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說家是哪
1. 十九世紀最著名的科幻小說家是誰
儒勒·凡爾納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其代表作就有科幻小說《八十天環游地球》、《機器島》和《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等。這樣的科學幻想小說就屬於未來文化。
2. 儒勒.凡爾納是什麼科幻小說家
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等著名作品。
3. 關於《海底2萬里》的簡介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3)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說家是哪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創作小說之初,凡爾納和出版商赫澤爾(Piere-Jules Hetzel)之間就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特徵展開了一場爭論。赫澤爾認為該把尼摩描寫成為奴隸販賣交易的死敵,為他對某些海上船隻的無情攻擊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辯護。
但凡爾納卻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不過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
最後,作者和出版商逐漸相互妥協了,他們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稜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
4. 《海底兩萬里》的內容簡介
主要進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無意間發現-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跟隨尼廑艇長乘坐這潛艇,遨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北水洋,在海底進行了兩方里的環球探險旅行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說,其一生信仰科學,是少見的科學作家。
(4)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說家是哪擴展閱讀:
在法國,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第一、二卷的單行本分別出版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制,Hildibrand雕刻。
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則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只可惜並未刊完。這是該書已知的最早的中譯本。
5.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拓展資料:作品: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文學特點:凡爾納的作品並非枯燥的科學的圖解,而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性質。他總是在科學暢想的框架里編織復雜、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節驚險,充滿奇特的偶合,再襯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種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兼之凡爾納的文筆流暢,敘述輕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人物評價:盡管凡爾納將自己設想為一名為成年讀者寫作的作家,可向來也有種看法,認為凡爾納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正如凡爾納研究者威廉·鮑卓賢(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爾納不僅否認自己是海底航行的發明者,還聲稱自己從未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而「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0 0 贊 0
修改回答
王大前12138 高粉答主
2019-11-08 說的都是干貨,快來關注
關注
作者簡介: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拓展資料:
作品: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文學特點:凡爾納的作品並非枯燥的科學的圖解,而基本上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性質。他總是在科學暢想的框架里編織復雜、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節驚險,充滿奇特的偶合,再襯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種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兼之凡爾納的文筆流暢,敘述輕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讀者的喜愛。
人物評價:盡管凡爾納將自己設想為一名為成年讀者寫作的作家,可向來也有種看法,認為凡爾納是一名兒童文學作家。正如凡爾納研究者威廉·鮑卓賢(William Butcher)所指出的,凡爾納不僅否認自己是海底航行的發明者,還聲稱自己從未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而「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6. 海洋三部曲是指什麼
《海洋三部曲》即《凡爾納三部曲》,指的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Les Enfants capitaine Grant,1865~1867)、《海底兩萬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1869~1870)、《神秘島》(L』Île mystérieuse,1874~1875),作者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
7. 凡爾納被譽為什麼
凡爾納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1828年2月8日-1905年3月24日),或譯儒勒·凡爾納,法國小說家、劇作家、詩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他以其大量著作和突出貢獻,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該頭銜也被授予H·G·威爾斯和雨果·根斯巴克。[由於凡爾納知識非常豐富,他小說作品的著述、描寫多有科學根據,所以其小說中的一些幻想成功預見了後世的一些技術發明。
