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大劉的科幻小說的特色

大劉的科幻小說的特色

發布時間: 2022-09-14 13:54:46

Ⅰ 《三體》這本書怎麼樣評價

《三體》是一部超乎尋常的小說。
它深入探究了中國歷史上最騷亂時期的人心。劉慈欣給我們展現了難得一見的、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竹幕以及與之相關的、影響到當今世界的神秘陰謀。結果是,這個故事裡的每個回答都製造出更多的懸念。
生動、極具想像力並且依託於前沿科學,《三體》思考了我們時代的諸多重大問題。劉慈欣站在了無論任何語言的推測思索性小說的頂峰。

Ⅱ 讀劉慈欣《從大海見一滴水》有感

首先,我要說明一點,我不是一個科幻迷,或者說,我覺得我還配不上這個稱呼。我一直認為要成為一個迷,首先你得對那個事物有不竭的好奇心,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表面內在,並且迫切希望不斷更新它在你大腦中的資料庫;其次,你應該能在不斷獲取的過程中形成對這個事物的一整套的理解體系,並有盡可能全面而辯證的觀點。而我連第一點都沒做到。所以,本篇真的只是讀後感,或者說總結吧。

看到劉慈欣對科幻的種種反思,我更加地崇拜他。在我心裡,他已經不僅僅是那個「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水準」的人,更是一個對國內科幻文學有著自己邏輯體系下的深刻反思,並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整體水準的人。這是我一直很佩服的一種人,對自己熱愛的東西有著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以下,盡量無廢話。這篇「反思」從科幻文學中的細節描寫、人物、題材的現實與空靈、對英雄主義的理解以及科學在科幻小說中的形象這五個方面分析了國內科幻文學的現狀和所受的枷鎖,這枷鎖來自於創作者、讀者以及文學評論家。

首先,大劉覺得,科幻小說中的細節描寫是不同於主流文學的,它很大一部分會是「宏細節」,即看似是細節描寫,卻寫出了很大時空尺度上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宏細節」的出現一方面源於很多科幻小說本身就是在描述大時空尺度上的故事,另一方面是作者對小說側重點的安排和表達方式的優化,這是必要且無可厚非的。在大劉的書中也隨處可見此類描寫,也是我極其喜歡的一種,《吞食者》的最後,「夜晚降臨了,殘海平靜如鏡,毫不走樣地映著橫天而過的銀河。這是這個行星有史以來最寧靜的一個夜晚。在這寧靜中,地球重生了。」這應該算細節描寫了,卻彷彿看到整個世界在空間鋪展開來,生命在其中悄然進化的全過程。大劉說,這些類似的描寫往往被評論家嘲笑為空洞或像是寫「梗概」而不被認可。

第二,在科幻小說中開始出現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這其實很好理解,《三體》中黑暗森林,整個人類是被當作一個種族形象去跟其他種族打交道的,《超新星紀元》中多出來一個與現實世界平行的網路世界形象。由此,很多科幻小說「不以傳統人物形象為中心」,而是創造或描述「一種新型的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甚至即使描述個體,個體與個體的人格差異也是極小的。這在以前傳統文學中是很難出現的,所以「我們對科幻小說的評論,仍然沿續著傳統文學的思維,無法接受不以傳統人物形象為中心的作品,更別提有意識地創造自己的種族形象和世界形象了」。

第三,科幻小說,是基於科學的幻想,想像力本身就是一大特性,但大眾卻很難接受略「瘋狂」的想像。「科幻是一種能飛起來的文學,我們偏偏喜歡讓它在地上爬。」最開始看《魔鬼積木》,我其實很難接受基因工程改造的半人半獸的組合體,早飯吃得我都想吐,這根植於人性深處的恐懼,也就導致了我對這篇小說的不認可,甚至厭惡,後來在晚飯後一口氣讀完,才開始敢正視。所以,這一點我還是有點贊同的。

第四,我最想談的,科幻小說中的英雄主義,這里提到的英雄主義大多是與傳統人道主義和人性相違背的,比如,「犧牲千人換取萬人生存空間」。這些英雄主義在大劉的小說中比比皆是,我想這與他是堅定的「技術主義者」也有很大關系。當然,這恰恰是最吸引我的地方,當文明面臨生存不得被取捨時,或許我們更需要像章北海和都德這樣的絕對理性的人。我很崇拜這一點,甚至一度懷疑自己冷血,後來發現周圍的人大都都是認可的,才稍稍安心。但是大劉說,在英雄主義被唾棄的今天,這種思想的植入,還是不被大眾認可的。

