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3-02 21:38:04

1. 1913年,中国拍摄了由剧评家郑正秋编写剧本的第一部故事片

1913年,中国拍摄了由剧评家郑正秋编写剧本的第一部故事片是《难夫难妻》

1913年 《难夫难妻》
当摄影机遇到文明戏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的《定军山》只是对京剧表演片段的简单记录,通常认为,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亚细亚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负责具体拍摄的电影《难夫难妻》。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两人导演,而所有的演员都由文明戏的演员担任。由于当时有男女不能同台的规矩,片中的女角也都由男演员充任。影片现已丢失。根据当时资料记载来看,《难夫难妻》制作简陋,但它毕竟意味着一个开始,同时也是中国电影传奇鼻祖张石川与郑正秋踏入电影事业的第一步。

电影大历史:故事从这里开始讲述

《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这件事很宏大。但临近落笔时,却难以启齿。问题只有一个:这部电影丢了,要人如何讲述?

网络有奇文一篇,跨越时空,如临其境:“1913年9月29日,上海。电影就快开场了,郑正秋坐在新新舞厅剧场的前排左角,心跳如雷。他把上千度的黑圈眼镜摘下来,反复擦拭,眼前一片迷蒙。他无法想象,此时此刻,在剧场门口,慕名而来的观众正如潮水般涌动,几乎要将门厅挤垮。他们蜂拥而至,不是为了欣赏穿着Modern Dress的时髦舞女们大跳西洋舞,而是为了观看一部名为《难夫难妻》的电影……”

春秋笔法,挥洒自如。令人心动之余,不免生出恐惧。某某影史评价《难夫难妻》的导演郑正秋与张石川———这两位中国电影拓荒者———说郑正秋有多么忧国忧民,说张石川却只求娱乐大众。意识形态阴影倏然笼罩,令人汗颜。也许,跳出某某影史影评的圈套,这个持续一年之久的专题也就有了自己的灵肉。

从仅有的文献看,《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有编剧、开始讲故事的电影,这并不简单。《难夫难妻》的剧本是郑正秋根据他家乡潮州的乡俗风情撰写而成。故事讲述:乾坤二家欲结秦晋之好,于是不顾子女意愿,请媒人代为奔走。经媒人甜言蜜语,此欺彼诈,又经繁文缛节,择吉成亲,拜天地入洞房。一对素不相识的男女逼成夫妻。

这个单细胞的故事而今听来乏味至极,但却意非寻常。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到1913年《难夫难妻》登场,中国电影终于开始了用镜头讲述故事的旅程。

尽管,从表面上看,《难夫难妻》的拍摄手法并没有产生什么技术性的飞跃,按张石川在《自我导演以来》一文中的说法:“导演技巧是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摄影机的地位摆好了,就吩咐演员在镜头前面做戏,各种的表演和动作,连续不断地表演下去,直到二百尺一盒的胶片拍完为止。”“镜头地位是永不变动的,永远是一个‘远景’……倘使片子拍完了而动作表情还没告一段落,那么续拍的时候,也就依照这种动作继续拍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难夫难妻》和用摄影机完整地拍下一出当时流行的文明戏并无差别。但是,这个过程却预示了一种全新的讲故事的语言开始在中国大地兴起。它的意义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部小说的诞生。

说到讲故事,联想到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电视报,“故事片”一词似乎是那时每部教育意义十足的电影前面的特定称谓。而如今,恐怕再没有一篇影评敢使用这么老土的词汇。“故事片”一词的消亡也许代表着中国电影界的整体进化。但这却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已经像好莱坞一样找到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讲故事的方法。在迷惘中,中国电影仍然努力地寻找着故事与表达,从《难夫难妻》这个坐标原点中射出的却不知是不是一条永无止境的射线。

“文明戏”与中国故事片之始

虽然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但现代话剧的形成竟然也是与中国电影同步前行的。电影与话剧均为“舶来品”,中国人最早看到的电影是外国人带来放映的“西洋影戏”,中国话剧的初创也是受到当时日本兴盛的“新派剧”所感召,春秋社的发起人如曾孝公、李叔同等人均是一些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

