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男主小说
① 古代四大美男子都是谁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男子,他们是潘安、曹植、沈约和卫玠。
1、潘安,晋代人。其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
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忘情地跟跟潘安走,甚至
还为他而争风吃醋。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上街。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
他,就用苹果来投掷他。于是,就有「果掷潘安」的传说。
2、曹植,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之子。他生得「神清骨秀」,器宇轩昂,而且「性慧敏,善文章」,才气横溢。脍炙人口的七步诗就是他的杰作。他还着有《洛神赋》、《白马篇》等名篇,辞句瑰丽,慷慨淋漓,为千古佳文,被后世广为传诵,堪称才貌双绝
3、沈约,南北朝梁代人。南唐后主、著名词人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指的便是沈约。后来,明代诗人夏完淳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这个细腰男子指的也即沈约。时人形容沈约之细腰,堪与一代美人赵飞燕相媲美。
4、卫玠,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走。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璧人」。谁料卫玠之美虽举世无双,却也因此祸从天降。那年他到下都城游玩,却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沿途几十里堵塞不通,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到达下都城时,全城轰动,「参观者」络绎不绝。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世说新语》中有「看刹卫玠」的故事,记载的便是这个传说。人们曾有「红颜命薄」之语,却不知也有「美男命薄」的呢
②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男分别都是哪些人
中国古代不仅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蝉、杨玉环和王嫱);还有四大美男,他们分别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和卫玠。可能大伙对这四大美女比较熟悉,对四大美男却却了解得不多。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伙做个简单的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三、宋玉和卫玠。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除了经常出现“貌比潘安”这个词,还有另外一个词也经常出现,那就是“美如宋玉”。宋玉不仅有俊美的外表,而且他的才华卓越,令当时的许多女性心驰神往,难怪宋玉能够一直流传千古。卫玠虽然从小就体弱多病,不过这并不会让他的美貌过于逊色,反而添加了一种更为令人怜爱的病弱美。有人曾评价卫玠像是玉一样光润。可惜的是,一代美男早逝,卫玠去世时年仅二十七岁。
③ 古代四大美男
谁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呢?
同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样,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有几种。
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这四大美男获得如此美誉的由来: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潘安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名洒潘江陆海云尔”。自古潘岳与陆机齐名。潘岳诗歌名列钟嵘《二十四诗品》上品,另外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则证明了潘岳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岳大大的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
宋玉:大才子
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他的代表作《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在文学史上,宋玉还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有人认为他还是第一个描写妓女的,并指出他的作品《神女赋》中的“神女”就是妓女。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唯《九辩》一篇文章,可以肯定是宋玉写的。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④ 古代四大美男是谁到底有多美啊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潘安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出生地不详,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 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这位帅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卫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
⑤ 有没有什么是男主角是潘安或者是古代四大美男的穿越小说呢(*^__^*)
兰陵缭乱,一本颠覆性的小说 超好看的,我看完还买了这本书 不是穿越的 但你绝不会后悔 主人公是四大美男中的兰陵王高长恭...
