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研究流派
㈠ 中国古文学流派有哪些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网上找的 还有
豪放派、婉约派是属于词派,不属于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不好说只能说是文学现象
如唐诗就分:边塞诗派(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共24人)
宋词分:花间词派(五代时词派,因<<花间词>>得名)
婉约词派(柳永 李清照 秦观)
豪放词派(苏轼 辛弃疾)
戏曲流派:临川派(明代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流派)
散文流派: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归有光 茅坤)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由康熙时方苞开创)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袁中道 袁宏道 袁宗道为首反对拟古,流露个性)
竟陵派(明代文学流派谭元春 反对拟古主张书写性灵)
http://tieba..com/f?kz=332273985 这个网页上还有!!!很多!!!慢慢研究啊!!!
㈡ 西游记小说属于古代小说中的什么主义流派
《西游记》是典型的浪漫主义小说。
㈢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如豪放派、婉约派、山水田园派)分哪几种
你问的问题有点太笼统了,不好回答
豪放派、婉约派是属于词派,不属于文学流派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不好说只能说是文学现象
如唐诗就分:边塞诗派(高适 岑参 王昌龄 王之涣)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江西诗派(宋代文学流派,以江西人黄庭坚为代表共24人)
宋词分:花间词派(五代时词派,因<<花间词>>得名)
婉约词派(柳永 李清照 秦观)
豪放词派(苏轼 辛弃疾)
戏曲流派:临川派(明代以汤显祖为代表的戏曲流派)
散文流派: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归有光 茅坤)
桐城派(清代散文流派,由康熙时方苞开创)
公安派(明代文学流派袁中道 袁宏道 袁宗道为首反对拟古,流露个性)
竟陵派(明代文学流派谭元春 反对拟古主张书写性灵)
好像还有很多,中国真是博大精深啊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㈣ 中国古代小说分为哪两大类
中国古代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白话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二十五史《艺文志》著录的小说,通称史志子部小说;一类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也称白话小说,一般不入二十五史《艺文志》。
这里所说的二十五史,是学术界对历代官修正史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
另外,还有《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而《艺文志》则创始于《汉书》,著录当时传世的汉及汉以前文献,《隋书》和《旧唐书》则称《经籍志》。在二十五史中,虽有部分正史未设《艺文志》或《经籍志》,但清代学者都做了补辑工作。
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的简介:
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主要采用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强调小说的故事性和虚构性,因此,不少中国史志小说未能进入研究者的视野,甚至有人根本不承认它们是小说。中国史志小说的文献整理编纂与研究也就不可能全面展开,许多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中国学者的文化本土意识和学术本位意识也日益增强。
㈤ 文学流派
鸳鸯蝴蝶派:始于20C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因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眉语》等。他们的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的工具,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的总体特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这股文学思潮存在时间较长,到1949年才基本消失。这一流派的出现有社会和文学自身原因,在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期间起过一定的承前启后作用。
新感觉派:(海派小说、新感觉主义小说)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蜇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称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主义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夜总会、舞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是经常描写的场景和对象;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沦陷区文学: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的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的轨道。在此之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为“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文学杂志《万象》,团结了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家,发表了大量揭露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等,苏青的《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自叙传抒情小说: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创造社的主要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及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抒情小说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社会剖析小说: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在创作一开始就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性格尤其是塑造时代性格,在戏剧冲突强烈的情节中描述人物的性格成长史或凸出人物性格的一瞬。在左翼内部,跟随茅盾如此创作的,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这种小说模式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
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㈥ 自考汉语言文学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研究是什么书,里面考的是什么内容
这是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选学科目,主要研究古代名著中小说的艺术成就,是一本关于古代小说研究的理论专著,理论性很强。主要是针对四大名著研究展开的。
㈦ 比较文学有哪几个学派其主要研究方式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
田园诗派
──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王昌龄《从军行》、王之涣《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颀。
江西诗派
──宋代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杨万里《诚斋集》。
豪放派
──宋代词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岳飞《满江红》。
婉约派
──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秦观《鹊桥仙》、李清照《如梦令》、欧阳修《醉翁亭记》、晏殊《浣溪沙》、张先、贺铸、周邦彦。
雅正派
──宋代词人姜夔《扬州慢》、史达祖、吴文英。
闲逸派
──宋代词人僧仲殊、朱敦儒、黄裳、周紫芝。
竹林七贤──(魏晋)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八大骈文家──(清代)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麒、曾燠、洪亮吉、孔广森、 孔星衍。
香山九老──(唐代)白居易、胡臬、吉皎、郑据、刘真、卢真、张浑、李元爽、如满。
鸳鸯蝴蝶派
──清末民初徐枕亚、张恨水、吴双热、吴若梅、程小青、孙玉声、李涵秋、许啸天。
明代十才子
──(明代)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邻、陈沂、 郑善夫、康海、王九思
唐宋派
──明代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竟陵派
──明代后期钟惺、潭元春
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康熙时方苞开创,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魁、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
阳湖派
──清桐城派的一个支流,以恽敬、张惠言等为代表。
性灵派
──清代诗歌流派。以袁枚、赵翼、张问陶为代表,合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
湘乡派
──清代散文流派。以曾国藩为代表。
扬州学派
--清代王懋竑、王念孙、王引之、汪中、焦循、阮元。
皖派
--清代戴震、程瑶田、金榜、洪榜、汪绂、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 。
吴派
-- 明代董其昌、陈继儒、周天球、莫是龙、李日华、项圣谟、卞文瑜。
同光体──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一个诗派。代表作家陈三立、陈衍、沈曾植等。
南社───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
九州──《吕氏春秋·有始览》:冀、兖、青、徐、扬、荆、豫、幽、雍。
公安派
——明代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花间派
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
亚洲现当代文学流派
荷花淀派──孙犁,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
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
伤痕文学——卢新华、刘心武、从维熙、冯骥才、周克芹
反思文学——茹志娟、张一弓
改革文学——蒋子龙、高晓声、路遥、张洁
寻根文学——杨炼、张承志、阿城、王安忆
“痞子”文学——王朔、石康、李傻傻、张一一
荒诞文学——魏明伦、狂狷、高行健、宁财神
战后派——野间宏(日本)
新兴艺术派——川端康成(日本)
白桦派——武者小路实笃(日本)
新感觉派——横光利一(日本)、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
新思潮派——芥川龙之介、菊池宽
自由文学派——张贤亮、余华
青春偶像派——梁望峰、深雪、痞子蔡、何江波、韩寒、巩巩幻想者等
80后创作——郭敬明、张悦然、春树、泽婴、朱子夫等
春草派诗歌——陈昂
90后新锐星生派——原筱菲、陈昂、苏笑嫣、张牧笛、柳香川、张培亮、金涛、许仕龙、陈思楷、李军洋、李唐、高璨、老祥、蓑依、黄宇、李开浓、王永香等。
㈧ 中国古代小说流派有哪些
*古代的小说
指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前的小说,可分为文言小说或半文言半白话小说两种。
文言小说多为短篇小说,多以志怪、志人、爱情、历史、豪侠、哲理为题材。著名作品有《世说新语》及《聊斋志异》等。
半文半白小说则包括长篇及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这些小说都分章标回,语言上保留了民间说书艺术的特色,故文学史称之为「章回小说」。而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则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以及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
㈨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分哪几类
回答者:浅笑扬衣 - 童生 一级 11-5 16:53
--------------------------------------------------------------------------------
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