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武侠小说少林寺方丈名单

武侠小说少林寺方丈名单

发布时间: 2022-04-14 02:03:44

㈠ 少林寺的起源,那可知少林寺的第一任方丈是谁吗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主要信奉的宗教有佛教,道教等等,这些思想学说都是随着国门的开放而从西方逐渐传入的,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观念上的变迁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在很多的影视剧当中,都有着对少林寺这一个地点的描写,少林寺就是古代的时候对道教的一种反映。佛教是在北魏的时候传入中国的来自天竺的高僧跋陀创建了少林寺,他也是少林寺的第一位方丈。

天竺僧跋陀

在《西游记》当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所要去到的西天就是天竺。天竺是有着很多的高僧的,在公元495年孝文帝统治时期,一位来自天竺的高僧跋陀就来到了孝文帝的身边,他深谙佛教,也经常会讲道,给人们传授佛教的理念。所以孝文帝就为他修建了一座少林寺,跋陀应该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少林寺的方丈。

㈡ 各个武侠小说里面,哪个“少林方丈”武功最高

少林寺不是《侠客》的主角。因此,方丈苗笛大师从未真正出过手。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白头大法》和《玄经》的武功时,我就不明白了,于是我就有了邀请苗笛方丈来和我商量的想法。木吉马大人说:“在当今世界,说到武功的卓越,没有比少林高僧苗笛大师更好的了。”由此可见,苗笛在江湖上确实名扬四海。 苗笛闭门造车,不再打听江湖上的事情。然而,当他看到龙目二岛主抄写的白头太玄经的绝妙武功时,却急急忙忙赶来,有些粗鲁。由此可见,苗弟虽然年纪不小,武功高强,但早就应该逃过江湖上的追名逐利了。然而,他显然还没有达到“无”和“不露面”的状态。他在侠义岛呆了30年,真是雪上加霜。 第四,鹿公慧聪方丈 《鹿王记》中的慧聪方丈是“大觉观慧,成经华严”中唯一的“慧”高僧。他知道魏小宝为皇帝出家了,就接受了魏小宝为管正大师,法名“慧明”。

他的武功应该比丐帮帮主王建通强。 玄慈方丈 然而,玄慈误信慕容波的谣言,造成了雁门关悲剧和萧元山家族的悲剧。宣慈和叶二娘生子后,被萧元山偷走,叶二娘的性情大变,成了“万恶恶人”。虽然玄慈后来在公开场合接受了处罚,但他隐瞒了自己的“带头大哥”身份和与叶二娘的感情,有些感情并不真实。 一、 传奇剑客方正大师 少林方丈方正大师在《传奇剑客》中是“身材矮小,面容瘦削,相貌善良”《千手如来掌》和《金刚禅狮吼》都很出色。方正大师甚至开发了少林宝藏《易经》。

㈢ 金庸笔下的少林寺,可谓强者林立,少林三大神僧分别都是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美不胜收,让人陶醉其中。经典武侠人物,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如不拘于礼教的黄药师,天性好玩的周伯通,豪气冲天的萧峰,这些人物角色,不仅豪气干云,且武功独步天下。金庸笔下的武功深不可测,每个人皆非泛泛之辈,都具有独步天下的本领,一时之间,恐怕难以分出高下。可正所谓,天下武功出少林,无论你身怀何等武功,如何横行天下,一身武功均源于少林。
苦练少林七十二绝技和易筋经,鸠摩智本以横行天下,无奈练功走火入魔,西夏枯井之中,内力尽归段誉所有,而后大彻大悟,从此不学武功,只谈佛经,终成一代神僧。鸠摩智位列少林寺三大绝顶神僧,毫无争议可言,天纵奇才,学武过目不忘,单挑少林寺,让他成为万众瞩目的神僧。鸠摩智苦练少林七十二绝技、习得易筋经、强练六脉神剑,让他光芒万丈,少林寺三大神僧,鸠摩智占据一席之地。三、达摩祖师少林武功源于达摩祖师,达摩是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始人,以及易筋经的发明者。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古往今来无人可以尽数习得,达摩祖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金庸小说之中,达摩祖师没有真正出场,不过公认的武林神话,自然不可否认。扫地僧武功无人能敌,曾在少林寺之中,以一敌二,慕容复和乔峰武功本以纵横天下,可遇到扫地僧之后,颇感压力。降龙十八掌和斗转星移同时进攻扫地僧,都不能取胜,足见扫地僧武功之强。


