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防疫未來有我的科幻小說
Ⅰ 有什麼科幻類的科普小說
科普類的像史蒂芬·霍金的《果殼中的宇宙》,《時間簡史》之類的。
科幻小說像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球狀閃電》,最好是比較新的長篇小說,也不一定非是大劉的。
懸疑小說也不錯,國外經典科幻小說目錄
-- 艾薩克·阿西莫夫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 是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基地」、「機器人」 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艾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冶、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艾西莫夫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更是世聞名的全能作家,一生著述多達百七十餘本,內容廣及科學類的數理化、天文、生物、醫學,還旁涉人文類的文學、宗教、史地等。如此淵博的學識使他的筆下世界具備了奇幻的想像與高度的預言性。在他剛開始寫機器人小說時,機器人學未發展出來;等到這門科技發展得相當有成果時,幾乎每一本有關機器人學發展史的書籍都提到他、他的小說與他發明的「機器人三定律」。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確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雜進偵探與推理的小說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作品目錄:
●基地系列
·基地系列簡介 ·商業鉅子 ·網路全書學者 ·心靈歷史學家
·行商 ·市長
●《我,機器人》系列
·《序言》 ·《羅比》 ·《環舞》 ·《推理》
·《捉兔》 ·逃避 ·證據 ·說假話的機器人
·捉拿機器人 ·換個角度 ·赤裸的太陽(長) ·黎明世界的機器人
·機器人與銀河帝國
●九個明天系列
·奇特的人工腦 ·在火星宇宙站 ·善良的「禿鷲」 ·世界上的所有煩惱
·奇妙的S ·最後的問題 ·職業 ·終夜
·丑孩子
` 79;其它
·鋼穴(長) ·復仇女神(長) ·終極答案 ·如魚得水
·火星方式 ·星光 ·一隻下金蛋的鵝 ·檯球
·灶神星畔受困記 ·最後的答案 ·不朽的詩人 ·訃告
·鏡象 ·死塵 ·誰是兇手 ·捉兔記
·第一定律 ·啊,巴頓,巴頓! ·他們那時多有趣 ·鑰匙
·人語石 ·真愛 ·孩子最好的朋友 ·確定無疑的事
·羅比 ·二百歲的壽星 ·基地危機未完 ·空中石子
·講笑話的人 ·格洛里亞的好朋友 ·奇妙的航程(長) ·低能兒收容所
·奇襲
儒勒·凡爾納
凡爾納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挨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更多關於作者>>>>
作品目錄:
八十天環游地球 環繞月球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海底二萬里 從地球到月球(未完) 神秘島
太陽系歷險記 世界主宰者 永恆的亞當(短)
氣球上的五星期 哈特拉斯船長歷險記 隱身新娘
牛博士(短) 一個在冰雪中度過的冬天(短) 佐奇瑞大師(短)
2889年一個美國新聞界巨子的一天(短) 升D先生和降E小姐(短)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
奧蘭情游 昂梯菲爾奇遇記 兩年假期
狩獵10小時(短) 巴爾薩克考察隊的驚險遭遇 征服者羅比爾
大海入侵 大木筏 烽火島
金火山 喀爾巴阡古堡 多瑙河領航員
魯濱遜叔叔 魯濱遜學校 旅行基金
馬丁·帕茲 漂逝的半島 桑道夫伯爵
黑印度 南非洲歷險記 沙皇的郵件
突破封鎖 小把戲 印度貴婦的五億法郎
迎著三色旗 約納丹號歷險記蒸汽屋
壯麗的奧里諾科河 環游黑海歷險記 凡爾納傳
赫·齊·威爾斯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Wells;1866-1946)於1866年9月21日出生於英國肯特郡的小城市布朗姆雷(現在的倫敦西區小鎮)。威爾斯的父母開有一家小商店,但不是十分景氣,因此父母希望威爾斯將來能夠進入中產階級。少年時代的威爾斯是一個狂熱的讀書迷,長大後曾進入科學師范學校攻讀生物學,老師赫胥黎是眾所周知的「科學進化論」的強烈鼓吹者;後來威爾斯又進入一家新聞學院,畢業後成為記者,專門撰寫有關科學方面的文章,並寫過許多非小說類的科幻文章。在威爾斯的早期作品中比較注重進化論,十分重視人與一些奇異生物之間的斗爭,同時充
Ⅱ 有什麼好看的未來科幻小說
《小兵傳奇》如何?
