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讀科幻小說銀河帝國
⑴ 求《銀河帝國:帝國三部曲》電子檔
《銀河帝國》是(美)艾薩克·阿西莫夫所作的系列科幻小說。包括:《銀河帝國:基地》《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銀河帝國9:鋼穴》《銀河帝國10:裸陽》《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
⑵ 銀河帝國讀後感。
答:銀河帝國讀後感
讀了銀河帝國讓我感悟很深,整個故事以銀河為背景,人類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整個銀河,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銀河帝國。為了減短這段戰亂,哈里?謝頓建立了兩個基地,預言千年之後後,這兩個基地會建立一個更好的第二帝國。首先讓我們從科學入手,銀河帝國裡面提出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說法,關於科技的倒退。《基地》也是這樣,根據《基地》的設定,銀河帝國間各星球間的聯系還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星球間的聯系就非常依賴一個統一的政權來維持。
最近讀完了銀河帝國-基地篇。這本書雖然以科幻小說出名,但是你真正讀完,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本在人文方面思考極深的一本書。由於書真的很長,這里先簡單的來描述一下整個故事,然後再聊下裡面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
整個故事以銀河為背景,人類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整個銀河,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銀河帝國。然後帝國盛極一時之後,開始衰落。一小群有前瞻的人看到了這個趨勢,其中最為出名的是一位數學家,哈里?謝頓,他開創了一門新的科學,名為「心理史學」,這門學科能用數學公式准確推演全人類的未來——「預言」從此成為一門可以信任的科學,人類由此可以看見未來。
謝頓的第一個預言是:雖然毫無徵兆,但已存在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滅亡。帝國滅亡之後會帶來一段無止盡的戰亂,一直到新的帝國建立。為了減短這段戰亂,哈里?謝頓建立了兩個基地,預言千年之後後,這兩個基地會建立一個更好的第二帝國。
從許多方面來看,「基地系列」在科幻小說中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小說的焦點在於討論文明力量的興衰起落,引為借鏡。雖然不少科幻小說都有相似的意圖,像《一九八四》或《華氏451度》,都很典型的講述流行趨勢如何在社會上結實累果,再把自己打扮成摩登世界的道德寓言。
「基地系列」則擴大觀察范圍,不再把重點放在社會變成什麼樣子,更關心的是社會怎麼改變,要如何適應。此外「心理史學」賦予劇情一個合理化的宿命觀,用以道德教化,在劇情里的突發事件皆避無可避,是建構堂皇大道的必然要素,而非失誤偏差。比方說,在「騾」現身前的基地已經緩緩步入寡頭政治與獨裁統治的境地,但是小說把這些都當作「謝頓計劃」必不可缺的一環,沒有在對錯之間大作文章。小說也斟酌討論到個人主義,「謝頓計劃」代表的是一股無可憾動的社會作用,由遍布銀河的人類,數以兆億的心智所帶動,任何力量都莫與之爭,然而計劃本身卻仰賴深謀遠慮的個體(像是塞佛·哈定和侯伯·馬洛)因時制宜,領導大局。「騾」也是單一個體,具有超凡能力,預料之外的顛覆了基地,差點毀了「謝頓計劃」,第二基地設局布陣,彌補「騾亂」,倚靠的還是個體。哈里·謝頓希望自己的計劃能「將三萬年的黑暗洪荒時期,縮短為一千年」,奠基於群體趨勢的心理史學,無法准確預測個體的影響力,所以第二基地的真正作用其實是修補這道瑕疵。
整個銀河帝國,從我自己看來,在很多方面其實非常有啟發作用,從關於科技發展的探討,到人文社會的思想,再到宗教於貿易,國家統治,每個方面都有很多有具有啟發性的想法。
首先讓我們從科學入手,銀河帝國裡面提出了一個很有啟發性的說法,關於科技的倒退。科技發展到了一個極點,所有東西都開始自動化,龐大的科技系統,造成了人們只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首先縱觀整套書籍,我嘗試的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解釋,所謂這個科技倒退的出發點。首先從科技發展的本身。我們都知道任何科技的出發點,都是基礎科學。物理,化學,數學,等等。然後任何一個我們現在看到的高科技,都是從最開始的理論發展而來的,但是到了今天,這些基礎的知識,其實都很難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看到。幾代人不停的開發,不斷的改進,所有的新時代事物,都是從最初最簡單的基礎技術一步步的累積而來的。
看看大家手上的手機,每個人都會用,會打電話,會用程序。厲害一點的,會自己寫手機程序,會修理手機。但是真正知道電話是如何互相溝通的,無線電是如何交流的缺寥寥無幾了。修理手機,也變成了如何更換其中的零件。突然有一天,你可能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動化運行了,真正明白為什麼要這么做,懂得怎麼設計這些自動化生產線的人越來越少了。東西壞了,大家只是換一個零件,至於為什麼換,再也沒有人明白了。接著,可能突然有一天,人們發現某個零件停產了,再沒有人生產了,接著從最基本的零件,到整個產業線,你突然發現某個產品就再也生產不了了。
雖然這個聽起來很誇張,但是這些事情,其實真的是在發生的。從小的方面說,很多銀行的系統現今基本都還在用幾十年前的IBM系統,核心系統基本沒有更新。很多問題就在於,幾乎所有的現在的程序都是在最初的基礎上建立的,基本沒有人能夠在從新從底層再設計一套系統。然後這套幾十年的系統,也沒有會非常大的更新和更替。因為新的技術已經取代舊的技術。然而可以說,等時間越來越舊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已經沒有人理解和明白底層系統的設計,雖然底層才是所有上層系統的根本。
⑶ 銀河帝國全集全套:1-15的簡介