第五,科學在科幻小說中的形象往往被「醜化和妖魔化」。大劉是相信技術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他提到的這一點我還是很贊同的,很多科幻小說寫著寫著就像呼籲回到農耕時代。但是我還是很想吐槽一下,他自己的小說中,科學是不醜,但有些也沒好到哪裡去。《魔鬼積木》中人類基因佔70%以下的組合體還是很驚悚且沒處安置,我突然壞壞地想,如果大劉真的遇見他們會不會害怕,《鏡子》中,超弦理論發展,使得人們趨同,最後失去了文明,《月夜》更不用說,結局都慘不忍睹,只能在淹死、旱死、和被輻射照死中三選一。當然,我只是吐槽,這些結局的出現大多並不是技術本身的問題,是如何對待技術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大劉肺腑之言,「如果不從負面描寫科學,不把她寫得可怖可怕就不能吸引讀者,那就讓我們把手中的.筆停下來吧,沒什麼了不起的,還有許多別的有趣的事情可做。」

最後,是大劉對國內科幻文學的整體反思,與國外科幻文學相比,「國內科幻的評論者們,卻正在虔誠地拾起人家扔掉的破爛枷鎖,庄嚴地套到自己身上」,與主流文學相比,「我們並沒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表現手法,新浪潮運動不過是把主流文學的表現工具拿過來為已所用,後來又發現不合適,整個運動被科幻理論研究者稱為『將科幻的價值和地位讓位於主流文學的努力』」。能明顯感覺到,大劉希望科幻文學理論研究者們都能多做實事,發展出自己的表達方式等一系列理論體系,而不是把時間浪費在本來就弱小的科幻文學上套枷鎖;而創作者們,能堅持自己的路,不要拾人牙慧更不要自我束縛。路很長,我們剛起步,走著瞧。

雖然對大劉的觀點有多處不同意,大概是現在大家對科幻文學的審美也跟上了,我倒覺得讀者對宏描寫,種族形象,英雄主義等的接受程度是很高的,甚至是推崇的。但是,這篇「反思」仍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不單單是跟著想像力跑,而是開始去思考小說的表現方式,情節的安排,背後要傳達的東西,有什麼現實意義等等。

以上。

最後,我想說,希望自己過幾天後就敢說自己是「磁鐵」,理直氣壯是不可能了,忝列其中也是可以的。因為看完劉慈欣所有作品的「主題閱讀任務」還剩一小部分了。

Ⅲ 《三體》:科幻世界對現實社會的隱喻故事

聽說《三體》是劉慈欣一本很出名的小說,獲獎無數,其中有雨果獎(科幻小說界很出名的一個獎項)。之前也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對大劉表現未來社會的想像力頗為欣賞,於是專門拜讀了一下《三體》。

2019年2月買的《三體》,6月底看完。我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利用周六日閑暇時間硬是把《三體》的三部曲:《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看下來了。

後來在網上查了一下,全書整整80萬字,突然很佩服自己,居然也能啃下這樣的大部頭。

《三體》給我的最大感覺,是書中充滿許多硬核科學知識,比如引力波、曲率驅動、黑洞等等,少點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知識,還真不一定讀懂。說實在的,我也跳過了不少我不太理解的科學知識。

同時,其中有不少故事情節是反映社會現實的,比如對社會分層、親情、人類社會在危機面前的表現的種種探討。雖然《三體》帶領我們暢遊了許多個跨越世紀的未來時代,但人性中的善惡美醜,在每個時代總會有相一致的地方。

《三體》講述了什麼故事?

