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牛痘古代小说

牛痘古代小说

发布时间: 2022-04-17 19:23:28

A. 有一部清穿小说里提到女主用种牛痘治天花,有谁知道小说名是什么吗

清穿?我这有一篇是《空间医药师》,女主沈立冬,符合你的要求,如果是请采纳哦~~

B.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_by屏娘_txt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网络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Q8mU7doTbu3JfCzjtPcoMg

提取码:u65k

该小说讲述了穿越到古代,还成了贫寒农家子,顾成礼觉得这日子简直过不下去了。不仅没wifi、空调和手机,还面黄肌瘦,吃不饱肚子。爹娘老实巴交,面朝黄土背朝天,所得仅够温饱。爷奶俱在,叔伯婶娘一大家,各个面如菜色,几个姐妹更如地里小白菜,干瘦枯黄。要想生活好点,顾成礼觉得该想个出路才行。种田太累,商人地位太低,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路!为了能生活滋润点,理工男顾成礼撸起袖子搞科举,中秀才,考举人,到京城,娶媳妇!除此之外,再搞点小发明,化肥、香皂、水泥、镜子、麻将、牛痘、青霉素,统统搞起!一不小心就开创出太平盛世。

C. 人间牛痘治天花是什么朝代最开始的

如果限定是“牛痘”的话,要到清代晚期

中国古代的做法是“人痘”,最早是由唐代孙思邈提出,在唐代趋向成熟,经多年的研究,在明代已盛行,加上清朝康熙帝的提倡,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推广。且引起了其他国家的注意与仿效。

牛痘发现较晚,18世纪的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从古代中国的做法中得到启发,进一步发现牛痘,1796年首例接种,1798年发表论文标志着牛痘接种的正式诞生。1805年传回中国,因成本更低和安全性更好,逐渐取代人痘接种。

D. 牛痘术是如何发明的

天花,这名字听起来挺好听的,可实际上这是一种凶恶的传染病。病发时,开始是发高烧、头痛、呕吐,继而全身出现红色丘疹,然后转变为疤疹,最后变成脓疤。十来天后,脓疤结成痂,脱落后病人就成了满脸痘疤的麻子,病重的还会一命呜呼。

天花病毒曾经横行一时,十分猖獗,数百万人因之而丧命。1242~1243年,爱尔兰约2万人死于天花;16世纪,墨西哥约350万人死于天花;1713年,巴黎约2万人死于天花;1753年,意大利都灵约3.1万人死于天花;1794~1796年,德国北部和东部约20万人死于天花,而今自从南非也宣布消灭天花之后,人类就永远告别了这种凶狠的病毒。

中国古代称天花为肤疮、天花斑疮、豆疮、百岁疮等。关于天花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晋代的《肘后方》。预防天花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独创,据说在公元前中国就有种痘之术,其文字记载曾见于宋真宗时代王旦为其子觅医种痘的故事。明朝隆庆年间已有通过人体精痂选炼的“宁国府太平痘苗”,这是一种所谓以毒攻毒的人痘接种法。这种方法是在轻症天花病人的身上取出痘浆,接种在健康人的鼻孔内,使健康的人体产生特定的免疫力,以抵抗天花的发生。清朝医书《痘科金镜赋集解》记载:“又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即今安徽省太平县——作者注),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其后随着各国交往的频繁,这种鼻苗种痘法先后传至日本、朝鲜、俄国、土耳其等地。

18世纪初,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蒙塔古在君士坦丁堡见到土耳其妇人种人痘,非常感兴趣,学着为儿子及女儿种痘,获得成功。回国后即大力推广,种人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在英国得到普及,并继而流传到欧洲其他国家。但这种方法不是十分奏效,有些体质弱的人接种后反而染上天花,并且曾经引起天花的流行。

