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北派

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北派

发布时间: 2022-12-30 12:44:13

❶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你认为哪几位作家最厉害

鲁迅:鲁迅对这个社会的洞察力透彻到可怕。今天读鲁迅,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今天社会里的种种现象鲁迅的书里早就都写了。鲁迅一生创作最多的是杂文,不过毕竟杂文是应时而作,现在理解起来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困难。鲁迅的诗成就很高,不管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鲁迅的现代散文诗集叫《野草》,比较晦涩难懂,建议最后阅读。我觉得最值得读得是鲁迅的小说,鲁迅的小说并不多,只有三十多篇,且都是中短篇,只读情节的话一个半天就能读完,理解却需要一生。如果只打算读几篇的话,我推荐《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新编》,以前人们不太重视,不过的今天对其评价越来越高。

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加上前面的还珠楼主,被称为武侠小说的“北派五大家”。我国的武侠小说不是只有“金古温黄梁”,这些民国时期的武侠作家可以说是他们的前辈。今派武侠和老派武侠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民国时期的武侠小说作家往往都是真懂武术的,有不少人就喜欢这种老派的风格(近年来表现民国时期的功夫片增多可见一斑)。王度庐可能是其中比较有名的,那部有名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改编自其同名小说。


附一些简评:

苏曼殊的古体诗我很喜欢,“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胡适是现代文学开先河的人物,但在文学方面成就不高,入门可读《胡适文存》。

叶圣陶擅长写知识分子,暴露过不少当时教育界的黑暗(现在也一样),代表作《潘先生灾难中》《倪焕之》。

废名(冯文炳)风格和沈从文类似,质朴、典雅,写田园,写乡村,有《桃园》《竹林的故事》,是小说,也是散文。

朱自清:家喻户晓的散文家,《欧游杂记》值得读读。

丁玲早期的作品值得读读,《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

庐隐、凌叔华、苏青、梅娘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作家,尤其是苏青的《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依然不少人在读。

台湾方面,吴浊流的《亚细亚的孤儿》影响至今不息。

最后补充几点:本文的推荐有一条最高标准,就是今天仍然值得读的作品。现代文学毕竟距今已经半个多世纪,有些作品今天的人已经读不下去了,可能文学史意义大于其文学意义,不过仍有很多作品是能够超越时代的。

关于现代文学的分期,学界一般认为是1917至1949,即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不过这种界定往往经不起推敲,1917年之前也有白话小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政治事件,以政治界定文学并不严谨,何况还有港澳台文学的存在。现在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把现代文学的时见上限往前推,有推到清末的,最早的还有推到晚明的,即与世界同步。本文不纠结这些,还是采用一般标准。

❷ 现代文学史的复习资料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❸ 张恨水写文章的特点和代表作是

张恨水的诸多成就中,最为突出的是他的通俗小说,这些小说有最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在艺术形式上,继承并改造传统章回小说,努力创造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俗中见雅,雅俗共赏;二是在思想内容上,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形成了社会言情小说的模式,跳出了鸳鸯蝴蝶派一味言情的才子佳人式的窠臼。代表作:啼笑姻缘 纸醉金迷 金粉世家

❹ 现代文学怎么划分流派

诗可分学院派和大众派,学院派图文气,文气越高证明自己的水平越高,大众派图的是合心联成一气,大众派语言通俗,大众派的诗歌语言好与人心心相通,他们的诗越与人心心相通越高明。

平常的语言最实用,平常的语言最容易进入他人的心,人人心中有诗,浅显的可以是诗,语言整齐是诗的特点之一,整齐的语言有整齐的节奏,语言有节奏是诗的特点,语言整齐是诗。

