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阅读 » 湖底小说阅读答案

湖底小说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3-08-12 01:50:40

阅读《西湖七月半》第二小节回答

答:《西湖七月半》描绘了杭州人七月十五游西湖的盛况,重现了当时的西湖风光和世风民俗,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的看月情态的刻画,嘲讽了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了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致。

㈡ 湖殇熊红久阅读答案

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这其实是一段很残酷的过程,就像目睹着自己重病的亲人,在你面前一点点憔悴、枯萎,而后,死去,却无可奈何。这种对忍耐力和意志力的摧残,让我时常想起艾比湖青年时期的样子,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焦灼的情绪,稍稍感受些水分的浸润。
她有着12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都勾起了我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一个被同时代怀想的湖,既是人的忧伤,更是湖的悲凉!
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种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的,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着在离海最远的新疆,也能感受到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只好退而求其次,以湖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多里,去艾比湖看日出,估摸多少也能参照出些海的韵味吧,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由于道路的崎岖和体力的差异,还未近到湖边,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观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域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鹤、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亲密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段浪漫的行程。
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温故,都在重新涂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涨潮汐,清波涟涟。
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若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480多万吨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串痛苦的数字。近50年,我国消失的湖泊有243个,其中,新疆的数量最多,达62个。罗布泊消失于1972年;台特玛湖消失于1974年;玛纳斯湖消失于1974年;艾丁湖消失于1987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前一个一个消失的。
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在新疆,死亡是一个干燥的词。那些湖,最终熬干了眼泪,死成了一个名字,死成了一段历史。
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赞美一个病入膏肓的人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此时,我就会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来。
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关海的诗句。
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1、太阳馈赠给了我们飘香的瓜果,醉人的歌舞,馈赠给人们热情、直爽的性格,美好的心灵,朴实的品性,馈赠给了我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太阳”象征着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党的民族政策。
2、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的一个“最”字,突出了文章要写的重点——西部植物果实,为下文写果实的丰盈和表达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3、⑴采用了实虚结合的写法。精河人晾晒枸杞,山坡一片红,这是实写;这红染红了“我”的眼,染红了精河人的心,这是虚写。这样写,不仅写出枸杞铺陈山坡的雄浑之“红”,也写出人们幸福的生活、亮堂的心情,奔放的热情。
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无比喜悦之情。作者在内心庆幸,庆幸自己看到西部的壮美,西部人们的悠闲、富足的生活,庆幸这一次旅行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又一次的升华,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礼,又一次获得了珍贵、美好的纪念……(意对即可)
4、是啊,在这个圆形的星球上,其实并没有地理上的中心。任何一个有太阳照耀的地方都是中心。我们都是太阳的儿女,每时每刻都得到它的养育和抚慰。

望采纳 O(∩_∩)O谢谢

㈢ 冰湖阅读题答案小说

冰湖这篇 文章 小说中的父子遇到暴风雪,湖面封冻,父亲不惧严寒,下到冰封的湖中,用自己的身体压碎湖冰拖船前行,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将儿子送上岸去,父亲将生的希望全部给予了儿子。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冰湖阅读题答案小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冰湖

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漂浮的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来: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

(2)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3)绷得紧紧的网犁着湖面吱吱地响。一串气泡过后,一个阴影从湖底浮上来。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4)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来,扔进舱里。

(5)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6)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7)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8)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来。乌云越集越密,阴沉沉地徐徐往这面移过来,他才觉出不妙,忙招呼儿子起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们刚把渔网起完拽到船上,划出还没有一里地远,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下沉,很快就覆盖住了整个天空,纷纷扬扬的 大雪 随着飘下来,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9)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刚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10)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船被风刮得一个劲儿往后退,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都是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怕大浪把船掀翻了,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一直往东南方向漂去

(11)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12)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蔓延过来,眼睁睁地看着涌动着的浪,几乎在瞬间就凝固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拿起另一只桨朝冰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13)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管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14)中午的时候,他终于看见有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5)咔嚓一声,桨断了。胳膊粗的船桨斜着劈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

(16)他妈的!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看,隐隐约约看得出那片深黑颜色的柳树林,而他家住的村子就在那片树林的后面。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掉进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7)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在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

(18)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19)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他的身上,儿子也哆嗦起来。可他还是用力地向爹点点头。

(20)湖岸那边有船过了,爹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只有露在外面的左手更紧地抠住船帮,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5.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第(8)段中有关天空、湖面的环境描写,寥寥数语,却细腻生动,暗示了暴风雪即将来临,推动了 故事 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故事创设了背景。

B.小说的主人公为父子俩,小说描写了父子俩在湖上与暴风雪及湖冰搏斗的过程,故事情节曲折紧张,人物形象典型鲜活,个性鲜明。

C.小说中父亲的语言内涵极为丰富,如第(16)段中父亲骂人的语言他妈的!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暗示了其身份及 文化 程度。

