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體科幻小說顧適
『壹』 小學文化可以成為作家嗎
小學文化,經過不斷努力,可以成為作家。
2016年11月12日,首屆「掌閱文學創作大賽」校園行活動來到中國傳媒大學,「青春暖萌科幻」掌門人阿缺,以及2016年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獲得者顧適與傳媒大學的寫作愛好者一同分享交流,暢談了如何寫出你的第一篇小說。
對於如何成為一名作家,兩位給出的答案相當一致,只有三個字,那就是「一直寫」。
為什麼會開始寫作
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寫呢?顧適介紹道:「因為我在網路平台上看了很多小說,突然有一天我意識到,我最想看的那一篇沒有,我最想看的題材故事沒有人寫,沒辦法只能自己動筆。」顧適發現,很有可能這個世界上一個人最想讀的那篇小說,就在自己的腦海里。
同時她也認為,通過寫作你可以更好的認識你自己,也認識周圍的世界,你可以慢慢了解到,最開始你會把自己帶入主角的狀態,終於有一天你可以在你的小說中讓別人完全看不出你是誰。
阿缺則介紹說,他初中的時候看了很多很多小說,很多類型,奇幻、懸疑、武俠,但是這些閱讀都沒有刺激他開始寫作,直到高二夏天,他得到了同學大量的《科幻世界》雜志,裡面的內容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讓他找到了真正熱愛的文字類型,從此走上寫作之路。
阿缺介紹,畢業後他曾在西藏修建大壩,在隧洞中工作之餘,他會掏出手機找個乾燥的地方寫小說,「目前我比較成功的好像都是在隧洞里寫出來的,當時環境比較艱苦,寫作成了我排遣的一個手段。」
如何寫好一本書
對於如何寫一本書,顧適認為,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寫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必須要有虛構的成份,需要有人物,也需要有沖突。
「我們為什麼需要故事?可能更多的是和王小波這句話有關——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她最後強調,一定要堅持寫,「凡是能夠堅持到現在,哪怕像我這樣不斷的撲街,不斷的被退稿,最後還是會有一點點小的成績。」實際上,顧適2016年獲得「華語科幻星雲獎」金獎的作品《嵌合體》,也曾一度被她放在廢稿籃子里的,但她相信「一個故事如果有生命力它一定會回來找你,你沒辦法放棄這個有生命力的故事。」
「不要失去自信,也不要停下自己的腳步。」
阿缺則認為,寫好作品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閱讀,大量的閱讀,這樣才能知道人物的方式,怎麼樣用語言組合出婉約剛烈的氣氛。
而熱愛是小說的第二個步驟,「你如果不愛這個東西你可以憑才華甚至技巧寫東西,但按照規律來說,它絕對不會是你最好的東西。」
阿缺介紹,2011年時候,科幻小說創作還是生存狀況比較糟糕的行業,很多優秀的作家發展狀況並不好,但他沒有放棄,他發現:「原來每一個孤獨的愛好在這個星球上有很多很多人在做,你在遇到他們之前你要堅持寫,一直不停的寫下去。」
「這是最後一個流程,一直寫。」
創作中的心得技巧
分享中,中國傳媒大學詢問了很多關於寫作的問題,兩位作家進行了一一回答。
提問:能不能請老師給我們推薦一些經典的書籍。
阿缺:我最近在看的是《夜色人生》,比較厲害,路內的「追隨三部曲」也很推薦;科幻方面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讀一下《三體》,顧適老師的《嵌合體》,韓松老師的作品也很有深度。
提問:您自己的作品如果要被改編成電影,萬一改的不好怎麼辦?
阿缺:我個人認為,作家們一旦信任別人授權過去了,很多東西就應該要看淡了,因為我看過製片人拍的其他作品,我覺得還不錯,質量很好,你信任他就交給他。
提問:怎麼寫好小說中的人物對話?
顧適:我現在寫的長篇里有很多人物對話,小說里的人物對話不是寫出來的,是改出來的。首先是把情節流程順下來,但是大概改了五到十遍之後,對這兩個人有了充分的了解,對他們說話動機有了充分的認識,這個人的個性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說這句話,這就會非常有意思。
提問:寫作遇到瓶頸卡住了,怎麼獲得繼續寫下去的靈感?
阿缺: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你遇到瓶頸人物寫不下去了,但這個故事沒問題,你就回頭想一下為什麼寫這個故事。我原來有個辦法,如果你這個段落寫不下去,空著寫後面,如果後面情節想清楚,把後面情節寫完了,發現前面的情節已經是順著的了,只要加一點點東西,通常來說都能想到。
提問:塑造人物的時候怎麼樣更鮮活?
