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代小说 » 网络小说外文

网络小说外文

发布时间: 2021-06-19 22:44:18

㈠ 求与网络文学有关的外文文献

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
来源:美学研究 日期:2006年3月16日 作者:张永清 阅读:1475

面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现状,研究者给予了诸多命名,诸如读图时代、视觉文明、视觉文化、图像文化、影视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等等。与此相应的是,文化研究的兴起、广泛传播及实践。毋庸置疑,在这些不同的命名中,潜含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即传统的文学及文学研究日趋式微乃至终结。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同一文化现象,各种概念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理论研究的活力与切入视角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概念与术语的使用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随意性。因此,在讨论问题前,就需要严格界定与规范某些概念的内涵与使用范围,比如图像文化与视觉文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等。我们将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来指称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现实。我个人把当代的视觉文化理解为与传统的语言文化相对的影像文化,主要以电影、电视等艺术为代表。
西方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类文化分成了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第一种,口头文化、手写文化、印刷文化、虚拟文化。第二种,马克·波斯特所界定的口传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电子媒介文化。第三种,哈罗德·伊尼斯从媒介角度,把西方文化分为文字和印刷两个时期,又可细分为9个时期: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时期(羊皮纸和抄本);中国纸笔时期;印刷术时期;启蒙时期(报纸的诞生);机器印刷时期(印刷机、铸字机、铅版、机制纸);电影时期;广播时期。第四种,巴拉杰在20世纪初的《视觉与人类》中,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视觉文化、读写文化,再到视觉文化这样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我们的文化将重新迎来以“视的精神”取代“读的精神”,以“视文化”取代“概念文化”的时代。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如尼克·史蒂文森则把从媒介角度进行文化研究诸多理论流派划分为三大方法:第一,各种批判的研究的方法,如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探讨对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歪曲的各种系统性形式以及媒介与更广泛的所有制、权力和权威体系的联系;第二,各种象征和文化的研究方法或受众研究,主要探讨媒介的符号丰富性等,主要体现在麦克卢汗、詹姆逊以及博德里亚等的相关研究中;第三,考察媒介本身对我们共同视野的影响。史蒂文森认为,这三种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现代电子文化、印刷文化和口语文化均有裨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理论上来理解视觉文化以及它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关系。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研究重心势必导致不同研究格局的出现,以及迥然不同的理论思考。这里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两个研究方向和领域。第一,把研究重心放在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研究上,主要考察它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从文学的生产、传播、文本到接受所发生的系列性嬗变,以及与此相应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品格与艺术特性。第二,把研究重心放在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当代视觉文化上,主要考察作为其整个艺术重要元素的语言在影视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功能、审美特性、叙述策略等。我个人以为,对前者的探讨更重要,也更迫切,这一理论需要我们来回答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一个越来越图像化、视觉化的社会,传统艺术尤其是具有高度抽象能力的语言艺术还有无生命力,是否就此终结?从现实情况看,文学的处境已经非常尴尬,而文化的图像化、视觉化才刚刚开始。语言艺术最终能消亡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要从理论上说明由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结果。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同样也要从理论上说明它在哪些方面进行变革才能应对视觉文化时代的严峻挑战,从而壮大繁荣文学自身。这些都需要研究者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学研究应该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媒介角度进行切入与突破。具体而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语言的媒介方式在人类技术演变过程中的更替以及对文学的生产、传播、文本结构及接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语言艺术的媒介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以及基于媒介自身特点所引发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的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克罗奇的相关主张,他认为艺术活动与媒介无关。事实与此恰恰相反,媒介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媒介活动,正如美学史学者鲍桑葵所说,任何艺术家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对媒介的特殊能力,艺术家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的特殊灵魂。实际上,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艺术早已有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就采用了媒介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众所周知,媒介自身的历史性演变有赖于新技术的问世,而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识和观念的层面,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
对此问题,西方学者已作了富有成果性的理论探索,比如,麦克卢汉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究技术媒介影响人类感知的方式,这构成了今天媒介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与麦克卢汉在媒介问题上的乐观主义相反,博德里亚持悲观论,对拟像和超现实的探究是其理论的核心;哈罗德·伊尼斯其理论的独创性在于,探究媒介在西方文明兴衰过程中的作用,与麦克卢汉把媒介分为冷媒介、热媒介不同,他着重探讨媒介与空间、时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文明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对我们的文学研究而言,应该着重考察的是语言艺术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传播、文本结构、接受方式等存在的诸多显著差异和内在联系。概而言之,从作为媒介的语言来看,口传媒介的文化主要是听觉文化或听说文化,听觉生活压制着视觉价值,比如,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本和早期的书籍是被用来高声朗读的,诗歌是被用来吟咏和歌唱,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印刷媒介的文化主要是一种读写文化。与口头传播时期通用的那种重复性的对话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印刷媒介能将事件以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和客观的方式进行组织,促成了线性的、序列化的因果思维方式。此外,以页面文字所具有的物质性与口传文化中言辞的稍纵即逝相比,印刷文化以一种相反但又互补的方式提升了作者、知识分子和理论家的权威。印刷媒介也使文学生产与接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说书—听书,而是写书—读书,从而营造了一种更鼓励人们思考的文化环境,培育了自我反省的概念,书被静静阅读的过程中,审美静观、审美沉思的审美观念也得以形成。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口头传统蕴含的是精神,文字和印刷的固有属性却是追求物质,口头传统之式微,意味着对文字的倚重(因而倚重眼睛而不是耳朵)。
从印刷人到现代的图像人,完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标志是照相术的发明。此后,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相继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昭示着我们社会进入了电子媒介文化阶段。电子媒介文化不是听说文化,也不是读写文化,而是视听文化或视看文化。而传统的读写文化如何在这一阶段生存与发展,则是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的理论问题。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使用纸质媒介,也可以使用电子媒介作为载体、传播方式等等,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性与美学品格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究。这是因为,新媒介、新技术的问世,在改变人的存在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对世界、现实生活的感觉方式与审美心理,自然也就改变着对原有文学的认知模式,比如19世纪到20世纪小说叙事模式的深刻变革。现代人要求一种快捷、直观的生活节奏与方式,而这些与印刷文化所要求的宁静、平和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即使阅读文字性的艺术品,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以一种悠然的心境咀嚼、品尝、沉思艺术,而是一种随意性的浏览、扫描,要求的不是永恒的审美体验,而是瞬间的心领神会。现代人的这种内在需求,必然导致文学书写模式、传播模式、接受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而文学研究则需要从当代视觉文化这一主导格局中来思考文学面临的挑战。
面对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所遇的困境,文学研究者的应对策略不应是纷纷转向文化研究,甚至以文化研究取代文学研究,这样最终就取消了文学与文学研究;不应是只研究广告、服装、影视等流行文化。这些确实需要我们去研究,但目前更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文学研究如何面对视觉文化的全面挑战。文学研究要突破,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需要从媒介的角度来思考语言艺术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语言艺术在每一阶段,其文学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文本结构、叙事模式、接受方式等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就要求文学研究者的研究范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在以媒介因素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把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作者简介】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

