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言小说压卷之作
Ⅰ 明代四大奇书中的什么是中国古代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金瓶梅》,鲁迅视之为人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以“禁书”、“奇书”闻名。本书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写潘金莲未被武松杀死,嫁给西门庆为妾,由此转入小说的主体,通过对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体现当时民间的生活面貌。
以市井人物为主要角色,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描写,将明代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暴露得淋漓尽致。在这一点上,《金瓶梅》远胜过《水浒传》。
(1)古代文言小说压卷之作扩展阅读
本书第一回至第十二回,写金莲;第十三回至第六十二回,写瓶儿与金莲;第六十三回至八十七回,因瓶儿已死,除写金莲外带写春梅;第八十八回起,则写春梅。因全书以金莲、瓶儿、春梅为主,故取名《金瓶梅》。
约成书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亦或更早,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流传至今的版本有崇祯本和万历本。本书以崇祯本为蓝本,删去了绣像插图,并对某些错字、别字做了校订,篇前有东吴弄珠客序、廿公跋、四贪词,篇后有竹坡闲话、竹坡笔记。
Ⅱ 清代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压卷之作是
曹雪芹的《红楼梦》
Ⅲ 文言小说的类型
我国的文言文小说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记鬼神怪异之事的志怪小说。其中不少作品,虽然采取了神鬼怪异的虚构形式,却表现了积极进步的现实内容。如《列异传·宋定伯捉鬼》,讲述了宋定伯夜行遇鬼,但他并不害怕,最后迫使鬼化为羊,卖钱千五百,表现了超人的勇气和智谋。《搜神记·韩凭夫妇》和《董永》,前者描写韩凭夫妇反抗宋康王迫害,双双殉情而死后变成雄雌鸳鸯,相聚不散,后者讲述了人与仙女的爱情,均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是搜奇记逸的传奇小说。《唐传奇》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作,标志着文言文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其中《柳毅传书》通过书生刘毅替洞庭湖君之女——龙女传书的神话题材,赞扬了刘毅正直无私、扶危济困的高贵品质。《霍小玉传》则正面反映了唐代现实生活。进士李益和名妓霍小玉相爱,两年后,李益毁约另娶高门女,小玉悲痛而绝。这个爱情悲剧深刻地反映了下层妇女的悲惨命运,控诉了唐代门阀世族制度的罪恶。另如《任氏传》、《李娃传》等都是写的成功的作品。清代《聊斋志异》的出现,光芒四射,代表了文言小说的最高峰。
三是或记人物言行,或记所闻轶事的杂录小说。南朝刘宋时的《世说新语》,就是专记魏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和风度的。特别是有关统治阶级的凶杀篡夺、贪婪奢侈的记载,像王武子用人乳喂猪,石崇用蜡当柴烧等事实,较有认识价值。
文言小说中,有的通过言讲巫鬼妖怪、神仙道术或佛教灵异,宣扬了迷信思想;有的追求烟花粉黛、搜奇猎异的记述,或“锬虚无胜于言时事”,离开了现实生活,成为无聊消遣之作。这些都对后世读者有消极影响。
文言小说在流传过程,散佚严重。《太平广记》保存了唐以前的古小说;明刻有关丛书,存有大量文言小说辑本,是我们研究和整理文言小说的基础。
Ⅳ 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是什么
《太平广记》是这是中国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1部总集,是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取材是从汉末到宋初的故事。
一、小说合集
简单的说,《太平广记》就是一部小说合集,这书的目录共有343条,在目录分类上特别细致,比如在动物这个栏目下又分为鸡,狗,骆驼之类的,因此查看起来十分方便。从内容上看就是一本小说的合集,甚至很多汉末到送出的一些故事都已经遗失了,只在这本书里有一些记载。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个小说合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窥探到以前人们的生活。
Ⅳ 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之作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文小说的高峰之作.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文言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 学史上,它是一部著名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91篇,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仙、鬼妖、人兽,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的中国的社会面貌。
Ⅵ 为什么说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在家门口开了一家茶馆,请喝茶的人给他讲故事,讲过后可不付茶钱.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有传奇、志怪、轶事等,诸体兼备,为中国文言小说集大成之作。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魔、花、妖,以此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书中写的是一个花妖鬼狐的世界,既有对如漆墨黑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宫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称赞;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爱情的篇章。
书中的作品情节离奇曲折,但又简洁,幻化形象刻划得独具特色。虽为文言,但凝练之外又极形象传神,富有表现力,而且语言利落直观明了。三百年来,《聊斋》故事在民间广为传播历久不衰,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珍品,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他创作之初便有人传抄,成书之后流传更加广泛。十九世纪中叶传播到国外,已有英、法、德、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译本。《聊斋志异》在叙述、描写人和各种灵异之物的交往时,往往按照同类相应、同气相求的模式安排故事情节。同类相应、同气相求是一种古老的观念,指的是同类事物能够彼此趋近,产生感应,实现生命层面的沟通。《聊斋志异》的许多就是以同类相应、同气相求为契机而发生、延展的故事.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但内容却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地反映了蒲松龄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
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Ⅶ 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起源
追溯中国小说的起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神话传说。尽管古代文献对神话传说的记载十分简略,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两种重要的小说因素。神话传说原先在口头流传,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渐凝固;有的继续在口头流传并不断丰富发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节。这些继续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传说一旦记录下来,就成为具有浓厚小说意味的逸史。从神话传说到小说的这根链条中,逸史是关键的一环。甚至不妨说逸史是中国小说直接的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竟可视为早期小说的,莫过于《穆天子传》和《燕丹子》。前者对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细节描写;其中的西王母与《山海经》中的记叙相比,减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后者写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与《战国策》和《史记》相比,不仅增加了细节描写而且突出了燕丹这个复仇者的形象。(明)胡应麟称此书为 “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不为无见。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韩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明白地用“说”来标目,也透露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显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说的源头之一。
第三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唐代传奇小说多取人物传记的形式,《三国志演义》径直标明是史传的演义,都证明了史传是小说的一个源头。在传统的目录学著作中,有些书或归入子部小说家类或归入史部杂传类,这两类缺少严格的区别,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史传对小说的影响之深。
《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小说15家,均已亡佚。今存题为汉人所著的小说,其实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伪托汉人的作品,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很多,重要的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晋)干宝《搜神记》,(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北齐)王琰《冥祥记》,(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包括后人的辑本,共约五十种,足见其兴盛的情况。
Ⅷ 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是什么
古代文言小说的压卷之作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Ⅸ 中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单行本的有哪些
单行本是书籍出版的一种型态,内容上多是集合同一作者或者是同一类型,已经发表在其他媒体或者是从未发表的作品在一本书籍当中。单行本同时也可以指同一作者出版的多本书当中的一本,或者是一套多本的出版品当中的一本。(网络)
所以嘛,看你想要哪种,然后自己查吧。
Ⅹ 唐代韩邦庆的什么小说被鲁迅誉为清代世情小说的压卷之作
《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小说。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其中对话皆用吴语(苏州话)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