D.小说详略安排独具匠心,父子俩奋力划船回去、与风雪搏斗的过程写得很简略,父亲一人压碎冰面,奋力拖船的过程写得极为详细,这更能突显父亲的形象。

E.小说第(19)段中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儿子也哆嗦起来,哆嗦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环境寒冷,表现了父亲筋疲力尽,濒临死亡。

16.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答:▲

17.小说的最后一段对表现父亲形象有何作用?作者没有明确交待出父子俩是否获救,这样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6分)

答:▲

18.弗罗姆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爱,父爱是有条件的爱。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父爱的认识?(7分)

参考答案

15.BE(B.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E.儿子也哆嗦起来并不暗示环境寒冷,是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担心,害怕父亲死亡。)

16.①上午,父子俩起网收鱼;②下午,暴风雪即将来临,父子回划渔船;③第二天,天快亮时,湖面封冻,父子砸冰前行;④中午,父亲砸冰压冰拖行渔船;⑤看到获救的希望。(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17.表现出父亲的坚毅顽强,(2分)突出伟大的父爱。(1分)小说结尾,作者没有明确交待故事的最后结局,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1分)激发读者的思考,(1分)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①父爱与母爱一样是无条件的(或爱子女是父亲的义务)。(2分)小说中的父子遇到暴风雪,湖面封冻,父亲不惧严寒,下到冰封的湖中,用自己的身体压碎湖冰拖船前行,用自己的生命和意志,将儿子送上岸去,父亲将生的希望全部给予了儿子。(2分)②教导子女是父亲的责任,(2分)小说中的父亲要儿子打完这次鱼,回去上学;到最后还不忘爹送你回去上学,至死都没有忘记父亲的教导责任。(1分)(意思相近,言之成理即可)

冰湖阅读题答案小说相关文章:

★ 陈彦斌冰湖阅读答案

㈣ 给几道语文阅读题,跪求啊

楼主你好:

现代文类:
假币

终于熬到了下课,辰盯住围在一群叽叽喳喳的女同学中的老教授,好歹待大家散尽,他才跨前一步,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地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头,将钱装在上衣兜中。
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袜镇码时夹了三张假币!他自己没有更多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同学们个个是贵胄公子,只他一个穷孩子,假币的事抖落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辰决定主动坦白。
次日,辰恭候在老教授上班必经的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
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
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陪小心,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的钱,并且直接怪他学费交得迟!想到教授总穿一件皱巴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非出人头地不可,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
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学习期满,辰交了大运,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不愁没钱。
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1万元现金,专程来家。
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德,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3张该死的假币……”他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
“老师,那您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
“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
“为旅和什么?您当时完全可以揭穿。”
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来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告哪的后果不堪设想,为这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
1、请你给本文拟个题目:________(1分)
2、全文的( )为线索写了辰和老教授两个人物,对辰侧重运用了( )描写。(2分)
3、辰在交钱前后心里活动有哪些变化?(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辰为什么说老教授“可怜兮兮”?(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壶口, 壶口

莫 伸

①在中国北方浩瀚的群山中,有无数条蜿蜒伸展的沟谷。由于地势的羁束,这些沟谷都多少显出一种挤手夹脚的尴尬和无奈。而地处陕西宜川和山西吉县一带的秦晋大峡谷却是个例外。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A】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B】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选文有改动)

1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2分)

【答案】雄心勃勃的黄河得到了释放的舞台,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评分标准:答出“得到了释放的舞台”,得1分;答出“造就出”和“伟大和不朽”,得1分。共2分。

1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4分)

【答案】(1)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2)瀑布发出的不绝不灭的震吼撼天动地,包容万千。(3)统一和团结使狂放不羁绊的黄河水流的力量排山倒海。(4)黄河水流们的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1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4分)

(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答案】形容词贬义褒用,生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

(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

【答案】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

评分标准:(1)答出“贬义褒用”,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2)答出“形象有力”(有表现力),得1分;有恰当的分析,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2分。共4分。

1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第一问:【答案】象征。或:托物言志。

第二问:【答案】文章借“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等生动可感的壶口黄河水流形象,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

评分标准:第一问回答正确,得2分。第二问能答出“象征了人们团结一致、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即可得2分。共4分。

15.请从文中【A】【B】两处画横线的语句中任选一处,针对其中最鲜明的语言特点加以赏析,并概括该句的深刻内涵。(4分)

