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发布时间: 2022-12-30 02:40:04

『壹』 呼兰河传是谁写的

1、《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写的。
2、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3、作品简介
《呼兰河传》该小说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作品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贰』 呼兰河传作者介绍及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在整个《呼兰河传》的叙事中,作者一直都将抒情的笔法渗入到叙事文体中,使其叙述模式充满了散文化的情调。

《呼兰河传》作者介绍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的喜怒哀乐是混沌的,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有个充满生机的后花园足以让他的童年丰富多彩,何况还有那么多愚蠢的人在做着愚蠢的事来娱乐大家,对个孩子来说,那是热闹不过的事了,团圆媳妇成了愚昧的牺牲品,王大姐从人们嘴里的好姑娘变成了坏姑娘,有二伯的古怪性情,冯歪嘴子的不卑不抗……呼兰河的人们依然活着,或似快乐又凄凉的活着!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直接看到到人情的冷漠,世事的苍凉,但是那些无情冷漠的东西又无处不在!

『叁』 萧红 呼兰河传的简介

萧红的《呼兰河传》共七章,写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方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城呼兰,以及普普通通的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呼兰河传》不是为某一个人作传,而是为作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城作传。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该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那时,日军还未侵略中国。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萧红要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肆』 呼兰河传、萧红的简介谁有

萧红(1911.6.2—1942.1.22),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离家出走,几经颠沛。1932年与萧军同居,两人结识不少进步文人,参加过宣传反满抗日活动。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萤声文坛。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l940年与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

著作书目:

《跋涉》(小说、散文集)与萧军合著, 1933(自费出版)
《生死场》(中篇小说)1935,上海容光书局;1980,黑龙江人民
《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桥》(小说、散文集)1936,文生
《牛车上》(小说、散文集)1937,文生
《旷野的呼喊》(短篇小说集)1940,上杂
《萧红散文》 1940,重庆大时代书局
《回忆鲁迅先生》(散文)1940,重庆妇生活社
《马伯乐》(中篇小说)1941,重庆大时代书局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1,上杂 1954,新文艺;1979,黑龙江人民
《手》(小说)1943,桂林远方书店
《小城三月》(小说)1948,香港海洋书屋
《萧红选集》(中、短篇小说集)1958,人文
《萧红选集》 1981,人文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萧军辑,1981,黑龙江人民
《萧红短篇小说逊 1982,黑龙江人民
《萧红散文选集》 1982,百花
《萧红》(中国现代作家选集)1984,人文
《萧红代表作》(短篇小说集)1987,人文

『伍』 现代作家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 呼兰河传 小学课本中有她的作品是什么

现代作家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 呼兰河传 小学课本中有她的作品是什么

《祖父的园子》貌似没在教科书上出现过,但是它和《火烧云》(习作部分有)都是出自《呼兰河传》的。

萧红的呼兰河传作文

出北方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在琐碎小事中描绘出了沉默的民国灵魂。全书一共有七个章节加一个尾声。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第二章——主要写《呼兰河传》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出了生活在呼兰河传这小城里人们的精神风貌内容大多以介绍东北小城为主。或许,也只有这么多琐碎的小事才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呼兰河的风貌——泥泞的道路、积水的坑,真不知闷死了多少家畜;疯了的王寡妇被看为不幸者,而在呼兰河这小城中的所有不幸者都被看做是叫花子;染缸房、豆腐坊和纸坊里死去的一条条生命,这些新闻似乎也被呼兰河的死气沉沉渐渐“埋没”;扎彩铺里最漂亮的阴宅和人们面对生死时冷漠、麻木的态度。这些内容,我记忆犹新,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一样。尾声是我最不想看到的,如此凄惨的结局,相信大家看了也一定会泪如雨下的。就像第四章从各方面描写“我”家的荒凉,第五章是小团圆媳妇之死,都是会令人感到悲伤地。从前的一座热闹的小城,如今变成了一座阴冷的“死城”,谁会想到最后的结局会是这样的呢?

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是部什么题材的作品?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本书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与特色。
内容梗概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动物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异常热闹。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著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援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谁有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急求网盘连结

:vdisk.weibo./s/zZKqEeFVVUzp4?sudaref=.
:vdisk.weibo./s/dgHz5T4d0QweJ?sudaref=.

当代对于萧红作品《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研究有什么不足

就和你

跪求萧红的《商市街》《生死场》《呼兰河传》求发到 跪求!

