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参加明十三陵活动小说
1. 明十三陵为什么不要去
明十三陵可以去。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历史沿革: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2. 明十三陵攻略
明十三陵现在开放的景点有定陵、长陵、昭陵、神路,具体票价如下(旺季时间为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淡季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联票:包括这四个景点,旺季成人票130元,半价票65元;
定陵:旺季成人票60元,半价票30元;淡季成人票40元;
长陵:旺季成人票45元,半价票22元;淡季成人票30元;
昭陵:旺季成人票30元,半价票15元,淡季成人票20元;
神路:旺季成人票30元,半价票15元;淡季成人票20元。
十三陵有“地上看长陵,地下看定陵”之说,长陵是永乐皇帝的陵墓,最值得一看的是祾恩殿的金丝楠木;定陵是万历皇帝的陵寝,主要看的是地下宫殿,也就是地宫,里面可参观一些文物。
游十三陵最好自驾,上午看长陵和神路,下午看定陵,(昭陵可看可不看),玩这三个景点可以买联票。中午可以在附近吃特色宴,如康陵春饼宴。
(2)现代参加明十三陵活动小说扩展阅读: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1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
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
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参考资料:明十三陵-网络
3. 明十三陵为什么只开放三处
由于我国的文物政策为:对于历史人物或封建皇家陵冢不主动开掘。除非已经被盗墓分子非法盗挖的陵墓,政府相关文物部门才会有限度的保护性挖掘开发,也就是开放。
十三陵中定陵被挖掘了,故而对外开放定陵的地下宫殿;长陵由于其是地面建筑保存最完整的一个陵,建筑最早、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工艺用料最考究、原建筑保护最完整,有很大的历史价值,故而开放其地面宫殿群——金丝楠木大殿。
昭陵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修缮完毕就可以对外开放了。
(3)现代参加明十三陵活动小说扩展阅读: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
自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4. 明十三陵系列之总神道有什么特别之处
在明十三陵这里,有一条长长的路,这条路有一个很尊贵的名字——神道,也叫做神路。这条神路总长7公里半左右,由大红门、石像生等五部分组成。 原本根据传统,每一位帝王的陵寝前不管怎样,都会有一条路,但是十三陵里皇帝的陵寝基本上是在长陵四周修建的,所以二者就决定共用一条,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总神道。其实它也有它的作用,一方面为已经离去的皇帝灵魂的出行铺路的;另一方面让后代子孙谒陵时走动。
从风水方面看,道路的直弯走向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据明朝的风水大师所说的:“道路当与灵神一样评!”意思是说不管是阳宅还是阴宅前面的路,都必须像对待神一样去对待!神道的最北端是著名的棂星门, 走过了这道大门,我们就到了神道的尽头。道路旁的柳树被换成了杨树。松树、柳树、杨树的组合,似乎在描述着陵墓主人对明王朝的万古长青、声名远扬的期许。
5. 明十三陵真的不能去吗
能去的啊、
6. 明十三陵解说词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区域面积达40余平方公里。明朝迁都北京后,有十三位皇帝埋葬在此,故称十三陵。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明十三陵中,从永乐七年(1409年)营建的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的思陵,时间跨度长达二百余年。建造的顺序依次为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 、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长陵和定陵。此间共葬有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一名贵妃和数十名殉葬宫人。
陵区内还曾建有妃子墓七座、太监墓一座和行宫、苑囿、石牌坊、大宫门 、碑楼、神道等附属建筑。
