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哲學思考

科幻小說哲學思考

發布時間: 2023-03-18 20:02:59

科幻小說的作者是如何想出他們最奇妙的想法的

斯蒂芬·金寫道,他的小說通常源於兩個截然不同的觀點的碰撞。他以他的第一部小說《嘉莉》為例。斯蒂芬和他的新婚妻子塔比莎(Tabby)剛結婚的時候有點落魄。收支相抵很難。史蒂夫在一所中學找了份看門人的學徒工作。那個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正在給他指點訣竅。他們走進女孩的浴室,史蒂夫注意到牆上有衛生巾/衛生棉條分配器。他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所以他問。「娘娘腔,」脾氣暴躁的老看門人說。"為了他們每個月的特殊時刻"

科幻小說里的人有難以置信的問題。想要吸出腸子的惡靈。一個邪惡的帝國懸賞要他們的人頭。一場毀滅整個銀河系的太空瘟疫。即將到來的外星人入侵。作為克隆人,或者半機械人,或者超能力變種人的情感影響和道德影響等等。但主角仍然會用老派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機智、道德勇氣,或許還有一群緊密的盟友。

我曾經讀過凱勒·卡爾(Caleb Carr)寫的一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弗雷德里克·湯森·沃德(Frederick Townsend Ward)的人,他是一名美國幸運兵,曾在19世紀中期參加過無數場戰爭。他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為法國而戰;在威廉·沃克在墨西哥索諾拉州命中註定的「阻撓議事」中,他為沃克而戰;然後他去了中國,為清朝而戰。沃德和他親自訓練的「常勝軍」打過許多光榮的戰役,並幫助打敗了太平天國起義。

我覺得沃德的故事很吸引人,所以我把它搬到了外太空。為了挑戰自我,我把主人公變成了一個女人——夏洛特·「查理」·沃德。

她最緊迫的問題是,她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年輕女性,剛剛十幾歲,不知道如何領導別人,還會惹怒很多人。因此,她被「隔開」——被反叛的船員踢出氣閘,在星際間漂流。然後,她與海盜、雇傭兵和各種不體面的人混在一起,不得不迅速吸取一些教訓。

但她更大的問題是,她需要向世界(或僅向自己)證明,她是一個有能力、有能力的士兵,能夠與被戰爭撕裂的銀河中最優秀的軍事指揮官並肩作戰。要做到這一點,她必須謙卑,傾聽比她了解更多的人,變得更堅強,調整自己的思想和身體,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獲得別人的信心,並進行一些自我反省。

㈡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啟發

三體——規律——哲學

《三體》看完了,給我整個感覺就是震撼,心靈的沖擊。我覺得《三體》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最大啟發就是,萬事萬物都有自己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在生活中要遵循規律。

作者劉慈欣,他好像是一個從未來回來的人。他將幾百年後地球的樣子,地球的不同的社會形態,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活靈活現的描寫。同時劉慈欣他還是一個從外太空來的外星人,他將宇宙的終極奧秘做了一個非常詳盡的解讀。

其實我們如果在這種夜深人靜的時候想一想,思考一下這些比較深入的一些東西。開闊自己的格局和見解,那麼我們的大腦會更加的清醒,我們的心胸會更加的開闊。同時我們能夠更接近真正意義上的幸福。同時,送給大家一句話:偶爾仰望星空,可能會有“慧”星劃過。

㈢ 有沒有哲學科幻類的小說推薦

有哲學類的科幻小說,比如那個劉子夕的他的一個科幻小說三體就是非常有哲學性的,而且這個小說呢,是非常的好看的,我建議你了可以去看一看,這本小說特別去買他的實體書,把裡面有一些他畫的那種書,看起來會更有意思,算了,容易失眠。

㈣ 怎麼看待科幻小說和推理小說

談到中國科幻的發展,不可避免的要提到《三體》,《三體》作為中國科幻里程碑式的作品無疑是成功的。但我們也應該反思,為什麼提到科幻雜志,多數人只會想到《科幻世界》,提到中國科幻小說,多數人只會想到《三體》,提到中國科幻作家,多數人只會想到劉慈欣。其實在中國科幻小說中,不只《三體》一部優秀的小說,也不只劉慈欣一位優秀的作家。科幻小說在中國遠沒有在美國等國普及,科幻圈子在中國依然是小眾。

㈤ 什麼是科幻小說

  • 科幻小說

    編輯

  • 科幻小說(英語簡稱:Sci-Fi)全稱科學幻想小說(英語全稱:Science Fiction),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

    其定義為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而創作出的文藝,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當下以敘事為重點,追求人文思考已成為科幻小說主流,科幻與奇幻小說界限日益模糊,國內科幻小說還呈現出輕科學偏文藝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各大主流網路文學平台上的科幻分類下的小說很少完全具備以上三要素,其細分類型與受眾跟本詞條所定義科幻小說均有極大差別,也不受中國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協會的認可,屬於網路文學的一個分支,據此本詞條將不對該類型進行介紹。

