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人物太多

科幻小說人物太多

發布時間: 2022-08-03 11:36:52

推薦幾部情節精彩的科幻小說

強烈推薦劉慈欣的,絕不會讓你失望!

劉慈欣《球狀閃電》銀河獎
在某個離奇的雨夜,一顆球狀閃電闖進了少年的視野。它的嘯叫低沉中透著尖利,像是一個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著塤。當鬼魂奏完樂曲,球狀閃電在一瞬間將少年的父母化為灰燼,而他們身下板凳卻是奇跡般的冰涼。
這一夜,少年的命運被徹底改變了,他將畢其一生去解開那個將他變成孤兒的自然之謎。但是他未曾想到,多年以後,單純的自然科學研究被納入進「新概念武器」開發計劃,他所追尋的球狀閃電變成了下一場戰爭中決定祖國生存或是滅亡的終極武器!
當被禁錮在終極武器中的大自然的偉力被釋放時,一輪冰冷的「藍太陽」升起在大西部的戈壁灘上,整個戈壁淹沒在它的藍光中,這個世界變得陌生而怪異。一個從未有人想像過的未來,在宇宙觀測者的注視下,降臨在人類面前……
中國科幻領軍人物劉慈欣在本書中,將厚重的寫實風格、氣勢宏大的想像與深沉理性的愛國主義融為一體,壯懷激烈,讓人不忍釋卷,欲罷不能。

劉慈欣《三體》銀河獎特別獎
劉慈欣《三體2黑暗森林》銀河獎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的新作,現在已經寫出2部,《三體》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個更長的故事的開始。這《三體I》是一個關於背叛的故事,也是一個生存與死亡的故事,有時候,比起生存還是死亡來,忠誠與背叛可能更是一個問題。瘋狂與偏執,最終將在人類文明的內部異化出怎樣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將如何拷問心中道德?作者試圖講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繹的中國現代史,講述一個文明二百次毀滅與重生的傳奇。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 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應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該小說已經在《科幻世界》上連載完畢,第二部已經出版,並名為《黑暗森林》。科幻世界雜志社已出版了《三體》和《黑暗森林》單行本。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黑暗森林》中描述:
被發現 既是被毀滅.
《三體》第二部,又名《黑暗森林》完成於2007年的11月9號。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三體II》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三體人自身雖然無法識破人類的詭譎計謀,卻依靠由地球人中的背叛者挑選出的「破壁人」,與「面壁者」展開智慧博弈。小說中的主人公將通過人體冷凍技術跨越兩個世紀對三體人的進攻而做最後的反抗准備。《黑暗森林》中提到了兩條宇宙公理。以此為基礎加上猜疑鏈與科技爆炸兩個因素推出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小說的最後主人公正是依靠了這個法則才讓三體人妥協,做出了暫時停止對地球的進攻的決定。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最終會發生什麼,是一方會被另一方銷毀掉,還是共同在太陽系中生存,這些疑問將在最後一部中得到解答。
劉慈欣,中國當代很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家之一。自1999年出道以來創作了一批讀者反響強烈的科幻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等,中短篇《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等等。

劉慈欣《流浪地球》銀河獎
太陽進入死亡期,氦閃不久將爆發,毀滅地球。地球聯合政府決定傾盡實力,用整整100代人的時間,將地球航向最近的恆星。
小說結尾部分的歌:
我知道已被忘卻
流浪的航程太長太長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東方再次出現霞光
我知道已被忘卻
啟航的時代太遠太遠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人類又看到了藍天
我知道已被忘卻
太陽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時刻要叫我一聲啊
當鮮花重新掛上枝頭
……

他的經典之作太多了,你可以網路一下他的介紹,其它的作品有《鄉村教師》、《超新星紀元》、《全頻帶阻塞干擾》、《魔鬼積木》、《詩雲》、《吞食者》、《帶上她的眼睛》、《鏡子》、《夢之海》、《山》、《贍養上帝》……

