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第一篇科幻小說感受
Ⅰ 《基地》阿西莫夫,每一章讀後感。跪求
基本信息:
《基地》(Foundation,意為地基、基石。),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科幻小說短篇集,是"基地三部曲"的第一部。
本書講述了在統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逐漸走向衰亡期間,只有心理史學的一代宗師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於是設立集合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使之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的科幻史詩故事,共由五個短篇故事組成。
《基地》阿西莫夫讀後感:
一、心理史學
當初一開始能夠將《基地》聽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開篇介紹的「心理史學」。這是一個什麼鬼呢?這是一套統計學理論,就像是統計物理,只不過它的應用對象不再是大量的微觀粒子,而是大量的人。
換句話說,心理史學可以抓住大量人類進行互動的宏觀規律。這聽起來好像非常不靠譜,但是書中卻假設,他的發現者哈里.謝頓不僅為心理史學建立了精確的數學方程,而且還利用理論構造了一個龐大的謝頓計劃,即在銀河系的邊緣——端點星建立了一個基地以抵抗銀河帝國不可避免的滅亡命運,並以此為原點,蓬勃發展出一個全新的帝國。
於是,所有的歷史演進全部按照謝頓計劃運行下去。
作為系統科學的從業者,我當然知道心理史學是什麼玩意兒。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的人類行為動力學嗎?
現在,隨著大數據的累積,人們已然可以做到為人類群體行為寫出精確的方程了。例如Barabasi的輻射模型可以精確預測兩地的通勤人流量(參見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iation_law_for_human_mobility,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訪問)。但是,要知道阿西莫夫是從1940年開始寫《基地》小說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超前的洞察力。
小說的第一部花費了大量的篇幅描述基地人是如何一點點建立起一個全新國家的。然而,在大國構建過程中,每隔幾十年就會出現一次謝頓危機,於是端點星的人類就開始聚集在謝頓穹窿聆聽謝頓在上百年前錄制的教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謝頓本人死後將近好幾百年了,人類還是按照謝頓計劃發展,謝頓的每一個預言竟然全部正確。這不得不讓我產生了兩個問題:即使這是科幻小說,心理史學的預測也太准了吧,超級離譜了;二、謝頓到底是何許人也?竟能這樣牛B哄哄地預測那麼久的未來?
二、騾與第二基地
就在我感到略有厭煩和困惑的時候,小說突然來了一個變奏,出現了騾這個怪物。騾是個什麼東東?他是天地造化生出來的一個變種——基因突變體。這個傢伙有一種超強的能力——能夠讀取、改寫他人的心靈,從而用心靈的力量來操控整個世界。騾的出現第一次讓謝頓的預言失敗了(但我覺得,失敗了我反而感覺更高興呢)。
更有意思的是,騾將基地攻陷了,謝頓計劃這就完全泡湯了。但是,一小批人開始另一套拯救計劃,這就是第二基地。據說,在當年謝頓建立基地的時候,不是建立了一個,而是建立了兩個,一個精於物理科學,另一個卻精於心理科學。事實上,端點星第一基地上的人們根本就不懂心理史學,他們只是謝頓計劃的執行者,而真正的心理史學在第二基地,這幫人是心靈力學的高手。
到此為止,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阿西莫夫將這套理論命名為心理史學,而不是什麼人類行為統計學,或社會力學之類的。原來,這個心理二字埋伏著第二基地的伏筆。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了現在的量子認知科學的研究,我咋感覺未來的量子認知就是心理史學呢。
於是,第二基地的隱君子們和騾之間展開了一場頗為激烈,而且爾虞我詐的心理戰爭。誰說西方人不擅長勾心鬥角的?讀一讀第二基地與騾這段,你就會發現阿西莫夫如果從政必然也是玩弄權術的高手。
然而,最最讓我大跌眼鏡的還不是這些,而是,謝頓計劃其實壓根就不是什麼預測,而是一套控制手段。第二基地的心理大師們可以像騾一樣操控人們的心靈,從而通過在關鍵時刻影響關鍵人物而保證了第一基地的發展可以按照謝頓計劃完滿地進行下去。
原來如此,謝頓計劃壓根就不是什麼計劃,而是一套控制手段,心理史學也不是什麼單純的動力學,而是一種控制理論。這類似於自我實現的預言。怪不得,當第一基地的有識之士們了解到此事以後都要拼了命地和第二基地人死磕呢。
三、謝頓與機器人
我的第二個疑問是,為什麼謝頓那麼厲害,能憑空創造心理史學和謝頓計劃。阿西莫夫好像了解我內心一樣,於是他在基地三部曲之後,又寫了一個基地前傳,專門為我們講述科學家謝頓的故事。
原來年輕的謝頓也很挫,是一個鄉巴佬數學家,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玩數學游戲搞出了一套謝頓方程,但他自己卻並不相信這些。然而,比較悲催的是,當時的政治人物們卻很感興趣,因為他們想借心理史學來玩後來謝頓自己玩的這套自我實現的預言。
就在謝頓百般困惑,躲避事實的過程的時候,一位特別特別牛B的朋友出現了,這就是浮名。這傢伙不僅在各個地方都有一批跟隨他的死黨,而且還能起到心靈導師的作用,促使謝頓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之後終於全身心投入到了心理史學的研究過程中。
但是,我們憑腦袋想想就知道,要想預測人類社會顯然需要大數據啊大數據。可是,按照阿西莫夫的論述,那時候的人雖然早已經可以在銀河之間超空間越遷,卻並沒有大數據研究,電腦落後啊。所以,謝頓怎麼可能完成這么牛的學問呢?
最後,他的朋友浮名幫助他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因為,這個傢伙居然是一個老妖精,是一個機器人,居然已經活了大概2萬多歲了。而且他記憶超強,他的頭腦中包含了大數據。於是,在老妖精的幫助下,謝頓終於突破了障礙,建立了心理史學,並成功構思出基地的解決方案。在這里,小說提到了那個著名的機器人三大定律,而且居然還補充了一個第零定律。
所以,說了半天,人還是太挫了,真正牛的人是機器人!
四、蓋亞與地球
到了90年代以後,在讀者的百般呼喚下,阿西莫夫再一次續寫了基地系列,於是就有了蓋亞與地球的故事。我覺得這部分的描寫更牛。
首先,時間回到了謝頓計劃執行了500多年的時候。基地這個時候已經非常牛了。同時,隱藏的第二基地也將自己隱藏的很深,幾乎沒人知道他們的存在。然而,就是在這個當口,一個端點星的奇人崔維茲卻偏偏不信邪,他始終堅信第二基地的人仍然控制著第一基地的人。於是,在市長的安排下,他和一個老歷史學家佩羅拉特踏上了銀河之旅,去找尋銀河人類的共同祖先之地——地球。
在這段旅程中,他們奇妙地踏上了一顆異常神秘的星球蓋亞。蓋亞是個什麼東西呢?原來她是一個星球,也是一個聯合在一起的超級生命體。蓋亞上的河流、山川、樹木、人類,全部都是聯通在一起的,他們共享著同樣的超級意識。
這讓我聯想到了阿米巴蟲,這些小東西在平時是單細胞的,但是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他們就會聚集形成一個全新的生物個體——鼻涕蟲。這就是生命系統,也是復雜系統最讓人感覺振奮的想法——跨越層次的存在。
小說中展開了大量的對蓋亞這種超級生物體的利弊的討論。最搞笑的一段描述是,當蓋亞的一分子——年輕女子包綺思與老佩羅拉特做愛的時候,全蓋亞人都能感受到那股喜悅——完全一點點的隱私都沒有。
目前,很多人開始構想未來的地球將會變成一個全球腦,但沒想到的是這種想法阿西莫夫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做過詳細的討論了。
更有意思的是,崔維茲他們在尋找地球的過程中,曾經拜訪過各式各樣的不同世界。在我看來,這些世界都彷彿在隱喻阿西莫夫看到的人類的各種可能未來發展。其中有一個世界叫做玻利亞,非常有意思。這裡面的人全部是雌雄同體,而且他們的頭腦中都已經植入了晶元,於是這幫人就可以直接意念操控外物了。這恐怕已經說對了人類未來的演化方向。
最後,他們在月球找到了一切的真相。原來影響謝頓建立心理史學的老機器人丹尼爾安排了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蓋亞這個星球的建立。他率領著機器人們滲透到人類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影響了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
因為受到機器人三大定律的制約,他們不能傷害人類,而是善意地幫助人類發展。但最後,他們的能力仍然有限,必須要由人來作出那最後的第一推動。於是,人類將會朝向一個全銀河系都要演化成一個超級蓋亞的方向而努力。
個人以為最後的對話非常精彩,深刻地討論了人和機器的關系。而且,還有那個最後的精彩絕倫的伏筆——難道飛龍是外星系的異類嗎?