萧红《呼兰河传》.zip_免费高速下载|网络云 网盘-分享无限制
:pan../share/link?uk=4044509776&shareid=3941356396&fid=2577665138
萧红:生死场.pdf_免费高速下载|网络云 网盘-分享无限制
:pan../share/link?uk=2569334674&shareid=2220975344&fid=277115283
萧红散文集.pdf_免费高速下载|网络云 网盘-分享无限制
:pan../share/link?uk=3123847362&shareid=4214715596&fid=1176404195
资源已上传到附件了,只需要点选连结下载即可,
有问题可以追问我
对我的回答满意了还请采纳.

呼兰河传、萧红的简介谁有?

[编辑本段]作品概述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编辑本段]作家简介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作者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后去世,具体地点不详。
[编辑本段]故事梗概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
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著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著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但宗法社会本质是残忍的,这样,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被愚昧的人们折磨死了。当然还不止小团圆媳妇,还有王大姐,也在愚昧的冷眼中难免一死。这大约又是宗法社会的波澜。
但它到底还是要复归平静,平静为一种坚韧的生活。这都是小说中磨倌冯歪嘴子给读者的生活提示。
《呼兰河传》,女作家萧红寂寞童年的一曲挽歌,呼兰河畔的一束风俗画。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禽畜,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著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援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粘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粘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美和追求美是人类固有的天性,人们欣赏自然的美,创造生活的美.而作家艺术家们开垦出人类美的艺苑,以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培植出一株株千姿百态的艺术之花,为人类生活增添无比绚丽的色彩。
在中国三十年代文坛上,年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融描绘了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独特的艺术个性,为世界文苑开出一朵美而不艳的奇葩。
首先,《呼兰河传》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以一般小说的概念去衡量它,它不具备贯穿全书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有人说它是自传,因为它描写了作家的家庭及幼年的生活,但“作品是既不讲家史,也不说家庭,就连自己的出生年月日也不谈.这是不符合‘传记’的写法和要求的。”(《萧红文学之路》208页)。
茅盾先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序言)《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小说的后三章又可做为三个短篇,各自独立,但作者又因为一个统一的主题将它们联结一体。仿佛在面前叙述一些遥远而又真实的故事,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为它和起美丽抑或优郁的调子。
呼兰河的冬天:“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著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象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著大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
这是怎样的一幅东北农村小镇的晨景,何其生机盎然,乡土气息扑鼻而来。“得得”的马蹄声,清脆的甩鞭声,打破了静寂的清晨;而那跳跃的灯笼,升腾的热气更使画面充满著浓郁的地方色彩。
至于那卖馒头的老者,脚踏有圆滚滚的鸡蛋大冻掌子的鞋子,背著箱子颤颤惊惊地往前走,眼睛晴挂著霜,胡子的冰溜沉甸甸的……
至于那东二道街的大泥坑,五六尺深,不下雨那泥浆好象粥一样,一下起雨来,则白亮亮的涨得溜溜地满,涨到两边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
呼兰河的火烧云也特别的夺目耀眼,照得小孩子的脸是红的,把大白狗变成红色的了。红公鸡变成金色的了,黑母鸡变得紫植色的了。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红堂堂、金洞桐、半紫半黄,半灰半白合色、蔺萄灰、大黄梨、紫茄子……真是色彩缤纷,绚烂至极。
从地面到天空,女作家那支神来之笔仿佛将你带入呼兰河的小镇。不仅那晨景图,火烧云,不仅那园子的蝴蝶,小白菜,狗尾草……使你历历在目。还有那黄昏之后尚未人睡的孩子的嚷叫:“乌鸦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那粉房里鲜明荒凉的歌声“人家的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也声声传入你的耳鼓。在你的心间荡起一种纯朴的美感,那么实在、那么自然!使你不觉沉醉其中,置身于小镇的清晨与黄昏,感受着浓郁的小镇的气息。
这也得力于它那不似小说的小说结构。假如我们将它刻意构思,套入固有的模式:开端、发展、 *** 和结局,打起伏笔、制起波澜,则必失这自然纯朴之美.难以使人产生“天然去雕饰”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章里开首就写“严冬一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著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读者便从东北小镇的严寒的大地着眼,领略了呼兰河的自然、社会、人情风貌。到第二章,我们又顺著作者的笔触进入呼兰河人们的精神世界.那全身无处不哆嗦的大神,跳到半夜时分,那鼓打得分外地响;拥拥挤挤变得荒凉孤寂的河灯还在黑色的河水中流下去;野台子的戏牵动着小镇所有的人们,酿造许多或许欢乐或许不幸的故事;四月十八的娘娘庙会,没有儿子的妇女们正在给送子娘娘戴一副眼镜;人们围拥著争着看不倒翁的表演……。到第四章,我们又看到了童年的作者在其祖父的庇护、娇惯、溺爱中那种悠然意的任性的成长。
