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中国现代小说如何教学

中国现代小说如何教学

发布时间: 2022-09-29 06:35:57

❶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王德威)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8ZalvO7WEl-OwBQb9yNIOA

提取码:o8pi

书名:现代中国小说十讲

作者:王德威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0-1

页数:406

内容简介:

《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以小说为重点,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面向;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由“除魅”到“招魂”,《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名家专题精讲》借这一论式叩问现代中国历史与文学间复杂的对话关系,如国家神话的生成、文类秩序与象征体系的重组、“史学正义”与“诗学正义”的辩证、群众与个人主体的还乡团动,还有更重要的,时间、书写、欲望、记忆所构成的叙事网络。

作者简介:

王德威,职业:学者,出生日期 1954年11月6日,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后任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86年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助理教授;199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副教授;2004年出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主要着作有:《现代抒情传统四论》、《台湾:从文学看历史》、《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等。

❷ 文学课究竟应该怎么上

文学课应该怎样上? ——参加语文课改中的文学教学国际研讨会学习报告 吉林省白城一中/尹钟祥“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国际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香港大学教育学院中文教育研究中心,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联合主办,于2006年6月17—18日,在北京师大召开,来自新加坡、台湾、香港、内地共300多人与会。笔者随省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团队,参加了此次盛会,听了国内外著名专家的报告,各国、各地的经验介绍,观摩了北师大附中程翔老师作的一节《再别康桥》观摩课,以及苏立康教授的现场点评,参加了小组专题交流,获得诸多信息,感觉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文学课乃至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这样的问题,颇受启迪,只是由于其它事务的耽搁,一直未能形成文字报告。最近,参加市里组织的一次高中语文教研活动,连听了七所学校的七节语文课,深感“语文课该讲什么?”仍然是一个我们不能不时刻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重温会议相关内容,完成此项报告,但愿能对读者不无裨益。一.顾明远:“语文教学是科学,要研究”开幕式上,四个主办单位的领导陈金明等先后致辞。其中,新加坡国会杨议员介绍说,该国双语教育,78%是华语,实行的是“少教多学”的模式。香港教育学院谢锡金教授将国内外的语文教学状况进行了对比,他说,国外阅读量比较大,是一本本地教,我们是一篇篇地教,我们的阅读量小,不快。我们是一个词一个字地教,他们是教学生怎样去读,去学习。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教授说,语文教学历来是讨论的重点,是主要课程。语文是交流工具。同时代交流;与古人交流,靠文学教学。语文不仅是工具,传承文化,文学是重要渠道,还是审美、情感教育。我不同意以作文为中心,应以阅读为中心。有些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文法是建国以后的事情,是学习西方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讲这么多的语法是好事还是坏事?形、声、义结合在一起,是好学的一面。数学物理有规律。语文学什么?古文、现代文都学多少?语文教学是科学,要研究规律;又是艺术,要感染学生。 二.王富仁:教师的主体性不能丢张翼健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王富仁会长作了“文学与语文教学”的报告。他说,语文教学有三个主体性,即学生、教师、作者的主体性。此次单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他说,如果片面地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会导致很多问题。我听《愚公移山》,有的学生说,愚公是不对的,他应该走出去,或者用高科技的手段去解决,因此,愚公不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停留在这样的学生主体程度上是失败的,这是智叟的观点!人生中要有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不能失去愚公精神。教师不能做学生的奴隶,教师主体性的丧失是失败的。孔子时代是自由的教育,师生都有主体性。有两个因素,孔子是成长和发展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主体性的体现,这就是教育。苏格拉底是西方第一个教育家,孔子就是东方的第一个教育家。古代最初的教育因素就有教师的主体性。中国后来就逐渐地失去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家的教育目标压倒了个人的思想。孔子培养的是作为一个人,个人和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国家需要的人。颜渊就是既未当官,也没有发财的,但是孔子喜欢他,培养的是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教师不能只是个工具,无论是从学生、国家还是家长的角度来看。“天地君亲师”中的“师”是最末的一位。1949年以后的历次斗争都是为了颠覆掉教师的地位。这是事业的整体性,发展教育的需要。没办法颠覆掉国家对教育的主体性,是管理的需要,不能再回到孔子时代,经济上也需要国家的支持。在此情况下,机关和校长都不是教师选出来的。在现有条件下,重新建立起教师的主体性地位,首先就要在课堂教学上,其它方面可以忽略。但是,在课堂上,教师不知道讲什么,怎么讲,那就丧失了主体性,就彻底完了。孔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尧舜禹不是教育出来的,爱因斯坦不是教育出来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不学。后进生想进,帮;不想进,不能帮。要重新获得主体性地位,不会和国家发生矛盾,因为课本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一起进入到文学作品之中去,进入到审美境界之中。让讲鲁迅就讲鲁迅,不存在与国家意志的矛盾。主体性很重要,读《红楼梦》哪能想到马克思呢?讲“李白斗酒诗百篇”,不可能想到喝酒的事,喝酒的人并不是讲李白而培养出来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不是为了给谁看的。教师建立主体性还要必备,面对我自己面前的特定学生,任何一篇课文必按一个特定形式讲给学生,要有试验性的探索。教学方式可调整变换,不是随着国家校长等来变,要随课堂具体情况变。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教学,安排课时是可以的,这就是改革,每个人的主体性要发挥出来。每一时代的教师都会面临着国家强大的压力可能失去主体性,而自己发挥了,就能实现主体性有所提高。前边说的《愚公移山》的例子,就说明了这种主体性的丧失。鲁迅时代的环境就不是个好环境。有人讲唐代的艳情诗,不讲就念,念之中就能让人产生很深的印象,其实,这就是“讲”。不善长“读”,就“灌”。“满堂灌”也不失为一种讲法。这要看学生爱听与否,爱听就好,不爱听就要换“法”,这就是基本策略。如果你本人都没有感觉出作品的味道来,你就怎么也讲不好。教学策略必须自己定。课堂上只记住演讲的,其它一概忘记。“人不过三十岁就不会喜欢杜甫的”,说这话的是我的一位恩师。三.论争:语文是否等于文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副主任柯思仁博士作了题为“新加坡现代文学教学的挑战与策略”的报告。他说,文学反映现实就象一面镜子。镜子能否完全将现实反映出来?他一边放映幻灯片,一边说道,大家看,这是楼上的镜子反映的,这是湖里反映的景物,汽车的望后镜反映的现实情形是扭曲的,说明了文学不等于现实,镜子只是一个媒介,要了解文学里外的世界首先要了解文学也是一个媒介。怎么看文学?就是对媒介的分析,要了解媒介的特殊性。如果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只管将时代精神套在文本和作家上,形成的是模式而非分析的方法。文本细读是文学分析的第一步。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读文学作品。不读文学作品本身却能考得不错,有的教师也没读过作品,但却能讲课,真是不可想象。台湾中国历史文学学会会长、台湾南华大学创校龚鹏程校长,在大会介绍的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情况,正如他幽默的开场白,“我可能讲得十分混乱,因为我们就是十分混乱的”。他说,台湾出生率不断下降,出现“校多生少”的现象。原因是女生不想结婚,四分之一的男生不结婚。有的娶外地新娘,其子女的母语不是华语,要培训学习。台湾城乡差距很大,娶外地新娘的多是农村,而教育改革仅适应台北和高雄市。政治环境就是“去中国化”。语文包括英文、客家话、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时数大量减缩。中学后大量地涌现作文补习班。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点上”,其实,人生从来不看起跑点要看终点。北师大文学院郑国民教授大会报告:内地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文学教学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他介绍了中小学文学教学兴起的背景,提到了要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的问题,他说,《愚公移山》课文是虚构的,不能按写实作品来处理。在介绍到理论层面的论争时提到了语文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他说,语文是否等于文学?是透过文学学语文,还是透过语文学文学?教学中应该提倡“名篇多家解读”的办法。在小组讨论的第一组会场上,老师踊跃发言。新加坡陈之权老师介绍了《中学华文文学课程标准》,他说,在他们那里,文学课与语文课是分开的。重庆的李安全老师发言阐述文本解读及教学策略,他说,戏剧与戏剧文学是有区别的,不能靠放映电影替代教学,要引导学生“重读”文本。重庆的赵心宪、杨昌弋等老师说,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是关键。文学教学能否成为独立的教学形式?写作教学问题大,高考卷中写作权重至今仍然只是60分,是考试中心还停留在“不作为”上。语文教学最大的缺失是什么?涉及到写作问题。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我们有多少精力在关注学生的写作?河南省教育学院蔡明教授说,语文教学是什么?目标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文学教学失落的实质原因是什么?是“谁是主体”的问题吗?文学教育到底是什么?胡适说“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现在范本多的是,为什要只用文学作品来进行语言训练呢?我国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山东省教研员张伟忠在发言中提到,三个主体之外还应加上一个“编者”的主体。学的是经典文学作品而非时文。读的是诗,学的是语言。在总结大会上,全国中语会史绍礼副理事长介绍第二小组讨论情况时说,新加坡教育部将金庸的武侠小说列入了教材,为的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他还介绍了东北师大附中孙立权老师等的发言。吉林省教育学院研究员张玉新老师等也在大会发言。此次会议按照国际会议的惯例,安排紧凑,效率很高,虽内容丰富,弥足珍贵,但篇幅所限,恕笔者不能一一详尽报告。

