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用于酒品牌名字
㈠ 金庸武侠中出现过哪些山名出现过哪些酒名
女儿红出现得最多,洪七公的叫化鸡 配上黄蓉的 女儿红
㈡ 求武侠小说中出现的名酒如清溪流泉玄冰碧火酒六果酿之类!
我记得金庸的《笑傲江湖》中,那个姓祖什么的送给令狐冲的有这么一类、、还有好多酒杯之类的。。
㈢ 金庸小说中的汾酒
仗剑江湖载酒行
——金庸小说中的汾酒﹑竹叶青酒
读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就如同读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全书,琴棋书画、算术医学、周易八卦、诸子百家无不涉猎,对酒文化的描写也很精彩独到。书中的侠客们大多嗜酒如命:豪爽仗义的乔峰、桀骜不驯的令狐冲,一日不可无酒、温文尔雅的段誉,敦厚老实的郭靖也常喝两杯,就连一心想做和尚的虚竹也曾喝得 “糊涂醉,情长计短”……而在读过金庸小说全集后,我们发现作者这个地道的南方人却对产于北方的汾酒、竹叶青酒情有独钟,他笔下的侠客们自然就成为汾酒、竹叶青酒的忠实消费者。而且各有各的喝法——
原文:田伯光提起酒坛倒了一碗,道:“你尝尝,怎么样?”令狐冲举碗来喝了一大口,大声赞道:“真好酒也!”将一碗喝干,大拇指一翘,道:“天下名酒,世所罕见!”田伯光笑道:“我曾听人说,天下名酒,北为汾酒,南为绍酒。”
——《笑傲江湖》
点评:田伯光这个好色之徒,对女人的眼光一流,对酒的眼光也是一流,与令狐冲这个好酒之徒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原文:只听得岸上也有人大声赞到:“好酒,好酒!”令狐冲举目往声音来处望去,只见柳树下有个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右手摇着一柄破扇,仰头用力嗅着从船上飘去的酒香,说道:“果然是好酒!”令狐冲笑道:“这位兄台,你没品尝,怎知此酒美恶?”那书生道:“你一闻酒气,便该知道是藏了六十二年的三锅头汾酒,岂有不好之理?”
——《笑傲江湖》
点评:评酒师评酒要通过眼观、鼻闻、嘴尝,而祖千秋只是隔着老远闻一闻酒气就能准确辨出酒的种类及年份,倘若他不是生在《笑傲江湖》的时代,其实也可选择做一名评酒师,凭借他灵敏的鼻子,必能在品酒行业中修炼成一代宗师。
原文: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官请坐,喝酒吗?”说的是北方口音。郑镖头道:“不喝酒,难道还喝茶?先打三斤竹叶青来。老蔡哪里去了啦?怎么?这酒店换老板了吗?”那老人道:“是,是,宛儿,打三斤竹叶青。”
——《笑傲江湖》
点评:这位镖头大哥显然不懂“一日三杯竹叶青,越喝越年青”的道理,要了三斤居然还有不够的意思。须知即便美酒也不能牛饮。
原文:店小二听得张大了口合不拢来,等他说完,道:“这八样菜价钱可不小哪,单是鸭掌和鸡舌羹,就得用几十只鸡鸭。”少年向郭靖一指道:“这位大爷做东,你道他吃不起吗?”店小二见郭靖身上一件黑貂甚是珍贵,心想就算你会不出钞,把这件黑貂皮剥下来抵数也尽够了,当下答应了,再问:“够用了吗?”少年道:“再配十二样下饭的菜,八样点心,也就差不多了。”店小二不敢再问菜名,只怕他点出来采办不到,当下吩咐厨下拣最上等的选配,又问少年:“爷们用甚么酒?小店有十年陈的三白汾酒,先打两角好不好?”
