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藏书网阅读武侠小说慧剑心魔
㈠ 《慧剑心魔》最新txt全集下载
链接:
《慧剑心魔》是梁羽生所著武侠小说作品,该书承接了《大唐游侠传》和《龙凤宝钗缘》,是“唐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讲述着一众少年英雄的成长历程。
㈡ 慧剑心魔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慧剑心魔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天高云淡,骏马嘶鸣。一个晴朗的秋日,伏牛山下,出现了一人一骑,仆仆风尘,匆匆赶路。
伏牛山脉像一条婉蜒数百里的长蛇,在河南中州的黄土平原上,自西向东,迤逦而来,而这一人一骑,则是自东向西,疾驰而去。
这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人正英年,马是骏马,天是晴天,但可惜他的心情却是落寞之极。眉字之间隐有重优,掩盖了他本来的英气,和这晴朗的天气也极不谐和。伏牛山千峰万窬,在山下远远的望上去只见雾气迷漫,但在这少年的心中,却似看见了万马千军,在山谷之中骤驰。
五年之前,在这伏牛山上,曾有天下英豪聚会,推举了铁摩勒做绿林盟主。当年这少年还是个无知的童子,但也曾随父母参与了这次盛会。五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但对伏牛山与这少年来说,已是经历了太多的变化。伏牛山上的英雄早已风流云散,而这少年亦已是父母双亡了!这少年几次想拨转马头、上山探望,但终于还是欲行又止。他翘首云山,心中叹气,暗自想道:“铁叔叔不知……
㈢ 梁羽生的小说的先后顺序
1、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2、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 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3、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这几部很不错,而且把一些唐人传奇融进去了。
4、狂侠天骄魔女-飞凤潜龙-鸣镝风云录-瀚海雄风-挑灯看剑录-风云雷电 挑灯看剑录是从风云雷电中间开始,风云雷电之後结束。
5、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锋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3)九九藏书网阅读武侠小说慧剑心魔扩展阅读:
梁老全集,共三十五部,分别为:
1、唐代:四部。
女帝奇英传—— 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2、宋代:六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3、明代:八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白发魔女传——武当一剑。
4、清代:十七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 龙虎斗京华。
㈣ 《慧剑心魔》最新txt全集下载
慧剑心魔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正文 第四回 冰雪仙姿消侠气 风雷手笔写雄图
褚葆龄开了园中的一个角门,与展伯承走上山坡。艳阳三月,山坡上一簇簇的野花,遍眼都是。端的有如花团锦绣,灿烂非常。
尽管这些野花,比不上园中花木的名贵,但生机蓬勃,更饶野趣,走在这些野花丛中,令人也更感到春天的气息。
褚葆龄笑道:“小承子,我给你编一个花环好不好?”
展伯承蓦地想到初来那日的情景,褚葆龄和那姓刘的少年,躲在一棵大树后面,周围都是野花,那时那少年正在为褚葆龄编织花环。
展伯承想起这幕情景,心中也不禁蓦地一酸,低下了头,说道:“龄姐,多谢你啦,我不配戴你的花环。”
褚葆龄“咦”了一声,道:“小承子,你有什么心事?”
展伯承道:“没什么。我只是不配戴你的花环。你还是留着给另外一个人编织吧!”
褚葆龄“噗嗤”一笑,说道:“小承子,你是不高兴啦?”