长陵建成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年),是明朝第三帝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中最早和最大的一座。整个陵园由三道大院和两组建筑组成,主要建筑有陵门、神厨、神库、棱恩门、棱恩殿、棂星门、宝城、明楼、地宫等。棱恩殿最为壮观,占地 1956 平方米,全殿由 60 根金丝楠木巨柱支承,黄瓦红墙,垂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之一。明楼匾额上写有“长陵”二字,碑上刻有“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字样。高耸的明楼,是长陵的标志。
献陵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墓,建于公元1426年。仁宗是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不足九个月。献陵分为前后两组建筑,前部分建陵门,棱恩殿自成一院落,后一院落则由三座门起始,由二柱门、石供案、明楼、宝城等组成。
昭陵,明昭陵建于1538年(嘉靖十七年),是嘉靖帝为其父选的陵址,因朝中大臣维护封建机制,极力反对,即中断工程弃而不用。嘉靖三子穆宗皇帝因突然崩逝未来得及营造陵墓,遣官选址天寿山陵区,经反复审视,决定依旧址建陵。
明昭陵建筑规制有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平面布局严谨,施工精细,依山势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清乾隆年间封地面积有过拆大改小的修缮,距今已有200余年,原有建筑业已残破不整。1985年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依明代遗存基地,按照明代建筑风格进行了全面复原性修建。于1990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陵殿内陈列有祭陵的祭品及一帝三后的生平介绍,是明十三陵中地面建筑最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陵寝建筑。
石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为五门六柱十一楼,全部用汉白玉石筑成,宽28.86米,高14米,6根石柱是整块石料制成,坐落在雕有云龙花纹的石基上,石柱顶端各雕一小卧兽,顶部额枋上有11座带檐的小石楼。整个牌坊匀称大方,雕工精细,是明代石坊中的佳作,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古石坊。
大宫门是十三陵的正门,左右各有龙、虎二山把门。门右侧立有“下马碑”,从前不论帝后、大臣等,到此必须下马步行进入陵区,以体现皇祖们的崇高与尊严。
碑楼, 进大宫门不远处,即可见一双重檐、四面开门的碑亭,内有一块 “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 ”,高3丈,碑名为明仁宗赞美其父成祖朱棣一生功迹的颂文。背面刻有清乾隆帝的巡陵诗。
神道位于长陵前,长达七公里,原是通向长陵的一条大道,后为各陵所共有,也称陵道。石牌坊是神道的起点,往北依次是大宫门、碑楼、龙凤门,这组建筑的两侧是以巨石雕琢的24座石兽和12座石人(即石像生),为神道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氛。
7. 明十三陵的鬼故事 书
1、1956年挖掘定陵时,先是雷击了定陵明楼的坐兽,看陵的社员谷永中同时被雷击死,
然后昭陵村(离定陵1里)几名妇女得了撞客,口吐白沫念念叨叨说在定陵里住了三百年,不想今日被人惊扰,据说是被住在定陵宝城里的狐仙附体
2、1957年定陵挖掘后清理文物,帝后的棺椁被政工干部从宝城上扔到地里。这棺椁都是金丝楠木,被当地农民一抢而光,然后就出事了。
先是一家老两口捡了几块板,回家打棺材,第一口棺材刚做好,老太太就死了,第二口棺材做好后,老头马上咽气,前后不到半个月。
裕陵村一户农民,捡到棺木后回家做了找人做成了两个躺柜。一个星期天中午,他家四个孩子钻进躺柜玩,结果柜盖自动反锁,4个孩子在柜中憋死。
4个孩子死后,夫妻俩在几年中又生了4个孩子。然后他家唯一的儿子高中毕业不久,一天深夜趴在躺柜上神秘死去,据说是烧煤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而死。
据说,永乐7年(1409) 明成祖趁到北方巡边时.率领文武大臣、风水先生来到昌平县。走到龙母庄时.成祖见庄上有人家办事,他心中纳闷:今天又不是黄道吉日,为什么会有人家娶亲呢? 于是,他停下来,问娶亲的人家,为什么今日娶亲,是谁给择的日期? 那家人家也不知道是皇帝屈驾前来,只告诉他是本村僧人姚广孝择的日子.成祖让人找来姚广孝,问他为什么给选这个日子?姚广孝笑着说:“我知道今天不是黄道吉日,可我算定今天有贵人到庄上来。龙虎相冲,凶煞神自会退避,这叫逢凶化吉。” 成祖见他说破自己的身份,心想:此僧高才,见识极广,何不让他帮我去看看陵地呢! 于是,便向姚广孝摊开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请姚广孝随他一同去选择陵地,并封他为选陵候.