基本無機甲,無異能,有軍旅,整個宇宙,雖文筆很差,但比起基甲彪漢,空速,寂滅天驕,還算是漢語書籍。
「九個明天」系列
阿西莫夫代表作,最得意的作品。
「基地」系列
很不錯,慢慢讀,不久就可以體會到本拉登的感覺
「三體」
風頭正勁啊,其實不怎麼地,但消遣一下也好
間客
一樓推薦的作品,其實我沒聽說過,愛看就看吧
Ⅲ 著名的科幻小說有哪些
著名的科幻小說推薦:《交錯的世界》《三體》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流浪地球》等。
《交錯的世界》從最早充滿想像力的口述故事開始,通過一代代作者創作的各種鮮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說的發展歷程,以及不同時代的科學和技術創新如何改變人類對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認識,並改變科幻小說。
《三體》全集以及《流浪地球》的作者:劉慈歡,中國當代科幻小說的主要代表作家,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領軍人物。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中國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發表科幻作品,曾於1999年至2006年連續八年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作品因宏偉大氣、想像絢麗而獲得廣泛贊譽。他的科幻小說成功地將極端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表現科學的內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與關懷,努力創造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幻文學樣式。
Ⅳ 求講述未來世界的科幻小說!
《吞噬星空》作者:我吃西紅柿
《地球紀元》作者:彩虹之門
《大宇宙時代》作者:zhttty
《小兵傳奇》作者:玄雨
《澤天記》作者:Raywood
《人間冰器》作者:闞智
《黑暗血時代》作者:天下飄火
《希靈帝國》作者:遠瞳
《尋找人類》作者:raystorm
這些被稱之為中國十大科幻小說,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有哪些近未來科幻小說值得一讀
「沒有用特別生硬的科技語言去堆砌,而是自然而然的表達除了AI的那份心情、那份決斷。誰又能說我們不是在生活中的AI呢,進行著這樣那樣的決斷。」
說到近年來的科幻小說,猶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就我曾經看過的小說來說,其中的精品也不在少數。
日本科幻小說作家飛浩隆著,由丁丁蟲翻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廢園天使》作為一個系列的第一部小說來說很不錯,值得期待續篇。並沒有用特別生硬的科技語言去堆砌,而是自然而然的表達除了AI的那份心情、那份決斷。誰又能說我們不是在生活中的AI呢,進行著這樣那樣的決斷。
當然,其它的科幻小說還有很多,很多,我所列舉推薦的不過是萬分之一,還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等待大家去欣賞,去發現。
Ⅵ 你有哪些科幻小說推薦
這部獲了獎的作品就不用我多說了吧,其實科幻在其中的作用小於它的現實意義,但是整體故事構思非常精妙。來自《北京折疊》。
Ⅶ 求今年科幻世界上的一篇小說
請你們回答我們
地球上充滿理性的人們,請你們放下武器,耐心的聽我再進一言。
首先,你們的科技水平與我們相距甚遠,不用說交戰,就連語言交流——用對方的語言交流——這一點,我想你們也不可能在一年之內達到我們這樣完美無瑕的程度。我們在一個小時之內就能用這篇完整的講話向你們詳細闡述我們的觀點,而你們甚至經常無法看到作為敵手的我們的身影。
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就呼籲你們放棄抵抗,但你們當中的頑固分子不聽規勸,一意孤行,這才釀成了這場殘酷的戰爭。
幸好我們的技術比你們先進許多,所以你們的傷亡大多歸咎於你們自己的武器,而不是我們。我們可以不必摧毀你們的建築,無需傷害你們的身體,就能讓你們徹底失去戰斗能力。
現在,我們要再次重申一遍我們的解釋,也請你們至少理智的聽完這些解釋。
我們並不自詡自己是宇宙中最誠實的成員,因為誠實早已是文明交往中通行的基本法則,我們只是做到了最起碼的一點。
自從我們的先遣人員一到達地球,馬上就向你們宣布了這項決定:地球將會成為我們的——用一個你們能夠理解的詞彙吧——肉食牧場,而人類將成為我們的日常食物。當然,我們也考慮到了你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打算慢慢向你們解釋,同時給你們足夠的思考時間。
但沒想到單是這一決定,就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軒然大波,你們不聽解釋,甚至不肯接受這樣一種和平接管。你們當中的一些勇士憤然挺身,英勇戰斗,發誓要奪回地球的自由。同時他們聲稱:假如自由這樣抽象的概念已不值得人們去為之奮斗的話,那麼,至少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請大家拿起武器。
