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阅读 »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高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5-18 16:59:48

Ⅰ 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名著或小说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论语》
《朝花夕拾》(鲁迅)
《骆驼祥子》(老舍)
《「繁星」、「春水」》(冰心)
《呐喊》(鲁迅)
《女神》(郭沬若)
《子夜》(茅盾)
《家》(巴金)
《雷雨》(曹禺)
《围城》(钱钟书)
《谈美书简》(朱光潜)
外文翻译成中文的有以下15本:

《鲁宾逊漂流记》(编按:Daniel Defoe著)
《格列佛游记》(编按:Jonathan Swift著)
《童年》(编按:俄国Maksim Gorky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按:俄国A. N. Ostrovsky著)
《唐吉诃德》(编按:Miguel De Cervantes著)
《哈姆雷特》
《歌德谈话录》(编按:J. P. Eckermann辑录)
《巴黎圣母院》(编按:即《钟楼怪人》Victor Hugo著)
《欧也妮

推荐几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能对作文有帮助。

杂文选刊

我们老师一直推荐这个,短小精悍的,关键是针砭时弊,字字珠玑,作为高中生没那么多时间去了解时事什么的。关键是现在高考作文最欣赏那些有独到见解且见多识广的学生,用烂了的典故啊什么的老师看了都反胃。。

总之这个可以帮你积累很多写作素材,会很有用的。

Ⅲ 求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 《完美的猎物》阅读答案

1.下列对有关小说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开头一句“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与小说的结尾年轻人成了她的猎物,对比呼应,相映成趣。
B.小说写萨莎“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融夸张、动作描写与心理刻画于一体,有鲜明的表达效果。
C.小说第七自然段的描写,不仅写了家具陈设的富丽堂皇,同时也突出了萨莎在面对唾手可得的财物时的沾沾自喜的心情。
D.小说叙述一个年轻的小偷萨莎试图摆平老妇人而窃取财物,反被“窃取”的喜剧故事,揭示了社会中的血腥与残酷。
E.小说故事情节紧凑,悬念层出不穷,萨莎想要诈骗的对象“老妇人”竟然是个手段更加高明的反诈骗专家,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联系文本,简要回答作者以“完美的猎物”作为小说标题的含义。
3.请简要分析老妇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4.小说篇幅短小,但能“尺水兴波”,与作者妙用伏笔有关。请举例赏析。

答案:
1.A,3分;C,2分E,1分;(B 项没有“夸张与心理描写”;D项有意拔高主题,属于主观臆断;E老妇人是个诈骗惯犯,习惯于黑吃黑,不是所谓的反骗专家,而且事件也称不上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2.①对装扮成钟点工的小偷萨莎而言,“老妇人”就是“完美的猎物”:年老体弱,易于下手,容易受骗;家里存有大量现金,对银行卡不感兴趣。(2分)
②对老妇人而言,萨莎也是“完美的猎物”:自以为是,对人缺少警惕;年轻无知,只注重表象;疏于防范,不敢报警。(2分)
③“完美的猎物”结构上与开头和结尾呼应,使情节设置更具波澜,从而突出人物形象,凸显小说的主旨。(2分)
3.善于伪装,善于示弱;心思缜密,警惕性高;工于心计,经验丰富;行动果断,手法熟练。(答出三点即可得满分)
4.小说中多处运用伏笔。如“亲爱的,再加点茶?”即是典例。首先,老妇人用热情的语调、亲和的态度与慈祥的笑容用以松懈对方,从而为“下手”创造机会;其次,用再加点茶来实施计划,且能引发读者想像。此伏笔可谓妙手。
再如,小说中两次写老妇人步履艰难,一则是向萨莎示弱,消解她的防范心理;二则用老妇人的“步履艰难”与老妇人“枯枝般的手指”“飞快地摘下”且能“寻找猎物”的迅捷作对比,对人物进行辛辣讽刺。(只要举例恰当,且能简要分析,即可酌情给分)(8分)
沈阳华英高考复读学校网站有很多高考学习相关的文章,你可以常去看看,积累语文阅读经验,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Ⅳ 高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全面解读

