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宇宙飛船
⑴ 求推薦有關於宇宙飛船,戰艦一類的科幻小說,最好是外國的。
《超級基因優化液》不知你看過沒有
我推薦這本書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1:這本書寫的主人公無論何時都沒有裝逼
2:這本書已經完結,不會出現太監
3:扮豬吃老虎是肯定的,腹黑更是必須的
4:不是種馬,不是那種看不見女人就挪不開眼,拔不動腿的人,用情專一,以至於很多女人都以為他有某些病.....(當然,他是沒有病的)
飛船什麼的,一上來沒有,一上來只是一個送快遞的小人物,不過很快就有了,到最後甚至有了旗艦。
下面是簡介
陰差陽錯,夏飛服用了一瓶沒有商標,沒有日期,沒有說明,沒有產地的四無基因優化液。
我們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相傳,在不知多久的時間之前,人類曾經高度發達,製造出了智能機器人等高端設備,但是某日,機器人背叛,將古人類毀滅。殘留的人類之火最終頑強地生存,並不斷發展壯大,最後
再一次繁榮起來。
另據傳說,宇宙中大量的種族都會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被某種力量操控毀滅,具體原因不明,解決方法是擁有泰坦,傳說中無比強悍的戰艦。
他信奉:「風險與回報成正比。」
「我認識的只有兩種人,敵人和朋友,凡是敵人全部都要死!!!」
⑵ 求書名,很小時候看的科幻小說,講的是一艘已經被遺棄在宇宙的飛船,經歷漫漫歷程後變成了具有智能的生命
《星際旅行系列--首次接觸》作者:吉恩·羅登貝里
⑶ 科幻小說,一艘宇宙飛船,在宇宙中行駛找什麼,後來想返回地球,莫名其妙就到了一個可能是平行宇宙的地球
這部小說叫做《星際迷航》。
隨著科學的進步,宇宙飛船的速度在不斷提高.但是不管怎麼提高它都會有個極限速度,那即是光速.任何物體的速度都不會超越光速,所以說宇宙飛船的速度達到光速3X10^8 m/s已經是極限了.
⑷ 找一本關於宇宙飛船的科幻小說
今天推薦5本宇宙星際類小說,主角與宇宙飛船合為一體,在宇宙中不斷進化 第一本:《深空之下》
⑸ 三體中宇宙飛船名稱有哪些
太平洋號、自然選擇號、量子號、藍影號、青銅時代號等。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系列長篇科幻小說,由《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第一部於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雜志上連載,第二部於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則於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其第一部經過劉宇昆翻譯後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作品評價
《三體》以氣勢宏大的故事架構、瑰麗新奇的科學想像、濃郁樸素的人文反思,寫成了一部帶有崇高意蘊的太空史詩,征服了廣大讀者。《三體》所體現的,是高級別、高水平的想像力。個中關鍵,在於幻想的自洽。劉慈欣提供的,是一部純粹的「硬科幻」作品,是一個與科學理論、邏輯推演都自洽的世界。
⑹ 求幾部好看的科幻小說。最好是太空大戰的那種,有宇宙戰艦,宇宙探險等內容
1、銀河英雄傳說,田中芳樹大神史詩級著作,不解釋。
2、三體,依然不解釋。
3、星空之翼,星戰類的小說,以飛行員為主角,主要設定參考太空堡壘暗影編年,星球大戰、銀河飛將、自由槍騎兵,戰機類小說,非機甲類,也不會寫得玄之又玄,或者什麼一挑N,盡量貼近客觀事實,主角瑞森.尼高爾,原帝國軍超級王牌飛行員,後成為爭取自由的反抗軍同盟的關鍵一員。以上是網路的介紹,如果樓主玩過自由槍騎兵這些太空飛行大作,會對這篇小說有很深的代入感,好多年前的作品了,寫的很不錯,那時候的網文畢竟還不像現在的這么扯淡,要麼後宮種馬要麼就是什麼內功異能。