⑥ 有关古代四大美男的小说
兰陵缭乱
凤舞兰陵
兰陵王妃
情错潘安
寻樱丝
宋家玉话
⑦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是指哪四位
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潘安:天下第一美男 人们常用“貌似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一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男儿。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因为潘安既是美男又是才子,潘安的妻子倒也愿意下嫁给他。潘安对他老婆是痴情得很,非但老婆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老婆死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宋玉:大才子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潘安和宋玉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两位大帅哥了。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现在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他的代表作《九辩》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在文学史上,宋玉还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有人认为他还是第一个描写妓女的,并指出他的作品《神女赋》中的“神女”就是妓女。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唯《九辩》一篇文章,可以肯定是宋玉写的。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兰陵王:面具后的悲情王子 北朝时期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兰陵王是北齐的一员名将。他的名字叫高长恭,因为封地在徐州附近的兰陵,所以叫他兰陵王。北齐的始祖是高欢,高欢的大儿子就是兰陵王的父亲。兰陵王是他的第四个孩子。兰陵王这样的出身可算显赫。但这里有一个很奇特的情况。兰陵王兄弟六个,其他五个兄弟的母亲是谁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是谁,史书上没有记载。当时对女性的社会地位是没有什么避讳的,即使母亲是妓女也没什么关系。他的一个弟弟的母亲就是妓女。兰陵王的母亲的地位难道低得连妓女也不如吗?历史记载没有给出答案,他的身世也因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兰陵王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北齐和北周在芒山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场恶战。北齐名将兰陵王率领500铁骑两次冲入敌阵,杀敌无数。一直打到洛阳西北面的金墉城下,被敌人团团围住。城上北齐守将只见来者戴着面具,不知是敌是友,正在犹豫之际,兰陵王突然脱下了他的面具,露出一美丽绝伦的脸来。上面的人就认出了是兰陵王,群情激愤,万箭齐发,射向了北周的军队。下面的500将士在兰陵王的带领下更是越战越勇敢,结果北周的军队在这上下夹击之下溃败而归。兰陵王打仗自不在话下,问题是他打仗的时候为什么总戴着面具呢?这恐怕还是漂亮惹的祸。史书上说他貌柔心壮,白得像个美妇人。他的美貌不是历来崇尚的力量之美,而是非常女性化的美。这样征战沙场,自是怕别人瞧不起他。所以戴上个面目狰狞的面具(或说以铁甲遮面),就能起到不战而胜的目的。可惜的是,历史上并没有他的画像流传下来,这倒也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他也有个缺点:贪财。在他家门口,行贿的人络绎不绝,这点是很遭人非议的。他的部下相愿曾经问他,你已经地位这么高,这么富有,你干嘛还要去贪财?兰陵王默不作声。相愿接着说,大概你是怕自己功高盖主,所以特意想要弄出点污点来吧。但你现在想往自己脸上抹黑,实在是没有用的。皇上要害你的话,这正好是个把柄。兰陵王流着泪跪下说,你说得对。相愿说你应该功成身退。兰陵王听取了他的建议,变得消极起来,打仗也没这么起劲了,生了病也不去治疗了,想把病搞大一点,可以早点退休。但是就这样还动作太慢,不久就招来了杀身之祸。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诚如诗云,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兰陵王死时的年龄没有详细记载,但是估计是正当英年。 兰陵王英年早逝,北齐失去了军事支柱。四年后,北齐被北周所灭,北齐王室成员几乎全被屠杀。乱世的杀戮之中,人心如火海,兰陵王的美,如血中飘荡的一缕白梅香,令人肠断神伤。 卫玠:看死 出生地不详,西晋人。生得“花一般娇,粉一般嫩”,他常坐在白羊车上在洛阳的街上游玩。远远望去,就恰似白玉雕的塑像,时人称之“壁人”。一年他到下都城游玩,不料被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见《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卫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这位帅哥大概是四大美男中死得最搞笑的一位。他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玠”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可怜王大帅哥就这么香消玉殒了,不能不令人扼腕。 )
⑧ 古代四大美男
同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一样,众说纷纭。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有几种。
最常见的说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
第二种说法是:宋玉、尹伊、诸葛亮、潘安;
第三种说法是:宋玉、李世民、杜柯、严嵩;
第四种说法是:秦始皇、卫青、周瑜、李白;
这些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
潘安
人们常用“貌比潘安”来夸赞一个男人的美貌,潘安俨然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言人”,那么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又美到什么程度呢?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河南巩义(今河南郑州巩义市)人,籍贯河南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县大潘庄),有“河阳一县花”之称。
