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科幻小說穿牆衣服
《完美的真空》,(波蘭)斯坦尼斯拉夫·萊姆著,王之光譯,商務印書館2005年10月版。18.00元
將書讀完再寫書評,這是寫書評起碼的要求,但我這次等不及了,書剛讀一半,作者死了,無論如何都該及時談及死去的作者,更何況對於一位讀者、佩服那死去作者的讀者
來說,這樣的書還是讀慢一點好--不會再有這個人寫的書了。3月27日,堪稱天才的波蘭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萊姆去世,他的兩本著作《完美的真空》《索拉里斯星》去年由商務印書館翻譯出版。
20世紀的東歐諸國見證了人類歷史上一系列重大災難,無論是兩次大戰還是和平時期,政治角力總在這方土地上空上演,位於波蘭境內的奧斯維辛既是波蘭的災難,也是人類的災難,個人、民族之痛與全人類之痛如此深刻地結合在一起。但磨難歸磨難,波蘭也有切·米沃什,有辛波斯卡,有亞當·米奇尼克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即使在」彈丸之地」的捷克,也有賽弗爾特、赫拉巴爾等人組成的文學群星陣容,當然,還有最為碩大、至今閃耀的一顆--哈維爾。在此壯闊的歷史大背景下,我們理應承認出現斯坦尼斯拉夫·萊姆這位世界贊嘆不已的科幻作家實屬當然,但更能以此觀察到萊姆在那些天才式科幻作品背後的態度,作為東歐知識分子之一員,即使在」書評集」《完美的真空》里,也看得出萊姆廣闊的思想景色。
《完美的真空》一共評了16本子虛烏有的書。作為科幻作家,萊姆在此書中散發的幽默感實在強烈,或許可以稱他為最幽默的科幻作家。在那本步《魯濱遜漂流記》後塵的《魯濱遜家族》一書里,我們借萊姆的評論得知,講述的是」魯濱遜的社會生活,他的社會福利事業,和他艱巨的、熙來攘往的生存方式」的」孤居生活的社會學」,以及這么一個大題目:」一個初無人煙、到小說結尾卻人滿為患的島嶼上的大眾文化」。從萊姆先生煞有介事的詼諧筆下,我們讀到這位」新魯濱遜」受不了孤島生活,決心造人,首先添了集義仆、司衣、司閽、司膳於一身的胖子斯尼賓斯(而不是傳說中的禮拜五)。」初次造人,我們這位學徒期的造物者,倒也考慮過民主,但他先前容受民主只是事非得已,他肯定必定別人也是如此……斯尼賓斯蠢得恰到好處,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就拔擢了他的主人……」
相比之下,《千兆網路》的評論則是對文學評論之惡意嘲弄的集大成之作,此舉雖然已在《魯濱遜家族》中牛刀小試,但都沒有這篇來得轟轟烈烈。這部出於」覬覦詹姆斯·喬伊斯桂冠」的作品,可以想見有多少典故,比如萊姆對」千兆網路」這個單詞的過度闡釋:包含了」巨大混亂」、」某種劃艇」、」義大利語的提琴」以及倒讀呈現的種種含義,既讓人心生厭煩,又會為萊姆的戲仿深深折服,他的確以滑稽的方式展現出一種原創的美麗,這一結果超越了戲仿本身。
為萊姆所折服這似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作為科幻作家,萊姆的作品誕生於」無」,但仍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深刻的現實痕跡,若干年前他作為汽車裝配工的命運感可能就寄託在了某個角色身上。當萊姆決心為這群同樣屬於」無」的書寫書評,絕非僅僅博讀者諸君一粲,即使作為文學研究的文本,《完美的真空》都堪稱黑色幽默的絕佳範式,說不定還會被冠之以」後現代……」的名目。在這本書中不得不提的是《小隊元首路易十六》,這本子虛烏有的小說講小隊元首陶里茨逃到阿根廷組建王朝的故事。巧合的是,在1960年,以色列特工的確曾在阿根廷抓獲了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此人受審的經過還促成了漢娜·阿倫特一系列作品的問世。細讀萊姆這篇書評,其實他的反諷並非僅僅源自他身處的國家,這種荒誕感基於歐洲的現實困境,萊姆了不起之處的確在於他科幻作家的預知(如《性爆炸》),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的總結。
萊姆是這樣評價萊姆的《完美的真空》:」作家沒有寫的書,作家無論如何肯定永遠不會動手的書,卻可以假託給虛構作者的,這種書由於不存在,難道不是特別的像沉默嗎?對於旁門左道敬而遠之,難道還能把自己置身於更加安全的地位嗎?斷言這些書,這些學說屬於他人,其實相當於不言而喻,尤其是這件事發生在玩笑的情形之下時。」
的確,萊姆這本書充滿了不言而喻的意味,大概從來沒有一位作家像萊姆一樣,一本」書評集」就可以承載真正的文學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萊姆是值得深入了解的作家,只是我們都知道得太少了。
㈡ 推薦幾本外國科幻小說!
