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区别
① 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区别
区别:时间分期不同、研究内容不同、限定范围不同、划分阶段不同、代表人物不同
1、时间分期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从1919年到1949年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是指从1949年至今这个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
2、研究内容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两大部分。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各种文学现象的变化和联系,以及其间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它研究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文学运动及重要文学现象,分析当代重要作家作品,总结经验教训。
3、限定范围不同
现代文学是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当代文学是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围之中。
4、划分阶段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十年(1917-1927):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个十年(1927-1937):阶级解放意识,左翼革命文学的社会主义意识,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文学意识并存。
第三个十年(1937-1949):民族解放意识和人民解放意识,多地域、多元化、大众化的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划分的阶段为:
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第二阶段 1978年-1989年;
第三阶段 90年代-新世纪。
5、代表人物不同
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鲁迅、沈从文、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张爱玲、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赵树理、戴望舒、萧红、艾芜、钱钟书、艾青、路翎、穆旦等。
中国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巴金、丁玲、臧克家、赵树理、张天翼、周立波、艾青、杨朔、孙犁、杨沫、周而复等。
文学分类:
不同语言或国家的文学:
亚洲文学:中国文学、马新文学、日本文学
欧洲文学: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希腊文学、俄罗斯文学
美洲文学:美国文学、拉丁文学
(文学同样是分民族的)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指的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首先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
按载体分为: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网络文学三大类。
按地域分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
按读者年龄分为:儿童文学、成人文学等。
按读者群体及内容分为: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宗教文学等。
按内容分为:史传文学、纪实文学、奇幻文学、报道文学等。
按表达体裁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新韵文、戏剧、歌剧、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和笑话等;其他如史传、哲理、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有文字剧情架构的电脑游戏(含游戏主机)与动漫等。
按创作理念分为: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等。
文学理论
按地域分为西方文学理论与东方文学理论。
文学作品的评论和研究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思潮和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
按研究方向分为文艺美学、文学艺术、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学、文学思想史、文学批评、文学史等。
按时间分为现代文学与近代文学。
按单一研究方向分比较文学、舞蹈文学、红学等。
参考资料:网络:文学
② 现代小说和古代文人创作的小说有区别吗,为什么写小说的人越来越多
有区别,古代小说一般比较难懂,而且可能有多方面含义。而如今是一个网络的时代,读者的口味更加丰富,因此小说的种类也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作者的作品能够在网络上飞速传播,盈利能力也较强,所以写小说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现代小说有很多是非常优秀的,它们往往能反应一个时代普通老百姓的社会态度和社会生活,例如,王安忆1995年的《长恨歌》,它不仅于2019年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还曾一度于2006年就被改编成电视剧《长恨歌》,由张可颐主演,你没有看错,就是主演港剧《金枝与欲孽》的“张可颐”。此外,像刘震云《手机》、贾平凹《秦腔》、陈忠实《白鹿原》、路遥《平凡的世界》都质量非常高。
还有就是古代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古代小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古代小说由“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结构上形成一种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对子;古代小说的语言有文言白话之分,就是古代白话,与现当代小说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③ 现代小说和当代小说有什么区别
现代小说一般是近现代的,多是上世纪的。而当代小说就是二十一世纪的,近几年的。
④ 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区别
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在故事背景、情节上符合现实实际,作家会按照现实的逻辑来发展情节。而现代派文学中可以不受此限制,出现荒诞、非常规的人物或事件。 在叙述上,传统现实主义作家经常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人物的一举一动当中,对故事有明显的好坏评判。而现代派作家在这方面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作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叙述。 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作家的手法不如现代派作家丰富。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小说中象征、影射、隐喻的现象越来越多,而意识流等创作手段也是现代派的重要特征。
⑤ 中国当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区别