史书上直接说潘安长得漂亮的就三个字———“美、姿、仪”。他自然是外貌又好,气质又好。虽说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件毋庸置疑的事情。潘安在当时已经拥有一大批死忠的“粉丝”了。《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1]
虽说有那么多美女成天追着他,潘安却一点都不为所动。在对待妻子这一点上,潘安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好丈夫。潘安的妻子出身名门望族,比潘安家的门第要高,两人算不上门当户对。潘安对妻子是痴情得很,非但妻子在世的时候绝不出去拈花惹草,妻子去世后,他还念念不忘。在妻子过世了一年之后,他写了三首《悼亡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三首《悼亡诗》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因为当时妇女的地位很低,在潘安的《悼亡诗》之前,几乎没有出现过男子怀念妻子的作品,潘安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喜欢写哀诔之文,可以说是个忧郁的美男作家。
潘安的长相是没得说,也算得上是个感情专一的好丈夫,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并不像他的外貌一样令人欣羡,反而带有些悲剧色彩。他的政治道路还很坎坷,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2]
纵观潘安这一生,他集才情、美貌、专情和政治上的罪恶于一身, 是个复杂矛盾的生命个体。如若后人只记得他的美貌,那无疑是把他简单化了。在灿若星辰的芸芸美男当中,潘安能够在千百年岁月的洗礼之后,仍然作为一个美男子的符号被现代人所熟知,他英俊的外表和横溢的才华都是其流芳百世的原因。美男想不做昙花,内外兼修才是硬道理。 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自古潘安与陆机齐名。潘安诗歌名列钟嵘《诗品》上品,另外唐太宗亲自为《晋书》陆机传作序,则证明了陆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今存的作品《寡妇赋》、《袁永逝文》、《悼亡诗》等名篇都以善叙哀情著称,而潘安在西晋时期将赋这一文体发扬光大,其中他的《西征赋》、《闲居赋》、《籍田赋》、《沧海赋》、《秋兴赋》、《芙蓉赋》、《射雉赋》等都是名垂千古的不朽之作。
兰陵王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北齐都城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北齐战神,面具下的悲情美男子,这两个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兰陵王的,可见兰陵王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即是战神又是美男,可谓是文武双全的绝世美男子啊,可正是这样的一个男人最后却因太过完美,而惨遭嫉妒,含冤而死。
北齐的兰陵王也是给后世留下无限遐想的美男之一。他有着成为传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条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骁勇善战,比如他那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时的含冤而死。而这传奇中最绚烂的一笔,无疑是他那摄人心魄的美貌。
关于兰陵王,有一个十分著名的传说——他相貌过于柔美,不足以威摄敌人,因此每每戴面具上战场。邙山之战,北周攻击洛阳一带地区,围城却没有攻下。段韶、斛律光与高长恭奉命前往救援。段韶利用谋略打败北周军队,高长恭带了500名骑兵冲进北周的军队,到达被围的金墉(现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长恭戴着面具,城中的人不确定其是敌军还是我军,高长恭摘下面具,露出一张美貌绝伦的脸,军心振奋,于是大捷。
但究其真实历史,并未有兰陵王因面貌过美而带面具的记载。《北齐书》等史书记载:“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明确记载他戴的是头盔不是面具。史书中的东魏北齐西魏都有“铁面”装备的军人出现,也就是头盔和铁护面一体的,必须摘下头盔才能露出脸的重骑兵防护装备,并非后世所流传的面具。尽管如此,兰陵王的美貌却是不容置疑、超凡脱俗的。《北齐书》、《北史》中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兰陵忠武王碑》中说他“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旧唐书·音乐志》中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话》中说他是“白美类妇人”。
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的长子文襄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这使得他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北齐书》中记载:“兰陵武王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第四子也。”又记载文襄六男中:“文敬元皇后生河间王孝琬,宋氏生河南王孝瑜,王氏生广宁王孝珩,兰陵王长恭不得母氏姓,陈氏生安德王延宗,燕氏生渔阳王绍信。”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兰陵王半生戎马,战功赫赫。可这给他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带来了厄运,因太过完美。邙山大捷后,后主高纬问他:“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高纬猜忌拥有兵权的兰陵王是否想取而代之,想把“国事”变成“家事”,开始有所忌讳。兰陵王察觉皇上对他的敌意,便开始收受他人贿赂希望以此保全性命(爱财的人不爱权),后又听从别人建议称病对朝政退避三舍。可就是如此小心谨慎,兰陵王依然没有躲过被赐死的命运。武平四年(公元573年)五月的一天,后主高纬派使者看望皇兄高肃,送来的礼物竟是一杯毒酒。兰陵王悲愤至极,对自己的爱妃郑氏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郑妃劝他说:“何不求见天颜?”天真的郑妃以为可能只是兄弟之间的一场误会,只要高肃向皇帝求情,就可能讨回性命。而兰陵王自己心里明白,向后主高纬讨个说法根本没有用。年前,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重臣老将斛律光,不也是无辜被引诱入宫、用弓弦残忍勒死的吗?万念俱灰的兰陵王,扔下一句“天颜何由可见”,遂将鸩酒一饮而尽,死前烧掉所有债券。