❸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二版)这门课程第一章 中国现代小说的知识点有哪些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第二版)这门课第一章 中国现代小说的知识点包含章节导引,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和高峰——鲁迅,第二节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新范式的创造者——茅盾,第三节 青年反抗者——巴金,第四节 老中国儿女的书写者——老舍,第五节 重塑民族理想的努力——沈从文,第六节 凡俗与华靡——张爱玲,第七节 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第八节 娜拉走后怎样——丁玲,第九节 飘逝的是美丽的——萧红,参考资源。

❹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他的白话文,第一篇就是他写的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封建主义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❺ 如何学习好现当代文学

学习方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来讲,主要是因为上一部分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是“要求性”的;而下一部分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采用的,是“建议性”的。

1.自学

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学”是电大学习的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只结合我们这门课的三个学习要求(即,读作品、读教材、读参考资料)来谈谈我们应采取的学习方法。

第一,关于读作品。

读作品,特别是读我们在教材中涉及到的重要作品,是学习文学史课程最重要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学好” 文学史课程的惟一有效的“捷径”。这是我们在大专学习时始终在强调的。作品有多种读法,我们提倡一种有情感投入的“主体性的阅读”,反对“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中学教学式的机械式的冷漠阅读法。正如钱理群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中说的,阅读本质上是一种“感受”,也就是要通过阅读、欣赏,将外在的作品中的文学因素化为阅读者自己的主体感受,激发和培养起自己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把阅读看作是一种个人的创造性活动。

在学习我们这门课时,要求主要采用两种读法,即,先泛读,后精读。所以,一部作品至少要读两遍以上。

泛读,可以称为“欣赏性阅读”。也就是说,要在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情下,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读者,而不是一个“学生”,来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用钱理群老师的话来说,阅读文学作品,其实就是与作者的“对话”,就是打破时空的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但这种阅读也有“要求”或者说是我们的一种“希望”,一是要读出兴趣、乐趣;二是要对所读的作品有一个总体的感悟和把握。

精读,又可以称为“分析性阅读”。也就是说,要在泛读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重新读。不仅要注意作者“写什么”,还要着重体味作者“怎么写”。这个时候,就不能只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读者,而要作为一个“学生”,一方面通过对作品的语言、行文结构、文体风格的反复揣摩,提高自己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另一方面,还要对照着教学要求(首先是读教材),并借助对其他有关作品和参考资料的阅读,最终达到提高自己分析力的目的。

第二,关于读教材。

教材也就是“课本”,是“一课之本”,其重要性不必多说。这里只强调两点,一是课前必须预习,二是课后必须复习。

课前预习,可以采用“欣赏性阅读”的泛读方式,看看老师都说了些什么,什么是自己知道的,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再看看老师是怎么说的,哪些是自己能理解的,哪些是自己不能理解的。在预习时,就要开始在教材上作“记号”,不要在对待教材的问题养成“洁癖”。不但要作记号,还要随时记下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课后复习,则应该采用“分析性阅读”的精读方式,结合读作品时的感想和体会,用挑剔的眼光找自己的毛病,同时也用叛逆性的思考方式找教材(老师)的毛病。有交流的机会,就与同学和老师辩论,没有机会就自己跟自己较劲儿。