展伯承道:“我怎敢不高兴?你喜欢给谁编织花环,我也不能管你”
褚葆龄轻轻抚拍展伯承的肩头,柔声说道:“……
㈤ 求推荐几本武侠小说,看过的来哦~
梁羽生写的,古龙的
唐朝:(共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梁羽生相册(20张)《大》《龙》《慧》三部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 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 (计14部) 《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 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 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氏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氏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㈥ 玄幻小说里有个角色叫空空儿,忘记书名了。
空空儿,《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重要配角之一,藏灵子之徒。空空儿是天下第一神偷、"三剑客"之一。
空空儿脾气自负到狂傲且严重护短,有实力、有魅力、重感情。
㈦ 慧剑心魔的下一部是什么
《慧剑心魔》若按故事承接则没有下一部,该书承接了《大唐游侠传》和《龙凤宝钗缘》,是“唐代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若按写作日期,《飞凤潜龙》则是梁羽生写完《慧剑心魔》之后的下一本小说。
相关介绍:
唐代三部曲是当代著名作家梁羽生《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三部武侠小说的合称。因三部小说在情节上有承接关系,故有此名。
《飞凤潜龙》讲述南宋初年以鲁世雄、独孤飞凤、孟中还之间的传奇故事,此小说于1966年开始连载。
(7)九九藏书网阅读武侠小说慧剑心魔扩展阅读
《大唐游侠传》 以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一群身怀绝技、性格各异的武林人士为报国仇家恨,一同平定安史之乱的武林传奇。
《龙凤宝钗缘》是大唐游侠段珪璋与大唐进士史逸如相交莫逆,双方指腹为婚,并以龙凤宝钗为凭。不料,史逸如死于安禄山之手,段珪璋亦在安史之乱的睢阳危城中以身殉国,段珪璋夫人窦线娘也在不久后病死。段子段克邪为大侠南霁云的遗孀夏凌霜所收养,史女史若梅则被安禄山之部将薛嵩收养,改名薛红线。
《慧剑心魔》中,绿林几世恩怨,宿恨难消,当年被王燕羽一剑来族的飞虎山窦家,居然留下了一个遗孤窦元,卧薪尝胆三十年,学成绝艺。
为报前仇,杀死了王燕羽,展元修夫妇,王燕羽临终之时嘱咐其子展伯承投奔王伯通当年的副手诸遂,要其子不得报仇,亦不许将父母被害之事告知绿林盟主铁摩勒,因为铁为窦家之义子,其中恩怨,无法消解。
㈧ 慧剑心魔的作品点评
读《大唐游侠传》,自觉大潮澎湃般的热血汹涌,再读《龙凤宝钗缘》,感受大潮过后之宁静,作为羽生先生大唐三部曲的最后一曲《慧剑心魔》,感觉又会如何?武侠系列中最著名的三部曲莫过于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射雕以侠为主,神雕以情为主,倚天是侠和情的结合。人物主角是以入世的大侠,到避世的侠士,而再到平凡之侠。如陈墨先生曾以儒侠、道侠和佛侠喻之,虽为一家之见,却自有独到之处。再观大唐三部曲,《大唐》以侠为主,《龙凤》则以情取胜,作为卓有成就的作家,作者在创作本作时,自也思如何做到异峰突起,而不重复前作之佳处。个人妄测,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将侠义精神予以进一步扩展至每一个平凡之人,写出千千万万人民隐藏的巨大力量。同时在侠、情的基础上,引入佛学的理念,激发人于汹涌澎湃、宁静之后再予以深思。单就这一构思而言,那么整个大唐三部曲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将会达到一个新的成就。