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分類

編輯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能讓讀者間接了解到科學原理——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文筆夾雜著一絲對未來想像的感性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軟科幻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

硬科幻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無論我們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歷史上在談及「硬科幻」時,還使用過另外一個詞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釋,該詞與HardSF本不盡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襲科幻黃金時代創作流派風格並重復某些主題的科幻作品」--從主題限制上講與上述硬科幻大同小異,而從「流派風格」上的限定來看實際是指一種敘述方式——也就是說,上述重置的定義更接近這個定義。

分類爭議

雖然「硬科幻」、「軟科幻」的分法常見諸於許多雜志、網站和愛好者之口,但贊成者內部對「軟硬」的定義也存在爭議;同樣,有許多人拒絕承認這種說法,認為沒有必要去細分科幻小說。

一個典型的混亂案例是《星球大戰》(Star Wars)。起初許多保守的愛好者因為其中「原力」(Force,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的設定而認為它不屬於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說,或好萊塢太空電影,反正不是科幻;另一些硬科幻小說擁護者認為好萊塢太空電影都是奇幻;而公眾一般直截了當地把它們統統歸為「科幻電影」。

一般認為這類作品嚴格上是應當歸入太空歌劇的范圍,其特點是對於非科幻迷來說,因為其模仿歷史和現實的人物言行,反而有真實的感覺,所以對於公眾來說更為嚴肅。所以阿西莫夫和田中芳樹等著名科幻作家,都因為反過來利用人不知未來卻知道過去,而故意把未來和歷史類比,吸引讀者對未來和太空的嚮往。

特攝或動畫等影像媒體的盛行,使一些人相反地以荷里活太空電影或日本超現實軍事動畫為基準,倒轉來認定,模仿威爾斯強調探索和反思的作品不是科幻。例如認為涼宮春日系列不是科幻,而是借用了科幻詞語的校園戀愛幻想故事,可見科幻的定義是隨時代和地方而變化的。

還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凡爾納是「硬科幻」的鼻祖;威爾斯則是「軟科幻」的宗師。

為了解決上述混亂,曾經出現一種新的說法,SF不再是「ScienceFiction」或者「SciFi」、「ScientiFiction」、「Science Fantasy」之類的縮寫,而變為代表「Speculative Fiction」,即推測性小說。這個「SF」的定義比較寬容,試圖涵蓋之前糾纏不清的科幻定義。

㈥ 《時間簡史》:對時間、宇宙、科學和哲學的思考

《時間簡史》,以前在大學里讀的時候,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這次重讀,倒是驚喜地讀出了些科普之外的東西來。

這本書的定位,是科學的基礎入門級讀物,沒有學術性的演繹和推理,也沒有公式和方程。書中使用了大量日常生活的類比,解釋學術名詞和最基本的概念常識。可以看出,霍金為了使這本科普讀物通俗易懂,為普通讀者們費了很大的心思。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科學?為什麼要看科幻小說?有一種說法:仰望星空,是人類進步的源動力。換言之,人類社會的認知能力、科技水平的提高,乃至整體物種的進化,需要通過對未知的宇宙的探索來實現。

對我們讀者來說,閱讀科學作品的意義,上升不到全人類這樣的高度,但至少,可以讓我們意識到自己的淺薄,以便收起我們的傲慢。正如大劉在《三體》里的那句名言:「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眾所周知,相對論改變了時間的絕對性。時間的流逝速度不再是一把恆定的標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鍾。廣義相對論預言,時間會受到質量的影響,比如在地球這樣的大質量物體附近,時間會流逝得慢一些,因為光能量和頻率的關系是:能量越大,則頻率越高。因此,我們在買房時如果選擇一樓的話,可能會比頂樓的鄰居活得更「久」那麼一點點。

同時,時間和空間組成的時空並不只是靜止的背景圖,時空中的物體運動時,會影響時間和空間的曲率;而時空的結構,又會反過來影響物體運動的方式。

本書中對於時間這個話題最有趣的討論,要數「時間箭頭」。

時間一直向「前」流逝,是我們生活的慣性。可是為什麼時間的方向一直是向「前」的?是否存在時間向「後」的可能性?

劉慈欣寫過一則短篇:《坍縮》。背景設定:宇宙目前正在進行的膨脹,是有極限的。當越過那個極限點,引力大於斥力時,宇宙開始收縮。同時,時間開始「反向」流逝,人們會從墳墓里爬過來,由老年狀態開始一生,一直「成長」為嬰兒,回到娘胎中結束自己的一生。

當時並不太理解,為什麼當宇宙開始收縮時,時間也會轉向,時間不應該是一直往前的嗎?時間的方向怎麼會由宇宙的膨脹或收縮來決定呢?