第三,关于读参考资料。

学习一门课,阅读一些重要的参考资料是必要的,也肯定是对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提高学习效果,理解能力等等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对目前的电大学生来说,要找到对自己学习有直接帮助的资料也是有困难的。因此,我们并没有作具体的要求。只是提出两点希望:一是随时留意自己身边的可能出现的资料,如电视、报刊等。二是有空就上网、上图书馆。现在的文学作品专集和选集都很多,可以上网查,上图书馆借。读参考资料如此,读作品也可以如此,但考试时要求带的作品则必须要做到人手一份。

2.作业

作业是学习者自我评估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业(或者说练习)对于一般的普通高校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以自学为主的电大学生来说,则可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我们这个专业的本科学习中,每门课都设计了四次作业,并要求将成绩按20%计入总成绩。这里先讲讲完成作业的方式。

我们这门课的考试方法,是“两规+开卷”。也就是说,我们的四次作业都应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之内,以开卷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大家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一次作业(第二次或第四次)在课堂上完成,其余三次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但要求时间都是两个半小时。

第一次作业带有一种尝试的性质,大家可以在一种宽松的环境里自己找找感觉,但是,不要一边看书一边做作业,而应该先对作业的内容和要求有所了解后,再去重新看书,在自己觉得已经有把握后,再集中时间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后,自己可以再对照各种材料进行修改。

第二次作业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进行,这并不完全是因为对大家的“学习自觉性”不放心,而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尽快适应考试的气氛,同时也让老师尽快了解大家的学习水平,以便尽快调整教学辅导方式,采取相应方法还进行必要的辅导。

第三、四次作业则带有复习的性质,也是每个同学通过作业来检查自己的效果,调整自己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的宝贵机会。第四次也可以安排在课堂上进行,作为一次“模拟考试”,以真正感受考试的氛围。这是因为一方面已经临近考试,二是因为这份作业与试卷从形式到内容都完全相似。

四次作业都必须完成,但并不一定四次作业的成绩都计入总成绩,可以选择两次,一次是在课堂上完成的,一次是另三次作业中成绩最好的。

3.讲评

这里所说的讲评,主要指作业讲评,也包括讨论讲评和其他讲评等。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辅导课安排的教学班,可以以作业讲评为辅导课的主要形式。

我们这门课的讲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我讲评,主要由同学们自己讲自己在学习和做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感想、遇到的问题,以及想提出的其他问题。二是老师讲评,主要由辅导老师讲批阅作业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既包括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也包括班上个别的但却是突出的问题。

主讲教师对作业的讲评,将通过网上辅导的形式公布,以期与各位辅导老师和同学们交流。

4.讨论

讨论和作业将是我们这门课辅导教学的主要形式。讨论可以同学们自发的,通过学习小组自由组合、自由参加,也可以是由辅导老师出面组织的,要求大家都参加。“讨论”是大家相互交流重要机会。不受拘束,既是自学的最大好处,也是自学的最大坏处。我们怎样才能在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自由地发挥自己学习所长的同时,不至于自由地放纵自己的学习习惯呢?除了作业之外,那就是讨论。也就是说,通过大家的交流,发现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弱点,从而激励自己再接再厉。

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讨论教材,主要讨论教材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和大家在学习中遇到难点。二是讨论作业,主要讨论作业的形式、内容和要求,以及各自做作业的方法和体会。

❻ 请你简要谈谈对中国现代文学这门课程的理解

1、 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是近代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历史产物;
2、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有血肉般的内在关联,同时有受到外国文学(文化)思潮的直接影响;
3、 中国现代文学在文学性质上完成了现代的转变,具有鲜明的现代性、创新性特征。

❼ 如何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

我国上下5000年历史悠长。文学如同我们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其中分为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和现代文学。我国的现代文学较为精深奥妙。但是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要肯于读书,勤与读书,耐心细致的去读书,不管多么难啃的文学都可以被你啃了下来。

  • 第三,多读书这里的多都说不光是指数量上的多还指读书时间的多,对于书不只读一遍,要求反复研读,就像老牛吃草一样,不停地读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翻新将厚厚的一本书,缩减成几十页,再有几十页缩减成几张再有几张缩减成几行,甚至到最后用几个词就可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此时读书的精华,你也就读透了,也就读懂了。
    读书其实是一件费时间的事情。不光要求我们去看它。还要理解他,领悟它,读懂它。精读书读好书。把每一本书都读懂,中国现代的文学是自然你就懂了。

  • ❽ 求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两篇报告,太忙没时间写了,要求内容深刻一点,三千字以上。

    第一篇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简要分析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乃至人生理想都有重要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较之上个世纪80 年代,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身为中文系学生不明了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名家名作的大有人在,不了解当代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现象也屡见不鲜。为数不少的学生并不通过阅读体味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厚意蕴,当然也就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时也动了些脑筋,作了些尝试性的教改探索,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意授之以法,提升学生理论素养

    学习中国当代文学, 不单是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现象、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知识把握其内在联系,即把握文学发生发展规律,从现象、知识上升到理论的概括和思辨,给学生以理论武器,使之学会用以观照、解读文学现象、作家作品。在教学中凡能联系上升到理论的地方我们尽量突出理论色彩,讲出理论高度,力求以文学艺术规律来贯穿史的脉络,按规律来整合文学史的建构。如讲朦胧诗,不重于详尽解析某几位诗人及其诗作,而重在对朦胧诗整体性的理论阐释上,重心放在讲授朦胧诗的产生原因、概念界定, 特别是审美艺术特征上。诗人诗作只在讲审美艺术特征时作为例子举出,与理论观点相印证。最后再讲朦胧诗何以为美-模糊认知、模糊美、美与模糊的“血缘”关系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个新崛起的诗群有个宏观上的理论的认知。再如讲新时期探索戏剧时,先讲探索戏剧的概念、类型、审美艺术特征、价值评估,然后再讲代表作《屋外有热流》、《野人》、《狗儿爷涅梁》、《桑树坪纪事》,学生就可以对戏剧探索潮流态势、成就有较为完整全面的了解。再如讲王蒙小说,如果用较多篇幅分析他的作品,介绍他的“敏锐感知、发现问题”、“既有传统手法,又有现代手法的文体革新实验”、“价值判断的矛盾性与多向性”,如此论述固然面面俱到、全面完整,但点到为止,理论穿透力不够,王蒙最突出的特点还是没能揭示出来。我讲此专题时把王蒙作为“东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突出他“第一个吃螃蟹”借鉴外国现代派手法写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创之功,着重介绍其意识流小说三种主要技法,即追求感觉印象、内心独白以及自由联想的基本手段、梦幻描写、时空交叉的放射型心理结构形态。