顧適:最好的是你寫一個人物小傳,你把這個人物線索理清楚的話你就會對他有更深刻的認識。一個小說可能寫了三個人物,三個人物各自小傳寫出來,最後文章的時空感比本身限制的片段要更長。
阿缺:有一個辦法可以在開始寫的時候達到走捷徑的效果,盡量不要寫平常人,你可能先想一下他的性格特徵比較與常人不同。
提問:自己進行科幻小說創作的話,有沒有必要去積累一些自然科學知識?
顧適:我個人覺得科幻小說裡面的科幻要素不是很重要,雖然《嵌合體》是有比較堅實科學基礎的小說,但那個前提是我正好認識一個朋友,他是生物學的科學家。但大部分科幻小說不需要很堅實的科學基礎,畢竟我們寫的是科幻小說,而不是做科學論文。但寫小說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更多的接觸一些點子,它會給你更新的啟發。
提問:創作小說的時候模仿了別人怎麼辦?
阿缺:以初學者來說,在風格上多進行模仿是好的。我覺得只要做到不剽竊的前提下是可以多模仿的,因為你多模仿才能找到自己的路,文學就是這樣的,你寫的東西別人都寫過了,多學一點點。
顧適:這個觀點我和缺爺一樣,是學習的過程,怎麼樣描述事情,切入事情的角度,包括構思方式,這些都是可以學的,只要不抄襲就可以。
『貳』 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的獲獎名單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科幻/奇幻作家獎獲獎劉慈欣
韓松 入圍獎王晉康
星河 最佳科幻/奇幻編輯獎獲獎姚海軍《科幻世界》入圍獎楊楓《科幻世界》
阿豚《九洲幻想》
楊實誠《原創兒童文學網》
屈暢《科幻世界》譯文版 最佳科幻/奇幻翻譯獎獲獎張秋早入圍獎馬驍 最佳科幻/奇幻社團獎獲獎42工作組 聯系人:老左入圍獎幻通社 社長 李兵
重慶金源科幻公園管理團隊
浙江省科幻創作研究所 最佳科幻/奇幻長篇獎獲獎《十字》王晉康著 重慶出版社
《人形軟體》譚劍(香港)香港天行者出版社 入圍獎《功夫米老鼠》楊鵬著 童趣出版社
《24格每秒天堂》潘海天 九洲幻想
《海穹英雌傳》 李五薰 蓋亞文化公司(台灣) 最佳科幻/奇幻中篇獎獲獎空缺最佳科幻/奇幻短篇獎獲獎《趕在陷落之前》程婧波 人民文學入圍獎《有關時空旅行的馬龍定律》王晉康 《科幻世界》
《噩夢再現》 蘇貝妮 《科學畫報》
《達爾文的夜鶯》 甘泉 《科幻世界》
《我是漂亮女生》郝天曉 《少年發明與創造》小學版 最佳科幻/奇幻劇目獎獲獎三T
《少林海寶》 王是 簡梅梅 央視動畫、河南動畫
《土星之謎》 台灣太極影音有限公司
《太空俠》 神舟傳媒 最佳科幻/奇幻期刊獎獲獎《科幻世界》入圍獎《科幻世界》譯文版
《科幻大王》
《今古傳奇》奇幻版
《九洲幻想》 最佳科幻/奇幻美術片獎獲獎《科幻世界》2009.2封面 梁科棟入圍獎《太空豆豆》神州傳媒最佳科幻/奇幻網站獎獲獎《科幻網》 站長 星際浪子入圍獎《科幻理論網》 站長 李廣益
《幻想USB》站長 薛明
《難攻博士的搧胡椒秘密》 站長 鄭運鴻 最佳科幻/奇幻評論獎獲獎《科幻類型學》楊鵬
《尋找「幻」氏家族的榮耀》黃海 入圍獎《劉慈欣科幻作品中的科學形象研究》 郭凱特別貢獻獎獲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特別貢獻獎(活動贊助者)
董仁威(世界華人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
付勝(成都奇影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金獎《三體3:死神永生》 作者:劉慈欣銀獎《地鐵》作者:韓松
《神的平衡器》作者:陳奕璐
《卡勒米安墓場》作者:遲卉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者:今何在 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人生不相見》作者:何夕銀獎《下載記憶》 作者:陳天中
《神的平衡器》 作者:陳奕璐
《孿生巨鑽》 作者:王晉康
《斑鳩》 作者:墨熊
《三界》 作者:萬象峰年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再生磚》作者:韓松銀獎《行星風暴》 作者:鄭重
《滄浪之水》 作者:飛氘
《昔日玫瑰》 作者:王晉康
《斑鳩》 作者:長鋏
《百鬼夜行街》 作者:夏笳 最受手機讀者歡迎科幻小說入圍獎金獎空缺銀獎《間客》作者:貓膩
《喪屍圍城》作者:李多
《時空觀察者》作者:世間一元素
《數字生命》作者:格子里的夜晚
《天外來軍》作者:鐵血戰士 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星潮》作者:董仁威主編 重慶出版社出版 銀獎《三體3:死神永生》 劉慈欣著 重慶出版社出版
