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有關科幻小說翻譯的論文

有關科幻小說翻譯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3-01-15 21:21:56

⑴ 求一篇關於Virtual reality的文章,英文的,最好有中文翻譯

兄弟,這個確實是個問題,我個人建議你去圖書館找資料,畢竟圖書館里豐富的資料夠你參考N篇論文了,網上有很多在找這個,畢竟太過於專業的東西網上很難找到與你有共鳴的對象,或者說未必適合你,迎合你的需求.呵呵,祝你成功...

⑵ 為什麼選科幻小說翻譯

讓更多的人可以閱讀
科幻小說翻譯介紹國外科學文化概念,反映相應的創新精神這一科學本質。科幻小說翻譯從讀者閱讀的經驗層次、科學文化涵養層次和理性思考層次潛移默化地作用於人的意識。這既與當今社會發展離不開科學精神形成外在一致性,又與當今社會發展需要提高人的科學素養形成內在一致性。
科幻小說是探索未來各種可能的最好形式,它既可以使孩子為未來作思想准備,也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創造未來。

⑶ 科幻小說中譯英翻譯策略論文有何創新點

要每天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每周都把當周的實驗整理成 word 和 ppt 的形式,及時總結失敗原因以利於進一步實驗,整理成功的成果,把它們做成類似於你要發表期刊要求的圖片和表格的形式,這也是論文寫作的一部分。

⑷ 要科幻小說英文定義和由來以及科幻小說有關的知識,要英文的!英語版,最好有翻譯~謝謝

The science fiction is defined as a form of modern literature which is intended to predict future of human world and inspire human imagination and novelty of scientists. The War of the Worlds (1898) is a science fiction novel by H. G. Wells. It describes the experiences of an unnamed narrator who travels through the suburbs of London as the Earth is invaded by Martians.It is the earliest story that details a conflict between mankind and an alien race.Jules-Verne may also be deemed as contributinga lot to this writing style.The great popularity of this writing style arose from The Instrial Revolution ,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loration of unknown world .
科幻小說是當代文學的一種新形式,旨在預測人類的未來,激發人類想像和科學家的創造精神.1898年的"地球大戰"是威爾斯創作的科幻小說,它描述了一位無名氏在倫敦郊區旅行期間偶遇火星來客的故事.這是最早的描述人類與外星物種爆發沖突的小說.儒勒.凡爾納對科幻小說的盛行也貢獻巨大.科幻小說的盛行源自於工業革命,因為正是這場革命提供了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動力.

⑸ 求一篇關於"假設有一天沒有了能源,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的科學幻想短文(不少於50字)