    讲这些观点时把王蒙的诸多作品作为例子穿插结合进去,这样既评介了王蒙作品,也显示了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不独了解一位作家、几部作品,而且懂得意识流小说的精义,以后再读此类作品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再譬如讲一部作品的主题,倘若就题论题,单讲该作品主题必显单薄,如果探源索流,挖掘一下文学史母题,从主题学的视点审视该作品的主题,就深刻丰赡得多。如讲《红高粱》以“童年视角”为本体,从父母——当时13 岁的豆官的感觉记忆中来写抗日斗争,从孙子“我”的追忆中回叙爷爷、奶奶的浪漫人生、在扭曲中蓬勃生长的人性。由此引申出文学史上的父亲主题。从最早的原型、荷马史诗奥德修纪海上漂流年后回乡与妻儿团聚的父亲讲起,讲到近现代流浪汉小说的寻找父亲——斯丁小说的恭维父亲——司汤达小说的敌视父亲——巴尔扎克小说的嘲笑父亲——卡夫卡小说的顺从父亲——乔伊斯小说的呼唤父亲,联系到中国文学的孝父主题,最后串连起当代文学王愿坚小说《亲人》的将错就错假认父亲、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渴望父亲、主人公在黄河找到了父亲周克芹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关爱父亲、洪峰小说《奔丧》的冷漠父亲,这样便把作为父权文化产物的父亲主题的发展线索梳理出来,使学生从中了解文学主题自身的演变进化规律。

    二、把握学科动态,拓展学生学术视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和文艺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大量西方新潮文论被介绍进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诱发了深刻的变化,带来了不少新课题、新方法。事实上,如今许多文学批评方法,如社会学、叙述学、女性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神话---原型批评、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研究分析方法都已运用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里。在学术研究中,人们正用多向的思维方式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视点的研究,这众多的研究实绩在课堂教学上并没有充分被描述和运用。课堂上我们充分吸收这些最新学术成果,根据课程情况为学生讲解这些新理论、新方法。因为一种批评方法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文学观念、一种批评视界。新理论、新方法的介绍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理论背景下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厚意蕴,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批评方法后有不一样的名著名篇,文学史中的名家常常会受到质疑,而未进入文学史的可能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转换能使人们重新发现它的价值。比如通俗文学过去一向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学史几乎不涉及它,但现在,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不是敌对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又譬如对沈从文这样一位倾心于原始风情的作家,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将之排斥于文学史之外,然现今换一个角度,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则可以发掘出其作品隐含的民间原型意象,并从中体味到为何《边城》及“边城”类作品会获得超越时空限制的艺术魅力。张爱玲同样如此,她的一篇篇带着苍凉意味的人生传奇小说,在主张写人生飞扬一面的时代里常被认为是市井小说而被漠视,但现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去观察和分析张爱玲小说,便可发现其小说的价值和意义。[论文网 LunWenNet.Com]

    她虽然写的大多是家庭婚姻,不写重大政治主题,但绝不是所谓市井小说。她以女性的深刻洞察力以及出众的才华对处于男权文化压力下的女性作了全面的描写,揭示了女人作为弱势群体既可怜又可厌的性格层面。而余华、残雪、格非等先锋派作家的作品则更是需要依据存在主义理论才能彰显出文本的价值和意义。先锋派作家们在文本中大多沉迷于写暴力和死亡,但他们书写的暴力和死亡与过去的文学描写不同,在先锋文学中,暴力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存景观,死亡也是一件轻易发生的、日常的事件。先锋作家们这样描写暴力和死亡最终目的在于揭示生存的荒诞与虚无。这样的讲述学生觉得新鲜,课堂效果很好。当然在讲述这些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中,应非常谨慎,不盲目拿来大肆“推销”,而是尽量做到自己理解不透的不讲,不切合我国国情的不讲,与中国现当代作品分析本身关系不密切的不讲。

    三、完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早在2002 年,我们便尝试着把教学内容做成课件进行讲授,多媒体教学不仅节约了时间,加大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第一,能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如小说《围城》的情节是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线索展开的,由于其经历复杂,所以叙述起来颇费时间,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其经历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的叙述。这不仅对于一般比较复杂的叙事作品行之有效, 而且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第二,能将相关背景材料文字图像化。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到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课件形式直接提供给学生,只须辅之以简单叙述,这很能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譬如,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他那样执着地体味北京城文化以及在里头生生死死的中下层人群。他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一个广阔的“市民世界”,并几乎包罗了现代市民阶层生活的方方面面。考虑到我校学生大多生长于南方小城,如果仅凭对小说文字的解读,确实很难深入且全面地理解老舍作品中如此丰厚的京味文化,因而在教学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中剪辑了电影《骆驼祥子》以及《离婚》的一些片断,借助于这些多媒体背景材料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加大了他们对作品理解的深度,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能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在诗歌教学中,有些诗歌的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多媒体转化为画面的形式,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象,减少课堂语言,如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先给学生展示了几幅不同情态的康桥的画面,并配音朗读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蕴藉的“不忍离别”的感情,之后又推出《是否》这一首具有伤离别情味的歌曲,这样既把诗人那种对“康桥”浓得化不开的情感意蕴揭示了出来,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对该诗歌意境、意象的感知和理解。

