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海娃
1. 寶爸自白書系列: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
我的女兒馬上滿三個月了,她似乎已經學會了認人,從9月17日開始,她總是和我說很多毫無意義的嬰語,聽到我的笑聲也把嘴咧得很大。
她吃得好睡得香,每隔三個小時准准地醒來。
我和老婆把她放在中間,晚上每次她醒來時我們都能發現她已經把自己由原先的位置向前拱很大一截,直到頭頂到床邊護她的抱枕也不罷休,身子開始斜著繼續向前。
平時,老婆趁她吃完了奶心情正好時,總要小心翼翼地讓她趴會兒,但她已經不再哭鬧,而是好奇地東張西望,趴好久口水都留下來了也不願低頭,還伸著手蹬著腿,左邊笑一下右邊笑一下,偶爾還響亮地喊兩聲,直到累了才開始抗議,但就是這樣也不捨得低頭休息會兒,這份力量讓大人們嘖嘖稱奇,看來她快該學會翻身了。
與此同時,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變化似乎也挺不小的,可以說種種變化基本都是女兒帶給我的,而且重要的是這些變化也基本都是朝著好的方面在前進,讓我不得不在她睡著後思考思考。
在認識上,我想明白幾個事兒。
首先,我老婆愛我,是不以我和我父母的關系為轉移的,這一點是正確的,那麼大方向就是好的,其他細枝末節我可以和她慢慢討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其次,我愛我老婆,是不能只看小處忽略大處的。我不能因為自己上班了,老婆還在休產假就以孩子紅屁股或者老是吐奶為理由指責她帶不好也帶不了孩子,無形中這也忽視了她的大部分付出。
在性格上,從前我的脾氣急躁,相當急躁。
怎麼個急躁法?
一個人呆著晚上加班的時候,腿碰到桌子,疼了,也要罵娘。這是多麼愚蠢,多麼狹隘的表現,自己碰了,還要罵桌角!
古人講慎獨慎微,原來說的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才見其本性,比如一個人在家過周末我必是胡湊合一天,卻總怪老婆不好好吃飯,家裡有菜還要出去吃小吃,再比如我准備在大廳值班的時候讀一天書卻往往看視頻耗去大半天,卻總怪老婆抱起手機就放不下來,修身養性,還真得從獨處時做起。
我老婆的性格也偏急躁,而且一點點事情能聯想好多,講道理更是行不通,認准了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也不願低頭服軟,很多次,哪怕是隨口聊兩句,也被她認作批評教育,從而轉變為人民內部矛盾開展家庭斗爭。
兩人在一起,磕磕絆絆不少,但說白了,都是事關重大的雞毛蒜皮。
年輕讓我們都不願正面面對,問題積壓久了,吵得再凶也無濟於事。
矛盾越積越深、越來越多,一說起來,兩人之間總是陷入羅列罪狀和自我標榜的惡性循環,既不願低頭反思自己,也深知互相離不開對方,於是一邊埋怨結婚太快看走了眼,一邊不情願地主動做些小修小補,以期日子還能繼續過下去,遇到值得開懷大笑處,就暫時忘卻心裡的疙瘩,繼續過那明知尚未相對釋懷泯恩仇,卻也依舊賞心悅目美美與共的小生活。
我們都知道,兩人都不是胸襟開闊比較大氣的類型,否則走不到一起。
我們也都不知道,沖冠一怒的時候,說的話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甚至雙方父母的感受,做的事也全然無視戀人的付出與擔當,心裡的想法更是偏激到極點,鑽牛角尖,不顧一切,就差重炮一將來個絕殺無解。
但有了孩子,一切都不一樣了。
孩子應該生活在比起我們更美好的世界裡,這裡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怎樣做合格的父母,給她什麼樣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以便她養成科學、 健康 、規律、向好的習慣,以便她鍛煉出樂觀、積極、平和、優雅,既不輕易言棄也不一條道走到黑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界,以便她長大了能用自己的人生證明「一代更比一代強」的箴言絕非妄語。
第一步,就是要改呀,改變我們自己,改正我們的錯誤,彌補我們的缺陷,匡正我們的得失,平衡我們的弱點。
我們不得不改,沒法不改,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啊!