【答案示例】 [示例一] 填选项:【A】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联想丰富,气势磅礴。该句揭示出瀑布撼天动地的声音所展现的勇猛刚烈的气势和悲壮豪雄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示例二] 填选项:【B】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言雄壮有力,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喷薄而出,连用三个“为什么”引人思考,突出了黄河精神作为我们伟大民族精神内核的强大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意想不到的镜头》
在扬州瘦西湖公园的林荫道旁,长长的画廊里,翻译老陈边走边向日本富田长永先生谈论着我们祖国的文化,古代建筑,从白塔谈到五亭桥,从小金山谈到平山堂。富田长永边听边不住嘴地“喷喷”称赞。他从口袋里掏出从日本带来的香烟,扔掉烟纸,点燃了抽起来。
在富田长永点烟的当儿,老陈一眼瞥见身后跟着位年约十多岁的男孩。只见男孩一弯腰。把刚才富田长永扔在地上的烟纸捡起来。老陈望见这种情景,心中陡地一沉,脑海里顿时浮现出社会上有些人向外宾索要礼品的事来。他再看看刚才捡烟纸的男孩,此刻正把印有外国商标的烟纸捏在手里。老陈心中火气上升:难道外国的东西什么都是宝贝?但碍于外宾在场,又不便发作,只好忍着。
登上五亭桥,富田长永凭栏远眺,禁不住连声称好,马上扔掉手中半截烟头,从包里拿出一架高级照相机,拉住老陈要拍照留念。老陈接过相机,摆开架势,正准备拍摄,眼角梢却瞄住了刚才那位捡烟纸的小男孩。此刻,他正弯腰从地上捡起那半截烟头。啊,老陈直觉火往上冒:一个中国孩子,从地上捡外国人扔的烟头,这多难看哪!这时,他也看到富田长永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老陈气呼呼地把照相机递给富田长永,跟在小男孩的后面,想赶上去训诉他一顿,然后问清学校,家庭住址,给予教育。他走到小男孩身后,正要一把拉住他,只见小男孩走近一个“青蛙”废物缸面前,把刚才捡的烟头连同烟纸一起投进“青蛙”嘴中。
“啊,多好的孩子!”老陈庆幸自己没有抓他,否则就要错怪男孩子,老陈上前亲切地说道:“小朋友……”他不知说什么好了。
男孩大概意识到了怎么回事,脸红到耳朵根,说:“我,我是想让公园干净点……我就……”男孩有点腼腆。
突地,男孩面前出现一张彩色照片,这正是男孩刚才把烟头烟纸扔进废物缸的一霎那。原来,富田长永敏锐地感到眼前发生的是怎么一回事。他见男孩把自己乱扔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地上的烟头,捡起来投进废物缸,立即把这使他大为感动的情景拍摄下来。
当男孩从富田长永手中接过彩色照片时,身子也被富田长永高举了起来。他激动地称赞说“中国人,美,了不起!”

l.画出第2段中描写老陈心理活动的句子。老陈为什么对小男孩的行动反应如此敏感和生气?

2.阅读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老陈为什么“不知说什么好了”?

(2)小男孩为什么“脸红”和说话吞吞吐吐?

谁是选文的主要人物?为什么?

答案:1,难道外国的东西什么都是宝贝?
认为男孩会向外宾索要礼品。
2,(1)因为小男孩的行为出乎意料,自己错怪误解了孩子,一时语塞,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2)男孩知道对方误解自己,想解释清楚,又有些不好意思难为情。
3,男孩,因为男孩是个爱护环境,懂得社会公德,有修养的好孩子,文章重在颂扬这种精神,男孩的行为正表现了这一精神。
4,欲扬先抑,这样写,造成出乎意料的效果,更突出了男孩的高尚品质。

说明文类型: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语文试题第6页(共12页) 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14.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2分)
15.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2分)
16.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不同:
17.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本题满分15分,共5道小题,其中第13小题3分,第14、15小题各2分,第16、17小题各4分)
【参考答案】13.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4.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后果十分严重)。(共2分,“用具体事实”1分,说明“白色污染问题严重”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5.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共2分,大意正确即司.得相应的分)
16.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共4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3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17.答题要点: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绿色”塑料袋的特点;使用“绿色”塑料袋的意义;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一)湖群,在消失

长江中下游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

①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②1949年,面积缩减为4350 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仍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③40年来,每年淤积在湖内的泥沙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最高达7-9.2米,加上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减缩了一半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有2145平方公里。④八百里洞庭徒有虚名,于是把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让给了鄱阳湖。⑤可惜,荣居全国第一的鄱阳湖也同样是厄运难逃,只不过相对洞庭湖,它的萎缩速度稍慢那么一点而已。⑥40年中,鄱阳湖由于造田和淤积,湖面缩小了1/5以上。⑦湖北素称“千湖之省”。⑧1949年时,面积超过0.5平方公里的湖泊确实多达1066个。⑨经过40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了300来个,湖泊面积仅为先前的1/3,湖面锐减达6000平方公里。⑩还有江苏,几十年来因围垦损失湖面已达1600平方公里。