以幻想為主,科學的成份減少或完全沒有,包括三種,烏托邦科幻小說、鴛鴦科幻小說、文藝科幻小說。」《台灣科幻小說大全》503頁。這個分類的標準是很模糊的。僅作為資料收錄在此。 在《科幻的分類》(《科幻世界》96、4)一文中,吳定柏先生介紹了國外研究者在這個問題上的一些結論。比如,有的將科幻作品從外在形式上分為「趣味性作品、預言性作品、社會評論性作品」;有的從主題思想上將其劃分為「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兩類;有的依照題材不同將其劃分為「技術、人類利益、社會學和末世學」四類;有的則直接根據科幻構思所屬的科學門類進行劃分。 前蘇聯科幻作家在研究西方的科幻小說時,認為西方的科幻作品敢於想像幾百幾千年後的未來,而當時的蘇聯科幻顯然沒有這么「遠」。於是便有遠科幻、近科幻的奇怪分類。當然,那些蘇聯科幻作家並非要把這對概念變成一對基本概念,只是用它們來描述自己的某種觀感。但科幻中的幻想之分遠近,確實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總得來說,與科幻文學已經積累得很豐富的文本相比,對其分類進行的理論探索是遠遠不夠的。 被種種分類搞得頭疼的某些科幻作家,乾脆就反對一切分類。他們認為,科幻作品只分好壞,有人讀的科幻就是好科幻,沒人讀的就是次科幻。這么分就行了。這樣就避免了無休止的,看似也無意義的爭論。 其實,搞清科幻小說的內部門類在實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前所述,科幻文藝本身就是從大文藝中分化出來的一個類型文藝。科幻在成熟過程中,內部又不停地分化。這個過程其實就是讀者細分的過程,也是作者分化的過程。擅長寫這類科幻的作者不擅長寫那類科幻;喜歡看這類科幻的讀者不喜歡看那類科幻。對於作者來說,哪些讀者是自己的目標讀者?對於出版社、雜志社來說,哪些讀者是自己的消費群體。他們絕不能不考慮這個問題。 這其實是一個要不要分灶吃飯的問題。科幻的家業大了,以前混在一起的幾個兒女,要不要分開另過呢?如果考查一下對於某部科幻作品的批評意見,會發現其中有很多都是沒有分家帶來的後果:持這些批評意見的讀者,根本不是這類科幻作品的讀者。但他們認為,科幻應該是鐵板一塊,只有自己那一類才是正宗。而被他們批評的作品恰好不屬於這個「正宗」。 從邏輯學的角度講,要進行劃分必須先確定劃分的依據。總的來說,以上那些劃分工作在確定依據方面作得都不夠深入和清晰,導致分類的結果也含糊不清。筆者的分類標准,是一個敘事學的標准:主要事件和次要事件。 敘述的事件不僅有上述邏輯上的關聯,也存在著等級的區分,即不僅有橫向的、水平的聯系,也有縱向的、垂直的區分。在敘述的事件中,一些事件顯然比另外一些更重要,即一些是主要事件,一些是次要事件……前者是敘事闡釋語碼的重要部分,它通過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來推進情節……而「次要」的事件在這種意義上卻沒有這樣重要,即使省略也不會影響整個情節的邏輯,盡管這種省略會給小說的審美價值造成損害……它們的任務是豐富、具體和完成中心事件。 劃分作品,首先要挑出它的主要事件。具體到科幻而言,科學是科幻的源文化。對於不同的科幻作品來說,它的主要事件和客觀的科學技術知識之間有什麼樣的聯系,是筆者進行分類的基本標准。以此為據。認為科幻小說至少劃分為以下六大門類:預言類科幻、創意類科幻、象徵類科幻、傳奇類科幻、反科幻和元科幻。
編輯本段創意類科幻
不同觀點
