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看法800字

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看法800字

发布时间: 2022-04-13 04:55:41

⑴ 谈谈对中国古代小说的认识 600字左右

写作思路:可以写一下中国古代小说每一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详细地描述一下,最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等等。

正文:

中国古典小说是文学中的一种样式,一般是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同时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经典的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代表作。

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明清章回体小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中国古代小说辉煌灿烂,但是它的出现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无到有,历经千年,达到鼎盛...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⑵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

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
从广义的史料学的角度考察,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都是研究其产生时期历史的史料,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大量地、反复地研究有关材料的基础上,对《诗经》、诸子、汉赋、汉魏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史料价值,分别进行探讨与论述,井以唐诗为例分析文学作品作为史料对历史反映的几个基本特点,进而论述新史料的发现与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密切关系。这些探讨与论述既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必将有助于突破传统史学方法的局限,扩大史料搜集的范围,对于推进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⑶ 求中国古代古典小说的书评!!!

对神仙向往很久,腾云驾雾,一日之内游遍三山五岳,变化无穷,道术精深,能人所不能,随心所欲,无凡夫俗子之烦恼。所以对这些神魔小说,仙家传说颇有兴趣,对于《封神演义》,因为之前看过老版的电视剧《封神榜》,所以并不陌生,大致的情节还是知道的,只是剧情有些改动,作者借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讲述了姜子牙领导的阐教与纣王一方的截教的神魔大战,各路仙家,各显神通,精彩纷呈。
对于仙家,就像当今的相声界,讲究一个师承,你得有老师,比如姜子牙手下的玉虚门人,他们的老师是玉虚门下十二大弟子,而这十二大弟子的老师是元始天尊,元始天尊的老师又是鸿钧道人。一个典型的神仙,首先你得有坐骑,姜子牙是四不相,武成王是五色神牛,闻太师是墨麒麟,太上老君是板角青牛,我比较喜欢的是申公豹的老虎,当然也有其它代步工具,比如哪吒的风火轮,雷震子的风雷二翅,类似的神行法有土遁,水遁,金遁,木遁,金光法,腾云驾雾等,神仙的住所一般是山洞,比如姜子牙对阵,一般先问人家“道友是哪座名山,何处洞府”,比如太乙真人是乾元山金光洞,玉鼎真人是玉泉山金霞洞,神仙自称炼气士,比如“我乃九龙岛炼气士周信是也”,神仙有的是转世而生,比如哪吒是灵珠子转世,有的是人修炼而成,比如杨戬,黄天化等,有的是动物修炼而成,比如梅山七怪,有的是具体物体修炼而成,比如玉石琵琶精,千里眼顺风耳高明高觉乃桃树柳树成精,神仙一般有一两项独门绝技,比如张桂芳叫人下马,土行孙会土行法,郑伦口吐白气,高明高觉乃千里眼顺风耳等,神仙一般有一些独门兵器或法器,威力无穷,哪吒有乾坤圈,风火轮,火尖枪,混天绫,神火罩,杨戬有哮天犬,三尖两刃刀,雷震子的黄金棍,还有翻天印,阴阳镜,紫绶仙衣,太极图,打神鞭,等等,神仙一般活得很长,动不动就修炼几百年,少的也有几十年,因此,如果是我做神仙,我要做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炼气士,坐骑乃斑斓白虎,会八九玄功,祥云护体,手一指,而金光发,受光即死,法器乃捆仙绳,兵器乃齐眉棍。
除了对满足对神仙的向往之外,《封神演义》也让我对领导学有了一些感悟,首先说纣王,纣王犯了一些致命错误,第一,其杀妻灭子,与传统道德相违,大失民心;第二,听妲己迷惑,不自己思考判断,杀害忠良,令人寒心;第三,沉迷个人享受,劳民伤财;第四,对老百姓和残酷,失了民心;第五,作为领导,对下面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第六,不知治国也就罢了,但不知用人,赏罚不明,不知如何选贤用能,总之,纣王个人的领导失误造成其政治、军事上的失势,是其硬伤。姜子牙最后打败了纣王,如果要我帮助纣王,我献计四条,第一,捕获敌方将领,不要收监,不要解送朝歌,立即斩杀,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第二,选一人如闻仲总领抵抗西岐一事,不要各自为战,被敌人各个击破,这样才能互为联络,调度有方,进退有序;第三,建立统一战线,广泛联络分化诸侯,联络仙家,共击西岐;第四,利用其乃正统,大打宣传战,在政治上确立优势,拉拢民心。相信如果纣王这样做,一定能打败姜子牙。
对于武王,我觉得其很不成功,所有权力都在姜子牙手中,西岐中能战斗的大将,除了南宫适,要不是姜子牙的师兄弟或门徒,要不是姜子牙收复的殷商降将,如果姜子牙要夺位篡权,那谁能抵挡呢,作为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一定要与自己建立信任和情感,且不可龙御深宫,一定要去经历,要与他们共同经历,共同战斗,且不可将权力交给一个人,千万别扯什么信任,人心难测,成王败寇,就算信任,也是这种信任,比如你手下的核心团队有六人,跟你很默契,你信任他们,这样没问题,一个坏了,还有其他五个,不会影响大局,而绝对不是这种信任,你手下的核心团队有六个,你信任其中一个人去管理其他五个,自己在睡大觉,那个人跟他们建立感情,共同战斗,共同经历,形成权威和自己的影响力,这样那五个人心已不在你身上了,这样你只能祈求那个人能忠于你,他要反叛,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古今有这样的事,但要注意甄别,比如刘备倚重诸葛亮,但要注意,蜀国武将关羽、张飞与刘备是结拜兄弟,马超与黄忠是刘备收服,诸葛亮即使想反,他也没这个胆,当然刘备死后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能说诸葛亮忠心。
读初中时,语文老师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封神演义》正是明朝人许仲琳所著,与其它小说一起共同铸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品牌“明清小说”