這是一個極為響亮和誘人的口號,它號召起了更多的人類戰士。
但是,現在你們已經看到,這種令人震撼的精神,並不能損傷我們毫發,同時也換不回你們所謂的自由。
於是,在這場戰斗的間歇,我們願意與你們再做一次交流。首先,我們姑且承認你們的所有主張,認可你們的全部價值觀,甚至可以同意你們的任何觀點。
那麼,現在就產生了這樣一個問題——
你們以前真的擁有自由嗎?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僅舉一例,注意,僅舉一例,就是有關人類的壽命問題,因為只在這一點上,關乎我們的利益。
至於你們為什麼一定要遵從萬有引力的束縛,為什麼一定要忍受可見光的羈絆,甚至一定要依賴有機食物的供給,在上述問題得到解答之後,同樣會迎刃而解。
如前所述,我們剛剛從昴星(或者你們隨便叫它什麼星)那裡接管了這家牧場。因為我們一向主張,一切問題都應該擺在桌面上來談,所以我們才沒像他們一樣,採用隱蔽的方式屠宰你們的身體以獲取我們的肉食,而是採用你們能夠理解的方式向你們宣布這一決定。當然從具體操作上來說,我們與昴星人大同小異。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一取肉措施。
即使是按照你們科學家的研究,也早就發現人類的自然壽命不應局限於今天的上限,至少以現在人類的性成熟期而言,你們的整個壽命至少應該達到一百二十歲至一百五十歲或者更多。至於為什麼會是現在這種狀態,你們的科學也無法回答。
那麼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的是,當你們到達八十歲後——或者附近的隨便什麼歲數,因為這畢竟不是一個標准數據——昴星人就要對你們進行「採摘」,以滿足他們正常的飲食需要。也許你們會用「屠宰」這樣一個更為血腥的詞彙,其實昴星人的動作沒有那麼粗魯,至少也與你們屠殺牲畜的人道方式相當;而且你們是無痛的、無知覺的,甚至自認為是無可奈何的。在屠宰過程中,你們不會感到絲毫痛苦,如同現在一樣會認為自己只是體衰身故。
說到這里,也許你們就開始有了微詞,質疑高端智慧(不管你們的自尊是否願意承認)有什麼權利攫取你們七十年的壽命。可話又說回來,假如沒有我們幫你們控制太陽的輻射,沒有我們幫你們維系行星的運轉,沒有昴星人親手為你們設置的大氣層,這個牧場別說為你們擋風遮雨,恐怕連一天都不可能存在下去。那樣的話,你們的平均年齡就不是八十歲而是三十歲了——直至可能為零。
當然,這里很多工作是昴星人甚至更早擁有這一牧場的文明完成的,但那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被視為一個整體。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現在我們擁有這一產權,那麼我們自然也就擁有對它的處置權。
可能有人會問,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過早夭折的人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毫不隱瞞的給你們一個解釋,同時也代昴星人和其它一些文明向你們道歉。
首先,主要的原因還是源於正常的疾病、日常的災禍,而這在任何一個世界都難以避免。但是,仍有一些橫死的生命,是由於昴星人——甚至將來也可能會包括我們文明中的個別人——偷獵所致,不等食物成熟就擅自獵取,導致正常的飼養秩序遭到破壞。對於這種情況,在此僅代表所有的牧場股東向你們承諾,一經發現,堅決嚴懲,絕不姑息。我們是這種態度,當年的昴星人,也同樣是這種態度。
當然,上述爭辯出自我們的立場,但現在我很想從你們的立場出發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由於我們與昴星人的口味不同——他們垂青於鮮嫩的肉類,而我們則更青睞老一點的食物;因而,在我們的管理下,你們的出欄年齡將被大大延長,換算成人類的年齡,也就是一百二十歲上下。
所以你們看,換作我們擁有這一牧場,你們不但在任何方面都沒有損失,而且壽命還會大大延長。
而在其他方面,我們一點都不幹涉你們的自由。你們願意繼續玩弄你們的科學就繼續,願意繼續玩弄你們的藝術就繼續。其實我們一向鼓勵被飼養者研究這些的,因為相關的研究表明,被飼養者在這樣做了之後,作為烹飪材料將更加可口。
所以你們看,你們與以前的生活可是毫無二致啊。假如說有什麼變化,那就是真正做到了延年益壽。
我們承認,我們在管理上還有不完善的疏漏之處,這對於再先進的文明來說也難以避免,因而有些行將受處的人曾吐露過一些秘密,談到死後的情形雲雲,其實這也沒有什麼。與其讓大家無端猜測,不如坐下來理智的好好談談。
為了讓食物在非成品階段更易加工,本來我們還有一些詳細的計劃,畢竟我們比昴星人高出一個等級,擁有一些他們所不具備的技術。我們可以改善你們的居住條件,可以提高你們的醫療和防疫手段,尤其可以保證優質和足量的飼料供應,這些我們都可以做。但考慮到你們的自尊,我們還是決定放棄這一嘗試,因為在生肉的處理和加工方面我們駕輕就熟,稍微麻煩點也不過是舉手之勞,沒必要讓你們因此讓你們心生不悅。當然,如果你們自己提出要求,那我們一定會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盡量予以滿足。
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你們為什麼會感到沮喪?
