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的经脉
⑴ 武侠小说中的经脉是什么
中医中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可查网络
⑵ 高分!求武侠小说中常用到的一些穴道的名字!
一、头颈部位要害穴(共9个)1、百会穴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2、神庭位置:头前部入发际五分处。经属:为督脉、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之会穴。被击中后头晕、脑胀。3、太阳穴位置: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一寸凹处。经属:奇穴,被点中后头昏、眼黑耳鸣。4、耳门穴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张口呈现凹陷处。经属:为手少阳三焦经。被点中后,耳鸣头晕倒地。5、睛明穴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处。经属:为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阴跷五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昏眼花倒地。6、人中穴位置:在人中沟偏上(沟下沿上量2/3处)经属:属督脉,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被点中后头晕眼昏。7、哑门穴位置:在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经属:为督脉、系督脉与阳维脉之会穴,被点中后,冲击延髓中枢,失哑、头晕、倒地不省人事。8、风池穴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与乳突之间,在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之间取穴。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足少阳阴维之会。被击中后,冲击延髓中枢,晕迷不醒。9、人迎穴位置:喉结旁开1.5寸经属:足阳明胃经,被点中后气滞血淤、头晕。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个)1、膻中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经属:任脉,是足太阴、少阴,手太阳、少阳;任脉之会。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2、鸠尾穴位置: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经属:任脉,系任脉之络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及肝、胆,震动心脏,血滞而亡。3、巨阙穴位置:在体前正中线,脐上六寸处。经属:任脉、系心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4、神阙穴位置:位于脐窝正中。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身体失灵。5、气海穴位置: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寸半。经属:任脉。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身体失灵。6、关元穴位置:位于脐下三寸处。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气滞血淤。7、中极穴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经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8、曲骨穴位置: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经属:任脉,系足厥阴肝经与任脉之余。击中后,伤周天气机,气滞血淤。9、鹰窗穴位置:在胸骨中线第三肋间玉堂穴旁开四寸。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10、乳中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经属:足阳明胃经。击中后,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11、乳根穴位置: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击中后,冲击心脏,休克易亡。12、期门穴位置:位于乳下两肋间当第六肋间。经属:属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击中后,冲击肝、脾,震动膈?⑵?脱?佟?13、章门穴位置:在腋中线,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时正当肘尖尽处。经属:足厥阴肝经,系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肝之募穴。击中后,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14、商曲穴位置:位于腹中部当任脉、下脘穴的外侧五分处。经属:足少阴肾经,系足少阴与冲脉之会。击中后,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个)1、肺俞穴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第三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心肺、破气机。2、厥阴俞穴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肺,破气机、易死亡。3、心俞穴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开1.5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心脏,破血伤气。4、肾俞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5、命门穴位置: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经属:督脉。击中后,冲击脊椎破气机,易截瘫。6、志室穴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三寸处(命门旁开三寸)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腰动、静脉和神经,震动肾脏,伤内气。7、气海俞穴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阻血破气。8、尾闾穴位置: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经属:督脉、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击中后,阻碍周天气机,丹田气机不升。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个)1、肩井穴位置: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经属:足少阳胆经,系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之会。击中后,半身麻木。2、太渊穴位置:仰掌、腕横纹之挠侧凹陷处。经属:手太阴肺经。肺之原穴,百脉之会。击中后,阴止百脉,内伤气机。3、足三里穴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经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之脉所入为合。击中后,下肢麻木、不灵。4、三阴交穴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经属:足太阳脾经,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击中后,下肢麻木,失灵,伤丹田气。5、涌泉穴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处,当屈足趾时出现凹陷处。经属:足少阴肾经。击中后,伤丹田气,气机不能上升,破轻功。总之,以上36个要害穴,被点中后,都有性命危险,但初伤时,可能感觉不大,但后果严重,凡被点中者,不可轻视。全文
抢首赞
mytmyt1
2009-07-23
⑶ 武侠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是断哪里手腕吗
经脉,即“经络”,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这个当然不止手腕上才有,武侠小说中常出现的“任督二脉”就是指分布于面、颈、胸、腹的前正中线“任脉”和起于少腹内,下出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内部的“督脉”(而“打通任督二脉”指的是将这两条脉络之间的堵塞让两条经脉的气息流通,总之你就理解成“一下子内力就通透浑厚了呢”就好);
所以“自断经脉”其实就是自杀的意思,同义词是“自绝经脉”,你想想,自己断掉自己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肯定是不想活了啊。
对了,有的时候“自断经脉”也是拼命的法门,比如梁羽生先生作品中常出现的“天魔解体大法”(剑侠情缘系列也用了这个设定),以及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泰山派掌门天门道长与被嵩山派找来的“青海一枭”同归于尽的手段。
⑷ 请问一般武侠小说中经脉尽断会导致什么后果
成为废人,甚至严重的连身体都不能动^_^
⑸ 求一本主修穴位经脉的武侠小说
九阴绝脉
⑹ 武侠小说里,要打通几处筋脉
鸠摩智表示自己奇经八脉只通四条,奇经八脉要是全通内力还能增长10倍,全身经脉全通内力能增长100倍。
⑺ 武侠,修真小说中骨骼,经脉(求主要经脉和修炼中的开发顺序)。穴位,丹田,金丹(元婴,元神)各在什么
穴位,到处都是,参照中医针灸图,丹田在肚脐附近,金丹在丹田里,碎丹成婴,元神在大脑,实力的证明,祝道友渡劫成功,
⑻ 求武侠小说和修真小说一类相同或者类似的经脉的开发顺序。另外在修真中经脉的作用需不需要写需要的画和
练奇经八脉 最后打通任督二脉 二脉打通全身真气元转不息 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至于从哪脉练起没啥大关系 懂这个的人不多 读者都是看了就算 不会深究 而且本来真气就是个玄乎的东西,虚构出来的 你想怎么练都行 修真可以写也可以不写 不需要写太深入否则就像武侠类了
⑼ 武侠小说中有经脉,修仙小说里面也有经脉。二者中经脉的区别是什么是怎样循环的
武侠小说的经脉可以参看中医的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修仙小说的筋脉可以搜索道家内经图;二者一个是科学上有过验证的气血神经流注系统,一个是道家唯心抽象的理论体系,不可同日而语。
⑽ 怎么才能快速了解武侠小说中的经脉信息
如果你想认真了解的话,其实真实的经脉在中医的作用和武侠小说是不一样的,现实中的武术,对经脉的理解他们也不会外传。写武侠小说的作者基本都是参照中医对经脉的解释来想想这条经脉或者穴位的作用,比如说肩颈穴,他是治疗上臂酸麻上肢不举等等的,在武侠小说里就可以写成点中肩颈穴就会上半身不能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