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美國基督教科幻小說

美國基督教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9-19 21:44:51

㈠ 你知道哪些著名的科幻小說

《風起智能》作者用宏大的構思將中華文化尤其是中國智慧、現代科技、國際問題、未來危機等眾多種因素糅合在一起,包羅萬象,情節出乎意料卻又在合理之中。

㈡ (英)劉易斯的全部著作

《納尼亞傳奇》作品系列順序:

按照原著出版順序:

《獅子、女巫和魔衣櫃》1950(公元紀年)

《凱斯賓王子》1951

《黎明踏浪號》1952

《銀椅》1953

《能言馬與男孩》1954

《魔法師的外甥》1955

《最後一戰》1956

按照故事年代順序:

《魔法師的外甥》(納尼亞年)

《獅子、女巫和魔衣櫃》1000

《能言馬與男孩》1014

《凱斯賓王子》2303

《黎明踏浪號》2306

《銀椅》2356

《最後一戰》2555

㈢ 有什麼以基督教為背景的科幻小說

https://www.douban.com/note/225498768/

㈣ 《納尼亞傳奇》的簡介

納尼亞王國的子民們

獅王阿斯蘭:

納尼亞魔法王國的創造者,是充滿智能、仁愛、榮耀、正義與力量的獅王,率領孩子們對抗邪惡勢力,保衛納尼亞魔法王國!

白女王在納尼亞最大的對手是阿斯蘭,這頭智慧而威嚴的獅子是納尼亞的締造者和曾經的最高君王。為了塑造這個受到萬人敬仰的偉大英雄角色,亞當森動用了兩件法寶:一是電腦合成動畫技術專家,二是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的著名演員利亞姆·尼森。利亞姆·尼森利用自己的聲音塑造了阿斯蘭那魅力超凡的角色特徵。「阿斯蘭是全能全知者,但同時也兼有人類的脆弱。」安德魯·亞當森評論說。「我認為C·S·劉易斯以獅子作為阿斯蘭的原因,就在於他是令人敬畏的化身,也是力量和權勢的化身,但同時他並非完美無缺,也是有血有肉的生靈,這對於我們的創作理念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對電影製片家們來說,塑造阿斯蘭的關鍵是利用最新的數字技術使他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利用數字技術製作的形象,而是一頭真正的森林之王,能夠發出雷鳴般的咆哮,盡管他長著像人類一樣友善而睿智的眼睛。「我們希望阿斯蘭成為電影史上迄今為止具有最高相片質量真實感的電腦生成角色,」製片人馬克·約翰遜說。「我們要讓觀眾感到驚奇,這種危險的動物竟然可以和小演員們進行如此美妙的互動。」

特技監督萊特拍攝了大約700多個不同的特技鏡頭並且用了2年的時間才賦予了阿斯蘭以生命力,從而為《納尼亞傳奇》增添了光彩。他為他忙得不可開交。「創作動物角色並且讓他講話並與人類交往時,存在著一條很細的界線。萊特坦承道,「我們絕不能跨越那條細線,那會使影片帶上卡通味道。我們所說的相片質量真實感和動作必須具有超真實感,使阿斯蘭的表演既像獅子,同時又遠遠超出獅子的表現范圍,那就是我們所面臨的挑戰。」

對於萊特的工作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使阿斯蘭能夠自然得體地講話,這就要求把他講話的動作映射到全身的肌肉,而不僅僅是嘴部,由此創造出的真實感可以使近期影片中使「嬰兒」和動物講話的動畫技術上升到新的高度。亞當森評價道:「關鍵是不要讓這部影片中的動畫漫畫化。當露西偎依在阿斯蘭身邊時,我希望會讓觀眾感到驚奇,『噢,天哪,那小姑娘竟然和真的獅子躺在一起。』它應該具有普通動畫片所沒有的那種沉重感和可信度。我們很幸運,因為技術發展正好達到了能夠實現這一切的程度。」

為了給這頭威猛的獅子尋找配音,亞當森開始把目光投向當紅影星利亞姆·尼森。用他的話講,原因在於「里亞姆聲音的低音部和共鳴聲非常優美。他的聲音可以散發出巨大的熱情和憐憫,同時又具有無比的震懾力。他非常崇敬那個角色,他的表演成為了賦予獅子生命力的點睛之筆。」

打造阿斯蘭形象的工作主要由電腦合成特技技術完成。除此之外,亞當森還依靠KNB公司的霍華德·伯傑為一些關鍵鏡頭提供了3種真獅子尺寸的動畫模型獅子。「其中一種是全尺寸的阿斯蘭,用來代替角色站好位置,以便使迪恩的數字工作人員在現場拍攝時具有特定的參考點。」伯傑解釋道。「接著我們又為拍攝石台鏡頭製作了一個全尺寸的阿斯蘭,是一個8英尺長的木偶獅子,那簡直是一件傑作,頭部可以用無線電進行控制。它可以呼吸,可以做所有這些驚人的動作。最後我們製作了一頭用來騎的獅子,供蘇珊和露西騎著在綠幕前表演。這個又重又大的獅子模型足有500磅重。」

在製作這些體形龐大的木偶獅子時,伯傑同樣也把真實感作為首要目標。他的最後檢驗是觀察這些獅子木偶能否讓小演員們感到震驚。「我真的不想讓女演員們覺得那隻不過是個木偶,我也不想讓她們感到那隻是道具或者化裝效果,我希望她們把它當成是剛剛從動物園里跑出來的獅子,」伯傑說道。「當我們真的看到那種情形時,簡直太棒了。亞當森想像中的納尼亞一貫如此,那是一個和倫敦一樣真實的地方,但是更富於魔力。」

白女巫賈迪絲:

擁有一身邪惡魔法,在《魔法師的外甥》、《獅子、女巫、魔衣櫥》里出現,曾在納尼亞王國里為非作歹,但最後還是敗給獅王亞斯藍和正義大軍之下。

納尼亞最大的壞蛋是賈迪絲,那個似乎不可一世的白女王用詛語讓曾經像天堂一樣的納尼亞經歷著永無盡頭的嚴冬。製片家們採納了執行製片人佩里·穆爾的建議,讓歐洲影壇大腕蘇格蘭資深女演員蒂爾達·斯溫頓扮演這個陰險而冷酷的角色。

與她的大部分演出搭擋不同,斯溫頓完全不了解這個故事。「英國長大的人在小時候幾乎都讀過有關納尼亞的小說,但我是一個例外,」 斯溫頓坦承道。「所以說,我參加這部影片的拍攝完全是因為安德魯·亞當森的邀請。後來我給自己6歲的孩子們讀了這個故事,我想拿他們做個試驗。當他們都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時,我才開始認為考慮這部影片。當然了,扮演這個邪惡的化身並不容易,在我的後半生里孩子們可能都會躲我遠遠的。」

斯溫頓開始積極參與白女王形象的創作,這對她的角色來說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考慮使她的服裝成為一種情緒溫度計,它會隨著她的情緒發生變化。她從來沒有換過服裝,但她衣服的形狀和顏色會隨著她身邊事態的發展而改變。當她在冰雪城堡的家中時,她的衣服會像舞服那樣變得很蓬鬆;當形勢比較不利時,她的衣服會綳得很緊,色調也會發暗;當她在影片中的情況變得一團糟時,衣服會變成純黑色。」

在設計服裝時,為斯溫頓所扮演角色的衣服加用了許多手工花邊。服裝設計師艾希斯·馬森登「為蒂爾達設想了7種不同的服裝變化,以便真實地表現出她那不斷減弱的魔力。當春天降臨納尼亞後,冰消雪化,白女王牢牢控制的嚴寒也隨之消失。」

露西:

在《獅子、女巫、魔衣櫥》里,因為玩捉迷藏躲在衣櫥里,因此發現納尼亞魔法王國的秘密,是個可愛、心地善良的小女孩。

彼得:

是露西、愛德蒙、蘇珊的兄長,在《獅子、女巫、魔衣櫥》裡面對白女巫的攻擊時,表現得十分優異、勇敢,在之後的故事裡,彼得長大了,當上了納尼亞王國的大帝,管理眾生!

愛德蒙:

因為貪心與好吃,在《獅子、女巫、魔衣櫥》里出賣了自己的手足,投靠白女巫,不過最後發現白女巫的真面目,認罪回到納尼亞王國正義的一方,在爭戰中也有傑出的表現!在之後的故事裡,搖身一變成了愛德蒙大帝,與其兄彼得共同管理納尼亞王國!

蘇珊:

是露西、愛德蒙的姐姐,有智能和仁愛的心,在《獅子、女巫、魔衣櫥》里表現不凡,讓兄弟姊妹們彼此團結。在《奇幻馬和傳說》中,因為不願下嫁給太息邦的王子,而引發了太息邦與納尼亞王國的大戰,率領眾百姓對抗大軍入侵,誓死捍衛納尼亞王國!