霍金拍握升在這本書里很好地回答了我的問題。如果把時間的方向稱為「時間箭頭」,一共有三種,一是熱力學時間箭頭,在這個時間方向上,無序度(熵)增加;二是心理學時間箭頭,是人類感覺到的時間流逝的方向;三是宇宙學時間箭頭,在這個時間方向上宇宙在膨脹,而不是收縮。

首先,霍金論證了:心理學時間箭頭,是由熱力學時間箭頭決定的。也就是說,我們所感知的時間的「前」方,是一個「越來越混亂」的世界。比如杯子砸到地上碎了,買的新衣服越穿越舊了,吃進肚子的食物變成屎了……所以當你發現你的生活變得一團糟時,不要沮喪失望,其實這就是宇宙所設定的時間的方向——更糟的還在後面呢。

再來,為什麼宇宙學時間方向也相同呢?如果宇宙的膨脹有終點,那勢必宇宙會有開始收縮的那一天。彼時的時間箭頭將反向。對此,霍金的解釋是,宇宙並非像相對論所預示的那樣,有開端和終結的奇點。「時間和空間可能會共同形成一個在尺度上有限卻沒有任何邊界或邊緣的面」,在這樣的無邊界條件下,即使宇宙開始收縮,其無序度也會繼續增加,因此,熱力學和心理學時間箭頭不會反向。

從人自身的角度出發,以前以為智慧型生物,作為「低熵者」,讓混亂變得有序,是熵減的。霍金告訴我們,人類為了生存下去,把食物轉化為熱量這個過程,本身就是熵增的。其它那些讓世界變得有序的事情,從無序到有序的熵減,小於在其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增加的無序度所導致的熵增。因此,智慧生物只能生存在熵增方向的時間箭頭里,所以我們觀察到熱力學和宇宙學的時間箭頭是一致的。

腦子轉的快的讀者可能意識到了,以上這段的邏輯,相當於「因為人類只能在這樣的宇宙中生存,所以宇宙是這個樣子的。」人襲老類存在竟然成了宇宙現狀的前提?天啊,多自大的人,才敢說出這樣的話?

當我讀到「人存原理」時,第一感正是如此。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頂尖科學家霍金所表達的觀點。

「人存原理」不僅用來解釋時間箭頭,還被用來解釋整個宇宙:

宇宙為什麼在膨脹?宇皮納宙為什麼往任何方向看都是一樣的?宇宙為什麼會以大爆炸的形式開始?甚至,宇宙為什麼存在?這些問題,竟然連科學家都會用「人存理論」來野蠻粗暴地回答。

不僅如此,在討論宇宙的起源時,「上帝」也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詞。

比如,假設大爆炸模型是正確的,則需要仔細選擇宇宙的初始態。所以,除非上帝有意創造我們這樣的智慧生物,否則很難解釋,為何宇宙只用這種方式開始。

比如,如果上帝使宇宙以這種不能理解的方式開始,為何上帝又選擇讓它按照可以被我們理解的定律去演化?

再比如,科學定律並沒有告訴我們,宇宙在爆炸的那個點到底發生了什麼,上帝依然需要承擔卷緊發條的職責,並選擇如何去啟動這個模式——只要宇宙存在一個開端,我們就需要設想存在一個上帝。

牛頓晚年時,信奉上帝,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代表先進理念和技術的科學家,會和落後愚昧的宗教扯上關系。其實,無法理解的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科學研究到了深處時的發現或障礙,反而讓科學家們不得不相信上帝存在的可能性。

霍金在支持大爆炸理論之後,又推翻了這個觀點。在他看來,宇宙有一種新的可能的行為,即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的:時空有可能在范圍上是有限的,卻沒有形成邊界或邊緣的奇點。就像地球一樣,沒有邊界,也沒有邊緣。因此,宇宙並不一定有開端和終結的奇點。這樣的話,脫離了開端和終結宇宙,其存在就是存在本身。宇宙的存在,似乎就可以脫離上帝的設定。當真如此嗎?霍金並沒有給出答案。

科學的目的是什麼?科學的終極目的,是提供描述整個宇宙的單一的理論。

科學理論是什麼?霍金的觀點非常樸素:

總結來說,科學的兩大特徵,是和我們平時的常識相悖的。

一是「可證偽」。意思是,任何物理理論都是臨時性的,是永遠不可能被證明的。不管過去多少次的實驗結果和某個理論相一致,也永遠不可能斷定下一次結果不會與它矛盾。只要找到一次和理論預言不一致的觀測事實,就可以證偽。

二是「實用性」。我們都知道相對論推翻了牛頓理論,但由於牛頓理論和相對論的預言之間差異非常小,所以為了實用的目的,我們仍然會用牛頓理論。

我們從這兩個特點中,可以看出科學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高在上。科學也不一定就具有「真相潔癖」。歸根到底,科學理論只是一個「暫時沒有被證偽的實用性理論」,而已。

但是,科學的局限性,並不代表著「不可知論」和「科學無用論」,民科更無須歡呼雀躍。科學在任何角度都不可能和民科這類旁門左道相提並論。

科學理論,必須能准確地描述大量的觀測結果。並且,能對未來觀測的結果作出明確的預言。如果理論在數學上是協調的,並總能給出與觀察一直的預言,我們便可以 適度 地相信這個理論的正確性。這,便是科學和民科的本質區別。因此,人類的生活和進步,都離不開科學。

之所以連科學都無法成為純粹的真理,局限性主要在兩點,一是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對預言能力的限制;二是在數學工具上,人類也仍未具備解出理論所需要的方程的能力。比如三體運動,看似如此簡單的模型,都只能有特定解,要用方程描述宇宙中無數顆星球之間運動,豈不是天方夜譚?

