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星河
⑴ 金庸武侠小说里有哪些神医,最专业的是那四位
金书中,几乎每部小说都有“神医”,下面我就对金庸各部小说中的“神医”逐一评述,并一一排名。
《飞狐外传》。这部小说里,出现了两位神医。一位是女主角之一,程灵素。第二位就是她的师傅,毒手药王无嗔大师。当然,无嗔大师基本算是没有出场就已经辞世了。重点说一说程灵素。此人的名字就大有来历,乃是灵枢素问的巧妙结合,(有人考证出,郑逸梅《掌故小札》:“刘季平夫人陆灵素,为清浦名医陆士谔之女弟,爽朗有丈夫气”。医学世家为女娃取“灵素”之名,所在多有。)嗯,一般人不了解《黄帝内经》的,恐怕和胡斐一样,不知“灵枢”和“素问”,只觉得这两个字雅致而已。实际上,用医学经典作为名字,已经暗暗显示出此人身份。其实无论是程灵素还是无嗔大师,都兼有“医”和“毒”两项能力。我们这里重点讨论的是医。
关于程灵素的医疗能力,文中有不少描写。比如,在她给胡斐治毒砂掌之毒时:“说着轻轻叹了口气,拉过胡斐的右手,用银簪在他每根手指上刺了一个小孔,然后双手两根大拇指自他掌心向手指挤迫,小孔中流出的血液,带有紫黑之色。她针刺的部位恰到好处,竟是不感痛楚,推挤黑血,手势又极是灵巧,过不多时,出来的血液渐变鲜红。”——恰到好处,极是灵巧。“然后取出一个黄色小瓶,倒出一些紫色粉末,敷在胡斐手指的针孔上,在他手臂关节上推拿几下,那些粉末竟从针孔中吸了进去。”——按照胡斐的评价就是“大国手”。至于后文,医治苗人凤所中的断肠草之毒,医治马春花所中的鹤顶红和番木鳖之毒,以及最后给胡斐治疗所中三大剧毒,已经属于最高级的解毒能力了。解毒,应该也算是医疗能力的范畴。可惜,有关治疗其他外伤疾病的描写不多,所以,略显单薄。
关于无嗔大师的医疗能力,文中程灵素的话最有代表性。“程灵素笑道:‘那算什么?你若见我师父给人开膛剖腹、接骨续肢的本事,那才叫神技呢。’”——开膛剖腹、接骨续肢,这已经和现在的医疗水平接近了。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果然是药王……
《雪山飞狐》。这部小说里,没有神医,只有一个普通的跌打医生阎基,也就是宝树,本领低微。且是恶人,不值一提。
《连城诀》。这部小说里,没有神医。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里,出现了逍遥派。逍遥派最大的特点,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杂”。什么都会,什么都能。用苏星河的话来说,就是“本门向来并非只以武学见长,医卜星相,琴棋书画,各家之学,包罗万有。”这里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医”字。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位神医薛慕华。有趣的是,金庸这些小说里,外号叫作“神医”的,似乎只有这么一位。有关薛慕华的外号,还一些模糊的地方。本来“神医”二字,称呼任何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都可以。但是,薛慕华好像就“霸占”了这个称呼。这一点,他的师傅苏星河曾经对虚竹说:“你有一个师侄薛慕华,医术只懂得一点儿皮毛,江湖上居然人称‘薛神医’,得了个外号叫作‘阎王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薛慕华的外号是“阎王敌”,但是也被叫作“薛神医”。书中还有一个地方,是作者借萧峰的想法写出来的,“他早听说薛神医是当世医中第一圣手,只因“神医”两字太出名,连他本来的名字大家也都不知道了。……”可见,“薛神医”已经是一个固定搭配了。呵呵,所以才说“霸占”这个称谓。其他书里的其他神医,似乎很少有人用“姓氏+神医”来称呼的。