五、基地與三體
最後我想簡單說一說我對《基地》和《三體》這兩部史詩級的科幻巨著的比較和看法。記得在我剛剛看完三體的時候,我就興沖沖地給我們學院的一個法國外教推薦這部科幻小說,他聽了聽我的介紹,就說你應該看基地。看來,基地對西方人的影響超大。而且,這也說出了這兩部小說的相似性。他們都是以大宇宙這個尺度為參考,都在用各種途徑探索人類的未來。
相比較來看,三體的故事性成分更強一些,而基地的科學探討的成分更強一些,但是故事性稍差。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看完整的故事,那麼首推三體。如果你想看關於科學的不嚴謹探討,那麼讀基地更合適。
Ⅱ 讀《孩子最好的朋友》有感 作文
讀《孩子最好的朋友》有感
今天,我看了著名科幻大師阿西莫夫的一篇科幻小說—《孩子最好的朋友》。這是描述一個孩子和一隻機械狗的故事。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吉米和許多地球人生活在月球上,但吉米是一個月生人。有一天,吉米的爸爸安德森先生對他說「親愛的,我給你帶來了一份禮物,是地球上的一隻狗,一隻真正的狗,一隻小蘇格蘭狗,月球上的第一隻小狗。你再也不需要那隻機器狗羅拔特了。」但吉米並不想這樣,他要反對他爸爸的做法。
當我讀到「羅拔不是個仿製品,它是我的狗」時,我被吉米說的話所震驚,因為小吉米才10歲啊!他已經和羅拔特建立下了深厚的情誼,為了羅拔特,吉米不管他爸爸怎麼說也不肯和真正的小狗生活,永遠要和羅拔特在一起。
我繼續讀下去,又讀到「但它們所裝出來的又有什麼用呢?你們想過我的感受嗎?我喜歡羅拔特這才是真的!」時,我才真正地知道吉米對寵物機器狗的愛超越了生命的存在形式。對於他來說,重要的不是他的小狗是機器狗還是血肉之軀,而是他對於它發自內心的唉。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許多愛的事例:5.12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地紛紛向四川伸出援助之手;鄰居生病了,家家戶戶都去探望,並送上一些水果……
我一口氣看完了小說,人類獨有的感情——超於一切的友愛。正是有了這種友愛,才會使人與人只見共建一條永遠的愛之橋。
Ⅲ 讀書小記:阿西莫夫《銀河帝國1基地》
用三天時間,零零散散地讀完了20多萬字的《銀河帝國1基地》,這是我第一次比較正式地讀科幻小說。《銀河帝國》系列,被稱為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作者艾薩克阿西莫夫,被稱為「神一樣的人」,的確他的作品大大拓展了人類的想像力,這部寫於1966年的老科幻,現在讀來絲毫不覺得過時,但這並不是我的興趣點所在。
人類在高科技的發展推動下,開啟了恢弘的星際殖民運動,終過漫長的星際戰亂,整個銀河系終被人類統一,形成了一個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龐大帝國——銀河帝國。而銀河帝國的故事,則是發生在銀河帝國建國後的12020年以後。
相對於我們現實的地球人類,我還真不知道這到底大約是多少年之後的人類故事,但這本書給我最深的啟示則是,人類無論多強大,發展多久遠,進化到何種地步,人類的本性則絲毫不會發生變化,《銀河帝國》所展示的,雖是萬年以後或是幾十萬、數百萬年後的人類世界,但人類的對安全感的需求永遠都是最首要需求,人類的貪婪、自私、對權力、財富的追求,永遠是人類發展的主題,《銀河帝國》所揭示的,無非是換了一個時空的人性故事,從這個角度來說,科幻小說與歷史小說,根本上還是一回事,無論人類的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展示著同樣的人性,都演繹著類似的故事,只是換了個包裝而已。
除了永遠不變的人性,小說揭示了更為現實的問題:
一群科學家也可能會阻礙進步,任何人迷信權威、食古不化,都會成為危機解除的障礙。基地第一次危機來臨時,年輕的市長賽佛哈定與科學家理事會進行的一場保守與革新的思想辨論真是精彩:
「從頭到尾,你們不是依賴權威就是仰仗古人——從來沒有自立自強。」
「遇到需要向權威挑戰時,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完全關閉。」
「你們認為最偉大的科學終極目標,就是整理過去的知識。這很重要沒錯,但是難道不應該繼續研究發展嗎?我們正在開倒車,你們當真看不出來嗎?」
「這是食古不化,這是墮落——是一潭死水!」
「但是我們不能指望他為我們提供解決之道,他頂多隻能指出問題的症結,但若真有解決的辦法,我們必須自己設法找出來,他無法為我們代勞。」
真是句句閃光!
基地第一次危機的化解是利益的平衡術。平衡幾乎是一切關系的核心。人類發展的藝術就是一個各勢力平衡的藝術,只要利益不平衡,就會有戰爭。而貪婪則是打破平衡的首要因素。
基地第二次危機的化解,市長哈定,竟然是把科學包裝成宗教,把科學基地轉變成宗教聖地,在這里,科學竟然披上了宗教的外衣,用「形而上」的方式,去傳播科學,從而實現了對蠻荒人類的控制。在這里,科學+心理(宗教),催生出了強大的精神武器,這里多多少少我看到了某此宗教對國家的控制的影子,更看到了宗教對人心的影響力。
第三次危機的化解,竟然是商品貿易!當基地受到第三次嚴重威脅而宗教的力量變弱時,竟然是能過商品貿易來化解。當以科技為支撐的日常生活小商品占據了敵對國家的日常生活之後,這個國家的人民也自然被商品所附帶的文化、思想所控制,這些被控制的國民,必然影響整個國家政局。這里我們好像看到了中國日常生活小商品對非洲、對印度、對日本、歐美等國的大量傾銷,中國製造占據了整個對方國家的日常生活,正如一個日本人所說「我決不用一件中國商品」,但回家卻發現,幾乎家中所有商品都是中國製造,如果有一天沒了中國製造的商品,他們的生活會是個什麼樣子。真不知道中國目前這一發展是不是也受到了小說的啟發。
小說中,科學、宗教、經濟,都成了控制他人的武器。
小說中,最讓我感興趣的名詞是「謝頓危機」,一個「心理史學家」謝頓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推測銀河帝國會在3萬年後崩潰,人類會陷入極大的危機之中,直到銀河第二帝國建立重新讓整個銀河系回歸太平,謝頓為了縮短銀河帝國崩潰的時間,由3萬年變成一千年,制訂了「謝頓計劃」,以此扭轉乾坤。計劃中,謝頓以其研究成果,推算出一個又一個危機,每一個危機的化解,都需要執行計劃的人們付出極大的智慧與努力,從而推動整個計劃向前邁進,也就意味著人類由銀河帝國滅亡帶來的動亂向和平的第二銀河帝國的建立中間的過渡期縮短了一步。
在處理這些危機時,謝頓都是只預測危機來臨,卻從不提示危機解除方案,他特別強調的是,不要做任何預測,一定要順其自然發展,越是整體自然發展,越能找到危機的解除方案。
讀到這一點,我突然聯繫到了自己生活的許多方面,雖然謝頓的心理史學是針對人類整體活動而揭示規律的,但就我們個人日常生活而言,生活中遇到的許多危機,只要你順著其自然發展,冷靜理性應對,本著「事推人走、人隨事走」的原則,而不是「人推事走」的強行強為,你會發展,許多危機,常常都能輕松化解,這就是佛家所講的「隨緣順勢」吧。
那麼什麼是危機呢?書中提示:退路被切斷了,別無選擇;內外條件都讓你只能做出一個選擇。這就是危機。
多像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危機——只能走下去,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但前提是,你不能逃避,必須勇敢面對,勇往直前。
謝頓,也許是作者,真的是「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其悲天憫人之大情懷可昭日月。
Ⅳ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200字左右的讀後感
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此後他投身寫作,並成為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聞名遐邇,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他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科學、歷史、語言學理論和科幻小說。他異乎尋常的想像力同時贏得了成年人和兒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他的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只有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尚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界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涉及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阿西莫夫最新科學指南》是一部全面介紹人類以科學的方法為工具,努力探索宇宙奧秘的科普著作。其內容涵蓋了物理科學、生物科學及各個分支的發展狀況和所取得的成就,闡述了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交叉。
阿西莫夫的很多作品特別是科普作品,都已有了中譯本,在中國擁有大量讀者,甚至還有許多阿西莫夫迷。