但我们也看到,《慧剑心魔》一书在羽生先生的整个著作中可谓是平平之作,全书既缺乏前二部曲激动人心的亮点,也缺乏能引人深思之哲学意义,不客气地说,本作既不动人,又不深刻,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影响了大唐三部曲的整体成就,使大唐三部曲未能与射雕三部曲并驾齐驱,实在让人感到深深遗憾。究其原因,个人认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何其艰难。在前作的基础上要另辟道路,再创高峰,需要更多的付出,更多的探索,但羽生先生有了好的构思之后,可能是由于约稿太多,那段时间基本是三部著作同时进行,从而未能为之付出更大的精力。而整个创作过程中只能按照业已自成一格的创作套路进行创作,构思的新颖与整个创作手法的套数化出现矛盾,很多地方都是点题而不深化,那么只能予人以失望之感。同时也不排除1966至1968年全世界左派思潮涌动,对作者所处的左派阵营及作者的创作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本作在一定程度之上相似于大陆解放初期的一些革命小说,从而也有朋友称之为羽生先生作品中“最革命的小说”。当然,这些小说自有其自身价值,但由于经历文革之巨变,加上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很多人对之前这种大一统的文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感,因此更影响《慧剑心魔》 这部小说在读者中的印象。但作为大唐三部曲之结束曲,本作还是有一些特点值得一提。
1、保持大唐三部曲浓厚的历史背景。《大唐》是发生于安史之乱时期,《龙凤》的背景是扫清安史之乱遗孽及藩镇割据的初步形成,而本书的背景则随着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到藩镇割据局面全面形成,唐中央集权的衰落。试比较《龙凤》与《慧剑》,《龙凤》一书中,无论是金鸡岭之战,还是在平定史朝义、牟世杰叛乱中,大唐朝廷还是处于主导地位,藩镇的实力还是较弱,如段克邪、史若梅可以将田承嗣府扰得天翻地覆;而在《慧剑》中,在与绿林对抗中,各藩镇已处于主导地位,同样是魏博节度使的田承嗣的势力比起《龙凤》更为强大,如大唐功臣之后尉迟俊已沦为田承嗣的部属。在描述藩镇割据的同时,作者也写到流寇的出现,写到回纥的强大,阅读本作让读者对唐的历史有更强的认识。
2、本作继《七剑》、《塞外》之后,又再次将写作地域转向回疆,既开阔了读者的眼界,同时从描写抵御胡人入侵转为协助弱小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抵抗血腥征服。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同是少数民族,羽生先生为什么让笔下的侠士帮助一方而抵抗另一方。这充分表明了羽生先生创作中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反抗暴政,反抗野蛮的侵略和血腥的征服”。
3、延续了《大唐》中窦王绿林争霸这一条线。窦王绿林争霸作为一条创作线路,可以说是贯穿大唐的三部曲。《大唐》自不用说,《龙凤》在争夺绿林盟主上也多次提过,如造成铁摩勒将盟主让与牟世杰及两次的比武夺位。在本作中更是再一次掀起波澜。窦家后人再次出现向王燕羽、展元修一家报仇,造成展伯承双亲亡故,而同时又雄心勃勃想再争绿林盟主,使绿林又再多事,从而揭开了一系列的故事。
4、三部曲贯穿于一起,更完整地表现了一些重要人物。前二部曲的人物在本作中都得到很好的刻画表现。如空空儿、辛芷姑,如曲离、曲英。但最突出的是铁摩勒,比较三部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成长,从莽撞少年、复仇少侠、到绿林盟主、一代大侠,不仅看到武功修为的进步,更是个人的逐步成熟,从而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完整的人生。
5、本作的“武”方面在三部曲中位居第一。武侠小说离不开高手之间的比斗过招,尤其是绝顶高手的比武,出色的作者通过笔下描写,能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而本作在这方面描写可谓水平极高。几场比武精彩动人,如段克邪让司空猛十招,空空儿与华宗岱的高塔比武,空空儿与司空图的决战,还有华宗岱与铁摩勒的比试、铁摩勒与司空图的决战均写得精彩动人,就这方面而论在三部曲中堪称第一。
