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的類型
Ⅰ 科幻書有哪些
1、《貓城記》,老舍
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唯一的一部科幻小說,可以說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先驅。這本書講述了一架飛機在飛過火星時和火星撞在了一起,結果機毀人亡,只有「我」倖存了下來,卻被一群貓人帶走,在貓城中,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2、《三體》,劉慈欣
這本書科幻小說,是國內讀者最多,也是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其經典程度,相信不用多言,這本書中的故事將要影視化,不知道能否獲得成功。
3、《八十天環游世界》,儒勒·凡爾納
最經典的科幻小說之一,也是作者最負盛名的作品,講述了一個環球世界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要經歷種種艱難險阻,在八十天內環游地球一圈,在環球的路上,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知識,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批判了某些落後和愚昧的社會現狀。
4、《機器人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
這是波蘭科幻大師斯坦尼斯拉夫·萊姆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講述了一對既是朋友,又是競爭者的機器大師,他們不斷創造出奇妙的機器,讓兩人時常陷入困境,也時常獲得榮譽,書中的兩人滑稽而又有趣,但卻探討了很多有趣的問題。
5、《安德的游戲》,奧森·斯科特·卡德
這部發表於80年代的小說,榮獲了兩部科幻界的大獎,即星雲獎和雨果獎。故事發生在未來,講述了地球與蟲族之間的戰爭,在地球遭到蟲族兩次攻擊之後,國際艦隊決定在全世界挑選極具天資的孩童,以便通過訓練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
Ⅱ 什麼是科幻小說
科幻小說全稱科學幻想小說,直譯應為科學虛構小說,是一種起源於近代西方的文學體裁。
其定義為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否則就是科學奇幻小說)而創作出的文藝,一般認為優秀的科幻小說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當下以敘事為重點,追求人文思考已成為科幻小說主流,國內科幻小說還呈現出輕科學偏文藝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各大主流網路文學平台上的所謂的科幻分類下的小說很少完全具備以上三要素,其細分類型與受眾跟本詞條所定義科幻小說均有極大差別,也不受中國科幻界和世界科幻協會的認可,屬於網路文學的一個分支,科幻小說,是小說類別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預見、想像。通常將「科學」「幻想」和「小說」視為其三要素。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
中文最早也有譯作科學小說。雖然從科幻史的角度來看,暫時還沒有一個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認的定義標准。在科幻愛好者中盛傳的一則「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說」是這樣的:「地球上最後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這時響起了敲門聲······」可以說,這比一個精確的定義更能概括科幻小說的特質。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布哈伊·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分類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能讓讀者間接了解到科學原理——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文筆夾雜著一絲對未來想像的感性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Ⅲ 科幻作品有哪些類型,目前我只知道有賽博朋克一類
