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小说 » 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哪一部

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哪一部

发布时间: 2022-04-04 15:08:05

『壹』 关于“中国第一部”

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世说新语》
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
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
我国第一部医药书———————————————《黄帝内经》
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
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
我国第一部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
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春秋》
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
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
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
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
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
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
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
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
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
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
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
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
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纪新语》
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
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
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
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
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
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
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
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
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
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
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
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
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
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
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
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贰』 现代文学史的复习资料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13

、中国诗歌会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组织的,成立于

1932



9

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

杨骚、森堡(任钧)等,在

1933



2

月创办机关刊物《新诗歌》

,以注重诗歌的现实

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为主旨,史称“新诗歌派”

。影响较大的诗人有蒲风、穆木天、

任钧、杨骚、王亚平,柳倩等,代表人

-

蒲风,诗歌刚健质朴,面临崩溃的动乱的农村

和中国人民反帝的激烈情绪,是蒲风诗歌的两大主题。

14

、七月诗派,是以文艺理论家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而形成

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芦甸、孙佃、

化铁、方然和牛汉等。

15



九叶诗派,

是在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

16

、京派:指

30

年代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京活动的一个自由主

义作家群。

17

、海派:除沈从文当年特指的张资平、曾今可、章衣萍等海派商业文人外,

在这里主要指

20

年代后期开始活跃于上海的新感觉派。

18

、现代派指施蛰存受现代书局委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

,所刊诗歌的作风不尽相同,但

其中相当多的诗特征突出而醒目,从艺术到思想都有若干共同倾向。

提示:

1



五四后期从文学革命走向革命文学

2



胡适由

1919

年提倡“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到

1923

年大力提倡“整理国故”



开始背离五四精神。

3



鲁迅创造于五四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曾分别收入

1923



8

月由新潮社出版的《呐喊》



1926



8

月由被北新书局出版的《彷徨》两本小说集中。

4



鲁迅从事过多种体裁的文学创作,数量最多的是他的杂文,彻底的反封建的精神是贯穿

他杂文始终的灵魂。

5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均为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精品。

6



《狂人日记》中并用着两种创作方法: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

象征主义。

7



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

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

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

艺术,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

8



问题小说是提出一种问题,借小说来研究它,求人解决的。

9



1933

年出版了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

10



鲁迅散文诗集是《野草》于

1927

年出版,标志着散文诗的成熟。

11



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的交织融合构成了许地山初期小说倾向于浪漫主义

传奇的三个主要因素。实际上,隐伏在其下是作者深沉的身世之痛、家国之感和良苦用

心。

12



冰心的问题小说围绕着

“爱的哲学”

经历了发展变化的阶段,

从追寻到宣扬,

最后

信疑参半,这是冰心小说独特的旋律。

13



1923



1

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

《繁星》

,同年出版了她的短篇小说散文集

《超人》



14



1927

年发表的《过去》与

1928

年发表的《迷羊》

,形成了郁达夫创造路向的转折。

他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

15



《卖萝卜人》是中国现代最早出现的无韵诗,

《窗纸》



《无聊》是现代最早的散文

诗。

16



周作人、

钱玄同、

刘半农、

胡适等人在批判过程中倡导建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戏剧当作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写实主义戏剧。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造的第一人。

18



30

年代的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

+

恋爱”的小说模式出现。

19



张恨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史上的集大成作家。

简答题:



1



五四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理性精神的张扬(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在于启蒙)

二、感伤的精神标记

三、个性化的追求(五四是中国文学史上“个人”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四、

创造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2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1



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

2



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

3



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



4



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3



郁达夫《沉沦》





《出奔》



《迟桂花》的浪漫派抒情小说有何特点?

1



自我的抒情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在相当的作品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作

者个人出身、经历、个性、气质、教养、人际交游、审美趣味。从初期的作品《沉沦》

到《春风沉醉的晚上》



《茫茫夜》

,直至《过去》



《迟桂花》没有一个不带有作者本人

的身影和精神气质。而且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在他全部

50



篇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2



感伤的抒情

。他认为:

“小说的表现,重在感情”

,并且把“情调”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

劣高下的主要标准。

3



结构的散文化。

其小说既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结构,也就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