而且我們明白了,就算一時半會改不了,那也得學會收斂。
因為學會收斂只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隨性而為張揚到底的心氣和行為已經和我們分道揚鑣,收放自如我們也還差得很遠。
我們當然明白,離我們真正理解藏拙於巧、用晦而明這些詞語還差著好幾個從「不惑」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階段。
在三十歲上,我們看到不少,也聽到不少。
我們不想自己天天打著麻將諞著閑傳卻怪孩子學習不上進。
不想自己天天抱起手機就放不下來卻怪孩子不認真讀書。
不想自己以話把子作為一切場合的開場白和結束語卻怪孩子出門不漲面子。
不想自己沒有規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卻怪孩子丟三落四嘴上沒毛。
不想自己混吃等死卻怪孩子虛度光陰。
不想自己靠父母謀職卻怪孩子坐吃山空。
不想自己不尊重老人卻怪孩子白眼狼。
不想自己固執己見卻怪孩子心胸狹隘。
不想自己不學無術卻怪孩子胸無點墨。
不想自己外強中干卻怪孩子沒有本事。
不想自己揮霍無度卻怪孩子鋪張浪費。
不想自己呦五喝六卻怪孩子沒有素質。
不想自己重利輕義卻怪孩子交不到朋友。
不想自己一輩子投機鑽營卻怪孩子不懂規矩。
不想自己蔑視親情卻怪孩子不懂得孝道。
不想自己心口不一卻怪孩子早早學會了撒謊。
不想以搬弄別人家的是非為己任卻怪孩子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既不想讓她從小活在雞飛狗跳的環境里,也不想她長大了逆來順受毫無主見。
……
有了孩子,很多事自然而然得考慮。
她小,什麼都不懂,開出生證明、落戶口、辦社保、打疫苗自不必說,我老婆特別操心她的 健康 ,這些事兒也都是她跑下來的。
而我也總是在想,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總得用心去想。
擱在從前,我會覺得《局外人》是很有意思的討論,但有了她,我一點也不希望她成為莫爾索,至少是什麼大起大落都經歷過再成為也行,可千萬別什麼都沒經歷過就對這個世界消極以待。
性格上我既不希望她成為赫敏那樣的學霸,也不希望她成為盧娜那樣的瘋姑娘。
事業上我既不認可蘇東坡的「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也不想讓她為了某個宏大的母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歸宿上我更主張她心平氣和安安穩穩,像盛姐說的那樣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別冰雪聰明得像王琦瑤卻落得結局凄慘,更別糊塗悲慘得像李寶莉一樣勞碌半生一無所有。
對於我自己,在工作上,因為有了下一代,自然更加懂得了什麼是責任,想干好,更想著花樣干好。
她剛出生的時候,母親睡次卧,她們娘倆睡主卧的床,我在床邊打地鋪,因為怕我睡著了亂動壓著她。盡管我睡覺一直很老實,還是主動睡地板,天氣轉涼的那幾天還拉了肚子,但看到她越來越好,越來越有規律,還是覺得很值得。
我寧願守著她睡著再悄悄地下床去廚房裡喝一點酒抽幾根煙,完事後洗漱一新再躺到她旁邊,也不願再參加任何晚間的聚餐。
因為我知道一旦去了,不從七八點吃到凌晨回不到家,一身煙酒味兒也只能睡沙發。
在我看來對於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花錢,不是送她學這學那,而是陪伴。
我母親常年做育嬰嫂,她常說現在的很多小孩從小缺愛,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卻唯獨因為特別珍惜父母在身邊的時光而顯得善於依賴,父母在的時候黏在身上,離開的時候哭得死去活來。
她還說我小的時候天天圍在她身邊,干什麼都媽媽媽媽個不停,上學了什麼時候回到家第一句也都是「媽媽」?聽到回應了才能心安,才能再去干其他事。
彼時的她常常想:要是像火車站上的小件行李寄存處一樣有個寄存孩子的地方多好,哪怕把我寄出去一天她也能輕松好多……
現在的我明白,這裡面除了因我成年後去了外地不在她身邊的感懷,更多的是養育孩子的理性思考。
現在的我老婆每天必備的功課就是聞屎,她拉的每一泡屎,她都要細細地近距離看過,近距離聞過,那顏色是既不偏金黃也不發烏綠的土黃,那氣味是略帶一點點酸味和一點點臭味的感覺——她才放心。
小孩子身上的每一寸地方都是一天天一點點地在長大,即使朝夕相處也不一定能覺察。
某天,我們突然發現:呀,她的手都這么大了,她的身子都這么長了,才一下子感覺到她長得快。
剛開始時,她的手又細又小,我剪一個指甲都要出一身大汗。
後來,發現吃奶吃到一半的時候特別好剪,揪哪個手指是哪個手指。
再後來,她的指甲,吃奶的時候我能剪,睡著的時候我能剪,醒著手腳不停地揮舞時我還能剪,那種成就感絲毫不亞於自己寫了一篇好文章或者工作中完成了一項大活兒。