當霍金在書中提到「我們現在也許已經接近探索自然終極定律的尾聲」時,我真心地感覺,這話說得太樂觀了一點。

除了繞不過的上帝外,我在閱讀中的感受,是科學和哲學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首先是人類求知的最深切的意願,驅使著我們取思考這些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宇宙的本質是什麼?我們在其中的位置如何?宇宙為何是這個樣子?

這不僅是科學試圖回答的問題,哲學和宗教也是如此。探索方式各不相同,目標卻是殊途同歸。

其次,量子力學的出現,在某種程度上,模糊了科學和哲學的界限。科學基於數學的推導和觀測的驗證,應用於對未來的預測。當量子力學把非預見性和隨機性的不可避免因素引進科學後,不管是觀測,還是預測,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量子的觀察者和坍縮態、薛定諤的貓、波粒二象性,在傳統的科學理念中簡直是不可想像的,類似於所謂「偽科學」的唯心主義。以波粒二象性為例,為了某些目的,需要將粒子考慮成波,才是有用的,而為了其它目的,則需要把波考慮成粒子——「嚴謹」的科學,怎麼可以如此隨意,類似兒戲?再比如,從量子理論和熱力學定律推導出,粒子是可以從黑洞之外的「空虛」的空間中來的——「無中生有」,感覺是不是很神棍?

霍金是一個富有哲學思辨能力的科學家。他問到:

這樣的問題,已經超越了科學的范疇,而不得不到哲學領域里來找答案了。

霍金在論證宇宙的「無邊界」性時,引入了「虛時間」的概念,簡單但不準確地說,是時間具有「虛數」的數值。在實時間里,宇宙具有開端和終結的奇點,而虛時間里,奇點不存在。因此霍金推論,很可能「虛時間」才是真正的更本質的時間的概念,而「實時間」反而是我們所臆造的,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描述宇宙的模樣而已。

這和哲學中一直討論的本質、本體的問題,在以觀測為基礎的科學中,同樣找不到答案。

20世紀以後,哲學的發展陷入了停滯的境界,甚至已經被宣布終結。而科學一騎絕塵,除了少數人之外,變得過於專業性和數學化。一邊是研究的結果不斷指向和哲學殊途同歸的方向,一邊是科學家和哲學家在身份上的涇渭分明。

康德曾說過:這世間有兩樣東西讓我們越思考越是迷惑,一是我們頭頂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

我預感,未來解開迷惑的希望,將會在那些同時具備數學能力和哲學思想的人類頂尖智者們身上。

㈦ 科幻小說的兩個基本特點是什麼

1、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開放的系統,它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當然,對科幻小說是不是開放的系統一直存在著爭論。

但科幻小說是充滿了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社會和變化多端的不同的環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們為科幻小說的形式和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麥克因泰爾說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科幻作家正開始挖掘科幻小說無限的可能性,生產出文學領域里最激動人心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必須擺脫傳統的閱讀方式,充分馳騁自己的想像,因為科幻小說本身就是與現實拉開距離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現實又是我們感到陌生的現實。

換句話說,西方當代科幻小說是與我們拉開雙重距離的作品,以傳統的閱讀方式想像,很難理解其絕妙之處和真正的意義。

㈧ 科幻小說發展淺談

如果真要對科幻小說追根溯源,相信很難有人能說出哪一部作品,哪一位作家能夠稱得上這一特殊文學領域的開山鼻祖。在一些介紹科幻小說的論文、學術著作中,不少研究者會把瑪麗·雪萊在1818年創作的哥特小說《弗蘭肯斯坦》當做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然而,果真如此嗎?或許只是因為這部幻想作品的主角弗蘭肯斯坦的身份是一位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如果對這部作品有過深入研究,不難發現,作品完整的標題是《弗蘭肯斯坦或現代普羅米修斯》(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雖然作品中有弗蘭肯斯坦用屍體創造出新生命的科學過程,但它所表現的主題仍舊是一場「狂妄導致英雄隕滅」的古希臘悲劇。

弗蘭肯斯坦 現代普羅米修斯

如果我們再向前追溯,不難發現喬納森·斯威夫特於1726年出版的小說《格列佛游記》。只要把其中的大人國、小人國解釋成體型龐大或微小的異星生物,把天空島變成《銃夢》中的天空之城,把慧駰國里那些擁有智慧的馬變成《人猿星球》中猿。那麼這將是一部地地道道的科幻小說。