凡爾納生於南特港資產階級家庭,受訓傳承父親的律師職業,但在青年時期退出,為雜志和劇院寫作。他一生寫了六十多部大大小小的科幻小說,專輯由皮埃爾-儒勒·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出版商出版,收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
(7)法國十九世紀最著名的海洋科幻小說家是哪擴展閱讀
凡爾納的《奇異旅行》和科學幻想文學體裁的關系復雜。類似H·G·威爾斯,凡爾納常被認為是該體裁的創立人之一,他對此發展的推動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許多早期作家,如琉善和瑪麗·雪萊也常被認為是科幻文學的創立人,導致歷史爭議。
另一個主要問題的爭論核心在於凡爾納的作品能否算作科幻文學的開端。莫里斯·雷納[95]稱凡爾納「從未寫出一句在科學上卓越的東西」。凡爾納多次在采訪中辯稱自己的小說不應該當作科學來讀,稱:「在任何意義上說我都不是科學家」,「我從未發明任何東西。」[98]他自己的目標是「描述地球[並]同時理解美麗風格的高尚」,正如:
我的《氣球上的五個星期》並非有關氣球的故事,而是非洲。我總是對地理和旅行痴迷,想給非洲一個浪漫的描述。現在,我的旅行家只能通過氣球來穿越非洲,這就是寫氣球的緣故.… 可以說,當我下筆的時候,我從未想過坐氣球,現在也沒有…
與凡爾納科幻名聲緊密相關的是他常被稱為科學進步的「先知」,故事裡許多技術元素在當時是天馬行空,如今卻司空見慣。這種論調歷史悠久,在美國尤是,但現代學者一致認為這是誇大其詞。作為科幻小說,凡爾納明確否認自己是未來預言家,稱科學進步和自己的作品之間的聯系「不過是巧合」,並將科學的精準無誤歸咎於自己的大量研究:「甚至在下筆前,我總是反復翻閱看到的每本書、報紙、雜志或科學報道。」
8. 《地心游記》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地心游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地心游記》讀後感1
《地心游記》是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作品,全書講述黎敦布魯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書籍里偶然得到了一張羊皮紙,經過一番探究和推敲後,他發現前人艾恩·薩克魯珊曾到地心旅行,黎敦布魯克教授決心也做同樣的旅行。他和侄子阿克塞從漢堡出發,坐火車和帆船到達羊皮紙上所說的斯奈佛山所在地冰島,在冰島,他們還結識了向導紅發海恩斯。並一起向斯奈佛山出發的故事。在旅途中,他們穿過長長的通道,還經歷了缺水、失去方向、與科考隊走散等許多險情。
書中的主人公阿克塞機智、有膽有識,而且能夠冷靜的做出判斷。是他破譯了叔叔羊皮紙上的盧尼文。看到羊皮紙上的內容,他勸阻叔叔不要做冒險,叔叔不聽,他只好陪同叔叔一同前往地心。
在書中,這幾個各有特點的人物共同構成了這本洋洋灑灑的科幻巨著。黎敦布魯克教授脾氣暴躁但對我關懷備至,而且學識淵博。阿克塞的未婚妻葛洛班小姐勇敢、有堅定的信心。紅發海恩斯沉著,冷靜,不多話,如果不是他找到水源,說不定他們一行人就無法出來。
在這本書中,人物各有特點,可以說,《地心游記》是一部讓人沉醉其中的好書。
《地心游記》讀後感2
這本書講述了李登布洛克教授等人去地心旅行,中途歷盡艱險,看到種種奇觀。最後終於排除萬難,在一次危險的火山噴發中被炎漿噴到地面上的故事。在跟隨這本書歷險的同時,我知道了許多有關地質結構的知識。但我認為,地心裡沒有另一個世界,只有岩漿和熾熱的地核,因為地心的溫度讓人無法忍受,所以動植物沒法生存。
我覺得,他們很勇敢,明知前方有著許多未知的危險,還知難而進,去冒險,這種敢於嘗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事實是,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希望自己不受到任何的風吹雨打,就像小蝸牛一樣,一遇到風吹草動,馬上就縮進殼里。可是,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只有不斷地去探索,為自己確定的目標而奮斗,堅持不懈的去努力,敢於嘗試,不斷地磨煉自己,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戰,才會讓生活變得充實起來,不會感到空虛。
《地心游記》讀後感3
這個禮拜,我讀了《地心游記》這本書,這本書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的科學知識。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在地底深處波濤洶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狂風暴雨、耀眼的電閃雷鳴、攝人心魂的岩漿奔騰......一個神奇的地下世界躍然紙上,展示曲折生動、饒有趣味的情節同時,又讓我們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其實,雖然是些,地心游記這個游記兩次,會讓我們大家發覺,是旅遊,其實,我剛看的時候呀,也是這么認為的,可是,如果你細心品讀的時候呢,你卻覺得,其實,它是在給你講知識呢!我覺得,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地心之旅可能將變成現實。目前,美國科學家正在籌劃一項耗資一百億美元的宏偉計劃,向地心發射一個探測器。整個探險過程需要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這些都是不可揭曉的事情,在我看來,地心已經深深吸引了全人類的好奇心,不管這計劃究竟是否可行,但其提出的地心秘密的設想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因為地心之謎是人類最感興趣的領域之一。
這篇文章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科學知識,而且,也讓我有所想像,將來的時代會是什麼樣的,也能讓我明白地心游記的這個過程事件,如果有好奇心的讀者,請跟著作者的腳步,去探尋地心的奧秘吧。
《地心游記》讀後感4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是——《地心游記》。
這本書是一本科幻書,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地心游記》主要講了:德國的一個科學家李登布洛克意外地發現了一封練金術士薩克努賽姆的密碼信。經幾番努力,他和他的侄子阿克塞爾成功解讀了這封信。李登布洛克為了追隨薩克努賽姆的腳步,不顧侄子的勸說,帶上阿克塞爾前往斯奈菲爾的約庫爾火山口——地心入口。李登布洛克、阿克塞爾與向導漢斯等三人歷經波折,克服了迷路、缺水和暴風雨等種種困難,抵達了地心後又利用一次火山噴發重回地面。
李登布洛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人物。他在瑣碎小事上十分容易暴躁,但一旦遇到真正的危險,他又非常冷靜;他對於科學探索十分瘋狂,但恰恰是他的這種瘋狂,使他在別人都放棄的時候,選擇了堅持,並且一次次成功突破困境;他在要求侄子工作時十分嚴格、苛刻甚至冷酷,但是當侄子受傷的時候,卻又非常的溫和。
我們要學習李登布洛克教授的溫和、執著和冷靜,可千萬別學他的暴躁、瘋狂和冷酷喔!