1749年,爱德华·詹纳,一个牧师的儿子,出生于英国格罗斯特郡伯克利教区。他小时候曾接种过人痘,饱尝了接种的痛苦,还得了耳鸣——接种人痘的后遗症。他看见过不少因接种人痘患了严重天花而死去的人,因此他少年时就立志要当一名外科医生。13岁时,詹纳的哥哥将他送到外科医生卢德洛那里学医,由于詹纳虚心好学,肯动脑筋,所以很受老师的喜爱。18世纪中期,欧洲天花流行,英国的奶牛群中也流行牛痘,挤奶的人如果手上有伤,牛痘就会由牛传染到人,而那些患了牛痘的人没有一个染上天花。詹纳经常想:人得了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染过天花的人也不再得天花,难道牛痘与天花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经过8年的勤奋学习,他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一家私人诊所工作,后来又回家乡办起了自己的小诊所。在他的诊所里有些患了天花的病人需要护理,护理人员多数是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她们都相信自己患过牛痘,就不会再患天花了。通过对大量天花病人的治疗,挤奶女工们的信念得到证实,这是为什么呢?

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詹纳来到牧场,仔细观察母牛乳房上的脓疮(即所谓牛痘),与天花病人身上的脓疮作对比。在牧场他发现挤牛奶的工人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于天花或患天花变成麻子。“真奇怪,挤牛奶的人为什么能幸免于难呢?”詹纳问女工们:“你们是不是患过天花?你们的奶牛患过天花没有?”她们回答说:牛痘类似天花,可是牛却很少死去,只是在皮肤上出现一些小脓疮,给病牛挤奶的女工们也会患上类似牛痘的病,不过病情很轻微,只是稍稍有些不舒服,没过多久就会好的。詹纳分析女工的话,推测出这种从牛身上传染的病症是很轻微的。

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詹纳终于得出结论:牛痘和天花的脓疮相似,患牛痘和患天花的症状也相似,所不同的是牛痘比天花的症状要轻得多,牛痘不会引起牛的死亡,患牛痘的人也不会死亡。

思考了许久,詹纳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给人接种牛痘,以替代人痘接种,减少痛苦和死亡。1796年5月14日,詹纳给一个农场牧工8岁的小儿子——名叫詹姆斯·菲普斯的小孩进行牛痘接种。他小心地用针挑破一个牛痘患者手臂上的脓疮,沾上少许脓疮的液体,然后用手术刀轻轻划破小菲普斯手臂上经过消毒处理的部位,把脓液滴在伤口上。世界上第一例人工接种牛痘的手术就这样在短短的3分钟之内完成了。手术后,小菲普斯手臂上的伤口处有些红肿,接着起了一些水疮,逐渐形成脓疮,身体也有些发热。此后那些疤疹逐渐干枯结痂,最终脱落,只是在伤口处留下一个小疤痕,小菲普斯便全好了。两个月后,检验牛痘接种效果好坏的关键时刻到了,詹纳在小菲普斯的手臂上再划破一道小口子,滴上从天花病人身上获得的天花脓液,即接种人痘,看看小菲普斯是否已经具备了免疫能力。接下来的几天里詹纳如坐针毡,度日如年,不时观察小菲普斯的身体反应和变化,担心万一发生意外,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几天过去了,小菲普斯安然无恙,詹纳终于找到了战胜天花的方法。

后来詹纳又做了几次同样的实验,均获得了成功,他这才向社会公布了自己的发现,并将这一成果报告给英国皇家学会,但是他的发现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詹纳并不气馁,他一边行医,一边有计划地在周边地区实施牛痘接种法。结果与其他地区相比较,他所在地区天花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这一显著的事实终于引起了英国政府的重视,承认了詹纳的重大发现,并为他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向全世界推广牛痘接种法。