达摩创立七十二绝技,可单手完爆扫地僧。须知少林高僧练功极其困难,一辈子习得七十二绝技中的一项,已经是武学奇才了,尤其是颇具难度的绝技,如大金刚掌和般若掌。达摩祖师身兼七十二绝技,武林之中无人能挡,达摩为少林寺祖师,功力更是天下第一。如果和扫地僧单挑,我认为单手完爆扫地僧,毕竟达摩是少林祖师。武林之中,高手如云,除达摩祖师之外,谁能战胜鸠摩智和虚竹呢?恐怕没有人能与之一战吧。

㈣ 少林寺历届住持的法号

少林寺历届主持法号大全:

  1. 跋陀: 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

2. 菩提达摩: 天竺(印度)人。

3. 僧稠: 昌黎人,俗姓孙。

4. 慧可: 洛阳虎牢人,俗姓颐。

5. 福裕: 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

6. 慧光: 长卢人,俗姓杨。

7. 洪遵: 相州人,俗姓时。

8. 慧安: 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

9. 报恩: 黎阳人,俗姓刘。

10. 教亨: 号虚明,济州任城人,俗姓王。

11. 同光: 山西人。

12. 法玩: 山西人,俗姓张。

13. 文才: 号淳拙,临汾人,俗姓姚。

14. 邵元: 号古源,俗姓源

15. 了改: 号凝然,嵩阳金店人,俗姓任。

16. 文载: 不详

17. 悟须: 号匾囤,一号无空,禹州人,俗姓陈。

18. 正道: 字无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

19. 海宽: 不详

20. 恒林: 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

21. 行正: 字愿安,登封城关刘庄人,俗姓李。

22. 释永信: 俗姓刘,名应成,法名永信,1965年出生,安徽颖上人,自号皖颖上人。

拓展资料

1. 佛教寺院主管僧的职称。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宗根据《维摩诘经》称寺院最高领导者为住持,道 教全真派借用了佛教中的“住持”一词。与“方丈”有着本质区别。

2. 道教全真派语。负责一个道观或道院的道士。道教“住持”一词是对道教道观当家的,领导者的 称位。在正一派中的少数道观或道院也设有“住持”一职。

3. 指担任住持。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五:“[僧 道楷 ] 大观 间,住持东都之 净因禅院 。” 清孔 尚任《桃花扇·栖真》:“这里是女道住持,从不留客的。”

‘住持’之语义为‘安住之、维持之’。原意指道教十方丛林中的最高领导者,后乃被佛教借用,来指称各寺院之主持者,或长老。此词用在寺职称谓时,又称寺主或院主。日本佛教界称之为住职。由于住持之住处称为‘方丈’,故‘方丈’一词亦被引申为住持之意。

㈤ 金庸各个武侠小说里面,哪个“少林方丈”武功最高呢

方证大师出自金庸名作《笑傲江湖》,是书中正道十大高手之一,曾在少林寺与大反派任我行交过手,并没有十分惊艳的表现。然而这位低调的少林方丈真实实力远在任我行之上,甚至不输于东方不败,就算放到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中,他也是妥妥的绝顶人物,射雕五绝在他面前都处在下风,除了传说中的独孤求败,只怕唯有张三丰能压过他。