人羊杜納:

首先挑選的「非人類」角色是杜納先生,他是已經引退的農牧神半人半羊獸,生性非常靦腆,他成了露西的好朋友,但又被迫為白女王的邪惡計劃服務。這位農牧神為C·S·劉易斯創造納尼亞帶來了最初的靈感,劉易斯曾經說過「這個故事起源於農牧神拿著傘和包袱在雪後林中的一幅畫。」所以製片家們都明白這個角色對於生動表現納尼亞至關重要。他們發現正在竄紅的蘇格蘭演員詹姆斯·麥卡沃身上具有他們尋找的那種飄逸氣質。

從一個26歲的現代青年變成足有一千多歲的神話角色,麥卡沃將要接受嚴峻的考驗,他每天要在好萊塢最資深化裝魔術師霍華德·伯傑手中經歷3個多小時的煎熬。霍華德·伯傑也是KNM特技公司的合作創始人。「他們錄用了詹姆斯後,我們馬上讓他從英格蘭飛來做人體灌模(life-casting),」伯傑解釋道。「安德魯心裡對杜納先生的形象已經有了特定的考慮。他想重新塑造一個從孩提時代就已經印在心中的杜納先生,我認為我們做得非常成功。」

伯傑接著說道:「我們為詹姆斯雕塑了一個頭形,上面帶有在無線電控制下能夠進行活動的小耳朵,還有附著在頭套上的角,接下來還有鼻子、額頭和假毛發,包括假頭發、胡須、眉毛以及體毛。我們每天需要兩個人和3小時時間才能為詹坶斯准備停當,工作強度非常大。」

杜納這個角色從腰部往下都是利用電腦合成動畫技術製作出來的,不過為了完美模仿半人半羊獸走路的姿勢,麥卡沃學會了在拍攝時利用腳尖走路。「那可以使我不像正常人那樣走路,因為當我用兩條羊後腿走路時上身會顯得很特別,」他說道。「所以我必須先用上百萬種的姿勢走路,然後再從計算機上確定哪種姿勢效果最好!」

為了完成影片所要求的從人到農牧神的轉變,亞當森需要依靠由特技監督迪恩·萊特領導的一些視覺特技行家。萊特所說的「易腿術」最早曾在羅伯特·澤梅基斯 1994年獲得奧斯卡獎的影片《阿甘正傳》(Forrest Gump)中使用過,使用者是由加里·西尼塞扮演的越戰傷殘老兵丹中士。為了創造出羊的兩條腿效果,萊特為麥卡沃使用了最新開發也更為復雜的計算機軟體和「綠幕褲子」,使電腦合成的動作同麥卡沃的步態實現了匹配。

盡管為表現杜納做好了一切准備工作,但導演亞當森仍然把農牧神這個角色當成上花轎前的新娘那樣貢著,堅持不讓女演員喬基·漢莉一睹其芳容,所以當喬基最後終於看到了農牧神的真面目時,不由得從心裡感到萬分驚奇和興奮。「亞當森一直想給我一個驚喜,所以他始終不肯讓我看到農牧神和白女王的真面目,所以我的反映的確是發自內心的,」亨利說,「他成功了!」

沙斯塔:

原是半月國的王子,流落到太息邦變成漁夫家的小孩,遇到能言馬噗哩,於是決定逃回北方納尼亞王國,一路上歷經官兵的捉拿、沙漠的吞噬、野獸的突擊,但身負獅王亞斯藍的囑托,而勇敢地完成了傳遞大軍入侵的消息,並且在後來的戰役中,也表現得十分勇猛!

噗哩:

是一隻聰明、會說話的馬,被騙到南方國家,成為馬奴,遇到小男孩沙斯塔後,提議一起逃回北方納尼亞王國,在一路上曾歷經經膽怯逃跑,但最後受到沙斯塔的激勵,成為驍勇善戰的戰馬!

艾拉薇:

在《奇幻馬和傳說》里,同樣也擁有一隻能言馬的女大公,因為不滿家人的安排,不願嫁給相親的人,因此逃離家中,在路上遇到沙斯塔和噗哩,約定好一起逃到納尼亞王國,在沙漠逃亡中,遭到獅子的攻擊,身負重傷,但勇敢的她並不驚恐,堪稱女中豪傑!
這個冬季,著名導演安德魯·亞當森帶著C.S.·路易斯封閉了55年的魔幻故事強力挑戰《指環王》。

劇情簡介:幕幕精彩

故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飽受戰火灼燒的英倫本土,四個可憐的孩子無奈之下離

開城裡的學校,被父母送到郊區的一所大房子里躲避戰爭的魔爪。房子的主人是個古怪的老教授,

一切奇異的故事都從他那空曠的大房子里同樣大大的衣櫥開始……



這段魔幻故事的一開始,便是由我們這位可愛的小女孩露茜將我們引入另一個世界的,「誤闖」入人家的衣櫥,並穿過件件皮衣來到了陌生而又濃密的森林。而在這個冰天雪地的納尼亞王國里初次與與小女孩相識的竟是一隻半人半羊的傢伙「圖姆納斯」。

初次見到人類露茜的半人羊圖姆納斯質問道,「你是哪裡來的小矮人?」

「我不是矮人,我是個小姑娘。我還是班裡最高的呢!」

「你說什麼?你是夏娃的女兒?」圖姆納斯驚訝道。

「我媽媽叫海倫……」



影片中,埃德蒙(斯坎達·基奈斯),露茜的壞蛋哥哥,對他的同胞哥哥彼得(威廉·莫斯利)心懷怨恨和妒忌。因此,他的行為和他本身也成為了人們厭惡的對象。而納尼亞中其他人物的個性則與眾不同、各具特色,就像雷·溫斯頓扮演的那個小人物海狸先生。

「誰是亞斯蘭?」埃德蒙問道。

「哈哈,誰是亞斯蘭?你可真是個厚臉皮的笨蛋……竟然不知道亞斯蘭為何人?你怎麼會?」海狸先生反問道。

「哦,是我們很久沒到這里來的緣故。」

「亞斯蘭可是整個森林惟一的至尊之王,納尼亞真正的國君。」海里先生腰板溜直。

的確,亞斯蘭是影片中真正的英雄,一個高深莫測的人物,不為人知又惹人喜愛,令人畏懼又不失溫柔。當JRR·托爾金忙於他的著作《指環王》的時候,C.S.·路易斯已經將基督教中眾多的元素融入了他這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奇異世界中去了。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經為這部《納尼亞傳奇》的首部曲貼上了「小孩版的《耶穌受難記》」的標簽。因為,影片中充當救世主角色的獅王亞斯蘭亦如同耶穌一般經受著各種考驗。

而根據路易斯的文字,我們卻可以理解出他是想以童話、寓言的方式向人們講述天上的神是以何種方式降臨到我們這個地球上的,並創造了與我們平行的另一個神秘世界。



當獅王亞斯蘭勇敢地如約來到石桌前,面對四周怪獸們醜陋無比的面孔、犬牙呲戶的嘴臉,以及邪惡的白女巫的狂妄和她手中明晃晃的匕首時。亞斯蘭如同迎接涅?的火鳳凰般毫無畏懼。

「故事中這段情節的描寫對觀者心靈的沖擊完全要超越任何恐怖和驚悚場面。」亞當森提到,「我不會把恐怖氣氛完全灌輸到電影中的各個角落,我更感興趣的則是亞斯蘭那時的思想,以及他與小姑娘露茜的種種聯系。」蒂爾達·斯文頓在片中將白女巫的陰森、險惡表現得淋漓盡致、相當到位,且毫無做作與賣弄之嫌。她將這個角色塑造成「萬種邪惡的根本」,而且附和著象徵寒冷的冰雪,甚至在她的眼中也看不到絲毫的暖意。

「我對你們這些囚犯毫無興趣,殺了他們,把他們全部殺掉!」白女巫窮凶極惡地命令著手下的魔鬼怪獸。

「為了納尼亞,為了亞斯蘭,沖啊!」彼得怒吼著。

最後決戰的時刻到了,正邪兩分的納尼亞王國終於迎來了決定命運的一刻。這也意味著對影片場面是否宏大壯觀的嚴峻考驗。影片中潘(希臘神話中的半人半羊的山林和畜牧之神)模樣的角色完全要依靠計算機技術加以渲染,還有數量更加龐大的參戰武士都離不開電腦特技功勞,因為參與這場決戰的士兵何止千人。

在這場戰爭中,彼得帶領5000人組成的正義之師將迎戰三倍於他們的白女巫的邪惡軍隊。兩軍相接、混戰一處、喊殺聲沖天、空中揮舞著的長劍如牛毛般密集,場面令人嘆為觀止。就像神話世界中的動物王國之間的爭斗一般,人身牛頭怪、人首馬身怪、獅身鷲首怪……魯格/文

