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小说家排行榜
『壹』 跟席娟同期言情小说家
席绢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名的台湾女作家,同期比较出名的还有香港的张小娴。
『贰』 有谁知道90年代的女性小说家有哪些急!!
在八九十年代之交,文坛出现了另一些女作家。在开始,她们被称为“新写实”作
家(池莉、方方),“先锋作家”(陈染、林白、海男、徐坤),“新都市”小说家(张欣)
,“新言情”小说家(须兰)等。但她们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较为明确的性别态度,使她
们很快被纳入“女性文学”范畴加以讨论。
林白、陈染、徐小斌是在90年代引起较大争议的女作家“个人化写作”的代表。林
白(注:林白,1958年生于广西。原名林白薇。中学毕业后做过“知青”。1978年考入武
汉大学图书馆系。曾做过图书管理员、电影厂编辑和报社记者。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战争》、《守望空心岁月》、《说吧,房间》,小说集《子弹穿过苹果》、《
致命的飞翔》,散文集《德尔沃的月光》。另有《林白文集》。)出生于广西一个小镇,
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热带小镇的生活和童年经验成为林白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背景)
。8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小说,80年代末90后代初的《同心爱者不能分手》和《子弹穿过
苹果》,确立了她此后的叙述风格和女性主题。她的小说以诗化和抒情化的笔调,通过
一个认同感极强的女性叙述人之口,描述孤立于于庸、杂乱的社会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这些完美的女性形象与男性中心的社会处境之间的对比和悲剧性冲突,营造出一种强烈
的情绪化风格。《一个人的战争》讲述一个名叫多米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小说中关于女
性的性体验和身体感受的描写引起过很大争议。
陈染(注:陈染,1962年生于北京。幼年学过音乐。1982年考入大学中文系,毕业后
做过大学教师、报社记者和出版社编辑。出版有小说集《纸片儿》、《嘴唇里的阳光》
、《潜性逸事》,散文集《断简残篇》,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另有《陈染文集》。)
的创作经历了多次转变。大学期间曾写诗,自8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说。早期的小说主要
表现校园中现代青年的精神状态,以1986年发表的《世纪病》为代表。其后,她以一个
名为“乱流镇”的小镇上人们怪异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写了一系列带有“魔幻”与象征
色彩的小说。自1990年的《与往事干杯》起,她的创作转向现代都市的女性生活和女性
经验,尤其擅长表现独居的知识女性的生活历程和情绪体验。这类小说往往以女性第一
人称形式,叙述一个在家庭、婚姻和社会处境中有着创伤体验的知识女性在幽居生活中
的情绪感受。由于小说采取的叙述方式带有自传色彩,而表现的内容往往是女性个体成
长经历中的涉及性别问题的部分,陈染的小说被称为“私人写作”。她的长篇《私人生
活》是她的女性成长主题、反讽性叙述和反叛性立场的一次集中体现。陈染对小说文体
频为精心,注重“陌生化”的表达形式。
徐小斌(注:徐小斌,1951年生,北京人。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毕业后曾
任教于中央电视大学。现为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剧。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海火》、《敦
煌遗梦》、《羽蛇》,小说集《迷幻花园》、《如影随形》、《蓝毗尼城》等。)80年代
初开始发表小说。1989年发表的短篇《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写一个被视为精神
病患者的女孩独特的精神感受和神秘的心理幻象,引起人们的注目。90年代主要的作品
是《迷幻花园》、《双鱼星座——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古老故事》、《羽蛇》等。她
的小说在人物的心理体验和叙述内容上,都带有神秘色彩,往往以一个可读性的故事包
裹着作家关于命运、生命和文化的思考。她的小说取材上刻意的神秘化,是她创作的特
色,表现她对于某些不可知情景进行探索的强烈兴趣。
海男(注:海男,原名苏丽华,云南人。1991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从事杂
志编辑工作。主要作品有诗集《风琴与女人》、《虚构的玫瑰》,长篇小说《我的情人
们》,小说集《香气》、《疯狂的石榴树》,散文随笔集《屏风的声音》。)1982年开始
文学创作,开始主要写诗,后转入小说创作。她的小说在主题意象、结构、语言等上都
有较强的诗的色彩。她往往从某种带有原型色彩的关于死亡的记忆进入小说,一般没有
完整的故事和对话,将小说组织起来的是死亡、诗意、生命等形而上的抽象主题。小说
中充满着片断性的情境和意象情绪的描绘,而构造了明显的“零散化”的小说特征。
张欣(注:张欣,1954年生于北京。1969年入伍。1984年转业,从事专业创作。主要
作品有《真纯依旧》等。另有《张欣文集》。)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创作分为前
后两个阶段。早期的作品缺乏独特色彩;自1992年发表《绝非偶然》开始,她主要以言
情小说的形式讲述南方都市的职业女性面对事业、婚姻、家庭、爱情的处境与选择。她
的作品表现出对都市文化趣味和流行时尚的熟谙,能够机敏地将南方都市流行语转入小
说的叙述语言之中。小说的可读性、浪漫色彩和对“姐妹情谊”的信任,合成了一种新
的言情小说形态,而拥有较多的读者。但在情节和人物类型上常有雷同和重复。
迟子建(注:迟子建,1964年出生于黑龙江漠河。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
晨钟响彻黄昏》,小说集《北极村童话》、《向着白夜的旅行》、《白雪的墓园》。)出
生于黑龙江省北部的漠河。小说主要取材于她生长的东北农村。与萧红的小说在表现内