在任何利益都不失去反而有一個顯著提高的前提下,你們——為什麼變得無比沮喪?
難道,就是因為在你們的頭頂上,出現了一個名義上的神靈或者管理者,就讓你們感到失去了原有的自由?
可你們的生活並沒有發生絲毫變化啊。你們可以繼續關注你們的股價,照樣選舉你們的總統,甚至依舊為你們的領土和宗教問題每年來上幾場小打小鬧——只要注意控制在有限戰爭的范圍內就可以。
難道,就是因為你們現在清楚的了解了你們的臨終大限,而且知道了這一大限的最終結局?
可任何種族都有其壽命極限,你們的壽命就是被限定為一百二十歲——這還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呢。而憑你們自己的生物技術,這一進展至少在兩個世紀之內都不可能實現。
難道,你們真的很害怕真相,而寧願在被蒙蔽中甜蜜的生活?
其實我們早已考慮過某種極端狀態。為了做某種概念上的反抗,你們當中會有一些極端分子寧可只活到八十歲而放棄一百二十歲,他們寧可拒絕生育,寧可自殘身軀,寧可以生命來換取那永遠不可能獲得的自由。而對於這種情況,我們的態度是不予理睬,聽憑他們胡鬧。我們尊重不同個體的不同生活方式,願意早亡的人們盡可以自行處置自己的生命,而且,我們還可以把這些過早失去生命的屍體出售給喜歡嫩肉的昴星人。另外,請你們也不必費神採用毒葯或者其他任何方式在死前污染自己的身體,因為我們對於食物的接納廣度和處理水平,都是你們根本無法想像的。
即使如此,我們還是相信,大多數人不會做這樣的變態選擇——無需我們採用任何強迫手段,他們就會自動選擇這種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但是在有些問題上,我們依舊無論如何也——
不明白
也許我們真的錯了。對於你們這種低等種族,本就不該採用什麼講理的姿態,而應該繼續採用麻痹、欺瞞和哄騙的方式。與你們講理,對你們理智,就是對整個文明的犯罪,同時也給你們自己帶來無窮無盡的痛苦。你們,地球上的人類,根本就不配擁有宇宙文明的身份證。
請你們回答我們。
Ⅷ 國內有關未來的短篇科幻小說/故事
《盜墓》:作者顯然是人文與科學素養兼具的科幻大家,故事也相當吸引人,但表達的卻是極具文化感和責任感的主題。應該算是典型的軟科幻了。
《審判與被審判的》:不怎麼喜歡這個故事,不僅是其中的科幻描述不吸引我,也不僅是由於那個過於開放和悲情的結尾,更重要的是讓人得不到期待中科幻小說給人的驚喜。
《最後的防線》:人類會被由於自身過錯而釀成的災難毀滅嗎?比如沙塵暴。一般大家想像的後果不外乎黃沙漫舞渺無人煙,但這個故事卻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慈悲的大自然讓人類進化成了沙體以適應地球的變化,那些不願接受現實的人成為最後的防線悲壯地結束肉體的生命。想法新奇,故事講得也好。
《歸宿》:其實吧…說實話…這個故事…到最後…我也沒大明白。實在無法理解這個「歸宿」的含義,也總結不出一個足以概括整個故事的主題。想起某位影評人對某部電影的評價——一隻處處抖著機靈卻沒有鋒利爪牙的刺蝟。不過有句話倒是印象深刻「我們的區別在於,你需要一個自己的合理,我需要一個合理的合理。」還有探險家在外太空完成躍遷之後竟然回到了被放逐到另外一個宇宙並且是一百年後的地球上。極具吸引力的想法。
《看的恐懼》《贊寺的轉經筒》《天下之水》:這三篇都是韓松的小說,好像其中還有些哲學和宗教的意味,主題甚是隱晦,老懷疑這不是科幻小說。引用一句話吧「中國科幻的邊界正在模糊並有了一個凸入純文學領域的遠點。」
《日光鎮》:是關於生化試驗的東東,其中並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絕對的軟科幻,也沒有什麼深奧的東西,但這個「美麗少女復仇記」的故事把我吸引住了。兩條敘事線索交替進行逐漸揭開了故事的本原。還有最後溫暖的陽光灑下來,爸媽關切的詢問,然而「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剛從夢中醒來,還是又回到了夢中。」這個極好的似是而非的結尾幾乎解構了整個故事,讓人只能用「極具張力」來形容了。