《銀河帝國》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七部曲》和《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科幻小說的總集。
《基地》《機器人》《銀河帝國》三大系列科幻小說被譽為「 科幻聖經 」,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無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超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系,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一粟》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說。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⑷ 銀河帝國三部曲的內容簡介
1、《繁星若塵》
《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1年的長篇科幻小說,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年代最早的一部。
在這部小說里,人類還處於星際戰國時代,銀河帝國及其前身「川陀王國」皆尚未出現。 年輕的拜倫.法瑞爾王子,天霧星未來的牧主,在地球學習期間,險遭核輻射的傷害。
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維迪莫斯牧主落入兇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險境。 拜倫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尋找失落了的,足以毀滅整個世界的神秘文件。
另一方面,被強權統治下的各星際人民,受到了反叛軍的煽動,團結起來准備推翻太暴星人。在分秒必爭的時間,拜倫急需找到神秘文件,並阻止反叛軍挑起全世界的戰斗。
2、《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2年的長篇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的第二部(依出版順序則是第三部)。在這部小說里,川陀王國已經席捲半壁銀河,處心積慮繼續擴展勢力。
經過若干年的星際爭霸戰,川陀已經席捲銀河的半邊江山,只剩下富甲一方的薩克世界能與之抗衡。薩克的經濟命脈是其殖民地弗羅倫納的特產,這種稀有植物無法在其他星球生長,因而為薩克賺取了全球的財富,川陀對此覬覦已久。
愚可,一個曾經過心靈改造的白痴,無人知道他的來歷,只知道他突然出現在弗羅倫納,某一天,愚可突然宣稱弗羅倫納的未日即將來臨,即個銀河帝國亦將遭到同樣的命運。為了挽救整個銀河,薩克和川陀攜手合作,破壞陰謀者的奸計。
3、《蒼穹一粟》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另譯《蒼穹微石》、《空中石子》,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
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
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
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4)初中生必讀科幻小說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三部曲(The Galactic Empire Trilogy),是美國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早期的科幻小說,除了三部長篇小說之外尚包含一篇短篇小說。依照寫作順序表列如下:
1、1945年,〈Blind Alley〉,短篇小說,後收錄於《The Early Asimov》
2、1950年,《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
3、1951年,《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
4、1952年,《星空暗流》(The Currents of Space)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
「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無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超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系,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微石》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說。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
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
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
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這三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的聯系,從任何一本開始閱讀都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依據故事發生的順序,閱讀次序建議為《繁星若塵》、《星空暗流》、《蒼穹微石》。
⑸ 求阿西莫夫銀河帝國 系列 TXT全集
你好,我是大魚兒不吐泡泡,用網路網盤分享給你,點開就可以保存,鏈接永久有效^_^鏈接:
⑹ 如何評價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小說
簡單,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幻小說之一,我要吹爆它!!!!!