容和叙述风格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她的《秧歌》、《东坊》等小说,借助于一种儿童视
角,讲述东北农村的风俗和人的生存状态,常常传达出一种人在漫长时间中的沧桑感。
女作家还有徐坤、须兰等。徐坤(注:徐坤,1965年生于沈阳。1989年获文学硕士学
位。从事文学研究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先锋》、《女娲》、《游行》、《行者妩
媚》。)的《先锋》、《白话》、《游行》等小说较为引人注目。她的小说注重对既有的
小说材料的再处理,尤其重视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消解80年代形成的诸种中心话语。须兰(
注:须兰,1968年生,上海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须兰小说选》、《思凡》。)的《仿
佛》、《红檀板》、《纪念乐师良宵》等,则擅长于对特定历史情境中的人物心态和命
运的再叙述,刻画一种遭受深刻创痛的精神状态。她将自己叙述的故事称为“听来的故
事”。
--
『叁』 9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10部文学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排行
1、《活着》余华:《活着》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余华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这部小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0年);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
2、《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3、《长恨歌》王安忆:《长恨歌》:一部堪称近年来罕见的作品: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一切都是万种风情的,而其中蔓延的水样的时间因素,更是让人有不胜低回之感,让人感觉那种无奈的缠绵在时间中慢慢的逝去和轮回。
4、《白鹿原》陈忠实:《白鹿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5、《马桥词典》韩少功:《马桥词典》是当代著名作家韩少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以词典的形式搜集了中国南方一个小村寨里流行的方言,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115个词条。小说笔法独特,以这些词条为引子,从纯词典的形式迅速过渡为一个个故事,以叙事者下乡当知青的年代为主体,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向上追溯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片段,向下也延伸到改革开放以后,着重讲的是70年代马桥乡的各色人物与风俗情景,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6、《九月寓言》张炜:《九月寓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张炜的巅峰之作。作者以一个偏僻的村落和邻近的矿区来寓言现代物质文明与原始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小说中的村落和矿区分别代表着原始自然的淳朴生活和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最终让村落沦陷,村里的人失去家园再度迁徙。恰似他笔下的人们,不断地询问着: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
7、《心灵史》:本收一共七门,勾勒哲合忍耶回民的一半故事。目的是呼唤,咱唤着四十万哲合忍耶人民的子弟和年轻的一代。这里含有人、做人、人的境遇、人的心灵世界和包围人的社会、人性和人道。这里有一片会使你感动的、人的光辉。
8、《文化苦旅》余秋雨:《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 ,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9、《我与地坛》史铁生: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两段被纳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前两部分注重讲地坛和他与母亲的后悔,对中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令人反思的优秀文章。
10、《务虚笔记》史铁生:《务虎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的影响。本书是史铁生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史铁生半自传式的作品。
特别说明:通过以上关于9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10部文学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排行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90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10部文学作品排行榜 90年代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排行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肆』 中国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国著名作家有张爱玲、钱钟书、冰心、巴金、林语堂等。
1、张爱玲
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
5、林语堂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