古今小说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古代小说也有其自身特点。因而欣赏时,应根据古代小说自身的特点来加以欣赏,具体可以从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欣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鉴赏古代小说的语言三个角度入手。
古代小说来自民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古代小说有现实主义的传统,立足现实,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说重情节,通过情节表现人物,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心理;古代小说继承了史传文学的传统,描写人物,一方面有善恶、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点,坏人身上也有长处;古代小说由“话本”发展为章回小说,结构上形成一种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对子;古代小说的语言有文言白话之分,就是古代白话,与现当代小说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现代小说只是冲破传统“现实主义”的规范,使人物形象除简单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典型化”人物外,又有“原生态”典型形象、心理型“内向化”典型形象与抽象化“象征性”典型形象等。因此,无论是池莉的《烦恼人生》,王安忆的《小鲍庄》,方方的《风景》等,抑或是王蒙的《海的梦》《杂色》,徐星的《无主题变奏》,残雪的《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等,或者是宗璞的《泥沼中的头颅》,王凤麟的《野狼出没的山谷》,周立武的《巨兽》等都绝不能因没有传统的“典型人物”而否认其中各具风格的人物形象的存在。在情节安排上,许多现代小说也与传统故事型小说不同:或淡化情节,如铁凝的《哦,香雪》,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刘震云的《塔铺》,以及残雪、阿城、汪曾棋的一些作品;或追求情节的诗化,以意境取胜,如何立伟的《白色鸟》,何士党的《喜悦》,彭见明的《那人那山那狗》等;或使情节抽象化,如张承志的《大坂》,黄灿的《孤岛》,韩少功的《飞过蓝天》等,所有这些小说,虽没有了传统小说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动人心弦的冲突、悬念,但以此证明小说可以不要情节,无疑是浅薄无知的。这里有一个对故事、情节的理性认识问题。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温论述这个问题时说:“凡是小说就一定包含有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可能是在一个你所不熟的或是没有料到的平面上:它们写的可能是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而我们应该知道,故事的检验标准,正在于它是否是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摆脱传统观念对情节与故事的束缚,而承认只要是动态过程就含情节与故事这一新理解,就自然会对现代小说的情节要素的体现有正确的把握与认识了。
同时,对现代小说中环境背景的抽象化、虚化或怪诞化;对现代小说主题改变过去内涵的单一性(即只将主题理解为思想观念)而呈多样品格(即信息、情感、意境、思想观念等均可成为主题);一反过去图解说教式、单向指定式,而呈模糊性、多义性与含蓄性体现,也应有科学理解。不能以此为据,认为小说可以不要背景环境,可以不要主题意旨。
简言之,小说是以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有机融合的生动、具体。逼真、自然的艺术画图来反映社会人生的散文体叙述文学样式。
⑥ 当代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差别是什么
可以说我觉得现代小说跟当代小说完全没有可比性了,尤其是因为他的文笔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差距。当代小说的作者都是一些名家,他们写的书都非常的好,质量非常的高,但是现代小说的作家都是些网络作家,都特别的混杂,质量不怎么好。
⑦ 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有什么区别
1.是否实际
现实主义文学首先在故事背景、情节上符合现实实际,作家会按照现实的逻辑来发展情节;而现代派文学中可以不受此限制,出现荒诞、非常规的人物或事件。
2.叙述描写
现实主义作家经常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在人物的一举一动当中,对故事有明显的好坏评判;而现代派作家在这方面反对这种做法,认为作家应该以客观的态度进行叙述。
3.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作家的手法不如现代派作家丰富。小说中象征、影射、隐喻的现象比较多,意识流等创作手段也是现代派的重要特征;而现实主义作家,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表现手法。
⑧ “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的区别
现代派小说(现代派文学)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
现代派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流派纷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来说,有如下几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先锋小说:
现代派小说标示出了一种当代小说在探索中的精神气质的变化。稍后出现的先锋小说则有着更鲜明的"文体"实验的指向。马原、残雪共同作为先锋小说的先声出现。马原对于叙述的自觉探索,和残雪的以非现实的意象冷静的展示"恶"、"暴力"的能力,都作为了先锋小说的资源。
重视叙述,是先锋小说开始最引人注目的共通之处。他们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即如何处理这一故事。这开始在马原那里就有充足的体现。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拉萨河的女神》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放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之后的洪峰被认为是马原的成功的追随者。1987年间,这种写作成为一种潮流。代表作家作品迭起。这里我们就不例举。
将叙事本身作为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段,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背离传统小说竭力营造和现实世界对应的"真实"幻象的实现途径,明确承认小说的虚构性。这无疑极大地拓展了小说的表现力,极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凸现小说的独特存在。在这种形式革新的基础上,先锋小说也挖掘包含了特定的意义,这也是与传统背离的,表现在对于性、死亡、暴力等主题的关注。表达了作家们对于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的个性化的体验。
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最基本的特质是客观冷静地写生存状态,即追求所谓“原生态”的真实和世俗化的情调。原生态作为新写实小说的核心特质,成为作家逼近生活的有利途径,使作品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同;然而也恰恰是这种在真正意义上并不存在的“绝对还原”,这种对知性的有意消解,制约着新写实小说美学品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