4、重生之超級戰艦,名字很二,如果只從名字猜測內容,一定會以為是起點那種偽科幻。可實際上作者彩虹之門在這部小說里,靠著朴實到高中生就能理解的語言(其實是作者文筆有限)為我們描述出了一個完整的宇宙,從小到一顆小行星到恆星到黑洞,再到常見和不常見的各大星系,再到各種各樣的宇宙文明,都陸續出現在小說里,給讀者帶來一種遠比星球大戰還宏偉的世界觀,或者說宇宙觀。簡單說來,這是一部天文科普小說,如果你對天文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強烈推薦,已經完本。
5、彩虹之門的新作,正在連載,模仿三體的三部曲式描寫,從太陽危機開始,人類逐步走向太空,克服重重困難並最終走出太陽系,文筆比前作提高了很多。
6、間客,作者是起點大神貓膩,前作是慶余年,貓膩的成名作。貓膩的書我一直喜歡看,而這部間客,貓膩自認這其實不能算科幻,只能算做玄幻,「間客是一本個人英雄主義武俠小說」這是作者的自述。小說里有星際戰艦有機甲(其實很扯淡的玩意兒,永遠不會出現在實戰里)也有內功有近身格鬥,最後還有機甲近身格鬥(好吧這就更扯了),而且最後作者還為內功給出了看起來相對合理的解釋。
說實話現在國內的科幻真不好找,特別是在網上,絕大部分都是特么的偽科幻,玄幻的里子套了層科幻的皮。要麼就去買科幻世界,可以說是中國科幻界最後的陣地。
⑺ 科幻小說里的宇宙飛船用什麼能源驅動比較合理
1,無限非概率驅動飛船《銀河系漫遊指南》,啟動非概率驅動模式,飛船變為量子態,可大約控制在宇宙中任何一點的出現概率,超距傳輸進化版,理論上可一月內橫跨宇宙;
2,超空間躍遷飛船《基地系列》,尤其在基地中期後,可全息多維模式輸坐標自動制定航線不用再繁瑣計算,大為實用省力,進入躍遷模式可在超空間(可能是穿越當時假想的空間超膜)跳躍至目標,而目標所在的坐標及超空間區域已有記錄。也算超距傳輸,跨越銀河僅需半月,銀河帝國建立的基礎;
3,量子波飛船《黑太陽》,同樣使飛船進入量子態,但是隨後以波的形態傳播,直到遇到大質量物體吸引恢復正常態,有可能掉入黑洞,飛行期間所有人都是量子波無意識,真正意義光速飛行,風險大可行性低;
4,空間曲率驅動飛船《三體第三部》扭曲時空曲率驅動飛船,其效應相當於無限質量物體造成的引力加速度,飛船被加速至最大速度光速飛行,無限接近光速的飛行,相對論效應下可在有生之年穿越宇宙但外界已過萬億年;
5,反重力飛船(多種小說素材聯想整理),改變引力子自旋實現引力子之間的排斥和吸引。太空中可改變所有方向引力為一個方向,從而引力驅動飛行,理論可達光速;
6,反物質飛船《反物質飛船》飛行時搜集太空中的ct反物質和正常物質凐滅驅動飛船,最大限度接近光速;
7,核力驅動飛船(大部分小說)核聚變下最快可達光速的四分之一,飛行時最好不斷搜集虛空的氫原子維持燃料供應,幾乎所有飛船都以核力驅動為基礎,維持正常飛行。
PS:當然所有技術兼備的飛船才是最好的。畢竟是吹牛不怕吹破天,由此筆者還構思了:1,維度飛船,飛船進入高維度模式可穿越維度,比如我們可以直接穿破一張紙到另一面不用走完二維路程,同理,效應大概相當於躍遷飛船;2,熵率驅動飛船,在前方構建負熵值區域,飛船自主向無序態飛行。
⑻ 虛空之舟: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飛船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這是人類第一次乘坐宇宙飛船,實現太空飛行。而泛舟於群星之間,一直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
古埃及人相信他們的太陽神荷魯斯能夠泛舟於天上的銀河之中。而居住在地球另一邊的阿茲特克人則宣稱他們的祖先神乘坐著巨船從群星出發來到地上。類似的古代神話傳說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有流傳,展現了古代人豐富的想像力。
