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阅读 » 杏花微雨似江南小说阅读

杏花微雨似江南小说阅读

发布时间: 2022-05-26 15:21:10

A.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写的是哪个朝代的全名叫什么意思是什么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朝代:宋代
作者:志南

原文: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在高大的古树阴下拴好了小船;拄着拐杖,走过小桥,恣意欣赏这美丽的春光。
丝丝细雨,淋不湿我的衣衫;它飘洒在艳丽的杏花上,使花儿更加灿烂。阵阵微风,吹着我的脸已不使人感到寒;它舞动着嫩绿细长的柳条,格外轻飏。

注释
⑴系(xì):联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称。
⑵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⑶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⑷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8-439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5-256

3、 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91

赏析
作者:佚名

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前两句叙事。写年老的诗人,驾着一叶小舟,停泊到古木阴下,他上了岸,拄着拐杖,走过了一座小桥,去欣赏眼前无边的春色。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 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次两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写景物。眼前是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展示神态,重点放在“欲湿”、“不寒”二词上。“欲湿”,表现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显得更加娇妍红晕。“不寒”二字,点出季节,说春风扑面,带有丝丝暖意,连缀下面风吹动细长柳条的轻盈多姿场面,越发表现出春的宜人。这样表达,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充满着蓬勃生气。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

历来写春的句子,或浑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或细写——“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徐元杰《湖上》),志南这首诗将两者结合起来,既有细微的描写,又有对春天整个的感受,充满喜悦之情。诗写景凝练,意蕴丰富,读来使人如闻似见。尽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杨柳风”这样的诗境已广泛为人们所用,但真正成为熟词,不得不归功于志南这两句诗。元代虞集脍炙人口的《风入松》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绘的意境,除了受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影响外,或许也曾受此启发。
志南这首诗,语语清淳,从容不迫,在写景时充分注意了春天带给人的勃勃生机,富有情趣,所以为崇尚理趣的朱熹所赞赏。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438-439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5-256

3、 黄瑞云.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91

赏析二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

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作者介绍
志南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B. 杏花微雨湿轻俏,那将红豆寄无聊是什么意思

杏花微雨湿轻绡”点明是春夜飘雨,“那将红豆寄无聊”为何要将红豆寄与我,凭添一份相思愁苦。红豆本相思之物,词人此刻却怨此红豆,实无奈之语,心情低沉由此可见一斑。

C. 如何理解甄嬛说“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也许一开始便是错的”

追过宫斗剧的朋友都知道,后宫里的女人们战斗力绝对可以爆表,否则怎么可能一路升级打怪荣登太后宝座呢?宫斗全是女人的战争吗?并不是,少不了皇帝的掺和,甚至有时候他故意在妃嫔争风吃醋的斗争里再添一把火。

甄嬛自然是恨皇上的,在甄嬛说这句话时一定是满腹心酸的。她第一个爱的男人,跟最后一个男人,最终都还是离开了。错也好,恨也好,都结束了!

D. 嬛传最后一集皇上快死的时候甄嬛说: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是什么意思

皇上错了,错在他开始的时候冒充果郡王。因为当初进宫甄嬛是很低调不愿跟皇上有牵扯的,诺不是皇上自称果郡王,甄嬛不会对他有好感。

甄嬛本来该爱的就是果郡王。如果皇上没有冒充,甄嬛就可以避免跟皇上的纠扯;又或者那年来的就是果郡王,皇上不认识什么甄嬛,她跟果郡王就不会那么艰难。

虽然后来发现他是皇上的时候,甄嬛已经陷进去了。但兜了一圈,甄还是最爱果郡王,这就是命中注定,很讽刺,其实严格地讲也不能说是谁错了,只是造化弄人。

E. 女生发一句杏花微雨该怎么回

答:杏花微雨江南梦寒梅傲雪北国春

F. 杏花微雨天下皆春今年应该几点几分迎"清明"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4月4日22时17分将迎来“清明”节气,此时节,我国南北气温普遍回升,杏花微雨,桃李争艳,天下皆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提醒说,清明时节,虽然天气渐暖,但气温波动大,早晚仍较凉。外出游玩时,要注意添衣保暖,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最好随身携带感冒药物;注意防花粉过敏,在花粉多的场所,可戴上眼镜和口罩,做好防护;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意采摘鲜嫩的野菜。

G. 甄嬛传最后一集,皇上快死的时候,甄嬛说:那年杏花微雨 你说你是果郡王,或许一开始便都是错的。 什么意思

甄嬛和皇上第一次见面是,皇上撒谎说自己是果郡王,甄嬛便相信了,还曾私底下向宫女打听果郡王的事情,对她暗生情愫。或许甄嬛从一开始喜欢的就是果郡王,而不是皇上。

甄嬛和皇上,杏花微雨相遇,发生在第六集,当时的场景是:

甄嬛身边的太监小允子在御花园一角扎了个秋千,甄嬛时常玩耍。一日甄嬛偶遇身穿常服的皇帝,皇帝故意隐瞒身份,自称果郡王与她交谈,甄嬛吹箫一曲,皇帝心动。

次日,皇帝又去杏花树下与甄嬛相见,以秋千试其心性,又一起赏花谈词;甄嬛虽仰慕此人才华,终究顾及两人悬殊身份离开。


(7)杏花微雨似江南小说阅读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郑晓龙在执导《甄嬛传》之前都没有拍过古装戏,他想为观众拍一个批判的、和原来不大一样的清宫剧,希望观众能从这该剧中看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包括人们在封建社会里生活的悲惨 。

该剧改编自小说《后宫甄嬛传》,故事本身是架空的大周朝,改编后选择了“落地”的做法。编剧流潋紫因为看了《金枝欲孽》,觉得它情节虽然出彩,礼仪上还不够严谨。她在家开始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宫廷故事,希望能兼顾到情节、历史和礼节等各个方面。

这部小说断断续续写了三年才写完,剧本做了一年半,改了十几个版本。为了将原先小说架空的大周朝“落地”,流潋紫选了对人性束缚最严的清朝,改编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要学会狠心下手删去原著里的许多人物和情节。

热点内容
古代杀手名字小说 发布:2025-02-09 12:40:40 浏览:952
都市小说校园人妻小说网 发布:2025-02-09 12:35:54 浏览:794
f古代小说百度云 发布:2025-02-09 12:23:33 浏览:581
女主角钱多多的现代小说 发布:2025-02-09 11:58:51 浏览:762
三国召唤系统小说完结小说排行榜完本 发布:2025-02-09 11:51:38 浏览:910
顾南溪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2-09 11:51:01 浏览:913
玄门大师免费小说 发布:2025-02-09 11:50:16 浏览:141
欢脱穿越言情小说 发布:2025-02-09 11:49:29 浏览:700
文笔好的玄幻言情女强小说完结 发布:2025-02-09 11:11:33 浏览:661
言情小说中警察和 发布:2025-02-09 11:10:26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