我们只感到这是作者的信笔写去,自然而洒脱,毫不娇柔,毫不矫饰,决没有因为它不像小说,感到斋要一个完整的情节和中心的人物.当我们看到后几章的漏粉的一群的生活,贫苦却还苦中作乐,直感到一种凄凉和悲哀。及至小团圆媳妇被折磨死,周围邻居的评头品足,又使你既为他们的愚昧狠毒而痛恨,也为他们被毒害不觉悟而痛心。直至最后作者写到王大姑娘同磨官冯歪嘴子的爱情,他们居然冲破封建樊篱,在穷苦、诽谤、中伤中生活得恩爱、兴旺,才透出一口气。不禁为他们的勇敢,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而赞叹。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著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
其次,《呼兰河传》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一格.读着它,会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著,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的浪花。就像作者那聪颖的双眸闪耀的智慧光芒。
在作者童年的后园里: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搂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真如在青天一方碧绿的草地上,我们微闭双眼,聆听着身旁一湾清澈的小溪,轻轻地默默地流过。作者童年心目中的后园多么的动人和可爱!不禁使人产生一种审美的超越,心灵的净化,竟至于没有什么形容词,更不要谈华丽了。而语言是如此的平缓,就像一个纯朴的女孩儿正向她的小朋友讲叙她所迷恋的地方,真切率直,却令人神往。
当我们谈到祖父蹲在地上拔草,童年的作者偷偷地在他的草帽上插上红彤彤二三十朵玫瑰花,祖父嘴里念著: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然后祖父就戴着满头红彤彤的花朵进入家门,祖母大笑,父母亲笑,祖父则笑了十多分钟,我在炕上打滚笑.祖父刚有点忘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的雨水真大呀。”和著作者童年的“搅乱整个后园”的震耳的笑声,我们也忍俊不禁。仿佛那红花正在耀眼,花香正在袭人,家人的笑语正萦绕在你的耳畔……正是作者那幽默的笔调,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才使你丑身其中,得到精神的愉悦,产生美好的情感。
还有那卖馒头的人跌倒后挣扎着爬起来,连馒头带冰雪拣到箱子里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后,就对那吃馒头的人说:“冷的天,地皮冰裂了,吃了我的馒头了。”听着的行人都笑了。读者也禁不住哑然失笑。为书中人物的幽默,为著作者的幽默。
《呼兰河传》的作者在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揭示他们的贫苦、无望、愚昧、麻木的时候,讽刺幽致则使人感到悲凉、凄苦。
养猪的那家租住的碾磨房,房顶的草上长著青苔。一到下雨,那房子里的人就提着筐子上房采蘑菇,采蘑菇的骄傲得不得了,而全院子的人则没有不羡慕的,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住那草房里。于是感叹啼嘘,相叹不已。房上采蘑菇的故意选几个大的抛下来,藉以炫耀,哪知道忘记了房顶已经露了洞,一不小心就把脚掉下去了,把脚往外一拔,脚上的鞋子不见了,鞋子就从房顶落到翻开的滚水里,滚著翻著……
读者绝不会因为这情景的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他们的不幸,又原凉他们的麻木。这也是作者的讽刺幽默所产生的优郁的美感效应。
女作家萧红不仅以独特的结构布丑《呼兰河传》的篇章,以从容平实的笔触叙述呼兰河畔人们的乡土生活,风情习惯,同时又为我们创造出诗一般的意境,童话般的情调: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翔嵘、蜻址样样都有.栩嵘有白翔碟、黄蝴裸。
这种蝴裸执少,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蜻蜓是金的,蚂蚁是绿的.蜂子则嗡嗡的飞著,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国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芜芜的,红的红,绿的绿,断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果子园。祖母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嘴了。果树于是都死了。
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探大精树。这偷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检树先喻,来了雨,大精树就先胃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拾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止的拜壳一样了。
这是一个童话的王国,虽然语言仍不失其质朴,却著了重浓的色彩,色调斑斓,生机跃动,彩蝶飞舞,金光闪耀。而你也正漫步其间,接受灵魂的陶冶。正是这美丽的花园,组成了作者童年的快乐,自由的生活、造就了作者的热情奔放,而又坚强刚毅的性格。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当然,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论萧红的〈呼兰河传〉》)
[编辑本段]文章节选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骡马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著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援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我有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个老光棍,性情非常古怪,同人不大爱打腔,却喜欢同石头、麻雀、黄狗谈天。听祖父讲,有二伯三十年前就到了我家,日俄战征时,多亏有二叔在,才守住了家,他最怕人骂他“绝后”,只要听到有人这样骂他,就会伤心的大哭起来。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磨官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的意义是什么啊?帮帮忙啦!