《格列佛游記》之小人國游記

其實斯威夫特並不是那個時代唯一一個創作幻想作品的作家。同一時代的法國文豪伏爾泰也在他的短篇小說《小大人》中描寫了一個天狼星人分別來到土星和地球並與這兩個星球上的智慧生物交流的故事。這篇充滿想像力和哲學思考的作品和現代科幻小說唯一的區別也許僅僅只是那輛穿梭於星球之間的馬車。

從以上的提到的這些作品,我們不難發現。科幻小說文學性的一面其實古已有之,且源遠流長。而發展變化的則是人們對於科學的認知和界定。

在瑪麗·雪萊,H·G·威爾斯,儒勒·凡爾納之後,我們普遍把擁有羅伯特·海因萊因,艾薩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這三位著名科幻作家的時代稱為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那他們的作品與之前的科幻作品有什麼不同?和他們所處的時代又有著怎樣的關聯?

1915年,愛因斯坦完成了廣義相對論。接著,量子力學也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1939年,G·雷伯通過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了來自銀河系中心的無線電波。藉助射電天文學,人們對自己所處的銀河系,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又向前跨了大大的一步。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機器人的概念開始不斷被人提起。1961年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

在同一時期的科幻作品《基地》系列中,阿西莫夫為大家描繪了一個恢弘的銀河帝國,而在《鋼窟》中,機器人已經成了人類親密的夥伴。在阿瑟·克拉克的《天堂的噴泉》里,人類通過天梯進入了太空。而這個時期經常出現的時空穿越,平行宇宙,其設定也是基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信熟悉黃金科幻的朋友一定可以在當時的作品中找到大量那個時代科技發展的痕跡。

阿西莫夫《基地》

顯然,科幻的蓬勃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如此契合並不是一種巧合。黃金科幻非常完美地詮釋了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那麼之後,科幻新浪潮運動又展現了怎樣的科幻發展趨勢呢?

科幻新浪潮運動的核心是1939年創辦於英國的《新世界》雜志,其中刊登了以J·D·巴拉德、奧爾迪斯等為首的作品。這些作品和美國的黃金科幻不同,它們的主題更為廣泛,不再以科學技術作為作品的核心元素。而是把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神學納入到他們的作品之中。在新浪潮運動中「Science」的范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原來偏重於天文、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學的作品被冠以了「Hard Science」。

1968年科幻作家兼編輯朱迪·梅麗爾將這一流派的作品編撰成冊,並且定名為「新浪潮」作品。為了和之前的科幻作品區別開來。原來的SF(Science Fiction)也有了新的定義:Speculative Fiction(推想小說)

而在新浪潮運動中有一部重要的作品,羅傑·澤拉茲尼的《光明王》。在這部科幻作品中科學和神學的界限已經變得十分模糊。在《光明王》的世界中,科技並不以我們熟悉的面目出現。而是以掌握科技的「天神」們的「神性」以及他們的「法力」展現。故事中的「死神」、「梵天」、「濕婆」實際上都是掌握了特定科技的凡人。而故事中的意識傳輸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輪回轉世」。正如阿瑟·克拉克所言:「在任何一項足夠先進的技術和魔法之間,我們無法做出區分。」也許,荷馬和但丁活到新浪潮的時代,也能成為折桂雨果、星雲獎的科幻作家。

羅傑·澤拉茲尼的《光明王》

從前科幻時代的《格列佛游記》、到現代科幻開山鼻祖《弗蘭肯斯坦》、以及黃金時代的科幻作品《基地》一直到新浪潮的《光明王》,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一場科幻的輪回。同樣閃爍著奇幻色彩的《光明王》似乎只是比《格列佛游記》多了一層科學的外衣。

但只要深入思考。我們就不難發現,其實科幻小說的本質從來沒有改變過,它們都是把人類社會,人性放置在一個陌生和未知的環境之中。而它的發展只是基於不同時代科學技術和思想文化的進步。

如果,這就是科幻的本質,那麼只要我們繼續探索社會的發展,挖掘人性,結合新的科學技術。那麼科幻的發展必將歷久彌新,永無止境。

筆者撰寫此文時,正值游戲《賽博朋克2077》的發售。從1984年,威廉·吉布森創作《神經漫遊者》至今已然經過了36個春秋。作品中提到的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基因工程、超大型跨國企業一個個從幻想變為了現實。甚至吉布森所擔心的「人性被普遍存在且廉價的技術所支配。」也已初露端倪。那麼未來社會還會有哪些新的變化,人類在這些變化中又將何去何從?相信這些都將給科幻作家們帶來無窮的靈感和挑戰!