《神的平衡器》陳奕璐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地鐵》韓松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蟻巢里的甲蟲》斯特魯伽茨基兄弟著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最佳科幻期刊獎金獎《科幻世界》雜志銀獎《科幻世界譯文版》
《新科幻》 最佳科幻影視作品入圍獎金獎空缺銀獎《嘻哈游記》重慶帝華廣告傳媒有限公司
《走馬燈》 夢想街、DREAM STREET團隊
《閃光的生命》四川師范大學電影電視學院劉凱等
《全城戒備》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科幻作家金獎劉慈欣
王晉康 銀獎韓松
何夕
譚劍 最佳科幻編輯金獎楊楓銀獎張立武
唐海濤
楊實誠
成全 最佳科幻傳播獎金獎吳岩銀獎科幻世界
果殼微科幻
科幻網
新幻界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獎金獎《與吾同在》 作者:王晉康,重慶出版社銀獎《銀河之心·天垂日暮》 作者:江波,四川科技出版社,2012年1月《上海:最後時刻》 作者:鍾拓奇,新星出版社,2012年3月《雪城》作者:龔鈷爾,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年5月1日《小城市》作者:葉覆鹿(陳栢青);台北:九歌出版社,2011年6月最佳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多餘的世界》作者:台灣旅美作家:張系國(洪範書店2012)銀獎《高維度滲透》作者:碎石,《新科幻》,2012年4月
《移魂有術》作者:江波,《科幻世界》,2012年5月《汪洋戰爭》作者:何夕,《科幻世界》,2012年2月《鍾聲》作者:鄭軍,《新科幻》,2012年2月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獎金獎《G代表女神》作者:陳楸帆,《文藝風賞》,2011年11月銀獎《在冥王星上我們坐下來觀看》作者:寶樹,《科幻世界》2012年1月《時間畫廊》作者:台灣黃海,《新科幻》2011年9月《殺死一個科幻作家》作者:夏笳,《科幻世界》2011年12月《回到原點》作者:陳奕潞,《最幻想》,2011年9月最佳新銳科幻作家獎金獎江波,中國銀獎陳楸帆,中國寶樹,旅歐華人李伍薰,中國台灣夏笳,中國最佳科幻傳播獎金獎董仁威,世界華人科幻協會和全球華語星雲獎發起人之一銀獎《科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科幻網》姬少亭,新華社記者最佳科幻編輯獎金獎張兆晉,人民郵電出版社編輯銀獎楊楓,《科幻世界》副主編趙曉旭,《新科幻》雜志編輯成全,百花文藝出版社編輯劉維佳,《科幻世界》編輯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西方科幻文論經典譯叢》吳岩、舒偉主編,安徽文藝出版社,2011年11月銀獎《流浪地球——中國科幻星雲獎奠基作品選》作者:董仁威、劉慈欣、韓松、王晉康、何夕等,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年12月《薄碼》作者:陳楸帆,百花文藝出版社(科幻文學館書系),2012年1月《人生不相見》作者:何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年9月《天堂的噴泉》作者:(英)阿瑟·克拉克,陳經華,江昭明 譯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4月最佳科幻影視作品獎金獎空缺銀獎《超蛙戰士之威武教官》導演:(小)徐克,上海河馬動畫設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23日北京首映《孤者定律》北京電影學院 導演:錢添添,2012年5月最佳科幻美術作品獎金獎《陶偶》鯊魚丹,科幻世界雜志社,2012年3月銀獎《薄碼》李濤,百花文藝出版社(科幻文學館書系)2012年1月《永恆的雕塑》於光遠,科幻世界雜志社,2012年1月《最後的艦隊》趙國棟,科幻世界雜志社,2011年11月《未來城市》李雙躍,科幻世界雜志社,2011年9月最佳網路原創科幻作品獎金獎《烤肉自助星》,梁清散,《新幻界》,2011年12月銀獎《始盜霸王龍》,柯夢蘭,起點網《冒牌大英雄》,起點中文網 2011年7月《星碎記》,《看書網》,黑特喜馬,首發時間2012年2月,更新日期2012年5月《機械帝國》《幻劍書盟》,葛勇,首發時間2005年11月,更新日期2012年8月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科幻小說金獎《荒潮》陳楸帆銀獎《高鐵》韓松
《決戰同溫層》鄭軍
《彩羽俠》趙蕊蕊
《異海》蛇從革 最佳中篇科幻小說金獎《開膛手在風之皮爾城》程婧波銀獎《量產超人》陳茜
