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党卫队秘史一小说在线阅读
Ⅰ 所有有关二战德国纳粹或者党卫军的耽美小说。直接回答好了,懒得打字就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关于二战或者党卫军的耽美小说我估计网上不会有!没人愿意写这种东西。。推荐你基本二战小说吧,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德意志的荣耀》猪脚是党卫军的。《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猪脚是德国海军的,《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猪脚是德国副元首,不过好像很近很近没有更新了。。。
Ⅱ 重生在德国的穿越小说
推荐战起1938,很好看。男主重生成为德国军官,女主灵魂穿越到寄住在犹太教人家的中国留学生身上。男主重生前姓罗,女主姓秦
Ⅲ 一部穿越小说,一队德国党卫军穿越到现代
我只记得一部影片。好象是说美国一个科学家无意搞出一个传送机。然后一队德国士兵(不记得是不是党卫军了)传送来到了这个美国小镇,然后就和美国警察开火。再然后就不记得了。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了一部影片(也是这部电影让我深深迷恋上了德意志。成为一个种族主义者。)
Ⅳ 德国党卫军
党卫军——原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简称Waffen-ss,原意为近卫军。其闪电标志由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设计,以两道闪电作为SS象征,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其实它的意义代表太阳)代表着胜利之意。也有一说这是一种邪教符号。党卫军是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的一支准军事化部队,由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truppe)发展而来,于1939/1940年冬才开始正式使用“武装党卫队”这个名称。战争中武装党卫队在各级武装力量中被定位为党卫队“国家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精锐部队。
党卫军成立初期仅为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卫队和对付政敌的工具,隶属于E·罗姆领导的冲锋队,规模很小。从1929年1月起由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开始,党卫军便有很大发展。1931年6月建立情报机关党卫军安全处。次年1月设立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种族局。1933年初,其成员已发展至5万余人。1934年7月,罗姆被处死以后,党卫军在纳粹恐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由希特勒直接掌管。党卫军的嫡系部队是以“预备队”和“百人留守队”为核心扩建的武装党卫队,人数最多时达50余万人,此外还有专责负责看守集中营的特殊部队——“骷髅队”。包括国家秘密警察(即盖世太保)在内的整个警察部门也由党卫军领导。党卫军名义上受内政部长领导,实际直接归希特勒指挥。党卫军的各级组织布满全国,指挥各地的警察和情报机构,党卫军直接参加了法西斯侵略战争,以残酷的手段迫害和屠杀共产党人、民主进步人士、犹太人、被占区居民及战俘。达豪和布痕瓦尔德等集中营的惨绝人寰的屠杀暴行,都是由党卫军的“骷髅队”进行的。
起源
党卫军从成立之后就不断地武装化。1933年3月17日,希特勒在柏林亲自下令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指派约瑟夫•迪特里希为指挥官,由他在党卫队中严格挑选120人组成一只直属于希特勒本人的武装部队。而德国陆军所提供的元首护卫队则只负责官邸外围的安全。这只部队在同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后正式被命名为Leibstandarte-SS Adolf Hitler(照字面来看,Leib是生命、身体之意,Standarte是突击队、党卫队当中“分队”一级单位的名称,相当于陆军的团级建制),可以解释为“阿道夫•希特勒护卫分队”,缩写为LSSAH。希特勒护卫分队也就是日后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前身,是党卫军最早的武装部队之一。