E. 天花和牛痘有些什么样的故事

200多年以前,在欧洲城市的街道上,几乎到处都可以看见因患天花病而满脸麻斑的人。有些地方甚至难以见到没有因天花致残的人。这种病当时就是这样广泛流行。
天花是传染病中流行最广的一种疾病。在18世纪时,欧洲每年死于天花的约有44万人,还有许多人在天花治愈后,留下终身残疾,有的甚至双目失明。在幼儿中,尤其是贫民阶层的幼儿中,天花的死亡率特别高。
在当今时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许多国家广泛开展了预防天花的种痘,于是这种可怕的传染病可以认为是被战胜了。现在年轻一代的医生只有从书本上或故事中才知道天花这种病。
每当谈起种牛痘,人们就会以感激的心情回忆起那位提出用接种的方法来抗御天花的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是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1749--1823)。
琴纳在并不知道天花的病原体的情况下,是怎样发现了抗御这种传染病的方法呢?这源自他非凡的观察力、勤奋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善于留意别人不十分重视的东西的认真态度。
当琴纳还是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感染过“牛痘”的人,就不再患天花了。原来,在牛、猪、驴、马、骆驼和羊等动物的身上也能看到与人的天花相类似的疾病。患病时,动物的乳房和皮肤上形成一些类似天花的脓疱。
琴纳向村民们仔细询问,原来老百姓早就知道人患的天花和牛患的痘疮有着某种联系。挤奶女工告诉琴纳说,她们通常都感染过牛痘,没有人再患天花。牛痘症状在她们身上仅表现为手上出现一些脓疱,只是间或伴随一些轻微的不适。
善于观察的琴纳医生对这种有趣的现象思考起来,他开始研究记述民间治疗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书籍。从这些书籍中琴纳得知,中国人早就有用牛痘的脓液给儿童接种的习俗。
琴纳对所有的资料进行了比较和认真思考,观察了天花和牛痘的多个病例,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即人为地使人感染牛痘,这样就能够使人避免患天花病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琴纳决定在人身上进行首次接种试验。1796年5月14日,他从一位感染牛痘的妇女手上提取脓液,接种到自己8岁的儿子约翰·菲普斯身上。过了几天,小孩经受了轻微的不适之后,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但是孩子现在是否对天花有了免疫力呢?这还要进一步弄清,因此还需要作试验。但是这次的试验是危险的——要用孩子的健康作

F. 琴纳与牛痘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①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透过现象,分析原因。②知难而进,坚持真理。③功成之后,淡泊名利。

G. 什么叫做牛痘

牛痘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该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多见于挤奶员、屠宰场工人,患者皮肤上出现丘疹,这些丘疹慢慢发展成水疱、脓疱,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历史上该病的病例多在欧洲出现,尤以英国为最多。而该病毒可在牛只、猫只以及田鼠等身上找到。人类患病的个案极少,潜伏期为9~10日,但对患有免疫系统缺陷的患者来说,感染牛痘病毒足以致命。根据WHO目前的报告,本病现已在全球消失。
牛痘病毒是一种可引起牛产生轻微牛痘病灶的病毒。人若感染该病毒,只会产生轻微不适,并产生抗牛痘病毒的抵抗力。由于牛痘病毒与引起人类天花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抗原性质,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获得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也是免疫接种的首度成功案例。

H. 中国古代的种痘之术的历史是什么

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痘接种。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介绍:“治小儿身上有赤黑疵方:针父脚中,取血贴疵上即消”

“治小儿疣目方:以针及小刀子决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傅之”。

由此可见,唐代人已经认识到“以毒攻毒”的原理,有可能出现了人痘接种术。

但此时的种痘术只是在民间秘密流传。清朝学者董玉山在《牛痘新书》中说:“考上世无种痘诸经,自唐开元间(公元713〜741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