這部影片根據著名作家C.S.劉易斯所著的享譽世界,經久不衰的偉大傳奇歷險故事所改編。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我們跟隨四個從倫敦到郊區古怪教授家裡避難的兄弟姊妹,一起從魔幻的衣櫥一腳踏入神秘的納尼亞國度。原本祥和和寧靜的納尼亞國度居住著許多神話里才會出現的生物:會說話的野獸、矮人、人羊、人馬還有巨人;但是這個國度卻遭到邪惡的白女王下了毒咒,成為永遠冰天雪地的冰封世界。四個人類的孩子將在偉大崇高的萬獸之王:阿斯蘭的帶領下與邪惡的白女王展開一場大戰,破除冰封咒語,解救納尼亞王國,恢復四季如春的世界。

《納尼亞傳奇》是導演—安德魯·亞當森所執導的第一部真人演出的電影作品。這位紐西蘭出生的知名導演曾經以《怪物史瑞克》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並且二度以《怪物史瑞克2》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獎提名。安德魯·亞當森同時與艾美獎最佳編劇得主—安·皮考克一起負責劇本改編工作。本片的製片人是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馬克·約翰森。

為了讓自己兒時最喜愛的奇幻文學作品《納尼亞傳奇》真實的呈現在觀眾面前,亞當森不惜巨資請來許多獲得過奧斯卡獎的幕後工作團隊來協助電影的拍攝。 其中就有《指環王》的特效製作公司—維塔公司,它傾力打造了《納尼亞傳奇》中幾場波瀾壯闊,令人嘆為觀止的特效場面。

《納尼亞傳奇》自2005年12月9日在全球上映以來,在全球掀起了觀影狂潮, 截止到2006年1月9日其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5億美元, 壓倒了同期上映的《金剛》等大片,並在世界許多國家打破了迪士尼影片在當地的票房紀錄。 本片最終票房將有望達到驚人的6.5億美元。

《納尼亞傳奇》將於2006年3月10 日在中國上映,將會帶給中國觀眾一次無比美妙的視聽享受。 英國著名學者、文學家C.S.路易斯早在50年前就曾向世人貢獻出了一本傑出的巨著《納尼亞王國傳奇》系列。1898年,路易斯誕生於北愛爾蘭的一個書香世家。他自幼便沉浸在父母的藏書堆中,汲取了豐厚的知識養份,也因大量閱讀神話傳奇故事,而培養出對奇幻文學的莫大興趣。十歲那年,路易斯的母親過世,原本平靜詳和的家庭立即分崩離兮。他遂

離開愛爾蘭,渡海到英格蘭讀書。異鄉平原灰黯的景色、多霧多雨的天氣、集中營式的學校生活、暴戾教師和稀鬆枯燥的課業,重重壓抑著他的胸臆。為了尋求蔽蔭,早熟的路易斯開始故事創作,並埋首研究哲學思想。這時期的經歷不但磨煉了他的寫作技巧,也埋下他日後思想轉向基督教教義的種子。

1921年,路易斯考入牛津大學,但沒多久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被徵召入英國軍隊,開拔到法國戰場的壕溝中作戰。他在戰斗中中彈負傷,返回倫敦休養。痊癒後他繼續完成學業,並在26歲取得牛津大學的教職工作。此後的路易斯一個人擁有了三種身份:第一,他是牛津和劍橋大學著名的文學學者和批評家;第二,他是廣受好評的奇幻小說和兒童文學作家;第三,他是知名的基督教神學作家和宣道家。路易斯最早成型的是科幻故事,193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太空科幻小說《Out of the Silent Plant》。這本小說的主角艾德溫·倫森,是以他在牛津大學的同窗摯友《魔戒》的作者托爾金為原型取材的。

1950年,路易斯發表奇幻小說《獅子、女巫、魔衣櫥》。在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後,他在六年間,又以故事中的納尼亞王國為主題,完成了另外六部,共組成奇幻文學巨著《納尼亞王國》系列故事。最後一部《最後的戰役》一書,為他贏得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C.S路易斯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詩集、小說、童話、文學批評,以及闡明基督教精義的作品,不下50多本。這些作品在他於1963年逝世後,仍持續再版發行,盛況至今不綴。他被當代譽為「最偉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具領導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

《納尼亞王國傳奇》的原書名為《The Chronicles of Narnia》,Chronicles譯成中文為「編年史」或「年代記」,單從這一點來看,路易絲用他洋洋數十萬字為我們構築了一個怎樣龐大的魔幻世界啊。《指環王》講述了人與魔殘酷征戰的浩大戰役,《哈利·波特》不過,是描述了一個小小的魔法學校,但長篇巨著《納尼亞王國傳奇》卻整整虛構了一個龐大王國的興衰史。需要提及的是,C.S.路易斯還有一位名叫J.R.R.托爾金的摯友,他就是在世界上擁有數千萬追隨者的長篇幻想小說《指環王》的作者。托爾金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了一個「第二世界」的理論,即第一世界是神創造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那個世界。而人們不滿足第一世界的束縛,用「幻想」去創造一個想像的第二世界。這個第二世界,所有的一切則都是以一種看得見的「真實」形象建構起來的。作為托爾金的同行,路易斯是「第二世界」理論的積極的支持者和追隨者,可以這樣說,《納尼亞王國傳奇》是路易斯對托爾金「第二世界」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

有意思的是,路易斯在寫作《納尼亞王國傳奇》時,並不是按照現在的七本書的排列順序完成的,(即《魔法師的外甥》、《獅王、女巫、魔衣櫥》、《能言馬和王子》、《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者」號遠航》、《銀椅》、《最後之戰》)而是先寫了《獅王、女巫、魔衣櫥》(1950年),然後是《凱斯賓王子》(1951)、《「黎明踏浪者」號遠航》(1952年)、《銀椅》(1953年)、《能言馬和王子》(1954年),最後,一直到了1955年,才倒回來寫了現在的第一部《魔法師的外甥》,1956年完成最後一部《最後之戰》。這是因為,路易斯在寫《獅王、女巫、魔衣櫥》時,並沒有寫續篇的打算,但沒想到竟受到了讀者們空前的喜愛,於是便一發不可收拾,竟寫出了一部工程浩大的「納尼亞王國」的編年史。所以,《納尼亞王國傳奇》七本書獨立成章,你可以分開閱讀,也可以合在一起讀,如果合在一起讀,就像有人曾經說過的那樣:「如果把七冊並在一起讀,就會感到這是一部一氣呵成的故事。如同我們仰望天空,先是零零碎碎的一顆顆的星星,看著看著,就匯集成了一個星座的形狀。納尼亞王國有僅屬於自己的太陽、月亮和星星……」

雖然《納尼亞王國傳奇》全書透露出一種對基督教的虔誠,但畢竟還是被全世界的孩子們狂熱地接受了,而且它還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有評論家說它是:被喚作幻想小說的作品,在它前後都曾經出現過,但只有它和《指環王》成了幻想小說的里程碑似的作品。
創作納尼亞最終不僅僅需要創造力,它還需要強大的計算機功能,需要全世界最富於創新精神的頂尖特技公司的努力,以便利用數字技術使另外一個世界的面貌和它的另類生物得到更好的表現。 「這是一個有著眾多奇異生物的故事,」亞當森說,為了使最後決戰顯得場面宏大,一共出現了兩萬個動物角色。所有這些角色都由計算機完成,盡管它們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有些動物始終採用電腦合成特技技術,有些是電腦合成加上真人實景。拿半人半馬怪來說,它的上半部分是人身,下半部分是電腦生成的馬的下肢;而水獺則完全由計