⑷ 中国古典文学韵味议论文800字左右

一直以来,我都深深的热爱着中国古典文学,他凝重,醇厚,蕴含着历史文化积淀,凝聚着文人墨客的魂灵。

所以,我爱读书,更爱书中作者所倾注的心情。
所谓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一位诤友。因此,我常常留连于唐诗宋词的世界。一唱百回的是怒发冲冠的豪情壮志;是金戈铁马的奋战沙场;是傲射天狼的潇洒无羁;是提携玉龙的视死如归;一咏三叹的是乱红飞零的泪眼朦胧;是人比黄花瘦得难解情思;是铜雀深锁的叹息扼腕;是离愁如丝的凄凉忧伤。
黛玉葬花,是行为艺术,它表达了对美丽生命的赞美与飞燕泣残红;埋葬,既热烈又绝望,既优美又凄凉,曹雪晴用高超的技艺描绘了“世外仙姝寂寞林”,造就了古典文学的巅峰。
古典是多么博大,多么精深,多么让人迷醉,它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文化的家园啊!
作家巴金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曾经深有感触的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将我引到较高的境界,艺术的魅力是我精神振奋,作者们的爱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饥似渴的读着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纯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发了我的爱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觉中,我逐渐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优秀的文学作品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我看到了理想的光辉,前辈作家把热爱生活的火种传给我,我也把火种传给别人,我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光明。”
巴金爷爷之所以成为国内外著名作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读书,读的是一些有知识,有内涵的书籍。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书会改变我们生活的乏味,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志趣更高洁。
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他求助,他永远不会背弃你。”
高尔基也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这个日益发达的社会,人是需要不断进步的,靠什么?靠的是书籍。
太阳照亮世界,知识照亮心灵。此名言传承的就是书的重要。
有些书光读还不行,还要用到生活中去。如果能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那是很不简单的,如果你做到了,那么要恭喜你,因为你不但读书了,而且还运用了,将来你的人生即使不会放出强烈的“光”,但也绝不会是“阴天”。
一个成功的人生是靠自己争取的,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怎么样求得真知?答案在书中。
书就是求得真知的最好屏障。
怎么样做成功职业人?就看你会不会读好书。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与名著为伴,迎接美好人生。

⑸ 谈谈你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感受体会与收获。

写作思路:可以运用举例子的手法来叙述,分别列举古代名人的事迹来加以佐证,比如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让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都为此而骄傲,欣赏到了古代文学的艺术,而且增长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熏陶我自己个人的情操等等。

正文:

学习阶段的众多科目中,我最钟意的是中国古代文学史,因为这是一门兼有文学和史学性质的科目。我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特别是听取丁楹博士每一节课的精彩讲授,不但使我自己欣赏到了古代文学的艺术,而且增长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熏陶我自己个人的情操。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让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都为此而骄傲。且看,绝大多数孩子从小就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又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些千古名句更是跨越时空,流传至今。如《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广大青年男子所用,向追求心中的女神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意。