当时,人们一般称这种刚刚输入的戏剧样式为“新剧”,取“新型的戏”之意,区别于旧戏,把“新剧”叫做“文明戏”。“文明戏”的“文明”二字则是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表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文明新戏在当时社会成为了一个流行的名词。1911年至1912年是文明戏的全盛时期,辛亥革命成功后,宣传与鼓吹革命思想的文明新戏团因其与群众声气相投而受到普遍欢迎。

当时著名剧团有春秋社(曾孝公、李叔同)、新民社(郑正秋等)、民鸣社(张石川)等,后两家的主要成员都是中国早期电影的骨干。新剧的演出剧目多半以赞美江湖豪侠、自由婚姻或揭露官场腐败等为内容。社会大变动时期,人们来到剧场,不只是为看戏,更为听到议论,知道新的事实。而政权更迭,使统治者一时无暇顾及新剧艺人们的活动,这就给予当时的新戏以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可以满足观众的要求,编演出一系列往日不敢演或不能演的新剧。即使有幼稚、粗糙或不妥的地方,也被看戏人原谅了。

到1917、1918两年,文明戏已趋于衰败,因为文明戏演出并不严格遵守剧本,后来甚至完全弃掷剧本不顾,只是简单地利用一点情节,在表演上,不排练、不试演,有时甚至演员上场后还不清楚情节,据说一出叫《秋瑾》的戏开幕前演员还突然大喊:“哎呀,这个秋瑾是男是女啊?”那时候,“文明戏”这一称号则已经有蔑视、鄙夷、贬斥的意味。

2. 世界上第一部有声武打电影是什么

早在1928年,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里,明星公司的郑正秋就将当时传播甚广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拍成电影《火烧红莲寺》,随后明星公司一直续拍,到1930年共出了18集,掀起了功夫片的第一个高潮。当时的功夫片主要是根据神怪功夫小说改编的,大多离奇荒诞、宣扬神功奇术。据不完全统计,到功夫片退潮的1932年4年间共拍摄了250余部神怪功夫片,占当时影片总数的60%以上。
(不可考证了)
http://news.sina.com.cn/c/2005-07-18/12097254559.shtml

1931年3月,由上海的明星公司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公开上映,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由此问世。

http://ent.newssc.org/system/2005/10/17/000003687.shtml

3. 郑正秋1928年的武侠电影叫什么

郑正秋1928年的武侠电影叫《黑衣女侠》。《黑衣女侠》是程步高、郑正秋执导的武侠片,由郑小秋、丁子明、黄君甫、王梦石等主演。影片于1928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柳老贵的一双儿女景华和美华,在戏班中分任生旦二角。军长参谋长范之固垂涎美华的美色,被美华拒绝,遂借总管军政黄彪之手杀了景华和老贵。美华在武净王宝奎的帮助下免遭不幸,于是和王学习武艺,以待复仇之用。

一日,罗公子外出巧遇在路旁哭泣的美华,怜之赠以百金后离去。范无意中杀了黄,谎称黄自杀,取代了黄的位置。罗感到疑惑,范遂将其囚禁。深夜,罗被美华所扮的黑衣女侠救走。罗、美华、王与革命分子一起杀了范。

剧情简介:

伶工柳老贵因年老退为掌班,其子景华与女美华分任生旦。武净王宝奎性憨直。邀角王大,为一嗜利之徒。当地军阀督署参谋长范之固,垂涎美华,时至后台纠缠,美华厌恶,终不就范。一天,景华、王大路经公园,遇军阀黄彪之七姨太。

七姨太看中景华少年英俊,命随行马弁跟踪。马弁贿王大,王大乃邀景华饮于餐室,转赠钻戒。移时七姨太至,景华不从,跪地乞赦。七姨太无奈,愤而逐之。美华从宝奎习艺,宝奎痴肥未娶,单恋美华,自知非分,未敢明示。