我是2012届考生,下面我就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小说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分析作品结构:开端,发展,结局,高潮
(1)分析小说线索:人物,事物;单线,双线;主线,副线;明线,暗线
(2)概括小说情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概括作品主题:蕴含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中,重在理解形象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对情节,人物,环境的具体描绘及其叙述的语言风格
故事发展的表现手法:顺序,倒叙,插叙
叙述人称的表现手法:第一,第二,第三人称
小说特色的表现手法:(营造环境,安排情节,表现主题等方面)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描写方式
1.衬托:使主体鲜明突出,主题说明充分,思想表达更强烈
2.悬念:有设悬和释悬,先设置谜面,适时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3.抑扬:可使文势曲折多变,摇曳生姿,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对比:形成反差,达到表现人物,凸显事件,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
5.突转: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6.细节: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景物描写:交代时间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命运

三.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
(1)体会重要词句的丰富含义:指代义,隐喻义,象征义
(2)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义:语境灵活把握,体会言外之意,揭示文章主旨
(3)分析句子作用:内容,结构
2.品味小说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品味小说叙述性语言的表现力:讲故事,交代情节,交代人物,第一人称记叙的小说也交代”我“的经历和感受
(2)品味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幽默,庄重;委婉含蓄,直来直去;简洁,啰嗦;羞羞答答,大大方方;粗野,文雅。有的人物语言常表现地方色彩鲜明,富有生活情趣
(3)品味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

四.欣赏作品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欣赏作品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1)分析人物外貌特征,揭示人物性格
(2)分析人物行为动作,语言,揭示人物性格
(3)分析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
(4)紧扣故事情节,概括人物性格
2.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内涵:作者褒贬的态度,喜怒的情绪,作品的主旨,社会意义
艺术魅力:塑造形象,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的艺术力量

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评价方面:小说思想是否积极,健康,深刻,与时代精神是否合拍;作者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批评力量;作者的感情是否真挚,是否符合时代精神和审美习惯

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意蕴:在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语言表述
人文精神: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精神文化的珍视,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1.创作背景
(1)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2)微观:作者的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
2.创作意图:挖掘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是多层次的
2.答案不是唯一的,需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
3.试题是半开放的,有一定的开放性,但不是漫无边际

九.规律探讨
1.整体感受,把握主题:开端,发展,结局,高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紧扣文本,理清细节: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情节的作用
3.筛选信息,全面概括:从人物行为,语言,心理,细节描写方面筛选,按不同性格特点分类
4.依据要求,简明表述:分条表述,概括分类,适当分析

(二)散文
一.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分析作品结构
(1)整体结构:把握线索,分清层次关系(并列,递进,因果,转折,总分总,总分,分总)
(2)照应结构:首尾照应,前后语意照应
(3)过度类结构:承上启下,统领下文,总结上文
(4)开头段落作用:a.综合句
1)结构的作用:点明主旨,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点题,交代事情起因
2)内容:考虑开头时对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3)表达技巧:首选修辞
b.单一句:开头结构的作用
2.概括作品主题
(1)对段奕的概括
有中心句抓中心句,无中心句抓关键词,标志词,过渡词
(2)对层意的概括
(3)对作品主题的概括:通过写什么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二.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情感表达方式:通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表达
材料选择上:通过联想
体裁上:以小见大重视真实
2.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情感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
情景描述方式: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
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1)分析表达方式
肖像描写:表现人物特征,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性格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蕴含含蓄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名题旨
比喻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分析表现手法
象征:引申事理,形象含蓄,意义普遍
铺垫,制造气氛,层层推进,水到渠成,形象鲜明
抑扬:印象强烈,增强艺术效果
托物言志: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
白描:突出事物神韵
虚实结合:凸显事物,景物特点,集中揭示题旨
借景抒情:含而不露,意境悠远
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衬托或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点面结合:反映事物全貌,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以小见大:感人并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悬念: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
伏笔: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联想想象:形象丰满增添艺术表现力
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对比:突出特点,形象鲜明
(3)分析修辞手法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比你:使人或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效果
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强烈,增强生动性和感染力
对偶:节奏感强,有音乐美;表达集中凝练,比照鲜明
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反复: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设问: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是回答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三.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丰富内涵义,隐喻义,象征义
2.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平实,华丽,自然,明快,含蓄,深沉,幽默,辛辣,愤激