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322年-约公元前298年),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汉族,出生于战国时期的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为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与唐勒、景差齐名。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古代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当中,往往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宋玉不但漂亮,而且才华卓越,让许多女性心驰神往。
宋玉貌美之说流传千古,但他到底怎么个美法却已是千古之谜,因为他连一张画像都没有留下。但我们可以从《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中,意会一下宋玉是何等的美貌。
根据《登徒子好色赋》的记载,登徒子跟楚王汇报说宋玉是个美男子,他能说会道,但是生性好色,所以千万不要让宋玉跑到后宫。听了这话,宋玉自要反击。他跑去跟楚王说,请您来做公证人,看一看到底是我好色还是登徒子好色?宋玉首先说,天下的美女莫过于楚国,楚国的美女又莫过于我的家乡,家乡的美女又莫过于我隔壁的一个邻居———东邻之女。我家隔壁这位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施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毛像鸟的羽毛那样挺拔,肌肤像白雪,腰很细,牙很白。就是这样一个绝代佳人趴在墙上,看了我三年,我也毫不动心,我难道也算得上是好色之徒吗?相反登徒子不是个好东西。登徒子家有丑妻,他老婆一头乱发,两耳畸形,嘴唇外翻,牙齿凹凸不平,走路一瘸一瘸,再加上驼背,又满身是疥疮。登徒子却很喜欢她,跟她一连生了五个孩子。你看只要是个女人,登徒子就会喜欢,所以他比我更好色。其实用当今的观点来评判,登徒子不弃糟糠之妻是件值得称赞的事情。但宋玉口才非凡,被他这样一忽悠,楚王竟然给说晕了,判定登徒子是个好色之人。这一判竟然使登徒子从此以后就背上了好色的骂名,成了后世色狼的代名词。
宋玉并非徒有其表,他同样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在文坛有着宗师级的地位,创造了好几个第一。他是第一个写悲秋的,也第一个写女性的。他对女性经典性的描述,对后世曹植等人影响非常大。宋玉《神女赋》中的神女,体现了先秦女性美的观念,他在汉民族集体意识中积淀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原型,从曹植一直到曹雪芹,每当文人欲表达女性的美艳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回溯到这个原型。宋玉名篇《神女赋》和《高唐赋》把巫山的女神(巫山神女)的美貌描述得让后人垂涎了几千年。他留存下来的作品共16篇,其中《九辩》确信为他所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堪称楚辞中的双璧。
关于宋玉身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曾经到过楚国的京城,在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也一度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实际上不善为官,不合于时,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3]
卫玠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尉,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冼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卫玠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他的祖父卫瓘说卫玠与众不同,只是自己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那一天。卫玠年少时乘坐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⑨ 古代四大美男
(一)宋玉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崇尚老庄,战国时期鄢(今湖北宜城市)人,楚国辞赋作家。宋玉好辞赋,为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楚辞作家,后世常将两人合称为“屈宋”。他是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男之一,风流倜傥,潇洒干练,反应敏捷,谈吐不凡,所以楚王经常要他陪伴伺候,或游于兰台宫,或游于云梦泽。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宋玉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辞赋家,是楚国的诗人,还是宋国公族的后裔,据说他比较崇尚老子和庄子他们二人的文学思想,曾经在楚顷襄王手下做过事,也当过楚国的士大夫,那些他传世的名作里边以《九辩》最为出名,那些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便是人们用来形容他的。
据说,宋玉是屈原弟子,他并没有因为其美貌而青云直上,其在官场上混得还是比较差的,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大官,虽然靠写得一手好文章和精通音律,也曾接近过楚王,但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连提点建议都没被采纳。但他并没有从此自弃,而是投入到创作中去,也写出了不少好文章。他在屈原骚体的基础上变化出一种新体裁----赋,虽不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算是不辱没师门了。
宋玉身形样貌皆为上等,加之才华横溢,出口成章,这样谪仙般的男子竟然一生未娶,“宋玉东墙”典故可知,被最美的东墙女子所爱慕,宋玉都不曾动心,可叹那东墙女将情思托付给这“无情”人,甘愿等他三年,却盼不到他的回应。
宋玉在楚王府做文学侍从时,因在音乐上有所造诣,常与一位名为莫愁的女子共同作曲。莫愁女自小生的美丽动人,又善于歌舞,十七岁时被楚王带进府中做乐妓。长达几年与宋玉合作,两人才情,风姿都不相上下,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奈何莫愁早已心有所属,她的意中人是自小相识的青梅竹马王襄哥。宋玉知道美人心有所属,他把自己对莫愁的爱恋埋藏在心底最深处。楚襄王知道此事后,便把王襄哥发配至扬州,两人此后相隔数千里,在那时的情况看,这双人怕是一辈子难以相见了,如此生离的结局,莫愁实在是难以接受,在送别王襄哥后,在白雪楼上纵身一跃投进了汉江,这样年轻的生命随着失去的爱情凋谢了……
莫愁死了,宋玉悲愤,谴责这世道不公,让他所敬重,所认同,所爱慕的人一个个的不得快活……从此以后,再没有寄托的人,便只身陷入这乱世,尽所能还他们一个清平世界吧!