明成祖带着姚广孝等人从现十三陵水库处向北走,一路上,风水先生们各逞才智,大掉书袋,指出龙头` 龙尾,说蠓山和虎山是青龙白虎,能起到守卫陵区的作用。明成祖庭的连连点头,只有姚广孝没有言语,明成祖便问姚广孝道:“选陵候,你看看,这块地可以埋葬我的几代子孙?”姚广孝说:“此地山间明亮广大,藏风聚气,可以埋葬皇上的万紫重孙。”传说这是一句隐语,即告诉成祖,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明成祖当然听不懂这句隐语,还是下令圈地80里,将黄土改为天寿山,动土修陵 一.三个古怪的旅人
萧晓觉得城市里的生活无聊死了。暑假一到他就收拾些东西去乡下的姥姥加玩去了。大人们忙着干农活,年轻的孩子萧晓又不熟,住了及天萧晓更郁闷了。
这天萧晓吃了中午饭沿着乡间一条小道随便的溜达。天空有些阴沉,本来炎热的天气突然凉了下来。萧晓怕等会下大雨,多亿准备回家去。他转过身来,这才发现前面站着三个背旅行包的人,两男一女。三个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在自己后面了,萧晓不禁打了个冷颤。
“我知道一个特好玩特刺激的地方。”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说。
高个男生笑道:“怎么不早说,最近没劲透了。”
那个女生挽住高个男生的手,应该是他的女朋友。三个人开始朝萧晓走过来。小道不宽,他们并排走着,把小道都占满了。萧晓突然有些害怕,好像自己碰到的是强盗一般。他把身子侧过来。三个人并没有依次通过,也没有给萧晓让道。
女生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萧晓看着他们走到了眼前,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感觉自己无处可逃了。
“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女孩看着萧晓的眼睛又重复了这句话。两个男生突然朝萧晓诡异的笑了笑。萧晓转过身去,他像被催眠了一般往前走。过一会眼镜男生就走到了萧晓的前面带路,其他两人跟在萧晓的后面。
“我叫路平,他们两人男的叫刘海,女的叫方如意。”眼镜男生突然冷不丁的冒出来一句。他说话的时候没有回头,但显然是对萧晓说的。
萧晓的脚不自觉的往前走。他感觉自己被挟持了一样。“我叫萧晓。”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发现声音都在颤抖。这让他更害怕起来。
就这样走了有半个多小时,天空压得更低了,像是有一场倾盆大雨即将到来。
“我们,我们这到底是要去哪?”萧晓皱了皱眉头。
路平冷笑道:“一块很神奇的玉米地,据说在那里讲鬼故事很容易招鬼。”
萧晓的嘴角抖动了一下,他想退出,可是刘海和方如意在后面瞪着他。他想了想又说:“你是不是走错了。怎么这么久还不到?”
路平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又怎么会走错呢?”
萧晓不说话了。他的额头上全是冷汗。在这个地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好像除了听他们的别无选择。
二河边的歌声
终于到山顶了,萧晓果然看到了一块玉米地。玉米秆长得很高,但是玉米还没有成熟,被青色的叶子包裹着。萧晓很奇怪,谁会在这个山顶上种玉米呢?可是他不敢问其他三个人。
“就这吗?”刘海问路平。
路平点了点头道:“我们都进去吧,然后开始讲鬼故事。”
方如意拉紧了路平的手,似乎有些害怕。刘海笑了笑说:“没事的。”
萧晓跟着他们走进玉米地。一会的功夫萧晓就看不到其他三个人了,他们不见了。萧晓紧张起来,他惊恐的往回走。
“不要走。”路平的声音又传了出来。“蹲下来吧,我们开始讲鬼故事。”
萧晓长嘘了一口气。原来他们都蹲在玉米地里,怪不得看不见人。萧晓也蹲了下去,玉米秆将自己包围了起来。萧晓稍微的有些心安了点。
“我先来吧。”这是刘海的声音。
没有人反对。萧晓只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你们知道这个村子北面一公里的地方有条小河吗?两年前我在那条小河里游泳。我游泳的技术很好的,而且我喜欢潜水。我戴着一幅红色的眼镜,虽然河水有些不干净,但我还是能看清楚水底的一些东西。”
“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刘海的声音突然阴冷起来。
萧晓不敢说话,他抱紧了自己的身体。
刘海慢慢的继续说道:“我看到的是一颗人头。红色的头发,红色的脸,就像是满脸的鲜血一样。我当时很害怕,就急忙的游啊游。可是那颗人头一直追着我,像是乌贼一般。”
“后来我终于逃走了。我问村子里的人那河里有没有不干净的东西。一个老伯神秘的对我说,那河里曾经死过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是个小有名气歌手,她厌倦了城市里的生活,所以她想到乡下生活一段日子。有一次她到河边散步,不小心跌了下去,她又不会游泳,所以就淹死了。村子里的人将她的尸体打捞了上来,很奇怪的是她的头发不见了,变成了光头。”
“你们知道谁把她的头发拔光了吗?”