㈡ 科幻小說女主角是個男主角腦海幻想出來的人物

我看了衛斯理全集145本書
沒有看到類似情節的

㈢ 有什麼值得推薦的科幻小說

很多人推薦劉慈欣的《三體,這是近段時間比較火的科幻小說,有的人甚至覺得應該把《三體》的部分內容納中學的語文教學中,據說現在有些老師推薦學生讀《三體》,這種大面積、高深度、多寬度的推廣《三體》,給人一種很火的印象,據說《流浪地球》的編劇就是劉慈欣可見《三體》的影響力。中國人最後拯救了世界,成為這個世界的救世主!雖然我們現在距離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不可否認中國人創造了很多的奇跡!這是一部弘揚主旋律的科幻小說,它反映了一個宏大的價值觀,也是第一部講述中國人拯救世界的科幻小說,而不再是歐美國家的人!

Bedford本想找Cavort博士吵一架,卻被Cavor博士的新發明吸引住了。Cavor博士發明了一種類似塗料的特殊物質,無論塗在任何物體表面,都能去除地球引力對該物體的影響。Cavor用一個蘋果作實驗,結果這個蘋果自己飛向天花板,砸了個稀巴爛。

edford立刻想到這東西有極高的商業價值,但Cavor卻有更好的主意:他們可以去月球旅行!Bedford一開始不同意,但Cavor騙他說月球表面可能有很多金子,Bedford立刻答應了。Cavor用鐵、木頭和絲絨毯做了一艘奇怪的太空船,兩人就此踏上「月球之旅」。

㈣ 科幻小說「三體」簡介

《地球往事三部曲》是劉慈欣編寫的史詩級巨作,是一部典型的硬科幻作品,思維縝密。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社會學哲學宗教人性以及愛情利用故事模式展示的淋漓盡致。

《三體I》
小說《三體》與三體問題有關,其中描述了一種在半人馬座三星(應該是指半人馬座α星:這是一顆三合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生存的三體人及其三體文明。同時《三體》也是小說中的一個模擬三體文明在一個有三顆太陽的星系中掙扎生存並發展的網路游戲,是由希望三體文明降臨地球介入人類文明的三體組織開發的。
《三體》並沒有揭示那個宇宙文明的圖景,其中的兩大文明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圖景,只是揭開了其面紗的一角。比如,既然距我們最近的恆星都有智慧文明,那這個宇宙一定是十分擁擠的,可為什麼它看起來卻如此空曠?這些內容已經在《地球往事》的《三體》系列第二部中描述。

《三體II》
三體人在利用魔法般的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後,龐大的宇宙艦隊殺氣騰騰地直撲太陽系,意欲清除地球文明。
面對前所未有的危局,經歷過無數磨難的地球人組建起同樣龐大的太空艦隊,同時,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訂了神秘莫測的「面壁計劃」,精選出四位「面壁者」,秘密展開對三體人的反擊。
神秘的「黑暗森林」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切謎底,都將在本書中揭曉!

《三體III》
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
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曇花一現的終極之美最終變成任何智慧體都無法做出的夢,變成游吟詩人縹緲的殘歌;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太空變成了死神廣闊的披風。

㈤ 在通常的科幻小說中,主角大多具有怎樣的性格

我覺得科幻小說中的主角他們一般都是有這樣一個正直善良,但是卻又不完全只是善良的一個性格他們在危難的時刻總是會選擇正義的一方,但是他們平時會給人一種很不正經的感覺,所以他們的性格一般都是比較會偽裝的在平常,看不出有什麼,但是一到危難的時刻就能夠站出來去做很多果斷的決策。

