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兰小说阅读
① 求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中的《光荣》的中心思想
小说《光荣》的主要内容还是以原生去当兵打仗为中心,然后将秀美和小五对比着来写。秀美的秀与美,其实,不只是外在的,还有她整个人透出来的远见、顾大局、识大体、能干,以及勤劳等品质,有人认为秀美的内心比外在美更美,是非常有道理的。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不管是从他的谈吐,还是气质方面,都能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也很具有个人魅力。
所以,一个人的美除了外在美以外,内在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个人的内在美了,才是真正能支撑他一直美下去的重要因素。因为想要内心的富足,也不是一两天的时间就能做到的,内在的修养是经过漫长的岁月,通过生活的感悟,阅读大量的书籍,形成自己独特思想的美。
② 白洋淀老胡的事梗概
《白洋淀纪事》 是2010年3月1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犁。讲述了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箫、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第一个洞、山里的春天、杀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碑、钟、“藏”、嘱咐、新安游记、纪念、光荣、种谷的人、浇园、蒿儿梁……。
③ 白洋淀纪事邢兰概括
邢兰是个热情好客、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最令赞叹的是他对抗日工作的热忱。他积极地参加抗日工作,发动群众一起完成了春耕;他主动冒着危险探路寻找敌人。
《白洋淀纪事》内容包括:一天的工作、邢兰、战士、芦苇、女人们(三篇)、“懒马”的故事、走出以后、琴和箫、丈夫、老胡的事、黄敏儿、第一个洞、山里的春天、杀楼、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一、村落战、麦收、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碑、钟、“藏”、嘱咐、新安游记、纪念、光荣、种谷的人、浇园、蒿儿梁。
(3)邢兰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白洋淀纪事》为孙犁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白洋淀纪事》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为背景。
用乐观从容的态度描摹时代的风云变幻,以亲切轻柔的笔调表现战争的严酷和生活的艰难,以丰富多彩的笔触描绘人物,尤其是女性们勤劳、善良、聪明、勇敢的美好品质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④ 白洋淀纪事的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安平人。1913年生于河北省安平县,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孙芸夫、林冬苹、土豹等,芸斋、耕堂为其书斋名,亦作笔名。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6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说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员和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晋察冀边区文联编辑。他经历了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全过程。1949年1月,进入天津市,参与创办《天津日报》,并一直在文艺部(最初为副刊科)做编辑工作。曾任天津作协主席,天津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第二、第三届理事、顾问,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2002年7月去世。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文革”前的主要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和文学理论、文艺评论、诗歌等;“文革”后,主要作品为《耕堂劫后十种》(从《晚华集》到《曲终集》共10个集子)。2004年出版《孙犁全集》(共11卷)。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本书具时代特点和风貌,通俗易懂,值得一阅 。
⑤ 白洋淀纪事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从1939年到1950年,作者在抗日时期同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写下了这些小说散文性质的文集。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其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
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
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5)邢兰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1937年发生了“七七事变”。孙犁,作为一个充满爱国热忱的作家,开始用笔记述这场民族的灾难。在这以后,他随部队四处转战,历经千辛万苦,在晋察冀边区。
许多山脚、村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既从事文艺创作,又担任当时文联刊物《山》的编辑,陆续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吴召儿》、《蒿儿梁》等。
对于这些作品产生的过程,孙犁说:“它们是:有所见于山头,遂构思于涧底;笔录于行军休息之时,成稿于路旁大石之上;文思伴泉水而淙淙,主题拟高岩而挺立。"
足见他的创作源泉是来自那沸腾的生活。白洋淀是他所熟悉的,也是他的创作源泉之一。在他的《琴和箫》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写:“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
力量将从其中升起。”孙犁拉开了这个帐幕,使白洋淀人民的反强暴、抗侵略的场面,一个个展现出来。《荷花淀》是孙犁采访从白洋淀去延安的同志。
并联系他在同口的一段难以忘怀的生活,于1 945年5月写于延安窑洞的。这篇作品成为他的代表作,并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
在他的众多的作品中,取材于白洋淀的,所占的比重较大,如《芦花荡》写于l945年8月,《新安游记》写于1947年3月,《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写于1945年。
其它如《渔民的生活》、《织席记》、《采蒲台的苇》、《安新看卖席记》、《一别十年同口镇》等均取材于白洋淀,分别写于1946年至l948年。
⑥ 小说《白洋淀纪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洋淀纪事》反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境。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其笔调明丽流畅,文风秀雅、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⑦ 《邢兰》读书笔记200字左右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 记忆,对于积累知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记忆。列宁具有惊人的记忆力,他却勤动笔,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