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 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萧红的 呼兰河传 语段赏析

赏析:从“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的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著这机会,趁著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著就走了。”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大家都喜欢占小便宜,从”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老人的伤心,好冷的天 可以看出天很冷 但也写出了老人的心更冷。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后感

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到“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人物的悲剧埋下了伏笔。文章中的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她才十二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刚来时是那样的健康、活泼,一个人孤单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尽心尽力地做事,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在人们眼里,婆婆打她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没多久她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让她的家人辛酸的不是她的死,而是自己为了她用了那么多的钱,使了那么大的劲,这是一个赔本的买卖。与其说团圆媳妇的死是被吓的,还不如说她的死是被封建社会害的。我不知道在这个村庄里,在这座城市里,在旧中国这片土地上,还有多少像团圆媳妇这样受到迫害的人,一个团圆媳妇死去了,还有更多的像团圆媳妇这样的女人在受着迫害!王大姑娘的死,胡家媳妇的死……在那个年代里,她们的遭遇在人们看来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在知识中变得更加的睿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动地就是后院的那个大花园。在这座大花园里,作者和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童年的生活充满了乐趣。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充满温馨的一段时光。在每个人的记忆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在童年里,我们可以自由地玩耍,没有烦恼,没有纷争。春天,我们可以在三月春风的吹拂下去放风筝;夏天,我们可以在游泳池里去享受水的清凉;秋天,丰收的季节来到了,我们可以品尝美味的水果;冬天,我们可以和雪人去亲近,享受那晶莹的世界。相比较,我们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们更是幸运的。这更让我感受到了萧红在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后,她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用自己那轻盈的文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是故事。

『陆』 《呼兰河传》主要内容

《呼兰河传》,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1940年完稿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分为7章,由茅盾作序。

《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结构不同于一般小说,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

第一、二章对呼兰河城风情的描绘。第一章以宏观的俯瞰视角,按照空间顺序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格局: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若干小胡同,将呼兰固定在了寒冷而荒凉的东北大地上。第二章勾勒呼兰小城的总体面貌。

小城人的生活空间局促、逼仄、简陋,城里除了十字街外,还有两条都是从南到北五六里长的街,再就是有些小胡同,街上为人而做的设施不多——几家碾磨房,几家豆腐店,一两家机房、染缸房,东二道街上唯一的文化设施是两座小学校,西二道街还有一个设在城隍庙里的清真学校。

东二道街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全城引为光荣与骄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让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

呼兰河人虽然深受其苦,但一直没有想法用土去填平,因为这泥坑子施给当地居民两条福利:一是常常抬轿抬马,淹鸡淹鸭,闹得非常热闹,可使居民说长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经济,又不算不卫生的瘟猪肉。

在呼兰河畔,人们对生活抱着麻木不仁、听天由命的态度,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呼兰河人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对生命抱着让人难以置信的漠然态度,而在对鬼神的精神依附上他们却又保持着极大的热情——也许正因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无知,才促使他们把最大的希望投注在对遥遥无期的来世的关怀上。

呼兰小城有非常齐全的为神鬼服务的设施:几家扎彩铺、老爷庙、娘娘庙,还有龙王庙、祖师庙、城隍庙,相应的便是异彩纷呈的不少精神上的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呼兰河人也就在这些信仰风俗中找到他们的一点卑微的生存的理由和乐趣。

第三、 四章是“我”童年的回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写“我”幼时的生活,总共九个小节,除了第三、第九两个小节外,其余七小节都是以祖父或者祖母开 头,中断以前的言语,继续新的言说。第三章是整部小说的重彩油画的聚焦点,描绘了“我家”的后花园。