四.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形象
(1)外在特征:形态,声音,色彩,气味
(2)内在特征:性格,本质,精神
(3)作者的爱憎情感
(4)理解形象与环境的关系
(5)手法:对比,衬托,动静结合,抒情手法,修辞
2.内涵
(1)了解作者情感倾向
(2)整体把握内容思想,时代背景
(3)把握词语,如“我认为”等

五.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价值判断:时代精神,人文情怀,道德情操
审美取向: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摒弃,对正义光明的歌颂,对黑暗邪恶的批判,对弱小者的悲悯,对恃强者的憎恶

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
(1)勤劳节俭,自强不息
(2)求同务实,谦和持中
(3)家庭为重,亲疏有别
(4)伦理为纲,尊卑有序
2.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
(1)爱国爱家,关心社会
(2)义利兼顾,礼貌文明
(3)勤奋朴实,勇敢谦和
(4)标新立异,敬业乐群
3.人文精神
(1)人性:人的尊严,即广义的人道主义
(2)理性:对真理的追求,即广义的科学精神
(3)超越性: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

七.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宏观:政治格局,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微观:作者心境,影响心境的因素

八.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多角度挖掘内涵,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内涵

九.规律探讨
1.高屋建瓴,突破主旨
2.读懂题面,扣紧题眼
3.借助语境,搜寻答案
4.综合分析,简明概括
5.辨明手法,明确作用

我把高三复习资料中精髓的部分都为你逐字打出来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 散文 还有什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就小说和散文比较重要,戏剧在高考总复习这本书中也有出现,考得可能性几乎不存在,还有就是传记类的,新闻类的,科普类的,重点在小说和散文。

Ⅵ 有哪些适合高中生读的国外经典文学作品的中文版

适合高中生读的国外经典文学作品有:《巴黎圣母院》《罪与罚》《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变形记》。
一、《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选段也曾出现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之中,通过文本选段来引导学生关注于整部作品,能够引起学生更为强烈的阅读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意义,了解文本的内涵。而《巴黎圣母院》的意义就在于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西方15世纪时期宗教的黑暗,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人性的高尚与光辉之处。

四、《变形记》

《变形记》由卡夫卡创作,让高中生了解卡夫卡的作品可以是一个很恰当的时机,如果能够让他们很完善地解读完卡夫卡地一篇作品,就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深度,在之后的阅读与写作过程中都大有裨益。