在1933年柏林大本营警卫队成立的同时,纳粹党在慕尼黑、汉堡及德勒斯登等德国大都市分别成立了政治警备队(politische Bereitschaft),作为其在国内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部队。这些部队也就是日后德国党卫军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缩写为SSVT)的核心和前身。
而在1933年,由德国国内各个监狱和集中营的警卫部队所组成的另一支武装部队,也就是所谓的党卫队骷髅总队(SS-Totenkopfverbände),其指挥官是特奥多尔•艾凯(Theodor Eicke)。
1935年3月15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同年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希特勒下令成立完全军事化的党卫队组织,也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T)。当时的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11个营,包括1个工兵营和1个通讯营,总计8459人。包括了LSSAH分队2600人,两个党卫队军官学校共759人,及第1、2团的6个营兵力。到了1936年党卫队有两个比较明确的军事组织,一个就是包含了LSSAH分队的特别机动部队,另一个就是党卫队骷髅总队。
1936年前陆军中将保罗•豪赛尔(Paul Hausser )被任命为特别机动部队指挥官,他将原本散驻各地的各个营集中起来在慕尼黑成立了党卫队德意志分队(SS-Standarte Deutschland),而在汉堡成立了党卫队的日耳曼分队(SS-Standarte Germania)。若连同在柏林的LSSAH分队一起算进去的话,到了1937年底特别机动部队总共有3个分队,1个突击工兵营和1个通讯营,其兵力已经相当于德国陆军的1个步兵师。
1938年,特别机动部队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了一个新的党卫队元首分队(SS-Standarte der Führer)。由于特别机动部队的扩张使得希姆莱的可用兵力愈来愈少,因此他就将原本负责集中营工作的党卫队骷髅总队中的精英份子独立出来在达豪(Dachau)改编为一个分队,由原先的指挥官艾凯指挥。到了1939年10月16日,党卫队跍髅总队已经有3个分队约6500人的兵力,就以此3个分队为核心成立了一个党卫队骷髅师(SS-Division Totenkopf),也就是日后的党卫军第3装甲师。
分类
希姆莱为了扩张党卫队部队可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术。早期向党卫队骷髅部队招兵买马,后来征召警察成立警察师,之后招募占领国的德裔外籍士兵,最后则招募占领国的志愿兵,使得终战前的武装党卫队扩充成接近60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党卫军组织则有近100万人。这60万人中只有一半是德国人,1/4是德裔外国人,1/4是外国人。前后预计成立共45个师,其中第39—45师尚未正式建立。武装党卫队一共有三类部队:
其作战师一般分为三类:
1.SS师(SS-Division):由纯德国人(Deutsche)组成,被定为一级战斗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1),被用于战场主要位置或担当“消防队”(Feuerwehr)挽救前线紧张局势。如:第2SS装甲师(帝国师)、第1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
2.SS志愿师(SS-Freiwilligen-Division):由欧洲日耳曼裔人和德意志裔人(Volksdeutsche)组成,被定为二级作战部队(Kampftruppe der Klasse2),主要用于非主要方向和防御战。比如第5SS装甲师(唯京师),第11SS 志愿装甲师(北欧师)。
3.SS武装师(Waffen-Division der SS):由东欧人(德国称之为东方人-Ostlnder) 和巴尔干人组成。虽为党卫军控制,但是名义并不正式属于党卫军部队序列,主要执行主战线后游击队的清扫和占领区的控制等工作。
当然,这是理论情况,大战时期党卫军的人员组成及其复杂,例如SS第1装甲师内就有部份匈牙利人,而SS志愿师和武装师里的军官大部份都是德国人。而各师标志盾牌右上角的缺口代表装甲师,左上角缺口代表装甲掷弹兵师,中间缺口代表其它用途师:骑兵师和山地师。无缺口代表武装师。