附:
科學時代的偉大「講解員」
1992年4月6日清晨,一顆不平凡的大腦,在大洋彼岸永遠地停止了思考。全世界失去了有史以來著述最豐的作家之一——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我們永遠也無法知曉,究竟有多少第一線的科學家由於讀了阿西莫夫的某一本書,某一篇文章,或某一個小故事而觸發了靈感;也無法知曉有多少普通的公民因為同樣的原因而對科學事業寄予深情。」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兼科普作家卡爾·薩根在悼念阿西莫夫時這樣寫道,「我並不為他而擔憂,是為我們其餘的人擔心——我們身旁再也沒有阿西莫夫激勵年輕人奮發學習和投身科學了。」
阿西莫夫創造了奇跡,他的一生也是一個傳奇。
告別實驗室,戀上打字機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蘇聯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維奇,雙親是猶太人。3歲時,他隨家庭遷居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生性聰明的阿西莫夫年方5歲就在當過會計師的父親輔導下開始自學。7歲時,他居然已能教5歲的妹妹念書了。9歲那年,他在父親開的雜貨店裡首次接觸到科幻雜志。這些流行刊物為阿西莫夫開啟了閱讀之門,使他對知識產生了一種渴求,後來還將他引入了寫作生涯。
中學時代的阿西莫夫喜歡獨來獨往,常給人以傲慢的印象。但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有著強烈的求知慾,而且毫不挑剔,什麼都想學。他15歲便念完高中,邁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的課堂。課余時間,他一邊大量閱讀科普和科幻作品,一邊積極思考問題,同時內心也湧起了一種創作的沖動。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被放逐的維斯塔》。21歲時,他在著名科幻編輯約翰·W·坎貝爾點撥下,寫出了科幻短篇經典《黃昏》並一舉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其後又相繼取得了該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55年起,他開始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從事酶學、光化學的研究。這期間,除了在部隊服役的短暫歲月,他一直沒有中斷科普和科幻創作,並且已經寫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說大師地位的幾部重要作品:《我,機器人》和《基地》系列。
而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創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早期的科普創作實踐使阿西莫夫認識到,他不僅喜歡而且也非常擅長撰寫科學類題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將它們作為科幻小說的情節與對話的陪襯)。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深深地觸動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國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落後於由衛星上天所標志的當代科技水平。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力而為,使這種差距盡快地縮小,於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應手的科幻創作,而潛心於撰寫普及科學知識的書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後他才「重出江湖」,再度進行科幻小說創作)。
然而,創作需要充裕的時間,教學工作顯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創作活動。另外,極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頭腦和專業功底並不差,但自己的前途並不是在顯微鏡下,而是在打字機上:「我明白,我決不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顧他那時尚未離婚的前妻的反對,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成為一名專業專家。
這是阿西莫夫事業和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那時候,他已經出版了24本書。
豈止「著作等身」
淵博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數量迅速上升,並使他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和褒獎。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天至少寫作8小時,有時甚至整個星期都坐在打字機旁。一年之內,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當每年修訂一次的美國《名人錄》徵集有關他的條目時,他自述已出版過467部著作。
他本人還作過這樣一個統計:從1950年出版第一本書《天上的小石子》(長篇科幻小說)算起,他花了237個月、近20年的時間,於1969年寫完他的頭100本書;往後至1979年3月,他用113個月、近9年半的時間完成了他的第二個100本書;而當他在1984年12月寫完他的第三個100本書時,只花了69個月的時間;更令人驚奇的是,在以後8年左右的歲月里,他以更驚人的速度寫了近200本書。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壘起來會有多高?目前尚沒有人做過計算。不過按照阿西莫夫著作中文本的第一個譯者林自新先生的說法,阿西莫夫豈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極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紀錄。在其自傳《我,阿西莫夫》中附錄的作品分類就有: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和生物化學16種,物理學22種,生物學17種,科學小品40集,歷史19種,文學10種,談聖經的7種,幽默與諷刺9種,自傳3卷,科幻隨筆2集,長篇科幻小說38部,科學探案2部,科幻小小說與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學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編的科幻故事118集。
科學世界的出色「導游」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系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是的,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遂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
請看《檯球》中他對於極其抽象的物理學上的所謂」兩場論」的描述:「請把宇宙想像為一塊又平又薄、柔韌性極強、不會碎裂的橡膠板。如果我們把質量這個概念同地球表面上的重量概念聯系起來,就可以想到質量會使橡膠板形成凹陷。質量越大,凹陷越深」。
再請看他在《無窮之路》一書中對「黑洞」的精彩描繪:「阿西莫夫的體重是74.8公斤,假如阿西莫夫被壓縮成一個黑洞,那麼他的直徑就只有2.22×10-25米」。
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更令人驚嘆的是,阿西莫夫似乎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
對於中國的科普作家來說,阿西莫夫是大有值得研究與借鑒之處的。我跟國內翻譯阿西莫夫作品數量最多的著名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探討過這個問題。例如,阿西莫夫乃生物化學家出身,何以能涉足自然科學的幾乎所有領域,又何以能寫出數以百計的優秀科普書籍和數以千計的科普文章?再如,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幾乎不必藉助於插圖,單憑文字的力量就能把科學上許多相當抽象、復雜的概念和問題講得清清楚楚。這在科普書林中,堪稱獨樹一幟;而從我國國情、尤其是當前出版、印刷事業的經濟和技術條件來看,科普書籍以文字為本、而不過分倚重大批精美彩照或豪華插圖乃是非常可取的。他山之石可攻玉,我們倘能從阿西莫夫的作品中得到某種啟示,則不亦美乎?