从艺术的“生产工具”方面考察,文学的“生产工具”或者说媒介就是“语言”。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从远古的龟甲简牍文学发展到现代的纸介质文学,语言都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网络文学的存在也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特 殊的计算机语言,我们称之为是数码,即“bit”(数位)和“byte”(字节)的转换与解码。从人性化语言到智能化语言,文学生产工具发生了比较大的变迁,这种变迁改变了书写者与阅读者的范围,反映了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了新的文学社会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工具以及文化传播体系的改变时常是缔造一个新型社会的重要条件。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文学,究竟有没有改写传统文学的既定规范?有作家认为,网络不过是作品传播、发表的一个新兴渠道而已,其文学特质没有任何变化,所以网络文学的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有人断言:“对于文学说来,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本质的不同。”又有人认为网上创作无拘无束,构成了涂鸦艺术,虽然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很多进入不了艺术范畴,更无从谈对传统文学的取代了。

文学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由很多社会要素组成,不同时代的书写工具和传播途径对文学本质总是有着不同的影响。当初造纸术的发明为文学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网络的介入多少也会为文学带来一些改观。但就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的根本特征是一致的。文学是关注社会、历史,关注社会历史中的人,是关注人的心灵与情感的,只要是真正的文学,都莫不如此,网络文学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从技术上讲,网络作为一个载体,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媒介,网上传播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便利和快捷。由于技术原因,网络文学在行文的规矩和形式上,与传统文学有所区别,文中夹杂大量的外文字母、单词和符号,但是这些还没有成为文学的本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学的内在精神上,应该是相同的。