第四章写“我”家,共五小节,除第一小节外,其余四小节的开头分别是: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家是荒凉的。

每个小节就是一个完整的言说序列。该章节,从“我家”的后面转到前面,以“一进大门”的正面视角为观察点,勾勒前院的整体格局,并按相应的空间顺序,逐一点出几户人家:养猪的、漏粉的、拉磨的、赶车的。

第五、六、七章则是由景物转到人物,写出了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 二伯等一系列悲惨的故事。

第五章承接第四章对租住在西南角小偏房里,以赶车为职业的老胡家的介绍而来,写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

第六章写有二伯。本章节是《呼兰河传》“最像小说”的一章,它从小团圆媳妇,也就是第五章泼墨浇成的黑洞内部开始,将笔墨集中在滑稽中透着悲悯的灰色人物有二伯身上,以极大的耐心和顽强意志,筑造了一条灰色的过渡地带。

有二伯既可厌又可怜的品质,恰好和他既住在“我家”,但又不是家庭成员的特殊位置,构成了内在呼应。以第六章的灰色人物有二伯为缓冲和过渡,形成了一片独立而稳定的区域。

结尾处,有二伯因“绝后”而生的哭泣,顺势为全书最后一章,即第七章勾画冯歪嘴子一家——焦点是冯歪嘴子小儿子咧嘴一笑中露出的“小白牙”——的命运,营造好了势所必至的运笔方向。

冯歪嘴子的两个孩子,“大的孩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去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手了,会摇头了。给他东西吃,他会伸出手来拿。而且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一咧嘴笑,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呼兰河传》到此结束。

写作背景

根据现有资料,《呼兰河传》大约开始写于1937年12月。1937年抗日战争淞沪会战爆发后,萧红、萧军等作家逃离上海来到内陆武汉,期间萧红在武昌小金龙巷写就第一和第二章。

随着抗日战争的扩大化以及萧红自身的各种遭遇,这一期间小说创作几乎停滞。1940年1月,萧红抵达香港,同年8月《呼兰河传》的创作得以继续,并于12月20日完稿。

《呼兰河传》首先于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1941年5月30日,《呼兰河传》首次经由桂林上海杂志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陆续有1943年6月桂林河山出版版本、1947年上海寰星书店出版版本、1954年5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本、1979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版本以及1998年哈尔滨出版社版本。小说的英文译本于1979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译,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Tales of Hulan River)。

作者介绍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本名张廼莹,曾用名张秀环,乳名荣华,笔名萧红、悄吟、田娣、玲玲,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代女性主义作家。

萧红以开阔的悲悯胸怀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以及生命意义,浑然天成地创造出富有灵性的文学作品。作品情感基调悲喜交杂,语言风格刚柔并济,写作视角和行文结构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独树一帜

『柒』 呼兰河传的作者是谁

《呼兰河传》,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的长篇小说。

1940年完稿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分为7章,由茅盾作序。

《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结构不同于一般小说,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年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发表经过

根据现有资料,《呼兰河传》大约开始写于1937年12月。1937年抗日战争淞沪会战爆发后,萧红、萧军等作家逃离上海来到内陆武汉,期间萧红在武昌小金龙巷写就第一和第二章。

随着抗日战争的扩大化以及萧红自身的各种遭遇,这一期间小说创作几乎停滞。1940年1月,萧红抵达香港,同年8月《呼兰河传》的创作得以继续,并于12月20日完稿。

《呼兰河传》首先于1940年9月1日至12月27日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1941年5月30日,《呼兰河传》首次经由桂林上海杂志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陆续有1943年6月桂林河山出版版本、1947年上海寰星书店出版版本、1954年5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版本、1979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版本以及1998年哈尔滨出版社版本。小说的英文译本于1979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译,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Tales of Hulan River)。

『捌』 萧红《马伯乐》:精神胜利法与逃避主义

《马伯乐》是现代女作家萧红后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相较于《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马伯乐》有被冷落的感觉。但事实上,《马伯乐》是一部值得我们重视的作品,就萧红已经完成的部分来看,作品中的人物已然成型。马伯乐,应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还从来没有被描述过的性格,并不仅仅是一般人认为的是一个崇洋、自私、卑琐的知识分子形象。通过细读文本,我认为马伯乐身上存在着一种典型的悖论性格,即精神胜利法与逃避主义集于一身,这种“一体两面”的性格特征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萧红国民性写作的独特发现,有力地丰富了知识分子的形象内涵。