直到近代早期,人類對於太空飛行的想法仍舊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天文學家開普勒在1634年創作的小說《夢》中,主人公靠巫女的魔法飛上了月球。法國人西哈諾在1650年寫出了《日月兩世界旅行記》,小說中的主角是靠著玻璃瓶中的水蒸氣的推動,到月球和太陽上游歷了一番。
到了1835年,美國作家埃德加•海倫•坡在《漢斯•法普爾的奇妙旅行》中,用熱氣球把主角送上了太空。當然,相對來說,比較靠譜的還得說是法國的科幻先驅儒勒•凡爾納在1865年出版的小說《地球到月球》,其中的宇宙飛船被塞進了一門大炮中,直接射向了月球。這個經典的場面在1902年被電影先驅、法國人梅里埃搬上了銀幕,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電影《月球旅行記》。
然而,第一艘揚名世界的宇宙飛船卻是美國通俗小說家愛德華•史密斯筆下的「雲雀」號。在愛德華•史密斯的筆下科學家理查德•西蒙發現了一種神秘的「X」金屬能夠與銅反應,產生巨大的能量。於是,在富商朋友的資助下,西蒙造出了以金屬反應能推進的宇宙飛船「雲雀」號。在經歷了一系列陰差陽錯後,雲雀號載著西蒙和他的未婚妻來到了距離地球5000光年的歐斯納姆星。在那個星球上,兩大帝國已經進行了長達6000年的戰爭,西蒙等人幫助其中一方獲得了勝利,歐斯納姆星終於恢復了和平。西蒙因而獲得了貴族頭銜,並與未婚妻結婚。最後,得到了補給的雲雀號飛回了地球。但這並不是雲雀號故事的終結,後來西蒙駕駛著改進後的「雲雀3號」再度遠征太空,聯合歐斯納姆、烏爾瓦尼亞人,並藉助諾爾拉明星人的先進科學,打敗了妄圖稱霸銀河系的腓那克倫人。
幾乎就是在愛德華•史密斯書寫自己的太空傳奇的同時,被尊為「火箭之父」的俄國人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了使用多級火箭把人類送入太空的構想。可惜,當時正是俄國革命如火如荼地進行時期,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暫時無暇顧及宇航事業。但是以列寧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對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科學研究仍舊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幫助,盡可能地提供便利,並幫助他組織演講活動來宣傳他的思想。而齊奧爾科夫斯基的演講最終點燃了一位青年作家的幻想火焰,他便是被稱為「蘇聯科幻小說之父」的亞歷山大•別列亞耶夫。1933年,他完成了自己的長篇科幻小說《躍入虛空》。小說中,一群懼怕革命浪潮席捲全世界的大資本家們,共同出資製造了一艘名為「方舟」號飛船,以便能在革命風暴來襲時逃離地球。最終,「方舟」號飛離了地球,來到了火星,但是養尊處優慣了的資本家們無法適應外星球的艱苦生活而抱怨連連。此時,廣播里傳來了地球聯邦成立的消息,人們都已經過上了富足安定的生活。於是,他們最終決定駕駛飛船返回地球。這部小說最精彩之處,就是繪聲繪色地描寫了失重環境下,宇宙飛船中發生的種種情況。還描寫了人們如何在宇宙飛船中培育作物以獲得食物和空氣。這在20世紀30年代都是非常超前的科學構想。可以說,別列亞耶夫已經用自己的小說撬開了星際旅行的大門——盡管只是一道縫隙,但對人類而言,仍舊彌足珍貴。