㈥ 誰能介紹幾部最經典的科幻小說

介紹幾部經典的科幻作品
1、英國人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作品
1894年和1895年間的《時間機器》,第一次提出了「時間旅行」的概念。這不僅要求在科學上論證「第四維」--時間的存在,威爾斯更在小說中描寫了地球毀滅前夕的「802701年,莫洛克人的時代」。威爾斯在這部開創性的小說開頭,進行了大篇幅的科學哲理討論,為的是幫助讀者克服不可能心理」。
1898年的《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對外星人(小說中是醜陋的「火星人」)的外貌特徵進行了直接描寫,這也成了後來20世紀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一大特徵。
1901年,《最早登上月球的人》(又譯:月球上最早的人類),大膽幻想人類靠一種「可以隔斷萬有引力的物質」登上了月球。威爾斯的月球不是荒涼寂寞的,而更像是另一個地球。
2、美國著名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30-1992)的作品「基地」系列(此系列為三部曲,分別是《基地》、《基地與帝國》和《第二基地》,另有前傳和後傳)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億,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一位「心理歷史學家」卻根據計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哈里·謝頓(心理歷史學的創始人)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自然科學基地」(即「第一基地」)和 「心理歷史學基地」(即「第二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科幻小說資料簡介
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
科學幻想小說簡稱科幻小說,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小說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小說和偵探小說。

㈦ 求2000字科幻小說

奇幻熱、玄幻熱與科幻文學

中華讀書報 2005/08/03 11:27
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是2005年2月新華社上海分社記者陳犁書的來訪。她要我就《小兵傳奇》發表對於玄幻小說的看法。我對玄幻小說是熟悉的,然而《小兵傳奇》卻沒有看過。據說,《小兵傳奇》是網上點擊率最高的小說之一。於是,我趕緊從網路上查看了《小兵傳奇》。不久,新華社上海分社發出了電訊《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此後,《新京報》記者術術又來電,要我就奇幻小說談談看法,在2005年6月3日發表了報道《葉永烈:奇幻是幻想文學一部分》。記者們的提問,使我關注在當今中國圖書市場上出現的「玄幻熱」和「奇幻熱」……

幻想小說的三大類型

遇上不解之義,我的習慣是查《辭海》。在《辭海》上,有「科學幻想小說」條目,卻查不到「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這表明「玄幻小說」、「奇幻小說」是現今流行的新名詞,尚未納入《辭海》條目之中。

幻想文學分為兩大類,即幻想小說與童話。就幻想小說而言,又分為三大類,即科幻小說、魔幻小說和奇幻(玄幻)小說。
科幻小說是人們所熟知的,其幻想是建立在科學之上。世界上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是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為《科學怪人》),作者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此後,法國的凡爾納、英國的威爾斯、美國的阿西莫夫、蘇聯的別列亞捷夫、日本的小松左京和星新一等創作了諸多優秀科幻小說,成為世界科幻小說大師。科幻小說具有悠久的歷史,已經成為了一種成熟的文體。
魔幻小說的幻想建立在魔法之上。魔幻小說藉助於魔杖、魔戒、魔法、魔力、魔咒,變幻無窮,魔力無邊,充分施展魔幻的魅力。英國女作家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哈利·波特》中的神秘的「魔法石」,把魔幻小說的魔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除了科幻小說、魔幻小說之外是第三類幻想小說,名稱最多,定義也最含糊,卻在當今中國最流行、最火爆。這第三類幻想小說,最常見的名稱有三個:「大幻想小說」,「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通稱為「奇幻小說」。

