷偷到他房门外听,里面传出呼呼大睡的声音。第二天,太空船穿出大气层,那最危险的时候,杨利伟的心跳居然也不过七十几下。养精蓄锐,临危不乱.他才能成功啊。
孩子,你未来会面对许多大的考验、大的比赛,希望你能记住我说的这番道理。
11、信中作者希望女儿记住的“这番道理”是什么?(2分)答:
12.下列名言中,与文中“女学生”一例所要表达的意思相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才能是长期努力的报酬。一一福楼拜
B.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
C.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爱默生
D.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13.第二段中的“戏剧性”在文中指什么?第四段中“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什么?(请在空格内作答)(4分)
答:“戏剧性?指 。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 。
14.向年轻人讲道理的文章不少,本文却耐读易接受,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答案:11.(2分)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意思同即可) 12.(2分)B
13.(4分)“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2分,意思同即可)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一个人身体总处于紧张状态。(2分,意思同即可)
14.(3分)以亲切的口吻、平等的态度与女儿交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事例说理。(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
③ 《给儿子的一封信》 阅读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熟稔(rěn) 嶙峋(lín) 粗犷(kuàng)B.悸动(jì) 豁达(huō) 疮痍(chuāng)C.和煦(xù) 屡次(lǚ) 踌躇(chú)D.涅槃(bān) 诀窍(qiào) 涵养(hán)
2.阅读下面的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横线上。
我的(jué qiào) 是:从生命入手,既要珍惜生命,又不要太过看重。生命是一种(xuān xiè) ,生命是一种(páo xiāo) ,生命也是一种有无。一个人如果连死亡都不怕,还怕什么?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污染 渲泄 谄媚 鸡皮鹤发 B.凌迟 附加 斑驳 一马万言
C.焕发 取悦 垃圾 瘦骨嶙峋 D.血缘 希翼 发誓 一泻千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如千斤。(倚马万言: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又快又好。)
B.连她的儿子,都是鸡皮鹤发,瘦骨嶙峋。(瘦骨嶙峋:形容人刚正有骨气。)
C.你妈妈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还不如只生活了十四年的你对胡同那么熟稔。(熟稔:很熟悉。)
D.当自己强大时,用作践别人来取悦自己。(作践:糟蹋)
5.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 ”,语出法国作家雨果说过的“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一句。
6. 分析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
(1)坦率讲,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 )
(2)人心如海,世事如烟,偏你心中是一片净土。( )
(3)我曾给你讲袁崇焕的故事,当活龙虾被端上桌子,眼珠悸动,胡须颤颤时,我想:这不就是被凌迟的袁督师吗?( )
(4)天空大,比天空还大的是人心。( )
7. 判断正误。(打“√”或“×”)
(1)“我是欣赏你的,一如欣赏一部作品。”用比喻表现对“你”的欣赏之兴致、雅趣。
(2)“电视中有砍树的镜头,你对我说:‘树会疼!’你敬重一切生命。”一个“疼”字与后面“敬重”照应,深切地表现了“你”的善良和细微的爱心。
(3)“你一道题做错了,随意瞟到同桌的正确答案。”“瞟”字具有灵魂感,表现了一种想抄而不敢抄的心理。
(4)“随即我感到羞愧,这不是说谎吗?”反问句强调说谎的羞愧。
8.我们从“十四过了,就奔十八;十八过了,就奔三十;三十过了,就如江河一泻千里”一句中,读懂了的重要性,正如在《匆匆》中写到的“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他去的匆匆了……”请你写出两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9.你爱自己的父母吗?你理解自己的父母吗?你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吗?请你给父母写一句或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1.C 解析:A中“犷”应读“guǎng”;B中“豁”应读“huò”;D中“槃”应读“pán”。
2. 诀窍宣泄 咆哮
3. C A中“渲”应为“宣”;B中“一”应为“倚”;D中“翼”应为“冀”。
4.B“瘦骨嶙峋”在这里“形容人瘦得好像要露出骨头”。
5.天空大,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
6. (1)比喻 ;(2)比喻;(3)拟物;(4)对比。
7. (1)(√) (2)(√) (3)(×)“瞟”较为形象地写出我作弊的神态。(4)(√)
8. 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朱自清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 旨在加强名言警句的积累。
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希望能帮到你
④ 给老师的一封信 阅读答案
时代学习报第七单元综合测试卷阅读答案
⑤ 《家书》阅读题
家书
①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②延叔接过信又递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薄薄的一张纸。
③“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我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菊一字一顿念出,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④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⑤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
⑥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菊写,我说。”
⑦菊趴到桌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⑧“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⑨“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⑩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对你哥说说。”
⑿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⒀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归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⒅信收到。钱就寄。
习题:
1、第①段是什么描写?具体有什么作用?
2、⒄段是什么描写?“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 的心理是怎样的?
3、⒅段与前文中哪一句话相照应?