㈨ 你對中國科幻文學(小說,電影)有什麼看法

科幻小說在中國,有很長一段時間被認為隸屬於「兒童文學」,當這種片面的認識終於得到糾正之後,科幻小說終於成為「通俗文學」的一種形式。但在主流文學界的一般認識之中,科幻小說還進入不到「高雅文學」。科幻小說長久不能進入雅文學的領域,實際上就是指出,在目前文學理論的評價框架下,科幻小說在藝術美感上是很弱的,甚至被認為幾乎沒有藝術美感。科幻小說被認為不過是講述一個離奇的故事,「有趣」和「離奇」是其最重要的特徵(相比童話或者其他兒童文學,科幻小說的位置更為尷尬,因為面向兒童讀者群的特殊的敘事技巧和藝術感染力被剝離,它需要直接面對主流文學的評價模式)。

分析科幻小說之所以被認為缺乏藝術美感的原因,可以清晰地發現,作為藝術美感產生的基礎——藝術真實,在科幻小說中得不到認同。對照上述理論界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和解釋,科幻小說中確實缺乏「生活的邏輯」。比如在關注未來的科幻小說中,幾乎每一篇小說都呈現了一個互不相同的未來世界,那裡整個人類的文化、經濟與政治都是「出乎意料」的,那麼,在這個情境中,很難說文本到底包含多少現實生活的邏輯;在觀照技術革新的科幻小說中,物質生活的巨變非常突出,科幻作家往往能想像出令人震驚的科學技術,那些新鮮的機械、商品和各種工具,可以說在現實生活中少有直接對應物,也就更談不上基於現實的「真實」;最大的難題是對地外生命、地外文明構想(或者是若干年後徹底進化的人類本身),其諸多細節是徹底天馬行空地想像,比如人類作為一種能量而不是一種物質實體而存在,這些顯然更不具備上述所謂現實生活的經驗。

還有涉及其他種種科幻題材的小說內容就不再贅述了,出於討論上的簡便,不妨暫時將其定義為「強幻想」,它們共同的一個特徵便是,無論是對物質世界、還是對人類的精神世界的描繪,都大大超越現有的實際生活,有些甚至很難從現有生活中找到類似的對照物。必須承認,無論作家做何等想像,必然受到其生活體驗的約束於局限,也就是說一切想像幾乎都能從現實生活找出根源,但問題是,當這種想像與現實過分地疏離之後,讀者的生活體驗就很難與作品的描述產生「共振」,讀者可能認為小說是精彩的、曲折的、生動的,但是確在潛意識中不斷暗示自己,這是「編造的」、「虛假的」,從而很難體會到強有力的藝術真實感(按照現在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進而產生審美體驗。

不過實際上,這里存在的最大的疑惑和矛盾是:盡管從理論上分析可以看出,科幻小說幾乎不具備藝術真實(當然,這里尤指「強幻想」的科幻小說,與其相對的「弱幻想」,比如在科幻小說中被稱為「軟科幻」的那一部分,其背景可能就是現實生活,因此它較為勉強甚至完全適用地可以用一般的批評範式來對待,不必斷章取義地將我這里所指的「科幻小說」理解為科幻小說的全體),然而在實際閱讀過程中,一個合格的、成熟的讀者能夠體會到科幻小說中的美感,換句話說,他們能夠感受到科幻小說中的「真實」,並且將那些幾乎不可思議的「強幻想」與自身在現實生活中的體驗統一起來,從而被喚起一種情感上的或者思想上的共鳴。

比如阿莫西夫《基地》(系列)中描述了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銀河帝國,進行了史詩般的宏大敘事,小說厚重而富有歷史感;劉慈欣在《地球大炮》中,設計了一個將地球沿直徑掏出一個空心管道的的技術構想,展現了科學技術的偉大力量,以及人必然能夠征服自然的信念;韓松在《紅色海洋》中對於若干年後生活在海洋中的退化的人作了細致的描繪,其殘酷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給讀者造成了強烈地沖擊,呈現了一幅鮮活的關於生存、爭斗和死亡的悲劇式的圖景。

不用將科幻名作一一列舉,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盡管從理論上分析,科幻中的「強幻想」難以將讀者帶入一個不自覺的真實之境,然而實際情況卻與之恰恰相反,優秀的科幻文本不斷地營造真實之境並賦予讀者強烈的審美體驗。那麼,當理論與實踐不相符合之時,帶來的思考就是,原有的理論是否存在局限甚至缺陷?

科幻小說作為文學創作的一種形式,與主流小說最大的區別是,它不僅關注精神層面,而且也關注物質層面。這里的物質層面,不是當下文學理論中通常意義下的「物質生活的享受」,而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整個物質世界,涵蓋了科學與宗教對於物質世界的認識(對於科學,包括對宇宙的現有認識和尚未進行實證的科學猜想)。按照李兆欣對於科幻本質的理解,科幻小說的思想性體現在它觀照「變化對人的影響」,在主流小說中,這個「變化」是指現實生活中的時代變遷、生活方式的變更、思想觀念的蛻變等;在科幻領域中,「變化」則具有更為廣泛的含義,它還包括直接的科學理論與技術產品的變化(當然,這更多是虛構的,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變化),甚至是科學規律本身的「變化」(虛構出另一種「自然的規律」)。即使在精神層面,這種變化甚至也不僅是人自身,而可以是動物、植物,甚至是完全虛構的「地外文明」。

