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
⑴ 海底兩萬里中心思想和主要內容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性是它的一大特徵。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
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1)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藝術特色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爾納豐富多彩的想像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點。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⑵ 海底兩萬里的寫作特點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爾納豐富多彩的想像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點。
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海底兩萬里》中描寫的潛艇起名為「鸚鵡螺」,而鸚鵡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幾毫米螺殼而承受下潛到百米深海後所面臨的巨大水壓的螺殼動物。這一細節充分表現了凡爾納廣博的科學知識。
(2)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創作小說之初,凡爾納和出版商赫澤爾(Piere-Jules Hetzel)之間就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特徵展開了一場爭論。赫澤爾認為該把尼摩描寫成為奴隸販賣交易的死敵,為他對某些海上船隻的無情攻擊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辯護。
但凡爾納卻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不過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
最後,作者和出版商逐漸相互妥協了,他們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稜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在《神秘島》中,這才公布他是印度達卡王子。
⑶ 凡爾納的小說有什麼特點
在儒勒·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和探險小說里,包含有豐富的、各種各樣的科學知識,並且這些知識不是枯燥的、刻板的陳述而是和探險、旅行、地球上豐富多彩的自然界聯系在一起。比如《地心游記》是一部完全假想的科學幻想小說,其中認為通過火山口可以進入地球內部,而且地球深處又有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生活著,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作者卻以豐富的地層學和地質學知識吧我們帶進一個神奇的世界。《八十天環游世界》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則以地球上各個地區的豐富地理知識構成了故事發展的主要線索。知識,在儒勒·凡爾納的作品裡,已經不是外加的東西,而是情節的有血有肉的組成部分。同樣,凡爾納筆下的主角們也是這樣一些在世界各個地方探險的掌握豐富科學知識的人物。
望採納!
⑷ 凡爾納的特點
人物簡介
儒勒·加布里埃爾·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法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
故事的特點
凡爾納的故事生動幽默,妙語橫生,又能激發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熱愛科學、嚮往探險的熱情,所以一百多年來,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歡迎。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表明,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凡爾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小說作家,有一種能夠把自己的幻覺變得能夠觸摸的本領,其感覺是全方位的,從平淡的文學中傳達出某種人類的熱情。但凡爾納的小說中人物除了少數幾個外都是一模一樣的,他似乎塑造不出更重要的人物,人物都是臉譜化的簡單的好人壞人,沒有什麼心理活動;從其作品人物性別單一化上還可看出他對女人的偏見,隱隱流露出深受其苦的心態。此外凡爾納的作品中充滿了明顯的社會傾向,是一個愛國者(法國人最好)、民族解放主義者(支持被壓迫民族斗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從某些作品中表現出無秩序者),最後還是一個銀河帝國主義者(有締造宇宙帝國的慾望)。