算機生成。最終目的是使所有元素有機地溶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和諧的世界,帶給觀眾以百分之百的真實感。」 「《納尼亞傳奇》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特技電影,」製片人馬克·約翰遜補充道,「我們在創作它的過程中同時啟用了世界上三家規模最大,創作能力最強的特技公司:節奏和色彩公司(Rhythm & Hues)、索尼影像工作室(Sony Pictures Imageworks)、工業光魔公司(ILM)。」 該片製作人最初請了幾家特技公司「試聽」不同的角色,就如同挑選演員一樣。約翰遜解釋道:「我們先提出一個角色,比如說水獺先生,然後要求5家不同的特技公司在沒有任何標准可循的前提下試著做出角色的動畫效果,我們就是這樣為影片挑選最佳特技公司的。」 負責這項工作的是特技監督迪恩·萊特,他是參加過《指環王》二集和三集拍攝的專家。同萊特合作的還有節奏和色彩公司的比爾·威斯登霍夫、索尼的吉姆·伯內和工業光魔公司的斯科特·法拉爾,他們為影片創作了大約1000到1400個電腦合成動畫鏡頭和影像。據導演亞當森講,「實際上所有鏡頭和場景都經過視覺特技修飾。」最後大約有1000多人參加了特技拍攝工作,三家特技公司為影片拍攝了大量的特技資料。新近製作完成的圖像資料可以由各家特技公司在布置音樂會時彼此共享,從而使其場景效果越來越豐富多彩。 索尼影像工作室負責利用電腦合成技術表現水獺先生並製作狼群,它們必須達到相片質量的真實感,能夠在某些場景中和一些真正的動物天衣無縫地混合在一起。與此同時,節奏和色彩公司正在精心構造阿斯蘭那優美健壯的肌肉組織;而工業光魔公司則在調整半人半馬怪走路的姿態。接下來各家公司可能會調換角色,為創作偉大的納尼亞貢獻各自的力量。「每個元素的製作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使每一個動物角色和真人演員在一起時都絕對真實可信,」萊特總結道。 最後,包括從場景和設計直到常規特技和數字特技在內的所有電影元素都將合成到那個最具有挑戰性的鏡頭中,也就是阿斯蘭和白女王的軍隊為納尼亞進行的決戰。安德魯·亞當森構思了一個場面宏大的場景,銀幕上會同時出現兩萬個角色,這個場面主要是靠他自己想像出來的。「小說中對這場戰爭的描寫只用了一頁半的篇幅。劉易斯的描述非常簡單,只是一些『你們應該在那裡『之類的話,但是在我的想像中這卻是一場半人半牛怪、半人半馬怪以及農牧神和森林之神之間的一場令人不可思議的大戰。我們必須表現這場戰爭,表現這場舉世無雙前所未有的戰爭,「這位導演說道。 這些場景是在紐西蘭的羊群山車站(Flock Hill Station)拍攝的,它座落在一片崎嶇的高原上,可以看到白雪覆蓋的遠方山景。影片中的演員以及數百名群眾演員身穿維塔公司和KNB公司製作的奇異服飾,表演這場為納尼來的未來所進行的戰爭。後來,為了把戰斗者變成數十萬之眾並且能夠分別控制每一個角色的移動和動作,節奏和色彩公司使用了曾經為《指環王》製作出宏大戰爭場景的全新軟體,那種智能化軟體被稱作「巨型(Massive)」。「我們每次出現在銀幕上的生物種類都有二三十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如何跳躍、跑動、走路、移動和打鬥,」迪恩·萊特說道。「把它們做得逼真可信的確是一種非常大的挑戰,但是通過計算機模擬,你完全有可能把它們做得要多像有像。」 最後決戰結束之後,安德魯·亞當森知道他的納尼亞終於從孩子們的狂熱想像中走上了銀幕。「拍攝這部影片是一個令人望而生畏的過程,無論從各方面來講都是如此,」亞當森最後總結道。「首先它在技術上難度很高,包括特技效果和數字創作;同時從製片角度講難度也非常大,包括規模和設計;讓4個孩子做主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我認為最不容易的是拍攝這個人見人愛的故事所要承擔的責任。對納尼亞抱有想像和憧憬的至少有三四代人,他們的數量更是無法計算,要把它展現出來的確是一項巨大的工程,但這正是我們決心要做的事情。

㈤ 新浪潮的科幻

「新浪潮」影響下的科幻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故事性、可讀性減弱
2)文學性增強,表現手法更加多樣
3)題材更為寬泛 美國科幻小說於戰後傳入英國,在英國贏得了大批讀者。相當一批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也在利益驅動下,為美國出版商寫作。當然,前提是要適合美式科幻的風格,也就是由坎貝爾確定下來的那些風格標准。其實,這些「坎貝爾標准」,不僅僅是靠某個人的特殊魅力才得以流行開來,它們也有堅實的社會基礎。
首先,美國科幻小說自成一體,萌生於美國主流文學界之外,所以容易形成獨立的風格。其次,黃金時代的美國科幻愛好者大多是青少年,他們自然比成年人更重視未來,追求對外冒險重於心靈探索,重視靈感、創意勝於重視文學技巧。這些特點都成為那個時代科幻小說的烙印。
但是,「英國坤士」與「美國牛仔」之間畢竟有文化和趣味上的區別。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英國本土的科幻作家逐漸厭倦了美國科幻文學重視外在探索而不重視人性本身;重視創意、內容,而不重視文學性的缺陷。另外,在英國本土,科幻小說並不是一個單獨形成的文學品種,與主流文學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界限,所以科幻作家們在創作時,更重視主流文學界的反應,想在他們那裡博得彩頭。不過,這種現象的形成與其說是證明英國科幻小說的藝術水平高,不如說是因為英國科幻小說的個性不鮮明。
在這些原因的推動下,新浪潮運動開始了。科幻小說新浪潮運動的核心是英國的《新世界》雜志。這本雜志創辦於1939年,在二戰的戰火中斷續出版了幾期。於1954年成為月刊。1964年夏,年僅二十四歲的科幻作家米切爾·莫考克(1939-)出任主編。此人15歲便綴學,以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的創作、編輯和搞搖滾樂為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同時也保存著年輕人的反叛精神。
莫考克成為主編後,立刻開始推出一批革新的科幻作品,使得此前一直以暗流形式存在的英國科幻新趨勢擁有了展示自己的核心陣地。《新世界》雜志推出了巴拉德、奧爾迪斯等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一反美國科幻重視科技發展的傳統,將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乃至神學作為題材選擇。並且大力吸取當時歐洲的各類現代派文學,如象徵主義、意識流等創作手法,改變了坎貝爾時代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超現實情節的傳統。
同時,受歐洲文化界內省化和悲觀主義日益濃厚的傾向影響,這些作家的作品不再有美國科幻作家的樂觀精神,常常描寫個人在巨大災難前面的消極和無奈,美式英雄形象被凡夫俗子代替。為了區別以前的美國科幻傳統,其中一些作家們甚至將科幻小說的縮寫「SF」賦予新的含義——「思索性小說」(speculativefiction)。
1968年,女科幻作家兼編輯家朱迪·梅麗爾將這一流派的代表作編成集子,並定名為「新浪潮作品」。「新浪潮運動」的名稱由此而來。
新浪潮運動的主力是英國作家J·D·巴拉德,他也是《新世界》雜志上最早推出的作家。巴拉德於1930年生於中國上海,太平洋戰爭中被關進在蘇州的戰俘營。後來他將這段經歷寫成《太陽帝國》。1987年,好萊塢著名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StephenSpielberg)親自操刀,來到上海將其搬上銀幕。
二戰後,巴拉德進入了劍橋王子學院攻讀醫學,並開始業余創作,於1956年發表他的第一篇小說。由於巴拉德早年灰暗復雜的生活經歷,他對人性的理解頗深,也具有濃厚的悲觀主義傾向。在他創作的科幻小說中,經常用隱喻和象徵手法表達自己對人性的理解。
巴拉德的科幻代表作有《沉沒的世界》(1962)、《燃燒的世界》(1964)和《結晶的世界》(1966),合稱災難三部曲。在《沉沒的世界》中,來自兩極的冰川融水淹沒大地。在《燃燒的世界》中,毀滅文明的主角變成了旱災。在《結晶的世界》中出現的災難則是無法以科學知識來理解的全宇宙的結晶化。在這三部作品裡,不再有以前的救世英雄,主要角色都是普通人,在毀天滅地的大災難面前掙扎著。
巴拉德的作品還有《終端的沙灘》(1964)、《暴行展覽》(1970)、《海底飛船》(1976)等等。
新浪潮的又一位主將是布里安·奧爾迪斯。他於1925年出生於英國的諾福克郡。二戰時到緬甸服役四年。後來當過書商、編輯。其中於1961年到1964年,兼任過「矮腳雞科幻叢書」的編輯。就在這段時間里,奧爾迪斯大量接觸美國的科幻小說,並受其影響開始自己的科幻創作。1954年發表了自己的科幻處女作《犯罪記錄》。1959年發表了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直航》。1962年,奧爾迪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溫室》。這部作品描寫了千萬年以後的地球,由於自轉速度逐漸下降,終於以一面永遠朝向月亮。巨大的植物遍布地表,人類已經退化成原始狀態。主人公古連便是在這樣的世界上探索著自己的人生道路。小說中奇異的自然風光和神秘色彩構成了迷人的藝術魅力。
後來,奧爾迪斯還創作了科幻史著作《萬億年的狂歡》。他提出的將《弗蘭肯斯坦》作為第一部科幻小說的觀點受到世界科幻界普遍贊同。1978年,奧爾迪斯作為英國文化名人訪華團的一員來到北京,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1年和1997年兩次在中國舉行的世界科幻協會大會上,奧爾迪斯均不顧高齡親自參加。
作為「新浪潮」運動組織者,莫考克本人也創作了許多科幻作品。其代表作是《瞧這個人》。「瞧這個人」是《聖經》里的一句話,指的便是耶穌基督。在小說里,持無神論觀點的主人公乘時間機器來到公元一世紀的以色利,想說服當時的人們不要追隨耶穌。結果發現當時的耶穌完全是個低能兒,其母瑪利亞是個盪婦。而他自己則陷入命運的擺布中,陰差陽錯地成了救世主,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由於不再以理性、科學為出發點,宗教題材也大量出現在新浪潮作品中。在法默爾的《江河世界》里,人類歷史上生活過的所有的人都復甦過來,生活在一艘巨大無比的船上。這是基督教末世審判思想的直接藝術表現,已經無法以科學理論來解釋了。
象二十世紀許多西方現代派文學一樣,由於只強調表現作家的自我表現而不尊重讀者的閱讀需要,新浪潮的核心《新世界》雜志每況愈下,不得不靠英國藝術委員會的補助和主編莫考克自掏腰包來維持,六十年代末就停刊了。新浪潮運動也衰落下來。
新浪潮運動將現代文學思潮和哲學思潮帶入科幻創作中,開辟了新的題材領域,豐富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手法。作為一種嘗試,新浪潮本身確實給科幻文學留下了值得吸取的東西。最重要的,當然是新浪潮運動中產生的那些經典作品。
不過,新浪潮本身更適合小資需要,始終沒有成為世界科幻的閱讀主流。那種題材虛幻,表現上也重寫意而不寫實的手法,很難取得讀者共鳴。直到今天,黃金時代科幻作品的基本風格:題材幻想與手法寫實,仍然主導著科幻文學的創作和閱讀。
世界各地都偶爾有科幻作家嘗試類似的寫法,但沒有什麼人獲得成功。除了科幻界外,新浪潮運動在主流文學界也幾乎沒有任何反響。這個事實說明,新浪潮運動只是單方面從主流文學那裡引進創作手法,它對於整個文學世界的進步沒有什麼影響,其貢獻遠不及坎貝爾時代的科幻小說。畢竟坎貝爾領導他旗下的科幻作家們,創造了一個不可替代的文學品種。 在美國,托瑪斯·迪什、約翰·斯拉戴克、羅伯特·希弗伯格、菲利普·法馬爾等人也接受這些創作手法。大洋兩岸相互促進,形成了整個英語科幻文學中的一個新流派。
不過,以筆者所見,美國最具有新浪潮特點的作者,要屬菲里普·迪克了。1928年12月16日,迪克出生於芝加哥。童年時父母離異,成年後自己的婚姻生活也一波三折,前後結過五次婚。還有失業、吸毒等歷史。到了晚年,才因《機器人夢到電子羊》一書被改編,進入小康生活。未幾便於1981年去世。甚至沒有看到這部影片的上演。前不久,斯皮爾伯格根據他的小說《少數派報告》製作了同名科幻片。
菲里普·迪克的科幻小說以短篇為佳。《少數派報告》、《全面回憶》、《第二類型》、《冒名頂替》都被搬上銀幕。他的短篇構思奇特,風格詭異。其小說的主要特點:遠離新奇發明,描寫高度地自我懷疑、對他人的不信任,主要人物都是小人物、邊緣人,情節淡化,色彩陰暗,等等,都具有典型的新浪潮風格。
迪克的長篇雖然構思都不錯,但寫作手法過於隨意,枝蔓太多,顯示了技巧方面的不足。其中,《城堡里的男人》堪稱「烏托時科幻」的代表作。這部小說虛構了日德戰勝英美,瓜分世界的故事。構思雖然極棒,但情節卻很混亂。
迪克的生活經歷充分體現在作品裡。他的人物們互相懷疑,猜忌,這種彼此提防就成為小說的主要情節。比如在《第二類型》里,幾個身處險境的人彼此懷疑對方是機器人殺手,以至相互殘殺。迪克筆下從未有一對恩愛情侶,夫妻之間都象陌路人一樣彼此警惕。在《少數派報告》里,安德頓懷疑妻子和副手串通起來陷害自己。在《RH—3之謎》里,電視明星賈森一覺醒來失去了身份,妻子也和其他人一樣不再認識他。
甚至,迪克筆下的人物不僅從不信任他人,更充滿了自我懷疑。《全面回憶》中的奎爾不知道自己是個普通職員還是一個星際間諜,《電蟻》中的普爾事業有成,卻突然發現自己不過是一個機器人傀儡。《冒名頂替》里的沃爾曼堅信自己是地球人,結果卻是外星人製造的冒名機器人。可以說,身份之謎和自我懷疑構成了迪克科幻的「母題」。
有趣的是,這些身份之謎背後,體現著一個小人物的無奈。他們在真實社會中地位低下,而在幻想里卻能左右人類命運。這在《全面回憶》中體現得最明顯。本來只是個小職員的奎爾,最終卻是童年時便與外星人訂立和約的人類救世主。
從菲里普·迪克身上,我們也可以看到後世科幻作家和凡爾納、威爾斯等人的不同。那些宗師往往處在同時代文化知識界的高層,以俯瞰眾生的態度來創作科幻小說。而迪克等現代科幻作家則是一群邊緣化的人,過著邊緣化的生活。他們如果想在科幻作品裡描寫英雄偉人和傳奇業績,往往很不真實。而他們真實的生活卻往往不科幻。