雷金納德·布萊特諾(Reginald Bretnor)認為:科幻小說是基於關於科學和它的合成技術的人類體驗的理性的思考。 海因萊因認為:科幻小說表現了對被視為科學方法的人類活動之本質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時對人類通過科學活動收集到的大量知識表現了同樣的理解,並將科學事實、科學方法對人類的影響及將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反映在他的小說里。 雨果·根斯巴克認為科幻小說是幫助讀者吸收科學知識的糖丸。 他們的觀點都不錯。但他們只是談到了一類科幻小說——創意式科幻小說。在這類小說中,作者從自己的一個獨立創意出發建構小說的主要事件,他要運用科學知識,以真實性為目標來完善這個創意。最重要的是,這個創意和真實的科技前沿毫無關系。 凡爾納第一部科幻小說《地心游記》,便是典型的創意式科幻。某篇文章曾經把這部小說當成「凡爾納失敗的預言」。但從小說開端部分,作者引用大量的地質學成果來看,凡爾納完全知道地心是實體而無空洞。他塑造一個「地中海」世界,完全是因為其藝術趣味。 在《太陽系歷險記》中,這種創意式科幻的思路得到進一步貫徹。一顆小行星接近地球,帶走部分陸地、海洋和三十六個人,而地球上其他人一無所知。以當時自然科學的常識而言,以及凡爾納的知識水平,他不可能真的認為會發生這種事。從創作構思的角度看,他首先是建立了這么一個創意,然後堵塞進各種相關知識,令它「逼真」。 到了威爾斯那裡,創意式科幻更為自覺地發展進來。時間旅行、隱身人、外星人入侵、神食、異度空間,……這些都和當時的科學研究沒有任何關系。威爾斯先把它們構想出來,然後再綁上知識之線,令它們看上去很真。 當時,凡爾納和威爾斯曾經有過爭論。前者認為,自己寫的是真科學,威爾斯寫的是想像中的科學。其實,這正是預言類科幻和創意類科幻一種不自覺的碰撞。只不過當時,科幻作品整體上數量就很少,風格流派也不可能清楚地表現出來。 威爾斯後來又被人稱為現代科幻之父,以筆者的理解,這個「現代科幻」,正是創意式科幻。因為它完全離開了科學這個源文化的臍帶。作者可以海闊天空地去假設,然後再採集來相關知識,進行整理。
代表作品
比如一篇名叫《追趕太陽》的科幻小說。故事的情節是:一個月球考查隊發生了事故,失去了能量。惟一倖存的女宇航員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須在失去能量的條件下保持宇航服的溫度。於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趕太陽」,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內始終保持在陽光下。這裡面的線索便是,由於月球重力小於地球,人可以憑借體力在一個月球日內環繞月球一周。阿西莫夫的《血濺音樂鍾》講了一個探案故事。最後破案的線索,是嫌疑人由於剛剛從月球返回,身體無法適應地球的重力。這些都是將創意設置在天文學基礎上的例子。 阿西莫夫著名的《奇異的航程》更為典型。這篇作品描寫科學家將人縮小到細胞大小,進入人體內遊走航行。該作品萌發了一個豐富的科幻題材亞類型,如美國影片《內層空間》,當代中國青年科幻作者周宇坤的《腦界》等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這個構思完全沒有科學上的可能性,從預言的角度也不及醫學上「葯物制導技術」、「納米機器人技術」,更接近現實。但這樣寫顯然是極為有趣的。有趣,這個文學上的目的,才是此類題材的出發點。 時至今日,被人們習慣上稱為「硬科幻」的科幻作品裡,除了極少數是預言類科幻外,絕大部分是創意類科幻。科幻界一直沒有把兩類作品劃分開來。其實,關注一下同一個經典作家的不同作品,會有助於我們弄清這個問題。比如,別利亞耶夫創作的《種海人》,完全反映了當時海洋開發的前景。而其《躍入虛空》,更是在學習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專著後構思的。齊氏自己也寫過科幻小說來宣傳自己的思想,但影響力不大。所以欣然命筆,為這部長篇寫了前言。 而他的《永生糧》、《飛人阿利埃利》,顯然和科學前沿無關。而《最後一個大西洋人》更是典型的純科幻創意。 創意類科幻里富含科學知識,但它與真實世界裡的科學研究完全沒有關系,而這正是許多科幻迷所不解的。所謂科幻是科學的溫床之類的說法,大多是對創意類科幻本質的誤解。
編輯本段象徵類科幻