㈡ 【急】和网络小说有关的外文文献及翻译~

我处禁止上传文件,相关PDF外文文献有,翻译得靠你自己,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如果需要请直接网络 私信 或者 Hi 中留言贴出你在 网络知道的问题链接地址 及 邮箱地址

㈢ 找几篇和网络小说有关的外文文献,最好中英文都有,3000字的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络小说风靡于中国不过十年,应该没有这类的外文文献。
维基网络/网络都已经查阅,并未相关文献。
网络小说在程度上是贬义词,阅读人群主要是低阅历的学生或者上班族。
近几年由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动漫。由于一些改编电视剧很火也引起了很多编剧导演的注意。
例如最近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㈣ 网络小说英文怎么说

net literature
英 [net ˈlitəritʃə] 美 [nɛt ˈlɪtərəˌtʃʊr]
网络文学

例句
Net literature creators "self-social integration", includes three ingredients: social perception, soci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adaptation.

㈤ 网络文学 外文文献

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
来源:美学研究 日期:2006年3月16日 作者:张永清 阅读:1475

面对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现状,研究者给予了诸多命名,诸如读图时代、视觉文明、视觉文化、图像文化、影视文化、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等等。与此相应的是,文化研究的兴起、广泛传播及实践。毋庸置疑,在这些不同的命名中,潜含着共同的价值判断,即传统的文学及文学研究日趋式微乃至终结。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同一文化现象,各种概念的出现,一方面说明理论研究的活力与切入视角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表明概念与术语的使用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随意性。因此,在讨论问题前,就需要严格界定与规范某些概念的内涵与使用范围,比如图像文化与视觉文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等。我们将沿用视觉文化这一概念来指称我们目前的社会文化现实。我个人把当代的视觉文化理解为与传统的语言文化相对的影像文化,主要以电影、电视等艺术为代表。
西方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类文化分成了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方式:第一种,口头文化、手写文化、印刷文化、虚拟文化。第二种,马克·波斯特所界定的口传媒介文化、印刷媒介文化、电子媒介文化。第三种,哈罗德·伊尼斯从媒介角度,把西方文化分为文字和印刷两个时期,又可细分为9个时期: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时期(羊皮纸和抄本);中国纸笔时期;印刷术时期;启蒙时期(报纸的诞生);机器印刷时期(印刷机、铸字机、铅版、机制纸);电影时期;广播时期。第四种,巴拉杰在20世纪初的《视觉与人类》中,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视觉文化、读写文化,再到视觉文化这样一个螺旋式发展过程,我们的文化将重新迎来以“视的精神”取代“读的精神”,以“视文化”取代“概念文化”的时代。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如尼克·史蒂文森则把从媒介角度进行文化研究诸多理论流派划分为三大方法:第一,各种批判的研究的方法,如法兰克福学派,主要探讨对媒介进行意识形态歪曲的各种系统性形式以及媒介与更广泛的所有制、权力和权威体系的联系;第二,各种象征和文化的研究方法或受众研究,主要探讨媒介的符号丰富性等,主要体现在麦克卢汗、詹姆逊以及博德里亚等的相关研究中;第三,考察媒介本身对我们共同视野的影响。史蒂文森认为,这三种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现代电子文化、印刷文化和口语文化均有裨益。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理论上来理解视觉文化以及它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的关系。这个问题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研究重心势必导致不同研究格局的出现,以及迥然不同的理论思考。这里存在着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两个研究方向和领域。第一,把研究重心放在对传统文学艺术的研究上,主要考察它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语境中,从文学的生产、传播、文本到接受所发生的系列性嬗变,以及与此相应所产生的新的审美品格与艺术特性。第二,把研究重心放在以影视文化为代表的当代视觉文化上,主要考察作为其整个艺术重要元素的语言在影视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功能、审美特性、叙述策略等。我个人以为,对前者的探讨更重要,也更迫切,这一理论需要我们来回答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一个越来越图像化、视觉化的社会,传统艺术尤其是具有高度抽象能力的语言艺术还有无生命力,是否就此终结?从现实情况看,文学的处境已经非常尴尬,而文化的图像化、视觉化才刚刚开始。语言艺术最终能消亡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要从理论上说明由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结果。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同样也要从理论上说明它在哪些方面进行变革才能应对视觉文化时代的严峻挑战,从而壮大繁荣文学自身。这些都需要研究者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