《慧剑》一书具备了以上特色,本来如果作者多一点心思,未尝不能使本作成为一部佳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作依然是一部失败之作。这就表现在:
本作人物形象显得苍白无力。全书好像没有一位主角。前半部分应该是展伯承,但后半部分展伯承的情节却越来越少,后半部分中最突出的人物好像成了空空儿。应该说大唐三部曲着重的是群体人物的描写,就如同《大唐》一书中,你很难说第一主角是段圭璋还是铁摩勒,但是《大唐》一作中不同的人物各具鲜明个性,甚至连后面出场的聂隐娘、薛红线也给读者留下深深的印象,而本作中一系列人物展伯承、铁铮、铁凝、诸葆龄、华剑虹、南夏雷、南秋雷却都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个性,读过之后印象模糊。反而不是主角的龙成芳予人的形象更为鲜明一些。全书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依然是空空儿和铁摩勒,作为三部曲的终结曲,未能创造出更为出色的人物形象,这本身为作者创作的失败。反而个别在前书中出色的人物如段克邪、史若梅、聂隐娘、方辟符等也失去了前作中的光彩,沦为可有可无的人物。反面人物的司空图除了武功还过得去之外,没有反面人物应有的气势,试比较孟神通和乔北溟,差距更是明显,甚至连前作中的羊牧劳也是有所不如。至于窦元、沙铁山等更不足道。如果用心一点,窦元这一人物应该是可以写好,其窦家后人的身份,既是复仇者又是绿林新一代的争霸者,想要挑战铁摩勒绿林盟主之位,对这一人物写得深一点,应该是一好的题材。但是作者却意不在此,该人物迅速沦为二流人物,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浪费。另外如作者一开始反复渲染的人物夏侯英,本来也是一位可以着重突出的人物,可惜也是匆匆一现,让人失望。
本作另一失败的地方是作者在创作中引入佛家学说,提出“挥慧剑,斩心魔”,并在书中大力加以宣扬,作为一个主题,作者用意本来不错,如果创作成功可以引人深思,那无疑会使本作更上一层楼。可惜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仍然为失败。作者写的“何用参禅坚定力,但凭慧剑斩心魔”,个人理解,这代表对佛学的一种“顿悟”,也如《多情剑客无情剑》中阿飞最后“忽然想通了”。作者让女主角之一的诸葆龄得到“顿悟”,毅然挥慧剑,斩心魔,在构思上应该是好的。但佛学讲究一个“佛缘”,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缘遇”,因此不可能每个人都会有相同的认识。而本作中作者却让诸葆龄向人不断宣扬这一提法,将佛法最终变成一句宣传口号,而受宣扬的人更仿佛个个若有所悟,更显得苍白而让人不可相信,本作在这方面的尝试明显是失败。
本作也试图塑造千千万万人民身上的巨大力量,书中也让空空儿重新认识到真正的天下无敌是千千万万人民,这也是作者在本作中的一个尝试。但自古以来,武侠本来是突出个人,本作表现群体的力量应该也算得上一个很好的尝试,这方面作者不能算是失败,但是却过于浅薄,未能发人以深思。
——出自天山游龙的《何用参禅坚定力,但凭慧剑斩心魔》
㈨ 梁羽生武侠小说作品顺序
按照写作顺序排序如下:
01、龙虎斗京华
02、还剑奇情录
03、萍踪侠影录
04、散花女侠
05、联剑风云录
06、白发魔女传
07、七剑下天山
08、塞外奇侠传
09、江湖三女侠
10、冰魄寒光剑
11、冰河洗剑录
12、冰川天女传
13、云海玉弓缘
14、侠骨丹心
15、牧野流星
16、游剑江湖
17、弹指惊雷
18、绝塞传烽录
19、广陵剑
20、翰海雄风
21、龙凤宝钗缘
22、武林天骄
23、狂侠天骄魔女
24、风云雷电
25、鸣嘀风云录
26、大唐游侠传
27、女帝奇英传
28、慧剑心魔
29、风雷震九洲
30、武当三绝
31、草莽龙蛇传
32、剑网尘丝
33、幻剑灵旗
34、飞凤潜龙
35、武当一剑
书名 发表时间 连载报纸名(均在香港)