关于薛慕华的医疗能力,书中描写最细致的,就是他给阿朱治伤的片断。其中,他只是号脉,就能知道阿朱受伤的原因。“乔峰心下钦佩:‘玄慈方丈这一掌确是我用铜镜挡过了,消去了大半掌力。这位薛神医当真医道如神,单是搭一下阿朱的脉搏,便将当时动手过招的情形说得一点不错,看来他定有治好阿朱的本事。’”——能诊断出症状,不算什么。能诊断出受伤原因的,就很神奇了。金庸小说里,描写出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不过,可怜的薛神医在他师傅嘴里,被贬的……惨!原文是:“你有一个师侄薛慕华,医术只懂得一点儿皮毛,江湖上居然人称‘薛神医’,得了个外号叫作‘阎王敌’,岂不笑歪了人的嘴巴?”——皮毛!老天哪!那才是皮毛而已!这么一来,逍遥派的医术,就被拔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过苏星河也的确有资格这么说。后文中,“苏星河滔滔不绝,将各人的伤势和源由都说了出来。”——果然,也是能诊断出受伤原因的。不过文中又补充了一句话,使得苏星河的医疗能力,更是令人瞠目。“苏星河道:‘ 武林中因打斗比拚而受伤,那是一目了然,再容易看也没有了……’”——都不用号脉了,一目了然!!看来,师傅说徒弟“皮毛”并不为过的。由此可见,逍遥派的医术,的确神奇。
同为逍遥派弟子,虚竹虽然是后入门的,但是,后来居上。书中有这么一段话:“虚竹于医术虽然所知无多,但跟随天山童姥数月,什么续脚、换手等诸般法门,却也曾听她说过。”——逍遥派的医术能到那个地步?!续脚、换手,诸位,断肢再植,就算是现在,也算是高难度手术了。如果是“换”,那么,还要考虑一个排斥反应呢!显然,超越了我们现有医学水平。唉!考虑到祖国医学的神奇(其实是老金的夸张),就姑且信之。——后来,虚竹果然为阿紫治好了眼睛。据我分析,似乎是更换了角膜?呵呵,又是一项现在医学上高级的手术了。虚竹只是看了看逍遥派的医书,就能有如此表现,逍遥派的医学水平啊!由此可见,有了逍遥派,神医就不是神话了……
《射雕英雄传》。这部小说里,没有出现神医。但是请注意,又出现了一位“文才武学,书画琴棋,算数韬略,以至医卜星象,奇门五行,无一不会,无一不精!”的人物——黄药师。上面这些评语,是黄药师的弟子曲灵风说的。医卜星象,又有了个“医”字。关于黄药师这个人,很奇怪,和逍遥派的弟子很有相似之处。不过他的武功却不像,所以就不多联想了。就事论事,黄药师在医疗方面,的确也是很有能力的。比如,在周伯通被他打伤以后,他拿出了自己炼制的药物:“伯通,天下伤药,只怕无出我桃花岛无常丹之右。”——这是一句很自负的话。意思当然是说,他的“无常丹”天下第一。这种药物,估计是他发明的,由此也可看出他的医疗能力。(后文中,黄蓉还拿出了田七鲨胆散,也是黄药师发明的。还有,著名的“九花玉露丸”)
可惜,原文里对黄药师的医疗能力,着墨不多。却偏偏写出了他的一个终身遗憾——没能救了自己的爱妻。爱妻流产,生下女儿。他用尽办法,却“保住孩子没保住大人”。这个,原本也不赖他。就算是我们现在的医疗技术水平,在产科方面,也经常会遇到一个“保孩子还是保大人”的两难选择。不过,考虑到逍遥派早就已经超越了现有医疗水平,那么,黄药师的这一点,也就成了给自己抹黑的一笔了。“神医还能连自己的老婆都救不了?”——很苛刻。但是很无奈啊。
至于本书中另一位疗伤高手,一灯大师,用的是一阳指,为黄蓉治伤。好是好,可惜,不算医疗,就不考虑了。
《白马啸西风》。这部小说里,没有神医。
《鹿鼎记》。本书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姚春。呵呵,想必各位都记不起这个名字了。原文如下:“第二位跌要名医姚春,徐老头受了伤,便由他医治。”这是一个治跌打损伤的大夫,虽是“名医”,却还不够“神医”。不予考虑。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有名的神医了。一些太医,不算。如果勉强排的话,神龙教主洪安通倒是很有两下子。尤其是他弄出了一些药物,什么“豹胎易筋丸”、“大补雪参丸”、“百诞丸”之类的。的确厉害。呵呵,按理说呢,黄药师也不过是发明了一些药物,和洪教主本来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毕竟黄老邪被人夸赞过“医卜星象无一不精”,而洪教主从来没人评价过。所以,没办法,可怜的洪教主就不能参与“神医”评选了。《侠客行》。本书中有一位重要角色,居然就是大夫。呵呵,他就是贝海石。此人被人称作“着手回春贝海石”。——着手回春,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不过书中也有交待:“此人久病成医,‘贝大夫’三字外号便由此而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大夫”——久病成医,如何学医的原因,这倒也没关系。可是说他不是真正的大夫。其实就不对了。可能是因为大夫的身份显得不高而已,事实上,他一直以大夫的身份“工作”着,比如,给石破天看病。特别是后面,为了做出一个假的石中玉,于是,给石破天来了一次“整容”。原文是“贝大夫并非真的大夫,然久病成医,医道着实高明,于是在石破天肩头、腿上、臀部仿制疤痕,竟也做得一模一样,毫无破绽……”——医道着实高明。整形外科啊!不过,不知为什么,金庸总是要强调一下“并非真的大夫”,呵呵,这不是摆明了要抹去“贝大夫”参选金庸笔下神医的评选资格嘛!可惜,这么一位整形外科的高手,就只好pass掉了……