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学研究应该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从媒介角度进行切入与突破。具体而言,要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语言的媒介方式在人类技术演变过程中的更替以及对文学的生产、传播、文本结构及接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语言艺术的媒介自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以及基于媒介自身特点所引发的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的深刻变化。这一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克罗奇的相关主张,他认为艺术活动与媒介无关。事实与此恰恰相反,媒介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媒介活动,正如美学史学者鲍桑葵所说,任何艺术家都对自己的媒介感到特殊的愉快,而且赏识自己对媒介的特殊能力,艺术家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媒介是他的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的特殊灵魂。实际上,从媒介的角度来探究文学艺术早已有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就采用了媒介作为其中的一个标准,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众所周知,媒介自身的历史性演变有赖于新技术的问世,而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识和观念的层面,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
对此问题,西方学者已作了富有成果性的理论探索,比如,麦克卢汉理论的核心在于,探究技术媒介影响人类感知的方式,这构成了今天媒介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与麦克卢汉在媒介问题上的乐观主义相反,博德里亚持悲观论,对拟像和超现实的探究是其理论的核心;哈罗德·伊尼斯其理论的独创性在于,探究媒介在西方文明兴衰过程中的作用,与麦克卢汉把媒介分为冷媒介、热媒介不同,他着重探讨媒介与空间、时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类文明与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对我们的文学研究而言,应该着重考察的是语言艺术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大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传播、文本结构、接受方式等存在的诸多显著差异和内在联系。概而言之,从作为媒介的语言来看,口传媒介的文化主要是听觉文化或听说文化,听觉生活压制着视觉价值,比如,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手抄本和早期的书籍是被用来高声朗读的,诗歌是被用来吟咏和歌唱,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印刷媒介的文化主要是一种读写文化。与口头传播时期通用的那种重复性的对话思维方式截然不同,印刷媒介能将事件以有序的、合乎逻辑的和客观的方式进行组织,促成了线性的、序列化的因果思维方式。此外,以页面文字所具有的物质性与口传文化中言辞的稍纵即逝相比,印刷文化以一种相反但又互补的方式提升了作者、知识分子和理论家的权威。印刷媒介也使文学生产与接受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不再说书—听书,而是写书—读书,从而营造了一种更鼓励人们思考的文化环境,培育了自我反省的概念,书被静静阅读的过程中,审美静观、审美沉思的审美观念也得以形成。正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口头传统蕴含的是精神,文字和印刷的固有属性却是追求物质,口头传统之式微,意味着对文字的倚重(因而倚重眼睛而不是耳朵)。
从印刷人到现代的图像人,完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标志是照相术的发明。此后,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影、电视相继出现,同时也伴随着影视文化的蓬勃发展,昭示着我们社会进入了电子媒介文化阶段。电子媒介文化不是听说文化,也不是读写文化,而是视听文化或视看文化。而传统的读写文化如何在这一阶段生存与发展,则是需要我们格外关注的理论问题。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使用纸质媒介,也可以使用电子媒介作为载体、传播方式等等,以及由此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性与美学品格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探究。这是因为,新媒介、新技术的问世,在改变人的存在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对世界、现实生活的感觉方式与审美心理,自然也就改变着对原有文学的认知模式,比如19世纪到20世纪小说叙事模式的深刻变革。现代人要求一种快捷、直观的生活节奏与方式,而这些与印刷文化所要求的宁静、平和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即使阅读文字性的艺术品,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以一种悠然的心境咀嚼、品尝、沉思艺术,而是一种随意性的浏览、扫描,要求的不是永恒的审美体验,而是瞬间的心领神会。现代人的这种内在需求,必然导致文学书写模式、传播模式、接受模式等方面的变革,而文学研究则需要从当代视觉文化这一主导格局中来思考文学面临的挑战。
面对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所遇的困境,文学研究者的应对策略不应是纷纷转向文化研究,甚至以文化研究取代文学研究,这样最终就取消了文学与文学研究;不应是只研究广告、服装、影视等流行文化。这些确实需要我们去研究,但目前更需要我们研究的是,文学研究如何面对视觉文化的全面挑战。文学研究要突破,一个可能的方向就是需要从媒介的角度来思考语言艺术在口传媒介、印刷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语言艺术在每一阶段,其文学生产机制、传播方式、文本结构、叙事模式、接受方式等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就要求文学研究者的研究范式进行相应的改变,在以媒介因素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社会组织结构、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把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作者简介】张永清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