龙虎斗京华 1954年1月20日至1954年8月1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草莽龙蛇传 1954年8月11日至1955年2月5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塞外奇侠传 1955年至1957年 周末报
注:又名“飞红巾”
七剑下天山 1956年2月15日至1957年3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江湖三女侠 1957年4月8日至1958年12月10日 大公报·小说林
白发魔女传 1957年8月5日至1958年9月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萍踪侠影录 1959年1月1日至1960年2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川天女传 1959年8月5日至1960年12月1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还剑奇情录 1959年11月日至1960年5月 香港商报·谈风
散花女侠 1960年2月23日至1961年6月22日 大公报·小说林
女帝奇英传 1961年7月1日至1962年8月6日 香港商报·谈风
注:又名“唐宫恩怨录”
联剑风云录 1961年7月3日至1962年11月25日 大公报·小说林
云海玉弓缘 1961年10月12日至1963年8月9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冰魄寒光剑 始于1962年,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注:又名“幽谷寒冰”
大唐游侠传 1963年1月1日至1964年6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冰河洗剑录 1963年8月24日至1965年8月22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龙凤宝钗缘 1964年6月25日至1966年5月15日 大公报·小说林
狂侠·天骄·魔女 1964年7月1日至1968年6月23日 香港商报·说月
注:又名“挑灯看剑录”
风雷震九州 1965年9月22日至1967年9月28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慧剑心魔 1966年5月23日至1968年3月14日 大公报·小说林
飞凤潜龙 始于1966年11月,不知终于何时 正午报
侠骨丹心 1967年10月5日至1969年6月2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瀚海雄风 1968年3月15日至1970年1月21日 大公报·小说林
鸣镝风云录 1968年6月24日至1972年5月19日 香港商报·说月
游剑江湖 1969年7月1日至1972年2月4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弹铗歌”
风云雷电 1970年2月9日至1971年12月31日 大公报·小说林
牧野流星 1972年2月16日至1975年1月13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注:又名“折戟沉沙录”
广陵剑 1972年6月3日至1976年7月31日 香港商报·说月
武林三绝 1972年10月1日至1976年8月16日 大公报·小说林
绝塞传烽录 1975年2月12日至1978年4月10日 新晚报·天方夜谭
剑网尘丝 1976年9月1日至1980年1月26日 大公报
弹指惊雷 1977年5月1日至1981年3月9日 周末报
武林天骄 1978年5月2日至1982年3月9日 香港商报
幻剑灵旗 1980年1月27日至1981年3月 大公报
武当一剑 1980年5月9日至1983年8月2日 大公报·小说林
㈩ 一部武侠小说的名称:当中男主角名字叫杨华,后得知原姓孟,而改叫孟华的。有谁知道的,谢谢!!!
牧野流星
别名:《折戟沉沙录》
孟元超与云紫萝所生之子,由于云紫萝苦候孟元超不至,嫁于杨牧,其子取名杨华。杨华七岁时被孟元超好友宋腾霄抢接出杨府之后,又拜点苍双煞卜天雕、段仇世为师,后再投入崆峒高手丹丘生门下。丹丘生携杨华隐居石林,转眼过了十年。然丹丘生心中似乎有难言之隐,杨华只知他是被崆峒派逐出门墙,但其中缘由竟不知晓。
