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小说起源于唐传奇
A. 中国的武侠小说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B. 中国的武侠小说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C. 世界上第一部武侠小说是谁写的
《江湖奇侠传》,《江湖奇侠传》前后虽出自两人手笔,但小说内容和格局,完全浑然一体,成为民国章回小说中的优秀作品。这部小说中“火烧红莲寺”“张汶祥刺马”是被众多的小说、戏剧取为题材的;而这部小说中许多神奇的情节,又多有中国古代神怪小说奇幻变化、怪诞神奇的想象虚构的渊源,如金罗汉吕宣良有一对神鹰,渲染了主人公的神秘行迹,正与《西游记》中以沿路收徒征妖中的神妖的描摹相仿佛,奇兽成魔,灵物化妖,万物皆有灵性,于是主人公格外奇幻莫测。这是与一般宣扬武功的武侠小说略有不同,是神怪和武侠相揉合的小说体,正如书题的“奇”和“侠”两字。
小说前半部抗清意识较为显明,主线人物柳迟是明末隐居山出生,不少人物都与太平天国发生了联系,笑道人所述的昆仑派祖师,即为明末福王后裔;后半部抗夷意识又为突出,笑道人和哭道人的斗法和酒侠对红云老祖的说教,都透露了这样的观念。但其贯穿全书的却是以正压邪的义侠思想,这是民族传统思想的真理观、正义观。如前半部为张汶祥刺马翻案,直接把张汶祥的侠义精神写出来,后半部更着力写了酒侠的正义行为。因此,这部小说提供了社会思潮研究的生动材料。
小说宣扬了爱国主义的感情,这与成书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哭、笑二道人的斗法,酒侠以琉璃球感化红云老祖等人,都淋漓尽致地以幻术形式反映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危机。昆仑、崆峒因派别门户之见,嫌隙日增,最后在民族利益面前,重新携手合作,这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是有现实意义的。
小说中大多篇幅描绘了湖南一带的风俗民情、民间传说,也是民俗学研究的资料。如湘阴、长沙的调龙灯,叫化背米袋多少划分等级的习俗,平江、浏阳两县的争水陆码头,等等,再加上众多的地方民间传闻故事,使小说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使读者看到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宛若进入了历史博物馆的民俗展览厅,目不暇接。这也是这部小说拥有众多读者的原因,其雅俗共赏,也不是一般粗劣的俗小说所可比。
这部小说的章法结构是着力写“传”,人各有传,传传相贯。因人物众多,传多事多,枝叶繁茂,从而主干情节开展比较缓慢,形成它自身传与传纵横交叉的艺术风格。作者在一百零六回中自白道:“虽则是小说的章法稍嫌散漫,并累得看官们看的心焦,然在下写这部义侠传,委实和施耐庵写《水浒传》、曹雪芹写《石头记》的情形不同。《石头记》的范围只在荣、宁二府,《水浒传》的范围只在梁山泊,都是从一条总干线写下来。所以不至有抛荒正传,久写旁文的弊病。这部义侠传却是以义侠为范围,凡是在下认为义侠的,都得为他写传。从头至尾,表面上虽也似乎是连贯一气的,但那连贯的情节,只不过和一条穿多宝串的丝绳一样罢了。这十几回书中所写的人物,虽间有不侠的,却没有不奇的,因此不能嫌累赘不写出来。”作者以“奇”和“侠”为写作的纲,以各人的传为目,贯穿成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长篇小说,这是构思上独特之处。这种匠心独运的构思,是比较了传统优秀的长篇小说之后而自走的道路,对读者自然会有启发的。
小说的后半部写了人物和事件的结局,与前半部珠联璧合,续作者的功绩也赫然可贵。原作者写到一百零六回,正有写不下去之感,他表白道:“至于两派的仇怨,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释。不过在下写到这里,已不高兴再延长下去,暂且与看官们告别。以中国之大,写不尽的奇人奇事,正不知有多少!等到一时兴起,或者再写几部出来给看官们消遣。”由于原作者立意在于写出“奇”和“侠”,取材也多有传闻依据,难免使小说产生意境开拓之困惑。续作者便大胆虚构,指出新的思想境界,不仅续到有个结局,而且把现实生活中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的忧思也写了进去,使小说更具现实感。续作者写的外夷入侵幻境,却正是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侵略者狰狞残暴行为的真实概括。
广大读者欢迎章回小说,是因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广大读者一份重要的精神食粮。续作者在一百零七回中有一席长达千余字的表白,其中说道:“不料一百零六回刊出后,看官们责难的信纷至沓来,仿佛是勒逼在下非好好的再做下去不可。以在下这种营业性质的小说,居然能得看官们的青眼,在下虽被逼勒得有些首急,然同时也觉得很荣幸。因此重整精神,拿一百零七回以下的奇侠传与诸位看官们相见。”可见,续作的原因是由于读者“勒逼”,使这部《江湖奇侠传》在后半部有更新的艺术意境,是读者的功劳。我们不妨说,章回小说是民众文学的财富,根在民众。
D. 武侠小说的起源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火药没有发明之前,刀枪剑戟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保家卫国,又可以用它求取功名富贵,尤其是统治者,更是十分看重,在中国古代教学,是文武并重的,《周礼》中记: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中的射与御,就是射箭、驾战车挥刀枪作战的。《汉书.艺文志》亦载“剑道三十八篇”“和手搏六篇”,被称为“兵技巧”,它以手足、器械的使用为基本技能,据今已有二千多年,至南朝刘宋时,已有武术之称。会武术的人,一方面进入朝廷的军队,成为职业军人,这类人为朝廷所用,自然也就会在浴血沙场的同时,求得功名富贵。