内功、武技、智谋三合一,方证大师之强已经超出了时代,他要是生在《天龙八部》的时代里,就是第二个扫地僧。

㈥ 金庸的各部小说里的少林方丈的法号分别是什么

按照历史时期来排的话:
《天龙八部》方丈玄慈、《射雕英雄传》偏前期方丈苦乘(在《倚天屠龙记》中前期提及是70年前的少林方丈,约为射雕英雄传之前一点)、《神雕侠侣》后期/《倚天屠龙记》前期方丈天鸣、《倚天屠龙记》后期方丈空闻。
《笑傲江湖》方丈方证
《鹿鼎记》方丈晦聪、《飞狐外传》方丈大智、《书剑恩仇录》南少林方丈天虹
还有时期不知的:《侠客行》方丈妙谛

㈦ 少林寺历代方丈都是谁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续派
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师 十六世二代灵隐文泰大师 十七世 三代还源福遇大师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师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师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师
二二世 八代无方可从大师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载大师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书大师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润大师 二六世 十二代无言正道大师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悦慧喜大师
二八世 十四代彼安海宽大师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强大师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师 三三世 十九代玄兴大师 三四世 二十代祖轻大师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师 三六世 二二代净魁大师 三七世 二三代真礼大师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师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师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恒大师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盘大师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师 四三世 二九代贞绪禅师
四四世 三十代素喜禅师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德禅禅师 四十六世三十二代行正禅师
四十七世三十三代永国法师、永信法师 四十八世三十四代延佛法师、延心法师、延芫法师、延秧法师、延桓法师等。

㈧ 少林寺历代方丈是谁

摘要 少林寺历代方丈:

㈨ 少林方丈各代掌门人的名字

29代 行正,(1914~1987) 字愿安,登封城关刘庄人,俗姓李。1920年在少林寺出家,1932年在九华山东崖寺受戒。1986年,他被正式任命为少林寺方丈,结束了自清康熙以来少林寺无方丈的历史。他于1987年圆寂。
恒林,(1865~1923)号云松,伊川宋寨人,俗姓宋。光绪初年入少林寺为僧,民国十二年(1923年)秋,积劳致疾,卒于职。

正道,(1547~1609) 字无言,洪都新建人,俗姓胡。他开始在上蓝寺出家,拜和尚为师。二十岁后跟从知休禅师,住在南岳净瓶崖。知休指点他参谒逊庵,后又指点他到少林寺参谒幻休常润。正道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被祠部任命为少林寺住持,前后十七年,直到圆寂。

悟须,(?~1563) 号匾囤,一号无空,禹州人,俗姓陈。年过二十后辞父母出家,入少林寺,以梵僧喇嘛为师。十数年后辞别师父,到中条山中修行三个月,接着在峨嵋山巅住下。后来他又遍游全国,到京城,居吉禅庵中,印造了大弥陀经若干藏。不久他重回少林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他再次离开少林寺去峨嵋山,行至州江中时坐地圆寂。悟须是明代著名的十八武僧之一,他的骨灰归回了少林寺,建塔埋葬。

文载,(1454~1523)号月舟,北畿通州人,俗姓王。九岁入乡校,十三岁出家,拜白庵为师。二十岁时出游参学,三年后回还,闭门不出,读经习静。他又到少林寺参叩无方可从,三年后更遍参京城诸多禅师。明弘治年间,文载住白塔精舍内阅大藏经。明正德三年(1508年),祠部任命文载住持少林寺,前后十六年,直到圆寂。

了改,(1335~1421)号凝然,嵩阳金店人,俗姓任。十四岁时拜少林寺提点训公为师,二十一岁时受戒。他曾在香山参访月印长老,后到天庆寺跟从松庭禅师。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了改任少林寺住持,三年后辞退,但仍驻少林寺,直到圆寂。
紧那罗,不知其来历。据《嵩书》记载:“至正初(1341年)忽有一僧至少林,蓬头裸背跣足,止著单裩,在厨中作务。……至十一年辛卯(1351年)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贼率众突至少林,欲行劫掠,此僧乃持一火棍而出,变形数十丈,独立高峰,贼众望见,惊怖而遁。僧大叫曰:‘吾紧那罗王也!’言讫遂没。人始知为菩萨化身也。”紧那罗在少林寺地位极重,寺中有紧那罗殿和其塑像,被尊为少林护伽蓝神。
邵元,号古源,俗姓源。他原是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住持,元泰定四年(日本嘉历二年,1327年)来中国。先在福州,后到天台山、天目山、五台山遍访名僧,元天历二年(1329年)到嵩山少林,长住二祖庵达二十一年。他在少林寺任书记之职,曾为息庵义让行实碑撰文,并为菊庵法照塔撰文作书;他还曾作为全国百名高僧之一到京师宫里参予大藏经的翻译。邵元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返回日本。