《地心游記》讀後感5
地心游記?想必初次看到這本書的你,一定十分好奇怎麼會去地心遊玩?不過,你再看看作者,肯定就釋然了。因為這本書的作者儒勒·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並且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所以這是一本科幻小說。
這本書主要講了:德國的科學家李登布洛克,在一本古老的書籍中發現了一封密碼信,解讀了信的內容後,知道了通往地心的方法。於是他和侄子阿塞克前往入口——位於冰島的死火山,並在向導漢斯的帶領下,進入了地心。一路上,他們雖然經歷了重重困難,卻依然不放棄,最終成功返回地面上。
讀完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明白了: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獲。就拿我來說,我小時候有個「畫家夢」,可惜初嘗繪畫覺得難就放棄了。如果我當時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不懈地迎難而上,可能我現在的畫技非比尋常了吧。雖然當畫家是無望了,但我迷上了寫作,也因此萌生了一個「作家夢」。看了這本書,令我更加堅定這個夢想,更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夢想,我相信我這個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這本《地心游記》,不僅有趣,而且令人受益匪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沒看過的同學們趕緊行動起來吧!
《地心游記》讀後感6
我在這個寒假讀了這本科幻小說《地心游記》。
這本《地心游記》是由《地心歷險記》改編而成,內容都沒大有什麼變化。這本書的作者是法國的儒爾·凡爾納,他不僅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去地心的故事,而且,他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個貫穿整個十九世紀的重大科學爭論中所持立場。
這本《地心游記》的主要人物有三個,書中說的「我」——阿克賽爾,在一開始,他是一個年僅十九歲的優柔寡斷的大孩子。他的叔叔叫李登布洛克,是一位教授。還有一位就是他們去地心的向導——漢斯,漢斯是李登布洛克教授的對立面,他在當向導的過程中,遇到事情沉著、冷靜、平和,說話非常簡潔,要麼說一個字,要麼就說二個字。
他們在探險的過程中,經歷了眩暈、飢渴、黑暗、迷路、熾熱等一系列考驗之後,他逐漸成長起來,並且從最初對李登布洛克叔叔的惟命是從,逐漸發展到與他平等地討論問題,最後竟的他叔叔發號施令起來,這可真是讓我感到驚訝啊!
讀完這本書,我決定要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永不放棄,堅持完成被「困」住的事情。
《地心游記》讀後感7
《地心游記》是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的另一部著作,這本書因劇情奇幻,富含多種知識而震驚全世界。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德國科學家李登布洛克偶然間發現一封密碼信,解讀之後發現這是一份關於地心的資料,便帶著侄子阿克塞爾前往地心,並在途中遇到了向導漢斯,三人從冰島的一處火山口開始進入地心,在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他們最後在一次火山噴發時回到了地面。
全書以緊湊的筆法記載了冒險旅途中的艱險經歷和地底下的種種奇觀,與凡爾納的所有作品一樣,不僅文筆幽默流暢、情節波瀾起伏,而且有著很合乎科學的非凡想像力,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超越時空的幻想世界。
通過這部小說,我們可以學習堅韌不拔的剛強意志,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因此,我建議大家去閱讀。
《地心游記》讀後感8
《地心游記》是我開學以來看到的最驚險的一本書。
書中主要講了一個德國的科學家李登布洛克偶然發現了一封密碼信,他的侄子阿克塞爾解讀了密碼信的內容,告訴了叔叔。於是叔叔決定帶上阿克塞爾一起前往地心。在真正進入地心之前,他們認識了聰明的冰島人漢斯向導。三人從冰島的一座火山口開始進入地心,一路上,克服了迷路、缺水、暴風雨等種種在地面難以想像的困難後,在一次火山噴發後又回到了地面。
最讓我驚奇的是,在地下100英里竟有一片海洋!海洋右邊有一片蘑菇林,它們可不像地面上的蘑菇,它們高達40英尺,高度阻擋了陽光的射入。更遠的地方有其他樹木,它們擁有巨大的體積:有高達100英尺的封印木,也有和冷杉樹一樣高大的蕨類植物。
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地下100英里居然還會有人!他的體型比巨象還要打。他簡直就像是海神波賽冬的兒子在管著怪獸一樣。那個巨人身高大約在12英尺左右,手中拿著一根樹枝,正在驅趕那些巨象。他一定是遠古的「牧羊人」!