一. 精神胜利法

马伯乐出生在青岛一个信奉洋教且家境殷实的封建家庭,作为“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渴望自由恋爱,试图反抗封建家庭的束缚。于是,在父亲的再三阻挠下,他终于下定决心“逃往”上海的一所大学旁听。但是马伯乐没有丝毫谋生的能力,离开了家庭的经济支持,他在上海寸步难行,在生活难以维持的窘境之下,他只能放弃学业,灰溜溜的回到家里。但是家人给予马伯乐的只有无尽的嘲笑和白眼,马伯乐忍受不了一毛不拔的父亲、冷漠强悍的太太以及窝囊的家庭地位,于是他找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消解自己心头的郁闷——在穷朋友面前摆阔,“我的父亲有七八万的财产。”不要用说第二句话,穷人的眼睛就亮了,这样马伯乐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在精神上胜利了。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阿Q,他没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甚至连最基本的家庭关系都没有,却能堂而皇之的在众人面前吹嘘“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给了马伯乐再一次由青岛逃到上海的理由。他租住在一所没有光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狭窄房屋里,整天吃蛋炒饭,从不洗漱和打扫卫生,在太太没有来到上海的三个月里,他甚至没有理过发、刮过胡须。这个时候的马伯乐在生活上可以说与乞丐无任何差别,但他却自我安慰说吃不饱的目的是为了训练,他在精神上欣赏着就叫花子受过训练的饥饿“美”,欣赏着叫花子吃不饱也不哭,也不想法子再吃的“优美”,典型的应验了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如果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抚摸,陶醉,那简直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就像啊Q头上的癞疮疤,别人取笑他,可他却觉得这癞疮疤非同寻常,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疮疤。因此,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即用纯粹想象中的胜利作为对实际失败的一种补偿,在马伯乐身上也有同样的体现。在这种自欺欺人假象下,马伯乐感到幸福至极。恩格斯说过,“他们既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替代解放,就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但事实上,精神胜利法丝毫没有改变一个人因失败而产生的屈辱状态,反而使人有了虚幻的胜利而感到心满意足。用这一点来诠释马伯乐的处境恰如其分,国难当头,他既不奔赴前线抗日救国,也不在后方做援助工作,甚至不像社会上最平凡的百姓一样虽做不出利国利民的大事却过着简单的生活,他在张大耳朵面前吹嘘,“日本的大炮还没响,我就听见了。你小子好大勇气,跑这里来唬人。三天不见,你可就成了英雄!好像打日本这件事是由你领导着的样子。”其言下之意这打日本的事是他马伯乐所领导的,因为日本人要没有他的预言能打来吗?因此听到张大耳朵的溢美之词时,马伯乐的精神上又感到了胜利,“他越想越觉得自己是个将军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理想化自居,靠着想象力的帮助,个人赋予自己种种崇高品质,从而使人摆脱痛苦和难以忍受的感情,并使他们“最终神秘地实现自我及自己的生活” 。理想化是一种幻觉,是不现实的,而马伯乐正是用这种不现实的幻觉来遮掩自己逃难的窘境,以此彰显自己所谓的“先见之明”。

当然,马伯乐的这种精神胜利法还表现在其他诸多方面,如他的口头禅“他妈的中国人”,每当受了父亲、妻子或是别人的气,一句“他妈的中国人”满腔怒火马上就会烟消云散,同时马伯乐也如同阿Q一样为转嫁屈辱而向弱小者泄愤,如踢翻买荸荠的小男孩,揍倒毫无还手能力的老头等。

在这里,萧红为我们描写的是在当时的作品中备受排斥的,几乎被遗忘的国民性病态,她认为:中国人的灵魂在全世界中说起来就是病态的灵魂,因此,鲁迅未完成的事业我们接受下来了。所以其作品的锋芒直指愚昧无知, 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的国民劣根性。但同时,马伯乐 作为“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再加上萧红的重“体验性”的写作,其形象又有别于阿Q。

二. 逃避主义

很显然,现实生活中的马伯乐是卑琐无能的:大学考不上,生意做不成,生活上没有谋生的能力,爱情上没有追求的勇气,在这种处境下,除了有时用阿 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欺欺人外,更多的时候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于是逃避主义就成为了他的行为准则和处世态度。遇到什么困境,马伯乐的办法就是逃跑。他总的原则是:万事总要留个退步,而他对万事的思考都只有一种:未发生的事情,他能够预测到它要发生,坏的他能够越想越坏。悲观的事情让他一想,能够想到不可收拾。于是他的退步就变成了逃避,“逃”成了他处理事情的唯一方法,他的一部生活史其实就是一部“逃”的历史。