高大富强(哲理诗)
文/孙达钧
高从低起,
大由小来。
富从贫生,
弱能变强。

❺ 中国历史上最早现身于通俗小说创作的作家是

是罗贯中。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说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且已经分卷分目,目录文字也很讲究。今见最早的嘉靖壬午(1522)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每回标题都是单句七字。他与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每回的标题已是双句,大致对偶。除分回立目之外,他的章回小说还保存了宋元话本中开头引开场诗,结尾用散场诗的体制。正文常以“话说”两字起首,往往在情节开展的紧要关头煞尾,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套语,中间又多引诗词曲赋来作场景描写或人物评赞等。
他的章回小说在体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时,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日趋成熟。他的作品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成书过程从历代集体编著过渡到个人独创;创作意识从借史演义,寓言寄托,到面对现实,关注人生;表现题材从着眼于兴废争战等国家大事,到注目于日常生活、家庭琐事;描写的人物从非凡的英雄怪杰,到寻常的平民百姓;塑造的典型从突出特征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动感的笔触去刻画人物的个性;情节结构从线性的流动,到网状的交叉;小说的语言从半文半白,到口语化、方言化;如此等等,都足以说明罗贯中的章回小说在中国的小说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也为明代中后期的白话短篇小说出现鼎盛的局面,发展得更为精致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罗贯中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特殊贡献的作家。他所写的小说很多,都是以乱世为题材,中国历史上只有七个分裂的时代,罗贯中就写了其中三个,除《三国演义》外,相传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逐平妖传》等著作,也曾参与了《水浒传》的编纂、创作。他亦能词曲,所作的杂剧,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种,后二种已佚去。罗贯中经历了元末的社会大动乱,目睹现实的纷争,对人民苦难深重的生活处境比较了解,对他们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认识。他从事小说创作的动机,一方面“无过于泄愤一时,取快四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变当时话本艺术中存在的弊端,为民众,为说话艺人提供一个好的、方便的说话底本。他从社会的、文学的需要出发,对几种在民间影响较大的话本小说材,进行了搜集、整理、充实等扎实的新创工作。罗贯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国演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中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罗贯中不仅是公认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作《三国演义》的作者,而且分别被认为开创了章回小说中“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类型的《水浒传》和《三遂平妖传》的作者都有包含罗贯中的说法,而另一大类“世情小说”则源自改编自《水浒传》情节的《金瓶梅》。由此可以认为,罗贯中一人担当了中国古典长篇章回体小说四大主要类别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有人甚至称罗贯中为“中国古代小说之王”。

❻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介绍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中国的现代通俗小说从晚清即开始萌发,并且逐渐开始走向成熟。即使是在遭遇了“五四”这个大冲击后,通俗小说的创作群体依然人才辈出,如“在地狱边缘写尽人间纯情”的毕倚红、民国武侠小说奠基人的向恺然、现代讽刺幽默大师程瞻庐,以及30年代出现的几位通俗大家——张恨水、王度庐、秦瘦鸥,及至40年代的张爱玲、徐訏、无名氏,他们三人的小说超越了雅俗的界限,将通俗小说的层次又大大地提升了。此后,现代通俗小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才告一段落。这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清晰的通俗文学的发展线路。

❼ 中国现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说、诗歌)有哪些

中国现代文学的流派主要有:海派、新海派、京派、现代派、七月诗派、七月派小说、荷花淀派、山药蛋派。

海派

海派有多种含义,第一种指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至廿世纪初期时,活跃于上海地区的一群画家,所从事绘画创作的结果与风尚。第二种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第三种指主要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文学流派,第四种指那些由海外跨国公司或海外机构派遣回国,担任驻华机构代表或中高层管理人员。

新海派

新海派就是中国的一个艺术流派,它不局限于某个领域,可以是绘画也可以是建筑。是两者的统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留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的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❽ 简述小说的流派,风格,及代表作家,作品