文才,(1273~1352) 号淳拙,临汾人,俗姓姚。其父为居士。文才年岁稍长,即请学佛,父母从其志,送他出家剃度。他谒访少林寺的还源福遇,执侍多时,后又到龙门山读经三年。接着他隐居于终南山中。元泰定元年(1324年),被请出住持少林寺,但他于元天历二年(1329年)辞退。到了元至正五年(1345年),他又被请出再任少林寺住持,七年后圆寂。

福裕,(1260~1274)号雪庭,山西文水人,俗姓张。九岁入学,理解力极强,乡里人称他为“圣小儿”。出家后拜休林为师。元世祖慕其名德,命他住持少林寺。元宪宗时授他都僧省之符,命他总领天下僧众。他率众修复了嵩山一带因战乱毁坏的寺院,常被后人尊为少林寺中兴之祖。他于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圆寂。元皇庆元年(1312年)被追封为大司空、是府仪同三司并晋国公。

教亨,(1150~1219)号虚明,济州任城人,俗姓王。七岁在崇觉寺出家,十三岁受大戒,十五岁外出游方。他先后出入过五座道场:嵩山戒坛寺,韶山云门寺,郑州普照寺,林溪大觉寺和嵩山法王寺。后应请住持少林寺。但不久他又引去,徜徉于嵩少间数年。金兴定三年(1219年)圆寂。

报恩,(1058~1111)黎阳人,俗姓刘。他生于硕儒世家,从小就通治国方略,考试登第。他厌倦尘境,向朝庭辞官,出家为僧,朝庭准从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倾心于禅宗祖道,谒访诸多高僧。后来当朝丞相请他到少林寺讲经开示,不久他又应诏在少林寺住下,参禅说法。

法玩,(715~790) 山西人,俗姓张。十八岁时学道于普寂禅师,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普寂谢世后,法玩有时住在嵩山,有时去洛阳。唐贞观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于洛阳大敬爱寺圆寂。塔在少林寺西侧。

同光,(700~770) 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岁受其足戒。他投会善寺普寂为师,后入少林寺,宣法开示二十余年,震动遐迩。安史之乱时,他似避祸于荆州。唐大历五年(770年)圆寂于少林寺。
法如,(638~689)上党人,俗姓王。幼年随舅父到丰阳,先事青布明为师,十九岁时出家。经青布明指点,他又投禅宗五祖弘忍为师,侍奉前后共十六年,直至弘忍灭度。之后他北游嵩岳,在少林寺住下,唐永昌元年(681年)圆寂。他被认为是传自弘忍的又一位禅宗六祖,塔在少林寺东侧许塔沟村口。

慧安,(?~709)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隋炀帝听说后诏见慧安,他又潜藏起来,到衡岳寺去做头陀。唐贞观年间,他往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之后遍历名山,并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龙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宫庭,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

洪遵,(530~608) 相州人,俗姓时。他八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后被北齐朝庭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慧光,(487~536)长卢人,俗姓杨。十三岁时随父入洛阳,后被跋陀收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为跋陀所译佛经注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学佛心领神会,向人传授讲解透彻,被称为圣沙弥。他圆寂于河北邺郡。
慧可,洛阳虎牢人,俗姓颐。他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为表求道决心,慧可竟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感其赤诚,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他为传法弟子。慧可是为禅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

僧稠,(480~560) 昌黎人,俗姓孙。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僧稠少时体质较弱,后发愤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他理解极快,学佛成绩卓著,被跋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

