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科幻小說假的重力實驗成真

科幻小說假的重力實驗成真

發布時間: 2022-04-26 22:33:56

『壹』 42.科幻小說大師阿瑟·克拉克說:「如果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說這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確的;但

肯定是C
如果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說這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確的;
這句話說明可能的事雖然不保證一定可以發生,但是有可能
但如果他說「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許是非常錯誤的。
這句話說明,否定了存在有不可能的事,結論還是什麼事都有可能
所以就是為了說明未來的可能性之大

『貳』 有哪些科幻小說里的情節已經成真了

我覺得就是有篇文章叫地心歷險記,裡面有什麼黑科技幻想不太記得了,但是印象中當時有些黑科技是後來實現了的,其實人類真的很厲害,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叄』 哪些科幻電影中的情節其實是可以成真的

《抽屜里的青春》選編了著名科幻作家吳岩早期的中短篇科幻小說,其中《引力的深淵》,在三十五年前非常前瞻性地將主題瞄準了引力波。文章描寫了中國邑東山區神秘地出現了一個類似於黑洞的超級引力源,造成過往的飛機頻繁墜機,在經過追查後發現原來是科學狂人伊立鑫研製出的引力波武器,最後在一番激烈爭斗後,狂人玩火自焚,一命嗚呼。該文在題材超前的同時又充滿了那一個時代科幻小說特有的科普風格以及積極樂觀的精神。

《信使》是青年科幻作家肖也垚的一篇科幻新作,原載於《科幻世界》2014年1期,紐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科幻雜志總是收到一位神秘怪客的大量投稿,小說質量頗高,故事曲折離奇,而蹊蹺的是投稿郵件的時間顯示為未來而地址完全查無此人,充滿好奇心的小編一步步尋找這位橫空出世的科幻大師的面目,當最後謎底揭曉,原來這位大師生活在另一個平行宇宙,將他創作的小說通過引力波向我們宇宙發送,並被LIGO探測器捕捉,引力波探測人員惡作劇般將其投稿。「從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見。Whereas I was blind,now I see.」《約翰福音》推薦閱讀,引力波科普讀物。《宇宙之海的漣漪:引力波探測》,由澳大利亞的大衛·布萊爾與傑夫·麥克納瑪拉合著。《愛因斯坦尚未完成的交響樂》,作者瑪西亞·芭楚莎。

『肆』 哪些科幻小說家的想像力成真了

醫學研究、空間探索和機器人等領域都已經誕生了許多科技奇跡。但是想一想電影里令人畏懼的機器人,或許人們對於機器人並沒有多少美好的憧憬吧。

空中飛車的吸引力也並沒有那麼大,倒不是因為金錢或能源的問題,而是我們已經製造出了遙控飛機——嘿,空中飛車也沒那麼狂炫酷吊炸天嘛。

究竟哪些科幻片中的高科技會成為現實呢?Reddit用戶RobStone采訪了Reddit的科學家們,邀請他們分享哪些最為不可思議的科技會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科學家們沒有回答明確的時間軸——這確實太難預測了,但是一些回答足夠引起人們遐思。

『伍』 有哪些科幻小說中的設想已經變成現實

史蒂芬森的小說也預測了人們將會在現實世界與他人互動時,會因為計算機的魅力而在不恰當(而且惱人)的時機分心。他沒料準的是他說那些人只會是一小部分,但實際上現在所有人隨時都在玩他們的手機。