    四、加强课外阅读、突出鉴赏能力培养

    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又超越课堂教学的问题。专题性的教学课节之后,一般会要求学生自拟题目,查阅资料写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评论、小论文,例如在“余秋雨的散文”课节讲授之后,我们让学生各抒已见,发表对余秋雨散文的看法,学生表现得相当活跃。这样的作业既能培养学生主动读书的习惯,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其教学能力,合适的章节还让学生自己写教案讲课。一般是“教师给定章节、分组——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备课——学生写出教案——教师检查指导(要求做成多媒体课件)——学生上台讲课——学生反馈教学感受——师生共同分析得失”。这样的教学过程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在听课和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总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第2篇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成型的文体,其文体特性是什么?历时性地考察,我们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差异去领略这种文体的变化和发展,从而辩证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基本问题。
    一、1930年代的代表性观点
    (一)胡风:报告文学是杂文的姊妹。
    胡风于1935年2月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速写及其他》的短论。有论者认为这是一篇标志着我国报告文学理论由译介转述走向独立研究的重要论文,“有的是论者对报告文学新文体的独特理解和阐释”m。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把报告文学称之为“速写”,“‘速写’为什么能够发达得这样快呢?说是因为作者和读者都处在非常穷困和忙乱的境况里面,这种文体最和他们相应。”“十几年来剧激的社会变动所掀起的瞬息万变的波纹,使作家除了在较大的规模上创造综合的典型外,还不能不时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现他对于社会现象的解剖和态度,运用他的锐敏的锋芒和一切的麻木混浊相抗。”胡风把报告文学与现代杂文相比较,认为它们是“姊妹”。“姊妹”当然有相像的地方,它们有着“同样的社会基础和同样的社会意义”,产生于“剧激变化的社会生活”中,是“战斗的文艺体裁(genre)" ,“更生动更迅速地反映并批判社会上变动不息的日常事故”,是两者共同的社会职能。他认为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论文(fuuilleton)",而速写(报告文学)“是一种文艺性的纪事( sketch)"。两者“不同的是,‘杂文’是由论理的侧面来反映那些活生生的社会现象,甚至能够使人得到形象的认识,而‘速写’是由形象的侧面来传达或暗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社会批判”这个意思在胡风的报告文学理解中是占首位的。他在多处地方用到诸如“解剖”、“战斗性”、“锐敏的锋芒”、“相抗”等相近意思的词。而批判的实现,得建立在“不是经过综合或想象作用”的“形象侧面”的报告上。它有三特征:
    (1)它不写虚构的故事和综合的典型。它的主人公是现实的人物,它的事件是实在的事件。
    (2)它的主人公不是古寺,不是山水,不是花和月,而是社会现象的中心的人。
    (3)不描写无关的细节而攫取能够表现本质的要点。
    胡风对报告文学的文学性也作了深人的探讨,在《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里,他告诉报告文学的作者,要“从繁杂的现象中间抓出那特殊的一点”,“应该从特殊的侧面反映全体,应该在一般的现象中间注重特别激动我们的事件”,他举例说,“与其详细地叙述堆积在车站的行李和拥挤着的人群,倒不如用力地写一写在那里被挤散了孩子的痛苦的母性。”这就是文学的取材眼光与表现手段—典型性、特殊性,关乎人类情感(用“心灵去画出场景”)。这样自有“作品的表现力”。
    概括起来说,胡风所理解的报告文学是:(1)坚持社会批判;(2)有以真实性、社会性、本质性为基础的新闻品质;(3)富于表现力的文学品质。
    (二)茅盾:“其与‘小说’同为文学之一部门”。
    茅盾对“报告文学是什么”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关于“报告文学”》一文中。该文发表于1937年《中流》杂志。
    “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道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好的“报告”须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氛围的渲染等等;但“报告”和“小说”不同。前者是注重在实有的“某一事件”和时间上的“立即”报道,而后者则是作家积聚下多少的生活体验,研究分析得了结论,借创作想象之力而给以充分的形象化。“小说”的故事,大都是虚构,—不过要合情合理,使人置信。“报告”则直须是真实的事件。
    在茅盾的眼里,报告文学是这样一种文体:它具有新闻性—立即报道生活中真实的关乎“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的事件,不容虚构;它具有文学性—“须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它秉持“尖锐的批评”性—把对“社会上最新发生的现象”进行“解剖”、“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看作是“作家的主要任务”。“新闻性的获得,将报告文学同一般的文学文体作了区别;文学性(形象性)的设置,将报告文学与新闻文体作了分离;而批判性(论评性)的造就,就使报告文学从一般的新闻文体、文学文体中独立了出来。这样的文体,就是独具特性的报告文学。