《起風之城》張冉
《綠海覓蹤》 墨熊
《太陽知道答案》謝雲寧 最佳短篇科幻小說金獎《以太》張冉銀獎《安琪的行星》寶樹
《外面的宇宙》 謝雲寧
《雲端站》遲卉
《動物觀察者》陳楸帆 最佳科幻圖書金獎《奇點科幻叢書第一輯》 希望出版社 銀獎《穿越2012-中國科幻名家評傳》(珍藏本)人民郵電出版社
《古老的地球之歌》新星出版社
《37-柳文揚科幻小說選本》百花文藝出版社
《愛的演算法》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美 劉宇昆著) 最佳原創少兒科幻圖書金獎《超時空大戰》楊鵬銀獎《幻影魔盒》伍劍
《少年冒險俠第一季》超俠
《雪人》 程婧波
《決戰動物星球》陸楊 最佳少兒科幻引進圖書金獎《安德的流亡》百花文藝出版社銀獎《疾速天使第二季》 接力出版社
《貓武士:四部曲之6-群星之戰》 未來出版社
《別的國家都沒有》新星出版社
《鋼鐵俠3終極檔案》 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 最佳科幻編輯金獎趙曉旭 《新科幻》雜志社銀獎李重民:上海科普出版社
陳虹羽: 《科幻世界》雜志社
於倩:清華大學出版社
成全:百花文藝出版社 最佳新銳科幻作家金獎陳楸帆銀獎李伍薰(台灣)
寶樹
遲卉
艾天華 特別貢獻金獎(組委會授獎)金獎楊建雲(希望出版社)
網路貼吧興趣大師養成計劃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科幻長篇小說獎金獎《時間之墟》(寶樹) 銀獎《逃出母宇宙》(王晉康)
《銀河之心·暗黑深淵》(江波)
《零地點》(伊格言)
《去年在阿魯吧》(賀景濱) 最佳科幻中篇小說獎金獎空缺銀獎《晉陽三尺雪》(張冉)
《再見黃鶴樓》(綾綾)
《搬運海洋》(王尚)
《天國之門》(葉星曦)
《二時代》(谷第) 最佳科幻短篇小說獎金獎《智能型人生》(平宗奇)銀獎《與機器人同居》(阿缺)
《造像者》(陳楸帆)
《2044年春節舊事》(夏笳)
《北京折疊》(郝景芳) 最佳少兒科幻原創圖書獎金獎《校園三劍客》(楊鵬)銀獎《魔科傳奇》(黃文軍)
《少年奇境探險》(陸楊)
《白鯨傳奇》(周志勇)
《亞特蘭蒂斯四號》(趙華) 科幻文學最具潛力新作者獎金獎陳茜銀獎阿缺
吳霜
平宗奇
顧適 最佳科幻編輯獎金獎劉維佳銀獎李克勤
雒華
成全
古火拉茲 最佳科幻評論獎金獎《科幻文學解構》(黃海)
《科幻六講》(吳岩) 銀獎《科幻出版四大發展趨勢》(成全)
《<自然>(Nature)雜志科幻作品考——Nature實證研究之一》(穆蘊秋、江曉原)
《從小鎮到天堂——劉維佳的科幻烏托邦想像與9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心態》(郭凱) 最佳科幻圖書獎金獎《中國科幻大片》(清華大學出版社)銀獎《盲視》(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阿西莫夫:機器人短篇全集》(江蘇文藝出版社)
《安德的禮物》(百花文藝出版社)
《愛、生命與希望——簡明銀河社會分析史》(中國戲劇出版社) 最佳科幻迷獎金獎小姬銀獎孫悅
北星
劉清風
王侃瑜 獎項名稱獲獎名單最佳長篇小說獎金獎空缺銀獎《光柵謀殺案》譚劍(中國香港)
《終極失控》蕭星寒
《3.5:強迫升級》李伍薰(中國台灣)
《偽人2075:意識重組》 遲卉
《人形武器》 鄭軍 最佳中篇小說獎金獎《大飢之年》 張冉銀獎《機器之道》江波
《人人都愛查爾斯》寶樹
《出巴別記》 索何夫
《脫島者》唐澄暐(中國台灣) 最佳短篇小說獎金獎《開光》陳楸帆銀獎《金陵十二區》桂公梓
《桃源驚夢》 江波
《中國網路全書——黑屋》夏笳
《我講我爺爺的故事》 阿缺 最佳少兒圖書獎金獎《最後三顆核彈》左煒銀獎《納米魔幻兵團》 黃海(中國台灣)
《紅帆船科幻館——奇奇怪怪史前海洋大冒險》超俠
《未來拯救》唐哲
《星隕:叢林中的十字架》周敬之 最佳新秀獎金獎張冉銀獎阿缺
王侃瑜
索何夫
平宗奇(中國台灣) 最佳原創圖書獎金獎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三體〉中的物理學》銀獎長江文藝出版社《吹笛者與開膛手》
長江少兒出版社《凱旋門下科技史卷》(科幻中的科學叢書)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時間移民》
清華大學出版社《星紀原》 最佳引進圖書獎金獎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殺敵演算法》
新星出版社《新日之書》 銀獎清華大學出版社《思維的形狀》
百花文藝出版社《如何創作科幻小說與奇幻小說》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海伯利安》四部曲 最佳評論獎金獎《散聊科幻之晚清科幻的草創風雲》梁清散銀獎《20世紀科幻愛好者綜述》劉健
《科幻電影之熊噴2015》墨熊
《「後三體時代」的中國科幻》夏笳