富有遠見的幻想家
阿西莫夫擁有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普作家3種頭銜,但以科幻作家最負盛名。他的科幻小說大致可分成「機器人」、「未來史系列」和「科幻偵探小說」3大類,其中以「機器人為題材的科幻小說最為出色。早在20世紀40年代,在科學界遠未研製成機器人之時,阿西莫夫就在他的機器人系列小說中,富有遠見地預言了機器人時代的到來,以及機器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作用,並創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在人遭受傷害時袖手旁觀;第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除非該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抵觸;第三,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保護行為與上述兩定律相抵觸。這3條定律明確規定了人與機器人的主從關系和相互制約關系,幾十年來已成為公認的研製和使用機器人必須遵循的基本准則。它們被編成程序,輸入機器人的「大腦」中。
阿西莫夫自稱是科幻小說中「屬於比較認真的那一派」,他強調作品的科學性,反對粗製濫造和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他的科幻作品不僅牢固地建立在科學的預測基礎之上,而且還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真正反映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其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幫助人們擴大視野,創造性地思索未來,向未知的領域延伸、拓展。
阿西莫夫無疑也是一位卓越的人文學者,他把科學看作是地球上偉大而統一的原則。他利用科幻小說這種特殊的文學形式,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同時,促使人們去考慮人類與科技、歷史等各方面的聯系,考慮人類與整個社會的協調發展。
阿西莫夫還是控制人口增長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一位先行者,是「理性、科學和懷疑論的衛士」,也就是反對偽科學、超自然現象和宗教迷信的先鋒鬥士。他以自己的著作在這些方面做了大量的解惑釋疑的工作。
「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阿西莫夫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的職業是寫作,「業余愛好」還是寫作,寫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1985年,法國《解放》雜志出版了一部題為《您為什麼寫作?》的專集,收有各國名作家400人的筆答。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寫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樣;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或「寫作機器」的根源,有種種猜測和說法。除了興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認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工作經營的雜貨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書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而阿西莫夫的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指出:家庭背景和兒時經歷對阿西莫夫寫作生涯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由於家庭背景不同尋常,打小又受到嚴格的管教,再加上從小就承擔起家中的一些責任,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極強的責任感。即便他已經功成名就、無須為錢發愁的時候,年少時就根植於他心中的對貧窮的恐懼一直還困擾著他。「所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將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後來那個自覺、自律、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寫作幾乎能夠給他帶來生理上的痛苦。」
他的驚人的著書量甚至還被寫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這部名為《效仿》的小說有一段對話這樣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我只聽說過那個指導編撰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網路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傢伙,沒有別的事干。』」
不過,阿西莫夫付出的代價也不小。長年累月地坐在打字機前對身體自然不利,而且連正常的天倫之樂也難得享受。他第一次婚姻的破裂,也多少與此相關。1969年,他在自己的第100本書《作品第100》的引言中寫道:「給一位寫作成癮的作家當老婆,這種命運比死還悲慘。因為你的丈夫雖然身在家中,卻經常魂不守舍。再沒有比這種結合更悲慘的了。」
Ⅳ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1
這是《銀河帝國》系列的第一本書,開頭便描述了神一樣的哈利。謝頓博士正在同一位數學家探討以川坨為首都,涵蓋了整個銀河系的龐大帝國—銀河帝國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謝頓博士自創的一門可以用數學工具計算未來的「心理史學」式,那位數學家驚奇地發現:整個帝國居然會在第三個世紀後全面瓦解!
當今,川坨上的高級人員早已知曉這個預言,於是自作聰明地把謝頓流放到了博士早就預料到的地點:端點星。在那兒,人們將進行一項為復興帝國而編寫的《銀河網路全書》的計劃:謝頓計劃。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假象。
這本書由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所著,他的文筆十分簡練,卻又處處埋著伏筆,使後文更加精彩、逼真。他以「謝頓計劃」中的謝頓危機為線索,將讀者拉入這美妙的意境之中。而且自己發現書中看似無解問題的破綻,用巧妙的筆法勾出幾位「智者」,由他們帶你解釋真正的答案。作者構思新穎,想像力超群,給讀者徐徐展開銀河帝國的畫卷。
我不禁想,如此強大的銀河帝國存活了幾萬年之久,卻由於人們的忘我娛樂與君王的腐敗而土崩瓦解,那麼我們的當今社會則絕對是無比幸福的啊。在龐雜繁復的政治中心裡,沒有明顯的腐化不是非常難得嗎?我們要好好珍惜這美好的「黃金歲月」啊。同時,我們不能像基地開始建設的五十年裡一樣無比封建、專注於過去,而要向發動革命的賽佛。哈定市長學習他,學習他與時俱進的超前思維。
微風鑽進卧室,悄悄地平復我好動的心靈。「武力是弱者的最後手段。」我一遍遍地想著哈定市長的名言,默默地告誡自己、警示自己。
阿西莫夫的作品無比宏大,令我嘆為觀止,但我認為他最傑出的作品,還屬《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2
我對科普書籍一直很感興趣,湊巧老師讓我們閱讀一本科普讀物,讓我興奮不已。像劉慈欣、保羅·巴奇加盧皮的作品早已熟悉不過,讀了許多科幻小說,偶然發現了一部科幻小說——阿西莫夫《銀河帝國》,立刻吊起了我的胃口,如餓虎撲食般地讀了起來。
哈里·謝頓出生於繁華的銀河帝國。他是一名數學家,預測出銀河帝國將在三個世紀後完全滅亡且准確度為98。4%!可公共安全委員卻認為哈利·謝頓在詛咒銀河帝國,便將他流放於端點星。謝頓早已以網路全書編書招來十萬名數學家,以端點星為基礎,開始了拯救銀河帝國的實驗。在基地即將破裂時,塞佛·哈定建立了宗教,使人們相信基地,崛起基地。侯伯·馬洛幫助基地擴張並給予基地經濟資源。在他們的努力下,銀河帝國終於有所好轉。
這三位的人物形象鮮明的樹立在我的面前,他們都有擔當,敢於嘗試,為了後人造福。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最後才能成為領頭人,一直改變銀河帝國的未來。
想想我們,讓我們也擁有他們三人這么優秀的品質,還會做不出那些讓人頭疼的奧數題嗎?還會放棄自己唯一的一次機會嗎?
前幾天,我做奧數題,怎麼做也做不出答案,最後我一氣之下把筆扔了,不再理會那道題,現在想想,我沒有從其他角度去想想,並且不堅持著一直鑽研它,怎麼可能會做出來這道題呢?於是我靜下心來又仔細想了好久,最後居然做了出來並且完全正確,我高興壞了!
艾薩克·阿西莫夫寫出的《銀河帝國1:基地》僅僅只是講述了一件銀河帝國由富到衰的故事嗎?它不僅反映出科技與數學漸漸的發達、進步,同時還告訴我只有你敢於嘗試,堅持不懈地努力做、爭取,就會有反轉,甚至是成功!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3
自從美國埃隆馬斯克把一輛紅色的特斯拉跑車用火箭送上了太空之後,關於跑車上的一切都備受關注。跑車上攜帶的一套《銀河帝國》在各大書店和網站大賣,自媒體上熱鬧的宣傳和群友們的大力推薦,我也把這套書放入了自己的書架上。
阿西莫夫的這套《銀河帝國》讓埃隆對太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他移民火星的計劃埋下種子。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買了這套書,學校也提倡閱讀此類的科幻小說,從而激發小孩子探索宇宙的興趣。也許下一個世紀會有很多埃隆這樣的科學家,畢生致力於開拓外太空,讓子孫後代在銀河的另一端找到怡居的美麗星球。