玄幻小說探源
「大幻想小說」一詞來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筆下,「那是一個奇幻的國度,一個精靈出沒的世界,那裡有狐狸的窗戶,那裡的樹枝上全都落滿了白色的鸚鵡,那裡聽得見女孩的靈魂在嚶嚶哭泣……」有人稱安房直子的「大幻想小說」是「當代聊齋」。照此推理,似乎中國作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可以推為「大幻想小說」的鼻祖。
「玄幻小說」一詞,據我所知,出自中國香港。我所見到的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當時,「聚賢館」也准備出版我的作品,出版商趙善琪先生送給我一本香港作家黃易的小說。趙善琪先生在序言中寫道:「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這是「玄幻小說」一詞首次亮相,並有了明確的定義。
黃易的玄幻小說,形成系列,都以一個名叫凌渡宇的人物為主人公。凌渡宇有著傳奇經歷,他在西藏長大,然後留學美國,獲得兩個博士學位。他又修煉密宗,有超人靈覺,因此世界上許多超自然疑案,都邀請他參與探索。
黃易的系列玄幻小說,十萬字一本,印成小巧的口袋書。由於黃易的玄幻小說講究懸念,故事情節曲折,又展示種種奇特的玄虛境界,所以他的系列玄幻小說出版之後,迅速在港台走紅。
黃易的玄幻小說號稱「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其中究竟有多少科學成分,不得而知。不過,玄學倒是貫穿小說之中,趙善琪稱「黃易是一位玄學大師,對風水命理、占卜星相無一不精」。
當然,黃易所謂的玄學,只是淺層次的「風水命理、占卜星相」而已,並非《周易》、《老子》、《莊子》這三部被稱之為「三玄」的書所奠定的「玄學」,亦即形而上學。
黃易的「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這一玄幻小說概念,不僅並不準確地體現在黃易作品本身,而且與中國當今流行的玄幻小說相距甚遠。可以說,以《小兵傳奇》為代表的中國當今玄幻小說,不僅無科學可言,亦無玄學可言!
我以為,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只是沿用了黃易創立的玄幻小說的軀殼,而舍棄其內核。中國當今的玄幻小說,其中的「玄」不再是指玄學,而是可以詮釋為玄想。
我真佩服,我們的老祖宗賦予「玄」字以神奇玄妙的色彩。許慎《說文》解為:「玄,幽遠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經》『玄之又玄,眾玄之門』,言道幽深微妙。」正是「玄」意味著「幽深微妙」,所以也就給予玄幻小說以無限玄想的天地!
在《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我曾這么說及:「玄幻小說是最近興起的,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強調一個『玄』字,內容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從創作層面講,玄幻小說作者比科幻小說作者創作更自由,不需要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除了《小兵傳奇》之外,玄幻小說《風姿物語》在網上也很流行。2004年10月,我在北京出席了「玄幻文學的中國市場」研討會,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在會上一下子就推出20種署名「火天車」的玄幻小說,玄幻小說之熱由此可見一斑。