    回望历史,1930年代对报告文学的文体特性的认识,最突出、最一致的一点,是它的社会批判精神。基希说报告文学是“一种危险的文学样式”,“危险”即来自这种毫不留情的批判性。报告文学相比于其他文体,更需要作者肩负使命感、责任感,更需要作者直现现实,参与甚至干预生活。因此,报告文学作者也更应具有胆略和识见。我国作者在介绍基希的作品、推广报告文学这一新型文体时,首先确认的就是这种强烈的战斗性和社会批判精神。它已成为报告文学的价值取向、评判标准,成为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和写作规范。其次是新闻性,坚持真实,拒绝虚构;快速反映,讲究时效。但关于文学性则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胡风强调的是文学思维、文学表现力;茅盾则要求以“小说”的规范来规范报告文学。在《关于“报告文学”》一文中,就三次强调“小说必备”的“一切艺术条件”。茅盾是小说家,他这样说是可以理解的(他与同是小说家的高尔基持相同观点)。从理论的视角看,也许对提升报告文学的艺术性与审美境界,使之尽快与纯新闻文体剥离不无意义,但其局限在于,用“小说”规范取代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则无疑使“文学性”内涵逼仄和削弱了,因而会阻碍报告文学文学性的成长和发展。同时表明对报告文学文体本性缺乏成熟的认知。
    二、1970年代的话语
    根据王晖的观点,1950-70年代,中国报告文学正处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强规范场之中,政治文化制导它的发展。前十七年,出现过由战地报告(抗美援朝)到工地报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建设)、农村报告(生活变迁)的转换,其中写人(先进集体和英雄人物)的报告文学蓬勃发展,并延续延安文学传统,以“歌颂”为主。“干预生活”的报告文学曾露头角,但如昙花一现,随着反右斗争的到来,一大批对无产阶级革命文艺有过重要贡献的新老作家横遭迫害,报告文学的社会批判精神就此缺位。接着,“大跃进”高潮制造了一波一波的“伪报告文学”泡沫;进人“文革”十年,报告文学更跌人低谷,除三年没有一篇作品外,最后还沦为了“阴谋文学”的工具(如《西沙之战》、《大地的翅膀》等)。
    这一时期是“革命话语”“一元化”霸占,以“主旋律”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着的时期。它不仅制导创作,同时也制导着总结创作的理论。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认识也不例外。《辞海》(1979)的解释可为代表:“报告文学,文学体裁之一,散文的一种。也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表现出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有文学创作‘轻骑兵’之称”。
    这个条目给我们如下信息:
    (1)报告文学与生俱来的“社会批判精神”消失殆尽,代之而起的是“为当前政治服务”的奴埠意识。
    (2)真实性受到削弱。既“为当前政治服务”,就逃不脱以“适当的艺术加工”方式扭曲客观本在事实。有学者称,十七年的报告文学都“遵循一种典型化的基本要求”进行写作,而“所谓典型化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取舍,二是夸张。而取舍的标准自然只能是为之服务的“政治”,而要“服务”好,夸张则是必要的“修辞手段”。
    (3)文体尚没独立。报告文学只是散文的一种,“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的名称曾一度消失,代之以“特写”(受苏联影响)。新闻通讯与报告文学不分,多有同一篇作品各归其类的现象,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等,既进新闻通讯选本(属新闻文体),又进散文特写选本(属文学文体)。
    三、20世纪末的认知
    历史进人20世纪后期,政治语境经过改写,报告文学自《哥德巴赫猜想》起,出现了振奋人心的“阳线”,创造了世纪辉煌。创作现象反映在对报告文学文体特征的认识上,出现了三大变化:
    (一)文体获得独立。
    1979年在武汉师范学院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成果之一是确认了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独立的文学样式”,确认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立的文学部类”。黄钢表述为:“报告文学是一种极富战斗性的,兼有时代的报告的特色的,以特定的新闻性的内容为题材、以文字的形象为手段的、独特的、独立的文学样式”—它是现代文学中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部类”。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肯定。
    独立的表现有三:一是定位为“一种边缘性体裁”。“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边缘性体裁”。 “兼有新闻和文学双重特色的边缘文体,兼有新闻和文学价值。”网现在我们看到,不光是新闻与文学的结合,还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统计学·一等等与文学的结合,“边缘性文体”是一个准确的定位。二是报告文学独立设奖。1980年全国举行1977-1980年区间的三项文学(中篇小说、报告文学、新诗)评奖,共计80篇获奖作品,报告文学占了30篇。这是第一次对报告文学评奖,标志着它与其它文学门类的“并驾齐驱”。“它再也不是徘徊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时常找不到自己准确位置的东西,而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日臻成熟的文学样式,在我们的文坛勃兴起来了。它完全有资格与小说、诗歌甚至戏剧等文艺形式并驾齐驱,争相媲美”。三是创作队伍相对专职化。从报告文学诞生以来,作者基本上都具兼职性质,由记者、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来客串。到了这一个时期,虽然兼职队伍依然继续存生,但专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出现了,如鲁光、乔迈、陈祖芬、孟晓云、祖慰、贾鲁生等等,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现。

    ❾ 专论小说的文学理论书籍

    《小说神髓》

    《小说神髓》写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内逍遥的文艺评论,更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理论著作。
    明治以后,日本文坛流行两股风气,一是继承了江户幽默传统的戏剧文学,二是以传播西方思想为目的的政治小说。而《小说神髓》主张,文学应当排除道德和功利主义,立足客观描写。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对近代日本文学的诞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卷主张小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描写人情,并进一步阐释应描写当世的面貌和风俗,下卷则论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

    《小说稗类》

    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应该能体贴胡适把明、清之际的许多小说家“拉拔”到和古文家等高甚至更高一等的地位上去。虽然胡适的《白话文学史》只写到中唐的元、白诗便戛然而止,压根儿没从小说上说明白:中国文学是如何“永永脱离了盲目的自然演化的老路,走上了有意创作的新路”的。然而,在《白话文学史》书成近70年后,胡适的意见乃至于诸多考证研究与观念的发明,不该只被看成是“奖掖小说”、“揄扬当代”而已。他所触及的课题倘若不被进一步发现、开展,喜欢读小说、写小说的人恐怕也“永永”不会明白:从施耐庵到吴跌人是如何……

    《巨匠与杰作》

    毛姆对十大小说家的生平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可说是文学批评的典范之作。此处所涉及的,既有此类体裁之所以伟大的一些标准,亦有削弱其力量的瑕疵与异端。由一位小说巨匠所著的《巨匠与杰作》,实在是一部独一无二、不可估量的文学指南。
    1 小说的艺术
    2 亨利·菲尔丁和《汤姆·琼斯》
    3 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
    4 司汤达和《红与黑》
    5 巴尔扎克和《高老头》
    6 查尔斯·狄更斯和《大卫·科波菲尔》
    7 福楼拜和《包法利夫人》
    8 赫尔曼·麦尔维尔和《白鲸》
    9 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
    10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拉马佐夫兄弟》
    11 托尔斯泰和《战争与和平》
    12 尾声

    《文学讲稿》

    了解纳博科夫的艺术观,有助于阅读这部《文学讲稿》。不同于他的文学创作,在这部《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独到是这部《文学讲稿》的一个特点。《文学讲稿》的另一个特点,是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文学讲稿》还有一个特点,即较多地引用了作品的原文。这一方面保留了此书原为课堂讲稿的本色,另一方面也具体说明了作者的见解是如何形成的。饶有意味的是,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中译本序言
    原编者前言
    前言
    优秀读者与优秀作家
    简·奥斯丁(一七七五——一八一七)
    《曼斯菲尔德庄园》(一八一四)
    查尔斯·狄更斯(一八一二——一八七O)
    《荒凉山庄》(一八五二——一八五三)
    居斯塔夫·福楼拜(一八二一——一八O)
    《包法利夫人》(一八五六)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八五O——一八九四)
    《化身博士》(一八八五)
    马塞尔·普鲁斯特(一八七一——一九二二)
    《斯旺宅边小径》(一九一三)
    弗朗茨·卡夫卡(一八八三——一九二四)
    《变形记》(一九一五)
    詹姆斯·乔伊斯(一八八二——一九四一)
    《尢利西斯》(一九二二)
    文学艺术与常识