《阿夏》:最為美好動人的一個故事了。「阿夏」在某個古老的少數民族中是「永遠的情人」。當基因繁殖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時,「兩組基因,簽訂了永恆的誓約,在一代代的漫長的歲月中守望相助,在對方年幼和年老的時候給予傾心呵護。」阿夏制度代替了婚姻制度,成為世間最為親密和永恆的關系。奇特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纏綿深沉的愛意,永恆和輪回的感覺都極為動人。軟科幻中的精品。
《競技場》:據說這是一篇名叫弗雷德里克•布朗的科幻名家的作品,成文與冷戰時期。小說中與外星人的對峙大概是隱喻當時美蘇冷戰,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人把蘇聯想得也太殘暴怪異了,並且最後竟然是一種更高級的生物幫助了人類毀滅了外星人。這種構思即使是囿於當時的背景也未免狹隘了些,想像力算不得太奇妙,結尾也不太歐•亨利。
《審判日》:是一個人如何利用名為「審判者」的讓人口吐真言任人評判的系統騙得世人的信任又被揭穿的故事。有點講偏了,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審判者」的創造者。他質疑無神論,相信宗教的終極審判和彼岸世界會令世人有所恐懼而多做善事,以使世界更加美好,因此研製出這個系統讓世人得到最終的審判。聽上去是不是像做夢一樣並且有點搞笑?理論大概沒錯,但任何人都沒有權利窺探他人心靈的全部,人類的恐懼感目前是通過宗教將來可能是通過科學來控制,但決不會是這種方式。我以為作者安排系統遭到利用而違背研製者原意目的是說明它的荒謬,可惜最後系統竟然正式啟用並昭示理想社會的到來。實在讓人搞不明白。
《時光的背叛》:當克隆技術發達到可以復制記憶、思維方式、心理模式,也就是說靈魂也可以被復制時,死去的人就可以復活。但是復活的還是記憶里的那個人嗎?「我們『記得』過去,但和這個『過去』相逢時卻對面不識,思想總在回溯,但是時光一直前行,一旦分離,即是永訣。」
《一生的故事》:這就是傳說中王晉康的手筆。本應是總結的重點,卻因我的笨拙不靈光而不知道說點什麼。時空旅行能不能實現?一切由人類創造出的東西(包括人工智慧)是不是擺脫不了受奴役的命運?這是一個涉及到這些問題,充滿哲理和悖論又彌漫著宿命般憂傷的故事,我總結不出作者在後記中說到的兩條故事線也不明白那些關於時空旅行、目的與宿命、人類整體選擇與個體自由意志的悖論,但也正是由於這些不解才吸引我一次次捧讀。喜歡這個充滿宿命意味的故事。很想看一下作者提到的特德•蔣的《你一生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啟發。
《靈魂出竅》:首先厭惡自己的軀體,然後把身體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同精神需要或不需要的事物區別開來,再集中於精神需要而不理會身體的要求,當靈魂有了足夠程度獨立性後,朝某個方向行走,然後出其不意地就把靈魂引向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靈魂出竅了。多具幽默感的想法,我都忍不住想去試試這種胡扯的想法呢。作者小庫爾特•馮古內特是美國大師,貌似不大承認自己科幻小說家的身份,卻寫出了這么有意思的軟科幻作品。
《三體》:看完全部的再說吧。關於外太空的題材總是很令人著迷的。
《囚魂曲》:科幻成分和《時光的背叛》、《日光鎮》有些相似,都是關於人體復制的,只是方式不同。只要大腦還存活的人可以通過某種的人可以通過某種信息素使體細胞回撥後再分化成完整的軀體從而完成復活。故事還不錯,有點凄美的感覺。只是那天看完後,晚飯有點吃不下去。