但总有一类人,就象现在的执政党与在野党一样,对朝廷政治以及当权者有不同看法,在武术上的在野党就是那些号称侠客的人。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流落民间,又自恃一身好功夫,挑战权贵、邪恶,扶危济困,这也原本没有错,但也有因所谓重感情、讲义气而犯糊涂的时候,只为报恩或复仇,可以置国家法律与他人利益于不顾,这就是韩非子说的:“侠以武犯禁”。但如果在一个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朝代,当侠客们啸聚山林,当起“绿林好汉”来“替天行道”,公然与当权者叫板时。这种行为,却得到老百姓的拥戴,这同时也是侠植根人们心中,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如瓦岗寨的程咬金、秦叔宝等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武松等。
摘自小说阅读网
E. 中国古代,武侠小说产生的具体时间(哪朝哪代是哪个皇帝在位的第多少年公元多少年)
最早的与侠有关的是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和《史记刺客列传》。
最早的武侠小说是《燕丹子》,具体成书年代不详,鲁迅认为是汉朝以前(《中国小说史略》),记载此书最早的是《隋书经籍志》。它讲述的是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刺秦王发生于公元前227年,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所以按鲁迅的说法该书应产生于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02年。
至于侠的起源,推荐你看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之《千年一梦》。简单来说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演化而来,文士后来成为政客儒生,武士后来演化为武侠。
研究武侠及武侠小说推荐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
F. 中国武侠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应该是唐传奇吧
G. 中国的武侠小说最早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20世纪前半期武侠小说不仅作品多,传播广,而且从内容到形式,都与古代武侠小说有明显的区别。出现了北派四大家:还珠楼主(1902~1962)
,以写奇幻的剑仙取胜,代表作为《蜀山剑侠传》;白羽(1899~1966),以写人情世故擅长,代表作为《十二金钱镖》;郑证因(1900~1960),以写帮会争斗、武功技击称雄,代表作为《鹰爪王》;王度庐(1909~1977),以写悲剧侠情闻名,代表作为《鹤一铁》系列五部曲。
50年代初,武侠小说在经过一度沉寂之后在港台复兴,在小说的内容、技巧上都与1949年以前的武侠小说有明显的不同,人们习惯上称作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作品层出不穷,水平很不整齐,以金庸、梁羽生、古龙三人的影响最大。金庸的代表作品有《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梁羽生的代表作品有《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七剑下天山》等。古龙的代表作品有《楚留香传奇》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等。
大陆的武侠小说是从80年代复兴的。
1981~1985年,以刊于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中篇武侠小说为主,1986
年以后,长篇武侠小说竞相推出。代表作品有冯育楠的《津门大侠霍元甲》、残墨的《神州擂》、赵西玉的《达摩剑》、张宝瑞的《八卦掌传奇》等。
H. 武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要说源头,那要很早很早了呢
武侠:顾名思义,就是凭借自身的勇武主持公道正义之侠士。从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开始就记述这类传奇故事。但“武侠”一词却由来甚晚,据说是由日本人所衍创,至明清时代流传至中国,即而“武侠”一词开始大行其用。
《史记》中的游侠列传,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的历史,但司马迁的文笔是真没话说,读起来就跟小说似的。以至于从那以后,武侠小说的有很多情节都借鉴了其内容,或是其中人物的性格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侠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武侠在中国的发展史渊远流长。关于他的发展史,有很多种说法,比较通俗的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源于唐人小说,如代表作《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等作品,侠义类小说由此开始大行其盛,接受这种说法的人比较多。另一种说法是:源于太史公〈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由于侠义小说是传奇类小说,与太史公的严肃传记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接受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
汉朝太史公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写了荆柯、郭解、聂政、豫让等游侠刺客的传记故事,塑造了一个个侠烈至性,血肉丰满的文侠武侠形象,几千年来涤荡着读者的心胸,是武侠小说发展的原动力。不过这毕竟是传记文学,还不是纯粹的武侠创作。到了六朝时期,志怪小说盛行,但也夹杂有歌颂侠义志士的作品,如著名的〈搜神记〉,其中就有类似的豪侠故事,但篇幅不长,情节也较简单。