——《射雕英雄传》
点评:开饭店最忌讳看人下菜,这位小二哥居然看貂皮大衣下菜,冲着一件貂皮大衣就安排了上等饭菜,十年陈的汾酒。殊不知穿貂皮大衣的是一个初入江湖的穷小子,而那个一心想吃白食的却是名满江湖的桃花岛主的独生女儿。
原文:那少女坐在甘亭镇汾安客店的一间小客房里,桌上放着一把小小酒壶,壶里装着是天下驰名的汾酒。这甘亭镇在晋南临汾县与洪洞县之间,正是汾酒的产地。
——《鸳鸯刀》
点评:金庸先生虽然见多识广、博古通今,却把汾酒的产地搞错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看来金庸先生还得补补地理课。
原文:侍仆拿酒壶上来,无尘执壶在手,说道:“弟兄们都是粗鲁之辈,不能好好服侍皇上,请别见怪。”一面说一面筛酒,酒刚满杯,无尘忽然变脸,向侍仆怒骂:“皇上要喝最上等的汾酒,怎么拿这样子的淡酒来?”举杯一泼,将酒泼在侍仆的脸上。
——《书剑恩仇录》
点评:乾隆年间,汾酒已是宫廷贡酒,以至于乾隆皇帝只喝汾酒。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有乾隆年间两份奏折:乾隆二年八月初五日《甘肃巡抚德沛为陈烧酒毋庸严禁以免国法纷纭事奏折》中记载:“至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因来路甚遥,价亦昂贵。惟饶裕之家,始能沽饮;其蓬户小民,虽欲饮而力不胜也。”乾隆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护理山西巡抚严瑞龙为报地方查禁酒曲及得雪情形奏折》中所记载:“第查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小说家的杜撰和真实史料对汾酒的描写竟如此一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
结束语:六千年酿酒史,一千五百年成名史,华夏大地上还没有哪种酒拥有这样悠久的历史、这样延绵不断的血统,它们被封装在土陶罐里,陈藏于遥远的侠客时代中,以侠借酒气,以酒助侠情,谱写了一出又一出传奇的江湖梦。若干年后,我们当记得,这些刀光剑影飞沙走石的江湖梦中,有鲜衣怒马的侠客,有削金断玉的利剑,有红袖添香的美人,也有让无数侠客们魂牵梦绕的山西汾酒。
作者:汾酒集团 张枝
(来自山西日报2012-6-13 C8)
㈣ 金庸小说里面都有什么酒
女儿红,杜康
㈤ 武侠中的酒
《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 陈年竹叶青(古龙)
在《笑傲江湖》第十四回“论杯”中,祖千秋对令狐冲说道:“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
饮酒民俗在很多作者的书中都可以看到。在汉族的婚礼上,酒是不可或缺的;而婚宴、闹洞房时,酒更是必不可少。《书剑恩仇录》中,武诸葛徐天宏和周绮成亲,三嫂骆冰为了和红花会的几个头目打赌要偷新郎新娘的衣服,便在婚宴上猛灌徐天宏的酒,而徐天宏虽然猜到骆冰要整他,“但婚礼上新郎喝酒是免不了的”。
梁羽生在<<大唐游侠传>>中便设计了这么一个情节: 李白在长安城中的酒楼痛饮,唐玄宗派使者请他去宫中作诗,而李白醉酒未醒,使者一直等到李白稍加清醒,便将他请入宫中,不一会传出李白连作十几首诗、被玄宗封为学士的消息.
而回族、蒙古族自古就有用奶酒招待尊贵客人的风俗。《书剑恩仇录》中,回族的偎郎大会上,回人用来招待陈家洛的便是马奶酒和烤羊肉等物.
女儿红.烧刀子.竹叶青.状元红.汾酒.水酒 蒙汗酒
说到武侠文化,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刀光剑影、飞檐走壁。诚然,“武功”是武侠文化的基本构筑材料,登峰造极的武功更是武侠文化吸引读者的主要原因。然而,一部好的武侠作品则绝不会只停留在对武功叙述的层面上,它应该包含得更多、更广,比如“情”、“义”、“理”等,才应该是武侠文化的精髓和精神,而酒文化则是武侠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纵览古今各大“武林世家”的作品,无论是《水浒传》、《三侠五义》、《江湖群侠转》还是《射雕英雄传》、《楚留香传奇》、《四大名捕》,没有一部没涉及到一个“酒”字的。
㈥ 金庸笔下有多少种酒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和中国人的个性、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影响。酒可以交友,酒可以消愁,酒可以解忧,在快意恩仇的江湖怎么会少了酒呢?