屈原《离骚》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鼓励着多少的人奋发图强。又如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为多少人借鉴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虽然我是一个文科生,也接触不少的古诗古文,但我面对这些古文化,仍像对藏在盒子里的宝贝一样,怀着一种崇敬,好奇的心理,想深入一探其究竟,却又不得不止步于自身浅薄的知识。

但是,丁博以其幽默的语言艺术,深厚的专业知识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使我培养了浓厚的兴趣。丁博在授课过程中对古诗词信手拈来,朗读古诗词感情饱满而富有节奏感,令人钦佩。特别是丁博善于把讲授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个人经历或者时下流行文化进行授课的方式,幽默有趣,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让人记忆犹新。

丁博带领我们遨游自先秦到明清的文学世界过程中,我品味了情深景深,风神摇曳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感受楚国诗人屈原的悲愤忧郁;体味文人在汉末社会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了解唐五代的王维,李白,杜甫等诗人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创造的高峰。在众多的诗人大家中,我个人比较欣赏的是曹操这位枭雄,听完丁博介绍他的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短歌行》,我总会被他的文学才华折服。

《短歌行》这首出色的政治抒情诗,表达方式委婉曲折,情感几经起伏,充分表达诗人内心情感,抒发诗人的胸怀和壮志。诗中有忧郁,有感慨,有激情,比喻生动形象,语言质朴自然,让读者融入诗的意境中,真切体会诗人的感受。

我个人觉得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不仅仅要掌握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文学体系,了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发展,繁荣的文学史过程,文体演变和文学现象,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学会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苏东坡曾有言“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在信息量巨大而且便捷的当今社会,我们不应该放下书本,该多读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古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知识的影响,让书卷气来点缀生活的色彩。

⑹ 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一、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与其他民族的小说一样,最初的作品都与上古传说有关,神话传说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为小说的孕育和产生准备了条件。比如《红楼梦》的开头,就是借用了女娲炼石补天的上古神话传说。
二、中国古代小说在民间汲取营养。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为小说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古代小说是人民群众思想、愿望以及生活实际的反映。中国小说的每次发展、进步都是由优秀的文人作家向民间学习,参与、加工民间创作而取得的。比如《西游记》,就是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文人与民间创作结合的创作方式,使得中国古典小说呈现了重视情节的特点。重视写情节并不意味着忽视写人物,而是要通过情节表现人物,以外在的情节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三、古代小说与历史结合很深。比如《水浒传》,就是充分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一部作品。比如《三国演义》,整个小说就是构筑在虚实历史之上的。
四、我国古代小说的取材和用意多是立足于现实。小说创作不脱离现实,这些小说都产生于现实,由于现实问题的触发而幻想出来的。比如第一部文人创作的小说《金瓶梅》,就完全是描写日常生活,并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红楼梦》。
五、古代小说是逐渐发展的。由最早的神话传说式到志怪式,再成长为唐时期的传奇,最后到明清时成长为长篇巨作。

⑺ 对古典文学的认识。。。。800字左右。。。。

例文:

强调五四时期白语文学的功劳是强调五四将白话作为文学的正宗,排斥文言文学的正统地位。诗和文都白话化。结果带来文体的变化:传统诗和文是正宗,五四以后“四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
对西方新思想的输入和对封建旧思想的批判,很自然的转到对作为传统道德的工具——封建旧文学的进攻,并寻求新的语言和文学的工具——白话,于是,就发生了文学革命。它的基本内容是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文学革命主要是外来思潮影响的结果,也是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趋势,而直接的背景和动力则是新文化运动。
文学革命的倡导,几乎与新文化启蒙运动同时。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2卷5号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称赞胡适是“首举义旗的急先锋”。
郑振铎评价此文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
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陈词滥调、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高举文学革命大旗,正式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陈独秀。1917年2月,他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①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②把“明之前后七子及八家文派”斥为“十八妖魔”。③旧文学种种弊端与国民性互为因果。要革新政治,改造社会,必须革新文学。
胡,陈的文章在当时被文学青年奉为“圣经”。
新青年撰稿人一致响应胡陈的号召,其中钱玄同和刘半农最为积极热情。刘半农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散文,音韵,主张使用形式标点,文章分段。 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文字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势在必行,力主文言一致。后来,他又提出将右行直下的书写格式改为左行横迤。并倡议《新青年》作者自己首先用白话写文章。