當一物不僅僅是其自身,還能指代它物時,它就是一個象徵。比如一面紅旗、一顆紅星象徵著革命。一束玫瑰象徵著愛情。在許多作品裡,某人或者某物都不僅僅是其自身,而是某種象徵。比如玉皇大帝是封建王權的象徵,阿Q是精神勝利法的象徵。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形象,但在這些形象背後,又具有更加深遠的寓意性。 以象徵類的形象為主導的科幻作品,是象徵類科幻,又可以稱為寓言類科幻。這類作品的主要事件便是一個象徵,它的參與者多半也是象徵。 在《大機器停止轉動》中。撫養一切人又控制一切人的「大機器」幾乎沒有什麼細節,它就是整個機械社會的象徵。恰佩克被科幻界視為前輩,但在一些主流文學理論著作中,他則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羅素姆萬能機器人》被視為象徵主義手法的典型。這種機器人(其實是生化類人造人)只是一切被造物的象徵。在《鯢魚之亂》中,鯢魚的生物狀態、生理特點被刻畫得細致入微,但那既不是科學預言又不是簡單的創意。它是納粹主義的象徵。 庫爾特·馮尼格特(Kurt Vonnegut,Jr.)的短篇科幻小說《哈里森·伯傑隆》就是一篇優秀的科幻寓言,它諷刺了絕對平均主義:未來的美國成為一個絕對平等的國家,設置各種制度使人平等(平庸),漂亮的人要戴上醜陋的面具,高大的人要背著「障礙袋」生活。人們熱愛平庸,反對優秀。在這里,面具、障礙袋都是象徵,象徵著社會抹殺個性的無形力量。馮尼格特絕不可能真的認為,真的會出現這類社會制度。 在《鋼窖》、《飛城》、《法官爵德》等科幻作品裡,都存在著與農村和農業完全無關的超現代化城市。城裡應有盡有,城外一片荒涼。這類城市則是科幻作家城市觀念的象徵。在第七卷里,筆者還要詳細分析科幻文藝中特殊的城市觀念。 中國最早的寓言類科幻小說應屬老舍的《貓城記》。在這部作品中,貓人社會顯然就是老舍心目中諸多中國社會陰暗面的象徵。在《溫柔之鄉的夢》中,機器人妻子顯然不是一個科學發明,作者根本沒有描寫它的技術細節。它只是個象徵,是某些男人對於完美妻子的錯誤觀念的象徵。在劉維佳《高塔下的小鎮》里。高塔及小鎮都是象徵。前者象徵著固步自封的思想傾向,後者象徵著這種思想傾向支配的社會。 一部作品是否以象徵為主,要看作者的創作意圖。但現在中國科幻作家很難找到發表空間,直接表達自己的創作意圖。至於外國科幻名家,他們的作品被反復翻譯,他們對於這些作品的解釋卻很少有翻譯家關注。這些現實問題,都給人們判斷「象徵類科幻」帶來了難度。在這里,筆者舉一個象徵類科幻創作意圖的實例。2003年一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這部作品虛構了一個十三歲以上成人全部死亡的世界。在小說的後記中,作者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創作思想: (失去父母的支持)這也是全人類最恐懼的事,這恐懼深深地根植於人類文明之中,使得古老的宗教在今天仍然存在,並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面對黑暗而幽深的宇宙,人類徒勞地想抓住一雙並不存在的手。從這個意義上講,現在的世界已經是這篇小說中所描寫的孩子世界了。全人類就是一個找不到雙親之手的孤兒,心中充滿了恐懼和茫然,同時,任人性中幼稚和野性的火苗燃起,最後燃成了瘋狂的毀滅之火……我們甚至遠不如小說中的孩子們幸運,在大學習中沒人教我們。《超新星紀元》322頁。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這部場面宏大、情節曲折的作品正是一部寓言科幻。 在科幻小說中鑒別出象徵類作品是很困難的。任何象徵類作品都有表面意義和象徵意義兩個層次。《狂人日記》的表面意義是一個迫害妄想狂患者的病理記錄。《阿Q正傳》的表面意義是阿Q的個人生活鬧劇。問題是,理解這些作品的表面意義很容易,於是,讀者在閱讀時的智力活動,自然轉向探索其象徵意義。而科幻作品對於相當多非科幻迷來說,理解其表面意義就已經相當不容易。更談不上一窺後面的象徵意義。《逃出憂山》的表面意義是什麼呢?為什麼憂山市一夜過後,人跡皆無?這類問題可以把讀者困擾到最後而不得其解。更談不上理解其幕後寓義了。 科幻小說中象徵作品數量少,和科幻小說題材有關。主流文學所熟悉的象徵主義作品,多數取材於現實生活。是常識中司空見慣的東西。作者用扭曲、誇大、變形的方法加以表現,取得特殊的效果。可謂以虛記實。而科幻小說本來就取材於生活中不熟悉的東西,內容本來就虛幻,表現手法上再虛幻,很容易成為無法理解的文字謎語。