4、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
5、小说中的大学生是怎样一个人?试作简要分析。
6、“我一切都好,务必立刻寄钱来”,一句话是否得体?为什么?如果不得体,请修改之。
参考答案:
1、景物描写 烘托和渲染了一种欢乐祥和的春节前的喜庆气氛;和下文对比。
2、动作描写 儿子的做法让延叔感到非常失望,心里难受,吃饭也味同嚼蜡。
3、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
4、因为延叔感到儿子不体谅父母,有点气愤,想用短信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
5、那位大学生出身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乱花钱,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关心家中的事情,只知道向父母伸手要钱。
6、不得体。因为读信的是父母,儿子的信的语言决不能够用命令的口吻“务必立刻寄钱来”。可以改成:如果可能的话,请给我寄些钱过年。
⑥ 给颜黎明的一封信的阅读答案
1、原因(缘故) 假如(譬如) 以前(先前) 比如(倘若)
2、喜欢(厌恶) 深奥(通俗)
3.不好的读书方法 后果 应该怎样读书 结果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看各种各样的好书 获得多方面知识
专看文学书 连常识也没有的糊涂虫 应该看更多的书 获得更多知识
只会看书 不会灵活运用 看看世界旅行记, 知道各处的人情风 看(有益的)电影 俗和物产
5.具有爱读书、关心爱护青年的品质。
6.第一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二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三种对话形式:
“……”甲,“……”
“……”乙,“……”。
第四种对话形式:
“……”
“……”
自己写哈
⑦ 给母亲的一封信 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2.母亲。母亲的爱
13.爱亲人,爱身边的人;乐观、豁达;乐于助人
14.原句用了两个否定词,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改句是一个一般的肯定句。原句好,双重否定句表达的语气比肯定句强烈,更突出了母亲没有与人结怨或说别人坏话这一事实
15.不矛盾。前面是说几十年来,自己一直在苦苦地寻求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自己的苦苦寻求,最后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通过前后对比。突出母亲的崇高和伟大
阅读原文及题目:
给母亲的一封信
◆庞启帆/译
我亲爱的母亲:
最近,我把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听磁带、演讲、与人争论这些事情上,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弄明白人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是上帝。
我也曾认为上帝是我的精神支柱。为了能得到上帝的青睐,我努力弥补自己的缺陷。在取得一些进步之后,再争取更大的进步。在感受着这些进步的喜悦时,我一步步向自己的理想靠近。我想,许多人的经历和我是一样的。
而在有生的日子里,我已经在黑暗中摸索了49年.虽然我不停地读,不停地听,不停地与人讨论,但我始终无法确定我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我祈求上帝能青睐于我,但上帝始终没有在我面前出现。
你,我亲爱的母亲,却把爱毫无保留地给予了我。你对他人的关怀同样也是无私的。你耐心倾听我的诉说,你给我的指导是那么准确,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了许多挫折,而你却不需要我的任何回报。你说,只要我有收获,你就觉得很富足。
你和父亲已经结伴50年。50年来.超过一半的时间,你都在照顾父亲。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你把你全部的爱与热情都倾注在了父亲身上。而你从来没有好好享受过人生。因为除了照顾父亲。你把你剩余的时间都花在了帮助亲戚朋友、为我们解决这样那样的琐事上,而你从未抱怨过什么。你对父亲、对我们大家的爱与祝福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世上很少有活到80岁而没有跟任何人结过怨,或者别人从未说过他任何坏话的人,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是一个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你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你的言语还是你的举动。你总是教给我们这样的生活信条:“如果你不能说好的语言,那你就什么也别说。”
你和父亲一直都在为过上好日子而艰难挣扎,但你从不贫穷。你总是乐观地对自己说:“只要肯努力,并且有毅力,上天会赐予你需要的一切。”你从不为自己要求什么,但你给予父亲和孩子的远远超过你所拥有的。今生,你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把爱无私奉献给自己的亲人。
你已经做了一项出色的工作。你给了我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感谢你让我选择你做我的母亲,你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精神支柱,我心中的上帝。
我爱你,妈妈,你是我永远的偶像。
永远爱你的儿子:麦科
(选自《意林》2008年第八期)
12.阅读选文后回答:“我”的精神支柱究竟是什么?其内涵是什么?
13.这是一封已经步入中老年的人写给母亲的信。从信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哪些品德对作者的影响最大?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4.如果将文中的画线句子改为“世上很少有活到80岁而没有跟任何人结过怨,或者别人从未说过他任何坏话的人,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是一个谁都要承认的事实”,与原句有什么不同?改句好还是原句好?谈谈你的看法。
15.选文前面说“我始终无法确定我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上帝始终没有在我面前出现”,最后又说“你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精神支柱,我心中的上帝”,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16.结合文意,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不要丢弃,永久保存”的含义是什么,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链接材料】这是一封在美国指导者频道播出的信,是一个儿子在2001年写给他母亲的。5年后.也就是2006年12月20日,他的母亲去世。人们在他母亲放贵重物品的箱子里发现了这封信。信封上,母亲写着这样一句话:不要丢弃,永久保存。
⑧ 《一封家书》阅读答案
第二次设疑:父亲欠赌债被扣,索要六万元钱
第三次设疑:儿子回家看到的还是穷家破院因为母亲去世早,父亲独自把自己拉扯大,晚年独自一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父亲是一位饱经风霜、勤俭持家、一心为子女着想的长者
前半部分设悬疑,后面一语道破。这样层层设疑,能引起读者的好奇,急于读下去,最后产生恍然大悟的快感
⑨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这套阅读的全部答案!!!
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一个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出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任思绪流淌。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我们去感受老作家的真诚情怀--
巴金在信中这样说道:"……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quot;,传达出他对孩子们的谢意;
他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谦逊的姿态跃然纸上;
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乐……",言谈间尽是亲切的劝勉;
他说:"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抒发出对珍爱生命的礼赞!
文章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带来温暖。
第2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带病写了这封回信。
第3自然段写巴金也也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
第4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
第5自然段写巴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爱子时间,好好学习。
第6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
信中还有许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百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我们的人生航程指路,但愿能成为同学们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