李登布洛克叔叔他那知難而進、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地心游記》讀後感9
《地心游記》這本書是一本科幻小說。這本書的作者是儒爾.凡爾納。在這部小說中,儒爾.凡爾納不僅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科幻故事,而且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明了他在一個貫穿整個十九世紀的重大科學爭論中所持的立場。在小說《地心游記》里,儒爾.凡爾納為我們塑造了一群科學勇士和先驅者形象的同時,他自己則當之無愧地被看作是科幻小說的先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
讀了這本書後,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不能遇到困難就放下理想,只有堅持不懈,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我以後,一定會用這本書來鼓勵自己在困難面前不能退縮,因為《地心游記》里三位主人公一路上面臨了缺水、風暴、迷路等各種困難,而是繼續前進,所以我不能因為一些些小困難而退縮,我要繼續前進!
這整本小說就像凡爾納的所有作品一樣,不僅文筆幽默流暢,情節波瀾起伏,而且有著浪漫而合乎科學的非凡想像力,把讀者帶進了一個超越時空的幻想世界。
我非常喜歡這本書。
《地心游記》讀後感10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地心游記》,這本書是凡爾納一生中想像力最豐富的一本書。主要講了主人公阿克賽爾和他的叔叔李登布洛克教授,偶然發現了一件密碼信,從中知道了16世紀有一位名叫阿爾納薩克怒塞姆的冰島的煉金術士曾到達過地心,於是准備來一次地心之旅,在進入地心之前,經介紹認識了向導漢斯,三人到了斯奈爾火山口,潛入地下,開始下降,一路上遇到重重困難:水沒有了,他們花了一天半的時間,找到了一條小溪;阿克賽爾迷了路,克服恐懼冷靜地用智慧回到了叔叔身邊;在海上遇到巨獸之戰;旅途中還遭到暴風雨的襲擊,與風暴奮戰了幾晝夜……這些是在地面上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們都都憑著自己的堅強意志克服了,最終在一次火山噴發後又回到在上。
這部小說豐富了我的想像力,呈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又一個奇妙的科幻世界,還讓我懂得了我們的成長要經歷重重困難的考驗,才會變得成熟、勇敢、堅強。
聽了我的介紹,你想看這本書嗎?
《地心游記》讀後感11
《地心游記》這本幻想小說描寫了十九世紀中期,德國科學家裡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得到了一張古老的羊皮紙,上面記述從一個神秘的火山口進入就可以達到地球的中心!教授對此深信不疑,他不顧侄子阿克塞爾的極力反對,毅然偕同阿克塞爾與向導漢斯進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冒險旅行。旅行中炎熱、眩暈、飢餓、黑暗、迷路一路相隨,不過探險三人組也飽覽了地下海的雄奇風光,經歷了一場海怪大戰,見識了異常珍貴的古生物化石,還遇到了一個放牧大象的遠古巨人。經歷千難萬險後,就在他們馬上就要到達地球中心的時候,火山爆發了。在炎熱岩漿的翻滾下,教授、阿克塞爾和漢斯坐在木筏上被岩漿的沖擊力沖著急速向上升去,最後終於回到了地面。
《地心游記》中的主人公教授里登布洛克不顧其他人的反對,堅持自己的想法——去地球中心旅行。
這本書僅僅是讓讀者體會豐富的歷險和了解傳神知識嗎?不,它是在啟發我們,做事情不能放棄,要努力去做,不管多難的問題,我們都一定能做好!