因此,藝術真實的概念可以在科幻領域中得到這樣的拓展:

1、藝術真實包括對物質世界符合邏輯的假想和虛構,其藝術效果是產生科學之美與自然之美,或者是對科學本身的反思和批判之後的悲劇美。

科學美與自然美(這里尤指自然規律,而不局限於自然風光)在主流文學作品中一般得不到充分體現,甚至不能體現。文學作為藝術美的最高形式之一,它區別於科學,甚至在實際的理論探討中,需要特別地對文學與科學加以區分。在實踐上,文學作品也少有表現科學美的。

但是在科幻領域中情況完全不一樣,大量的科幻小說,尤其是被稱為「硬核科幻」的作品,非常關注科學規律以及科學技術,許多在主流文學中幾乎不可能被採用的題材,在科幻小說中得到充分發展。比如當代科幻作家劉慈欣,在《地球大炮》中虛構一個貫穿地球的巨大管道,利用力學原理進行運輸,而後又虛構,通過電磁學原理,利用這個管道用來當作加速器,向地外發射各種機械結構;在《詩雲》中,他更為天馬行空地虛構出一個巨大無比「存儲器」(功用上類似於現在電腦的存儲設備),它由幾個星球作為原材料製作而成,飄散在地球的周圍;在《夢之海》中,他虛構出,地球上的海洋之水被凍結,並被製成巨大的規則的長方體,漂浮在對地同步軌道上,折射太陽的光輝,成為一件藝術品。這些在目前看來,完全不具備技術可操作性的虛構情節,在閱讀的時候確具有極其逼真的真實感,其宏大的結構、壯闊的場景,甚至帶有宗教色彩的對「造物主」的贊嘆和膜拜,都充分地反映了科學美、技術美和自然美。

劉慈欣自己也曾表示:「世界各個民族都用自己最大膽最絢麗的幻想來構築自己的創世神話,但沒有一個民族的創世神話如現代宇宙學的大爆炸理論那樣壯麗,那樣震撼人心;生命進化漫長的故事,其曲折和浪漫,也是上帝和女媧造人的故事所無法相比的。」[7]不爭論這個觀點是否在認識上有所偏頗,它至少說明,科學(理論、規律)、自然是具有美感的。那麼,既然我們能夠從客觀世界實際存在的關於自然的規律和事物中獲得審美體驗,一部優秀的科幻作品也就同樣可以由符合邏輯的基本「假設」出發,建構另一個世界,或者另一種人類尚不能/不可能觀測到的景緻,來實現本質上相同的科學美感。並且,就人類當下的對世界的認識程度,自然規律的真與美往往是統一的、同一的。宇宙學中的超弦理論尚不能通過實證來檢驗它是否是真的,但是它之所以能夠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假設而存在,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在數學形式上以及某些其他方面具有強烈的美感,甚至在討論它時用到了關涉美學的概念(奧卡姆剃刀)。因此,科幻小說中對於物質世界——比如自然科學中的定律、數學公式中的常數、尚不存在的景緻——進行符合邏輯的虛構,在實踐上完全能夠產生藝術真實感。而主流小說對此的忽視,恰恰反映出主流文學在這類題材中的弱勢和無力。

另一方面,科幻小說中還有大量虛構,其目的和效果並非是反映科學美,而是描述技術災難。這類作品的立場往往是對科學持批判和有限度的發展的態度,對人類當前的發展模式進行質疑,以及關涉技術對人的異化等問題。這類題材在主流文學中,更多地是從體制和文化的角度進行批判,而不是直接關注物質生活本身。現實生活中的技術災難無論是從數量還是強度,都是有限的,而作為文學創作,基於生活的虛構是藝術上的必然,因此,科幻作品中往往有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災難性場面,題材涉及基因問題、人口問題、能源問題、納米技術、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等多個科技領域。雖然與客觀世界進行比照時我們會認為這些「災難」是荒謬的,但是必須看到,作為藝術上的提煉,成熟的讀者不僅在閱讀時能夠從文本中感受到災難的真實氣息,在本質上,它也同樣是現實生活中科技負效用的一種映射。因而它們在藝術上是真實的。

換一個角度,理論界現在對於藝術真實的理解,即反映生活的「真相」、「本質」和「規律」,在涉及對科幻小說的評價中,對於「生活」一詞的規定過於狹窄,在文學中,它不僅像我們一直理解的那樣,包含的是「人與人的關系的總和」以及「關系總和中的個體的人」,還應當涵蓋人所生活其中、並不斷探尋其規律的客觀世界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客觀世界關系下的個體的人。

2、藝術真實包括映射人類社會自身的「非人類」社會,其藝術功用與描寫人類自身一樣,重在喚起讀者在情感、意志和觀念等方面的共鳴。

科幻小說中存在大量「非人類智慧」的描寫與虛構,比如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工智慧、外星人,或者已經與現今的人類完全不一樣的未來人。在形式上,這些描寫似乎虛假的,缺乏真實感的,因為它們表面上看來與現實社會不相關,其人物形象與事件也完全在人們的經驗之外。但在實踐中,這類文本同樣能夠帶來強烈的真實感/現實感,因而它應當具備了藝術真實。