现代小说
1、鲁迅:以高度成熟的小说创作,完成了给中国现代小说奠基的重任,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主潮,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站在时代的高峰,自觉地在小说中体现民族历史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描写的重点对准普通中国人,着重表现他们的思想与精神状态。人们总能从鲁迅小说里的那些艺术形象身上感受到震撼心灵的对中华民族苦难的深广忧愤,对宗法制度及其伦理道德的烈火般的仇恨以及对美好社会的热切期盼。他的小说中体现了一种强烈而清醒的反封建意识。
《呐喊》集(1918—1922):《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 社戏》。
《彷徨》集(1924—1926):《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离婚》、《孤独者》、《伤逝》、《弟兄》。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1922—1935):《补天》、《奔月》、《铸剑》、《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人生派”的问题小说:以探讨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内容,又称五四问题小说。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提出“为人生”口号。代表: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去国》1921年以后,冰心的小说转向青年的苦闷心理,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五四之后的一代青年开始觉醒,但面对问题如麻的社会,陷入无路可走的悲哀,产生了内心的苦闷与焦虑,冰心开出药方——爱的哲学。《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曾经认为“爱与怜悯都是恶”,所以他要做一个“超人”,在帮助了一个贫困的孩子之后,内心深处开始萌动着爱与同情的种子。
汪敬熙《雪夜》、罗家伦《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这也是一个人》、俞平伯《花匠》、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缀网劳蛛》
3、乡土写实小说:20年代中期,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小说兴盛起来,延续到30年代,即乡土写实小说。代表:废名(冯文炳)、许杰《赌徒吉顺》、许钦文《一生》《疯妇》、鲁彦(原名王衡,因热爱鲁迅而改名,代表作《菊英的出嫁》——冥婚,《黄金》标志着乡土写实小说创作的成熟,史伯伯,串门——借钱,参加婚宴——坐末席,女儿遭骂,被盗不敢声张,写出了金钱观念驱动下人与人之间冷酷、可怕的关系。)蹇先艾、黎锦明、彭家煌《陈四爹的牛》、台静农、徐玉诺、王思玷等。乡土小说把艺术之根扎于故乡的土地与农民之中,带着满身乡土气息,又敢于正视农民的辛酸与凄楚,作平实自然的描写。
4、“自我小说”流派:以表现自我,重自我抒情为主要特征。1921年7月,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组织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表现自我表现作家“自我内心的要求”。一批作家,面对民族的苦难,倾泻出他们或昂扬乐观,或悲哀苦痛的内心情感与要求,为祖国命运与个人生活而焦虑的层层郁积,形成了他们丰富而强烈的内心情感。郁达夫,小说描写了一系列表现作家自我、具有浓厚主观抒情色彩的自我形象,显示出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沉沦》——“他”留学日本,受民族歧视,精神压抑,顾影自怜,在疾呼“祖国快快富强”时跳海自杀。这些形象多具有感伤、忧郁甚至颓废情调的“零余人”。
5、“革命小说”流派: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代表:蒋光慈《少年漂泊者》(描写一个少年漂泊异乡,寻求复仇的道路,后投身北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咆哮了的土地》。洪灵菲《大海》。由于缺乏对革命和工农大众感情的体验与认同,对革命斗争有肤浅、空洞的描写,往往把革命生活简单化。
6、社会剖析派:出现于30年代初期,当时蒋政权进入相当稳定时期,民族矛盾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加剧。这些作家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科学的社会观和多样的艺术手法,对中国现代社会作全景式的观照、分析,揭示出其本质和基本规律。代表:茅盾《子夜》(通过吴荪甫这个艺术形象表现了中国并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化了的深刻思想内涵。)《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三个中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7、“京派小说”: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活跃于北方文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北京较少受南方激荡的政治风云的冲击,进入一个黑暗的相对沉静的历史时期。一部分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知识分子,便潜心于文学天地,去追寻理想的境界和个性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批评与否定的锋芒指向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政治、伦理道德,对民族的文化范式、审美心理等深层积淀却未有触动。“京派小说”的重要特征以独特的审美意识对生活进行主观化的过滤与净化,展现具有古朴美、清纯美的人生图景。代表:沈从文《边城》。王向辰、凌叔华、林徽音、废名《竹林的故事》、萧乾等。
8、“新感觉派”小说:出现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我国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是受西方现代艺术启示并在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描写外部现实,而重视直觉,强调主观感受,将主观感受与感受客体合而为一,创造所谓的“新现实”,善于描写心理活动。代表:训呐鸥《无轨列车》(半月刊)、戴望舒、穆时英《上海狐步舞》、施蛰存《梅雨之夕》(以淡化的情节,运用意识流和内心独白的方法,把男主人公在雨中送一位姑娘回家过程中的心理,描写得细致入微。)
缺点:明显感染上了西方现代派文学所固有的悲观、颓废、绝望等色彩与情调。
9、“山药蛋派”小说:出现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植根于山西农村的小说流派,形象展现了农村由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转变的基本面貌,展示了农村阶级关系、人际关系和部分社会习俗的变革。在艺术上具有“新颖独到的大众风格”,小说形式通俗化、大众化,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代表: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
同时出现的著名作家、作品还有: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孙犁《荷花淀》(绝大部分反映农村的生活和斗争,追求的艺术境界是质朴纯净,被称作“诗化小说”。)
10、老舍:《月牙儿》(展示母女两代相继被迫沦为暗娼的悲剧,发出了对非人世界血泪控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祁天佑,表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批判,寄托着作者的家国之痛。)
11、巴金:其作品两大题材最为显著,其一是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的道路,《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其二是抨击旧式家庭的腐朽与罪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12、李劼人《死水微澜》(以成都郊区天回镇为人物活动的中心舞台,围绕蔡大嫂(即邓么姑展开情节,具体描写了以罗歪嘴为首的袍哥与以顾天成为代表的教民势力之间的矛盾纠葛。)
13、钱钟书《围城》,在更为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描绘与无情透视。小说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与灰色人生,“围城”象征着当时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出的出口”的绝境。
张恨水(110部以上)《金粉世家》展示了豪门贵族的兴盛衰败史。《啼笑因缘》有一定的反封建色彩。
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展示了一些华人空虚、糜烂、堕落、变态的灵魂。
路翎《财主的儿女们》(以江南一个封建大家族蒋捷三一家的风流云散为中心,反映了一·二八上海战争以后十年间中国社会状态,提出了在动乱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