《〈逃出母宇宙〉:人類文明史的宏大象徵》張懿紅、王衛英 最佳編輯獎金獎李克勤銀獎林苡安
王維劍
超俠
糖糖 最佳科幻迷獎金獎孫悅銀獎王侃瑜
王文
薛輝
我的三體製作組 最佳短片獎金獎空缺銀獎《倫敦魅影》華誼新媒體
《酈語一微秒》王宇豪
《地鐵大逃殺》宋尚 最佳科幻電影創意獎金獎《雲霧》(電影劇本大綱,王侃瑜原作)吳霜、王侃瑜銀獎《永不孤獨之天語者》(電影劇本)熊偉(總編劇)
《濕婆之舞》(科幻小說)江波
《啟蒙時代的神話》(科幻小說)北星(旅美華僑)
《去死的慢慢旅途》(科幻小說)飛氘 組委會特別獎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劉慈欣最佳長篇小說人氣獎《病毒紀元》銀河行星特別貢獻獎成都祥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微象文化傳播公司
上海竺燦投資文化有限公司
『叄』 求《莫比烏斯時空小說顧適》全文免費下載百度網盤資源,謝謝~
《莫比烏斯時空小說顧適》網路網盤pdf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T_gkhdfwij_pCrdHxpCuw
簡介:《嵌合體》為拯救腎衰竭的兒子,她利用生物技術讓豬長出了兒子的腎臟。沒想到的是,這頭動物卻發育出了兒子的神經系統。當豬用和兒子一樣的眼神凝望她時,她該如何面對?《倒影》神秘預言家能看清一切,唯獨看不清自己的悲傷過往。
《時間的記憶》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花樣年華的護士愛上風燭殘年的ju星,他們將如何度過最後的時光?
『肆』 中國克隆的技術
是把甲的細胞中的細胞核提出植入已經去掉細胞核的乙細胞中,在植入丙的子宮中,這樣生出來的就會像甲1979年春,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與此同時,除去鯽魚卵細胞的核,讓卵細胞留出空間作好接納囊胚細胞核的准備,一切准備就緒後,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鯽魚卵細胞內,得到了囊胚細胞核的卵細胞在人工培養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度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 厘米長的鯽魚。這種鯽魚並沒有經過雌、雄細胞的結合,僅僅是給卵細胞換了個囊胚細胞的核,實際上是由換核卵產生的,因此是克隆。
我國著名學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進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試驗,他將黑斑蛙的紅細胞核移入事先除去了核的黑斑蛙卵中,這種換核卵最後長成能在水中自由游泳的蝌蚪。魚類換核技術的成熟和兩棲類換核的成功,使一批從事良培育工作的科學家激動不己,既然鯽魚的囊胚細胞核取代鯽魚卵細胞核後能得到克隆魚,那麼異種魚換核能否得到新的雜種魚呢?我國科學家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培養克隆鯽魚成功的那個研究所,設法把鯉魚胚胎細胞的核取代了鯽魚卵細胞的核。鯉魚細胞核和鯽魚卵細胞質居然能相安無事,並開始了類似受精卵分裂發育的過程,最後長出有"胡須"的"鯉鯽魚",這魚有"胡須",生長快,完全像鯉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鯽魚相同,而且魚味鮮美不亞於鯽魚。這種人工克隆新魚種的出現為魚類育種開辟了新途徑。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先後資助克隆動物的研究20項,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近年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又制定了資助克隆技術研究的對策。
198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中科院發育生物研究所陸德裕研究員主持的「哺乳動物胚胎細胞發育能力的研究以及克隆動物的培養」,以去核卵母細胞發育作受體,移植到兔輸卵管中培養,約25%發育成胚胎;利用兔的原始外胚層、胚胎外胚層、原始生殖細胞基進行實驗,得到35%-100%的嵌合體兔。 1987年,資助中科院發育生物所沈立兵博士主持的「豬的嵌合體研究」,進行了15組胚胎移植,懷胎率40%,其中2號母豬於1990年10月5日產下2 頭嵌合體仔豬。1987年,資助西北農業大學王建辰教授主持的「綿—山羊胚胎融合及山羊卵核移植」,在世界上獲得了首批山羊卵核移植後代,有5隻山羊產出5隻卵核移植後代,建立了山羊留名核移植程序,實現了山羊胚胎「克隆化」的可能性。1992年,資助江蘇省農科院王斌助理研究員主持的「兔胚細胞周期影響核移植重組胚核質作用」,以兔胚卵裂球作供體核,將其移入去核卵母細胞,電融合後重組成胚,獲得5隻移核家兔。同年,資助湖北省農科院趙浩斌副研究員等主持的「豬卵核移植的研究」,建立了實驗模型,得到了移核豬。