“心中藏之,无日忘之。”宋玉将一生唯一的爱给了莫愁,此后,再美的女子也入不了他的眼,宋玉一生极其悲哀,郁郁不得志,不得爱,不能尽用其才,尽诉其心。
他拥有最好的容颜,最博识的老师,最细腻的文笔,却不幸生于这样一个纷乱的世道中,知道了那么多,偏又无法做那么多……昏聩的国君,奸恶的佞臣,浑浊的朝堂,这一切宋玉看在眼里,痛不欲生,悲愤至极,无能为力,只能全身心投入辞赋中,为后人留下惊天动地的一笔,“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直至最后,宋玉依然陪楚国走到了这破败的结局,同生同亡,当这个已步入古稀的老人看到已亡的楚国后,终于闭上了双眼,像是完成了使命般,随着楚国的消亡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凄凉悲苦的一生。
(二)嵇康
嵇康(公元224年-263年,一作公元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童年时代的嵇康,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他自幼博览群书,可以说学一样成一样,文学、音乐、玄学统统不在话下,就连养生方面,也颇有一番成就。
他曾写过一篇《养生论》,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养生名篇了。文中告诉了人们为什么要养生,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养生操作,比如他提出“饮食不节,以生百病”告诫人们不要暴饮暴食等等,《养生论》一经发表便引起全国的轰动,读过嵇康文章的人们都想一睹这位才子的真容。
嵇康不仅从小就才华出众,就连相貌都是数一数二的。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了首都洛阳,首都的人们听说嵇康的到来,都纷纷跑到街上观看,把街道围了个水泄不通。
很多人在见到嵇康的真容后,纷纷为其倾倒,甚至都忘了他是一个出众的才子。嵇康有一米八多,气质出众,剑眉星目,虽然他不在意自己的容貌,不打扮修饰自己,但还是风采出众,难以掩盖。
可以说,见过嵇康的人,即使不为他的才华而倾倒,也会因为他的颜值而倾心。
最终他的“帅”,连当时的皇族曹家都知道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曹操的外孙女常乐亭台公主看到了嵇康,只是见了一面,公主便对嵇康再也难以忘怀,最终,公主拖人找到嵇康,并主动要求下嫁于嵇康。
幸而嵇康非常欣赏公主的修养和品德,两位璧人结成了美满的姻缘。不过娶了公主没多久,他就带着公主归隐山林了,嵇康与长乐亭公主育有一儿一女。
嵇康就像是上天的宠儿,从外貌到内在几乎都完美无瑕,可就是这样的天选之子,也没能逃得过世俗的磋磨。
他喜欢“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常修炼养性服食内丹之事,弹琴吟诗,自我满足。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
嵇康曾经游于山泽采药,得意之时,恍惚之间忘了回家。当时有砍柴的人遇到他,都认为是神仙。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包括诗歌和散文。其诗现存五十馀首。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而以四言成就较高。何焯《文选评》称:“四言不为《风》、《雅》所羁,直写胸中语,此叔夜高于潘、陆也。”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嵇康那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最终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写了很多斥责孔子的文字。一直以来,统治者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就是分分合合。统治者需要知识分子的支持,知识分子却往往看不惯统治者的做派,对其进行抨击和批评。统治者忍受不了,便拿起屠刀杀之,达到让其闭嘴的目的。