在后来,唐朝有唐传奇,虽然唐传奇不仅仅是武侠,但也算是武侠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学领域极其繁荣昌盛,传记小说也开始大行其盛。唐初以爱情和神怪为主,代表做有:《枕中记》、《南柯太守传》、《霍小玉传》等,到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势力强大,彼此以刺客牵制和威摄对方。刺客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因此社会上盛行游侠之风,以此为内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聂隐娘》、《昆仑奴》、《红线》、《虬髯客》,显示在当时动荡的社会中,人们对现实的无奈,又看不到希望与出路,只有寄情于那些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不畏强暴、本领非凡的侠客,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特别是《虬髯客》,写的是隋末时期,虬髯客、红拂、李靖这风尘三侠的故事,全篇侠气纵横,依托历史为背景,衍生出一段豪侠故事。金庸称该小说乃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到宋元时期,武侠文化衰落,直至明朝又开始了一个颠峰。
明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是武侠小说的又一颠峰,他把武侠小说从文言变成白话,又短篇而到长篇,演义类章回体小说开始盛行,也标志着武侠小说创作的成熟。另《西游记》、《封神演义》、《三逐平妖传》、《绿野仙踪》等书,内容虽然同武侠小说大相径庭,但却对后来出现的剑仙系列小说有脉络相承之处,可以算是武侠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另一条支脉吧。
到了清朝,公案类小说发展很快。如《施公案》、《绿牡丹全传》,《儿女英雄传》、《万花楼》、〈三侠五义〉等等。这类小说的特点是将官府与侠客联为一体,清官公正廉明,侠客行侠仗义,书中即有英雄仗义,又有儿女情长,突破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局限性。除了此类侠义小说外,神怪类小说也得到了发展,如〈济公传〉〈聊斋志异〉等。这类小说的人物亦侠亦僧,亦神亦怪,情节多为正邪斗法,行侠仗义,捉妖伏魔,是剑仙系列小说的前身。
到了民初,武侠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当时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是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是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影响深远,同类的小说有《荒江女侠》,《碧血丹心》,《四海群龙记》,《江湖二十四侠》,《十二金钱镖》,《鹰爪王》,《卧虎藏龙》,各擅胜场,名振一时。南派的代表人物是还珠楼主,主写奇幻剑仙,代表作有《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揉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的奇幻作品;其玄思妙想,包罗万象,洵开中国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之大,迄今无人能及。
此外,近现代以来,武侠小说有新、旧两大派的说法,大抵是由新、旧文学之分而来。故范烟桥著《民国旧派小说史略》特加点明:「旧派」主要是指章回体小说。然而此一 界定对於武侠小说而言,并无太大意义;因为凡是长篇武侠小说必分章回,无论其
为对偶、孤句或是长短不一的回目,皆不例外。
那麼所谓「新派」武侠小说究竟何所指?笔者认为理应以作品的内容所表达的
新思想、新观念及新文学技巧而定,且缺一不可。就此来看五十年代以后号称「新
派武侠小说创始人」的梁羽生作品,实在「新」得有限而不能成「派」。其所以获
此不虞之誉,盖因当时香港传播界竭力宣传鼓吹,以有别於大陆全面禁止的「旧派
」武侠小说或香港本地泛滥成灾的「广派」武侠小说而言。
惟不可否认,自梁羽生、金庸先后崛起香江,武侠小说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
所发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
、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而台湾方面则声势浩大,计有郎红浣、成
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
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古龙、陆鱼、上
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
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秦红、独孤红、温瑞安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后
排序);云蒸霞蔚,极一时之盛。但其中具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武侠作家并不多
I. 武侠起源
武侠小说的起源