当代小说
14、建国后十七年小说:(1949——1967)
①革命历史题材: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柳青《铜墙铁壁》、杜鹏程《保卫延安》,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曲波《林海雪原》、杨沫《青春之歌》、吴强《红日》、欧阳山《三家巷》《苦斗》、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德英《苦菜花》
②农村题材:赵树理《三里湾》、孙犁的长篇《风云初记》《铁木前传》、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
这些小说反映了建国后的社会生活,具有相当的广度与深度,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人物,但这些人物较少生活基础,显得类型化、模式化,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有些欠缺。
15、新时期十年的小说:(1977——1987)
新时期十年是在批判“四人帮”鼓吹的“瞒和骗”的文学基础上产生的。
①1977年刘心武《班主任》的发表拉开了“伤痕文学”(主要思想是揭露和批判,作家们勇敢地正视十年动乱的生活真相,真实地、多仙面地再现“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悲剧和精神创伤,由表及里地角及到它的反返动实质。)的序幕。这些作品控诉四人帮制造的惨剧,有着不平、躁动与激愤、哀怨。卢新华《伤痕》。
②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控诉,试图站在一个较高的历史高度来观察与思考以往的教训求得对历史有一个再认识。鲁彦周《天云山传奇》、王蒙《布礼》、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谌容《人到中年》、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③改革文学:(1980年后)率先面对变革的现实,及时表现“四化”建设中的斗争、挫折、困难和希望。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这一阶段许多作家开始了健康人性、人情与人道主义的思考,从而显示了强大的道德力量,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此时,社会性的主题在文学中普遍存在,作家把笔触深入社会各个角落,不断涌现出反映新时期人民生活的新主题、新领域。军事题材有:李存葆《高山下花环》,徐怀中《西线轶事》
④探索小说:那些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外,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在小说艺术的创新上大胆探索、大胆求变的作品。它的产生,是新时期文学创作走向多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新时期作家思想解放、创作自由的重要标志之一。代表:王蒙《夜的眼》《春之声》《坚硬的稀粥》等,莫言《红高梁》《透明的红萝卜》等。
⑤文化小说(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出现,作家们开始多方位、多角度地观照与表现社会生活,实现了小说观念的重大更新,作家们试图从更深的意义上寻求文学观念的解放。代表:韩少公《爸爸爸》、贾平凹《废都》商州世界等,他们不仅写民俗、民风,还把民俗民风看成一种文化现象,透视民族文化心理的某些方面,寻找民族生命力的根须与病态的根须。
⑥市井小说:市井小说有的作者多以温馨的笔角点染市井人生的文化底蕴,以悲悯的情怀容纳“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给人以醇厚的美感。代表:汪曾祺《受戒》《大淖纪事》,陆文夫(陆苏州)《小巷深处》《围墙》等。
⑦“知青”小说:“知青”出身的作家们对知青生活的缅怀、对农民问题的独到探讨、对人生真谛的求索,使知青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中最凝重、最奇特的组成部分。代表:张承志《绿夜》(象征着发现“美丽瞬间”)、《黑骏马》(象征着“永远的缺憾”)《北方的河》(象征着人生的理想境界)、《黄泥小屋》(象征着“人的念想”)、《金牧场》(象征着“人类的理想”)、《心灵史》等。
⑧女性小说:女性作家们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特有的审美感受、艺术视角与笔法,通过对女性命运的观照与思考,细腻的女性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示了女性在争取自身解放、人格独立的道路上艰难跋涉的精神历程。代表: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曾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方舟》;王安忆《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神圣祭坛》等。
⑨新写实主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代表: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白涡》)、刘震云、叶兆言、余华、苏童、方方(《风景》《黑洞》《一波三折》《桃花灿烂》)、池莉、格非、范小青等。
⑩现代派小说:着力表现人们再新的条件下精神与现实的错位,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阵痛对人们心理的冲击与影响。刘索拉《你别无选择》通过对一群放纵任性的音乐学院学生的描写,通过他们的胡闹、放纵、混乱、骚动表现出一部分青年对现状的不安与对未来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的迷惘、失落与苦恼。《无主题变奏曲》男主人公对一切漠然而又认真,有点玩世不恭却并不随波逐流,不满意生活,不满意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在向往什么。