如果不是這套書被送到太空去,如果不是太多的人推薦這套書,在看了第一章之後,這本書就會被我扔了。看了太多現代爭霸宇宙的網路小說,這本書的構思對我來說談不上新穎。
銀河帝國的腐朽,一群謝頓的信仰者在銀河的一端建立了一個基地。基地如同一棵小樹,經歷風吹雨打,茁壯的成長。總共經歷了三次謝頓危機,第一次政權危機,第二次宗教危機,第三次貿易危機。
與現在網路小說一個的區別是,精神領袖謝頓已經死了。而現代小說當中,往往都是一個苦哈哈的少年,從小奮斗,踩著各種狗屎運,帶領著自己的基地壯大,稱霸銀河,稱霸宇宙乃至平行宇宙。
與現代網路小說最大的區別是,基地這本書好短啊。我只花了兩天,竟然看完了。也許是因為我只看了其中的一本,而整個銀河帝國有幾十本。總覺得基地的情節發展太快了,30年50年75年一晃就過去了。一本書看下來,沒有代入感,像快進的膠卷在播放一個基地的發展。若中間的具體過程再寫10萬字多好啊。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4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做——《銀河帝國·基地》雖然有點兒亂,但是我還是對這本書中的三個不可缺少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哈里·謝頓是一個非常有預見的、願意為了事業來奉獻所有的人。而且是他和一大群科學家在端點星建立起這個基地的,他用強大的科技讓基地生存下去。
塞佛·哈定是這些科學家之一。他讓這個基地崛起了,還用宗教來讓基地更加神秘,同樣,他也有敢於挑戰權威的勇氣。
侯伯·馬洛也十分厲害,他不但利用自己的能力來讓基地擴張,而且更可貴的是他還有自己的獨立的想法。
通過這三個人的故事以及他們三個人的性格特點我覺得這是現代非常缺少的一些性格。
現在有許多許多的人不像塞佛·哈定一樣感於擊挑戰權威當然,這也包括我,而要一味地認為權威說的話一定是對的,不敢有句否認。可是,權威也是人啊,誰不會有出錯的時候呢?人人都有出錯的時候,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敢於去挑戰權威的勇氣(可是不能胡說八道or不事找事)。這樣,總是會尷尬的,畢竟「陽光總在風雨後」嘛。
同時,我們也要有自己的想法,不然,慢慢地「軟飯」(指只聽人家的想法而自己不去想)吃多了就會有成為一個沒有自個兒主見的人了。這是最可怕的事兒了。聽家長們說:如果一直不思考的話大腦就會生銹掉,到後來不能再運轉了。所以,我們要多去獨立思考,要像鳥兒一樣,努力沖破鳥籠的拘束,飛向藍天的懷抱。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5
銀河紀元12020年,哈里·謝頓,這個年僅32歲的數學家開創了一門全新的學科——「心理史學」,這門學科並不像它的名字,它既不是心理學,也不是史學,它能用數學公式准確推演全人類的未來。
謝頓的第一個預言是:雖然毫無徵兆,但已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雖心理史學能夠拯救,但一切都太晚了。謝頓為了把帝國毀滅後三萬年的黑暗時代壓縮成一個仟年,他在端點星——一個位於銀河旋臂的最前端的荒涼的行星上安排了十萬人編著《銀河網路全書》,這就是第一基地,他們在以後的一個仟年中擁有最尖端的科技,甚至超過帝國。
得益於謝頓,以後的300多年第一基地順利地度過,但「騾」的出現差點讓整個謝頓計劃崩潰。第二基地——一個以精神力量突出的團體,是謝頓計劃的核心——對第一基地的幫助暴露他們自己的存在。此後的200都多年裡,第一基地都潛心鏟除第二基地,以他們最頂尖的科技與智慧,在他們自以為成功時第二基地早已遍布他們的生活。
基地紀元498年,銀河未來的命運決定於某人一念之間,這個就是葛蘭·崔維茲。他必須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與蓋婭之間做出銀河未來由誰主導的決定:由第一基地創建的新帝國將會逞領銀河進入科技昌明的世紀,卻會像第一帝國那樣摧毀在戰爭之中;由第二基地指導的新帝國將能確保人類的永久和平,卻因此成為了一個父權制帝國;而以蓋婭為藍圖的蓋婭星系則會是個心靈共同體,所有人類將與萬物融合成一個良善的整體。崔維茲直覺地做出了選擇,但卻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懷疑宇宙中還藏有更強大的操縱力量。崔維茲相信地球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因為地球是人類的起源母星。奇怪的是,銀河中有關地球的資料全都神秘消失。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6
終於在奔波中看完了這一系列的7本書,回味無窮。在看書的時候就在考慮怎麼樣來書寫自己的感受,卻發現猶如陷入銀河的浩瀚中,四處都在閃亮,卻難以理出頭緒。今天回看了自己在看完《銀河帝國基地》時候的讀後感,重溫了初讀書時的感受,也解答了之前自己的一些困惑,不如就著上一篇提到的問題,一並談談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哈里謝頓創立心理史學和建立基地的動機。這部分內容在第4、5部(即《基地前奏》《邁向基地》)中有詳細的過程,講述哈里謝頓是如何從一篇論文開始,一步步走向創立心理史學以及建立基的過程。據說這兩本書是阿西莫夫在生命中最後五年完成的,通過這兩本書為他最愛的主角哈里謝頓立傳。我在閱讀的時候,也採用了作者書寫的順序:1—2—3—6—7—4—5,最後閱讀的這兩本書,讓整個系列的情感得到了極大的升華。當你從端點星的第一次危機開始,在經歷了基地—騾—第二基地—蓋亞星系—回到地球的整個歷程之後,回看恍若神明般的哈里謝頓是如何創立出他那驚世駭俗的心理史學,頗有有一番滋味。不得不說,小說對人物的塑造太成功了,讀者不僅僅跟著人物經歷了歷險般的奇遇,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從32歲到82歲這期間人物的成長,相比之下《三體》中的人物經歷乏味的可憐。
哈里謝頓在夫銘的期望下,在鐸絲的保護下不斷逃亡,不斷思考,終於找到了建立心理史學的可行方式,也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自稱是記者的夫銘,不僅僅是帝國的首相丹莫刺爾,而且是傳說中的機仆丹尼爾,而一直保護他的鐸絲竟然也是機器人。然而他已經深深的愛上了她,並願意攜手相伴,即使她是個機器人,無法生育。為了保護謝頓,鐸絲遭人暗算而停擺,在臨終前,她對謝頓說:謝謝你,謝謝你對我的愛,讓我成為了真正的人類。鐸絲的離去成為了謝頓心中難以癒合的傷口,而對鐸絲的愛正是是他研究創立心理史學的動機之一。並不是為了拯救什麼,得到什麼,只是因為能夠和她在一起。
其次是關於女性角色偏少。讀到後來才發現,書中的女性角色是如此的出彩,各個都是拯救銀河系的好手。阻止了騾的貝妲、鬼靈精怪的艾嘉蒂婭、強權執政的布拉諾市長、全能少女寶綺絲、以及謝頓的愛人鐸絲等等。與《三體》中女性角色純為擺設截然不同,每一個女性角色不僅僅活靈活現,而且都在關鍵時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者對性別的差異以及各自的優劣勢都有著相當精妙的把握。在基地初期,開拓疆域是發展的首要任務,因此男性角色偏多,性格也都是英雄式的聰慧與勇敢。而隨著基地的發展,象徵精神力量的第二基地的登場,女性的戲份越來越多,甚至最後的男主崔維茲的直覺式思考,都讓我覺得非常的女性化。而最終出現的雙性人,更讓我覺得作者的格局確實很大,不僅沒有歧視任何性別,甚至在思考超越性別的人類會如何發展。
最後想說說我的收獲。又要忍不住說,讀經典的好處就是每一次閱讀都能夠有所收獲。這一遍下來,最大的啟發是心靈控制,它拓寬了我的溝通思路。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7
首先這是一套150萬字的大部頭,同樣也世界科幻界影響最大的小說,沒有之一。1965年世界科幻協會頒發了一個含金量非常高的獎項,叫人類歷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說,基地小說戰勝了《魔戒》(也就是指環王系列),拿下了這個獎項,獲得了科幻小說界最高獎項。這本書的社會影響力也是科幻小說中最大的,他影響了整正一代人的科學觀。我看過這樣一個記載:有一次nasa科學家開會,有人說是基地粉絲請舉手,結果所有人都舉起了手。
這是對科學家的影響。而另外一方面,這本書還影響一個特別的人,叫本·拉丹,911後當時英國衛報采訪了本·拉丹,本·拉丹明確的說,「基地的組織」就是受《基地》小說起名,因為他自己乾的事和基地主角一樣,是一個正義的事業。所以《基地》小說影響了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大腦,同時影響了這個世界上最極端的大腦。
其次,這是一本寫了一生都沒有寫完的作品。寫了整整50年,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一個叫《驚奇世界》的雜志的主編,發現一個叫做阿西莫夫的小夥子給雜志社投稿,九次都沒有成功。主編覺得這個小夥子有前途,就約他吃了個飯,覺得這個小夥子有才華,就鼓勵了他兩句,所以阿奇莫夫就投了第十次稿。1942年五月,一部叫基地的短片小說發表了。
阿西莫夫回憶說,他當時是受了《羅馬帝國興衰史》的啟發,能不能寫一步銀河帝國興衰史呢?然後在接下來的八年裡,他圍繞這機器搭好的框架寫了很多中篇和短片小說。都在雜志上發表了,形成了一個基地的故事群落,就是後來的基地的前三部曲。寫完三步曲,阿西莫夫剛好30歲。之後阿西莫夫一直沒有寫這個系列,因為他覺的這個系列已經完結。可讀者不這么認為,一直催稿,直到一個出版社給阿西莫夫拍了5萬稿費,只要動筆了00稿費就歸你。
阿西莫夫想,試試就試試唄。1982年時隔四十年之後,阿西莫夫開始續寫基地,把自己新的認識寫到基地里去。這就寫了第四部和第五部,在一個超大的鬧洞里結束了文章。這是基地寫作的第二階段。第三階段是阿西莫夫人生的最後四年,他沒有選擇按照之前的系列繼續講故事,而是寫了兩部前傳。阿西莫夫離世的時候第七步第五章剛剛開了一個頭,後來找了一個大師補全了小說。就跟紅樓夢一樣是續寫完成的。至此基地七部終於寫完。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8
《銀河帝國:基地》講了一個敲冰求火的問題:如何通過銀河系百千億顆星球中的一顆位於銀河邊緣荒涼地帶的微不足道的小星球,來改變整個銀河未來的走勢?