化倾向,如《沉沦》虽无贯穿前后的情节线索,而主人公“他”的孤独感、苦闷感及感

伤情调却一以贯之,形成作品内在的一种凝聚力量。因此它被视为郁达夫的代表作。

4



流丽、清新的文笔

。他的用笔与其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契合,饱孕感情,富有色彩与

节奏,一如春水行云,流动感强,很少使用静观的笔触叙事、抒情、写景。如异国的苍

天皎日(

《沉沦》



,古都的芦荡残照(

《小春天气》

)等,都显出“清、细、真”的特色。



4



新文学始于文学革命,于

20

年代呈现繁荣景象,而新文学运动中,造成了现代散

文的繁荣,也决定了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第一,

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

容。

第二,

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第三,

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第四,

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英国的小品,蒙田的随笔,尼采的箴言警句,屠格涅

夫的散文诗,

泰戈尔、

厨川百村在

20

年代对我国散文的文体、

风格都或直接或间接

地发生过影响。

第五,

新文学运动初期和

20

年代的散文,

都表现着散文作家们的深厚的学养,

在思想、



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5



新的人文主义文学观的四个特征:

1



根本是受外国的影响

2



推崇情感轻视理性

3



所采取的对人生的态度是印象的

4



主张皈依自然并侧重独创

论述题:



1

)阿

Q

是一个什么的人物形象,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其意义是什么?



Q

的人物形象:

《阿

Q

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

代小说。而阿

Q

是被认为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2

)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论述。



P97

——

103



第一部成熟的诗集,

“五四”精神的代表,冲破樊篱,呼唤自由,泛神论



3

)对《子夜》的理解

P172-177

(吴荪甫)



4

)对《骆驼祥子》的理解

P184

——

189

艺术成就——人物形象——祥子、虎妞



5

)巴金代表作《家》的人物形象:高觉新、觉慧

P197



6

)老舍的创作道路



7

)沈从文的创作特点《边城》

P210

——

212



8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特点

P216

——

219



9

)曹戏剧的意义与贡献

P242



10

)曹禺《雷雨》周朴园直接引起了

2

个家庭的

30

年的矛盾冲突

人物形象:

(周朴园、繁猗)重点、周萍、鲁妈

第一个十年的社团:

文学研究会

P23

;创造社

P24



新月社

P80



第二个:

左联成立

P132

;中国诗歌会

P213



新感觉派

P158

;现代派

P215

;东北作家群派

P203

第三个:

文协

P255

;七月诗派

P293



九叶诗派

P300

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作品有:

茅盾的《蚀》

(包括《幻灭》



《动摇》



《追求》三个中篇)



《子夜晚》

巴金《灭亡》



《爱情三部曲》

(包括《雾》



《雨》



《电》三个中篇)



《家》



《春》



《秋》



《春

天里的秋天》



《雪》



《新生》



《砂丁》

老舍的《猫城记》



《骆驼祥子》



《离婚》

叶绍钧《倪焕之》

王统照《山雨》

鲁彦的《愤怒的乡村》

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

柔石的《二月》

丁玲的《韦护》

沈从文的啊《边诚》

萧军的《八月的乡村》

萧红的《生死场》

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

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

茅盾的《蚀》三部曲、

《农村三部曲》

(包括《春蚕》



《秋收》



《残冬》三部短篇)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包括《家》



《春》



《秋》三部长篇)



《爱情三部曲》

李劼人的“大波”系列(包括《死水微澜》



《暴风雨前》



《大波》三部长篇)等

『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倪焕之》是作者叶圣陶192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倪焕之》是叶圣陶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28年连载于《教育杂志》。它的问世是新文学的重大收获,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文艺界的星星之火。

内容简介:

倪焕之是一个向往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时期就热情奋发,富有理想。经过“五四”的洗礼,走上了改良主义的道路,他想用教育改造社会,拯救民族,但他的雄心只能以幻灭告终。与此同时,新的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他追求的一方面。

他的恋爱是幸福和美好的,但他的婚姻却令人捻。虽然在革命者王乐山影响下,他参加过一些实际斗争,但终于在大革命失败后,悲观失望,愁闷病死。

(3)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哪一部扩展阅读

《倪焕之》这部作品应该归为悲剧。作品讲述了倪焕之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其间穿插着他的爱情故事,但不管开始得多么美好,最终都以悲剧结尾。尤其是小说最后,倪焕之经受不住好友王乐山被捅死丢入河中的打击而患病身亡,将这个悲剧推向顶峰。

《倪焕之》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关于教育的小说,它比较完整地写出了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历史特殊时期的知识分子满怀热情上下求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却不断遭遇失败的命运。