㈥ 求美國作家麥爾維爾的著作《白鯨》(即Moby Dick)的書評。

被時代冷落而後又重現異彩的偉大作品在文學史上並非鮮見。美國浪漫主義小說家赫爾曼·麥爾維爾 (1819-1891) 的代表作《白鯨》(Moby Dick) 就曾一度被十九世紀美國文學的大潮所淹沒,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寂後,當新時代的人們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它時,這部史詩般的文學巨著就像深埋於古墓中的珠寶重見天日,放射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如今它已成為世界文壇公認的偉大傑作,被譽為「時代的鏡子」和「美國想像力最輝煌的表達」①。
《白鯨》是一部融戲劇、冒險、哲理、研究於一體的鴻篇巨制。依託美國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工業發達、物質進步的時代背景,作者將藝術視角伸向了艱辛險阻、財源豐厚的捕鯨業,以沉鬱瑰奇的筆觸講述了亞哈船長指揮下的「裴廓德號」捕鯨船遠航追殺白鯨最後與之同歸於盡的海洋歷險故事。在與現實生活的相互映照中,作者寓事於理,寄託深意,或講歷史,談宗教,或贊自然,論哲學,閑聊中透射深刻哲理,平敘中揭示人生真諦,不但為航海、鯨魚、捕鯨業的科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而且展現了作家對人類文明和命運的獨特反思。難怪這部表面看似雜亂無章、結構鬆散的皇皇巨著被冠以各種形式的名字:游記、航海故事、寓言、捕鯨傳說、有關鯨魚與捕鯨業的網路全書、美國史詩、莎士比亞式的悲劇、抒情散文長詩、塞萬提斯式的浪漫體小說……它就像一座深邃神奇的藝術迷宮,呈現出異彩紛繁的多維性、開放性和衍生性,具有開掘不盡的恆久藝術價值。

一、多重象徵意蘊的復合

《白鯨》像一座象徵主義的迷宮。這里大到典型人物、宏觀景物,小到靜止的物體幾乎都具有多層次的象徵意義。作者正是通過多重奇譎的象徵事物來表現他對哲學、社會、宗教等問題的深刻思考。
陸地和海洋是小說中一對相反相成、內蘊豐富的象徵物。一方面,陸地象徵著安閑舒適,海洋象徵著凶險莫測;陸地代表著封閉自足,海洋代表著冒險求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陸地也象徵著使人喪失精神生活的人類文明,而海洋則代表未受人類文明污染的原始文明的保留地。與此相映,航海遠行既可象徵探索與發現的心靈歷程又可象徵返璞歸真的精神之旅。
「煙斗」是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及的另一重要意象,它的基本寓意是現實生活的日常享樂,藉此寓意作者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態。當以實瑪利和魁魁格分享同一支煙斗的時候,不僅表明他們是在享受生活,而且象徵他們已結成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友誼;二副斯塔布整天煙斗不離嘴,象徵他是一個注重物質生活享受的樂天派;亞哈船長把煙斗拋入大海,則象徵了他要拋棄享樂、追捕白鯨的決心。
「裴廓德號」捕鯨船的象徵意義更為豐富。它代表人類生活的世界舞台;象徵執著探尋自然界秘密的美國精神;代表原始文化的一葉方舟;象徵基督教對其他「落後」文化的統治之地;又由於「裴廓德」取自被滅絕的印第安部落之名,因而它還可以象徵邪惡的人類世界必遭毀滅的命運。
然而,小說中更為隱秘微妙的復雜象徵仍然主要體現在白鯨莫比·迪克和船長亞哈這兩個形象身上。對於二者象徵意蘊的闡釋,是理解這部小說的關鍵。
「莫比·迪克」是一條頗富傳奇色彩的白色巨鯨,小說從不同人物的視角展現其多重的象徵寓意。在異教徒水手看來,它是一隻時而平靜安詳,時而恐怖暴虐的海怪;瘋子迦百利把它當做震教神的化身;在亞哈眼中,「一切最使人狂怒和痛苦的事情,一切足以攪起事物的殘渣的東西,一切附有惡念的真理,一切使人焦頭爛額的東西,一切有關生命思想的神秘而不可思議的鬼神邪說,一切的邪惡等等,都是莫比·迪克的顯明化身」。它是亞哈心中邪惡與恐怖、難以征服而又必須予以摧毀的仇敵。但對以實瑪利來說,白鯨既代表高潔安寧,也代表恐怖死亡,它是宇宙間一切對立矛盾的結合,象徵宇宙的浩闊與奧秘、上帝的無邊神力、人類的命運與前途,它給以實瑪利的重要啟迪不是簡單的摧毀,而是努力完善認識、不懈地追求真理。
從社會政治的角度來看,白鯨象徵著龐大的資本主義生產力。許多評論家認為這個尚不被人理解而又威力無窮的龐然巨鯨,實際上是作者對資本主義巨大發展的生產力迷惑不解而又惶恐不安的真實心理反映,也表達了作者對處在變動時代的人類命運的憂患意識。
亞哈船長同樣是一個具有多重性格的矛盾體。他違犯了基督教關於「傲慢」的戒律,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背棄捕鯨獲取鯨油的使命,執迷不悟於一己私仇,全然置船員的安危於不顧,在這個意義上,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和邪惡魔王的象徵。然而,就其敢於搏擊邪惡、挑戰命運、反抗神明而言,他又是人類反抗英雄的象徵。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堅毅執著探索宇宙奧秘的勇士,盡管具有頑強無畏和驍勇善戰的勇氣和能力,但終因無視大自然的內在規律,而徒勞地成為與宇宙力量抗爭的犧牲品。可見,在亞哈身上同樣體現了善惡並存、美醜相共、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的多重意義,這一形象所蘊含的象徵意義與白鯨一樣也是復雜深邃、難以把握的。讀者很難從中找到絕對的、唯一正確的結論,小說的意義並不是證明所有這些不同的結論都可能正確,而是要求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思考做出評判,正如評論家 C. K.希勒加斯 (C.k.Hillegass) 所言:「《白鯨》的意思不在書中,而在讀者身上。」②
總之,《白鯨》中的象徵不計其數,它們像閃爍著寓意與思想哲理的光鏈,不但映現出作品的題旨與美學價值而且開掘、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意蘊。