嵇康如此藐视圣人经典、痛恨官场仕途,长久下去,岂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统治,此人非杀无以正民风、清王道。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嵇康的好友吕安的妻子徐氏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保全门第清誉。但吕巽害怕报复,于是先发制人,反而诬告吕安不孝,使得吕安被官府收捕。嵇康非常愤怒,出面为吕安作证,因而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这些要求并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从前袁孝尼(袁准)曾跟我学习《广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广陵散》现在要失传了。”说完后,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不久后便意识到错误,但追悔莫及。
《广陵散》是叙事曲,讲述的是战时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终于实现了刺杀韩王的报仇夙愿。
此传谱者,全本共四十三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一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窃以为有过冗长,略嫌繁复,故重作节本,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一段,《大序》一段,《正声》十五段,《后序》三段,共二十一段。
《广陵散》的来历: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为一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里更有一则神鬼传奇,说的是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嵇康死了,广陵散也一度失传了。
(三)潘安
人们都知道我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她们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姿容,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玉环。有美女就有美男,古代公认的四大美男分别是宋玉,嵇康,潘安,卫玠,今天就说说潘安的故事。
潘安(247年-300年),字安仁,荥阳郡中牟县(今河南省中牟县)人。潘安是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安平太守潘瑾的孙子,琅邪内史潘芘的儿子。潘安有美好的容貌和优雅的神态风度,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被推举为秀才,担任河阳令,随后为怀县令,勤于政绩;后期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潘安主要作品有《悼亡诗》、《秋兴赋》、《闲居赋》、《哀辞》、《沧海赋》等。
潘安出生在一个儒学家庭当中,受到祖辈的影响,潘安也被父辈培养成为了一个具有儒学气息的男子,潘安在年少的时候就背诵经典古籍,熟读书籍的潘安为他以后为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大之后的潘安不仅风貌翩翩,而且有着一张令女人都嫉妒的脸,成为了闻名遐迩的美男子。
《世说新语》中记载,潘安每次出去游玩,都会有大批少女追着他。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都能够满载而归,这就是“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潘安从洛阳这么一走,就走成了大众情人。有个叫左思的,就是那个因写《三都赋》而“洛阳纸贵”的人,一直觉得自己很男人,听说了潘安的好事,也想上街走一走,走是走了,却没有得到什么花果,而是一群韵香味艳的唾沫。左思好懊丧,左思右想去了。还有个张载,因写《剑阁铭》,晋武帝派人镌石的那人,也想上街一试,却是被一群小儿用瓦片和石子撵了回来。两人上演了一场男版的东施效颦。这世界是个世俗的世界,花遇蝶的感觉和花遇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左思、张载,文章上得了市面,人却容不得街景。这件事依然传得满洛阳,就又传到了《晋书》上。