《倪焕之》写于1927年北伐军胜利攻占南京以前,成章在1928年以后,全篇后来得以发表在当时的《教育杂志》第二十二卷第一至第十二号刊上。

『肆』 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哪一步

鲁迅的野草

『伍』 .中国现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童话是【 】

叶圣陶与中国童话

叶圣陶年1923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作家童话集。这部童话集,既“给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也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1)叶圣陶的童话都是以儿童为宗旨的。在他的童话中,童心童趣的幻想得到了发挥和表现,展示了文学童话的特殊魅力。叶圣陶的创作继承发扬了西方童话的优良传统,使我国文学童话创作有一个很高的起点。(2)因为童话被叶圣陶看做是“儿童小说”,所以现实主义色彩赋予他的童话幻想以更多写实的内容,在童话的幻想世界里,一切形象都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稻草人》的创作,为幻想地表现现实找到了新的途径,形成了中国童话的民族特色: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适合中国儿童听读心理和习惯的极强的故事性;简洁朴素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口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几代童话作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童话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到了新时期,童话创作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创作实践中,作家们开始了对传统童话观念的突破性思考,树立新的童话观念,强调童话的文学性,重视儿童思维特点和美感熏陶作用。思想解放带来了童话创作的繁荣局面,出现了不同的创作倾向,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新时期童话的多元化的艺术格局:(1)富于喜剧效果的热闹派风格。以情节的奇幻怪诞、曲折热闹和人物的夸张、变形等为特色,采用幽默、讽刺、漫画和喜剧乃至闹剧的表现形式,展现异乎寻常的想象力;(2)追求纯净幽美的抒情风格。着意突出因奇异幻化而产生的浓郁的抒情色彩,注重意境、诗情和哲理的交融;(3)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发挥童话讥讽时弊、教育儿童的作用,但同时追求趣味性和快节奏。总之,新时期的童话创作更着重于追求强化童话的审美意识、冲破自然法则的约束、充分发挥童话的幻想作用,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观念变化,使孩子们从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审美愉悦。

『陆』 中国现代小说发源于什么时期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是文言小说。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其只言片语。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性格的描写等方面都已初具规模。作品的数量也已相当可观。但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而言,还只是当成真实的事情来写,而缺少艺术的虚构。它们还不是中国小说的成熟形态。中国文言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唐传奇,白话小说成熟的形态是宋元话本。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后来,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小说与《庄子》所说的“小说”含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东汉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诸子略共4324篇,小说就占了1380篇,是篇数最多的一家。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这虽是小道,尚有可取之处。班固明确地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这对认识中国小说的起源有重要的意义。
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神话传说。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神话传说原先在口头流传,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渐凝固;有的继续在口头流传并不断丰富发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节。这些继续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一旦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这根链条中,逸史是关键的一环。甚至不妨说逸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于《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前者对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细节描写;其中的西王母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比,减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后者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明)胡应麟称此书为 “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不为无见。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说的源头之一。
第三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唐代传奇小说多取人物传记的形式,《三国志演义》径直标明是史传的演义,都证明了史传是小说的一个源头。在传统的目录学著作中,有些书或归入子部小说家类或归入史部杂传类,这两类缺少严格的区别,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史传对小说的影响之深。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15家,均已亡佚。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重要的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晋)干宝《搜神记》,(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北齐)王琰《冥祥记》,(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五十种,足见其兴盛的情况。

『柒』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什么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7)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是哪一部扩展阅读:

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

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捌』 阿Q正传是现代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小说,那它什么方面具有世界性呢

”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是现代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小说,,它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世界性

『玖』 哪一部小说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报告文学作品的创作已经走向成熟

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它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报告文学走向成熟。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1,首先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穷则思变的结果。
2,其次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3,外国文学,文化的巨大影响。
基本介绍: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它不仅用现代语言表现现代科学民主思想﹐而且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都对传统文学进行了革新﹐建立了话剧﹑新诗﹑现代小说﹑杂文﹑散文诗﹑报告文学等新的文学体裁﹐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都有新的创造﹐具有现代化的特点﹐从而与世界文学潮流相一致﹐成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文学。

热点内容
完整未删节武侠小说 发布:2025-02-04 04:52:17 浏览:769
免费陈二狗的妖孽小说 发布:2025-02-04 04:52:12 浏览:251
主角出身名门正派的武侠小说 发布:2025-02-04 04:34:13 浏览:235
gl小说御姐受现代文 发布:2025-02-04 04:32:38 浏览:145
古代小说是关于四爷 发布:2025-02-04 04:14:20 浏览:89
穿越近现代电影的小说 发布:2025-02-04 03:49:36 浏览:719
小说重生之都市修真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4 03:26:13 浏览:442
科幻小说幻海有声 发布:2025-02-04 03:10:35 浏览:547
长篇现代修真小说排行榜完本小说下载 发布:2025-02-04 03:09:52 浏览:739
幽默搞笑类科幻小说 发布:2025-02-04 02:58:56 浏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