菩提达摩,(?~536)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
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后跋陀迁居少林寺外,直到圆寂。看看这里,里面有详细的介绍http://hi..com/xiaojing585/blog/item/68200253c8af77040df3e314.html

㈩ 少林寺历代方丈是谁

嵩山少林寺曹洞正宗续派 。


第十五世第一代福裕祖师 ; 十六世二代灵隐文泰大师 ; 十七世 三代还源福遇大师 ;
十八世 四代淳拙文才大师;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十九世 五代松庭子严大师 ; 二十世 六代凝然了改大师 ; 二一世 七代俱空契斌大师。


二二世 八代无方可从大师 ; 二三世 九代月舟文载大师 ; 二四世 十代小山宗书大师 ;
二五世 十一代幻休常润大师 ; 二六世 十二代无言正道大师 ; 二七世 十三代心悦慧喜大师;
二八世 十四代彼安海宽大师 ; 二九世 十五代通强大师 。


三二世 十八代同梅大师 ; 三三世 十九代玄兴大师;三四世 二十代祖轻大师;
三五世 二一代清耀大师; 三六世 二二代净魁大师; 三七世 二三代真礼大师 ;
三八世 二四代如阜大师; 三九世 二五代海珠大师 ; 四十世 二六代湛恒大师。


四一世 二七代寂盘大师; 四二世 二八代淳智大师 ; 四三世 二九代贞绪禅师;
四四世 三十代素喜禅师 ; 四十五世 三十一代德禅禅师 ; 四十六世三十二代行正禅师 。


四十七世三十三代永国法师、永信法师 ; 四十八世三十四代延佛法师、延心法师、延芫法师、延秧法师、延桓法师等。

1.跋陀,又名佛陀,天竺(印度)人。北魏孝文帝时来中国传播佛教,深得敬重。北魏迁都洛阳,孝文帝在洛阳为他建造寺院。跋陀性喜幽静,孝文帝又在嵩岳少室山下为他建造寺院。这座寺院即现在的少林寺,跋陀是为少林寺的创立者和第一位住持。他在寺内翻经台翻译了《华严》、《涅槃》、《维摩》、《十地》等经,并度化了慧光、僧稠等人。年老后跋陀迁居少林寺外,直到圆寂。

2.僧稠(480~560)昌黎人,俗姓孙。先在巨鹿景明寺出家,拜治实为师,后到少林寺拜跋陀为师。僧稠少时体质较弱,后发愤习武,练得拳捷骁勇,体轻身灵。他理解极快,学佛成绩卓著,被跋陀赞为“葱岭以东,禅学之最!”他后来在嵩岳寺讲经说法,影响很大。

3.慧光(487~536)长卢人,俗姓杨。十三岁时随父入洛阳,后被跋陀收为弟子,不久在少林寺出家。他为跋陀所译佛经注疏,刻版印刷,又因他学佛心领神会,向人传授讲解透彻,被称为圣沙弥。他圆寂于河北邺郡。

4.菩提达摩(?~536)天竺(印度)人。梁大通元年(527年)从广州登陆,到中国传播佛教。达摩渡长江入北魏境,先游历了洛阳,后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一个石洞里面壁静修,时间长达九年。他依据大乘派教义,融汇中国精神,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被尊为初祖。在众多求教者中,达摩选择将衣钵传给了慧可。东魏天平三年(536年)达摩圆寂,葬于熊耳山,立塔于定林寺。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

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达摩大师于嵩山少林寺达摩洞,在那里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他为壁观婆罗门。有道育、慧可二沙门礼见达摩,并亲近和供养四、五年。达摩感觉他们真诚,传授以衣法。又把四卷《楞伽经》授与慧可说︰‘我看中国人的根器于此经最为相宜,你能依此而行,即能出离世间。