有部分研究內容,如牛早期胚的分割和胚胎移植,以及轉基因魚的研製等,已納入國家「863」高技術計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特別關注和鼓勵基礎理論問題的探索,審慎和積極地抉擇這一理論和技術的發展,並制定出基本對策:一如既往地支持對克隆技術開展系統深入地研究;重視將克隆技術應用於醫學科學領域的研究;鼓勵克隆動物技術為畜牧業發展、生物葯物開發、珍稀動物保護做出貢獻,鑒於克隆人涉及重大的社會理論問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決定不資助克隆人的研究。
3、中國克隆動物研究大事記:
60年代,生物學家童第周對金魚、鯽魚進行細胞核移植。
1990年5月,西北農業大學畜牧所克隆一隻山羊。
1992年,江蘇農科院克隆一隻兔子。
1993年,中科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與揚州大學農學院合作,克隆一隻山羊。
1995年7月,華南師大與廣西農大合作,克隆一頭奶牛、黃牛雜種牛。
1995年10月,西北農大克隆6頭豬。
1996年12月,湖南醫大克隆6隻老鼠。同年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克隆一頭公牛犢。(以上為胚胎細胞克隆研究)。
1997年3月,陳大元率先提出了克隆大熊貓的設想。
1999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大元領導的小組將大熊貓的體細胞植入去核後的兔卵細胞中,成功地培育出了大熊貓的早期胚胎。克隆大熊貓面臨的兩個關鍵問題中的一個已經解決。
『伍』 (題目:男女之外,作者:克雷爾·安斯沃思)原文發表於2015年2月18日《自然》雜志
男女之外,還有多種性別
作者:克萊爾·安斯沃斯 Claire Ainsworth
生物學家認為性別存在更為復雜的頻譜,那種把人分成男女兩個性別的觀點過於簡單。但是這些發現在一個非此即彼的二元化世界裡會顯得格格不入。
作為一名臨床遺傳學家,保羅·詹姆斯(Paul James)已經習慣了和他的病人討論一些最敏感的話題。不過在 2010 年初,他仍發現自己在一次關於性別話題的討論時特別尷尬。
一位 46 歲的孕婦到他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醫院的門診取羊膜穿刺檢測結果,以篩查她腹中的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胎兒一切正常,但後續的檢測卻完全出乎胎兒母親的意料。
這位母親的身體是由兩個人的細胞組成的,有些細胞攜帶著兩條 X 染色體,這一配對通常表明一個人是女性;有些細胞則攜帶一條 X 和一條 Y 染色體,這是男性的「配置」。這位四十多歲的孕婦已經要生第三個孩子了,卻是頭一次聽說自己身體中相當一部分細胞帶有男性的染色體。
「對於一個來做羊膜穿刺的患者來說,這簡直就像是科幻小說。」詹姆斯說。
性別問題要比初想之下復雜得多。以最簡單的情況來看,Y 染色體的存在或缺失起著決定性作用:有 Y 染色體就是男性,沒有就是女性。但醫生們很早就知道,有些人跨越了這條性別的邊界——他們從性染色體上看是一個性別,但從性腺(卵巢或睾丸)或解剖學上看卻是另一個性別。
這就是所謂的雙性人,又被稱為「性發育異常」或「性發育紊亂」(DSD),患此病的兒童的父母常會面臨一個困難抉擇,不知道該把孩子當男孩還是女孩來養。一些研究人員表示,每 100 人中就有 1 人患有某種形式的性發育異常。
如果考慮遺傳因素,兩性之間的邊界甚至會變得更加模糊。科學家已經識別出許多與幾種主要的性發育異常類型相關的基因,此外,DNA 測序和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新技術也表明,幾乎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遺傳物質不同的細胞的混合體,其中一些細胞的性別可能與身體其他部分的細胞不符。一些研究甚至表明,每個細胞的性別都會通過復雜的分子間相互作用網路來驅動細胞的行為。
約翰·阿徹曼(John Achermann)在倫敦大學學院兒童健康研究所從事性發育和內分泌方面的研究,他說:「我認為在男女這兩個性別中各自還能分出更多的類別,兩性之間一定存在重疊,處於重疊區內的人不能簡單地用這種二元結構對自己的性別進行定義。」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亞瑟·阿諾德(Arther Arnold)正從事生物性別差異研究,他說:「使用這種絕對兩分法的主要問題在於,有一些超出了兩性定義的中間情況,促使我們去弄清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這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因為定義性別的方式可以有許多種。」