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發現,不管作者如何構想「非人類」社會,實際上都必然不能完全脫離作者自身的生活經驗,也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科幻小說中絕大部分非人形象都是人格化的,不過是外在形象與文化形式可能有大量的虛構,但人格化是其很難脫離的一個基本規則。比較人類在神話故事以及宗教故事中對於非人(神鬼)的構想,這些虛構也同樣是將「非人」進行人格化。

因此,在人格化的角色中,無論其外面如何怪異,小說的情節依然局限在一個人與人的關系網路中,非人的角色實質上乃是為了對照現實的人,非人社會實質上同樣是為了對照現實的人的社會,進而表達作者對於人的立場和態度。這一點在本質上與主流文學中的魔幻現實主義是相同的。比如艾薩克·阿西莫夫在《二百歲的壽星》中虛構了一個機器人,「他」本來可以「不朽」,但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他最終體驗了死亡。在這里,所謂機器人就是一種現實的人的映射,而深深打動讀者的,就是小說通過一個機器人的「生命歷程」所反映出的人的情感、情緒和生命的意義。從這一點,非人的形象同樣具有強烈的真實感,關於非人的虛構一樣具備藝術真實性。

在另一些科幻小說中,也會存在並沒有人格化的非人形象,比如洞察宇宙真理的智慧體等。在這類小說中,人的形象實質上被抽象化與概括化了。一般的小說中,人作為一個實際的存在,他必然需要具備獨特的個性和特定的意識,這在文學創作中稱為「典型」。但科幻小說卻能夠突破這種傳統,它可以沒有具體的人的形象,而是將哲學意義上關於的「人」的共性和本質抽里出來,在文本中進行哲學思考。比如在一篇科幻小說中,一個人死後在黑暗的空間中與另一個「聲音」進行對話,這對話其實就是一個哲學思辨的過程,對於一些形而上的問題進行不斷地拷問;在一篇名為《維序者》的科幻小說中,作者塑造了一個維持「時間秩序」的智慧體的形象,而實質上小說也是在進行關涉時間、存在與歷史的某種哲學思考。

這類小說的共同特徵是缺少情節,但它的特色是能夠抽離出一個抽象的人的概念,從而在文本中進行哲學層面上的思辨。這種創作形式在主流小說很少見,因為主流小說幾乎無法在缺少具體的人(也沒有人格化的形象)的基礎上去進行創作。但這應當具有藝術真實性。因為所謂文學,不是僅僅要從文本中體現對於現實生活的關照,具有感性上的相通與共鳴,同樣也可以直接超越感性的認識,直接從哲學的層面對高度概括後的現實世界進行理性思考,關注於抽象的形而上的概念(比如人存在的意義,宇宙是否完全可知,空間與時間的本質等)。如果薩特能夠在他的小說中進行存在主義的思考,就沒有理由認為科幻小說不能進行更為抽象的哲學拷問,也就應該認為,科幻小說中虛構的非人格化的非人形象,實質上是在小說中進行哲學思辨的一種媒介,是一種觀念的抽象表達,具有藝術上的真實性。

㈩ 你覺得能被成功改編成科幻電影的科幻小說通常具有什麼特質

比較成功的科幻小說改編電影,很多都是因為小說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龐大的世界觀,給了電影以巨大的發揮空間,成為電影的靈感來源。

發表了足夠長時間,受起碼數量讀者追棒,有評論者給出過較充分的分析述評

而改編為電影的作品,據歷史經驗,要想獲得成功,通常必須不是名著。名著已先入為主,文字本身有最大的思考迴旋餘地,所以,改編自名著的電影通常吃力不討好。接受美學認為一百個讀者有一百個心目中的哈姆雷特,眾口難調。所以,每隔一定時期,必然不斷翻拍,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在於經得起歷史檢驗,耐得住不同人等的闡釋。

熱點內容
免費全本明月小軒送風光小說 發布:2024-11-28 14:31:52 瀏覽:129
我真的沒出門啊聽書 發布:2024-11-28 13:52:49 瀏覽:718
最好的科幻小說三體 發布:2024-11-28 13:52:01 瀏覽:642
亂世佳人小說推薦 發布:2024-11-28 13:41:58 瀏覽:882
聽書文化自信息與民族復興 發布:2024-11-28 12:58:00 瀏覽:221
超級王爺好看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4-11-28 12:39:37 瀏覽:452
地球與異界的小說閱讀全文 發布:2024-11-28 12:38:17 瀏覽:530
牧野牧河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4-11-28 12:38:13 瀏覽:968
都市建立鬼域的系統小說 發布:2024-11-28 12:27:32 瀏覽:294
小說飛天免費閱讀全集下載 發布:2024-11-28 12:14:08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