編輯本段傳奇型科幻
德爾·雷認為:科幻小說是採取娛樂的手段,以理論和推理試圖描述種種替代世界的可能性。它以變化作為故事的基礎。這種說法也只概括了一種科幻——傳奇類科幻。 傳奇類科幻的主要事件既不是科學預言、也不是創意,而是其它類型文學里都有的故事套路。比如戰爭、冒險、偵探、愛情等等。在雨果·根斯巴克為科幻小說定名前,科幻小說被賦予許多名稱,其中主要的一個就是「科學傳奇小說」 對於傳奇類科幻,雖然以前並沒有人把它們單列成一類,但許多科幻作家們對此作過描述,如:「今天我們所認識的科學幻想故事。雖是各種故事中最年輕的一種。但與源流最為久遠的探險故事,卻有著深厚的淵源,有時甚至難分彼此。涉獵過科幻小說的讀者都會發覺,在這些作品中,很大部分都有探險的成份」(李偉才《超人的孤寂》) 「太空戰斗代替了羅馬的競技場,地球人殺外星人代替了獅子和基督徒的戰斗。」(布賴恩·奧爾迪斯《世界科幻文學運動》轉引自《九七北京國際科幻大會論文集》) 「科幻里新奇、吸引人的東西,等於武俠里的機關布景、比武時各種招術一樣。」(張系國《台灣科幻小說精選》) 如果單就數量而論,中外科幻文學積累到目前為止的全部作品中,傳奇類科幻小說佔了大多數。比如「太空劇」,比如衛斯理系列中的科幻作品,主要便是傳奇類科幻。阿西莫夫雖然擅長創作創意式科幻小說,但他的代表作《基地三部曲》是典型的傳奇類科幻。 不少對科幻文學持「正統觀點」的人輕視傳奇色彩的這一門類,甚至認為它們是「偽科幻」、「邊緣科幻」。筆者對此是不敢苟同的。傳奇類科幻並非不能達到藝術上的高峰,只不過它的核心與科學無關罷了。 切不可認為,傳奇類科幻小說就是通俗類科幻小說,作者寫作這類小說都是出自商業目的。事實上,許多作者愛寫這類作品,只是抱著游戲性的動機。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的創作猶如兒童的游戲,兩者均以認真的態度和極大的熱情創造出一個幻想的世界。《文學理論要略》童慶炳主編,86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如果說,其它類型的科幻小說在這方面表現得還不是太明顯的話,那麼傳奇類科幻小說突出地體現了創作的游戲性質。
編輯本段反科幻
反科幻指的是,小說的主要事件假借了典型的科幻小說中的超現實情節,但最後卻證明那些超現實現象並不存在。 反科幻里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是美國電影《摩羯星一號》:美國政府為了同蘇聯進行太空競賽,偽造了一次「登陸火星」之旅。三個宇航員在一處秘密基地搭起的火星布景前表演太空飛行。事後,美國政府欲殺之滅口,一個倖存者歷盡艱辛,闖入公眾視野,揭開真相。 小松左京的科幻短篇《抉擇》就是一篇典型的反科幻小說。主人公來到一個秘密經營時間旅行的地下公司里。對方告訴他,公司是由從未來回到現在的人經營的。他們都是反抗「時間管制」的英雄。未來有無數的可能性。如果顧客交足夠的費用,他們就可以送他到選擇好的那個「可能性」中。和一步到位的時間旅行不同,顧客仍然處在原來的時間里,只是未來會一點點變得不同。為此,他們播放了三種未來供主人公選擇:科技發達的未來、田園風光的未來、被核武器毀滅的未來。 小說通過矮個子男人的口講述了大量時間旅行的知識,煞有介事,構造了一個真正科幻小說的氛圍。最後,主人公選擇了被核武器毀滅的未來去冒險。小說詳細描寫了他通過時間選擇裝置的感受:完全的黑暗、頭痛、眩暈、惡心……但實際上,三段未來世界的圖像是科幻電影剪輯,穿越時空的感覺是騙子們用葯物形成的。整個時間旅行本身就是一個騙局。 中國科幻作品《郝拉德教授的時間跳躍器》也是拿時間旅行開玩笑的反科幻小說。這篇小說里的異象比《抉擇》更多:未來人可以透過時間機器而不發生碰撞,時間旅行家看到了自己的墓地,他想抓住未來世界的石頭卻抓了個空……結果這些都是心理醫生郝拉德醫治心理病人托馬斯的安排。 