『陸』 那些科學家(除了富蘭克林)為科學而冒險做實驗

1.彭加木
2.諾貝爾(他的故事很有名啦),
3.與愛迪生同時代的特斯拉是一位科學天才,他發明了無線電接收裝置和交流發電機,開啟了電子時代。1856年,特斯拉在一次強烈的雷暴中被擊中,此後便行事古怪——他時常被強大的電開關擊倒;他經常「淋浴」在電火花之中;他偶爾利用自己的身體作為電導體。特斯拉在電磁學領域最為人熟知的創舉,莫過於提出「特斯拉環說」,也就是後人在科幻電影中常看到的那個光芒四射的大型線圈。只是特斯拉並不滿足於此,提出「特斯拉環說」後,他轉而鑽研閃電的其他用途。比如,他曾構想過一種超級粒子武器,據稱可以「擊落320公里外的一萬架敵機」;他還研究反重力飛艇和只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時間旅行」,以及能把人的思維顯示在屏幕上的頭腦照相機。
4.為自己的發明而獻身的10位著名科學家
(1)居里夫人
先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的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國籍波蘭科學家。她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鐳和釙。幾十年來,居里夫人由於長期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工作,加上惡劣的實驗環境和對身體保護的不夠嚴格,時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襲,使她的血液漸漸受到了破壞,患上白血病。她還患有肺病、眼病、膽病、腎病,甚至患過神經錯亂症。在居里夫人看來,科學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她曾為了能參加世界物理學大會,請求醫生延期施行腎臟手術;她曾帶病回國參加鐳研究所的開幕典禮。她曾忍受著眼睛失明的恐懼,頑強地進行科學研究。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息,由於惡性貧血、高燒不退,躺在床上的時候,仍然要求她的女兒向她報告實驗室里的工作情況,替她校對她寫的《放射性》著作。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獻給了她所摯愛的科學事業。
(2)路易斯·斯洛汀
路易斯·斯洛汀出生於加拿大的斯洛汀,是加拿大的物理家和化學家。1936年,他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後,作為一個研究助理參加了一個研究項目的工作,主要幫助設計一個迴旋加速器。1942年,他應邀參加了美國的曼哈頓計劃(研製世界上第一顆核彈)。1946年5月21日,在試驗中,他不小心將一塊半球狀的鈹掉落到另外一塊之上,並迅速引發了臨界反應(球體的核心是鈈)。與他處於同一間實驗室的科學家們目睹了空氣電離所發出的「藍色光輝」並感到一陣「熱浪」襲來。斯洛汀迅速地做出了反應,然後沖出了實驗室。他急忙住進醫院,但無濟於事,他還是在9天之後死去。在意外發生的那一刻,斯洛汀所遭受的輻射相當於距原子彈爆炸中心4800英尺處的輻射量。在這次意外之後,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馬上停止了所有的手動裝配工作。
(3)托馬斯.米基利
托馬斯.米基利是一位美國化學家,發明了加鉛汽油和氯氟烴。雖然在世時也得到了很多贊譽,但真正使米基利成名的是由於他的發明他被稱為「地球歷史上對大氣影響最大的個體生物」以及「歷史上殺戮最多的個體」。他後來染上了脊髓灰質炎和鉛中毒癱瘓在床。為此,他發明了一套繩索滑輪系統以便於起床。後來在他55歲的時候,被滑輪繩索纏住,窒息而死。他的滑輪發明和含鉛汽油都促成了他的死亡,稱得上自己「玩」死的典型。
(4)博格丹諾夫
博格丹諾夫是俄國醫師、哲學家、經濟學家、科幻小說作家,同時也是一位革命家。在1904年—1906年,他出版了三冊的哲學論文:經驗批評主義。在1909年 ,他出版了一本尖刻的評書,題為唯物主義和經驗批評主義。從1913年到1922年 ,他沉浸在一個漫長的哲學論文的寫作中——組織形態學,包括世界組織科學預期的許多基本理念、系統的分析、控制論的探討。在1918年,波丹諾夫成為莫斯科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擔任新建立的社會主義社會科學院的主任。在1924年,他開始進行輸血法的試驗,很可能是為了尋求保持年輕的方法,他在自己身上做了11次輸血試驗,聲稱他已經減緩了禿頂的速度並且視力也有了明顯提高。很不幸的是,在當時,輸血法還是一項相當年輕的科學,博格丹諾夫在輸血的時候也並沒有測試血液的質量或者獻血者的健康狀況。在1928年,博格丹諾夫接受了被瘧原蟲和結核桿菌感染的血液,因此不久之後便死去。
(5)伊麗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