人類在小小行星上(他們稱"地球")生活了十多萬年久,建立兩百多個行政區域(他們稱"國家")。在地球上第一個會思考的機器人的幫助下,掌握改造外星球的技術,開啟星際殖民運動。人類在銀河系如蝗蟲般繁衍,帶著愚昧與智慧、貪婪與良知,將銀河系捲入星際戰國時代。直至銀河統一為統治超過2500萬個住人行星、疆域橫跨十萬光年、總計數兆億人口的帝國——銀河帝國。在銀河帝國建國後12020年,哈里·謝頓32歲的數學家,開創了"心理史學"。這門學科用數學公式推演人類的未來。在帝國走向衰亡期間,謝頓預見銀河將經歷三萬年黑暗。他集合最優秀的科學家建立"基地",期望它成為人類的希望。然而帝國衰微,基地被強鄰包圍。人類面臨抉擇:受控制?還是奮戰?
前三次謝頓危機都是由某位領導而解決。我不禁產生疑問,如果當時獲得端點星控制權的不是哈定,而是網路全書委員會。如果馬洛的行商沒有出現,而是繼續哈定政策的接班人上位。那歷史是否改變?歷史到底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歷史上那些充滿偶然性的小事件,如果偏差,是否會將歷史導向截然不同的結果?
當然,阿西莫夫的"心理史學"對此是有解釋的。心理史學預測的是宏觀歷史的發展,而不是微觀個體的動作。因此,阿西莫夫的假設是,即使哈定、馬洛由於種種不確定的原因而沒有掌握端點星的權力,也會有其他"英雄"出現,讓基地度過危機。用書中的話來說:"我們盲目信仰謝頓的心理史學——它最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個人行為絕對不算數,絕不足以創造歷史。因為復雜的社會和經濟巨流會將他淹沒,使他成為歷史的傀儡。""這些嘗試,就像是你在水面上拍擊出的漣漪,而謝頓的巨浪則繼續向前推進,雖悄無聲息,卻勢不可擋。"
人類的自由意志,在歷史中竟如此一文不值?千萬人的努力奮斗,只是一場被歷史操控的戲劇?那我們人類的個體,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9
仰望星空,天外那浩瀚的銀河曾引起無數人的遐想;仰望未來,人類那未知的前途喚起許多人的猜測。而艾薩克?阿西莫夫所著的「銀河帝國」系列便是其中最明亮的結晶之一。
雖然我只讀了其中的一本——《基地》,但已經被它那宏大的世界觀和層層推進的劇情所吸引:這本書講述的是人類開啟了星際殖民運動進而統一了銀河系,建立了銀河帝國。一萬年後,哈理?謝頓開創了能夠精準推演未來的「心理史學」,從而預言出帝國即將覆滅。為了讓覆滅後的文明盡快獲得新生,他在帝國流放自己的「端點星」上建立起基地,正式啟動了一個偉大的拯救計劃。
實際上,我一開始讀時是有點失望的,因為這本書雖美其名曰「銀河帝國」,但作者對帝國和宇宙的宏觀描寫著墨其實很少,而更多是以許多個人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作支撐來講解帝國的政治和科技。我習慣了《三體》這種通過獵奇想像震撼心靈的硬科幻,《銀河帝國》這樣主要講述人文世故的軟科幻確實有些不合胃口,但是,當我深入閱讀進去,發現了它的超凡魅力。
《基地》通篇是以基地的起源和經歷的`三次危機為線索,串聯起許多中短篇小故事。每篇都是從一個人物的視角講述他的事跡和思想,和其他小說常用的「上帝視角」相比,這種方法表達的內容很有限,也讓我初讀時倍感困難。但每當裡面的人物以個人的口吻、平淡的語氣講解那令人贊嘆的計劃,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時,這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盪氣回腸,卻讓我領悟到一種與上帝視角截然不同的感受。
這本書主要的劇情就是基地與周邊王國產生沖突,以及基地的幾位英雄力挽狂瀾。第一次危機起因是周邊四王國對基地的科技虎視眈眈,而基地軍事上的弱小而難以反抗。基地的一位英雄塞弗哈定游說各國,使得他們相互猜忌進而相互制衡,誰都不敢將基地佔為己有。基地又將科技以一種宗教的形式教育王國國民,於是在第二次危機,其中一個王國的執政者試圖發動戰爭,結果尚未開戰就被瘋狂的教徒們瓦解。第三次危機時,一個禁止傳教、售賣技術的科瑞爾星球向基地宣戰,但此前基地一直與其進行科技貿易,貿易的中斷使得科瑞爾星球民不聊生,於是只得結束戰爭。
威懾平衡、宗教統治、經濟制約,仔細一想,這些危機的解決方案都影射著現實世界,且每一個都印證了塞弗哈定的一句話:「武力是無能者的最後手段」。確實,在聯系了現實中兩國之間的碰撞,我明白了有時動用武力的確未必是最佳的選擇,這也讓我堅信《銀河帝國》是一本披著科幻外衣的社會作品。
雖然目前我僅僅讀了《銀河帝國?基地》,即便它的世界觀和主旨還未完全展現,但是其中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絕妙的劇情發展已經深深吸引了我,這軟中有硬的科幻小說也讓我體會到不同凡響的快感。
我期待著去看這一系列的其他十四本書。
《銀河帝國基地》讀後感10
不同於《銀河帝國》的前兩部,這部書是第一次看,只能說,非常的精彩,推翻了很多我在第一第二部中的猜測。
在第二部《銀河帝國﹒基地與帝國》中,我猜測謝頓所指的第二帝國應該是一個更加民主更加堅強的政治體系。而在這第三部中,證明了我的猜測是錯誤的。第二基地的第一發言者解釋,所謂的第二帝國將會由心理學家來執掌整個帝國的領導權,這樣的帝國才會更加的和平而長久。然而,就算這是第二基地的第一發言者的解釋,我現在也不敢確定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謝頓計劃中的第二帝國。畢竟,全書的反轉太多了,保不準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反轉。
文中有兩個無關緊要的小細節,我覺得挺有意思的。其一,艾嘉蒂婭在逃往川陀的時候在售票機上買票,阿西莫夫對這段進行了詳細的描寫,其買票的過程與今天火車站的售票機買票別無二致。科幻小說的描述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重現,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不敢說在全世界,但就全中國來說,已經進入了一個無紙化的社會。書中所描繪的售票機自主買票那都算是過時的操作了,現在絕大多數的人出行都是網路購票,身份證直接進站乘車。其二,書中提到的艾嘉蒂婭使用的聽寫機,這個我們今天移動端的語音輸入的功能是高度一致的。小說情節與現實交互,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閱讀體驗。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將騾對第二基地的尋找,第二部分將的則是第一基地對第二基地的尋找。不論是騾還是第一基地,其實都是想要摧毀第二基地。騾想摧毀第二基地是因為第二基地會阻擋他的霸權擴張,這個非常好理解;而第一基地想摧毀第二基地,這個就有一點復雜了。其實,大部分第一基地的人都非常依賴第二基地的存在,他們視第二基地為實現謝頓計劃的底牌,這種依賴之強,以至於讓他們喪失了進取奮斗之心。但與此同時,第一基地的另外一部分人是非常抗拒第二基地的,他們覺得第二基地的存在使得他們的行為宛若提線木偶,沒有半分身而為人的自尊。而在本書的最後,他們似乎也達成所願了,端點星上不再有第二基地的人,第一基地依舊還是達成謝頓計劃的核心力量,殊不知,這也是第二基地想要達成的。