你想啊,她醒著的時候無疑更考驗耐心,既要溫柔地哄騙:「哦,還剩四個手指了,你不要亂動,安安靜靜地呆一會兒,知道嗎」,也要果斷地出手,看準時機就是一刀,靜待時機再來一刀,完了摸摸光不光滑,嗯,可以,這樣就不會把臉挖爛了。
……
就在她學會毫無意義的對話的前一晚,老婆突然無緣無故地發燒到39 ,不敢驚動睡下的老丈母娘,網路一查,最靠譜的應該是漲奶所致,於是吸出奶水拿溫的濕毛巾給她擦身,好不容易降了溫,到37.5 了,睡了沒一個小時又燒到38.5 ,那一晚不敢再繼續餵奶,折騰到天亮,趕緊給單位和社區報備,請了假去醫院。
那時疫情剛剛過去不久,警務站的車開道送我們去醫院,還必須去新市區指定的五附院。
放下老婆,繼續拉著老丈母娘和女兒去醫學院體檢,前面一直不能出門,她的疫苗和42天體檢都沒做,也不敢耽誤。
恰巧醫院周邊的車特別多,我們只好把車停在西八家戶路上,抱著她徒步去醫院,往返於兒科、B超室之間,所幸小寶寶出奇地乖,做透視時特別配合,天幸胯骨和顱內均已正常,離打疫苗又近了一步。
那天,老婆的檢測結果出爐,確實是急性乳腺炎,醫生開了頭孢,叮囑一周不能餵奶,還高抬貴手沒讓留觀三天。
於是我又回歸了奶農歲月,晚上喂她吃完了奶瓶子就開始給老婆擠奶。
奶既不用存,就墊個舊衣服全擠在上面,這時不存在不通的情況,稍微使點巧勁大量的乳汁就噴涌而出,比起剛生完的時候容易多了,但要徹底擠出深處的疙瘩,還得費不少周折。
9月18日我值班,當晚老婆為了擠出硬塊,一直昏昏沉沉地堅持到凌晨三點,後來我也從她那兒學到了手法,老丈母娘也全力以赴地調整了清淡少湯的飲食,那幾天還算順利。
19日是周末,我回去趕緊讓她倆休息休息,自己抱著海娃去買菜,地下室的賣家們都好心地幫我把菜裝進背後的書包,下午我們又帶老丈母娘去做了頭發,大人們的心情還是調整得不錯。
20日凌晨4點,吃完了奶,她竟然笑得哈哈哈的,聲音清亮得出奇,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你笑什麼呢,大半夜的,睡吧,睡吧……」
23日,重新披掛上陣的老婆准備開始餵奶,又吃了一周奶瓶子的小傢伙也毫不介懷地叼上就大口大口地吞咽,這也讓老婆頗感欣慰,又多出一個誇獎的理由——「真乖呀,真是媽媽的好寶蛋!」
……
最後,王晉康寫過一篇科幻小說《觀察記錄:母愛與死亡》,用蒙太奇的手法雙線並進地展現了現實中的唐山大地震和100年後的舊金山大地震中兩位母親的生存選擇。當然故事都是虛構的,科幻作家的目的在於揭示技術的進步是否會導致人性光輝的衰弱,但那種探討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故事講述了兩次地震中和孩子一起被掩埋的兩位母親的不同命運。
唐山大地震中的母親沒有文化,但深愛著她的親生骨肉,因為一碗不存在的奶水被打翻而反復自責,無奈之下硬是用自己的血養活了孩子,但她最後沒有活下來。
舊金山大地震中的高知母親也深愛著自己被克隆出來、經人工代孕、由機器人照料的嬰兒,但找到牆壁里的供奶管子後優先自己吞食以儲存體力,雖然也為救孩子做出了努力,但抵不過飢餓的誘惑,經過理性思考,吃掉了死去女兒的手臂以換取自己撐到獲救。
這篇故事帶給我長久的震撼,在當下的認知里,我深深地被沒文化卻用生命救了孩子的母親打動,卻也時常感到自己對孩子的付出遠不及母親對我付出的多,也因此不敢對高知母親妄下斷語。
但是,看到這里,我想可能不想結婚的人、還沒要孩子的人也都會想要個孩子了。
因為我自己就是這樣,從前,我總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怎麼能照顧好孩子呢,根本就沒做好為人父母的准備,但有了孩子很多事情都自然而然,孩子就是希望,也是生命延續的意義所在,也是父母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一個契機。
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我變了,我變得沉穩,不再用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來嘲弄眾生,不僅因為我天天睡不了整夜覺,沒有足夠的精力去笑,也因為我認識到自己本就是芸芸大眾里的一粒塵埃,我得以身作則,也得努力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我變了,我變得耐心,不再在自己瞌睡的時候指責新生兒胡作非為,不僅因為我知道那是很可笑的事,而且同理心讓我意識到來找我溝通、辦事的人也各有各的隱衷,能在一起打交道也是一種緣分,很多時候耐心一點,相互之間的理解也會更多一點,誤會必然更少一點,有耐心是好事,是把事情辦好的一個輔助條件。
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我變了,我變得樂觀,不再聽風就是雨,也不再為著眼前的不順遂消沉度日,因為我看到在孩子這張白紙上寫下希望就會變成夢想,寫下失望就會變成迷茫,樂觀一點、積極做事,未知的明天里就會多一種向好變化的可能,誰說這個世界不可改變呢?