Ⅶ 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小说

①《傲慢与偏见》(英国,奥斯丁)
②《罪与罚》(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
③《战争与和平》(俄国,托尔斯泰)
④《美国独立宣言》(美国,托马斯·杰弗逊)
⑤《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国,马克·吐温)
⑥《草叶集》(美国,惠特曼)
⑦《麦田守望者》(美国,塞林格)
⑧《红字》(美国,霍桑)
⑨《愤怒的葡萄》(美国,斯坦贝克)
一、文化经典(4部)
1. 《老子》/[春秋]老子:中国道家学说的开山之作
2.《论语》/[春秋]孔子:东方人的“圣经”,垂范千古的儒家经典
3. 《庄子》/[战国]庄周:以汪洋恣肆之笔,写惊俗骇世之论
4. 《孟子》/[战国]孟轲:睹斯人风标,养浩然之气
二、小说(30部)
5.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三个帝国罗曼史,成败兴亡笑谈中
6.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一部网络全书式的奇书
7. 《呐喊》/[现代]鲁迅:对现代中国历史命运的洞察
8. 《家》/[现代]巴金:青春是美丽的
9. 《子夜》/[现代]茅盾:都市空间·时代性·革命现实主义
10. 《骆驼祥子》/[现代]老舍: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11. 《边城》/[现代]沈从文:边地风情的长轴画卷
12.《围城》/[当代]钱钟书: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
13.《花季·雨季》/[当代]郁秀:为中学生写中学生的小说揭开新的一页
14. 《射雕英雄传》/[当代]金庸:自此后再也无人怀疑金庸的小说巨匠地位
15. 《尘埃落定》/[当代]阿来:傻子与智者的交汇,先进与落后的融合
16. 《鲁滨逊漂流记》/[英]笛福: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17. 《匹克威克外传》/[英]狄更斯:真实地描写了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社会
18. 《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世界女权运动的图腾柱
19.《傲慢与偏见》/[英]简·奥斯汀:十九世纪初英国的关于爱与价值的经典故事
20. 《欧也妮·葛朗台》/[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21.《巴黎圣母院》/[法]维克多·雨果: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
22.《红与黑》/[法]司汤达: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
23.《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法]莫泊桑:宝石上的各个校面,共同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24.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的描述
25.《少年维特之烦恼》/[德]歌德:拿破仑远征埃及随身携带的书
26.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俄]契诃夫:从最平常的现象中揭示生活本质
27. 《复活》/[俄]列夫·托尔斯泰:伟人暮年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2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29. 《老人与海》/[美]欧内斯特·海明威: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0. 《欧·亨利短篇小说》/[美]欧·亨利:美国的莫泊桑,美国生活的幽默网络全书
31.《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那场随风而逝的战争
32. 《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一本“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的书
33. 《堂·吉诃德》/[西班牙]米盖尔·台·塞万提斯:骑士风尚的飘逝
34.《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
三、诗歌(10部)
35.《诗经》/[商周]民间:中国先秦时期的网络全书
36.《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不会做诗也会吟
37.《宋词选读》
38.《元明清散曲精选》
39. 《女神》/[当代]郭沫若: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40. 《繁星·春水》/[当代]冰心:微带着忧愁,微含着哲理
41. 《雪莱抒情诗选》/[英]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42. 《草叶集》/[美]惠特曼: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
43. 《普希金诗选》/[俄]亚历山大·普希金:常读常新
44.《泰戈尔诗选》/[印度]泰戈尔:哲人绝唱,诗界丰碑

Ⅷ 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有哪些

先推荐这些吧
诗集:首推徐志摩、冰心,再有舒婷、闻一多、艾青的等等。

小说:
《尘埃落定》,也可看电视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奥斯丁的《简爱》,凡尔纳的激流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雨果的《悲惨的世界》《巴黎圣母院》,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还有大小仲马的作品,等等等等。
咱自己的如鲁迅,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陈忠实的《白鹿原》,老舍先生、陶行知的也要多多阅读。
此外,余秋雨、陈忠实、贾平凹、叶永烈等人的作品真的很好,绝对值得一读。

对了,咱中国的古典文学也要赏阅啊。《诗经》《论语》《道德经》《周易》唐诗宋词(推荐阅读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诗苑》《词坊》《曲厅》《赋尚》),虽说你不一定全都搞得定,我现在大学还在琢磨《诗经》呢,但打基础,长点见识也是不错的。

祝你看的愉快,中华文化传承不息。

Ⅸ 有哪些适合高中生看的散文或短篇小说值得推荐

《追风筝的人》、《平凡的世界》这两本都是属于激励人的小说,而且很火爆,特别好看,里面也有很多的句子可以用来写作一类的,所以比较实用。

Ⅹ 哪些经典小说适合高中生看的

适合高中生看的经典小说:

1、《呐喊》

2、《边城》

3、《四世同堂》

4、《红岩》

5、《平凡的世界》

6、《雷雨》

7、《欧也妮·葛朗台》

8、《巴黎圣母院》

9、《老人与海》

相关信息: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地面对死亡,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热点内容
如何在老年机上下载小说阅读器 发布:2025-02-14 03:06:05 浏览:416
岑凯伦言情小说的特点 发布:2025-02-14 03:00:30 浏览:308
重生萧铭七皇子有声听书 发布:2025-02-14 01:25:55 浏览:847
承载网络小说的上市公司 发布:2025-02-14 01:25:53 浏览:473
好看的小说2017玄幻 发布:2025-02-14 01:11:57 浏览:891
镊魂现代小说 发布:2025-02-14 00:48:40 浏览:770
男主角叫亦辰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2-14 00:14:25 浏览:346
财源天降小说免费 发布:2025-02-14 00:13:51 浏览:212
t全本免费阅读小说 发布:2025-02-14 00:02:11 浏览:728
命运在我手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5-02-13 23:56:20 浏览: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