對於第二基地位置的探索,從第二部就已經開始了,在第三部的結局中,終於是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在已知結果的前提下反推,其實,無論是物理學還是社會學,甚至是第一發言者所說的「詩意」的角度來解讀,第二基地的位置都指向一個地方——昔日帝國的中樞,川陀。這真的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再聯系一下第二部中艾布林和第三部中拜耳﹒程尼斯在得知第二基地所在地時的反映,一切早有伏筆。
現在,第一基地自覺摧毀了第二基地,而這也恰好是第二基地的目的所在,他們再次隱身於幕後,作為謝頓的幽靈之手把控全局。第一基地已經有了自己的心理學家和精神雜訊儀,已有的東西真的會如同第二基地猜測的一樣被時間洪流所遺忘嗎?第一基地和第二基地是否終有一戰?迄今為止,仍有眾多未解之謎等著讀者繼續翻閱下文。
Ⅵ 阿西莫夫簡介
科幻小說
阿西莫夫在1939年開始投稿科幻雜志,第一篇被 刊登出來的稿子是在18歲寫的《Marooned Off Vesta》。兩年半後,他發表第32篇短篇小說〈夜歸〉,被譽為「最優秀的科幻小說」之一[6] 。1968年,美國科幻作家協會票選〈夜歸〉為「史上最佳科幻短篇小說」。他在短篇集《Nightfall and Other Stories》里寫道,「〈夜歸〉是我寫作生涯的分水嶺…科幻小說界忽然認知我的存在,對我認真看待。年復一年,事實如此明顯,我寫出了一部『經 典』。」 〈夜歸〉是一部典型的社會科幻小說(Social Science Fiction),阿西莫夫用來形容這是1940年代的科幻小說新趨向,由包括阿西莫夫和海因萊因在內的作家領軍,題材拋開機器和太空劇場,轉而對人類環境進行深思。 他在1942年動筆寫出「基地系列」(後來這些短篇小說集結成「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講述在未來宇宙中,一個浩瀚無垠的星際帝國,其衰頹與重生。「基地系列」跟「機器人系列」是他的科幻小說代表作。多年之後,他繼續以《基地邊緣》和《基地與地球》發展架構,並且用《基地前奏》和 《基地締造者》回顧原始三部曲之前的故事。這個系列的特色是他虛構了一門自然科學,當人口數量達到一定規模後,歷史方向就能進行預測,阿西莫夫稱之為「心理史學」。 同一時期,他還寫了「機器人系列」的短篇作品,大多都收錄在《我,機器人》。作品裡發表了一套機器人倫理法則(見「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和智能計算機,大大影響其它作家和思想家處理此一議題時的看法。 我,機器人
其中一篇故事,後來改編成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的電影《變人》(The BicentennialMan)。 2004年由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主演的《機器公敵》 (I, Robot)實則改編自傑夫·溫塔(JeffVintar)的劇本〈Hardwired〉,隨後取得授權,再結合阿西莫夫的概念,才冠上《我,機器人》的小說頭銜。這部電影跟哈蘭·艾利森 (Harlan Ellison)的劇本〈I, Robot〉無關,他曾和阿西莫夫合作,以創作捕捉到原作精神的劇本。引述阿西莫夫說過的話,艾利森的電影劇本將是「史上第一部真正成人導向,錯綜復雜,最值得觀賞的科幻電影」。1994年劇本出版成書,拍成電影的希望也隨之變得渺茫。 1999年由好萊塢最受歡迎的喜劇明星之一羅賓威廉姆斯主演《機器管家》改編自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故事。這部影片通過一個機器人變成人的科幻故事,對人類的情感、倫理等許多問題進行了演繹,包容量很大。通過此片,可以感受到自由、生命、愛情、尊嚴這四個主題。 除了電影以外,「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也啟發許多知名作家,寫出相關的科幻衍生作品,諸如羅傑·麥克布萊·艾倫(RogerMacBride Allen)、葛瑞格·貝爾(GregBear)、傑格瑞·班福德(Gregory Benford)和戴維·布爾(David Brin)。阿西莫夫的遺孀珍妮特·阿西莫夫不僅同意這類作品的出版,她經常還是扮演主動要求其它作家協作續篇的角色。 1948年,他寫了一篇惡搞的科學報告〈升華產物硫羥肟酸有機胺的內涵時間特性〉,當其時,阿西莫夫正在准備博士論文,他怕引起審查委員會的反感,遂要求編輯讓他用筆名發表,結果出版時他的大名沒有拿掉。不久就開始口試,他對自己備受注意感到忐忑不安。最後,一位口試委員轉向他,面帶微笑的說:「艾西莫夫先生,能解說一下化合物硫羥肟酸有機胺的熱力特性嗎?」半小時後,他被叫回審查室,拿到博士學位。 1950年代,他持續為科幻雜志寫短篇小說,他稱這個時期是自己的「黃金十年」。這些作品被收錄在《The Best of Isaac Asimov》,其中包括討論逆轉熵的〈最後的問題〉(TheLast Question),是他個人最滿意的短篇小說,與〈夜歸〉互競高下。阿西莫夫在1973年寫道: 「為什麼我最滿意這篇故事?首先,寫這篇小說時我靈感充沛,下筆神速,不改一字,這是所有作家都心花怒放的狀態。 再則,這篇小說對我的讀者有著不可思議的影響。經常有人寫信問我,有個故事他們忘了叫什麼,只記得是我寫的,他們簡述完大綱後,這個故事一定是〈最後的問題〉。甚至我最近接到一通長途電話,一位極端絕望的先生說:「阿西莫夫教授,有個故事我想是你寫的,可是我忘了叫啥──」還沒講完我就打斷他的話,直接告訴他是〈最後的問題〉,之後我描述一下劇情,證明這就是他想要的答案,然後樂得讓他以為我有千里讀心的特異功能。」 1974年12月,前披 頭士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與阿西莫夫聯絡,想請他幫忙一部科幻音樂劇的電影劇本。麥卡尼帶來一份模糊的劇情概念,和小部分對白。他想做一部外星人假扮模仿地球搖滾樂團的電影。扮演搖滾樂團和外星人的應該是麥卡尼正達事業高峰的羽翼合唱團(Wings)。雖然阿西莫夫對搖滾音樂算不上愛好,但是這個計劃讓他深感興趣,很快的,他就勾勒出一個故事大綱,再根據麥卡尼的原始概念,創作出一個精彩動人的故事。不過他沒用上麥卡尼的對白,最後麥卡尼打了回票。這份劇本現存波士頓大學圖書館。 1977年起,他把名字借給《艾薩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使用(即現在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並為雜志梳寫評論。除此之外,還有一份曇花一現的《阿西莫夫科幻冒險雜志》(Asimov's SF AdventureMagazine),和以雜志型式重印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選訂集》(Asimov's ScienceFiction Isaac Asimov
Anthology,同一手法也用在《艾勒里·昆恩推理雜志》和《艾弗列·希區考克推理雜志》的選訂集上)。
Ⅶ 阿西莫夫短文兩篇讀書筆記
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是美籍猶太人,兒童時代離開故土俄羅斯去了美國.青年時代攻讀生物化學,此後他投身寫作,並成為世界上最多產的作家之一,聞名遐邇,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暢銷雜志.