二、多重主題的變奏

《白鯨》所構築的藝術世界可謂千姿百態。這里既有反映航海捕鯨生活的人類現實世界,也有闡析基督教義的宗教世界,而且潛蘊著充滿隱喻的哲理世界。這里既有對人鯨共斗恢宏場面的藝術描繪,又有對捕鯨科學條分縷析的客觀講述,更有對「變動的時代一切變動的思想和感情」③的本真顯現,其深度和廣度很難以一個主題來囊括全篇,因而作品總能在不同時代讀者的心中不斷衍生出種種寬泛的解讀意義,故事的主題也由此具有了多重變幻的復合特徵。恰如美國當代文學批評家昂利·霍德華所言:「有多少深深捲入人生矛盾、並且敏感得足以捲入一件藝術作品所表現的精神矛盾中的讀者,這部書就有多少種含意。要給這本書硬加上一準確的、正統的、權威性的意義,就等於摧毀了本書活生生的持久性,也摧毀了它帶給讀者的激動……」④
復仇是世界文學的一個古老母題。《白鯨》正是以復仇主題貫穿故事始末的。從事捕鯨業四十餘年的船長亞哈不幸在出海時被白鯨莫比·迪克咬掉一條腿。此後,他對白鯨就充滿了刻骨的仇恨,復仇的慾望吞噬著他的每一個細胞,他出航乃至整個餘生的唯一目標就是誓死捕殺莫比·迪克。滿腹仇恨使他成為最孤獨自閉的人。為了報復白鯨,他聽不進理智的勸告,完全被自己的「我」所吞沒,他不再為妻子和孩子著想,不再和船員們交流,極端的自我中心主義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理性和人性,為報一己私仇不惜傷害他人。他始終固執地認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唯一的法則,世界為他而存在,世人為他而犧牲。「我所敢做的,我就有決心做;而我有決心做的,我就要做!他們當我發瘋了……可是,我是惡魔,我是瘋上加瘋!……我現在預言,我一定要肢解那肢解我的傢伙。」復仇的抉擇一旦作出,滿載禍殃的命運之船便開動了,一場由狂妄和偏執領航的復仇戰斗就在這泯滅了理智的黑暗航行中開始了,最終把「裴廓德號」引向了毀滅的航程。在這個意義上,亞哈的悲劇主要源於由復仇導致的極端自我膨脹,他的靈魂因過於獨立而難以得救,因而成為唯我論的犧牲品。

除人鯨復仇的故事之外,小說在第五十四章「大鯨出來了號」中也穿插了一段人類之間互相報復的插曲。船上大副和一名水手僅因一點小事就互起報復之念,大副憑借權力加害水手,水手則聽任大船漏水沉掉也不願合作,以伺機泄憤。在追捕白鯨的關鍵時刻終因兩人難解的仇怨而未能友好合作,致使白鯨跑掉,大副命喪白鯨之口。這段插曲似乎暗示出,復仇是人類固有的罪惡天性,如果任由這種報復性爭斗肆意膨脹將會把人類引向瘋狂甚至死亡的悲慘境地。
與復仇主題緊密相關的便是更具現實意義的人與自然關系的主題。亞哈船長和白鯨作為一對尖銳的矛盾,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界的激烈沖突。亞哈船長剿滅白鯨的過程就是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的一個濃縮,是雙方無數次殊死搏鬥中的一次。盡管這艘滲透著人類智慧的「裴廓德號」捕鯨船在獵捕大鯨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但是人鯨交鋒兩敗俱亡的悲劇卻說明人類與自然同樣都無法戰勝對方,二者的執拗對抗只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小說最後那重歸寧靜的大海或者說是人類和其他物種共同生活其間的世界似乎在提醒人們:與造物主的其他傑作和諧共處才是人類繼續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唯一出路,這一思想甚至在當今高揚環保大旗的現代社會仍具有廣泛的警示意義。
十九世紀中期文學作品的一個普遍主題是「擯棄與尋求」,這一主題在《白鯨》中同樣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船長亞哈甘願拋棄安逸的陸地生活去隔絕危險的海上,其表層動機源自追殺白鯨的復仇計劃,實則是想重新找回自我,尋求精神的安寧與自由;船員以實瑪利自稱出海的目的是驅除肝火、調劑血液循環,實際上是為了擺脫百無聊賴的生活狀態和自殺的念頭,重獲生命的真意;其他的船員,或為生計所迫,或為逃避無情的命運,或為更換環境,總之,是為逃離那個不能帶給他們歡樂和幸福的陸地世界去尋求心馳神往的理想天地。在他們眼中,陸地上到處是現代工業文明的機器和煙囪,到處是生存壓力下的困惑與無助,禁錮在物質主義高牆之內的人們正在失去追求絕對真理的銳氣,也日益喪失了精神生活的深度;而在無邊無際的海上,不管風平浪靜,還是狂風暴雨,大海總會激起人類的無限遐想和體內聚集的原始生命力,「唯有汪洋大海才富有最高的真理」,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帶領船員們暫時擺脫陸地的生存困境,盡管不能改變這個世界的不合理境況。
然而,水手們真的在海上尋到了一如他們所憧憬的理想之地嗎?從「裴廓德號」船員的工作生活中讀者不難找到其中的答案。「裴廓德號」在小說中被刻畫成一個眾人入股的公司,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工廠,具有所有十九世紀資本主義企業的典型特徵。這里金錢、權力高於一切,捕鯨工人不得不完全聽命於船上高級管理層的擺布和欺壓,僅靠一點可憐的分賬作為出生入死的收獲。為了金錢,二副甚至扔下在海中掙扎的船員,去追捕一條到手的巨鯨,並且心安理得、毫無悔意,「我們不能為了像你這樣的傢伙丟了鯨,我們可丟不起。在阿拉巴馬,賣一條鯨的錢可是賣你的錢的三十倍……」 可見,海上世界也遠非純凈的理想樂土,而只不過是與陸地同流合污的人類宰割自然、屠戮萬物的流動工廠或戰場。船員們原本要到海上去躲避現代文明,卻不幸成為它的犧牲品。
當然,《白鯨》所描繪的世界也並非只是瘋狂殘酷的仇恨與殺戮,小說通過故事敘述者以實瑪利的視角也揭示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主題——博愛與友誼。不同於亞哈船長自我封閉的極端個人主義價值觀,以實瑪利卻深感人類的相互依存是不可逃脫的客觀現實。他渴望理解與友誼,相信人類靈魂中的美與善,主動從欣賞他人優點的角度與人們真誠交誼,這也是他和黑人異教徒魁魁格成為親密知己的根本原因。他看到魁魁格野蠻可怖的外貌下所覆蓋的質朴崇高的心靈,也從他身上認識到「普天之下就是一個共同、合股的世界」這一道理。在第七十二章「猴索」中,甲板上的以實瑪利與站在被捕獲的鯨魚背上的魁魁格由一條繩索聯結在一起,一人落海將兩人同死的危險境遇使他們成為相依為命的患難兄弟。由此使他參悟到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我看到我的這種處境,正是一切活著的人的處境;不同的是,在大多數的場合上,一切活著的人,都有一根縛住一大串人的暹羅索子。」在第九十四章「手的揉捏」中以實瑪利則更加充滿激情的熱切呼喚人與人間素樸真摯的友情:「讓我們彼此都捏在一起吧;讓我們把我們自己一起融化在這乳油交融的友情里吧。」 在此作者藉以實瑪利之口大力闡揚了人類博愛與友誼的重要性。
宗教主題是《白鯨》所要揭示的又一深刻主題。在《白鯨》中讀者可以看到一幅幅略作改寫的《聖經》畫面,小說中半數以上人物的名字直接取自《聖經》,且相當一部分人物的性格特徵及所體現的宗教寓意都與《聖經》原型極為相近。如船長亞哈的名字來自《舊約·列王紀》,他與十惡不赦的以色列第七代王亞哈的性格和命運如出一轍;敘述者以實瑪利與《舊約·創世紀》中無家可歸而後又被上帝拯救的同名人物有著相似的經歷;小說中名叫約拿的干癟、忙碌的老頭是根據《舊約·約拿書》中一個希伯萊預言家的名字命名的……整部小說與《聖經》相關的內容多達上千處,使得它同基督教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更增添了文章的宗教氣息。
對於基督教的重要作用,小說第八章「講壇」這樣寫道:「(教堂)講壇從來就是人間的為首的部分,其餘的一切都是跟著它走的。講壇領導整個塵世,特別叫人討厭的暴風雨就正是從這里被首先發現的……上帝的清風或逆風就正是從這里被首先變成順風的……世界就是一隻向前駛出的大船,而且這只講壇就是它的船頭。」在此作者告訴讀者:世間的一切皆歸於上帝掌握,人的一切活動都只是在執行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意志不可違抗,個人的意志應該遵從上帝的意志。然而作者並沒有囿於這一基本的宗教要旨,而是借梅普爾神甫講述的約拿的故事對其作了進一步闡發:「如果我們遵從上帝,我們就得違反我們自己;正是在這種違反我們自己中,包含有遵從上帝的困難。」這一源自作者心靈深處的宗教體悟似乎說明,人們對自己慾望或意願的滿足即是對上帝意志的違背或反叛,那麼違背上帝的結果又將如何呢?妄圖征服一切的亞哈不相信上帝的宿命,不屈服於神力的安排,在狂風暴雨中倔強地航行,其結果不但是首先付出了失去一條腿的慘重代價,最後甚至使整條捕鯨船陷入滅頂之災。可見,固執己見、違逆上帝的人最終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只有肯於放棄個人慾望接受神的意志,潛心改悔,才能得到上帝的拯救。
從另一角度來看,小說在大力宣揚服從神意觀點的同時,也熱情歌頌了反叛神明的精神。小說中最大的反叛者非亞哈莫屬。這位偉大的、不敬神卻像神一樣的好漢有著「敢於戳穿太陽」的英勇氣概,面對著作為上帝化身的兇狠巨鯨,始終保持著人的尊嚴,凜然不可侵犯。盡管他沒有贏得斗爭的勝利,但他執著的反抗精神卻永遠不會被擊敗,他的自尊永遠不可征服。「這就是亞哈——他身體給分裂了,可是亞哈的精神卻是靠一百隻腳活動的蜈蚣。」他就像違抗上帝為人類盜取天火而甘受折磨的普羅米修斯,像拜倫筆下背叛天意、鋌而走險的該隱,像彌爾頓筆下具有領袖號召力敢於造上帝之反的魔鬼撒旦和義無反顧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力士參孫,更像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盡可以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的硬漢聖第亞哥。在這個意義上,他就是人類真正的英雄。
總之,無論是社會現實層面上的批判,還是宗教、文化哲學層面上的感悟,《白鯨》都堪稱是一部意蘊深邃之作。但從總體來看,作品中對人在冷漠,甚至敵視性的宇宙中掙扎乃至毀滅過程的描刻卻是這部小說最為深刻的地方。這種深刻性恰是從多重題旨的互補作用中透射出來的,這無疑也對小說敘事藝術的表現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多維藝術形式的融合