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我變了,我變得稍微心胸寬廣,不再糾結個人的進退得失,這個世界日新月異,就像小孩子一天一個樣,我們看到的遠不及沒看到的多,在現實中確實總會有更高更遠更美好的目標值得花功夫去追求,就算我真的什麼也沒有求到,最不濟還有我的孩子比我強。
撫養孩子是對父母的一場心靈試煉。我變了,我變得稍微能夠保持平靜,孩子會犯錯、會不分好歹,大人就不會嗎?大人都是長大了的孩子,也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任何太過熾烈的表達都會陷入「辯也者,有不見也」的旋渦,客觀公正全面地擁有自己的判斷力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撫養孩子,在工作、生活、學習方方面面的人生經歷中,我們要做的修行還有很多,很多。
(感謝熱愛閱讀的你,感謝善良的你)
2. 戰爭小英雄的故事
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只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沖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只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里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里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庄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里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說:「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一支吧!」
3.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兒童團團長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
4. 小英雄海娃故事
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只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沖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只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里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里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庄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里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說:「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一支吧!」
5. 一部網游、主角出來時打怪送了把帶升級的紅纓槍、後面心朋友死了而白頭、並大殺四方為朋友報仇…求這本...
你好,答案僅供參考!
抗日小英雄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於1928年,犧牲於1941年,河北省完縣人。他生長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在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村子裡,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那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你鬼子和狗漢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編輯本段]銀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張嘎
抗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編輯本段]送雞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只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沖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只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里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里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庄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里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說:「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一支吧!」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編輯本段]小說里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還鄉河,河裡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12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
雨來最喜歡這條緊靠著村邊的還鄉河。每到夏天,雨來和鐵頭、三鑽兒,還有許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魚,在河裡鑽上鑽下,藏貓貓,狗刨,立浮,仰浮。雨來仰浮的本領最高,能夠臉朝天在水裡躺著,不但不沉底,還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媽媽不讓雨來耍水,怕出危險。有一天,媽媽見雨來從外面進來,光著身子渾身被太陽曬得黝黑發亮。媽媽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臉一沉,叫他過來,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來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媽媽緊跟著追出來。雨來一邊跑一邊回頭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兒跑呢?鐵頭正趕著牛從河沿回來,遠遠地向雨來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來聽出了話里的意思,轉身就朝河沿跑。媽媽還是死命追著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來渾身光溜溜的像條小泥鰍,怎麼也抓不住。只聽見撲通一聲,雨來扎進河裡不見了。媽媽立在河沿上,望著漸漸擴大的水圈直發愣。
忽然,遠遠的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裡吹著氣,望著媽媽笑
二
秋天。
爸爸從集上賣葦席回來,同媽媽商量:「看見了區上的工作同志,說是孩子們不上學念書不行,起碼要上夜校。叫雨來上夜校吧。要不,將來鬧個睜眼瞎。」
夜校就在三鑽兒家的豆腐房裡。房子很破。教夜課的是東庄學堂里的女老師,穿著青布褲褂,胖胖的,剪著短發。女老師走到黑板前面,屋裡嗡嗡嗡嗡說話聲音立刻停止了,只聽見嘩啦嘩啦翻課本的聲音。雨來從口袋裡掏出課本,這是用土紙油印的,軟鼓囊囊的。雨來怕揉壞了,向媽媽要了一塊紅布,包了個書皮,上面用鉛筆歪歪斜斜地寫了「雨來」兩個字。雨來把書放在腿上,翻開書。
女老師斜著身子,用手指點著黑板上的字,念著: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三
有一天,雨來從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誦當天晚上學會的課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著了。
不知什麼時候,門吱扭響了一聲。雨來睜開眼,看見閃進一個黑影。媽媽劃了根火柴,點著燈,一看,原來是爸爸出外賣席子回來了。他肩上披著子彈袋,腰裡插著手榴彈,背上還背著一根長長的步槍。爸爸怎麼忽然這樣打扮起來了呢?