金庸笔下酒客主要有乔峰、段誉、令狐冲、祖千秋等。乔峰、段誉是《天龙八部》里的主要人物,令狐冲和祖千秋出自《笑傲江湖》,令狐冲是该书中的主角,而祖千秋则是该书的一小角色,但其对中国酒文化研究之精,品酒道行之深却世间罕有。“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乔峰酒量天下第一,当年于大辽酒宴之上,连饮三百余杯,面不改色,正应诗仙名句:“会须一饮三百杯”。酒仙风范,冠硕古今。段誉则本无酒量,只是身怀六脉绝技,能将美酒原数送出,而达千杯不醉。纵与乔峰对饮,亦立不败之地。而令狐冲每饮必醉,酒量令人怀疑。但却爱酒如命,竟能为酒而与乞丐相争,鼻涕与美酒同饮而不稍嫌。“五宝花蜜酒”这等毒物也照饮不误,如此痴癖,人所难及。后得名师指点,品酒之技,已臻国手。祖千秋实为难得之酒痴,可称酒中知音。
特别是《笑傲江湖》中“论杯”这一段,把品酒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祖千秋的出现虽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落魄书生打扮,但却是酒国前辈,品味高深。仅在岸上就能闻出行船中之酒优劣,不需品尝,闻之酒气,便能道出这是藏了六十二年的三锅头汾酒。并论之,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甚么酒,便用甚么酒杯。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关外白酒,酒味极好,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至于饮葡萄酒,要用夜光杯。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饮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米酒,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饮这坛梨花酒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饮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㈦ 金庸小说中的酒家的名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21
㈧ 金庸小说中的酒家的名字
嘉兴烟雨楼,醉仙楼射雕里有。天龙八部有松鹤楼。其他的像得月楼,悦来客栈,天香楼,丽春院,怡红院……这些都有酒喝,都算吧。虽说什么酒店,客栈,妓院,但都有喝酒,吃饭,留宿功能的。
㈨ 金庸最爱哪种酒
金庸,是华人世界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作家。在他的武侠小说里,英雄豪杰们都爱喝酒。但不知可有人注意过,金庸小说中提到最多的酒,是汾酒和竹叶青酒。如《笑傲江湖》中: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官请坐,喝酒吗?”说的是北方口音。郑镖头道:“不喝酒,难道还喝茶?先打三斤竹叶青来。老蔡哪里去了啦?怎么?这酒店换老板了吗?”那老人道:“是,是,宛儿,打三斤竹叶青。”
像这样提到竹叶青的桥段,在金庸小说中还可以找到很多。有人不禁疑心:为什么会是竹叶青?原来,竹叶青是金庸最钟爱的一种酒,他曾为之赋诗一首:“好酒当歌竹叶青,河汾玉翠酿晶莹,一壶好酒走天下,何处江山不醉情。”据此,有学者评论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中的“三剑客”说:“古龙像葡萄酒,芳香甘冽;梁羽生是龙井,清丽典雅;金庸是竹叶青,温厚润泽,后劲绵长。”
在唐代,女皇武则天曾对竹叶青酒备加推崇,称赞它:“酒中浮竹叶,杯中写芙蓉。”初唐诗人王绩也对竹叶青酒赞颂有嘉:“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到了宋代,竹叶青的配方中已有了中药的成分。明朝大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谷部》中也明确记载“竹叶酒治诸风热病,清心畅意。”意思是说,竹叶青口感清新,可以治疗各种伤风热病,令人心情舒畅。
清代时,竹叶青经过著名学者傅山的精心改良,才具有了今天的独特品质。傅山青年时代就嗜酒,自号 “孽禅”。他在霜红龛读书时,曾作《红叶楼》七言绝句一首,其中一句就是:“傅山彻夜醉霜红。”明亡以后,由于国仇家恨难以释怀,傅山饮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明亡后的第一个除夕夜,傅山痛苦地写道:“无情今夜贪除酒,有约明朝不拜年。”在长期的流离生活中,傅山除了书籍与笔墨之外,唯一不能离的就是酒了。当然,傅山与普通好酒的人不同,他除了对酒有种天然的喜好外,还把酒作为发泄愤懑和交流思想的媒介。他和他的同道认为,酒是“真淳之液”,酒后能吐真言。
在傅山十多年的流离生活中,汾阳是他寄居和活动较多的地方之一。而汾阳正是汾酒和竹叶青的诞生地,因此,便有了傅山与竹叶青的一世情缘。
据记载,傅山经常往来于汾阳,他行医道,品美酒,并从保健和养生的目的出发,对竹叶青的配方进行了研究,还与许多酒工成为好朋友。一日,傅山看酒工浸泡药材酿造竹叶青酒,有深厚中医学基础和丰富经验的他,便教酒工如何浸泡,如何搭配中药材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酒工们按他说的方法一试,果然酿出的酒不仅味道芳醇,金黄透亮,养生保健功效也显著提高。傅山将竹叶青的配制用药由过去的四五种改为十二种,保留了竹叶的成分,使竹叶青具有多种保健养生功效,成了今天名重天下的佳酿。竹叶青酒从此定型,直到现在,傅山的这个配方仍然是汾酒集团的最高机密。
竹叶青酒配制成功后,傅山挥毫写下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杏花村人将这四个字刻在石碑上,至今该刻石仍保存在汾酒集团公司的杏花园中。
㈩ 金庸小说笑傲江湖中祖千秋的八酒八器汾酒是用的什么杯
夜光杯。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祖千秋的八酒八器大斗装的是汾酒,夜光杯装的是葡萄酒,古瓷杯装的是状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