伊麗莎白·福列希曼·阿夏姆在母親死後不久,便嫁給了醫生伍爾夫。伍爾夫對威廉·倫琴的新發現X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對X光也很感興趣。伊麗莎白辭掉了她的圖書管理員的工作後開始從事電子科學的研究。她買來了一台X光機,放置在她丈夫的辦公室里――這也是舊金山的第一台X光機。伊麗莎白花費了大量的時間操作X光機。她不但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甚至有時候直接把X光對准自己。不幸的是她並沒有意識到長期暴露在X光下的後果。1905年,伊麗莎白死於嚴重的癌症,癌細胞已經擴展到了全身。
(6)帕里·托馬斯
帕里·托馬斯是一個威爾士賽車手和工程師,他一直夢想著打破馬爾柯姆·坎貝爾創下的速度紀錄,於是他開始嘗試造一部汽車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最終汽車造了出來,他給汽車取名芭布斯,這輛汽車托馬斯做了很多改進,他將連接輪子和發動機的鏈子露在汽車的外面。1926年4月27日,帕里·托馬斯打破了馬爾柯姆·坎貝爾創下的速度紀錄,在第二天他又把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時170千米。這個紀錄到第二年又被馬爾柯姆·坎貝爾打破。帕里·托馬斯在重新奪回紀錄時車鏈突然斷開,其中一部分擊中了他自己,致使他當場死亡。
(7) 漢弗萊·戴維
漢弗萊·戴維是美國化學家,1778年12月17日出生在美國一個貧窮的家庭里。他的父親早逝,母親靠父親生前的一個小小的農庄,無法養活5個孩子,於是賣掉農庄,全家搬到彭贊斯,在母親的養父湯金的幫助下生活。漢弗萊·戴維一生在化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開辟了用電解法製取金屬元素的新途徑:也就是用伏打電池來研究電的化學效應,電解了以前不能分解的苛性鹼,製得了鉀和鈉,後來又製得了鋇、鎂、鈣、鍶等鹼土金屬。之後他用強還原性的鉀製取了硼;對氣體,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有麻醉性、刺激性的「笑氣」氧化亞氮,這種物質對科學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用實驗證明了氯是一種化學元素,提出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氫,而不是氧,修正了拉瓦錫的「酸里必須含氧」的觀點,他發明了煤礦安全燈,造福於礦下工作者。當他深入化學領域時,他有一個習慣,吸入各種氣體。這個壞習慣,直接導致他發現麻醉性能的一氧化二氮。但不幸的是,這相同的習慣,導致他幾乎自殺在許多場合,這期間一個三氯化氮爆炸使他永久損壞了眼睛。頻繁中毒最終留給他一個無效的20年生命。
(8)李林塔爾
李林塔爾為德國工程師和滑翔飛行家,世界航空先驅者之一。他最早設計和製造出實用的滑翔機,人稱「滑翔機之父」。很多國家的報紙和雜志都刊登過李林塔爾的滑翔照片,他使人類長期以來發明一種飛翔工具的夢想成真。但探索總是要付出代價的,1896年4月9日,李林塔爾操縱他的滑翔機時遇一股強勁的風,滑翔機失速栽向地面,滑翔機摔毀了,李林塔爾也受了致命的重傷——脊椎斷裂,第二天死亡。在彌留之際,他對弟弟古斯塔夫說:「總是要有人犧牲的。」
(9)卡爾·威爾海姆·舍勒
卡爾·威爾海姆·舍勒是瑞典著名化學家,氧氣的發現人之一,同時對氯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多種氣體都有深入的研究。例如:氧(雖然約瑟夫·普萊斯利在他之前發表了這一發現)、鉬、鎢、錳和氯。他也發現了一種與巴氏消毒法很相似的消毒方法。舍勒1775年當選為瑞典科學院成員,他的工作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利益,他一生盡瘁於化學事業,他認為化學「這種尊貴的學問,乃是奮斗的目標」。舍勒有一個奇怪的習慣,他會親自「品嘗」一下他所發現的化學元素。令人慶幸的是他沒有死於氰化氫中毒。可他不會總有這么好的運氣:從他死亡的症狀來看,他似乎死於汞中毒。舍勒逝世後,瑞典人們十分懷念他,在他150和200周年誕辰時,人們給他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會,這種會議也成了化學家們進行學術交流的場所。舍勒的遺作,大部分都整理出版了。在科平城和斯得哥爾摩都為他建立了紀念塑像,他的墓地前立有一塊樸素的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位健美男子,高擎著一把燃燒的火炬。
(10)讓·弗朗索瓦·德羅齊耶
讓·弗朗索瓦·德羅齊耶是法國的物理和化學老師。1781年12月11日,他在巴黎的馬萊季開設了一家博物館。1783年,他目睹了世界上一次熱氣球飛行,這次經歷使他燃起了飛行的熱望。1783年9月19日,他曾用羊、雞和鴨子做過飛行試驗。在試驗成功之後讓·弗朗索瓦進行了他第一次載人熱氣球飛行,他乘熱氣球飛到了海拔3000英尺的高空中。讓·弗朗索瓦沒有停滯不前,而是計劃了一次穿越英吉利海峽的飛行,但不幸的是,這成為了他最後的一次飛行。當熱氣球上升到海拔1500米的高空時,氣球開始漏氣並快速墜落,最終導致了讓·弗朗索瓦的死亡。在他死後的第八天,他的未婚妻也死了,很可能是自殺。