党卫军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精锐部队,是由重型武器武装并经过严格、特殊训练的非正规武装力量,但却是纳粹党的统治工具。作为纳粹的嫡系部队,尤其受到重视。党卫军完全按照希特勒的《二十五点纲领》行事,是希特勒对于政治和军事的双重管理工具。士兵都是由雅利安人组成。与都是工人组成的冲锋队不同,党卫军全部都是由医生、教师等学历和素质较高的人组成,目的为了培养出纯血统的雅利安人。党卫军必须同总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样身高,约5尺9寸。希姆莱和许多纳粹高级将领一样,相信雅利安民族是神话中亚特兰蒂斯神族的后裔,由于与其它民族的人通婚才会失去神力,只要有计划地培育出纯种的雅利安人,就可以使用神力,使党卫军成为神族部队。希姆莱是一个外表斯文,内心极度变态的人。希姆莱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唯心主义分子,还专门成立学会组织各行业精英研究UFO、巫术、神话传说,并把党卫军也打造成了一个梦幻般的部队,这成了二战中最神秘的未解之谜。事实上,党卫军并没有扭转败局,连希姆莱本人最后也背叛了希特勒。1945年5月1日,希特勒自杀后,昔日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就只剩下柏林城内的帝国大厦里的2000名党卫军顽固分子还在垂死挣扎。5月9日凌晨,约德尔代表新元首邓尼茨签署投降书。战后,希姆莱在监狱中畏罪自杀。
尽管党卫军已成为历史,但是全世界依然有许多党卫军和纳粹分子隐姓埋名,逃脱了审判。以西蒙·维森塔尔为代表的正义之士依然在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2006年8月11日,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作者),公布了自己隐瞒50年的党卫军真实身份,并忏悔自己的罪行,格拉斯向世人进行了告白——“我曾经是纳粹党卫军成员”,君特·格拉斯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唯一一个纳粹党卫军成员。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党卫军名声都不是很好,党卫队内部共分为两个组织:党卫军秘密行动队和武装党卫队。前者是负责组织屠杀犹太人、波兰人和战俘的主角,并充当集中营的看守之类的肮脏角色。而武装党卫队也有相当多的部队是纯粹的作战部队,并未过分参予屠杀战俘、平民的事件,无论东线西线的盟国部队对这类部队都是充满敬意的(不排除有例如第19武装掷弹兵师之类的垃圾角色)。 党卫军第1、第2、第3装甲师都有过屠杀战俘、平民的记录。而充斥着狂热纳粹份子的党卫军,这类事情也并不可能在战争中被避免。其中比较大规模的就是第1SS装甲师(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在西线阿登战役枪杀80美军战俘的马尔梅迪大屠杀事件(类似事件在东线屡次发生)。第2SS装甲师(帝国师)比较有名的就是奥兰多村惨案(寻找丢失的SS军官未果,而迁怒平民,屠杀了642名村民,仅1人逃生)。这是几次比较著名的屠杀事件。但是,相比于他们的“同志”来说,这已经算“干净”了。第5SS装甲师(唯京师)在其历史上几乎从未参与屠杀战俘、平民事件,维护了王牌部队的称号。而在东线,所有的德军部队严禁强奸苏联妇女,因为德国方面认为强奸苏联妇女会污染德军士兵的日耳曼血统,比较有名的就是一名帝国师团级军官因强奸苏联妇女而自杀。东线绝大部分的强奸事件,是由一些二流甚至三流SS部队、匈牙利以及意大利等仆从国军队所为。实际上的武装党卫军作战部队并不向所想象的那样不堪。
Ⅳ 主角重生到二战成为党卫军的小说
《我的第三帝国》《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六万年之后》
Ⅵ 关于写德国党卫军的书
党卫军五大战将 党卫军档案
Ⅶ 德国往事·夏日玫瑰小说txt全集免费下载
德国往事·夏日玫瑰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 )作者有话要说:对于德国的近代史,有许多历史概念恐怕非常容易混淆,比如说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这就如同德**官并不完全等同于纳粹军官一样。我们的男主人公是个国防军军官,他不是腋下刺字的党卫军军官,更不是纳粹党。他只是一个传统的普鲁士贵族军官,一个对政治漠不关心的,一心只想为祖国献身的富有骑士精神的职业军人。
为了更好的了解小说的背景,这就有必要把这些概念弄清楚了。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将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严格区分开了,前者通常是指二战前被希特勒纳粹化之前的德**队,是德国的国家正规防卫力量。国防军的指挥官们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纳粹党徒,他们身上更多的体现的是对战术技巧推崇备至的职业军人的素质。这也是希特勒为什么会去发展武装党卫军的原因,--他并不信任国防军将领,特别是“7月密谋”失败后,他对国防军的高级将领(主要是普鲁士贵族)进行了大清洗。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国防军就是干净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德国法西斯对外侵……
Ⅷ 追杀二战战犯党卫军的小说!好像叫什么档案!
