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科幻小說都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Ⅰ 科幻小說三要素是什麼
科幻小說三要素分別是「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以及「人文思考」,科幻小說就是一種以科學幻想為背景創作出來的小說類型,並且這種科學幻想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作為基礎的,這種小說題材起源於西方國家。
科幻小說三要素之一的「邏輯自洽」講求的就是在小說創作過程當中,所涉及到的科學依據與理論是前後相通,不會出現自我矛盾的地方。「科學元素」則是一篇科幻小說的創作基礎。而「人文思考」代表的則是科幻小說所具備的一種思想升華,它能夠讓讀者在讀完一部科幻小說作品之後,引起深層面的思考。
現如今,我國的網路上面也充斥著一些網路科幻小說作品,但是這些作品往往還不能夠稱得上是真正的科幻小說,因為這些作品有著統一的問題就是缺乏科學理論作為依據,這一類小說應該被稱為是科學奇幻小說,而並非是科幻小說。一些流傳度比較廣泛的科幻小說作品有《入海之門》、《太空序曲》,《接觸》,以及我國國內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創作的《三體》系列。
Ⅱ 什麼是科幻小說
構建在科學上的幻想小說。
當今在科幻欄下的網路小說,基本都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又分硬科幻和軟科幻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相對於「硬科幻」,作品中科學技術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為它所涉及的題材往往被歸類為軟科學或人文學科,所以它被稱為「軟」科幻小說。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的、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無論我們現在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不管怎麼定義,科幻小說里都不該出現魔法的。除非這種『魔法』可以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甚至心理學的已知理論及猜想詮釋。
Ⅲ 網路科幻小說都很垃圾嗎
不會啊~《重建文明》《我當上帝的那些日子》《重卡戰車在末世》《重生之超級戰艦》《宇宙的邊緣世界》《地球紀元》
以上的排序是以垃圾到不是垃圾
Ⅳ 科幻小說是真的
也可說半真半假,只是科幻小說內的人物和事情給神話了,有點甚至改變了事實的真像
Ⅳ 現在的科幻小說是不是大部分內容都是扯淡,不可能現實
三體的大部分內容還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一些已經實現了)
Ⅵ 什麼才是真正的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英語簡稱:Sci-Fi)全稱科學幻想小說(英語全稱:Science Fiction),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其定義為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而創作出的文藝,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當下以敘事為重點,追求人文思考已成為科幻小說主流,科幻與奇幻小說界限日益模糊,國內科幻小說還呈現出輕科學偏文藝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各大主流網路文學平台上的科幻分類下的小說很少完全具備以上三要素,其細分類型與受眾跟本詞條所定義科幻小說均有極大差別,也不受中國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協會的認可,屬於網路文學的一個分支,據此本詞條將不對該類型進行介紹。
Ⅶ 科幻網文其實根本就不是科幻
半年前,國內一本著名的科幻小說獲得了世界科幻最高的雨果獎,這也是國人首次獲得了次此殊榮,甚至連近期因在兩會上調侃董明珠而走紅的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都曾贊嘆過這部小說,很多創業者也紛紛將其看做創業的經典,尤其是其提出的「黑暗森林理論」,十分適合創業者和BAT三巨頭之間的關系理論,這本小說就是科幻著作《三體》。
而在15年的時候 ,三體就已被游族正式購進版權拍攝電影,許多人紛紛感嘆16年將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中國科幻終於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了。不過,也有不少網友擔心拍攝電影會把這部科幻神作「三體毀了」。
其次,科幻本身的內涵,是在進行科學的幻想同時,給人一種對科學未來的展望,或者哲學、倫理或社會學的遐想,本身能起到非常大的教育作用,甚至激發了國民科學素養。如《海底兩萬里》當中的不少情節現已成真。但是,當網文科幻發展起來的時候,很多人就發現,這個流派根本沒有多少科幻的內涵?,甚至完全不帶有科幻的精髓。不少網文科幻如《吞噬星空》、《無限恐怖》甚至引申出來的無限流流派等,內容根本就是「網路游戲」的小說,甚至從商業發展角度來看這種類小說就是為了製作游戲而寫的。它無法起到真正能帶給人「未知科學探索」的一種新奇體驗。
科學基礎十分薄弱,而且完全不能起到對科學未知探索的那種感受,而只是網路游戲的變體。綜合這些因素,不少科學圈和科幻圈的人士將科幻分為「網文」和「正統」兩個不同的流派,甚至有更多的人直接認為:網文科幻根本就不能算科幻,而只能算偽科幻或玄幻、奇幻一類。那麼,科幻網文到底是不是科幻呢?倘若從我們剛剛分析的角度來看,的確不能把剛剛所指的那類網文科幻算作真的科幻,因為它根本不包含科幻所具有的各種因素,只具有一些科幻的內容。
真的存在所謂正統和不正統的科幻嗎?