《異象》:上帝呀原諒我吧,這個故事實在看不下去了。據說作者格雷戈里•本弗德是美國當代最著名的硬科幻作者之一,也是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同時還擔任NASA(美國宇航局)的顧問。我沒看完不是它太硬了,而是在大量哲學理論和科學術語的雙重打擊下敗下陣來。不過我總算開始放棄偏見慢慢接受「數學描述這個世界」、「這個世界蘊涵了某種數學邏輯」的說法。
《泡泡》:王晉康的另一篇小說。關於三維世界之外的宇宙泡泡的描述挑戰了我的想像力,這次關於外宇宙不再是韓松那樣的玄妙了,卻仍然讓人費解,雖然讓人費解卻又吸引人一次次去試圖理解。我只看了上半部分的故事,不知道後面會有什麼驚喜。大概會有各國摒棄猜疑仇視,放下武器,共同研究滿足人無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內容吧。好像這樣就不驚喜了哈。
《祖母家的夏天》:一個手法不太高明的小故事。讓我先理一下思路吧,祖母家的東西不能和它們通常的外表相對應,在祖母看來「你永遠都不知道一件東西真正的用處是什麼」,由此引出了哲理。這樣的講述勉強算是流暢,只是故事情節實在牽強,並且大段生物學的闡述搞得我暈頭轉向,但對其中的道理卻深以為然。我們不知道現在所做的一切會有什麼意義,但我們相信沒有一段時光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那些發呆的胡思亂想的日子。何必那麼功利呢?我只要一個更好的自己。
《時間之淵》:宇宙探索是科幻小說最傳統的題材,也是讓人無限著迷的話題,這篇很硬的挑戰想像力的外國科幻或許能稍微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就命名方式顯示了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無能為力,但關於它們的哪怕是混雜著大量科學術語的敘述也有足夠的吸引力。小說里充斥著暗能量的「深海潛水艇」內部構成與作者設想的未來宇宙基本無異,因而能夠在宇宙時間中穿行,潛入宇宙時間的最深處,也就是異常渺遠的未來。於是時光飛逝而過,轉瞬間宇宙已過了百萬年,在人類有限生命中無緣見識的無數設想像焰火表演般出現在眼前,回答著你諸多的疑問。最後宇宙膨脹到每一個粒子都成為自己宇宙視界中的唯一存在,宇宙及其中的生物的復雜度降為零。生命、意識、宇宙終將毀滅還是永恆不滅?如果是前者,那我們能夠找到另外的宇宙以逃脫終極毀滅嗎?宇宙之外真得還存在四維、五維,甚至六維的空間嗎?現代宇宙學理論模型中究竟哪一個才是最終的答案?不知道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得到解答。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站大全,你值得擁有。
Ⅸ 有哪些關於講述科技未來的小說可以推薦
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人工智慧對我們而言是福是禍?這些在過去曾經遙不可及的問題如今都已經迫在眉下。科幻與科學之間的距離正在漸漸模糊。對於未來的想像,也許在科技圈之外,我們應該看看人類那些最有想像力的頭腦是怎麼看待未來的。如果我們只關注當下的稍縱即逝的科技新聞,有可能會對正在發生的未來視而不見。
《銀河帝國:基地》豆瓣評分:9.0
阿西莫夫被全世界的讀者譽為“神一樣的人”,這位全知全能的作家,其著作幾乎覆蓋人類生活的一切方面,不僅學識淵博,還兼具朴實、嚴謹而又充滿幽默風趣的格調。而《銀河帝國》系列小說,就是阿西莫夫終其一生最為自豪的作品。在這部作品裡,銀河震動,帝國飄搖,各方勢力立刻劍拔弩張,人類銀河時代最偉大的傳奇就此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