拿外星人開玩笑的反科幻小說也有不少,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作家江戶川步亂的《宇宙怪人》。在這篇小說里,一個能夠凌空飛行的外星人大鬧東京,而且神龍不見首尾。最後人們才偵查出,那是一個名叫「怪人十二面相」的民間科學家設計的騙局。 反科幻小說不都是諧趣小品,也有嚴肅風格的正劇和長篇。日本作家松岡圭佑的成名作《催眠》就是一個代表。該書1997年10月一經問世,即榮登暢銷書排行榜,迄今銷量已逾百萬冊。它還被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小說一開始,便是一個神秘女人出現在風雨交加中,機械地聲稱自己是宇宙人。但最後經過反復偵查和嚴密推理,發現她實際上是一個人格分裂症患者。 更有些作家利用反科幻小說的特點,表現深刻的主題。英國女作家托尼斯·李的短篇科幻小說《過眼煙雲》就是一例。該篇的主人公賈娜是個離群索居,百無聊賴的中年女子。終日想入非非。有一天,她遇到一個跳傘的飛行員,這個人在落地時頭部受傷,失去了記憶和自理能力。賈娜認定他是外星人,將他帶回家,視為上帝的禮物藏起來。在相處中,她怎麼看怎麼覺得飛行員是外星人,認為他的周圍布滿了奇跡。在小說中,那些奇跡都是典型的科幻小說的情節,但卻一件也沒有真正發生。最後,偏執的賈娜槍殺了飛行員,並將他偷偷埋藏。整篇故事裡所有「超現實」情節都是賈娜的胡思亂想。這篇小說傳神地描繪了「自我中心性格」,既把幻想當成現實的不良性格傾向。 對於筆者給出的科幻小說的定義來說,反科幻小說是一個漏洞。嚴格地講,由於沒有任何超現實情節,這類小說完全應該被劃分出去。但是,這類小說又完全是從科幻土壤上誕生的。它的作者往往是典型的科幻作家,作品發表在科幻雜志上,給科幻迷看。並且,也只有科幻迷,才能看得懂其中的機關。《摩羯星一號》被收錄進英國人主編的《彩圖科幻網路》。說明一些外國科幻研究會者也注意到這個反常。
編輯本段元科幻
反科幻確實是科幻中的異類。但它的數量很少,影響也小。另一類科幻小說數量和影響都更小,但在邏輯上必須要把它們劃分出來。因為它們無法歸入其它類型。那就是元科幻。元科幻作品的主要事件來自其他人的科幻作品,或者以現實中存在的科幻作家為事件發起者。它們顯然是一種文學游戲,是科幻界人士向前輩和朋友致敬的方式。但這類作品又完全是科幻文學,而不是一般的傳記:它們的情節是超現實的。 在《1997年美國最佳科幻小說集》中,有一篇名叫《哥倫布號》的小說。小說中的人物前往美國佛羅里達的坦帕,考證凡爾納《大炮俱樂部》中的那尊巨炮是否真的存在。作者詳細地描述了鑄炮的現場,把凡爾納小說中的虛擬現實變成自己的虛擬現實。同一個選集里,還有一篇名叫《一個貧瘠之冬天》的作品。作者沃爾夫頓以威爾斯在《星際戰爭》中描寫的火星人入侵地球事件為背景,描寫了英國本土之外的戰場。在科幻片《新科學怪人》中,「弗蘭肯斯坦」的孫子生活在二十世紀,是一名醫學家。他完全不相信祖父曾經製造過「科學怪人」。但是,祖父一個僕人的孫子找到他,帶著他找到了祖父的秘密實驗室,並且又製造了一個科學怪人。這個科學怪人誕生後,所經驗的事件和瑪麗·雪萊的原著幾乎完全一樣,只不過每個事件的結果都是喜劇。 還有一些元科幻作品以真實的科幻作家為素材。在《科幻之路》第四卷中,有一篇名叫《2080年的世界科幻小說大會》的趣聞。小說以被毀滅性戰爭拉回到中世紀的人類社會為背景,描寫了2080年一群科幻作家,劃著木船集中到一起,點起油燈,紀念以前的科幻作家。被提到的有拉里·尼文、菲利普·迪克等人,還有一些真實存在的科幻電影,如《異形》。 無獨有偶,在《想像力宣言》的結尾處,也有韓松的一篇元科幻作品《星河的生日》。小說以科幻作家星河過生日,一些科幻界朋友前去祝賀為情節。時間定為1998年七月十日,是這篇作品創作時的幾年後。小說中不僅有星河,還有吳岩、凌晨、韓建國、於向昀、嚴逢等人。所有這些人都事業有成。而他們各自的事業,在創作小說的時候還只是個萌芽。 顯然,這些元科幻作品只是科幻圈內部自娛自樂的文字游戲。外人無法理解其中的樂趣。它們存在的意義,在於證明,科幻圈已經形成了一個文化圈。在這個圈子裡,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規則、甚至,自己的傳統。