從嚴格意義上講,科幻根本沒有什麼正統不正統。甚至有不少科幻作家曾表示過,科學幻想文學,連軟硬都不應該去區分,如果一部小說不能達到科幻的基本構成要素,那就應該直接歸類到其他如玄幻和奇幻,甚至是魔幻等小說當中去。正統科幻只是在幻想文學長期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小插曲罷了。
其實,現在我們所拍攝的科幻電影,看的小說一類,只要擁有一定的觀看群,就會自然而然的被網友挑刺。例如,國際知名的科幻電影《星際穿越》就有網友將其挑刺,認為某些細節「不科學」。而孔二狗在一個節目上對拍攝《三體》電影的表示也是要請專家過來指導拍攝,不能出現很隨意的細節偽科學情況。因而,從這個角度來講,真正的科幻,通常是要經得起質疑的。
其次,科幻文學本身和其他的奇幻文學、魔幻沒有兩樣,都是一種文學體裁,多者之間是完全平等的。不能因為某部小說被掛上了「偽科幻」旗號就被大批特批。因而,我們對待科幻文學的時候,其實不要考慮什麼正統不正統,因為科學永遠不會被偽科學打倒。
作者:李智,作者系尾猿會網專欄作家,本文轉自尾猿會網,允許轉載但要寫清來源和作者,同時嚴禁任何人未經授權改編。
Ⅷ 看了三體,發現所有的網路科幻小說都是他么的在扯淡,這才叫科幻。
是的,深有所感。不過是這樣,邏輯性強、善於思考的人適合看硬科幻;而相反的人,或者說年紀稍微大一些,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強,理解能力不強的人,適合看軟科幻~~ 比如我老姐,完全看不懂三體和星際穿越或者盜夢空間......
哦,然後咧,國外的有些科幻也不錯,比如基地系列。
Ⅸ 科幻小說與其他幻想小說的區別
一、有條件限制下的想像
科幻小說與其他幻想小說最本質上的不同,是在於有條件限制下的想像。這種想像並不是想幹嘛就幹嘛,而是要充分地考慮到現如今科學技術對人的限制,在這種限制下,尋找一個突破口,進行幻想與想像,而且還要一本正經地幻想,並不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因為有了限制,所以科幻小說才很難寫,但它的難度並不是在於故事情節上的創造,而是一個以現實為基礎的科學創意,甚至這個科學創意能為我們科技的發展帶來動力。
二、基於科學知識
科幻小說是基於科學知識,進行一定幻想與想像的文學題材,所以科幻小說與奇幻和玄幻小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幻想與想像是否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除此之外,另一個較為明顯的區別就是,科幻小說的故事背景往往是在未來,而奇幻和玄學小說的故事背景大多是在過去。
因為寫科幻小說需要大量數理方面的知識,但許多網路小說作家卻並沒有理工科背景,所以如今網路上的很多科幻小說,並沒有強有力的科學知識基礎作為支撐。
(9)網路科幻小說都不是真正的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西方科幻小說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英國有工業革命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導致真正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
2、二十世紀初期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帶來科學幻想小說的中興;
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核裂變、宇宙航行、彩色電視機、電子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一步促使西方科幻小說的繁榮;
4、經過二三十年的繁榮,科幻小說家從科幻作品的主題、情節,到藝術的方法進行新的探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科幻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