《三體》到底說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科幻故事呢?我先為你大概說說。

故事講述的是在中國文革時期一個叫葉文潔的女天文學家,因為家庭出身的原因被各種批鬥和迫害,最後被趕到了一處叫「紅岸」的秘密科研基地進行勞動改造。基於天文學背景,葉文潔的工作可以接觸到發射和接收外太空信號等高科技工作。

出於對地球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感到悲觀失望,她利用工作的便利,向外太空廣播了地球的信息,期望外太空星系能帶來先進的文明,徹底改造地球的黑暗人性。

果不其然,葉文潔真的收到了來自外太空星系的信號,並且與這個外星文明建立起聯系。而這個外星文明正正就是小說的邪惡主角——「三體」星系。

三體人發出回復信號,是為了尋找類似於地球的適宜生存的環境,然後進行殖民侵略。因為「三體」星系也自身難保,遭遇到了生存危機,迫切需要星際移民。

由此,就拉開了氣勢恢宏、橫跨幾個世紀的星際斗爭:三體文明對外擴張侵略,與地球文明自我保衛的反復較量。

故事的結局你可能會猜想:地球人類經過一輪人性的考驗與掙扎,終於覺醒起來團結一致,對共同的三體敵人進行頑強斗爭和殊死搏鬥,又或者是某一位救世主降臨、終極神秘武器出現,最終戰勝了邪惡的三體人。

而大劉卻沒有用這樣俗套的結局來結束《三體》,看到最後,我覺得似乎沒有最終的勝利者。

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到底是怎樣的?最好還是翻開《三體》,自己來尋找答案吧,我就不劇透太多了。

《三體》啟示

除了科學知識的呈現,和宏大的科幻故事描述。我覺得《三體》裡面,還有幾點很值得推薦給大家品鑒的。

1.科幻帶給我們無限想像的空間,未來的高科技時代值得期待

我們的生活或許日復一日,上班下班,平淡似水。

科幻小說,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一個豐富的想像空間,為我們打開另一片天地。正如一句話「我們既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大劉是那個提醒我們要仰望星空的人。

《三體》中對於未來世界的描述,由於地球科技得到跨越式發展,人類自信太空防禦艦隊可以抵擋三體危機,世界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而身處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充滿陽光般的自信,看上去美麗而真誠。

面壁者邏輯從185年的冬眠中蘇醒過來,看到身邊周圍的牆壁都是顯示屏,隨便點擊幾下就可以被激活顯示動態圖像;糧食是工廠合成出來的;還有電是用不完的,因為人類擁有了永動機。

在《三體》中,我們有幸拜讀未來世界各種充滿想像力的高科技場景:城市是建設在一千多米地底下一片巨型森林,「而城市的建築就像葉子似的掛在樹枝上。」還有飛行的車流、隨處可觸手打開的信息屏、自動投放的廣告、可根據身形自動調節大小的衣服。

想想如果身處在這樣一個滿是科技感的新世界,不覺讓人興奮和期待。

2.社會和人性中的黑暗面,你會如何面對?

除了對未來世界各種高科技的暢想,大劉也和我們一起探討社會和人性。因為,無論世界如何發展,人性的東西總是共通的。社會的不公平、黑暗面同樣會存在,社會的底層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無奈。

(1)社會的不平等

小說中,在黑暗森林打擊到來之前,有錢人會准備如何乘坐有生態循環系統的超級飛船逃生保命,而普通民眾只能聽從政府的安排,無奈等待。悲觀一點來說,其實就是坐以待斃。

大劉對此這樣評價:

「一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在歷史上,社會不平等主要出現在經濟和社會地位領域,所有人在死亡面前基本上是平等的。但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局面:占人類總數不到萬分之一的少數人能夠躲到安全之處生存下來,而剩下的幾十億人在地球上等死。」

雖然這是小說的誇張描述,但是反觀現實,貧富差距確實可以造成「死亡面前的不平等」。有錢人可以選擇最健康的生活方式,患有重疾也可以通過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換回生命。而普通人只能聽天由命,一切隨緣。

要擺脫社會這種實實在在的不公平,你只能靠自己不停地努力賺錢,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存資源。因為資源總量是有限的,任何人包括政府都沒有絕對的義務幫助你。從人道主義出發,幫助也是極其有限度的。求人不如求己,你想擁有更優質的生活,就必須努力去爭取。

當然,並不是叫你為求利益不擇手段。但你要明白,真實的社會就是如此現實,你要增強自己的實力,學會爭取資源保護自己和家人。《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不也有這樣一層隱喻嗎?