凡爾納的作品裡充滿了知識,但他本人卻是一名宇宙神秘主義者,對世界有一種神秘的崇拜。在他的小說中,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夠深刻,主題也常常重復。
但總的來說,凡爾納的嘗試仍然是偉大的。他寫的雖然都是平凡小事,但讀後仍使我們激動不已。正如1884年教皇在接見凡爾納時曾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我最珍重的卻是它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凡爾納小說中人物一些共同特質
1、 知識淵博、能力出眾。有的主人公儼然就是科學天才、全才,甚至在人文方面也修養頗高。他們不僅僅是理論的精通者,也是熟練的技術員、工程師,還具備很強的 「野外生存能力」(如《神秘島》上的那一幫人),因此他們的旅行註定是「專業」的,而非小打小鬧的「踏青」。
2、科學精神、人文精神。他們都對真理抱有崇 高的信仰,為此他們不懼任何艱險,為此他們行事一絲不苟。男主人公都是風度極佳的紳士,女主人工都是彬彬有禮的淑女。他們愛人,愛一切地球上的生靈,也愛 歷史、愛傳統、愛國家。
3、善良的心。人最重要的是善良,我一慣這樣認為。凡爾納筆下的主人公也許有著怪譎沉著的外表,但他們的內心都是火熱的,善良的。 沒有這種基本的人性,也就不會上演《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永不放棄任何一絲希望,萬里尋父的感人故事。這樣的人性表達在今日被各種機器、魔獸充斥了的科幻中 是少見的,因而是極為珍貴的。可以說,我們在地理意義的地圖上旅行的同時,一幅心靈的地圖亦滾開了它的卷軸……好奇、樂觀、堅毅、執著、善良是這地圖永恆 的精神坐標。
更詳細的資料請參考網路有關凡爾納的詞條
http://ke..com/view/43716.htm#4
⑸ 《海底兩萬里》人物性格特徵
尼德·蘭的塊頭很大,身高大概有六英尺高,身體結實,表情嚴肅,不苟言笑,脾氣十分暴躁,誰要是惹了他,他就會暴跳如雷。他的長相很引人注意,特別是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使他的臉龐變得格外生動。
尼摩船長是《海底兩萬里》中一個居主要地位的人物。這個知識淵博的工程師,遇事頭腦冷靜,沉著而又機智。他不是關在書齋之中和溫室里經不起風吹雨打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在反抗殖民主義斗爭的烈火中成長起來的民族志士。他搜集海底金銀財寶,支援被壓迫民族做正義的斗爭。
(5)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寫於187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和探險小說之父」,他一生專門從事科幻小說創作,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許多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科學預見,如今都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
這部作品的故事並不復雜,主要講述鸚鵡螺號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為在海上見到了一條海怪獨角鯨,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被邀請去驅逐海怪,最後發現那是一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阿龍納斯帶著僕人康塞爾和一個捕鯨手,被迫跟隨尼摩船長乘坐這艘潛艇在海底做了兩萬里的環球旅行。
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潛艇船長對俘虜也算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船長尼摩不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尼摩在潛水艇中周遊各大洋。
阿龍納斯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財寶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⑹ 凡爾納的寫作風格
自初中以來,我已閱讀了凡爾納的7部小說了,可以說,我是他的書迷。他的書之所以能深深的吸引我,主要有以下幾個理由:
1、凡爾納在寫作中運用大量鋪墊的手法,十分巧妙。可能在某一片段中,僅僅用兩三句話來描述甚至是一筆帶過的小情節、小人物就為下文中的高潮部分做了鋪墊,然後就接著用大篇幅的其他情節來掩蓋它,使它顯得不那麼重要,然而他正是高潮中最主要的東西。比如在《蒸汽屋》中描寫的那個持著火把的瘋女人,就是主人公的失蹤多年的妻子,在高潮處體現;再比如《機器島》中的薩洛爾船長,是高潮中土著人的頭子;還有《史班瑟島》中的中國人,也是如此……這樣就可以製造出一波三者的情節,使讀者感到無比驚訝與激動。