⑹ 高分跪求 有關科幻小說的翻譯

強烈BS樓上2個人的回答!!!你們這種回答和噴Feng有啥區別?

我來回答LZ的問題,我所知道的國內翻譯外國科幻小說的代表人物是趙海虹老師,她現在好像是在蘇州大學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在今年某一期的《科幻世界》上,有詳細介紹趙海虹老師生平及其翻譯代表作的文章。如果LZ需要更多的資料的話,推薦你去《科幻世界》的天空之城BBS上發帖,畢竟科幻的問題還是需要科幻Fans來解答,你說是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⑺ 中外科幻文學發展目的

中國科幻小說的歷史
(Ⅰ) 背負起普及科學的重任
與瑪麗·雪萊夫人的《弗蘭肯斯坦》相比,中國的科幻小說創作起步是比較晚的。據有史可考的文獻紀錄,中國第一個關注科幻小說的人是被尊為"一代文豪"的魯迅先生。
1902年,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民族危亡與大變革的前夜,青年魯迅遠渡東瀛,在日本的弘文書院補習日文期間,魯迅根據日文譯本轉譯了法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凡爾納的名篇《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可以說是開中國翻譯科幻小說之先河。至於他的那句"導中國人之前行必自科學小說始",也早已廣為流傳。只可惜魯迅先生,自己並沒有一部原創的科幻小說作品流傳後世,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至於各中緣由,還有待遇進一步考證。
一般認為中國的第一部原創的科幻小說是1904年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說》,關於作者具體的其他資料便沒有尋找到。不過同時期的還有一位鮮為人知先驅式的人物是值得一提的,他就是徐念慈先生。
徐念慈(1875年-1908年),今江蘇常熟人,別署東海覺我。通曉日文和英文,擅長數學和寫作。思想進步,受西方啟蒙及科學思想影響頗深。1904年前後,與友人曾樸在滬創設小說林社和《小說林》雜志,並曾任譯述編輯。
本世紀初,徐念慈開始關注科幻小說。它先是翻譯了美國的西蒙鈕加武(我懷疑這是傳統譯法,但由於沒有找到通譯,所以只好採用原譯法)創作的《黑行星》,之後又參與審校了另外八部類似作品。1905年小說林社出版的《新法螺》一書中,收入了徐先生自創的一部隨筆性質的中篇小說《新法螺先生譚》(需要說明的是《新法螺》共收錄了三篇科幻小說,其餘兩篇是包笑天從日文本轉譯的德國科幻小說《法螺先生譚》和《法螺先生續譚》,這是兩篇文章都是談話體小說,"譚"通"談",原作者不詳)。在這篇文章中,徐先生運用了大量的筆墨描述了主人公縱橫於多姿多彩的月球、金星、火星等組成的外太空世界之間,並將諸如"衛星"、"磁極"、"離心力"、重力加速度、萬有引力乃至"造人術"、"腦電"、"循環系統"等這些即使是現在看來也並不落伍的概念運用自如,巧妙的穿插於文章之中,可見其功力不俗。我提醒需要大家注意,1905年的中國還處在晚清末期,在當時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能夠創作出這樣的文章確實是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關於清末民初的其他科幻小說作品及其作者的情況,可以參見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的《清末民初小說書系·科學卷》。