《敖德萨档案》是珠海出版社2001-11-18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弗·福赛斯。
本书是福赛斯第二部长篇小说。当时正逢纳粹热,因此本书成为畅销书。作者将小说主人公追踪的原集中营战犯头子罗德曼写得惟妙惟肖。他对故事进行巧妙构思,所谓“敖德萨”Odessa是德语“前党卫军成员组织”的缩写,这个组织在德国战败时帮助纳粹逃亡,据说一直有暗中秘密活动。
Ⅸ 德国党卫军的战史
德国党卫军第一师该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全体指挥官的合影(正中为该师首任师长约瑟夫·迪特里希)
为准备对苏作战,它于1941年被调到东线,并在南欧作战中以闪电般的速度穿过南斯拉夫及保加利亚,攻入希腊,在希腊投降的3天前,俘虏了16个师的希腊部队。此役结束后,该部扩编为机械化步兵师团,共有10796名官兵。其后,在侵苏作战中被编入南方集团军,1941年6月22日攻入苏联,并和“维京”师团通力合作,协助第11和第17军团在乌曼包围苏军3个军团,会战结果有10万多名苏军官兵被俘。乌曼会战后不久该师改编成装甲掷弹兵师团。斯大林格勒之役后,德军在哈尔可夫引诱苏军发动攻势,然后投入SS第一装甲(即阿道夫-希特勒师团)进行作战,结果苏军损失52个师级和旅级部队,造成2万多名士兵阵亡,损失了600多辆坦克。该战役是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后的首次胜利,为此希特勒大喜:“武装党卫队装甲军团足可抵得上20个意大利师!
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士兵在法国战役时小憩
1943年春季哈尔科夫战役后,古德里安将军视察第1SS师直属第4重坦克连的老虎,站在车上穿黑制服的是连长-科林SS上尉
接下来武装党卫队各装甲师开始大量换装新研制的“虎”式及“黑豹”式坦克,并参加了库尔斯克作战,后在南乌克兰地区遭苏军包围,元气大伤。1944年6月6日,盟军大举登陆诺曼底,该师虽然受命阻击盟军,却由于盟军激烈的空中攻击而再次蒙受惨重的损失.
库尔斯克战役中,第1SS师直属第13重坦克连的老虎“1313”号(看炮塔上)
该师最著名的坦克王牌——米歇尔·魏特曼
诺曼底之战后,阿道夫-希特勒师从比利时撤到安亨(即:阿纳姆)地区,并在那里参加了著名的安亨之役(即:市场—花园战役),结果重创英军空降部队。随后,该师又于1944年12月16日参加了争夺西线主动权的阿登战役。此战结束后,希特勒火速将遭受重创的武装党卫队各师团加以整编,并派到匈牙利境内以解救布达佩斯的德军守备队。这次作战成为阿道夫-希特勒师团的最后一战。在苏军强大的压力下德军已是筋疲力尽,几经惨败后不得不撤退。希特勒为此非常震怒,认为他最心爱的武装党卫队已经背判他,于是在1945年3月底下令取消他们的袖标,正式宣告希特勒与武装党卫队的决裂。其后阿道夫-希特勒师团和其他的武装党卫队一起退到奥地利,终于在史泰尔地区向美军投降
Ⅹ 求几本描写德国党卫军师战史的书籍,要一本书或几本书介绍一个师的,不要全面描写的。
【东线-从哈尔科夫到柏林】 详细介绍了武装党卫队第五装甲师“维京”装甲战役集群(SS-Panzer-Division Wiking)在1943年哈尔科夫以及1945年柏林防御作战的东线血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