2、凡爾納的幾乎每一部小說都含有大量科普性的知識,都是關於地理的、自然風光的、動植物的、歷史的、機械的……讀他的書就好似讀一本網路全書。然而,也不會因為有太多的科普性知識使小說感到太乏味,他將科普知識和一波三折的情節巧妙結合起來,並且將科普知識用淺顯易懂、生動幽默的話描述出來,是的小說看起來更有趣味性。
3、凡爾納寫的小說都是科幻小說,在他的小說中有許多在他那個年代還沒有出現的大型機械,但這些機械都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比如說,《蒸汽屋》中的鋼鐵巨象、《機器島》中的標准島、《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這是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可以激勵人們去不斷地探索新的事物。
4、其實在大部分的科幻作品中,都有一定的隱晦的喻意。凡爾納把筆當作武器,用來諷刺那些殘暴的殖民統治著,對爭名奪利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及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進行批判,能體現出作者的人道主義精神,令人敬佩。
1884年,教皇接見凡爾納時,對他說:「我並不是不知道您作品的科學價值,但是我最尊重的是他們的純潔、道德價值和精神力量。」
認真地閱讀凡爾納的作品所得到的財富使我一生受用不盡
⑺ 《海底兩萬里》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海底兩萬里》的藝術特色是:
《海底兩萬里》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海底兩萬里》中描寫的潛艇起名為「鸚鵡螺」,而鸚鵡螺正是以自身薄薄的幾毫米螺殼而承受下潛到百米深海後所面臨的巨大水壓的螺殼動物。這一細節充分表現了凡爾納廣博的科學知識。
(7)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在小說里,凡爾納借尼摩船長之口表達了對海洋的贊美和熱愛:「我愛大海!大海就是一切!它覆蓋著地球的十分之七,大海呼出的氣清潔、健康。
大海廣闊無垠,人在這里不會孤獨,因為他感覺得到周圍涌動著的生命。大海是一種超自然而又神奇的生命載體,他是運動,是愛,像一位詩人所說的,是無垠的生命。
可以說,地球上最先形成的是海洋,誰知道當地球消失的時候最後剩下的會不會還是海洋呢!大海就是至高無上的寧靜。」凡爾納為讀者構造了一個奇幻的海底世界,在這里,有變幻無窮的奇異景觀和各類生物。
⑻ 《海底兩萬里》 分析本書的主題,寫作特點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巔峰之作,在這部作品中,他將對海洋的幻想發揮到了極致,表現了人類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展示了人類意志的堅韌和勇敢。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爾納豐富多彩的想像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點。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
(8)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後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等。
⑼ 《海底兩萬里》最大的寫作特色是什麼
他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許多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科學預見,如今都已經實現或即將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
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⑽ 海底兩萬里的藝術特色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它把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
關鍵詞:《海底兩萬里》,科幻小說,曲折,緊張,個性
《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它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構思巧妙,文筆流暢,思想健康堅實。它把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為一體,作品讀起來饒有趣味、引人入勝。
試析作品的藝術特點,有以下幾點:
一、以科學為依據,細節描寫詳盡
凡爾納可被稱為是「奇異幻想的巨匠」,他的想像力是毫無束縛的,他乘著想像的翅膀遨遊於大海深處,探索著大千世界的種種奧秘,栩栩如生的向我們展現了當時不可實現的夢想,創造出了集所有先進設備於一身的「鸚鵡螺號」。