    附录

    《小说的艺术》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

    第一部分 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遗产
    第二部分 关于小说艺术的谈话
    第三部分 受《梦游者》启发而作的札记
    第四部分 关于小说结构艺术的谈话
    第五部分 那后边的某个地方
    第六部分 六十七个词
    第七部分 耶路撒冷演讲:小说与欧洲

    《小说鉴赏-》
    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是新批评理论观点和方法在小说批评与理论领域的体现。选用各种题材和多种风格的短篇小说,加以分析讨论和互相比较,提出鉴别好小说的一些原则,阐述小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我们提供了小说批评与赏析的范例;目的是为了加深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读者更新近于成功小说的真谛。
    作为新批评派细读式批评和理论阐述的名著,本书帮助新批评派在美国大学的文学讲坛中确立了“文学批评”的地位,对文学教学与批评实践影响深远。它既是一本文学教科书,也是文学爱好者的自修读物。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对于广大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的师生来讲,它又是一部极佳的小说读本和难得的英语阅读材料。

    《悠游小说林》
    《悠游小说林》由安贝托·艾柯在美国哈佛诺顿所作讲座的六篇演讲稿汇集而成。在《悠游小说林》中,艾柯讨论了小说的形式和手法,包括作者是如何向读者发出寻找模范读者的信号,模范读者和模范作者的关系如何,以及叙事是怎样带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迷失于小说深不可测的空间。
    书中引文非常广泛,从爱伦·坡到曼佐尼,乔伊斯到普鲁斯特,甚至是流行小说作者伊安·弗莱明和米奇·斯皮兰。喜爱电影的艾柯还讨论了许多有关电影叙事的问题,包括《卡萨布兰卡》是否是邪门电影,或者怎样对一部色 and情电影作出鉴别。当然,全书的中心是对法国作家奈瓦尔的《西尔薇》的叙事分析,艾柯在书中深刻解剖,又把她迷人的魅力还原给了读者。

    这几本都是我认为不错的,可能会帮到楼主吧
    这几本个人觉得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觉得 如果楼主写的关于小说中环境的理论支持或者与小说中环境设定相关的论文的话,稍微的涉猎一些美学方面的论著也是会有点帮助的。

    总之,楼主写论文加油啊!!!