不同於麥爾維爾同時代的多數浪漫主義小說家經常採用的單一散文體敘事手段,麥爾維爾廣泛吸取了多種藝術表現技巧,將其融會貫通地應用在《白鯨》中,體現出一種多元化的藝術效果。在這部氣勢磅礴的巨著中,既有莎士比亞戲劇的格調,又有史詩般的氣勢,既有詩情畫意的抒情描寫,也有平鋪直敘的白描。對於這樣一部形式奇特的小說,威爾遜·F·恩格爾(Wilson F. Engle)做了一個很好的形容:「它是一部長篇的散文體的虛構作品,但不是一部傳統的小說。雖然它借用了史詩和悲劇的傳統,它又不能被確切地稱為一部史詩或悲劇。它近於一種特別的網路全書,叫做解剖圖,或者說是對捕鯨業這一領域人類生活的詳細剖析,但盡管它借用了多種文學形式,《白鯨》並不真正屬於任何單一的文學類型。就像任何天才的作品一樣,它遵循自己的原則來探索生活的奧秘。」⑤
就整體而言,《白鯨》的敘事結構可分為正文前的「語源」與「選錄」、由一百三十五章構成的正文以及「尾聲」三部分。「語源」與「選錄」是作者從西方各種文化典籍中摘錄的關於鯨魚的記述與描寫,初看起來,這種別出心裁之舉似為閑筆,但其實,麥爾維爾是在架構一座復雜的迷宮,等待著讀者去探索。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它們與小說正文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它們有助於我們了解這部作品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深入挖掘小說的主題和境界,它們同故事、人物互相映照,耐人尋味,不但是小說結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是作者用以發展他這本別具一格的小說的主要手段之一。
正文部分在整體結構上呈現出「喜劇—鬧劇—悲劇」這一明晰易見的發展脈絡,大體可以第二十三章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基本上是傳統的小說模式,以喜劇式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當時的社會生活。而其餘的一百一十二章,特別從亞哈出場後第二十八章開始,小說在表現手法上做了重大變化。不但將前半部分明快風趣的筆調轉變為詞藻華麗的文體,而且將敘議結合的描述、新聞報道性的描寫、戲劇化的宏大場景以並列或遞進的方式交替展開。敘述者在故事講述中角色的頻頻轉型,敘事視點的時時變更,以及敘事文體的不斷變換,使得這部分的敘事結構看似顯得雜亂無章、復雜難辨。其實,這正是麥爾維爾對多元藝術手段的創新應用,這種對傳統敘事手法的突破恰好是當今現代主義文學慣常採用的藝術手段,體現了麥爾維爾高超而頗具現代性的表現藝術。正如美國評論家約翰·布萊恩特在《〈白鯨〉:一場革命》中所言:「充滿節奏的長句、散文體詩歌、文學種類的混雜及各種人物的聲音、視點上的實驗、象徵手法、心理學、以實瑪利與亞哈內心生活的戲劇化,甚至是小說的悲喜劇性,都預示著詹姆斯·喬依斯和福克納的文學意味。」⑥
小說第三十六章至四十章的描寫是這一全新藝術手法的突出典範。第三十六章「後甲板」是小說出現的第一個高潮。亞哈首次向船員宣布「裴廓德號」航行捕殺白鯨的目標,並以一枚金幣為獎品激勵船員們的熱情。為了渲染氣氛,突出人物形象,本章採用了一系列戲劇手法,如舞台說明、開場白、主人公的大段台詞、群眾角色的合聲呼應、兩個主要角色針鋒相對的對白等。本章最後則以歡慶的群眾場面結束。在其後的三十七章、三十八章、三十九三章中作者又採用戲劇人物獨白的形式分別揭示了三位主要角色的內心活動,而故事的敘述者則完全退到舞台之後。接下來,作者又將整個四十章寫成一幕舞劇,以群眾舞蹈的形式繪聲繪色地刻畫出深夜前甲板上水手們飲酒作樂的情景。可見,作者在第三十七章之後的四章里徹底脫離了傳統小說的寫作形式,建構了具有超越時代性的小說多維表現藝術。

《白鯨》是一幅描寫大海而自身又像大海一樣波瀾壯闊的小說長卷。這部以捕鯨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在充滿了大海咸濕味的深邃文字中,所思想的是比海洋更復雜的人類歷史、社會文化及人性的奧秘,激活了現代人對自我意識和人性意識的深刻反省,帶給了讀者無比清新的藝術感受,其超越時空的藝術之光將永遠閃爍在讀者心頭,成為後世寶貴的文學財富和文化積蓄。
《白鯨》是一部隱喻無窮的「天書」。
《白鯨》是一座深邃神奇的「藝術迷宮」。

本文引文如無特別標注,均來自曹庸譯《白鯨》,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版。

① 伊恩·烏斯比.《50部美國小說》,王問生等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1:80.
② 虞建華.《20部美國小說名著評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87-88.
③ 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處.《美國小說評論集》,1985:31.
④ 曹琳.《〈白鯨〉中的倫理思想沖突》,遼寧大學學報, 2003(3):27.
⑤ 轉引自李世存.《評梅爾維爾的〈白鯨〉》,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1):109.
⑥ 轉引自肖誼.《超越浪漫主義的史詩》,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4(9):64.