这样,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在50年代还有22000多平方公里,到80年代只剩下12000平方公里,减少了45.5%。曾经星罗棋布散珠碎玉般的湖泊,纷纷失去了它们那迷人的光泽。据调查统计,仅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和云南高原的湖泊,50年代以来由于围垦和淤塞而丧失的淡水储量就达350亿立方米以上,超过了两座拟建的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还值得一提的是,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已不再和长江相通连。

湖泊大量消失,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每到汛期,滚滚洪水全靠大堤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岩数米到十数米。40年来,为3600公里长江干堤和30000公里支堤,投入了不知多少劳力和资金,完成土石方40多亿立方米。长江的堤防工程远远超过了黄河堤防,而长江的洪水比黄河的洪水更为可怕,长江沿岸直接受洪水威胁的人口也比黄河沿岸多得多。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人把生态义务扔进长江,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

1.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10句话可分为几个层次?用“∣”在下面序号中标出。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3.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总起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剧减的一个句子。

4.第3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第4段,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湖泊大量消失有哪些危害。(不超过4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段文字共有5段文字组成,通读全文后,首先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总体上看,本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面积由于水土流失围湖造田而急剧减少;第二是湖泊大量消失而带来的严重危害。第一部分内容包括前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提出了后两段所要说明的内容,即 “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这些湖泊寿命剧减”;二、三段就以生动的事例,具体、确凿的数据以及今昔的比较来说明这方面的内容。第二部分包括四、五两段,第四段主要从行洪、蓄洪能力的角度说明湖泊消失造成的严重危害,而第五段则从人的生存权利的角度更进一步地指出了湖泊消失的危害的严重程度。

①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致使长江中下游的淡水湖泊大量消失,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②第2小题是让我们分析第二段文字10句话之间的层次结构。

第二段主要是以事例和数字来说明“水土流失和围湖造田使长江中下游的湖泊寿命制减”这一内容的。这一段中所举的例子主要有四个:第一是洞庭湖的例子;第二是鄱阳湖的例子,第三是湖北省湖面锐减的例子,第四是江苏省湖面损失的例子。所以整个第二段的10句话就可以分为四层:①至④句是说洞庭湖的例子,⑤⑥句是说翻阳湖的例子,⑦⑧⑨句是说湖北省的例子,而⑩句则是说江苏省的例子。

③第三小题的要求中说明是标出总起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面剧减的句子。通过以上对全文内容的总体分析,我们知道:文中的第二、三段是来说明长江中下游湖面剧减的内容的,而其中的第二段又是举了四个具体事例,并不是以总体上说明,那我们就可以从第三段落中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句子。第三段中有四句话,其中第①句是以具体数字来说明湖面锐减这一内容的,第②句则是写湖泊的迷人景色业已不再的,第③句则是以洞庭湖、鄱阳湖、江汉湖群、云南高原的湖泊为例说明的,也不是从总体上说明的,第四句不是说明湖泊面积问题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符合要求的句子是第①句。

④第三段中的四句话,第一句中用了举作比较、列数字的方法,通过具体,确凿的数字以及今昔的比较突出说明了湖泊面积锐减这一内容,而第三句则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⑤对第四段的内容前面已经有了简要分析,具体归纳一下湖面锐减的危害:前两句说明严重影响了长江的行洪、蓄洪能力;第三句说明长江的堤坊工程所浪费掉的人力、物力;第四句说明长江沿岸发洪水威胁的人口众多。

⑥最后一句共有两个小分句,“人把生态义务扔尽长江”意在说明人类没有尽刻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长江把人的生存权利冲进大海”则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人类不能保护环境甚至破坏环境导致的严重后果——失去生存的权利。

文言文类型: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l—):脊骨。③瘳(ch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 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 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答案发不下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现代小说小七义 发布:2024-11-25 20:01:13 浏览:763
古龙现代小说名 发布:2024-11-25 20:00:11 浏览:530
武侠小说中常见的武功名称 发布:2024-11-25 19:45:53 浏览:289
女主角叫秦什么冰的都市小说 发布:2024-11-25 19:42:21 浏览:169
女主纪染男主沈执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发布:2024-11-25 19:40:04 浏览:953
长篇末世完结小说 发布:2024-11-25 19:09:46 浏览:761
有哪几位作者小说好看 发布:2024-11-25 19:05:54 浏览:213
古代言情红妆小说全文阅读 发布:2024-11-25 19:00:48 浏览:745
三生三世步生莲小说原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4-11-25 18:43:23 浏览:406
小说古代女生武器的 发布:2024-11-25 17:58:15 浏览: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