蒸汽朋克Steampunk:描繪蒸汽機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裝飾與工具經常基於維多利亞時代的風格,兼具工業化和田園時代場景,常見各種巨大的齒輪、機械杠桿、蒸汽管道設計以及類似飛空艇這類的交通工具。典型作品在小說中如《差分機》,動畫中如《天空之城》、《蒸汽男孩》、《最終流放》等,游戲作品如《格蘭蒂亞》、櫻井光的作品等。部分蒸汽朋克作品會採用假設的魔法類機器代替蒸汽機,但其餘設計依然帶有濃厚的蒸汽朋克色彩,典型代表如游戲《X之軌跡》系列。
柴油朋克Dieselpunk:描繪內燃機與電機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裝飾與工具經常基於兩次世界大戰及戰間期的風格,一般有各種龐大的工廠城鎮、高聳的煙囪、縱橫交錯的鐵路以及各種基於老式汽車和飛機的設計。典型作品如《大都會》,電影《奪寶奇兵》系列,動畫《倒A高達》等。因為時代的延續性,也會出現部分設定上依賴蒸汽動力但整體風格接近柴油朋克的作品,如游戲《櫻花大戰》。
原子朋克Atompunk:描述原子能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常見各種攜帶型的核動力工具與武器,並常出現世界被兩級的核大戰破壞的末世情節。典型作品如游戲《輻射》。傳統的《高達》系類在今天看來也屬於原子朋克類型設定。
賽博朋克Cyberpunk:描繪信息技術與控制論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會大量出現全民無限制的網路應用、晶元改造人、數據人、人口高度聚集、摩天大樓極為密集的大都市、大企業統治等設計,常帶有反烏托邦式的意味。典型作品如《攻殼機動隊》、電影《黑客帝國》、漫畫《銃夢》、動畫《Lain》等。
生化朋克Biopunk:描繪分子生物技術尤其是基因技術得到高度發展與應用的社會,會大量出現基因改造生物、人工生命體、陰森的研究所之類的場景等設計。典型作品如電影《千鈞一發》,游戲《生化危機》、《虐殺原形》等。此類作品風格常與賽博朋克相融合,典型作如《銀翼殺手》。部分作品還會融入時空穿梭等元素,如游戲《ever 17》。
發條朋克Clockpunk:描繪文藝復興時代科技大規模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因為文藝復興時代尚無現代工業動力,所以動力上一般會訴諸於魔法,介於科幻與魔幻之間。部分蒸汽朋克作品會帶有濃厚的鍾表朋克風,其描述的社會會更接近於16、17世紀的社會形態而非維多利亞時代,典型作即如《軌跡》系列。
太空朋克Spacepunk:描繪人類大規模移民宇宙、並獲得在宇宙中長途旅行能力的社會。一般除了擁有太空躍遷技術外其餘設計與原子朋克非常接近,如《星球大戰》、《超時空要塞》等。與太空歌劇所指的范疇有非常大的重合。
納米朋克Nanopunk:描述納米技術大規模發展與應用的社會。屬於賽博朋克和生化朋克中誕生出的新的支流。
夢境朋克Dreampunk:高度專注於對神經科學乃至夢境進行描述的作品。典型作品如《盜夢空間》。
現在朋克Nowpunk:某些人發明的新名詞,專指較綜合的近未來科幻作品,其特點是會涉及到近年來發生的時事。
記得今年上半年有一期《看電影午夜版》就用了一個專題來自細講這類電影,題主可以去搜搜看。(是以攻殼機動隊為引子)
Ⅳ 男生喜歡寫科幻小說是什麼類型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
科幻小說是一種嚴肅的文學體裁,主要描寫想像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 科幻小說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它的情節不可能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