⑻ 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關系400字作文

論科學幻想與科學發展的辯證關系
論文摘要:
科學幻想對科學發展有預言作用,推動作用;科學幻想與科學發展,兩者相輔相
成,相互影響;同時科幻作品能改變人的科學思維。因而科學需要豐富的想像力,敢於幻想。但是
科學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發現。科學需要腳踏實地,求真務實,講究科學精神。如果不講究科學
精神而盲目地信任科學幻想,將會誤入歧途,阻礙科學的發展,故在看待科學幻想時要用向前發
展的科學精神。
關鍵詞:
科學幻想;科學發展;科學精神。
科學
:可理解為「人類已經找到的代表現實的真理知識內容」(即具體的科學知識)或
「科學真理的理論」(科學理論體系),也可能是「如何找到並區別稱為科學知識及科學理
論的方法」(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後者中,可能也包含科學哲學。
科學的發展可概括為:一是給出新的解決問題方式;二是試圖更簡約地理解自然現象。
科學幻想就是依據科學技術上的新發現、新成就以及在這些基礎上可能達到的預見,用
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
例如一篇名叫《追趕太陽》的科幻小說。故事的情節是:一個月球考查隊發生了事故,
失去了能量。惟一倖存的女宇航員要等待地球的救援。但她必須在失去能量的條件下保持宇
航服的溫度。於是,她便用步行的方法「追趕太陽」,使自己在月球的「一天」內始終保持
在陽光下。這裡面的線索便是:由於月球重力小於地球,人可以憑借體力在一個月球日內環
繞月球一周。
這是將創意設置在天文學基礎上,
體現了人類對科學方法的人類活動之本質和重
要性的理解。
科學幻想與科學發展是緊密結合,其關系如下:

⑼ 關於流浪地球的英文作文90字左右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真實得描述讀後感受。

正文:

Today, my father took me to see a movie called wandering earth. This movie is about the sun's rapid aging and expansion in the near future, and the earth is facing the disaster of being engulfed.

今天,爸爸帶我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

In order to save the earth, human beings have built tens of thousands of planetary engin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o escape from the solar system and find a new home. The earth and human beings have embarked on a journey of the universe which is expected to last for 2500 years.

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In the process of accomplishing this grand plan, countless people came forward and staged a legendary story.

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After watching this movie, I fell into a deep meditation: in our age, all people care about money and material, no one cares abou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uture.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關心金錢和物質,沒有人去關心環境,關心未來。

If human beings are like this, for their own greed, endlessly ask for mother earth, then the plot in the movie may soon happen to us.

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己的貪欲,無休無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那麼電影里的情節,也許會很快發生在我們身邊。

With climate change, animals disappearing, rivers drying up and land barren, human beings will face the challenge of survival.

氣候巨變,動物消失,河流乾涸,土地貧瘠,人類將面臨生存的挑戰。

We should start from ourselves, take good care of the plants and trees around us, prot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et mother earth better protect our human survival!

我們現在就要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自然環境,讓地球母親更好的庇護我們人類生存!

熱點內容
好聽的小說推薦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1-20 05:40:24 瀏覽:274
末世快穿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0 05:08:47 瀏覽:317
帶霜及姓蘇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1-20 04:58:11 瀏覽:737
天龍八部武俠小說第一 發布:2025-01-20 04:08:34 瀏覽:903
最火小說排行榜2o19 發布:2025-01-20 03:50:05 瀏覽:764
網路小說的法則知乎 發布:2025-01-20 03:49:29 瀏覽:200
完本好看的玄幻小說主角老婆多的 發布:2025-01-20 03:47:11 瀏覽:318
男主名字叫張勁的小說 發布:2025-01-20 03:19:26 瀏覽:20
主角救魔女母親的武俠小說 發布:2025-01-20 02:46:28 瀏覽:316
星際科幻小說已經出版的讀物 發布:2025-01-20 02:17:50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