4. 郑正秋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火 烧 红 莲 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 烧 红 莲 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 影史上第一次武 侠神 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 影 坛上最富于中国 特 色的电影种类。

5.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5)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扩展阅读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

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同时,片中的一些特技摄影在当时也充满了创新意识,银幕上的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等种种绝技,也使它获得了“武侠神怪片”的恶名。

1931年,鉴于武侠神怪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极不相符,国民政府下属的电影检查委员会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这一波武侠神怪片热潮戛然而止。不过,一些导演遂转至香港,并于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烧红莲寺》,武侠电影的传统也在香港得到传承。

6.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火烧红莲寺》,《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郑正秋改编,萧英主演。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

(6)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扩展阅读

《火烧红莲寺》诞生在1927年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其时国民党屠杀昨日的同盟者共产党人的屠刀,令社会充满了血腥和失败的气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绪也在社会上弥漫。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7. 求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 百度云资源,谢谢

用网络网盘分享给你,点开就可以保存,链接永久有效^_^链接:

提取码:3gdg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8. 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火烧红莲寺》。

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对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进行改编,拍摄了电影《火烧红莲寺》,成为华语电影发展史上的首部武侠电影。华语电影的武侠片时代,因为这部《火烧红莲寺》正式开启。《火烧红莲寺》之后,武侠片的风潮开始兴起。此时的“明星影片公司”也为《火烧红莲寺》先后策划、拍摄了18部续集。

1928年到1931年之间,类似于《火烧红莲寺》的作品层出不穷。1931年,国民政府下令,查禁包括《火烧红莲寺》在内的所有宣扬怪力乱神的电影作品。原因是这类作品以怪力故事宣扬迷信思想。而民国时期的这股武侠热潮,也随着一纸禁令,在1931年归于平静。

(8)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扩展阅读:

《火烧红莲寺》上映后广受欢迎,一时有万人空巷之感。故此后在三年内连续拍出了18集,足见其商业的成功,同时更引来了无数的效仿者。从1928年到1931年,中国共上映了227部武侠神怪片。

这部影片的问世曾被视为满足人们逃避现实情绪的一个典型代表。但就电影本身而言,《火烧红莲寺》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它在商业上的成功为中国电影在市场上的立足开辟了一种电影样式。

9.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什么由张石川执导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我在网上帮你搜索,他们查到你说的这个内容,然后再答复你吗?

10.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什么

1928年,郑正秋根据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是《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是于1928年上映的武侠电影,由张石川执导,由萧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烧红莲寺》意义非凡,它带动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武侠神怪热,此后武侠电影也成为在世界影坛上最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种类。

影片评价

《火烧红莲寺》的摄影师叫董克毅,堪称上世纪20年代的乔治·卢卡斯。他不仅创造出“接顶”法,把画在玻璃板上的红莲寺顶与没有寺顶的布景巧妙地拍在一起。

构成完整的红莲寺辉煌建筑,还透过真实人物与卡通形象融合的办法表现“剑光斗法”,在银幕上将人任意放大和缩小,甚至完成“分身”的特技摄影技术。

热点内容
现代言情yy小说推荐 发布:2025-02-13 22:05:56 浏览:531
爱你是道送命题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13 22:05:44 浏览:610
现代经典外国小说家 发布:2025-02-13 22:04:52 浏览:923
求推荐无cp女主文小说 发布:2025-02-13 22:04:09 浏览:205
网络小说发展史PPT 发布:2025-02-13 21:16:33 浏览:644
花都透视仙医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13 20:55:58 浏览:413
古代女人人受性刑小说 发布:2025-02-13 20:51:16 浏览:594
穿越宠妻冥婚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2025-02-13 20:22:57 浏览:988
先生我们不约小说免费全文 发布:2025-02-13 19:10:09 浏览:194
武侠小说郭襄女侠 发布:2025-02-13 19:02:02 浏览: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