5.慧可(487年-593年),洛阳虎牢人,俗姓颐。他幼年出家,通晓佛典。四十岁时拜菩提达摩为师。为表求道决心,慧可竟用刀自断左臂,奉献达摩座前。感其赤诚,达摩授法器、赐法名,收他为传法弟子。慧可是为禅宗二祖。他在少林寺西南山上养伤时的住所和石台,后成为二祖庵和养臂台,遗迹尚存。二祖初名神光,听说达摩大师住在少林寺,于是前往拜谒。

达摩面壁端坐,不置可否。神光没有气馁。他暗自思忖:“古人求道,无不历尽艰难险阻,忍常人所不能忍。古人尚且如此,我有何德何能?当自勉励!”时置寒冬腊月,纷纷扬扬飘起漫天大雪。夜幕降临,神光仍在寺外站立不动,天明积雪已没过他的双膝。达摩这时才开口问道:“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神光泪流满面说道:“只愿和尚慈悲,为我传道。”达摩担心神光只是一时冲动,难以持久,略有迟疑。神光明白达摩心思,就取利刃自断左臂,置于达摩面前。达摩于是就留他在自己的身边,并为他取名慧可。

少林寺内的立雪亭,便是为纪念慧可断臂求法的事迹而建。 达摩禅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予慧可,慧可就是日后禅宗在东土的第二代祖师,自此,禅宗在中国有了传法世系。

6.洪遵(530~608)相州人,俗姓时。他八岁到少林寺出家,跟从师父资云。后被北齐朝庭封为断事沙门,负责处理僧人违反佛教戒律之事。隋时,文帝也封洪遵为官,但他仍住在少林寺内。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洪遵被举召赴京,与印度僧人一起译经。

7.法如(638~689),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市),俗姓王,唐初北方禅宗领袖。幼年随舅父到丰阳,先事青布明为师,十九岁时出家。经青布明指点,他又投禅宗五祖弘忍为师,深得其旨,为弘忍高足。侍奉前后共十六年,直至弘忍灭度。之后他北游嵩岳,居少林寺六年,后在此传法三载,“再振玄纲”、“兴复正化”,成为北方禅宗的“定门之首”,他被认为是传自弘忍的又一位禅宗六祖。法如在少林寺传法,为确立少林寺禅宗祖庭地位起到了作用。唐永昌元年(689年)七月二十七日,法如圆寂于少林寺,世寿52岁,徒众为之建塔于寺西。

8.慧安(?~709)荆州支江人,俗姓李(一说姓卫)。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搜勘天下私度僧尼,慧安遁往山中。为挖大运河,隋大业年间追集丁夫,饿殍相枕,慧安乞食救济饥民。隋炀帝听说后诏见慧安,他又潜藏起来,到衡岳寺去做头陀。唐贞观年间,他往黄梅谒见禅宗五祖弘忍,之后遍历名山,并在少林寺住下。唐神龙二年(706年),他被招入宫庭,三年后辞归,不久圆寂。

9.同光(700~770)山西人。弱冠出家,二十六岁受其足戒。他投会善寺普寂为师,后入少林寺,宣法开示二十余年,震动遐迩。安史之乱时,他似避祸于荆州。唐大历五年(770年)圆寂于少林寺。

10.法玩(715~790)山西人,俗姓张。十八岁时学道于普寂禅师,二十岁时受具足戒。普寂谢世后,法玩有时住在嵩山,有时去洛阳。唐贞观六年(790年)八月十三日,法玩于洛阳大敬爱寺圆寂。塔在少林寺西侧。

热点内容
一对一玄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424
主角修炼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2-02 08:09:01 浏览:228
找一本校园小说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发布:2025-02-02 08:07:28 浏览:867
腹黑会长是头狼全文免费小说 发布:2025-02-02 07:50:10 浏览:351
有没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7:17:05 浏览:540
俞静雅叶北城小说的名字 发布:2025-02-02 07:08:23 浏览:854
科幻小说起什么名字大全 发布:2025-02-02 06:43:40 浏览:48
2017完结网游类小说排行 发布:2025-02-02 05:59:23 浏览:586
凤栖梧桐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02 05:54:54 浏览:549
校园男主混混成长小说 发布:2025-02-02 04:55:53 浏览: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