《倚天屠龙记》。这部书里,又出现了一位神医:胡青牛。此人被称为“蝶谷医仙”。书中对于这个称谓,有个介绍:“胡青牛毕生潜心医术,任何疑难绝症,都是手到病除,这才博得了‘医仙’两字的外号,‘医’而称到‘仙’,可见其神乎其技。”——原来如此!神乎其技这四个字,不是一般医生能够达到的了。书中对他的医术,描写的也比其他神医似乎都要多。从一开始医治常遇春(虽然没有医治,但只是不想治),到后面医治张无忌(虽然没有治好,但是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使张无忌多存活了好几年。)。再到后面医治十五个伤势古怪的人,无不显示出“蝶谷医仙”的高超水平。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胡青牛不光是自己的医术高,而且,有很高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比如,书中曾有这么一段话:“其实他毕生真正自负之事,还不在‘医术’之精,而是于‘医学’大有发明创见,道前贤之所未道。他自知这些成就实是非同小可……”——能有发明创见,就不是一般的医生了,已经是宗师一级的人物。至于教学水平,胡青牛曾有这样一段话:“以你的聪明才智,又得我这个百世难逢的明师,不到二十岁,该当便能和华佗、扁鹊比肩……”——能让张无忌不到二十岁就可以达到华佗扁鹊的水平,此人本人的医术是个什么地步!这种教学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了。后来,临别时,胡青牛又把自己的手写医书传给张无忌,“他只读了八九天,医术已是大进”——七八天,就能让张无忌这么一个已经有很高医术的人再一次“大进”!厉害吧?!而且,胡青牛对于解毒也很有独到之处:“王难姑的解毒方法并不甚精,依她之法,其实不能去净毒性。张无忌依照胡青牛先前以手指在桌上所书药方,换过了药材,王难姑却也不知。”——甚至比自己的妻子“毒仙”王难姑更强。之可惜,书中没有显示胡大夫的外科技术水准。
本书中,另一位神医,当属张无忌了。他既然是胡青牛的嫡传弟子,当然也差不了。何况,按照胡青牛的评价:“该当便能和华佗、扁鹊比肩”——嗯,这还不够吗?只不过,作为主人公,张无忌已经不靠医术出名啦!举一例:张无忌给十五个伤势古怪的人看病,其中,治疗纪晓芙时有这么一段描写:“发觉她肩臂上共受了三处刀伤,臂骨亦已折断,上臂骨有一处裂成碎片。这等骨碎,在外科中本是极难接续,但在‘蝶谷医仙’的弟子看来,却也寻常……”粉碎性骨折,在现在的医疗水平下,都是很难治疗的外伤了。可是在他眼里“却也寻常”?!还有一个突出的事例,就是在宋青书被俞莲舟打成重伤后,去给他治疗。有这么一段描写:“再轻摸他的头骨,察觉前额与后脑骨共有四块碎裂”“周芷若道:‘若你救他不得,世间也无第二人能够。’”——此时胡青牛已死,世间第一神医,自然就是张无忌了。周姐姐这句话,评价的十分中肯。不过,张哥哥的医术更加神奇。一句“宋师哥的性命或能救转”,表明已经成功。事后,宋青书被运回武当山,还都是活着的,证明了这一点。可惜被张三丰一句“有不如无”,然后就清理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分析,颅骨骨折,严重脑外伤,还是很严重的。这也证明了张无忌的医术。书中描写张无忌医术的地方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事实上,他不但学会了胡青牛的《医经》,还学会了王难姑的《毒经》。这么看来,张无忌又多了一项本事。不过很可惜的是,书中有两处地方,给张无忌的医术“抹了黑”。这就是关于成昆和殷离的“死”。其实两个人都没有死,只不过一个是装死,一个是疾病导致的“假死”状态。对于成昆,张无忌“俯身探他鼻息,触手处脸上肌肉冰凉,已然死去多时。”