(2)小人物的掙扎

社會的不公平,催生了當中的小人物,艱難地維持著基本生活。

比如,第一個與地球取得信息聯系的三體人:1379號監聽員,一個生活在三體世界卑微的小人物。1379號沒有名字、沒有地位,連結識異性繁殖下一代的機會也微乎其微,生存的唯一價值就是監聽來自外太空的信號。

1379號的生活遭遇,像不像我們每一個生活在基層的打工者。其中有一段描寫,不就是在描寫日復一日、重復單一工作的我們。

「 在目標確定後,三體世界必然會裁減一部分監聽站,而自己所在的這種落後的站點肯定是在首批裁減之列,那時他將面臨失業。監聽員的技能很單一,只是一些程式化的操作和維護,很難找到別的工作。 」

這個情節細思極恐。處於基層的小人物,本身就沒有多少物資財富和發展機會。如果連自我提升的覺醒都沒有,不去學習更高的技能,那等待他們的就只剩下被徹底淘汰的命運了。

雖然三體人1379號生活艱難,幾乎要是孤獨終老。但令人感動的是,他還保持一份善良,他希望美好的地球不要被三體人野蠻入侵,繼而徹底摧毀,警告地球人不要回答三體發出的信號。

基層小人物,雖然生活艱難。但對美好的追求、信念的堅定,令人佩服。擺脫社會的不公平,基於資源、機會、能力的有限,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向上階層流動。

也並不是人人都信奉叢林法則,爭個你死我活。總有一些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保護,值得我們去堅持。

如果不能做到財富上的豐碩,那至少可以尋求精神上的富足,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希望你能堅守對美好事物的一份熱愛和追求。

(3)在絕境當中,都要努力保持一份希望

面對三體人的入侵,地球人是極其脆弱的,因為科學技術上的巨大差距,以及地球科學水平被三體人徹底鎖死,地球人幾乎是坐以待斃的。這種科技實力的懸殊對比,《三體》中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地球人與三體人的技術水平差距,就像是蝗蟲與人類的技術水平差距。地球科學家甚至悲觀地說「我們是蟲子!即將滅絕的蟲子……」

但是,絕境當前,總有些英雄人物會出現,給予我們希望。《三體》中的軍官史強——大史,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物。大史剛出場時,並沒有留給讀者太好的印象,粗野、沒禮貌、滿身煙味,做事總不按照常理出牌,言行令人討厭。

但越往後讀,就越覺得大史是個重情重義之人,而且敢作敢為、盡忠職守,任何難題到了他手上,總能迎刃而解。只要大史出現,你就會感覺安心實在。

當地球科學家承認地球人要徹底失敗,有了頹廢墮落的悲觀想法的時候,大史用他看似質朴但又十分深刻的看法,給大家帶來一絲希望。

同樣以「地球人與三體人」對比「蝗蟲與人類」,大史道出這樣一個事實,盡管人類想盡一切辦法去消滅蟲子,包括殺蟲劑、蒼蠅拍、基因改造等等,但是蟲子並沒有被滅絕,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勝過。

面對三體危機,地球人怎可以就此放棄?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你不輕言放棄。

即使在絕境當中,都要努力保持一份希望。這就是希望的力量。希望,就是那種能讓人從絕境里創造奇跡的東西,明知結果不如理想,卻依然能讓人竭盡全力。借用電影《流浪地球》中的一句台詞「希望,是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三體》的結局雖然沒有徹底的勝利者,但過程中類似大史這樣給予我們希望的一眾英雄人物,輪番登場、堅守信仰,創造出一個個地球奇跡。使我們對地球的美好未來,還是充滿期待的。

結語

《三體》三部曲講述了一個宏大的故事,人物交錯,時空變幻。但細讀起來,其中的某些故事情節還是挺有意思的。還有就是,除了那些我們似懂非懂的科幻知識、降維打擊等新概念,我們還會驚嘆於大劉對某些情節的描寫十分細膩,富有豐富的感情色彩。

有時間,不妨翻開《三體》讀讀,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Ⅳ 劉慈欣的《三體》文筆,為何會飽受人們的批評

劉慈欣《三體》的文筆一直是受到詬病的一個地方,許多人認為大劉的文章語句太生硬,辭藻不華麗,潤色不行,不過在我看來這正是劉慈欣科幻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劉慈欣的科幻文屬於“硬科幻”裡面有許多大量數據和相關論證,如果對基礎物理沒有了解那麼《三體》很有可能是看不下去的。