爸爸對媽媽說:「鬼子又『掃盪』了,民兵都到區上集合,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雨來問爸爸說:「爸爸,遠不遠?」爸爸把手伸進被裡,摸著雨來光溜溜的脊背,說:「這哪兒有準呢?說遠就遠,說近就近。」爸爸又轉過臉對媽媽說:「明天你到東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訴他舅舅,就說區上說的,叫他趕快把村裡民兵帶到區上去集合。」媽媽問:「區上在哪兒?」爸爸裝了一袋煙,吧嗒吧嗒抽著,說:「叫他們在河北一帶村裡打聽。」
雨來還想說什麼,可是門哐啷響了一下,就聽見爸爸走出去的腳步聲。不大一會兒,什麼也聽不見了,只從街上傳來一兩聲狗叫。
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到東庄去,臨走說晚上才能回來。過了晌午,雨來吃了點剩飯,因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紅布包著的識字課本。
忽然聽見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搖晃起來,窗戶紙嘩啦嘩啦響。
雨來一骨碌下了炕,把書塞在懷里就往外跑,剛要邁門檻,進來一個人,雨來正撞在這個人的懷里。他抬頭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區上的交通員,常在雨來家落腳。
隨後聽見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牆角那盛著一半糠皮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楞住了,「咦!這是什麼時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進洞里,說:「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別的院里去,對誰也不許說。」
12歲的雨來使盡氣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來剛到堂屋,見十幾把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他撒腿就往後院跑,背後喀啦一聲槍栓響,有人大聲叫道:「站住!」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後院跑去。只聽見子彈向他頭上嗖嗖地飛來。可是後院沒有門,把雨來急出一身冷汗。靠牆有一棵桃樹,雨來抱著就往上爬。鬼子已經追到樹底下,伸手抓住雨來的腳,往下一拉,雨來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兩只胳膊向背後一擰,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回到屋裡。
四
鬼子把前後院都翻遍了。
屋子裡也遭了劫難,連枕頭都給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著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用中國話問雨來,說:「小孩,問你話,不許撒謊!」他突然望著雨來的胸脯,張著嘴,眼睛睜得圓圓的。
雨來低頭一看,原來剛才一陣子掙扎,識字課本從懷里露出來了。鬼子一把抓在手裡,翻著看了看,問他:「誰給你的?」雨來說:「撿來的!」
鬼子露出滿口金牙,做了個鬼臉,溫和地對雨來說:「不要害怕!小孩,皇軍是愛護的!」說著,就叫人給他松綁。
雨來把手放下來,覺得胳膊發麻發痛,扁鼻子軍官用手摸著雨來的腦袋,說:「這本書誰給你的,沒有關系,我不問了。別的話要統統告訴我!剛才有個人跑進來,看見沒有?」雨來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我在屋裡,什麼也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把書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來心裡想:「掏什麼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氣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見他掏出來的卻是一把雪白的糖塊。
扁鼻子軍官把糖往雨來手裡一塞,說:「吃!你吃!你得說出來,他在什麼地方?」他又伸出那個戴金戒指的手指,說:「這個,金的,也給你!」
雨來沒有接他的糖,也沒有回答他。
旁邊一個鬼子嗖地抽出刀來,瞪著眼睛要向雨來頭上劈。扁鼻子軍官搖搖頭。兩個人唧唧咕咕說了一陣。那鬼子向雨來橫著脖子翻白眼,使勁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軍官壓住肚裡的火氣,用手輕輕地拍著雨來的肩膀,說:「我最喜歡小孩。那個人,你看見沒有?說呀!」
雨來搖搖頭,說:「我在屋裡,什麼也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凶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只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只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隻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的臉立時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來打個趔趄,後退幾步,後腦勺正碰在櫃板上,但立刻又被抓過來,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來半天才喘過氣來,腦袋裡像有一窩蜂,嗡嗡地叫。他兩眼直冒金花,鼻子流著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鬼子打得累了,雨來還是咬著牙,說:「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拉出去!」
五
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雲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
蘆花村裡的人聽到河沿上響了幾槍。老人們含著淚,說:
「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蘆花村的孩子們,雨來的好朋友鐵頭和三鑽兒幾個人,聽到槍聲都嗚嗚地哭了。
六
交通員李大叔在地洞里等了好久,不見雨來來搬缸,就往另一個出口走。他試探著推開洞口的石板,扒開葦葉,院子里空空的,一個人影也沒有,四處也不見動靜。忽然聽見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賣豆腐啦!」這是蘆花村的暗號,李大叔知道敵人已經走遠了。
可是雨來怎麼還不見呢?他跑到街上,看見許多人往河沿跑,一打聽,才知道雨來被鬼子打死在河裡了。
李大叔腦袋轟的一聲,眼淚就流下來了。他一股勁兒地跟著人們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別說屍首,連一滴血也沒看見。
大家獃獃地在河沿上立著。還鄉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里叫著。不知誰說:「也許鬼子把雨來扔在河裡,沖走了!」大家就順著河岸向下找。突然鐵頭叫起來:「啊!雨來!雨來!」
在蘆葦叢里,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還是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著蘆葦,向岸上的人問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興得叫起來,「雨來沒有死!雨來沒有死!」