,对于殷离,张无忌自己说:“我的的确确以为你已经……已经死了,累我伤心得痛哭了几场……”——前者,其实可以理解。当张无忌听说成昆已死时,心情难免激动,而且,成昆作为一个高手,装死的能力应该不差。这一点上,张无忌只能说是粗心了。但是后者,就不好说了。一位名医,没有看出人还未死,不能不说是一个笑话。就连殷离自己都说:“老天爷有眼,你这丑八怪便没眼。你连人家是死是活也不知道。我才不信呢。你是嫌我的脸肿得难看,没等我断气,便将我埋在土中,你这没良心的、狠心短命的死鬼!”——哈哈,“我才不信呢!”是啊!蝶谷医仙的弟子,居然看不出病人死活,谁能信啊!而张无忌的回答更为可笑:“你骂得是,骂得很是。当时我真胡涂,见到你满脸鲜血,没了呼吸,心又不跳了,只道已是无救……”——天哪!这就无救啦?不至于吧?您可是神医一级的人物哟!不是说你已经能“和华佗、扁鹊比肩”了嘛!扁鹊,听说虢国太子死半日了,并没有相信,而是断定他得了“尸厥症”,于是轻松治好。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否认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呵呵,张教主能和人家相比么?人家是把“死人”看活,他是把活人看“死”,差得远喽!说的轻一点,起码也是“缺乏实践经验”,马虎大意。冲这一点,张无忌的“神医”资格就有点……唉……
《碧血剑》。本书中也没有什么神医。不过同样出现了五毒教,这回的五毒教教主是何铁手。书中有一句话的评价“何惕守颇识医药”。仅此而已。颇识,水平有限。不作考虑了。
《鸳鸯刀》。这部小说里,没有神医。
《越女剑》。这部小说里,没有神医。
这也就是金庸小说里的全部神医角色了。如果按照原著中刻画的医术水平来做一个十大排行的话呢,排行如下:
No.1:苏星河。
理由:不用号脉,一目了然。
No.2:虚竹。
理由:角膜移植,不怕排斥。
No.3:无嗔。
理由:开膛剖腹,接骨续肢。
No.4:平一指。
理由:号脉便知病源,内科外科全行。
No.5:胡青牛。
理由:神乎其技,并有发明创见;名师高徒,弟子却也不凡。
No.6:薛慕华。
理由:号脉便知病源,外号就是神医。
No.7:程灵素。
理由:国手水平,可惜多限于解毒。
No.8:张无忌。
理由:比肩扁鹊,可惜不辨生死。
No.9:黄药师。
理由:伤药天下第一,可惜救不活爱妻。
No.10:天竺神僧。
理由:据说天下第一,可惜没有证据。
⑵ 武侠小说招式名字,帮忙想想
亢龙有悔,神龙摆尾,见龙在田,双龙取水,战龙于野,震惊百里……荡剑式,破剑式,总决式,撩剑式
⑶ 有本武侠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风云变色震乾坤”。求书名!主人翁还有一把武器叫“星河吟”
《战国武林群英传》在台湾出版的时候、改成《天星吟》
⑷ 武侠世界也有经典,你心目中武侠小说“四大名著”是什么
1.武侠小说中并没有公认的四大名著,黄玉郎的香港玉皇朝在80年代倒是有武侠漫画四大名著的称谓,它们分别是《龙虎门》《醉拳》《如来神掌》和《中华英雄》,四部漫长皆为长篇巨著,为香港漫画的经典。
这只是个人对武侠四大名著的看法,毕竟见仁见智。如有不同,欢迎大家交流。
⑸ 武侠小说中医术高强的人
薛慕华,《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号称“阎王敌”——“薛”所“慕”之“华”者,华佗也。
函谷八友之老五,原为逍遥派苏星河弟子。医术高明,胡须半黑半白。
苏星河为使弟子八人免于祸端,将八人同时逐出门墙,从此不见,这八人不敢再以师兄弟相称,但眷念师门情深,于是纪念在函谷关学艺之地,并称“函谷八友”。
薛神医是“函谷八友”中读者最熟悉的一个,萧峰携阿朱到聚贤庄求医,求的就是这位薛神医。后来萧峰被萧远山救走,阿朱留在庄上,还是给薛神医救治过来。
平一指,《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居住于开封府,人称“杀人名医”,即认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最后由于无法医治令狐冲的怪症,口吐鲜血,死于五霸冈上。
胡青牛,号称蝶谷医仙,《倚天屠龙记》中的神医。因为任凭如何,他不治非明教教徒者,又得名见死不救。虽在张无忌的帮助下暂逃一劫,终于还是死在“金花婆婆”—黛绮丝的手下。
⑹ 《天龙八部》苏星河为什么笑
苏星河中了丁春秋的“三笑逍遥散”!