性的開端
兩性之間的生理區別顯而易見,但在生命開始孕育時卻並非如此。
人的胚胎在發育五周後,才有可能形成男性或女性的解剖結構。在胚胎的腎臟附近,名為生殖腺嵴(gonadal ridges)的兩處凸起會沿著兩對管道形成。其中一對管道可以形成子宮或輸卵管,另一對管道形成男性的內生殖管道:附睾、輸精管和精囊。
胚胎發育六周後,性腺開始發育成卵巢或睾丸。如果睾丸發育,性腺會分泌睾丸酮,支持男性生殖管道的發育,還會生成其他激素,迫使可能發育成子宮和輸卵管的部分退化消失。如果卵巢發育,性腺會生成雌激素,而男性生殖管道將由於缺少睾丸酮而退化。性激素對外生殖器的發育也起著支配作用,外生殖器會在青春期再次發揮作用,激發第二性徵的發育,比如乳房和胡須。
上述過程中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對一個人的性別產生巨大的影響。影響性腺發育的基因突變可能導致一個攜帶 XY 染色體的人發育出典型的女性特徵,而激素信號的改變會導致攜帶 XX 染色體的人被歸為男性。
多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女性的發育是默認的過程,而男性的發育則是因 Y 染色體上的某個基因而激活。1990 年,研究人員發現了這個基因,將其命名為 SRY,當時此消息成為頭條新聞。該基因僅憑自身就能使性腺由卵巢發育轉為睾丸發育。比如,攜帶 XX 染色體的人,如果攜帶包含 SRY 基因的 Y 染色體片段,就會發育為男性。
不過到了 2000 年左右,人們發現了能夠促進卵巢主動發育,抑制睾丸發育的基因(如 WNT4 基因),由此顛覆了女性特徵的發育是默認的這一觀點。比如一個攜帶 XY 染色體的人,如果還攜帶 WNT4 基因,就可能會發育出非典型的生殖器和性腺,還會有發育不全的子宮和輸卵管。2011 年,有研究人員表明,如果另一種關鍵的卵巢基因 RSPO1 出現異常,會導致攜帶 XX 染色體的人生有卵睾(ovotestis),即性腺中同時存在發育成睾丸和卵巢的區域。
這些發現表明,性別決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兩個截然相反的基因活動網路之間展開競賽,決定性腺的命運。WNT4 等分子的活性和數量變化,可以讓胚胎的生理生化平衡傾向或偏離染色體決定的性別。「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觀點從哲學上改變了我們看待性別的方式:性別是一種平衡。
多元化性別
一些科學家認為,即使在發育結束很久以後,這種平衡仍有可能改變。對小鼠的研究表明,在整個生命周期里,性腺都在雌雄性別之間搖擺變化。2009 年,有研究人員報告稱,他們在實驗中讓成年雌性小鼠的 Foxl2 卵巢基因失活,結果發現支持卵子發育的顆粒細胞轉變為支持精子發育的塞爾托利氏細胞(Sertoli cell)。
兩年以後,另外一個研究團隊則報告了相反的過程:讓 Dmrt1 基因失活會使成熟的睾丸細胞轉變為卵巢細胞。「這真讓人震驚,這種轉變發生在小鼠出生以後。」文森特·哈利(Vincent Harley)說,他是墨爾本 MIMR-PHI 醫學研究所從事性腺研究的遺傳學家。
性腺並不是性別多樣化的唯一來源。對性腺等腺體產生的激素信號反饋出現變化,也會導致多種性發育異常。比如,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CAIS)的病因就是人的細胞不會對雄性激素產生反應,這通常是因為響應激素的受體失去功能。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的患者攜帶 Y 染色體,有內睾丸,但生有女性的外生殖器,而且在青春期會發育為女性。
自上世紀 90 年代以來,研究人員已經鑒別出超過 25 種與性發育異常有關的基因。在過去幾年中,科學家還通過下一代 DNA 測序技術,發現了這些基因的很多突變形式,這些突變基因對人只有輕微影響,不會導致性發育異常。「從生物學上講,這是一張頻譜。」維蘭說。
除非因不孕不育來就診或接受其他醫學手段的治療,許多人從來不知道自己患病。比如,2014 年有外科醫生報告稱,他們在為一位男性患者做疝氣手術的時候發現他有子宮。這位患者 70 歲,已育有四名子女。
細胞的性別
對性發育異常的研究顯示,性別並不是簡單的非男即女。而當科學家集中研究單個細胞時,這一問題甚至變得更加復雜。一般的假設認為,每個細胞都含有相同的一套基因。但有些人身上存在鑲嵌現象(mosaicism):這些人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卻攜帶著基因不同的細胞。這可能是由於在胚胎發育早期,性染色體在分裂的細胞之間分配不均。