20世紀50年代,隨著UFO熱潮在全世界的流行,碟狀飛行器成了宇宙飛船的標配。在1951年上映的經典科幻片《地球停轉之日》里,外星人乘坐著表明光滑的碟狀飛行器來到地球。本來抱持善意的外星人,卻遭到了地球人的猜忌和襲擊。憤怒的外星人准備對地球人展開報復,但最終兩個文明種族還是達成了和解。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20世紀60年代,載人航天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隨著「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段經典台詞從電視機里傳出。一部名為「星際迷航」的系列科幻影視劇呈現在世人面前。而人們自然也就記住了其中的超級飛船企業號。事實上,在整個影視劇幾十年的製作過程中,企業號的形象始終在變化。而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前段一個巨大的圓盤形主體,由支架與後端的兩台「V」字型布置的碩大圓筒相連的造型。其實,那兩個「圓筒」就是大名鼎鼎的曲率引擎——傳說中能夠讓飛船實現超光速飛行的神器。正是在這兩台強大引擎和影視編導們無盡的想像力的推動下,企業號縱橫星海,成就了無數太空傳奇。
然而,另外一些影視編導傾向於寫實性的太空旅行呈現方式。號稱「哲人導演」的庫布里克在他的名作《2001:太空漫遊》中,創造了能夠在行星間穿梭航行的宇宙飛船「發現」號。這艘飛船採用核動力,因此成員的住艙距離動力裝置很遠,以免宇航員遭到核輻射。同時,飛船能夠通過自身旋轉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使得宇航員能夠在正常重力環境下工作和生活。飛船上甚至還裝備了人工智慧計算機「哈爾9000」(HAL9000)。當然,大家都知道,它也就是在科幻電影中最早叛變的人工智慧之一。正是因為「發現」號最大程度地展現了未來宇宙飛船的樣貌,所以後來美國航空航天局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架太空梭。
從古至今,中國人也對星空充滿了嚮往。新中國建立後,中國的科幻作家也寫出了大量優秀的太空科幻作品。1954年,新中國科幻文學的奠基者鄭文光先生創作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火星》里,就講述了幾位少年乘坐飛船飛向火星的故事。小說問世後,反響強烈,眾多青少年爭相前往北京市天文台,通過望遠鏡觀看火星。從此之後,眾多神奇的宇宙飛船出現在了中國科幻作家的筆下。當然,其中想像最為大膽的當屬劉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說中,整個地球變成了一艘巨大的飛船。
相比之下,郭亦潔的《歸來》中描寫了一艘能夠在多重宇宙間穿行的飛船。宇航員們從地球出發,卻來到了另一個宇宙中的未來地球。而這個宇宙中的未來地球,已經瀕臨滅亡。生活在此的未來地球人想藉助穿越過來的地球飛船,回到過去的地球上去。小說構思巧妙,懸念迭起,非常耐讀。
從人類首次進入宇宙空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將近六十年,當年出現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中的太空飛船,很多仍舊還停留在幻想中。但這種局面終將改變,只要人類依然抱有縱橫星海的夢想,那麼遠征星辰大海的一天,必將來到。
(本文刊載於《知識就是力量》2018年第11期)
⑼ 誰可推薦幾本科幻小說要宇宙飛船那類的。遨遊太空。不要機甲,不要yy!
大宇宙時代
作品簡介 無盡的星空,無垠的星海,那裡並不是什麼樂園,而是充滿著黑暗與危險,死亡與恐怖的未知領域。 為了那一抹璀璨的藍色,我們無怨無悔,為了生命得以延續,沒有什麼可以阻止我們! 這是我們的時代,這是大宇宙時代!
⑽ 為啥科幻小說大多都以宇宙 宇宙飛船來寫
宇宙中自由穿梭的宇宙飛船隻能出現在科幻小說當中,而在現實中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浩瀚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連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都顯得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