萧晓听到这突然感觉自己的手碰到了一些柔软的东西,就像是头发一般。他的身体不禁哆嗦了一下,猛然低下头去,这才发现那只是玉米地里的杂草。
“这个等会再说。”刘海卖了个关子,说道:“村民没有把这当回事。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在傍晚的时候他们路过河边会偶尔听到隐隐的歌声。而那些歌正是这个女人唱过的歌。”
萧晓的心脏似乎跳到了嗓子眼。起风了,玉米叶因为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也是在唱着一首哀怨的歌。
三消失在玉米地
方如意突然笑了一声,那声音象是幽灵一般从玉米秆的空隙里钻了过来。萧晓缩了缩脖子,他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谁拔光了那个女人的头发?”
“那个女人根本就没有头发。”方如意接过话来,说道,“我知道怎么回事。女人是个光头,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假发。而你看到的不过是她的假发,而且刚好那个假发套在一块圆石头上。”
刘海不说话,算是默认了。
方如意继续说道:“我听到的故事和你不一样。也是那个女歌手,只是她不是因为活得无聊,而是因为她得了绝症。她想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所以就去乡下修养。村子里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普通的农家饭而已。女歌手吃得还很合口味,只是她特别迷恋一种东西。那就是玉米。夏天玉米还没有成熟,村民们有存着的老玉米都拿给她吃了。”
萧晓的口有些干。他抬头看了看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雨还没下,风却刮得更加起劲。
“女歌手吃完那些玉米觉得不过瘾,所以有天晚上她就偷偷跑到山顶玉米地里去掰那些没有成熟的玉米吃。村民们第二天看到那块玉米地里已经没有了玉米。而他们要找女歌手时却怎么也找不着。”
“女歌手消失了。”方如意冷冷的说。“她消失在玉米地里。”
萧晓突然感觉黑暗中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那双眼睛贪婪而且凶残,似乎在寻找什么。
“她想吃玉米。”方如意又开始讲故事了。“村民们还发现一个很奇特的问题,那个站在玉米地里的稻草人戴着红色的假发,它的脸竟然长得像那个女歌手。”
“当然,他们也会经常在玉米地的附近听到一个女人的歌声。那是她在唱歌。”
天空中突然劈下一个炸雷,萧晓一屁股坐到了地上。他的心脏急剧的跳动着,那些玉米秆上的叶子磨擦得他的身体好难受。天已经完全黑了,只有偶尔的闪电能透出亮光来,萧晓看到有一个黑影站在玉米地里。她光着头。她的身边站着一个稻草人。
四歌星的死因
路平的声音很轻,他缓缓地说道:“我曾经看过关于这个女歌星的报道,神奇而诡异,他们都说她变成了稻草人,永远活在每一块玉米地里。原本不红的歌星在她死后突然大红大紫。她的唱片卖得特别的好。”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这就是我要讲的故事。”路平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女歌星大红之后有了很多的歌迷,其中有三个非常的执着和痴情。他们决定在暑假的时候去那块玉米地给他们喜欢的女歌手献花。”
“那是一个阴雨天,正是女歌星的忌日。他们下午的时候才上山,天空中总是不时地传出闷雷声。三个人有些害怕,他们相互鼓励,并且小声地哼着女歌星唱过的歌。后来他们就不怎么怕了,并在那块玉米地里呆到很晚。正当他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山坡上走来两个男人。他们又缩回到玉米地里,没有出来。”
“那两个男人的手里拿着花,他们把花放在玉米地的前面。这三个歌迷曾经搜集过女歌星的资料,他们借着闪电看清了那两个男人的脸,一个是女歌星的经纪人,还有一个是女歌星的丈夫。”