董玉山明确指出唐代就出现了种痘术,并介绍了始传者的姓氏和具体的养苗种疸方法。

I. 中国古代的种痘之术

关於实施种痘免疫的最早记载是在什麽时候呢
明末喻昌《寓意草》(1643)对顾諟明的二郎,三郎在北平种痘医案的记载,较为具体一些:"顾諟明公郎种痘,即请往看.其痘苗淡红,磊落中含水色,明润可爱,且颗粒稀疎,如晨星之丽天门下,医者先已夸为状元痘."42清初董含《三冈识略》记载安庆一姓张医师三代所传种痘术,更为具体:其法取患痘者的稀痘浆,贮於小瓷瓶内,埋於土内待用.其用法:将所贮痘浆染衣令小儿穿著,则三日萌芽,五日痘长,十日痘萎.这是清代文献关於种痘的最早记载.1681年,清政府曾专差迎请江西医张琰,为清朝王子和旗人种痘.据张琰《种痘新书》说:"经余种者不下七,八千人,屈指记之,所莫救者,不过二,三十耳."可见种痘术医术已相当高.
对於种痘术的发明时间,地点,人物,医书有不同的说法.除了前引清董玉山《牛痘新书》所称"唐开元间,江南赵氏"之说,并有清代医家张璐(1617-1700)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所撰《医通》说:"迩年有种痘之术,始自江右,达於燕齐,近则遍行南北."书中记有痘浆,旱苗,痘衣等种痘法.康熙52年(1713)朱纯嘏著《痘疹定论》卷二"种痘论"说,宋真宗时(11世纪)宰相王旦请峨眉山女神医到京为其子王素种痘.这是医典对种痘起源的最早的详细描述,尽管是以带有神话色彩的文本出现.
1727年清初俞茂鲲《痘科金镜赋集解》中则把发明人痘接种术确定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2):"闻种痘法起於明隆庆年间,甯国府太平县,姓氏失考,得之异人丹家之传,由此蔓延天下.至今种花者,宁国人居多."称是由安徽太平县人发明并传之天下,但未具姓氏.书仲介绍了四种种痘法,即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也记有四种接种人痘的方法,清代朱奕的《种痘新法》则描述了人痘苗的选育方法:"其苗传种愈久,药力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符合现代疫苗制备的灭活原理.
张琰在《种痘新书》自序中说:"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可知张琰之父善种人痘,传自其祖父,其祖则称传自聂久吾.聂久吾(尚恒)生於明隆庆(1567-1572)六年(1572),而现存聂久吾著《活幼心法》等医书中均无种痘内容.按张琰自序的说法:"宇内方书总无种痘之说,岂治痘之方则宜传之於世,而种痘之术不可向人言乎 盖秘其诀而不肯笔之於书,私其技而不欲公之於世也.余今乃洩人之所未洩,传人之所不传".清伍士山在《种痘新书序》言其曾问张琰:"公家既有秘传,曷不公之於世,普利群生 "张琰叹曰:"医书充栋,惟种痘之术不传,盖术家欲专其利,故秘其术以自私也.余行术数十年,……今余年将就衰,欲将其术传之天下,故纘述遗篇,详加参考,且将祖父秘传一一书之於册".由此可见,种痘之术确曾长期在极少数方家内部秘传,不为世人所知;就连张琰本人也是在"行术数十年"之後将其书之笔端,公诸於世. 《医宗金鉴》说种痘"此诚去险履平避危就安之良法也.然种痘一科,多口传心授,方书未载,恐後人视为虚诞之辞,相沿日久,无所考稽,使至理良法竟置无用之地,神功湮没,岂不大可惜哉!今将种痘一法细加研究,审度精详,纂辑成书,永垂千古,庶为种痘之津梁,咸登赤子於夀域也."其所谓"口传心授",确实是种痘术自从发明直到明代一直未被公开的原因,这或许也是古代"医道不分"且医家在某些秘术传承上深受道教秘传传统影响的表现.事实上,一般的痘疹治疗,同样存在著秘传的现象,明孙一奎《赤水元珠》卷二十七上"痘疹心印小引"曰:"专门者以痘为秘术,为禁方,固不道其道,心其心,各师其见,各颛其法,而不思融洽众理以契所归."