❾ 通俗小说的现代派别

20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的海派、津派和港派
20世纪引领中国都市文化潮流并具有特色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它们被称为“海派文化”;津京地区,它们被称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边的广东地区,它们被称为“港派文化”。在这三种文化的孕育下,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说。这三派小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认为尽管这三派小说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总体特色应该是:海派小说完成了通俗小说的市场转型;津派小说构筑了通俗小说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说有着更多的现代国际视野。在这三派通俗小说的共同打造下,中国通俗小说进行了现代性的改造,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型的通俗小说。

❿ 1930年代通俗小说的文学地位如何

很高。1930年代是通俗小说兴起的年代,张恨水和刘云若的崛起,标志着北派社会通俗小说的高峰其文学地位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地位水平,《荒江女侠》、《胭脂盗》都是1930年代是通俗小说热火爆卖的。

热点内容
超好看的星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1-22 19:45:51 浏览:921
都市小说妙手小神医 发布:2025-01-22 19:40:11 浏览:979
重生现代经商类小说 发布:2025-01-22 19:24:29 浏览:776
古代嫁人的小说完结 发布:2025-01-22 18:58:17 浏览:320
有没有好看的玄幻小说炼丹 发布:2025-01-22 18:34:15 浏览:166
动漫情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22 18:30:43 浏览:38
女主家遭难软弱的古代小说 发布:2025-01-22 18:25:47 浏览:358
权谋类女主小说排行 发布:2025-01-22 18:12:47 浏览:218
樊登读书听书名聚义乌 发布:2025-01-22 18:12:46 浏览:722
小说十万星河免费读 发布:2025-01-22 17:41:38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