這艘潛水艇是當時任何一隻船都無法超越的,它是船的製造者―—尼摩船長智慧的結晶。變化莫測的大海是危險的,而這艘船的製造是無懈可擊的,它無堅不摧,乘坐在「鸚鵡螺號」上是無所畏懼的,「沒有必要擔心船會變形,因為船的雙層船殼是鋼鐵般堅硬;它沒有船身橫搖豎擺就能毀壞纜索;沒有風可以吹走的帆;沒有可以破裂的蒸汽鍋爐;不會發生可怕的火災,因為船是用鐵皮而不是用木頭造的;它不使用會燒完的煤炭,因為它的機械原動力是電;不會遇到可怕的碰撞,因為它在深水中獨來獨往;它不用去迎擊風暴,因為它能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獲得絕對的平靜;」①也絲毫不必擔心缺氧的問題,這座浮動著的住所可以浮出洋面,用鯨魚那種方式呼吸,每隔24小時換一次空氣,他們可以隨時呼吸到一股使人心曠神怡,純潔的,帶有鹹味的空氣。作者對「鸚鵡螺號」的描寫細致入微,不肯放過任何一處細節,「高大的紫檀木書架上鑲嵌著銅飾,一層寬大的隔板上擺放著許多裝幀一致的書籍。書架沿室內四壁放置,內側正對著一排栗色的皮質長沙發,沙發曲度合適,坐上去極其舒服。此外,還有一些輕巧的活動書案,可以隨意移動,供人們將書放在上面閱讀。室內中央有一張大桌子,上面放滿了小冊子,其中有些像是過了期的報紙。這般和諧一致的布局沐浴在一片電光之中,電光是由半嵌在渦形天花板上的四個毛玻璃球里發出的。」②布置的如此精美圖書室就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禁不住由衷的贊嘆。大海孕育了無限的生命,大海向尼摩船長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這奇妙的、取之不盡的生命之源,不僅能提供豐富的食物,還給了人們穿的。阿龍納斯穿的衣服是由一種貝殼類的足絲織成的,上面染有古代人喜愛的緋紅色,而且調配上從地中海海兔毛中提取的紫色;艙房梳妝台上的香水,是海產植物經過蒸餾製成的產品;床是用海洋里最柔軟的大葉藻做的;筆是用鯨魚的觸須做的;墨水是墨魚或槍烏賊的分泌物;他們吃的奶油是用鯨魚乳房裡擠出來的奶做的;糖是從北極海中的大海藻里提煉出來的。作者喜歡描述神秘的事物,財寶和稀奇古怪的科學細節,這在人們聽來或許難以置信,但這並不是漫無邊際的瞎編亂造,而是更接近於記實資料,以科學為依據的,我們不難在書中發現大量的數據,這些是對細節的有力補充,增加了讀者的感性認識,在科學高度發展的未來,這些也許都會成為現實。另外,小說的旅行路線真實可靠,我們彷彿也乘坐著「鸚鵡螺號」隨著書中的主人公游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正是歐洲科學飛速發展的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先進的工業成就,以一日千里之勢向外開拓,人們熱衷於海外航行,去尋求殖民地去探險。此時的法國是世界的超級強國,擁有大片的殖民地,科學技術世界領先。論文檢測。科技的發展為凡爾納提供了豐富詳實的科學依據,正如作者所說,他把書中的「發明建立在實在的科學基礎之上,所安排的結構和使用的材料不完全脫離同時代工程科技的知識領域。」凡爾納具有非常豐富的地理學、生物學、海洋學等知識,他在寫作前對船艙的構造,每到達一個地方的經緯度,海洋生物的種類、習性等都一一作過准確的研究,就像作家真要去進行一次海底航行一樣。正是由於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盡量注意到對他幻想中的事件進行細節描寫,才會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與可信。
二、故事情節曲折緊張,場面描寫波瀾壯闊
這部小說採取了開門見山的寫法。行文一開始就吸引住了我們,人們在海上多次遇見的神秘的怪物,它究竟是什麼呢?是移動的暗礁,還是一隻獨角鯨?當阿龍納斯等人的船沉沒了,在他們絕望之際,竟然發現自己死裡逃生,身處於一艘巨大的潛水艇之上,成了尼摩船長的俘虜。尼摩船長何許人也?他是被壓迫民族的捍衛者,奴隸民族的解放者?還是一個仇恨人類社會一切的孤獨的人?他會不會把阿龍納斯等人扔進海里,會不會把他們永遠囚禁在這艘船上以保守秘密?這些我們都不得而知,文中設下重重懸念,等待我們去解讀。主人公在欣賞海底如夢如幻、美麗壯觀的景緻的同時也危機四伏,先後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險情。
與章魚的流血沖突,是這部小說最驚心動魄的場面之一,「這是一條8米長的巨大的章魚」。「他那巨大的海綠色的眼睛盯著我們」。這些從地獄里跑出來的惡魔,估計上帝也是在打瞌睡時不小心讓他們跑出來的,他們竟喜歡上了「鸚鵡螺號」,非常迅速的往船的同一方向倒退著走,似乎在給經歷了重重困難的船護航呢,「我聽到了它們的嘴巴啃著船殼的鐵皮發出的咯咯聲。我們成了它們希望中的食物了。」向來自信的船長此時看起來也神色黯然,他解釋了出事的原因並建議浮出水面宰殺這些可惡的章魚。於是,驚心動魄的一幕便真實上演了。尼摩船長率先揮斧怒斬觸須,緊接著不幸的水手被纏住吸走,任憑大家如何努力營救,也餘事無補,只能眼睜睜地任其消失。更多的章魚入侵平台和船側,殊死搏鬥展開了,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血浪、墨汁、肉段、眼珠、魚叉和斧子。我們彷彿聽到了他們怒殺章魚時所有的呼吸,不均勻地,卻又響徹在這深藍的大海中,傳得很遠,很遠……戰斗結束了,章魚消失在浩渺的水波下,消失在屬於它們的冰冷的世界,而「尼摩船長被血染紅了,他一動不動的站在探照燈旁,凝視著吞沒了他的一個同伴的大海,大顆大顆的淚珠從他的眼裡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