科幻小說也是通俗小說的一種,與一般的傳統小說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范疇。一些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小說,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干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小說里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Ⅳ 科幻小說常見設定是什麼
科幻小說常見設定如下:
1、超光速飛行。
我把星際旅行,瞬間移動這些移動速度快的都歸為一類。不管是飛行器還是個人。基本上只要有星際尺度設定的作品,超光速飛行是一個最常見的設定了。作品比如《星際迷航》、《星球大戰》、《星星,我的目的地》、《閃電俠》。
2、時空穿越。
回到過去,未來,或者單純的時間空間變幻應該都屬於這一類。其實超光速飛行和蟲洞,感覺也能沾邊。作品比如《回到未來》、《終結者》、《源代碼》、《環形使者》、《十二猴子》、《時間旅行手冊》《阿努比斯之門》、《電光》《永恆的終結》之類的,感覺說的電影比較多。
3、永生不死。
各種類型導致的永生不死都能歸於這一類吧,很多作品都提到了人體冷凍技術,科技,變異,甚至就是時間尺度不一致都可以算。這和科技AI會有一些重合,有小說把意識上載也算作是永生了。比如《科學怪人》、《漫長的人生》、《第六日》、《這個男人來自地球》(超喜歡)、《副本》、《百年法》。
4、人工智慧。
主要是想說機器人這一類,可以衍生出很多思考,不乏各種倫理類的神作。《機器人能夢見電子羊嗎?》、《少數派報告》《海伯利安》《安德的游戲》《我,機器人》《神經漫遊者》等等。
5、機甲裝甲。
小時候看這一類日系的漫畫很多,《強殖裝甲》、《銃夢》、《高達》之類。還有《星船傘兵》《光環》這一類,挺炸挺燃。
6、意念交流。
很多外星人都會這一招,高等文明對低等文明似乎天然可以放這個技能。既有毀滅你與你何干,又有星際迷航裡面保護原生態文明的博愛。作品也多到不行:《探尋者》《阿凡達》《ET》《火星》《衛斯理》。
7、虛擬世界。
很多虛擬世界是設定為超級電腦啥的,也有單獨的意識控制,我覺得可以算作一類:《盜夢空間》《觀察者》《明日邊緣》《源代碼》。
Ⅵ 科幻小說作品有哪些
一、弗蘭克·赫伯特的《沙丘》
《沙丘》是世界上最暢銷的科幻小說,每個「一生必讀」的書單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說史上的必讀經典。
《沙丘》入選了美國亞馬遜「一生必讀的100本書」、BBC「英國最受歡迎的100本書」、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科幻·奇幻小說TOP100」等多項榜單,更是首部同時獲得雨果獎與星雲獎的作品,摘得《軌跡》雜志「20世紀最佳科幻小說」桂冠。
Ⅶ 科幻小說都有哪些分類
正統科幻 Orthodox SF
字面意思是指有正統地位的、作為科幻主流的作品。具體含義一直未有定論。按諸葛恆的說法,是指體現科學精神、以對未來社會的理性關注和探索的科幻小說。
非正統科幻 Heterodox SF
不是正統科幻的科幻小說。
偽科幻 Pseudo SF
以科幻為一種調料、一種點綴(更常用的說法是「以科幻為畫皮」),主旨與科幻無關的科幻作品。常見類型有「科幻+愛情」「科幻+武俠」「科幻+偵探」「科幻+恐怖」等等。
畫皮 Mask (as SF), Disguise
在偽科幻中,科幻的主位僅僅是用來包裝故事情節,使之有更高的可讀性。這種作品中的科幻因素即稱為畫皮。
肥皂 Soap
語出smokering評論《科幻世界第六期:老車轍里的劉維佳以及肥皂》,比喻一些科幻小說中起鼓舞和撫慰(言傳身教)主人公作用的人物(通常為年輕女性)。
小資小說 Petty Bourgeoisie Novels
字面意義即小資產階級所喜讀的科幻小說,多半是以科幻為畫皮的愛情故事。
SF教 SFism
語出劉慈欣評論《SF教》,指科幻作家在描寫宇宙時所特有的對宇宙深深敬畏的感情。按劉慈欣的說法,SF教教義如下:
感受主的大,感受主的深,把這感覺寫出來,給那些忙碌的人看,讓他們和你有同樣的感受,讓他們也感受到主的大和深,那樣的話,你、那些忙碌的人、中國科幻,都有福了。
快餐科幻 Snack SF
語出諸葛恆評論《快餐科幻——評〈銀河浪族〉》,指像快餐一樣按一個模式大量製造、基本不具文學性或思想性的通俗科幻小說。
黃衛兵 Huang-Weibing, Yellow Guardsmen, Huang's Apologists
〔諧〕推崇黃易的科幻迷。