清黄百家曰:"痘疹不知起自何时,相传在晋宋之间.数千年来,毒痡极矣.天道好生,物极必返.迩乃有种豆之仁术.康熈戊申,余读书甬上,有曁阳某者,挟此术至,吾友陈夔献笃奉之,号於同志.余时卽欲学焉,而未暇也.岁辛酉,余以试事在省家,大人以帖谕云:'痘疫盛行,余方日夜恐恐,适浦阳有傅啇霖者,以种痘术抵吾里,孙軰七人俱得安全,其未信者邻里同舍多罹此厄.'余益感而愿得之.今年夏,啇霖过访余,与之促膝连床,啇霖亦不惜,尽倾底蕴.余时适往昆山,未得竟业.政初,啇霖之兄也,文誉斐然,本其家授,兼以此术济世,葢自明初,其远祖窦继先生从戴原礼游,卽精於医,传至其曽祖思川,祖岐山,始以种痘术闻逺近,父希成,叔希美,为格等继之,而政初集其大成. 其为符咒,可废乎 曰不可.痘疫时行,实有邪祟,且忌诸犯触,非此无以发人之诚信耳,故古有祝由科,非无谓也.因与政初诠次増定其家传之本,为《天花仁术》一书,总种痘时痘为十卷,公之同好,所谓父不哭子,其利漙哉!政初更善针术,其经络补泻,悉本灵素,与今所行世者逈异,此其一端云."
亦有人提出人痘法发明於清初.民国13年恽铁樵著《保赤新书》卷二"鼻苗":"我国当清初时代,曾有人发明种痘之法,用出天花小孩的痘痂,研碎了和在新棉花絮裏,搓成小团,塞在婴孩鼻孔之中,谓之鼻苗."作者此说亦无证据,不过作者接著说:"在发明这鼻苗的人,理想极通.天花既是外感,食积,惊恐为诱因,病源复杂,传变自然厉害,若用痘苗引痘,那就纯粹的内因,病源单纯,自无危险,岂不是极通极通麼.……详究其源,云是玄女降乩之方,转取痘气薰蒸,发胎毒於安宓无病之时.……原其种痘之苗,别无他苗,惟是盗取痘儿颗粒之浆,……据此在发明之人,恐不能取信於大众,却要托之玄女以自重,在医家之评论,全不计其发明之功,反要科其盗窃之罪.这就是中国医学不发达之原因了." 清初痘疫大流行,确实给人提供了某种历史心理学的背景.但毫无疑问清初发明种痘之说不合历史事实.
李约瑟《中国与免疫学的起源》一文及其《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一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认为,1549年刊刻行世的明代医家万全所著《痘疹心法》中,首次提到种痘.又有研究者认为"基本可以确定种痘始於明隆庆年间(引者注:隆庆1567-1572),即16世纪中叶";"种痘术最初於晚明出现在皖南和江西的弋阳等地,大约在清初传入江南";"人痘术在明隆万年间已在皖南和江西等地出现,而且至迟到18世纪中叶,江南的人痘接种术已在全国居於领先地位."
然而进一步的考证表明,1523年去世的明郑善夫的《少谷集》卷二十中,最早提到种痘之事.该书卷二十•书四"与应南洲"曰:"春间得越中二手教,继得显仁济上种痘事;近又得二兄宦迹,皆好音也.善夫入秋,病稍去体,然神思大减,眼就花,齿半揺动,百年未中,而衰飒如此,不肖可言耶.白下之命,於病躯散才甚称,且得以暇日,求吾斯未信处,窃自慰也.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
文中提到的"显仁",在卷十八《寄应南洲》一信中又曾提及:"显仁亲事,尚尔优游",可知"显仁"其人时当在冠龄之下.而"济上"则是地名,卷二十五《病中懐郑继之二首》诗句"卫川分手去,济上寄书来"即其证;又按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七"济上:济水之上."综上,"显仁济上种痘事"是说显仁在济南完成种痘之事,从信中提到的"白下之命"(指嘉靖元年即1522年明朝南京朝庭的诏命),及文中"石龙兄此时想履任相聚之喜,良莫可喻"一句,可知此信写於嘉靖元年(1522),那一年他被荐任南京刑部郎中,不久改吏部,而不应是翌年上任途中罹病返家之後去世之前所写.
由此可见,目前所知最早关於种痘之事的记载是在1522年.