比如,開始時攜帶 XY 染色體的胚胎中,可能有一部分胚胎細胞丟失了 Y 染色體。如果大部分細胞攜帶 XY 染色體,發育結果就是生理上的典型男性;但如果大部分細胞只攜帶 X 單染色體,就會發育成患有「特納氏綜合征」(Turner』s syndrome)的女性,該病會導致患者身高矮小,卵巢發育不全。
性染色體鑲嵌現象造成的影響有大有小。有幾個病例記載了鑲嵌的 XXY 胚胎出現了兩種細胞類型:一些細胞有兩個 X 染色體,另一些細胞有兩個 X 染色體和一個 Y 染色體。胚胎在發育早期發生分裂,結果會讓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出現不同的性別。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人體內存在不同染色體性別的細胞。詹姆斯的一位病人是嵌合體(chimaera),即由兩個受精卵的混合體發育而成,這通常是由於子宮內的雙胞胎胚胎發生了融合。這種因嵌合導致的性發育異常極為罕見,約佔全部性發育異常病例的 1% 。
不過,現在已知的另一種嵌合現象非常常見。當胎兒的幹細胞通過胎盤進入母體,或母親的幹細胞由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就會發生「微嵌合」(microchimaerism)現象。盡管理論上它們屬於應該被排斥的外來組織,但實際上交換而來的細胞能存活很長時間。這類研究進一步模糊了兩性之間的界限:這意味著男性常常攜帶自己母親的細胞,懷過男性胎兒的女性體內也可能存在少量來自胎兒的廢棄細胞。
科學家發現,攜帶 XX 和 XY 染色體的細胞表現不同,而且這些表現和性激素的作用無關。研究表明,小鼠體內 X 染色體的含量可以影響新陳代謝;另一項針對體外培養的細胞的研究表明,攜帶 XX 和 XY 染色體的細胞在分子層面上的表現不同。比如,對壓力表現出不同的代謝反應。
兩性之外
生物學家們對性別的觀點變得更加微妙,但社會還沒來得及接受。確實,半個多世紀以來,來自男女同性戀、雙性戀和變性人團體的積極活動已經軟化了社會對性取向和社會性別的態度。現在,對於在外貌、職業和性伴侶選擇上跨越傳統社會界限的男性和女性,很多社會採取更寬容的態度。但每當涉及到性別問題時,仍有巨大的社會壓力將性別歸於二元化模型。
這種壓力意味著,生來就患有性發育異常的人常會選擇手術來使生殖器「恢復正常」。這類手術飽受爭議,因為接受手術的通常是嬰兒,從年齡上說不具備同意手術的能力,而且要冒著所選性別和孩子最終的性別認同(即自己所認同的性別)不符的風險。
2013 年 5 月,南卡羅來納州的一樁訴訟案引發了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該案原告是一位名叫 MC 的兒童的養父母,MC 患有卵睾型性發育異常,導致外生殖器和性腺性別不明,同時生有卵巢和睾丸組織。在 MC 剛剛 16 個月大的時候,醫生對他實施了手術,讓他成了女孩。但現在已經 8 歲的 MC 卻發展出了男性的自我性別認同。
「性別決定對於天生具有雙性特徵的人來說可能具有極為重要意義。」朱莉·格林伯格(Julie Greenburg)說,她是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托馬斯·傑斐遜法學院研究自然性別與社會性別問題的專家。她還表示,該案有望促使美國醫生在醫學上確定手術的必要性之前,避免對性發育異常的嬰兒實施這樣的手術。
喬治亞·戴維斯(Georgiann Davis)是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研究雙性人性格和社會性別問題的社會學家,他患有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他表示,該案能夠喚起更多的人意識到「雙性人被迫遭受的身心煎熬,正因為醫生總在『幫助』我們融入人群」。
醫生和科學家對這些擔心表示同情,但 MC 一案也讓他們感到不安。因為他們知道關於生物學性別還有多少知識尚未了解。他們認為靠法律判決來改變醫療實踐並非理想的辦法,他們要考察更多的結論數據,比如生活質量和性功能等數據,為性發育異常的患者確定最佳的應對方案。
不過科學家和倡導團體大都認為:「要想把孩子當成男女之外的性別來養是很困難的。」在大多數國家,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其他性別都不可能合法。
如果法律需要一個人要麼是男性要麼是女性,那麼性別應該由什麼來確定?是解剖、激素、細胞,還是染色體?如果這些指標彼此沖突怎麼辦?維蘭說:「我的感覺是,既然沒有一個生物學指標能夠支配其他所有指標,那麼到頭來最合理的指標就是性別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