三笑逍遥散是星宿派最常用的一种物品。用毒蛇和蝎子还有蜈蚣和毒蟾蜍、毒蜘蛛制作而成,中了三笑逍遥散在不知不觉中会发出一种奇怪的笑声,而中此次毒药的人在笑了三声之后立即致命。这种毒药只对中了内伤的人起作用。
《天龙八部》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9 月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至1966年5月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
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⑺ 金庸武侠小说中,那些很优美的名字有何依据
比如逍遥派两大弟子。苏星河与丁春秋。
星河:空间上的无限延伸。春秋:时间上的无限延伸。
再比如阿朱与阿紫。《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二者成鲜明对比。
比如游坦之林平之,结果二人的境遇都和名字的意义相悖,不坦亦不平。
tips:表哥这词儿和四大恶人的老四穷凶极恶云中鹤,金老也许对徐志摩玩味了一把。
⑻ 你认为武侠小说中最美最好听的人名是什麼
哈哈 这些都是老名字了 西门吹雪 花满楼 楚留香
这是刚找的 感觉都很好听...
男:白岩鹤<冷漠的> 华迎雨 刘清狐
女:欧阳姮雁 <活泼的> 吴琪花 佟石婷 单婉莺
女:韩雪依 韩月雪 韩珍茵 鑫乐漪 尹智秀 尹恩惠
男:林飞儒 江纯一 郑依南 千川雪
男: 萧崖.剑悉.司南.武影
女: 剑蛾.栀蔷.蔓樱.诗妍
女:黄紫玉、白牡丹、明月、彩云、庄梦蝶、徐碧莲、柳飘飘、谭雪云、谭雪莹、杜紫鹃、紫霞、紫云 鄢紫绮,王莫忆,李梦颜,秦雨若 萧寒 葳冰 涟伊水 窦华伦 王莫忆,李梦颜,秦雨若 佩晴
⑼ 你知道武侠小说中的人物绰号及名字吗
天龙八部
1. 恶贯满盈——段延庆
2. 无恶不作——叶二娘
3. 凶神恶煞(南海鳄神)——岳老三
4. 穷凶极恶——云中鹤
5. 俏药叉——甘宝宝
6. 笔砚生——朱丹臣
7. 玉虚散人——刀白凤
8. 金算盘——崔百泉
9. 修罗刀——秦红棉
10. 一阵风——风波恶
11. 十方秀才——全冠清
12. 铁面判官——单正
13. 聪辩先生——苏星河
14. 非也非也——包不同
15. 剑神——卓不凡
16. 芙蓉仙子——崔绿华
17. 星宿老怪——丁春秋
18. 阎王敌——薛慕华
19. 追魂杖——谭青
笑傲江湖
1. 君子剑——岳不群
2. 六猴儿——陆大有
3. 仙鹤手——陆柏
4. 大嵩阳手——费彬
5. 潇湘夜雨——莫大先生
6. 天王老子——向问天
7. 金刀无敌——王元霸
8. 杀人名医——平一指
9. 万里独行——田伯光
10.赛北明驼——木高峰
11. 狂风快剑——封不平
12. 托塔手——丁勉
13. 金眼雕——鲁连荣
14. 雕侠——上官云
15. 黄面尊者——贾布
16. 乾坤一剑——震山子
17. 雁荡高人——何三匕
射雕英雄传
1. 东邪——黄药师
2. 西毒——欧阳锋
3. 南帝——段智兴(一灯)
4. 北丐(九指神丐)——洪七公
5. 中神通——王重阳
6. 老顽童——周伯通
7. 飞天蝙蝠——柯镇恶
8. 妙手书生——朱聪
9. 马王神——韩宝驹
10. 南山樵子——南希仁
11. 笑弥陀——张阿生
12. 闹市侠隐——全金发
13. 越女剑——韩小莹
14. 铁掌水上飘——裘千仞
15. 铜尸——陈玄风
16. 铁尸——梅超风
17. 鬼门龙王——沙通天
18. 大手印——灵智上人
19. 参仙老怪——梁子翁
20. 千手人屠——彭连虎
21. 五湖废人——陆乘风
22. 神算子——瑛姑
23. 三头蛟——候通海
神雕侠侣
1. 赤练仙子——李莫愁 2. 活菩萨——金轮法王 3. 神雕大侠(西狂)——杨过 4. 铁掌莲花——裘千尺 5. 剑魔——独孤求败 6. 小东邪——郭襄 7. 西山一窟鬼——樊一翁等 8. 白额山君——史伯威 9. 管见子——史仲猛 10. 青甲狮王——史叔刚 11. 大力神——史季强 12. 八手仙猴——史孟捷
倚天屠龙记
1. 昆仑三圣——何足道 2. 多臂熊——都大锦 3. 银钩铁划——张翠山 4. 金毛狮王——谢逊 5. 白眉鹰王——殷天正 6. 紫衫龙王——黛绮丝 7. 青翼蝠王——韦一笑 8. 蝶谷医仙——胡青牛 9. 混元霹雳手——成昆 10. 毒手无盐——丁敏君 11. 玉面孟尝——宋青书 12. 布袋和尚——说不得 13. 铁观道人——张中 14. 冷面先生——冷谦 15. 八臂神剑——东方白 16. 开碑手——胡豹 17. 神机子——鲜于通
⑽ 求 琼瑶写的所有出名小说名称金庸的所有出名小说名称
金庸最出名的武侠小说是15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即: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 连城诀 射雕英雄传 白马啸西风 鹿鼎记 笑傲江湖 书剑恩仇录 神雕侠侣 侠客行 倚天屠龙记 碧血剑 鸳鸯刀。以及《越女剑》这15部!
琼瑶作品及其年表如下:
1 窗外 1963年春
2 幸运草
3 六个梦
4 烟雨朦朦
5 菟丝花 1964年夏于台北
6 几度夕阳红 1964年8月30日
7 潮声 1964年底
8 船 1965年7月15日于台北
9 紫贝壳 1966年6月29日深夜
10 寒烟翠 1966年3月18日于台北
11 月满西楼 1966年暮秋
12 剪剪风 1967年5月14日夜
13 彩云飞 1968年3月9日黄昏于台北
14 庭院深深 1969年3月25日黄昏于台北
15 星河 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
12月26日修正完毕
16 水灵 1971年1月14日于台北
17 白狐 1971年8月14日
18 海鸥飞处 1972年3月20日午后于台北
19 心有千千结 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
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毕
20 一帘幽梦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1 浪花 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于台北