(五) 988-989年:峨眉山顶女神医始传种痘术
清抄本《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和抄本《痘门拜娘娘诰全科》都提到"戊子己丑行正令"这个时间点,值得注意.这种长久流传於民间社会的宗教科仪文本,往往用秘言诀语的方式,流传著某些鲜为人知的重要资讯.
《正一道门庆麻痘娘科》:"拜请天宫天姆娘,功德齐天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普天伐土布恩光".《痘门拜娘娘诰全科》:"拜请天宫天姥娘,功德其大不可量,戊子己丑行正令,遍游天下种痘疮,是男是女赖清吉,或老或少得安康".显然"戊子己丑行正令"是指在"戊子己丑"年裏传布这神圣的种痘术.那麼"戊子己丑"是指何年代
根据这些经书拜颂的天姥娘娘乃指向峨眉山上传播种痘的神医,参之以朱纯嘏《痘疹定论》对该女神医为王旦(在世时间是957-1017年)之子王素(在世时间是1007-1073)种痘及及传播种痘术的事迹,"戊子己丑"当指宋端拱元年(988)和二年(989).因为在女神医为王素种痘前,种痘术已在峨眉山地区传播,只是因为方坤撰《全闽诗话》卷七明•郑善夫:"其赴召也,便道游武夷,深入九曲,绝粮抱病,放舟南下,抵家而卒,年三十九,其徒髙瀫傅汝舟为庀棺敛,太守汪文盛葬焉."
宰相之子王素种痘始闻名於世而已.按《痘疹定论》,王旦生子而伤痘,命人为寻名医,於是"时有四川人做京官者,闻其求医治痘,乃请见而陈说种痘之有神医,治痘之有妙方,十可十全,百不失一.王旦知之,喜相问曰:'此神医是何姓名,何处居住也 汝即知之,为我请来.'彼应之曰:'此医 环峨眉山之东西南北,无不求其种痘,若有神明保护,人皆称为神医,所种之痘,称为神痘.'"乃请神医."不逾两月,敬请神医到汴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於次日种痘."此其证.
又,经中描述"峨眉山上三大娘",乃"身穿泗州绫罗缎,八副罗裙凑地装,头戴金钗玉霞帔,足踏系鞋三寸长, "可见经传认同天姥娘娘乃小脚"三寸长",无疑裹足,乃为五代以後的人物特徵,决非唐或唐前.当然也不排除是清代的时代特徵渗入道教话语演变过程,尽管娘娘本非清代人物.

J. 穿越小说女主是神医,用牛痘治天花,给男主属下开刀治腿,然后还研制出小孩肚子不长虫的药

神医嫁到,作者闲听落花

热点内容
一对一玄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424
主角修炼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2-02 08:09:01 浏览:228
找一本校园小说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发布:2025-02-02 08:07:28 浏览:867
腹黑会长是头狼全文免费小说 发布:2025-02-02 07:50:10 浏览:351
有没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7:17:05 浏览:540
俞静雅叶北城小说的名字 发布:2025-02-02 07:08:23 浏览:854
科幻小说起什么名字大全 发布:2025-02-02 06:43:40 浏览:48
2017完结网游类小说排行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586
凤栖梧桐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2 05:54:54 浏览:549
校园男主混混成长小说 发布:2025-02-02 04:55:53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