中国武侠小说起源于起源于先秦,其最初的是作用是,记人,记侠义之人,叙述他们的事迹。在《左传》、《战国策》等史传散文和《韩非子》先秦诸子散文中都可以知道武侠小说的影子,这个时候最著名的就是《荆柯刺秦王》。时间来到了西汉,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有两个传记,一篇是《刺客列传》,另一篇是《侠客列传》,在这两篇传记中,司马迁集中记载了侠义之士的事迹,这在小说史上是第一次,尽管史记更多的是记录真实的故事,渲染和夸张的成分不多。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小说特别是武侠进入了发展期,有一批小说问世。其中以《世说新语》和《搜神记》最为著名,2书中记录了大量侠义故事,比如宋定伯捉鬼、李寄斩蛇等,这些故事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虚构性,对主人公进行了艺术上的加工,使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随后是唐宋时期,这个时候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在世界上都属于前列,造就了一批优秀的文人墨客,以武侠传奇为代表的通俗小说,逐渐为大家所接受。传奇无论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在语言上,都要生动得多、也丰满得多。比较著名的传奇小说如《我来也》、《昆仑奴》、《白猿记》、《霍小玉》等等。最后宋末明清,中国的武侠演义达到了一个颠峰,以施耐庵,吴成恩为代表一批杰出文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四大名著自然不用说,包公案和三侠五义也堪称经典大作。
民国初,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开始多样化,长短兼有,文言,白话并存。向恺然渲染奇幻加技击;赵焕亭演叙风土人情、神化武功;顾明道运用新文艺笔法,描写侠骨柔情;姚民哀开创《帮会武侠》一脉其中以向恺然的《近代侠义英雄传》,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以及顾明道的《荒江女侠》最为经典。由于国家衰落,小说往往强调民族气节,宣扬侠烈精神,给国人以警示的作用。民国三十年后,活跃于华北文坛号称北派五大家的武侠小说巨擘——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而成为社会大众心目中的新偶像,与其说是读者喜新厌旧,为他们旗帜鲜明、各有特色的作品所吸引,不如说民国二十年代的先进武侠名家实未能自我完善其创作内涵,统一小说风格。属于这一时代的优秀作品有《平妖传》、《济公传》、《绿野仙踪》、《女仙外史》乃至《七剑十三侠》等。
接下来就隆重推出中国最影响力,同时也是被改编成游戏的作品最多的金庸大侠了。金庸本名查良镛,继梁羽生之后,在《新晚报》发表武侠连载小说《书剑恩仇录》。此作文采斐然、对白传神;处理群戏场面,繁而不乱。啼声初试,即一鸣惊人!与梁羽生同时创作的《七剑下天山》比较,二人均善于结合历史传说而虚构人物故事。如果说《书剑》是金庸迈向成功的一小步,则越过虚实相映成悲、反讽农民起义的《碧血剑》(一九五六年),挟着史诗般大格局、大气魄的《射雕英雄传》(一九五七年)即一跃而登武侠小说的顶峰。金庸先生所建构的入世武侠神完气足,刚柔并济特别是灵活运用早年还珠小说中的奇妙素材,含英咀华,所过皆化;再采取西洋文学技巧及电影手法予以捏合,乃使武侠小说脱胎换骨,焕发新姿,普遍获得世人肯定与重视。
J. 武侠小说起源
武侠小说是中国小说的一大类别。“侠”这个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在《韩非子·五蠹》中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至于武侠小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史记·游侠列传》,是武侠史上最早的篇章.
第一部武侠小说 当推汉代无名氏的《燕丹子》,六朝时期的武侠小说侈谈鬼神,侠客也常用怪诞的手段来达到行侠的目的。代表作品有干宝《搜神记》中的《干将莫邪》、《李寄》和陶渊明《搜神后记》中的《比丘尼》等。这一时期的另一特点是把以武力挟持他人的人也归之于“侠” ,代表作品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的《周处》、《戴渊》等,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塑造性格复杂的侠客形象开了先河。唐代的武侠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趋向成熟。代表作品有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袁郊的《红线》、裴铏的《聂隐娘》、《昆仑奴》等。宋代武侠小说主要模仿唐代,但也有不同于唐代的作品。例如,含有丧国失地后思乡之情的《侠妇人》,着重写道教法术的《李胜》,讲述盗贼机智狡黠的《我来也》等。明代文言武侠小说已处于低潮,但有一部短篇文言武侠小说集《剑侠传》,采自唐、五代、宋的传奇小说,多属脍炙人口的精品。白话武侠小说自宋元话本开始 ,日趋兴盛 ,明代短篇白话武侠小说散见于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中,代表作品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神偷寄兴一枝梅侠盗惯行三昧钱》等。长篇白话武侠小说当推元末明初成书的《水浒传》,是古代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清代是武侠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高峰 ,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4个流派:忠义盗侠型、武侠公案型、英雄儿女型、武侠神怪型。文言的有蒲松龄的短篇《小翠》、《娇娜》、《聂小倩》等,白话的以天花藏主人编次的《济公全传》和唐芸洲编次的《七剑十三侠》为代表。《济公传》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武侠小说,主人公济颠是一位亦侠亦僧、亦丐亦神的喜剧性人物,成为后世武侠小说中喜剧侠客形象的重要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