⑺ 求《銀河帝國1 基地》五章內容概括
題主初中生。作為一名鐵桿阿西莫夫迷以及資深科幻粉我來回答一下。
第一章
以線索人物蓋爾·多尼克的角度,描寫了當時的帝國首都川陀的社會環境,透露出了帝國衰敗已是不爭的事實。又介紹了哈里·謝頓其人及其用心理史學建立基地的背景,為下文打下基礎。
第二章
描寫了建立已有五十年的基地。這時的基地仍是一個純粹的「科研基地」,處於領導階級的仍是網路全書編者們,市長實際上沒有實權。而且基地沒有武裝,臨近的卻是虎視眈眈的「四王國」。
第三章
主要刻畫了市長塞佛·哈定這一人物。塞佛·哈定在端點星完全沒有武裝的情況下,一科學援助的形式巧妙制衡了「四王國」,成功化解了第一次謝頓危機。後來又以「科學宗教」瓦解了安納克里昂的攻勢,化解了第二次謝頓危機。
第四章
講述了行商利瑪(時間久了,也許主人公名字不是這個,以讀客出版的為標准吧)將基地出產的商品成功地賣給了阿斯康(同「利瑪」)的大公的故事,而利瑪正是千千萬萬基地行商的縮影,是基地利用經濟向外擴張的代表。
第五章
講述了基地行商長侯伯·馬洛瓦解了科瑞爾王國對基地的陰謀,解決了第三次謝頓危機,使得處於戰爭劣勢的基地一方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戰爭。
回答匆忙,若有不足,煩請雅正。
望採納!( ̄︶ ̄)↗
摘自——我以前回答過的問題
望採納!( ̄︶ ̄)↗
⑻ 銀河帝國的主要內容
題主初中生。作為一名鐵桿阿西莫夫迷以及資深科幻粉我來回答一下。
第一章
以線索人物蓋爾·多尼克的角度,描寫了當時的帝國首都川陀的社會環境,透露出了帝國衰敗已是不爭的事實。又介紹了哈里·謝頓其人及其用心理史學建立基地的背景,為下文打下基礎。
第二章
描寫了建立已有五十年的基地。這時的基地仍是一個純粹的「科研基地」,處於領導階級的仍是網路全書編者們,市長實際上沒有實權。而且基地沒有武裝,臨近的卻是虎視眈眈的「四王國」。
第三章
主要刻畫了市長塞佛·哈定這一人物。塞佛·哈定在端點星完全沒有武裝的情況下,一科學援助的形式巧妙制衡了「四王國」,成功化解了第一次謝頓危機。後來又以「科學宗教」瓦解了安納克里昂的攻勢,化解了第二次謝頓危機。
第四章
講述了行商利瑪(時間久了,也許主人公名字不是這個,以讀客出版的為標准吧)將基地出產的商品成功地賣給了阿斯康(同「利瑪」)的大公的故事,而利瑪正是千千萬萬基地行商的縮影,是基地利用經濟向外擴張的代表。
第五章
講述了基地行商長侯伯·馬洛瓦解了科瑞爾王國對基地的陰謀,解決了第三次謝頓危機,使得處於戰爭劣勢的基地一方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戰爭。
回答匆忙,若有不足,煩請雅正。
望採納!( ̄︶ ̄)↗
摘自——我以前回答過的問題
望採納!( ̄︶ ̄)↗
⑼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幾本
阿西莫夫《銀河帝國》一共15本。其中基地系列有7本,機器人系列有5本,帝國系列有3本。
基地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基地》
2、《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
3、《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
4、《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
5、《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
6、《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
7、《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
機器人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
2、《銀河帝國9:鋼穴》
3、《銀河帝國10:裸陽》
4、《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
5、《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
帝國系列包括:
1、《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
2、《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
3、《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
(9)初中生必讀科幻小說銀河帝國擴展閱讀:
《銀河帝國》全集全套:1-15是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經典科幻小說《銀河帝國三部曲》《基地七部曲》和《阿西莫夫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科幻小說的總集。《基地》《機器人》《銀河帝國》三大系列科幻小說被譽為「 科幻聖經 」,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
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梁。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
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系,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⑽ 銀河帝國和流浪地球哪個更適合初中生
《銀河帝國》是長篇,九本書的系列讀完起碼得一個月,《流浪地球》是中篇,一個小時絕對可以讀完。單單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哪個更適合初中生不言而喻。如果對科幻感興趣,不可能不在大學畢業前讀完《銀河帝國》,但如果對科幻不感興趣,買來銀河帝國就是浪費了。
第二個層面,流浪地球的主題是明顯的,初中生也能夠把握的。但銀河帝國,前半段是宇宙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阿西莫夫也這樣表述過),到後期的主題變成了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解構(環保主義,物種平等主義),其中還包含作者對自己機器人系列的思考(如果沒有看過相關的內容,這些段落只會看的莫名其妙)。
第三個層面,流浪地球是一個邏輯通順的故事,大劉幾乎所有的小說都是這樣。阿西莫夫的大多數作品,每一個章節都是一個福爾摩斯式的解謎。從初中生的角度,閱讀體驗也是大劉的作品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