1973年5月8日午后修正完毕
22 碧云天 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
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毕
23 女朋友 1974年5月初稿完稿
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24 在水一方 1975年1月15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
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正
1976年3月13日黄昏四度改定
25 秋歌 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
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
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26 人在天涯 1976年3月5日夜
27 我是一片云 1976年4月8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6年4月15日午后一度修正
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28 月朦胧鸟朦胧 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29 雁儿在林梢 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
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
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30 一颗红豆 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8年1月12日黄昏修正
31 彩霞满天 1978年4月17日黄昏初稿完稿
1978年5月11日黄昏初度修正
1978年8月7日再度修正
32 金盏花 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
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
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33 梦的衣裳 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
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34 聚散两依依 1979年12月3日午后初稿完稿
1979年12月18日晚改写完稿
1980年4月24日最后修正
35 却上心头 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于可园
36 问斜阳 1980年12月 9日初稿完稿于可园
1981年2月 23日黄昏修正于可园
37 燃烧吧!火鸟 1981年5月 12日黄昏初台北可园
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于台北可园
38 昨夜之灯 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1982年3月5日午后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39 匆匆,太匆匆 1982年9月 16日午后写于台北可因
40 失火的天堂 1983年6月 14日凌晨初稿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于台北可园
1983年10月 4日夜再度修正于台北可园
41 冰儿 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5年8月 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2 剪不断的乡愁 1988年10月15日写于台北可园
43 我的故事 1989年2月 14日黄昏完稿于台北可园
1989年5月11日修正于长沙华天酒店
44 雪珂 1990年10月15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0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5 望夫崖 1990年12月21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1年1月31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6 青青河边草 1992年司月8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2年1月17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7 梅花烙 1993年7月26日于台北可园
48 水云间 1993年8月26日于台北可园
1993年9月3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49 新月格格 1994年6月22日完稿于台北可国
50 烟锁重楼 1994年8月10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51 还珠格格 1997年7月19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7月30日修正于台北可园
52 苍天有泪 1997年10月14日完稿于台北可园
1997年11月5日修正于台北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