美國科幻黃金時代的“三巨頭”克拉克、阿西莫夫、海因萊因,這三個人都有許多著名的科幻作品留存於世,但是寫作風格也是大相徑庭的,有的人很擅長人物環境描寫有些人則和大劉一樣更擅長科學技術描寫,這都不影響他們的作品成為經典。劉慈欣的《三體》也是一樣,看大劉的科幻文看的更多的是宏大的世界觀和格局,那種心靈上的震撼不比辭藻優美的修辭來的差。

Ⅳ 重看大劉的科幻小說——看《山》有感

      好久之前非常沉迷於劉慈欣的著作《三體》之中,那時候的我還在上大學。三體給我打開了另一扇廣闊世界的大門,帶我的精神進去了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最近讀了幾個大劉的短篇科幻小說,其中《山》這一篇讓我最有感觸。生活在地核中的文明,沒有重力沒有液體和固體的世界。探索的泡船、無望的探索、有限空間的矛盾、一次次的失望甚至於絕望、無望的渺茫前景和越來越糟糕的現實。接觸液體的恐懼和不安,面對必死結局的無畏。我一次次的被其震撼,探險的地核人就像《朝聞道》里的科學家們一樣,懷著對真理的探索明知必死而向前。

  當文章的末尾,他們的飛船遠去,去到新的空泡的邊界。去尋找另一座更高的需要攀登的山時,探索的科學精神好奇心就像溢出紙面的海水。

Ⅵ 如何評價劉慈欣的科幻小說《超新星紀元》

書中寫了父輩和子輩之間的情感,即父母們面對死亡的力量來自於他們對子女的愛。但是大劉似乎忘了描寫一個很重要的群體:青年人。那些十五六、十八九歲,或者二十齣頭的人,他們(我們)某種程度上也是孩子,可能對生養後代的概念都懵懵懂懂的,正憧憬著事業、學術成就、可愛的小姐姐,突然就要面臨死亡,他們承受得住嗎?

Ⅶ 為什麼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是科幻小說界的天花板

因為劉慈欣的《三體》創造了一個對當今人類非常有吸引力的宇宙,但當人類真正走出銀河系時,人類將創造新的科幻小說來描述他們所理解和超越的宇宙,就是其他科幻小說不能企及的。

《三體》對我們讀者的現實意義,當然是劉慈欣各種腦洞和未來在宏觀上的啟示,但在細節上更為明顯。《三體》的價值主要在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假設和暗森林理論。如果外星文明入侵或攻擊人類,人類會怎麼做。同時,它也描繪了人類的怯懦和無知,這也是《三體》不同於其他科幻小說的地方。

以上的種種都可以說《三體》是我們中國科幻小說的天花板。

以上就是小編所說的了,大家覺得怎麼樣呢?

Ⅷ 可以推薦幾本高品質的科幻小說嗎

《科幻世界》上登載過。有幾部作品具有「社會性」傾向:指涉階層/階級分化的《北京折疊》就不說了,《寂靜之城》是反烏托邦,《麗江的魚兒們》是城市機械化對人的異化;《贍養上帝》是外星人老齡化問題;《童童的夏天》也是老齡化問題...如果科幻小說要表達「中國特色」,與其往裡面塞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咳咳劉宇昆說的就是你...),不如表現中國當代社會矛盾。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現實主義。

Ⅸ 5天破20億!劉慈欣小說被拍成電影,《流浪地球》到底是一部怎樣的佳作

我覺得不是,劉慈欣寫過很多科幻小說,比如《球狀閃電》和《三體》,這兩部我覺得比《流浪地球》更合適。
先來說說《三體》吧,它有三部曲,光看小說就令人心潮澎湃。也是關於世界末日和拯救地球的故事,我最先看劉慈欣的小說也是看的三體,才去了解別的小說,如果《三體》被拍成電影,我相信火爆程度一定不輸於《流浪地球》,甚至可能會達到票房新高度。還有《球狀閃電》,這部小說劇情特別新穎,我覺得如果被拍成電影再加上好的特效,一定又能引起一波新的科幻熱潮。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寫的小說里比較特別的一本,但算不上最好的一本,也算不上最適合拍成電影的一本,只能說後期電影製作上花費了很多功夫,尤其是特效上,讓這部影片取得很大的成功,還有情感路線的烘托,也增色不少。