在家里,父亲发怒了,他逃;太太生气了,他逃;卢沟桥事件的发生,又给了他冠冕堂皇的逃跑机会。可当他来到上海却发现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他顿时感到悲观失望,惶惶不可终日,他在大街小巷挨家挨户传播上海即将沦陷的谣言,希望得到民众的信任从而营造一种逃难气氛,这样太太也能赶来上海解决他贫穷困顿的局面,甚至夜晚躺在床上的时候他都在企盼日本人能赶紧打到青岛去,从而树立自己未卜先知的形象。

“八一三”后太太从青岛带着钱赶来解了马伯乐的燃眉之急,也为马伯乐的再逃提供了资本,于是他积极热情地筹划着逃往南京,再逃到汉口。逃到汉口后,马伯乐最初的志得意满并未持续多久,当下生活的平淡、无所事事,对前途、未来的不可知又使他忧心忡忡,生活的无意义、空虚再一次占满了他的心灵。他神情默然,焦虑不安,又开始陷入悲哀、无聊的沉思之中。“到那时候可怎么办” 的担忧再一次袭上他的心头,他的处境就像地洞中的老鼠,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蓄积粮食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一样,马伯乐只有在不断的“逃” 的过程中才觉得自己是安全、开心的,仿佛逃的结束,就是生活意义的结束。所以,武汉又要撤退的消息无疑成为注入马伯乐生命的一支强心针,他马上聚精会神起来,想到即将到来的逃亡,马伯乐精神饱满,具有“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气势”,他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姿态在迎接逃亡,然而到了另一个地方,依然有着他一眼就能看到的未来的悲哀,他依然惶惶不可终日。

对于马伯乐来说,人生除了自欺欺人就是逃避,他所有的“生”的乐趣只能在“逃”的过程中还能体现一些,不逃即死。在他身上,我们明显感觉到:他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早已失落,活着没有任何意义,不仅在家庭中没有位置,在社会坐标中也没有任何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点, 一事一物无不是为了逃而打算,甚至无难也要逃,因此,他的逃是其面对现实生活的全方位的撤退,它隐喻着知识分子精神的萎靡与退缩。他们口头上、笔头上所宣扬的民族大义在他们的实际退却中被消解殆尽,留下的仅是当时作品中几乎被遗忘的国民劣根性:自私,苟安,逃避。

三. 马伯乐的形象意义

鲁迅的《阿Q正传》是由一个觉悟的知识分子写一个不觉悟的农民,是在普遍的启蒙思潮支持下产生的启蒙作品;而萧红的《马伯乐》是由一个游离于抗战主流阵营之外的知识分子写另一个知识分子,是抗战大背景下产生的另类作品,但在今天看来,《马伯乐》完全可以归于《阿Q正传》式的“改造国民性” 主题,只不过与阿Q相比,这种国民劣根性的载体转 移到了知识分子身上。

我想这也是萧红写作生涯中的一种开拓和延伸,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沉睡在铁屋子里”的落后农民,这是民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愚昧形象,但是萧红告诉我们,在那个年代,这种自私、落后和苟安的国民劣根性同样存在在我们眼中受过“五四‘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身上。在文学史上,有人认为《马伯乐》这篇小说“主题开拓不深,政治意义不大” ,但我更认同它“在现代文学史上有其他作品无可替代的价值。”这种观点。

热点内容
超好看的星际小说推荐 发布:2025-01-22 19:45:51 浏览:921
都市小说妙手小神医 发布:2025-01-22 19:40:11 浏览:979
重生现代经商类小说 发布:2025-01-22 19:24:29 浏览:776
古代嫁人的小说完结 发布:2025-01-22 18:58:17 浏览:320
有没有好看的玄幻小说炼丹 发布:2025-01-22 18:34:15 浏览:166
动漫情感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22 18:30:43 浏览:38
女主家遭难软弱的古代小说 发布:2025-01-22 18:25:47 浏览:358
权谋类女主小说排行 发布:2025-01-22 18:12:47 浏览:218
樊登读书听书名聚义乌 发布:2025-01-22 18:12:46 浏览:722
小说十万星河免费读 发布:2025-01-22 17:41:38 浏览: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