“他们两人献完花就坐在地上点根烟聊起天来。三个歌迷终于知道了女歌星的死因。原来那个女歌星很早就查出来有绝症。经纪人和女歌星的丈夫决定在她死后大炒作一把,发死人财。于是他们想到了这个办法。他们在山顶上种了一块玉米地。那天晚上他们把女歌星骗到这块玉米地里,他们把她杀了。然后把她的假发戴在预先准备好的稻草人上。最后他们编出来那套古怪的故事。”
“我要告诉你的是,那个女歌星,就埋在你现在坐着的地方。”
萧晓听到这突然像触电一般跳了起来。玉米棒子打中了他的头,他惊恐得全身发抖,在玉米地里乱窜。可是他找不到出路。
路平突然又说话了,声音阴森嘶哑。
“你坐下来听我讲故事。”他顿了顿说,“三个歌迷当时特别的激动,他们走出了玉米地,大声的斥责那两人。两人心里虽然愧疚,但更多的是害怕这三个歌迷将他们的事宣扬出去,那样的话他们将面对法律的制裁。情急之下,他们将那三个人从山顶上推了下去。”
萧晓的精神已经有些崩溃了,他无助的看着眼前的黑暗。天空中开始下起雨来,豆大的雨滴打在萧晓的身上,他感觉特别的疼。
路平继续说道:“再后来,村民就不敢来这个山顶了。因为他们经常会听到四个人在唱歌,是那个女歌星唱过的歌,一遍又一遍。除了那个女歌星,还有三个歌迷,两男一女。”
五萧晓的故事
玉米地里突然安静了。萧晓再也听不到另外三个人说话。玉米棒子随着风雨在黑暗中摇曳,它们就像一张张修长的脸,那些脸是一瓣瓣裂开来的。萧晓感觉自己的脚上传来痒意,他用力的挠,脚上似乎长出了一些疙瘩。
萧晓想他饿了,他要吃玉米。于是他把一根玉米秆拉弯了,将玉米棒子掰了下来。玉米没有熟,籽和籽之间有很多的长须,就是是散乱的头发一般。萧晓开始吃玉米,一根又一根,那些长须沾在他的嘴巴上。
脚上的痒意慢慢的往上走,传到了腿上。萧晓继续去挠。他感觉那些疙瘩越来越大,整齐的排列着。他瞪着眼睛去看,他的脚上已经长满了玉米粒,就像是玉米棒子一样,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排满着玉米粒。
那些玉米粒不停的往上长,从脚板长到小腿,从小腿长到大腿,然后爬上了肚子。他用力想去拨掉那些玉米粒,可是它们都长到了肉里,一动也不动。他的手上也开始长玉米粒了,顺着手臂长到了胸前。
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玉米人。
黑暗中突然有个声音在说,现在该你讲故事了。
萧晓怪异的笑了起来。他点了点头,用阴冷的说道:“我来讲故事。”
“那三个歌迷死后总是一遍一遍的从山脚走回山顶,然后再从山顶跳下去。其实他们是想把这个秘密告诉遇见的路人。有个叫做萧晓的人觉得城市生活无聊死了。有一天他走在乡间的小道上,天快要下雨了,他想回家去。等他回过头来的时候他看到了三个人,两男一女。他们说自己要去一个很刺激的地方,那个女孩还问他:‘你不跟我们一起去吗’……”
“你要带我去哪?”
“也许是地狱吧。”
六通俗的结局
萧晓坐在一条板凳上,面前放着个大红色的塑料盆。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玉米棒子,玉米粒撒了一地。
外婆走进院子,喊道:“萧晓,你同学来看你了。”
三个人跟着外婆来到了萧晓的面前,他们是路平,刘海,方如意。
萧晓满头大汗,打了一个激灵:“你们怎么来了?”
“平时我们都在一起玩,这次你一个人跑到乡下,很无聊的吧。是不是想我们了?”刘海笑道。
萧晓喘着粗气,说不出话来。
外婆怜惜的看着萧晓,说道:“可不是呢,剥着玉米粒都能睡着了。”
萧晓苦涩的笑了笑。他的耳边好像突然响起了一个若有若无的歌声,那个歌声苍凉而悲痛,犹如一个人垂死的呓语。
外婆皱了皱眉头说:“上村死了个女的,据说还是个小歌星呢,这几天办丧事,天天放这几首歌,都听烦了。”
萧晓突然长舒了一口气。
8. 明十三陵
指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
从朱元璋到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