原來槍響以前,雨來就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到河裡去。鬼子慌忙向水裡打槍,可是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已經從水底游到遠處去了。
[編輯本段]最年輕的抗日組織—抗日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盡管與敵人的斗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喂馬,為前線送干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干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盪,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
[編輯本段]抗日小英雄—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卧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庄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小學」,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6.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形象出自作品哪裡
抗日小英雄海娃的形象出自小說《雞毛信》
7. 小英雄故事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
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朴誕生在村裡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 侵佔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拱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裡, 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鬼子和你這個狗漢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把牙一咬,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漢奸!」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為了紀念王朴,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涌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裡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 電影《雞毛信》
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里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消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只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沖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裡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只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里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里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麼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喂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喂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庄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消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煙,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里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窗口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說:「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一支吧!」 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8. 《雞毛信》的主角是誰
主角是海娃。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
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8)科幻小說海娃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根據地龍門村有趙姓父子兩人,父親(舒適)是民兵隊中隊長,12歲的兒子海娃(蔡元元)則是兒童團團長。某天,趙父讓海娃給八路軍送一封有關攻打日軍炮樓的雞毛信,海娃裝扮成放羊娃趕著一群羊攜信上路。
路途,海娃遇到敵人,急中生智把信藏在綿羊的尾巴之下,逃過一劫。海娃被迫帶路,晚上卻趁敵人熟睡取信逃跑,中間信一度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海娃也再落敵人之手,這回,聰明勇敢的他將敵人引上了歧途,而敵人發現上當時,打傷了海娃的手,這時,八路軍趕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雞毛信
9. 紅樹林的海娃讀後感
「這些電網和水泥告示牌,把那綠色的深谷分成了兩個地方。這里是人類的樂園,那邊卻是各種各樣野生動物的天堂。」這段話,就出於著名小說家牧鈴的手中筆下。
這本書主要講了老牧工老金退休以後,忠實的牧羊犬阿蓬依依不捨,深受感動的場長於是決定讓它一起退休。在城市,阿蓬不能適應這里的環境而鬧出了許多笑話,又因為逮住了飛賊而受到敬重……好不容易被挑中當上動物演員,卻因救火負傷失去了當主演的機會。阿蓬傷愈後,場長帶他回鄉下老家當護林員,阿蓬也成了防偷獵,盜伐的護林犬。神奇而刺激的山林生活給它帶來了新的快樂。美麗的生活。
在書中,阿蓬一次一次地幫老金完成守護任務。戰勝瘋豺,打敗野豬……完全靠著阿蓬舍己為人的品質。在對付瘋豺的過程中,老金和阿蓬奮力抵抗,把瘋豺一隻只殺死,令豺狗的害人計劃一次次落空最終,老金和勇敢,兇猛的阿蓬滿身血污地戰勝了老奸巨猾的豺狗群。
阿蓬,你是我最好的榜樣,你勇猛,你頑強,你不顧個人安危,為正義而生。叢林,是你最好的歸宿。你在叢林中快活地生活工作,是我很開心。是啊,人人都有一個歸宿,無論是他們,還是我們,最終會走向屬於自己的歸鄉道路,重回自己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