北京大学教授刘师培为代表的“文选派”,对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选》顶礼膜拜,悉力模仿,被他斥为“选学妖孽”。北大另一教授林纾崇拜清朝桐城派,主张师承,被他斥为“桐城谬种”。
局限:新文学主张缺乏系统细致,创作少。
还有一些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左右两派文人联合起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主要战场在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内,主要对象是一批老古董国学教授,结果大获全胜,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真正国学从此逐渐走向灭亡,1946年在全国明文取消国文,代之以语文。到今日,全国已没人会真正的古文朗诵了。1949年后推出了简体字,但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完成,废除汉字是新文化运动分子的广泛主张。

⑻ 急寻一篇古代小说的赏析,1500字左右

中国古代小说鉴赏略谈

小说在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学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在今天的社会里,小说却成了最普及、最流行的一种体裁,特别是一大批经过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的优秀古典小说,它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那么,初读中国古代小说的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古代小说进行鉴赏呢?

首先,应具备古代小说历史发展的基本常识。

很多同学知道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却不知不同时期的古代小说有其不同的鉴赏角度。纵观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早期的作品比较重视故事情节的叙写,不大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在这个阶段中,小说中的人物只是故事的载体,是展开故事情节的工具;人物性格单一,多带有神奇和传奇性特点,这与其起源于神话传说有极大关系。例如先秦的寓言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和唐传奇等,它们大多以故事情节为作品的重心。后来,小说的重点开始移向人本身,重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故事变成了性格的载体。这个巨大转变可以说是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正如老舍所说:“……世事万千,都转眼即逝,一时新颖,不久即归陈腐;只有人物足垂不朽。此所以十续《施公案》,反不如一个武松的价值也。”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大批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成为古典文学艺术的宝贵财富。

如此了解了情节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地位,我们在鉴赏作品时就可有的放矢,有侧重地赏读、品味了。

其次,鉴赏时应多注意古代小说的特点。

(一) 情节曲折,故事完整。纵观整个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是小说的一个独特的艺术传统。曲折复杂、跌宕起伏的情节不仅使小说故事性强,紧扣读者心弦,吸引他们关心小说中人物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反映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冲突,使主题表现得越深刻。如《水浒传》,作品紧紧围绕“官逼民反”这条总线索展开引人入胜的情节,从林冲被逼上梁山,到“智取生辰纲”“花荣大闹清风寨”、“宋公明三打祝家庄”等。大小事件都写得腾挪跌宕,变化多端,既反映了起义由小到大的整个过程,也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而故事情节即使是短篇小说也是全始全终,首尾完整,基本上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二) 个性鲜明,具典型意义。鉴赏古代小说时如只把兴趣放在曲折的情节上,而忽略了它的人物刻画,也就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它的主题思想,获益也就大打折扣了。一大批优秀的古代小说留给今人一个个不朽的人物形象,之所以不朽,在于人物性格的鲜明与典型。刘备、关羽、诸葛亮、宋江、武松、鲁智深、孙悟空、林黛玉等小说人物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

我国古代小说常通过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来展示人物形象。在赤壁之战的尖锐矛盾中,作者不仅写出周瑜、孔明的英雄才略,而且写出了鲁肃的诚恳忠厚、黄盖的赤胆忠心、蒋干的愚而自用。作者还采用对比方法,突出不同人物的各自性格。一谈起《三国演义》我们会自然地把曹操与刘备加以对比,一个处处奸诈,一个却是处处长厚。这种正反对比,使得性格更加凸现。

⑼ 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整体印象

元朝已经有小说的形式了,但是并没有得到推广,元朝还是曲的形式,到明朝才开始出现正式的发展,小说开始在民间兴盛。

⑽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均被改成了电视剧, 谈谈吧对小说原著和电视剧的看法

综述:四大名著,个个都是经典,各有其特色,涉及的内容丰富,范围广阔,改成电视剧,更显得精彩无限,广受观众的喜欢和好评。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先后顺序)这四部巨著。

四大古典简介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热点内容
百度号推荐的小说 发布:2025-02-03 22:42:07 浏览:888
小说推荐女扮男装明星 发布:2025-02-03 22:06:21 浏览:517
怀孕了也要小说阅读全文 发布:2025-02-03 22:00:37 浏览:414
古代王爷与王妃的小说 发布:2025-02-03 20:53:11 浏览:840
一对一玄幻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424
主角修炼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说 发布:2025-02-02 08:09:01 浏览:228
找一本校园小说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发布:2025-02-02 08:07:28 浏览:867
腹黑会长是头狼全文免费小说 发布:2025-02-02 07:50:10 浏览:351
有没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说排行榜 发布:2025-02-02 07:17:05 浏览:540
俞静雅叶北城小说的名字 发布:2025-02-02 07:08:23 浏览: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