俊颜也是会影响他人的,这里有着说不清的问题,其中可能就因太美而遭人妒忌开罪别人。有个人就现出了不满,这个人叫山涛,就是“竹林七贤”中那个被嵇康写绝交信的山涛山巨源,山涛在皇上面前说:“潘安之美,并不是真美,是他化装化的。”然后给皇上献计,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宣潘安穿冬衣上朝,必然见分晓。潘安急匆匆换上冬天的朝服,顶着烈日在殿外等旨面君。等了很久皇上才召见,这时的潘安早已汗流浃背,脸上被汗一冲,愈加玉色凝脂,粉里透红,哪有什么粉妆。皇上龙颜大悦,极赞潘安的美是空前绝世。山巨源又一次陷入了尴尬的源流。
长得帅不说了,人家还对待感情非常专一,潘安的小名为“檀郎”、“檀奴”。潘安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就是杨容姬,杨容姬是西晋杨肇的女儿。她也是一位才貌出众的佳人,家世地位要高于当时的潘安,潘安和杨容姬成婚之后,夫妻感情甚笃非常恩爱,潘安对自己的妻子可谓是一往情深,忠贞不渝,一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成语潘杨之好说的就是这对夫妻,杨容姬早逝后,潘安痛不欲生,并写下《悼亡诗》来缅怀自己的妻子,表达对杨容姬的无限哀思,潘安自杨容姬死后,终生未在娶妻。不得不说,一代美男子潘安真的是一位用情至深的好丈夫。他也是女性心目中完美的情人、夫君形象,“檀郎”、“檀奴”遂成为夫君或心上人、情郎的代名词。这一称谓寄托着女性对情人、夫君用情专一的热切希望。
北宋之前《二十四孝》里记载有潘岳辞官奉母的故事:“郑州中牟人潘岳,字安仁,晋武帝时任河阳县令。他事亲至孝,当时父亲已去世,就接母亲到任所侍奉。他喜植花木,天长日久,他植的桃李竟成林。每年花开时节,他总是拣风和日丽的好天,亲自搀扶母亲来林中赏花游乐。一年,母亲染病思归故里。潘岳得知母意,随即辞官奉母回乡。上官再三挽留。他说:‘我若是贪恋荣华富贵,不肯听从母意,那算什么儿子呢?’上官被他孝感动,便允他辞官。回到家乡后,他母竟病愈了。家中贫穷,他就耕田种菜卖菜,之后再买回母亲爱吃的食物。他还喂了一群羊,每天挤奶给母亲喝。在他精心护理下,母亲安度晚年。
潘安虽有家世,其本人在官场却是阻挠重重,女人当然喜欢他,可惜官场却是由男人操纵,他文才、相貌引人妒忌,仕途十分苦闷。自二十岁至四十岁,潘安屡次起伏,两次革职,三次贬谪,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
公元229年,皇后贾南风欲杀死晋惠帝的儿子愍怀太子,于是借皇上身体不好为由宣太子入朝探视。但当太子入朝后,贾南风却秘密将其安排在其他房间居住,并假传皇上诏书,赐给太子三杯酒,逼他全部喝掉。
有了皇帝的旨意,愍怀太子自然是不敢怠慢,将三杯酒一饮而尽,喝的是酩酊大醉不省人事。就在此时,贾南风再度假借皇帝名义,让太子将潘安提前拟好的《愍怀太子祷神文》抄写一遍。
此文章说是“祷神文”,实则内容尽是大逆不道之言。潘安在内容中,以太子的口吻劝皇帝退位,并表示若皇帝不主动退位,太子便会采取一系列行动来逼他退位。这样的话语, 太子清醒之时是绝不可能抄录的,但偏偏当时的太子早已经没有思考能力,于是稀里糊涂的就将其原原本本地抄了出来。
因为此事,愍怀太子必然是难逃一死。虽然说这卑劣的阴谋是贾南风一手策划的,可潘安在其中也发挥了大作用,经他手写出的那一篇“祷神文”成为了杀人不见血的暗器,他也成为了杀人凶手之一。
此事在朝廷中激起轩然大波,群臣激愤。没过多久,赵王司马伦起兵发难,将皇后贾南风废为庶人,贾南风手下的党羽纷纷被诛杀,这其中也包括长期帮助贾南风做不义之事的潘安。
因为攀附权贵,潘安不仅害了自己,而且一下害了自己的三代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儿女。据说,潘安在刑场上见到了自己白发苍苍的母亲,号啕大哭,跪在母亲面前不停地磕头。一代旷世美男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他也是死的最惨的帅哥了。
(四)卫玠
我们都知道成语貌比潘安,说的是大帅哥潘安。也有一人因为长得太帅,被人给看死的,成语看杀卫玠,说的就是他。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晋朝⽞学家,同时也是⼀位朝廷官员,出⽣于现在的山西⻄夏县。他是古代四⼤美男之⼀,⽗亲名为卫恒,当时任职尚书朗,也是⼀位著名的书法家。卫玠5岁时就很有名,被人们视为神童。 他神态和平常小孩不一样,他的祖父也经常说他与众不同,还说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的一天,很是惋惜。