《地心游記》讀後感12
《地心游記》,這是一部充滿傳奇和幻想色彩的小說,主人公克洛里登教授與他的侄子阿克賽爾發現了先人的一張關於進入地心的羊皮紙,固執己見的克洛里登教授決定要效仿先人,他的侄子阿克賽爾認為這樣做太危險,對其行為百般阻撓,可最後還是被說服,決定陪著叔叔和向導漢斯一起進入地下,開始地心之旅……
他們在地底經過整整3個月的艱辛跋涉,進行科學探險。雖然最終沒能到達地心,卻獲得了很多科研成果。
我們可以感受到一個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地底深處的波濤洶涌的大海,巨大的蘑菇林,遠古時期海獸及令人心驚膽戰的搏鬥,以及原始古猿在地下森林中放牧乳齒象,海上的狂風暴雨,耀眼的電閃雷鳴,攝人心魄的岩漿奔騰……
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主人公們的勇氣、堅持不懈、幽默都是我要學習的。而且明白一件事想成功並不能只靠勇氣,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當然遇到困難時,也要學會堅持住,不能顯得軟弱無力。摔倒了,一定要再次站起來,只要堅持住,所有的困難都會被克服。狹路相逢勇者勝!只要你擁有勇氣、擁有智慧,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成功。
《地心游記》讀後感13
《地心游記》是「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儒勒。凡爾之作,他的內容十分有趣,驚險令人印象深刻。
小說主要講教授黎登布。洛克帶著侄子阿克賽與冰島向導漢思斯進行的一次驚心動魄前所未有的地心之旅。他們從冰島的斯奈弗陷口的火山口開始下降,他們經歷了缺水、迷路、巨獸來擊、暴風雨等。雖然,阿克賽每次都想放棄並回去,但教授每一次都鼓勵阿克賽,並讓他堅持留下,當他們到達地心時,火山爆發了,他們被迫從一座義大利的火山出來,全書波瀾起伏,一環扣一環的記了旅途的艱險經歷。
文中教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教授擁有勇往直前的心,為探索人類秘密,勇敢地走進地心,令我最佩服的是當缺水時,當他侄子叫著回去時。他卻叫向導和侄子先回去,自己再去探索,是什麼讓他面對死亡,卻無動於忠?是超人的毅力。
《地心游記》讓我學到許多,堅忍不拔,追求科學,與困難做斗爭……。這本書的啟發將是我一生都受用不盡。
《地心游記》讀後感14
試試看——不是面對峰迴路轉、雜草叢生的前途枉自嗟嘆,而是披荊斬棘,舉步探索。
試試看——不是拘泥於命運的禁錮,聽憑命運的擺布,而是奮力敲擊其神秘的門扉,使之洞開一個新的天地。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
這時在某一篇文章中看到,並積累下來的語句。
是的,我就是懷著這種「試試看」的心理,看完了著本書——《地心游記》。
書中那些扣人心弦的文字,組成了這部名著,我心裡忐忑的看完了這些文字。
文章講的是登布羅克教授在一本古老的書上,破解了文字,得到了一張羊皮,發現前人阿思?薩克奴姍曾到地心旅行。里登布羅克教授決定也作同樣的旅行。帶了侄子阿克賽爾以及足夠的糧食、儀器和武器等,由漢堡出發,到了冰島又請一位向導漢恩斯隨行。從冰島的死火山斯納菲爾火山口下降,到達了地心,那個充滿神秘的地方,三人一路同行,他們見到了世人所沒有見到「蘑菇林」「灌木林」和一些低級植物,但這些史前的植物,高的令人害怕。
《地心游記》讀後感15
《地心游記》的作者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凡爾納。凡爾納是世界科幻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地心游記》屬於凡爾納早期作品之一,本書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德國的科學家李登布洛克在一本古老的書籍中偶然發現了一封羊皮紙密碼信,在解讀了密碼信的內容後便決定帶上侄子阿克塞前往地心,在向導漢斯的帶領之下,三人從冰島的一處火山口開始進入地心,一路上他們歷經種種艱難險阻,最後終於成功地回到了地面。
本書主人公阿克塞是一個優柔寡斷的小夥子,他在經歷了地心之旅的考驗後,成為了一個敢做敢當的男子漢。叔叔李燈布洛克教授不僅學識淵博,而且意志頑強,這個倔強的科學家在整個探險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他利用自己超人的膽識和過人的見識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向導漢斯冷靜而又細心,在許多關鍵的時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讀罷此書,相信大家定能獲得這樣的啟示: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一定會有所收獲!
9.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被稱為什麼
1、《海底兩萬里》的作者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2、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是19世紀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妙的遨遊》為總名,代表作 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一些人稱作「科幻小說之父」。而隨著上個世紀後葉凡爾納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發現,科幻學界對於凡爾納的認識也在趨於多樣化。
3、《海底兩萬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法國《教育與娛樂雜志》;單行本發行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制,Hildibrand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