    ❿ 故事新编对中国现代小说规范有什么突破

    自1922年12月《故事新编》的第一篇《不周山(补天)》在《晨报四周纪念增刊》上发表以来,关于《故事新编》艺术特色的评价与争议,从没有中断过。但有三点正日趋取得共识。一、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创造上,“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这句话看似平常,却是历史小说创作的精髓之所在。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创造不息的女娲;困顿犹斗的后羿;卓立独行的“黑色人”;“不合时宜”的伯夷叔齐兄弟;为治水披风沐雨,思日孳孳的大禹;为止楚攻宋而不惜裂裳裹足,慷慨赴难,最后挽倾倒于狂澜的墨子;木讷退缩的老子;自相矛盾的庄子。这些形象进一步丰富了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他们和狂人、阿Q、祥林嫂、魏连殳、吕纬甫、闰土等人一起活在读者心中。二、小说在表现形式上,“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尽管鲁迅谦虚地说,这样的写法“倒无需怎样的手腕”,事实上,这恰恰需要作者具有独特的想象力,也就是说,“故事”在被新编的过程中,尽可能做到:既要保持“故事”的基本形态,又要突出“故事性”。为此,鲁迅在文本中采用了三种表现策略,第一,增加一系列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以丰满“故事”架构的肌体,使文本对历史的再叙述变得富有场景性和形象性。第二,鲁迅还创设了一系列紧张的戏剧性冲突结构,形成“故事”架构的血脉,让历史叙述有了自己的生机和活力。第三,增加对人物心理的具体描写,这犹如画龙点睛,让历史人物从尘封的历史深处复活过来,来到审美的前台,与读者迎面相逢。三、小说在叙述结构上,“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来做短篇小说”。可以说,《故事新编》既是故事的新编,也是新编的旧事,这样,在文本中就存在着两重性的叙事时空,为了不使这种两重性的叙事时空造成牵强附会之感,鲁迅不仅关注“新事”与“旧事”之间情形的相似,更注重“新事”与“旧事”所承载的主体在精神结构上的相似性。正是对精神结构相似性的深度揭示,才使《故事新编》去除了“演义”的板滞和“戏说”的轻浮,从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鲁迅常常感慨中国历史的循环,这种循环论的历史视野,使得鲁迅不被变幻的现实所迷惑,也不被黑暗的历史所捕获,在历史与现实,旧与新,今天与昨日的两相对立中,鲁迅获得了外位性的深邃的洞察力。
    即使是一般的读者,初次阅读《故事新编》,也不会有多大的理解困难。但相较《呐喊》,《彷徨》而言,海内外学术界关于《故事新编》的阐释与评价却分歧最多,争议最大。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对“经典”曾下过这样的判断:“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的尘云,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2]正是不断弥漫的令人迷惑的批评话语的“尘云”,使《故事新编》的研究史充满阐释与评价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挑战性。
    关于《故事新编》的研究,已有的成果数以万计,张梦阳先生的《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有详细的评述,可以参看[3]。但是,从宏观上看,仍有几个问题未能得到富有深度的阐释:一、《故事新编》在情感基调上存在着独特的“荒诞感”,而且这种“荒诞感”在写于后期的五篇小说《出关》,《理水》,《采薇》,《非攻》,《起死》中更是得到了一种整体性的渗透和张扬。那么,读者不禁会问:这种越来越强烈的“荒诞感”,在鲁迅晚年的思想与情感中具有怎样的意义?它折射出鲁迅怎样的一种思想与情感和生存状态呢?二、《故事新编》尽管历时13年,辗转三地而写成,但令人惊奇的是,这八篇小说在艺术构思、表现手法以及风格特点上有着内在的一致性,这是否意味着鲁迅始终在有意探索、尝试着一条不同于《呐喊》、《彷徨》的审美之路呢?三、《故事新编》在艺术感受方式和表现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但又灵活自由地汲取了古今中外多元的艺术养分,那么,如何评价这种独创性,并深入剖析《故事新编》的艺术渊源及其创造性转换,就具有独特的学术史意义──要深入回答上述问题,就必须把《故事新编》放置在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史,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这样宏大背景之下加以考量,当然,这已不是简短的这一节篇幅所能说清楚的。
    如果我们把探索的眼光落在《故事新编》本身之上,那么,诸如“语言问题”,“创作思维问题”,“文体问题”,“油滑问题”,就会在解读与阐释中尖锐地凸现出来。下面就综合本人已有的研究成果(见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围绕上述四个问题做初步的解答[4]。
    一、《故事新编》的语言戏拟化特征。鲁迅曾说《故事新编》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的演义”。现有的研究成果几乎把所依据的神话、传说和史实以及穿插进去的现代生活的细节都一一考证出来。读者可以把所依据的这些神话、传说和史实界定为旧文本,把这些旧文本的语言称为“他者”语言。“演义”说明了作者在创作时与旧文本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因此,读者在《故事新编》中总能感受到一种“他者”语言或隐或现的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必须进而思考这些“他者”语言是按照一种怎样的方式被组织进这部小说的文本之中?在这语言的再创造过程中,作家主体的心灵又是如何赋予文本语言以一种新的意味?这又在文本语言形式内部构成怎样的富有张力性的空间?这样,读者便接触到了《故事新编》创作语言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戏拟。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置身于具体语境的存在,并且与这一语境保持着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指物述事的语义关系。但是,当把一种语言从一种语境转移到另一种语境时,不仅语言形式而且语言背后的“客体”和“意义”都可能发生变异[5]。比如,“作家”一词肯定只能出现在现代语境之中,但是,如果把这个词移到一个古人之口,那么,它就脱离了特定的“上24下文”,它原来的含义就会发生变化,其结果就使得它的语境变得不真实。如果这种不真实是作家有意为之的,那就可能成为一种戏拟。比如,在《出关》中,让“提拔新作家”这一话语出自几千年前的老子时代的一个“账房先生”之口,这显然是一种有意为之的不真实,是鲁迅故意让文本中的“账房先生”摹拟30年代出版商的口吻。除了这种有意为之的不真实外,语言要成为戏拟,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在这摹拟语言中,必须能够听出一个新的立场,新的意向,并且这种新的意向往往是否定性的、讽刺性的。比如,刚才所举的《出关》中的这一例,就明显带有一种对出版商的讽刺意味。
    由于语言的戏拟,形成《故事新编》文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一个文本同时存在着多层意向──人物的意向、旧文本的意向与作家的新意向,这构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旧交叉、重叠、冲突、变异的众声喧哗的语言空间。具体地说,一方面,它对所依据的旧文本(故事)的语言形式或当时现实生活中的某些语言形式进行虚拟(新编)。另一方面,在虚拟的过程中,它又渗透着鲁迅所独特的荒诞的感受和嘲讽意味。这样,就使得在作品文本的语言形式内部构成一种张力。心理语言学认为,一个作家创作的语言形式是直接根源于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的方式。因此,从《故事新编》语言的戏拟中,可以看出鲁迅是如何体验其所置身的世界的特征:荒诞感。在“戏拟”所造成的语言形式的扭曲、躁动、喧哗之中,浸透着、流淌着鲁迅心灵中某种不安、苦涩的情绪。语言的戏拟造成了《故事新编》中所特有的悲剧喜剧化,喜剧悲剧化和悲剧喜剧不断冲突、融合、转化的叙述格调,从这种弥漫于《故事新编》文本世界的叙述格调中,读者可以触摸到鲁迅隐秘的、变幻复杂的内在心像。尤其重要的是,“戏拟”在这里仿佛是一幅鲁迅晚年的“心电图”。在语言形式的波动、曲折的轨迹中,分明可以读出鲁迅晚年心脉的搏动、缩张,情绪的激动、疲惫,生命的挣扎与衰竭。
    二、《故事新编》创作思维的隐喻性。《故事新编》中的《出关》,在胡风、聂绀弩、萧军等创办的《海燕》上刚一发表,就立即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种观点认为《出关》是在攻击某一个人,另一种观点则以为《出关》乃作者自况。鲁迅为此写了反批评的文章《《出关》的“关”》。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文中还具体谈到自己小说创作的思维方式。他说,自己常常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现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鲁迅的这段话一直未能引起研究者足够的注意。可以说,这其中包含着鲁迅对自己“隐←→喻”的这样富有张力性的创作思维的说明:“杂取种种人”,是指从生活中找到相像的人物(包括事件、情境等),这是第一层次的“喻”。当在创作过程中“合成一人”时,这“喻”就转化成第二层次:“隐”。由于成功的艺术形象中总是渗透着作家对生活本质、对人类心灵的丰富把握,所以,此时的“隐”也就是一种更具整体性、更深广的“喻”[6]。由于“隐←→喻”的内在张力,使得鲁迅观察、感知和表现世界的空间扩大了,方式也更趋于复杂化。正如黑格尔指出的那样,一个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所渗透、呈现的创作思维方式“不仅是一种认识性的想象力、幻想力和感觉力,而且还是一种实践性的感觉力,即完成作品的能力。这两方面──心里的构思和作品的完成(或传达)是携手并进的”[7]。这也就是说,虽然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的心理过程对于旁人来说是一种不可重复、替代的隐秘过程,但是,这种隐秘的体验毕竟还是凝结、呈现为独特的艺术特征。因此,要理解一个作家的创作思维,就必须紧紧抓住作品文本的艺术特征这一中介,透过对作品文本的艺术特征的分析来把握作家创作思维的运作及其机制。

    热点内容
    重生现代异能小说 发布:2025-01-24 17:40:22 浏览:671
    主角是万人迷小说推荐 发布:2025-01-24 15:45:51 浏览:659
    鬼夫文高肉小说在线阅读 发布:2025-01-24 15:09:46 浏览:369
    贺女主重生现代小说 发布:2025-01-24 15:02:24 浏览:840
    三国演义听书粤语下载 发布:2025-01-24 14:49:02 浏览:174
    经典官场小说全本免费 发布:2025-01-24 14:31:38 浏览:656
    好看的高中校园小说双学霸 发布:2025-01-24 14:30:20 浏览:137
    有成年日设定的科幻小说 发布:2025-01-24 14:00:44 浏览:316
    女主穿越重生复仇完结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1-24 13:21:06 浏览:222
    类似欲成欢的小说现代文 发布:2025-01-24 12:26:51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