一日,二师傅段仇世来到石林,受孟元超之托转交孟家刀谱给杨华,不料邪教魔头阳继孟偕同御林军副统领欧阳业及崆峒长老洞玄子寻仇石林,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洞玄子身死,余下众人都身受重伤。杨华伤醒后,二位师傅及阳继孟、欧阳业均无踪影,不知去向,只留下孟家刀谱。杨华不得以而留在石林,苦练孟家刀谱及丹丘生授予的武功,武功初成后,继而又在石林中发现了明朝绝代高手张丹枫留下的无名剑谱及《玄功要诀》,精心参悟练习后,武功已有所成后,离开了石林。
杨华化装成围剿小金川的清军长,来到小金川,其时小金川已失守,义军退守柴达木。杨华拜祭母亲云紫萝的墓冢,却意外遇到父亲杨牧。杨牧其时已是清廷大内卫士,深受正义之士所不齿,杨华不知自己身世,深以为耻,然系于父子之情,竟对杨牧所说的孟元超是害得其家破人亡的仇人而深信不疑,决心报此家仇。
杨华在小金川勇斗清廷鹰爪,江湖上已有传闻,在准备到柴达木找寻孟元超途中,遇到了天下第一剑客金逐流之女金碧漪。从误会到慢慢的相互了解,两人渐成知己,然金碧漪始终不了解杨华的身世,也不明白其为何一定要找孟元超报仇,但她还是竭力地阻止。
杨华在去柴达木的途中,遇到震远镖局总镖头韩威武的镖队,他再次与金碧漪联手帮助韩打败了劫镖的清廷暗探闵成龙等人,使韩运送的药材顺利送到柴达木义军手中。在将到达柴达木之前,金碧漪离开杨华独自去了昭化,她要阻止杨华同孟元超的决斗,历经调查,她终于知道孟元超正是杨华之生父。在杨牧娶云紫萝为妻之前,云紫萝与孟元超已是一对情侣,只因误传孟元超的死讯,她不得不带孕另嫁。后来杨牧自甘堕落,云紫萝才离开杨牧,后战死于小金川。
杨华辗转柴达木、昭化,又再往西藏,而金碧漪却被西藏牧霸江布场长绑架。杨华心中异常焦急,只身前往西藏,夜入江府,发现金碧漪已被高手救出,心中感到奇怪之际,却遇到前来营救金碧漪的孟元超。杨华不肯道明原委,逼迫孟元超与之决斗,恶斗中,金碧漪与段仇世现身,说出孟元超正是杨华之生父,杨华如晴天霹雳,撞上孟元超的刀尖,身受重伤,而孟元超亦已受伤,段仇世向杨华言明了其身世,此际他方如梦初醒,与孟元超相认,并改名孟华。又知二位师父都健在,非常高兴。
父子相认后,孟华只身前往西藏,揭穿了清廷挑动黄教、白教之争的阴谋,使义军与西西藏弄赞法师达成和约,回来后又遇到寻女的天下第一剑客金逐流,他同意了孟华与金碧漪的恋爱关系。 孟华与父亲及金家父女分别,只身前往天山探望寄托于天山派门下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杨炎,路经哈萨克族,他救出了酋长罗海的女儿罗曼娜,又在刁羊大会上揭露了心术不正误堕入歧途的段仇世的侄儿段剑青的险恶用心,撮合了罗曼达与本族勇士桑达儿的婚姻,深得罗海一族的尊敬。
孟华历经磨难来到天山,正遇天竺高手优昙法师和奢罗法师强与天山派掌门唐经天比武,而唐经天正闭关练功。其时,段剑青又混入天山派,并勾结邪派妖人乘虚攻打天山,形势十分危急。幸孟华洞悉段剑青阴谋,出手相助,唐经天功成出关,打退邪派妖人,又与天竺高手印证武功。事后,唐经天收孟华为天山派记名弟子,并委托其代表自己参加崆峒派大会。
崆峒大会如期举行,这次大会之主题是治罪被逐出门墙十几年的丹丘生,二是掌门之位的禅让。金逐流、雷震子等名宿均应邀参加大会,而清廷御林军统领则暗中布下毒计,帮助洞冥子篡夺掌门之位,并将参会群雄一网打尽。
不料大会过程中,十几年前的当事人纷纷出现,力证当年洞玄子父子勾结清廷、加害丹丘生的罪恶事实,十几年前的真相在人证物证前终于大白于天下,洞冥子在绝望中与崆峒掌门洞真子同归于尽,海兰察负隅顽抗,终死于孟华剑下,孟华于此战中名扬天下,丹丘生也成为崆峒掌门,并与十几年前共同患难深爱着而不敢表白的牟丽珠结为伉俪。
孟华在师傅继任掌门后,便偕同金碧漪前往回疆,其时回疆的格老已由罗海接任,清廷派崔宝山统大军围剿回疆。孟金二人出入疆场,双剑合璧,令清廷官兵闻风丧胆。此时孟元超已率领义军来援,孟元超雄才大略,大败清军,将其围困,并派孟华到清军中说降了崔宝山。孟华不辱使命,终说服崔宝山归降义军。回疆人民与义军同庆胜利。然孟华的同母异父兄弟杨炎却在战乱中被清廷军官所掳,而不知所终,孟元超、孟华夫妇几度寻访,却杳无音讯。
在此后的岁月中,孟华与金碧漪行踪飘泊在草原上,行侠仗义,成为草原牧民心中的牧野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