深層地下室 Deep-Seated Basement
語本星河評論《病中讀書》第二則標題,轉指衛斯理式的通俗系列科幻。
衛道士 Apologists
通常是指推崇正統科幻、為維護正統科幻的主流地位毫不退讓、與異見者針鋒相對的科幻迷。
索隱小說 Searching-Origin Novels
Ⅷ 科幻類型的小說有推薦的嗎
主要看你喜歡哪些類型的科幻小說了。
古典科幻可以從凡爾納三部曲開始入手,還有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的埃德溫艾伯特的《平面國》
喜歡硬派科幻的建議從黃金時代三巨頭入手,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羅伯特海因萊因入手。阿西莫夫的一些獨立小說可以作為入手比如《永恆的終結》《神們自己》等,之後可以嘗試讀他的長篇系列如基地系列,銀河帝國等,羅伯特海因萊因的作品我了解的並不多,不過如果喜歡星際迷航可以嘗試看看他的原著,阿瑟克拉克比如有名的便是太空漫遊2001,太空漫遊三部曲都特別的不錯。
如果喜歡文學性比較強的新浪潮文學我個人是比較推薦雷布雷德伯里的《華氏451°》以及賽博朋克流派的作品,菲利普德克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流吧我的眼淚》以及《少數派報告》,威廉吉姆斯的《神經漫遊者》三部曲,《全息玫瑰碎片》
太空歌劇題材的《銀河英雄傳說》,《銀河界區三部曲》
以及我個人非常喜歡日本作家伊藤計劃的《虐殺器官》,還有很值得入手的多個作者以日本未來為題材的短片小說集《日本未來時》,還有電影降臨的原著《你一生的故事》,還有馬克李維的輕科幻《第一日》和《第一夜》
Ⅸ 科幻小說的特點是什麼
科幻小說的特點如下:
1、科幻小說具有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科幻小說的8個子流派
奇幻小說:受神話和民間傳說啟發的科幻故事,通常包含魔法元素。
超自然小說:關於秘密知識或隱藏能力的科幻故事,包括巫術,招魂術和通靈能力。
烏托邦小說:關於作者認為是完美,理想社會的文明的科幻故事,常常帶有諷刺意味。
反烏托邦小說:關於作者認為在政府規則,貧困或壓迫等方面存在問題的社會的科幻故事。
太空歌劇:以肥皂劇為主題的戲劇,科幻故事發生在外太空,以沖突,浪漫和冒險為中心。
太空西部:融合科幻元素與西方類型元素的科幻故事。
賽博朋克:科幻故事,將先進技術與較不先進,崩潰的社會並置。
蒸汽朋克:將科技與蒸汽動力機械相結合的科幻故事。
Ⅹ 科幻類小說的是怎麼分類的
作為一個科幻、奇幻小說的愛好者,我(還有我的很多朋友)是這樣認為的:
科幻,玄幻,魔幻,奇幻,都統稱為「幻想類小說」(「夢幻小說」沒聽說過)。
科幻小說,即科學幻想小說,主要是一定的科學技術為前提,適當的對可能出現的科學技術加以推測。在這些對未來技術和現有技術的基礎之上講述故事。比如《終結者》系列電影、阿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小說。
奇幻小說,無視科學技術,採用或者重新創造神話傳說背景,在這些充滿神秘色彩的背景中講述故事。故事常常出現神靈,牧師,魔法師,巨人,矮人,幽靈,獸人,等形象。可以理解為是現代作家創作出來的神話故事。例如《指環王》《龍槍》等。奇幻小說作者大部分是西方人。中國作家的奇幻小說有《縹緲錄》為代表的「九州」系列小說。
魔幻小說,由於奇幻中常出現「魔法」等神奇的力量,所以很多人把帶有「魔法」內容的小說也稱為魔幻小說。時下在「起點」「幻劍書盟」等原創小說發布網站里,大部分小說都可歸結為魔幻小說。但要注意的的是另有一個「魔幻現實主義」類型的小說,在今天的魔幻小說出現前,也被稱為魔幻小說。魔幻現實主義小說代表作有上世紀南美作家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玄幻小說,得名於黃易的「玄幻系列」小說。現在一般是指網路上比較流行的帶有修真、武俠、魔法甚至科學幻想的作品。玄幻小說的概念和魔幻小說非常接近,很多時候不分彼此。
客觀的說,網路上的玄幻魔幻等小說由於追求網路連載時的點擊率,大部分都篇幅很長,卻創作速度極快。所以常常在故事構思,人物塑造上留下這樣或那樣的毛病,行文中不乏「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一手拿著魔法卷軸。」這樣的低級問題。文學水平良莠不齊,閱讀時要加以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