早在本世紀50年代就以創作撰寫科幻小說和科普讀物而蜚聲文壇.他那非凡的駕馭語言和概念的能力,不斷對虛構世界和真實世界的新探索,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和名望,為他的作品贏得了廣大的讀者.他的著作題材廣泛,涉及科學、歷史、語言學理論和科幻小說.他異乎尋常的想像力同時贏得了成年人和兒童的尊敬和佩服.阿西莫夫的作品之所以受到歡迎,原因之一就是他的書通俗易懂,妙趣橫生.在他的書中,科學不再是深奧的、難以理解的東西,只有你靜下心來,認真讀下去,就能一步一步地進入科學的殿堂,領略科學的迷人魅力.《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阿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阿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尚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阿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界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涉及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阿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Ⅷ 讀《銀河帝國—基地系列》有感
2月的最後一天,正好讀完了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之基地系列七部曲,2018頭兩個月的讀書季奉獻了給這個久負盛名,持續了半個世紀的經典作品。這個系列在中文版是將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和帝國系列一並作為15冊的大部頭出版。但是從影響力來說,基地系列七部曲應該是流傳最廣也最受好評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說了。
雖然整個系列稱之為銀河帝國,但就基地系列來說,他主線是講了基地從誕生到發展的500年間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另外用前傳的形式講了一個重要人物的輝煌一生,這就是哈里謝頓。
基地系列七部曲分為三個階段,按出版順序和故事時間編排來說的話
從成書的時間(這往往代表了作者如何園一個完整的故事)上來看,純正的基地三部曲就是上面的第一階段(50年代),之後是續寫了蓋婭和地球的傳奇故事(80年代),最後是以前傳的形式補充基地由來(80、90交界)。
從我個人的閱讀感受來說,第一階段勝在400年左右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恢宏故事和奇幻的想像力;第二階段則注重個人和細節描寫,第三階段質量則略有下降,通俗點講就是有點扯。下面逐一來回顧下這三個部分
每個第一遍讀基地系列的人,一定會對阿西莫夫這種故事時間跨度如此之大的構思感到不可思議。總共100萬字左右的篇幅,從基地元年寫到接近基地紀元400年,人物和故事的銜接做的恰到好處,容易讓人產生一種「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戲劇效果。
小說章節往往一個變換,就出去了少則3、40年,多則1、200年。初次讀到小說的這種故事時間的變換,我馬上想到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從第一部分兇殺案開始,到第二部分一下子就轉換到7年後,讓讀者明白了這部小說極有可能是一部年代戲,基地系列在這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整部科幻小說講的還是人類的故事,那麼這里就涉及到小說人物的自然壽命與故事時間的矛盾之處。大劉在《三體》中也描述了上下幾百年的恢弘歷史,但是為了保持小說人物的聚焦,他多次使用了人體冷凍與復活這個方式給主人公「續命」。阿西莫夫不知道是沒有想到還是不屑使用這種方式,但是好在小說本身組織的足夠嚴謹。除了謝頓用影像的方式穿插始終(其實在騾以後也就成了傳說了)外,從哈佛市長到馬洛行商,再到帝國將軍、騾以及後面的第二基地。人物總是在或有或無的關聯中實現了400年的完整冒險故事。這種相互呼應的方式,金庸的小說也偶有使用,考慮到銀河帝國成書更早,沒准金庸還是從中得到的啟發呢。
第二部分成書最晚,作為前傳用兩本書的篇幅描述了哈里謝頓作為心理史學開創者和基地的奠基者,在幾十年的生命過程中的冒險故事。第一本描述哈里謝頓在川陀的環球旅行,最終確定發展自己的心理史學,保存人類的文明;第二本以十年一個跨度描述哈里謝頓傳奇的一生,和最後創建基地的過程(與第一部分完美結合)。
但是就心理史學這個學科的成長,似乎還沒有達到讓讀者特別信服的地步。畢竟這么一個神奇的理論(其實我覺得還是講得通的),從謝頓自己都認為只是理論,到最後成為了現實,甚至400年後成為了傳說,這個過程內容還是略顯蒼白。作者著重描述了謝頓本人的經歷,確實從川陀的環球冒險可以得到一些發展理論的靈感。以及後來幾十年的發展也有所涉及,但我總覺得還缺點什麼,總的來講就是不是那麼讓人信服。這個故事足夠有趣,但要說心理史學到底怎麼發展到那個地步,元光體怎麼就體現出心理史學,似乎還能寫的更好。
心理史學部分,機器人丹尼爾的出現是最大的謎底,這個確實讓你拍案叫絕。沒有看過機器人系列,所以體會還不是那麼深。包括在麥麴生的那些含含糊糊的描寫,相信和機器人系列是有所呼應的。
第三部分從基地500年後寫起,關聯性和前面兩部分差的比較多(特別是7)。蓋婭作為一個反騾,以整個星球作為一個有機體的面目出現,一方面讓我為阿西莫夫的想像力折服,另一方面又覺得有點扯。蓋婭處心積慮的把基地和第二基地的領導人聚集在蓋婭附近,就是做一個決定,讓人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而其後尋找地球的過程,就跟帝國、基地、哈里謝頓差的更遠了,往往就是一兩句話的提起。這是一個全新的冒險故事,唯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神一樣的飛船和機器人丹尼爾。從整體質量上來說,最後這第7本是最差的。
第三部分還更多強調精神力量。大家往往就是你影響我,我影響你。到最後你很難分辨這是人自主做出的判斷還是受了心靈上的推動。其實這也是沒法分辨的,就像科學理論都是可以證偽的,如果不能證偽,還怎麼能稱之為科學呢?
基地系列是一部經典的科幻小說系列,這點毋庸置疑。掩卷沉思,我覺得有以下幾點讓我體會特別深。
第一,歷史的厚重感。作者把時間一下推進到2萬年以後,再去回顧歷史。這里既有幾十年,幾百年的歷史,也有上萬年的歷史。在不經意間就讓讀者體會到歷史的厚重感。最典型的就是關於上萬年的資料如何保存問題,最後就是消失了。這么看人類只能至多保存幾千年的歷史,這和技術手段無關。
第二,人類是絕對的主角。開始看覺得很不可思議,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按理說應該已經不可或缺,其他智慧物種也不可能都不存在。第6本里在蓋婭談到了這個問題,即永恆使者。人類終究在無數個平行宇宙中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生存和征服宇宙的方式,這個觀點很是新穎。
第三,小說的文采和後人的借鑒。盡管說是一部科幻小說,其還是很有文採的,這個可能被很多人忽略了。最典型的就是騾那一集,小丑(即騾)遇到女主時的那些對話,這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至於借鑒的問題,作為科幻經典名篇,總有許多地方會被後來者借鑒和發揚光大,《銀河帝國》如是,《神們自己》如是。阿西莫夫不愧是一位偉大的科幻小說作家和集大成者。
附1 15本小說的出版年代(按大陸中文版排序)
附2 經典的基地三部曲集結成冊前的結構
Ⅸ 阿西莫夫再1935年發表了第一部科幻小說,叫什麼名字
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年——1995)被視為坎貝爾的門徒。阿西莫夫是俄羅斯人,兩歲時隨父母逃避俄國革命來到美洲。在坎貝爾的指點下,阿西莫夫的創作水平迅速提高,第一篇科幻小說《逐離灶神星》是阿西莫夫15歲時創作的,從此他開始了其漫長而高產的創作生涯。主要科幻作品有《基地系列小說》(1942)、《我、機器人》(1950)、《鋼窟》(1954)等。
Ⅹ 品讀阿西莫夫的《基地》,你有什麼想分享的嗎
一個人要在60歲依然熱愛20歲熱愛的東西,但不要反對相同的東西,我們都希望既能變成熟的同時,也能保持童心。阿西莫夫做到了,他的方法可以總結成「執著地愛,健忘地厭」。同時,用一生的時間,認真選擇一條趨勢,和趨勢做朋友,它能幫你超越所有那些你厭惡的東西,給你帶來所有新鮮的美好。
初識《基地》系列小說是在自己初中的時候,那時自己還是一個青澀少年。語文老師的辦公室里有一個書架,裡面放著她愛讀的所有小說,有一次上課看《衛斯理系列》被叫到辦公室談話,批評我看的書太low了。她強烈安利了這本《基地》,如果我答應不在她的課上看書就借給我讀,而且還和我打了個賭「如果這本書沒有衛斯理好看,以後上課隨便我怎麼樣。」看完之後,我直接去郵局訂了一年的譯林雜志,可是後來再也沒有看到比這本書更好看的小說了。這是一個肯定會輸的賭。
阿西莫夫的一生都在寫做,早年是靠興趣寫作,中年被讀者和社會推著寫,老年是自己主動要寫。阿西莫夫把最後時間留給了基地這不小說,是因為偉人在老的時候都有一個願望,希望自己的著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比如愛因斯坦追求統一場論,孔子追求一以貫之,在文學上,阿西莫夫也在追求自己的同一場論,阿西莫夫一生著作無數,但有三個系列是最重要的「機器人系列」「帝國系列」「基地系列」,他希望用最後的故事把這三個故事變成一個整體。公元30世紀到公元2000世紀的故事連接成了一個宏大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