奇幻小說的概況
我注意到,《小兵傳奇》、《風姿物語》也常常被稱為「奇幻小說」。「奇幻小說」與「玄幻小說」兩個名詞混用、互用。這表明,如今的「玄幻小說」一詞,這「玄」亦可解釋為「奇」,與玄學毫不相干。
奇幻小說不像玄幻小說只限於中國,奇幻小說在外國也有,而且常常與魔幻小說混為一談,甚至把《哈利·波特》也歸入奇幻小說。人們追溯奇幻小說的歷史到19世紀初以至更早的希臘神話。外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英國作家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台灣翻譯家朱學恆在把《魔戒》譯成中文時,首創「奇幻小說」一詞,從此「奇幻小說」一詞在華文世界流行。朱學恆在台灣創辦了「奇幻文化藝術基金會」。
奇幻小說迄今無嚴格的定義。台灣徐慶雯為「繆思奇幻館」所寫的開館宣言中,這么述及:「我們需要想像力,不是教唆逃避現實,陷溺虛無,卻是要鼓勵轉換視野,伸展心智,而奇幻故事獨特的神秘本質,無限的幻想空間,正是想像力的源泉。」這段話曾被認為給「奇幻小說」下了一個廣義的定義,在我看來,奇幻小說的特點在於「奇」,以神奇、奇異、奇怪、奇特的幻想,貫穿於小說之中。這種幻想,與科學無關。
中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郭敬明的《幻城》。
郭敬明以為,幻城「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夢想」,「每個人心中的幻城都不一樣」。郭敬明心中的「幻城」,充滿神奇色彩:火族與冰族水火不相容,火焰之城與幻雪帝國之間進行聖戰。在幻雪帝國中,「人有著白色晶瑩的瞳仁,白色的長發,千年的壽命和如同夢魘般華麗的幻術」,在「關於聖戰的遙遠臆想中,摻雜著支離破碎的愛情。來自於天上的幻想,輕靈、浪漫、狂放不羈,引領著你開啟腦海中夢幻的神秘之門,讓想像力天馬行空地遨遊,思維的精靈在無極世界中遊走,所到之處,風光無限」。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作家曹文軒在評價《幻城》時指出:「《幻城》是神秘的。這種神秘也許並非是作者刻意追求的結果。但這種神秘卻一直在吸引我們穿過文字的密林而向前……直到最終,我們也沒有看清這個世界,神秘依在。」
這種「神秘感」,正是奇幻小說又奇又幻的魅力所在。
另一部奇幻小說——陳思宇的《異人傲世錄》,在港台地區出版了26冊,也是近年來頗有影響的奇幻小說。這部奇幻小說先是在「幻劍書盟」、「龍的天空」、「小說頻道」等原創網站以「明寐」的筆名發表,點擊率近一千萬次!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
就歷史而言,科幻小說長於魔幻小說,而魔幻小說又長於奇幻、玄幻小說。然而,以《幻城》為代表的奇幻、以《小兵新傳》為代表的玄幻,影響力如今遠遠超過「老牌」的科幻。一篇書評這樣寫道:「魔幻圖書的大浪淘沙,超越科幻,而不到三年的時間,玄幻小說又異軍突起,以驚人的速度顛覆了魔幻小說一統江山的局面。」
細細分析新生的奇幻和玄幻,我注意到作者的年輕化和讀者的年輕化。
17歲的郭敬明在緊張的高三學習之餘,寫出了充滿奇幻色彩的長篇小說《幻城》。
奇幻小說《異人傲世錄》的作者陳思宇,是成都大學中文系廣電專業大二學生。
《小兵傳奇》的作者不像郭敬明那樣頻頻曝光於媒體,以至人們以為作者是羞澀的mm。其實,作者玄雨是小夥子,出生於1980年,只比郭敬明大兩歲。玄雨生活在廣東小城河源,只讀過師專,在中學當美術教師。他「終於發現教師的職業太不適合自己,我太懶。我們這些人都是日夜顛倒的,晚上工作,白天睡覺,睡到上午11點才起床。」他開始寫作。他取了筆名玄雨,玄字取自「天地玄黃」,而「雨」字是「因為我很喜歡下雨的感覺」。
玄雨是這樣開始寫玄幻小說的:「我打小就很喜歡看小說,2000年的時候,我在這一年無所事事,幾乎一天看數套小說。街上租書店的書都被我看光了,找不到書看的時候就開始上網看,可是網上完整的小說絕大部分都看過,無聊中就開始接觸網路作者寫的書。這是我第一次看玄幻小說,讓我接觸到了和武俠小說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在小說中有各種稀奇古怪的世界和奇遇,這些立刻讓我沉迷了下去。但是讓我不爽的是,這些好看的小說都是沒寫完的,而且更新非常的慢。苦等的時候,開始在腦中幻想小說裡面的情節,把自己當成主人翁在虛幻的世界中冒險。這個時候發覺小說裡面的情節和自己想像中希望看到的情節相差了許多,於是就開始試著寫出自己希望看到的情節。就是這樣,開始了敲擊鍵盤的日子。」
我在北京接觸了玄幻小說的作者「火天車」,得知那是一個寫作班子,平均年齡只有22歲。他們之中不少是女性。我問及「火天車」的創作,他們是這樣答復的:由一個負總責的小姐寫出總體構思,設計了人物,然後在網路上徵求寫手。寫手們紛紛用E mail發來自己的構思。這些構思被負總責的小姐選中之後,由寫手寫成玄幻小說。經過負總責的小姐修改、潤色之後,以「火天車」的名義出版。正因為這樣,「火天車」創作玄幻小說速度驚人,一下子就推出幾十本。
在前幾天,我應約為蘭州作者傅良舉的長篇奇幻小說《最後的王族》作序。作者也是一位年輕的大學生。
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在台灣也是如此。台灣松山高中一年級女生以「水泉」為名,寫出了五大部《風動鳴》,由台灣春天出版公司出版。
我很贊賞奇幻、玄幻作者的年輕化。其實,我也是「少年寫手」出身。我是在11歲發表作品,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21歲寫出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我深知,年輕人洋溢著青春的熱情,充滿奇奇怪怪的幻想。奇幻和玄幻,是青春文學,那麼多年輕人加盟奇幻小說、玄幻小說的創作,是值得鼓勵的。在改革開放進入深層次的今日,中國進入寬松的歲月,年輕人的想像力得到盡情釋放。奇幻和玄幻,正是想像力得以任意馳騁的廣闊天地。眾多年輕作者創作奇幻和玄幻小說,正是體現了時代的潮流。
與此同時,奇幻和玄幻在網路上廣泛傳播,而網路小說的主要讀者群是青少年,因此奇幻和玄幻藉助於網路的無限魔力,吸引了千千萬萬青少年的眼球。另外,奇幻和玄幻小說所展現的新穎奇麗、妙不可言的幻想境界,也正是充滿青春活力的青少年讀者所喜愛的。正因為這樣,《小兵傳奇》會擁有那麼高的點擊率,而《幻城》也以十萬冊的印數震驚北京圖書訂貨會。