『柒』 科幻作品中的反重力是有科學依據的還是僅僅是幻想

反重力一直是一種科幻中描述的事情,目的就是如何突破重力的束縛,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比如在地球上,人能夠不受地球重力羈絆,無須付出巨大的動力和利用空氣動力學,就能夠獲得升力,在空中翱翔。

最早提出反重力裝置的是英國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他在《月球上最早的人類》一書中設想,有一種能夠屏蔽引力的金屬,叫“卡弗質”,只要把它放在飛船下面,就可以屏蔽地球引力。他製造了一艘遊艇,在下面屏蔽了地球引力,上面向月球打開引力,遊艇就把他送上了月球。

但迄今為止,這種夢幻式的飛翔並沒有出現,人類還是在地球上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設法與地球重力PK,同過加大能源的消耗和動力來實現“反重力”,讓自己運行更快,飛得更高更遠。

這一切都是基於萬有引力定律,即F=GMm/r^2,這個表達式的含義是,質量越大引力越大,距離越遠引力呈平方指數級衰減。

在地表或者在大氣層,人們通過摩擦力和反作用力以及空氣動力學,來與地球重力抗衡,讓汽車、火車、飛機能夠獲得速度和升力;在航天方面,人們通過速度和反作用力來與地球引力(重力)抗衡,最終擺脫地球引力羈絆,飛往深空。

熱點內容
一對一玄幻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424
主角修煉速度很妖孽的玄幻小說 發布:2025-02-02 08:09:01 瀏覽:228
找一本校園小說女主被男主捅了一刀 發布:2025-02-02 08:07:28 瀏覽:867
腹黑會長是頭狼全文免費小說 發布:2025-02-02 07:50:10 瀏覽:351
有沒有好看的都市道士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2 07:17:05 瀏覽:540
俞靜雅葉北城小說的名字 發布:2025-02-02 07:08:23 瀏覽:854
科幻小說起什麼名字大全 發布:2025-02-02 06:43:40 瀏覽:48
2017完結網游類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02 05:59:23 瀏覽:586
鳳棲梧桐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2-02 05:54:54 瀏覽:549
校園男主混混成長小說 發布:2025-02-02 04:55:53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