卫玠从⼩⻓相⼗分俊俏,就现在⽽⾔他是众⼈眼中的偶像。当他坐着羊车出门去街市游玩时,简直是⼀场灾难,每次都造成城中交通瘫痪,因为来欣赏他美貌的人太多了,人们倾城⽽出,站在路边欣赏花美男,⼀时间万⼈空巷,观者如堵墙,当时⼈都叫他“璧⼈”。令⼈不得不叹服的是,卫玠的美超越了性别,就连男⼈看了也怦然⼼动。
骠骑将军是他的舅舅,英俊豪迈很有风度,但是每次他在身边都会感叹自己样貌丑陋。还和旁人说起,和卫玠一起出游就仿佛有个光亮的珠子在旁边闪闪发亮。
卫玠从小身体便不是很好,常常生病在家休养,也因此有更多的时间读书研究。卫玠喜好探究玄理,虽然身体不好,却坚持关于玄理的研究,渐渐地卫玠关于玄理的见解传开来。
卫玠的母亲告诫他要少说话,养好身子。但偶尔精神恢复,亲朋好友请他谈话,他头头是道地说理,常使得在坐的人心悦诚服。当时琅琊人,著名的玄学家王澄是个很有威望的人,对于一般人是绝不推崇的,但他听到卫玠的一些理论后颇为惊讶,立即上门拜访卫玠,与他相谈甚欢,聊到一些玄妙之处更是为之倾倒,一时“卫玠谈道,王澄倾倒”传为美谈。王澄与王玄、王济都有盛名,但是都在卫玠之下,当时世人常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卫玠认为,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 “人有所不及,可以情恕, 意不相干, 可以理遣。 ”意思是说, 要有宽容的度量,凡事都可以析理的方式讲清楚,不至使人们之间关系僵化。这虽然把分析道理当作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但对于处理一般的社会关系来说,还不失为一种良方。
朝廷也曾多次想招卫玠入朝为官,可他都拒绝了,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担任太傅、太子洗马。
310年,八王之乱把西晋政权闹成一锅糨糊,胡人势力乘机进入中原,天下大乱。卫玠就想搬到南方去住,他的兄弟不肯走,母亲则说不会丢下他的兄长,他跟母亲讲道理说是为了门户,这才劝动了王氏。临走的时候卫玠对他兄长卫璪说:"恭敬父、师、君的道义,是人们所看重的。如今可以说是献身事君,兄长自勉。"他兄弟后来死在匈奴人手上。
他们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汉),妻子乐氏经不住旅途疲惫,死去了。征南将军山简见到他很是喜欢,觉得嫁女儿应该只嫁贤人,不应该去看地位和钱财,何况卫玠本就是权势富贵的人家,就把爱女嫁给了他。卫玠带上新妇又往东行,来到了大将军王敦镇守的豫章(今南昌)。
王敦见他一表人才,能说会道,很是器重。卫玠并不买帐,他感觉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乱,不可依附,于是再次转移,投奔东晋都城建邺(今江苏南京)。此时的他已经积劳成疾,病情更加严重了。
建业的官员们久闻卫玠艳名,立即答应予以重任。他的美貌传说早就流传在南京的⼤街⼩巷。人们知道卫玠就是那个美得惨绝⼈寰、清谈起来勾魂摄魄的卫璧⼈啊!南京城的卫玠粉丝集体出动,人山人海地围观,挤得卫玠举步艰难,使他一连几天都无法好好休息,这个体质孱弱的美少年终于累极而病,一病而亡,年仅27岁。这炫⽬的⼤明星陨落时,南京的“卫粉”们哭声震天。有人说卫玠是被人看死的,这就是成语“看杀卫玠”的出处,当然这纯属无稽之谈。
还有一种说法是卫玠为逃避战乱,拜见大将军,两人深夜座谈,将军便邀来谢幼舆,谢看到他很是喜欢,两人就谈到了第二天早上,因为过于疲惫最终去世,在我看来也是谣传。
《世说新语》中曾说他是:"风神秀逸,身体羸弱",他去世后葬在南昌,又改葬到江宁,丞相说他一代人才不该草草安葬。
卫玠一生,没在政治上兴风做浪,没为中国文艺或科技的发展做贡献,军事方面更是碰也没碰过。这么个人,居然在《晋书》上有传记,可见 “美男子”已经成为当时的一种文化现象。传记里反反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俊美,二是会清谈。
这四大美男的故事讲完了,他们都生于乱世,容貌上乘,家世显赫,文采斐然,然而命运对他们何其不公,他们都是那个年代权利争斗的牺牲品,最后被奸人陷害。红颜薄命,说的不光是美女,美男同样逃不开悲剧的命运,我又想起这首歌词了:长得丑活得久,长得帅老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