Ⅹ 第 32 屆銀河獎公布,歷屆銀河獎獲獎科幻小說中,你最推薦哪部

歷屆銀河獎獲獎科幻小說中,最推薦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

大劉時時刻刻都在關心我們已經麻木習以為常的環境,在這部短篇小說里,以絕對的封閉的死亡空間為第一體驗,反襯出社會零件們的不知情趣。

地球很美,大劉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先呈現出一個似乎病態的審美角度,然後用反轉把這個審美合理化,地球很美,只是需要一點距離去欣賞欣賞。

我想,如果小女孩沒被困在地心,我想她也沒那麼多時間去感悟與珍惜人間美好,畢竟像她這么糟糕的處境真的是和地獄一個級別。用一個航地計劃的點子讓故事進行合理化以及產生轉折,這是這個小說最精彩最可貴的地方。

其實這篇小說相當於是大劉的一次魔術表演,只是手法之明顯就彷彿是慢動作給你拆解每個魔術動作背後的意圖一樣,讓你明白一部科幻先說的構思過程。

大劉的小說,以點子作為合理化的根基,用人物串聯故事走向,再附上他向來玩的極溜的製造懸疑,整個過程還得以他飽滿的想像力作為文筆滋潤文章,那麼一篇精彩絕倫的科幻小說就這樣誕生了。

比如,在這篇小說當中,用於合理故事的點子有幾個:1、視覺嗅覺觸覺眼鏡;2、在3小時內可以去到地球任意地方的平離子層飛機;3、向地心航行的落日計劃,3.5G甚至是6G的先進通訊設施;4、中子材料,等等。

魔術師向來喜歡欲蓋彌彰的表現方式,眼睛的這個形象比喻,從一開頭就用上了,但會用一連串的暗示來讓讀者去猜測這比喻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未來科技,最後會選出一個合適的段落親自告訴你眼睛是一個什麼樣的科技。

在一開頭,在男主的懷疑里已經明確暗示觀眾,這個女孩子並非真的在太空中,但又會用後續更多的細節去讓這個真相潛伏下去,這個手法在懸疑電影里可謂是十分常見。

而揭曉答案的時候,也是要先從落日計劃開始吊足胃口,因為此時的讀者想知道的答案是為何男主會驚訝但無力地跌坐下去,而且還是一直被隱瞞的,十分容易勾起讀者的心,更何況科幻愛好者向來都是十分獵奇的人群呢。

於是正好在這時掏出大劉精心准備的科幻點子,向地心航行,並將太空少女的美好景象一百八十度逆轉到了地底世界暗無天日的絕望境界,讓之前故意營造的誇張式地球愛惜變得十分合理,並抬高了這個審美價值,也用男主的心態變化來讓讀者找到更大的共鳴出口。

大家讀完了這個故事,心裡也就遺留一下一個可憐兮兮的女孩子在自己心口深處無限懷念地球的美好,從而讓你我也同樣開始體會到地球的可貴。

手法不算很高明,但夠用就好,文筆不算很華麗,但恰到好處就不容易。

這一篇小說充分展現了大劉對科幻小說結構的拿捏,他不在意手法是不是明顯,也不在乎人物是否立體,他只在乎自己的心意能否表達,只在乎點子是否足夠驚艷到讀者能打開的新的窗戶去欣賞宇宙。




熱點內容
古代重生男主女主復仇小說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23 17:53:56 瀏覽:667
紅樓小說推薦男主 發布:2025-01-23 17:37:54 瀏覽:749
醫生穿越到古代丞相嫡女小說 發布:2025-01-23 17:22:53 瀏覽:980
很黃的都市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3 17:14:38 瀏覽:588
弱受強攻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3 17:02:46 瀏覽:64
小說江寧林雨真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23 16:15:15 瀏覽:182
神奇寶貝之精靈世界小說完結小說全集 發布:2025-01-23 16:01:39 瀏覽:167
最新甜蜜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23 15:14:35 瀏覽:767
鄉村教師科幻小說的人文精神有哪些 發布:2025-01-23 14:49:41 瀏覽:505
小說推薦女主捐心臟 發布:2025-01-23 14:16:29 瀏覽: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