㈦ 給我推薦幾本好書 要科幻的 冒險的 比如 波西傑克遜 之類的 不要一本的

波西是奇幻唉。不是科幻。
凡爾納的作品,是經典。
我給你推薦點符合現在口味的作品吧。
《埃及守護神》是波西作者的另個系列,可以看看,是冒險+埃及神話。
《7王聖鑰》也可以看看。主人公挺背的,一開場就快死了,或者說命中註定得掛了。但在會死的星期一里,他遇到了奇怪的哈欠
連天的星期一大人。於是,陰差陽錯,他得到了一把神秘的聖鑰。他不想當啥英雄,沒有什麼雄心大志,就想當個普通人。可惜周圍的人都突然感染了一種奇怪的昏睡病毒,都陷入了沉睡。
於是,這個苦逼的主人公,不得不進入另一個世界,進入到一個以時間為法則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作者用基督教的元素塑造了七個時間之王,分別叫星期一大人、星期二大人、星期三大人……,這七個大人分別忍受著基督教里七種原罪的折磨。主人公得打敗這七個大人,奪得七把象徵權力的聖鑰,才能拯救這個時間的世界,進而解救自己的朋友和現實世界。

㈧ 求有關中世紀基督教啦 異教啦什麽的有些懸疑的的小說

<聖殿騎士的血> 作者:(德)沃爾夫岡·霍爾拜因
本書講述守衛耶穌墓的聖殿騎士團分裂為兩派後的故事。千年前,進入耶穌墓的聖殿騎士團中一部分騎士貪婪地想將聖杯占為己有,遭到另一部分誓死守衛聖杯的騎士的阻止,雙方發生血拚,從此分為兩派,世代為敵。直到20世紀,分裂而出的郇山隱修會也沒有放棄再進基督墓室奪取聖杯的野心。隱修會領袖魯茨婭是個權欲熏心的女人,渴望通過掌控聖殿騎士的後代來控制聖殿騎士團,進而奪得聖杯。十九年前,她在羅伯特不知情之下,成功地以色相引誘了羅伯特,繼而孕產了大衛。按照教規,兩派交合而生的孩子將是下一個聖殿騎士大師。痛苦的羅伯特為了不使魯茨婭陰謀得逞,在騎士團成員的壓力下,不得不試圖殺死大衛,但他終究沒忍心下手,將孩子搶到後秘密寄養在修道院。 對自己身世一無所知的大衛18歲時,為保護女友施特拉,與「情敵」大打出手。受傷之後,他的傷口居然自動止血,繼而神速痊癒,身份暴露,之後被兩撥「神秘人物」爭來奪去。再次被綁架後,大衛驚悉,綁架他的竟是自己的母親,魯茨婭!這位十八年未見的母親,用謊言勸誘大衛殺死羅伯特給父親「報仇」…… 作者沃爾夫岡.霍爾拜因是德國當今最有影響的暢銷書作家之一,被稱為「德語世界奇幻小說之王」。其作品涉獵奇幻、科幻、恐怖小說和電影劇本,德國《世界報》曾這樣評價霍爾拜因的作品:「他的作品融合了經典奇幻文學大師的特質及德國特有的童話傳統。」

㈨ 納尼亞傳奇的作者簡介

英國著名學者、文學家C. S. Lewis早在50年前就曾向世人貢獻出了一本傑出的巨著《納尼亞王國傳奇》系列。1898年,劉易斯誕生於北愛爾蘭的一個書香世家。他自幼便沉浸在父母的藏書堆中,汲取了豐厚的知識養份,也因大量閱讀神話傳奇故事,而培養出對奇幻文學的莫大興趣。十歲那年,路易斯的母親過世,原本平靜祥和的家庭立即分崩離兮。他遂離開愛爾蘭,渡海到英格蘭讀書。異鄉平原灰黯的景色、多霧多雨的天氣、集中營式的學校生活、暴戾教師和稀鬆枯燥的課業,重重壓抑著他的胸臆。為了尋求蔽蔭,早熟的路易斯開始故事創作,並埋首研究哲學思想。這時期的經歷不但磨煉了他的寫作技巧,也埋下他日後思想轉向基督教教義的種子。
1916年,劉易斯考入牛津大學,但沒多久就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被徵召入英國軍隊,開拔到法國戰場的壕溝中作戰。他在戰斗中中彈負傷,返回倫敦休養。痊癒後他繼續完成學業,並在26歲取得牛津大學的教職工作。此後的路易斯一個人擁有了三種身份:第一,他是牛津和劍橋大學著名的文學學者和批評家;第二,他是廣受好評的奇幻小說和兒童文學作家;第三,他是知名的基督教神學作家和宣道家。劉易斯最早成型的是科幻故事,193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太空科幻小說《Out of the Silent Plant》。這本小說的主角艾德溫·倫森,是以他在牛津大學的同窗摯友《魔戒》的作者托爾金為原型取材的。
1950年,劉易斯發表奇幻小說《獅子、女巫、魔衣櫥》。在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後,他在六年間,又以故事中的納尼亞王國為主題,完成了另外六部,共組成奇幻文學巨著《納尼亞王國》系列故事。最後一部《最後的戰役》一書,為他贏得英國兒童文學的最高榮譽「卡內基文學獎」。C.S劉易斯一生的著作包括了詩集、小說、童話、文學批評,以及闡明基督教精義的作品,不下50多本。這些作品在他於1963年逝世後,仍持續再版發行,盛況至今不綴。他被當代譽為「最偉大的牛津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具領導地位的作家兼思想家。
《指環王》講述了人與魔殘酷征戰的浩大戰役。而長篇巨著《納尼亞王國傳奇》整整虛構了一個龐大王國的興衰史。需要提及的是,C.S.路易斯還有一位名叫J.R.R.托爾金的摯友,他就是在世界上擁有數千萬追隨者的長篇幻想小說《指環王》的作者。托爾金曾在他的作品中提出了一個「第二世界」的理論,即第一世界是神創造的世界,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那個世界。而人們不滿足第一世界的束縛,用「幻想」去創造一個想像的第二世界。這個第二世界,所有的一切則都是以一種看得見的「真實」形象建構起來的。作為托爾金的同行,劉易斯是「第二世界」理論的積極的支持者和追隨者,可以這樣說,《納尼亞王國傳奇》是劉易斯對托爾金「第二世界」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
有意思的是,劉易斯在寫作《納尼亞王國傳奇》時,並不是按照七本書的排列順序完成的,先是《獅王、女巫、魔衣櫥》,然後是《凱斯賓王子》(1951年)《黎明踏浪者號遠航》(1952年)、《銀椅》(1953年)、《能言馬和王子》(1954年),最後,一直到了1955年,才倒回來寫了第一部《魔法師的外甥》,1956年完成最後一部《最後之戰》。這是因為,劉易斯在寫《獅王、女巫、魔衣櫥》時,並沒有寫續篇的打算,但沒想到竟受到了讀者們空前的喜愛,於是便一發不可收,竟寫出了一部工程浩大的「納尼亞王國」的編年史。所以,《納尼亞王國傳奇》七本書獨立成章,你可以分開閱讀,也可以合在一起讀。

㈩ 《納尼亞傳奇》主要講什麼,與哈利波特有什麼相似之處

相似的是都是魔法類的,《哈》是根據〈納〉的啟發創作出來的,不過我覺得《納》很幼稚,適合十歲多一點的看,而〈哈〉的故事更曲折,也更有意思

熱點內容
古裝玄幻重生玄幻漫畫小說 發布:2025-01-23 07:01:22 瀏覽:28
科幻小說專輯 發布:2025-01-23 06:32:02 瀏覽:828
完本都市幽默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3 06:28:58 瀏覽:30
全文免費閱讀言情小說閃婚總裁的契約妻 發布:2025-01-23 05:38:24 瀏覽:326
上官男主的小說現代 發布:2025-01-23 04:49:39 瀏覽:904
適合青少年看的中國科幻小說 發布:2025-01-23 04:37:52 瀏覽:201
19年最熱的十大玄幻小說 發布:2025-01-23 04:23:25 瀏覽:674
都市奇緣類似的小說 發布:2025-01-23 04:11:05 瀏覽:555
閃婚總裁請自重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1-23 04:00:31 瀏覽:652
男主是軍人的小說現代推薦 發布:2025-01-23 03:46:12 瀏覽: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