期待奇幻和玄幻健康發展
奇幻和玄幻作品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在中國大量出現。我以為,這樣的「奇幻熱」、「玄幻熱」是可喜的。在新華社上海分社所發電訊《葉永烈點評玄幻小說熱》中,便有這樣一段話:「面對玄幻小說的火熱場面,葉永烈直言:『玄幻小說能夠啟發讀者的想像力,而這一點恰好是中國學生所缺乏的。因此玄幻小說的暢銷,總的來看是件值得慶幸的事。』」
報道還寫道:「葉永烈指出,如今玄幻小說的弊病在於『急於求快求成』。『我不相信慢工出細活,但我也不贊賞僅為商業噱頭的火速寫作,小說還是要以質量為前提。』『玄幻』同樣期待精品。盡管玄幻小說大有風靡全國之勢,但作為幻想小說的重要分支,它同樣面臨著創作上的窘境。」
我以為,面對「奇幻熱」、「玄幻熱」,文學界要加強理論研究,加強作品評論,對年輕的作家們給予引導,以使「奇幻熱」、「玄幻熱」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能夠出現一批像《幻城》那樣的精品力作。

科幻創作要迎頭趕上
我畢竟是「退役」的科幻老兵,面對奇幻、玄幻創作如火如荼,反觀歷史最久的「老大哥」科幻,覺得落後了,必須迎頭趕上。
這幾年的中國科幻小說,就數量而言是不少的,但是質量平平,慘淡經營,印數通常徘徊在五千冊至一萬冊這樣的「保本線」上。中國科幻界缺乏像《幻城》這樣有影響的作品,缺乏像郭敬明這樣有影響的新秀。
實際上,一個國家的科幻小說創作水平與科技實力成正比,因為科技實力體現了國民總體科學素質,而科學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科幻小說的創作水平。我常去美國,在美國的圖書館、書店,總可以看到整架整架的科幻小說排列在那裡;美國每年的電影大片之中,總有幾部是科幻片。不論是美國的科幻片《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還是《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笫五元素》、《我,機器人》等等,都在全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這一切,都是美國雄厚的科技實力的反映。中國科幻小說不僅與新興的奇幻小說、玄幻小說存在差距,而且與美國科幻小說存在差距。
中國的科幻小說應該形成鮮明的中國風格。當今的中國科幻小說受西方科幻小說的影響太深,過分「洋化」、「西化」。這也是中國科幻小說缺乏有影響力的新作的原因。
不過,我終究還是偏愛科幻小說。在我看來,科學幻想小說畢竟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會給年輕讀者以科學啟蒙,使讀者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奇幻小說、玄幻小說所無法企及的。我並不反對奇幻小說、玄幻小說,但是我希望能夠多多出版科幻小說,鼓勵青少年多讀科幻小說。
本文作者:葉永烈

㈧ 科幻小說作家有哪些

西方的科幻小說家:阿西莫夫、瑪麗·雪萊、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小約翰·坎貝爾、哈伯德、莫爾、詹姆斯·布里什、考恩布魯斯、弗雷德里克·波爾、安德森
中國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王晉康、何宏偉、凌晨、劉維佳、柳文楊、米一、潘海天、星河