从艺术的“生产工具”方面考察,文学的“生产工具”或者说媒介就是“语言”。我国传统文学作品,从远古的龟甲简牍文学发展到现代的纸介质文学,语言都是其存在的基本形式;网络文学的存在也是以语言的形式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特 殊的计算机语言,我们称之为是数码,即“bit”(数位)和“byte”(字节)的转换与解码。从人性化语言到智能化语言,文学生产工具发生了比较大的变迁,这种变迁改变了书写者与阅读者的范围,反映了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建立了新的文学社会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生产工具以及文化传播体系的改变时常是缔造一个新型社会的重要条件。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媒体文学,究竟有没有改写传统文学的既定规范?有作家认为,网络不过是作品传播、发表的一个新兴渠道而已,其文学特质没有任何变化,所以网络文学的概念也就没有任何意义。有人断言:“对于文学说来,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本质的不同。”又有人认为网上创作无拘无束,构成了涂鸦艺术,虽然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但是很多进入不了艺术范畴,更无从谈对传统文学的取代了。

文学是不同历史时代的产物,由很多社会要素组成,不同时代的书写工具和传播途径对文学本质总是有着不同的影响。当初造纸术的发明为文学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网络的介入多少也会为文学带来一些改观。但就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二者的根本特征是一致的。文学是关注社会、历史,关注社会历史中的人,是关注人的心灵与情感的,只要是真正的文学,都莫不如此,网络文学并没有超出这个范畴。从技术上讲,网络作为一个载体,是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媒介,网上传播有着其他媒介所不具备的便利和快捷。由于技术原因,网络文学在行文的规矩和形式上,与传统文学有所区别,文中夹杂大量的外文字母、单词和符号,但是这些还没有成为文学的本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学的内在精神上,应该是相同的。

㈥ 求有关网络小说的外文文献和翻译 急!!!!!

外文文献有,翻译没有,翻译得靠你自己了,如果需要直接网络Hi中留言同时贴出问题的链接地址和邮箱地址即可,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并请及时知道评价,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并请及时采纳

㈦ 【急】求一篇论文的外文文献 和网络小说(或网络文学)有关 最好中英文都有

发了几篇,无翻译,选择参考一下吧。

㈧ 关于网络穿越小说研究的外文文献

看了各种各样的网络小说 近六年
在我看来
网络穿越小说应该就国内文学反响最为强烈吧
如果硬要去找些 外文文献翻译
那还不如找些 相关的哲学理论作为支撑
像 社会需求 人性欲望 事物存在价值作为佐证

再者国内网络小说可不止穿越红火
像起点的男主玄幻、官场文
晋江、红袖的总裁、职场、小白文
潇湘的女尊、女强以及虐心文
等等

网络文学本身流行是相通的
在整个网络文学面前穿越实际太单薄
对于长年看网络小说的我来说
穿越只能算网络文学的小入门

㈨ 给个网络小说的地址(英文版)。

http://www.52en.com/sw/xs.html

名著小说教参 都有

听力 影音 考试

应该符合你的要求

热点内容
儒勒凡尔纳同时代科幻小说 发布:2024-11-20 22:36:31 浏览:797
最新小说许你浮生若梦全文免费阅读 发布:2024-11-20 22:28:42 浏览:144
娇艳的办公室女秘小说阅读 发布:2024-11-20 22:08:32 浏览:159
2020热门小说言情 发布:2024-11-20 21:20:29 浏览:248
现代官场小说大全 发布:2024-11-20 20:16:31 浏览:720
现代到穿越小说完结小说排行榜前十名 发布:2024-11-20 19:49:08 浏览:76
古代养家日常久久小说网 发布:2024-11-20 19:35:09 浏览:329
女神的最强兵王小说阅读 发布:2024-11-20 18:36:19 浏览:950
陆少的言情小说 发布:2024-11-20 18:30:51 浏览:749
武侠小说十大最顶级高手 发布:2024-11-20 18:20:49 浏览: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