㈨ 你讀過的最好的科幻小說是什麼為什麼

這些「最好的」問題總是讓我困惑。我怎麼能為別人挑選最好的禮物呢。在科幻小說這樣一個多樣化的領域里,選擇實在太多了。選一本由一個作者寫的書?不可能的。

我能做的就是推薦幾本給我帶來極大樂趣的書,它們經得起重讀和重新解讀,並且在我的書架上(如今是數字化的)永遠佔有一席之地。它們來自一個相當廣泛的領域。

另一方面,我是太空歌劇的忠實粉絲。它和科幻小說在同一個沙箱里玩,但有更多的延伸。Lois McMaster Bujold的Vorkosigan系列是最好的作品之一。半是軍事科幻小說,半是嘲諷的社會評論,半是純粹的瘋狂,帶著一點悲愴。我最喜歡的書嗎?民事活動。這是一部與全球政治糾纏在一起的風尚喜劇和拙劣的浪漫故事。這是非常有趣的,有一些大聲笑的時刻。Bugbutter,有人知道嗎?

此外,麥克馬斯特飾演的科迪莉亞·弗克斯根是我最喜歡的科幻小說角色之一。如果我有機會坐下來和這片廣袤土地上的任何人一起喝茶,她將是我的第一選擇,即使她確實用她那清澈的、分析的眼睛看我,並告訴我一些殘酷的事實

㈩ 寫長篇科幻、玄幻小說應如何構思

其實玄幻小說的定義,至今仍有不少爭議。科幻小說家葉永烈說過,科幻小說、魔幻小說、玄幻小說是幻想小說的三大種類。這種分類方法目前得到較多的承認,所謂幻想小是一種建立在假想情況下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區別在於∶科小說注重建立在科學基礎上,以英國作家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為第一部代表作;魔幻小說是建立在神話基礎上的,以西方的《魔戒》、《龍槍》等為代表;玄幻小說最近才在中國大陸興起熱潮,它建立在玄想之上,內走得比魔幻小說更遠,更自由,不受科學依據的束縛,有更多空間可以發揮幻想,黃易可視為中國現代玄幻小說的一個代表。天,中國的玄幻小說數量之多,種類之繁雜,早已把這各種元素都收攏其中了。

網路上最火紅的玄幻小說之一《飄邈之旅》開宗明義就說∶「也許會看到古代中華的延續/也許會看到先進的文明/也許會看到誘人的法寶/也許會看到仙人的遺跡/也許會看到西方中世紀的古堡/也許會看到各種稀奇古怪野獸/這就是飄邈之旅。」僅僅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出,玄幻的玄,和玄學沒有瓜葛,而僅僅是一種海闊天空恣意縱橫的玄想了

至於怎麼寫我說一點間單的。
1,先設定場景和道具及人物性格,其中場景和道具的設定是超現實的,如果是科幻小說則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可以是科學假說),如果是魔幻一類的則是根據迷信、生肖、星座等設定。有時候人物也要設計定為超現實的,特別是魔幻一類的。
2,然後根據人物性格構思故事情節,情節要要明暗線索(這樣才會精彩咯),當然,穿插有愛情、親情等情節會更加細膩咯~!
3,成文
4,最後當然是修改了,呵呵~~
以上是我個人的見解,除了第1點外,其他的和一般小說一樣的拉~~~

熱點內容
科幻小說提升系列 發布:2025-02-24 04:12:18 瀏覽:369
重生小說gl現代改文 發布:2025-02-24 04:08:50 瀏覽:102
休夫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24 03:49:10 瀏覽:912
主角是銀色頭發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24 03:49:09 瀏覽:342
百合小說御姐攻現代 發布:2025-02-24 03:47:47 瀏覽:211
電子競技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24 03:20:07 瀏覽:930
頂點搞笑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24 03:04:08 瀏覽:339
追蹤是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24 03:01:41 瀏覽:758
免費聽書米小圈 發布:2025-02-24 03:00:27 瀏覽:494
現代穿越古代金手指小說 發布:2025-02-24 02:39:03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