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地心歷險記》 《神秘島》。17K也有很多好看的科幻小說,你可以去看看!
㈢ 美國近代著名小說家弗里蒂克布朗寫了一篇科幻小說,只有24個字: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裡,這時
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他打開了門,門外空無一人,只有荒涼的殘骸,眼前的一切開始不斷地
沖擊著他的大腦,他參與了那場毀滅一切的戰爭,那時的他是一名將軍,
是第38集團軍的軍長.....。戰爭已經不只是飛機大炮坦克的碰撞了,原子彈
核武器,反物質武器一個個登上戰場,每一場戰役都會死掉數萬人,士兵們
無不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沖過無人區,無不是倒在敵人的機槍之下,孩子們在殘骸
間大哭不止,女人們抱著她們死去的孩子,丈夫,撕心裂肺的悲愴哭嚎。
然而,他們失敗了,參戰各方都失敗了,過度的核武器使用摧毀了一切,殘存者
在地底的避難所里苟延殘喘,接著,一個個的倒下死去,現在,僅剩他一人。他悲愴
的看著這一切,全然不知一個身著黑袍的人已經站在了他身後,一隻冰冷乾枯的手搭
在了他的肩膀上,「有什麼感想嗎?最後的人類。」他冷冷的講到。「您是死神嗎?
是來帶走我的生命嗎?」「是的,我是,人類罪孽深重,上帝要求我終結這個種族。」
他繼續說著,最後一個人沉默了,死神頓了頓,講到:「但,在你死前,我想聽聽你
對此有何看法。你後悔嗎?」人類嘆了一口氣,講到:「我不會對命運做出抗拒,我們
的確是罪孽深重,戰爭因利益而起,然後反噬掉了我們。我看到了那些孩子的悲愴,聽
到了那些母親的哀嚎,我後悔了......我是個永恆的罪人。」
死神沉默許久,拍了拍他的肩膀,說到:「幾千年了......你是我見到的第一個願意自我
贖罪,自我反省的人類,但是很遺憾,你也是我見到的最後一個如此明白的人類......願你
安息。上路吧。」死神嘆息著,舉起了鐮刀,這時,人類突然講到:「能否讓我提最後一個問
題?」「請講。」「那個世界,會有戰爭嗎?」「不會,那裡是贖罪者去往的地方。」
鐮刀揮下之時,人類笑了,他說到:「感謝......我終於可以解脫了。」
㈣ N年前有個能穿牆的人沒穿好死在牆里了。
好像是一篇科幻小說
是說一個人發現自己有特異功能,能穿牆,後來有一天他關節痛,醫生給他開了點長效可的松之類的葯,他吃了,再穿牆的時候就感覺不對勁,感覺牆里很粘稠,然後馬上就不能動了,就固定在牆里了。
是《科幻世界》91-00年裡的一篇
㈤ 穿牆術真的無法實現嗎
就目前而言,在人類所認知的范圍內,還未能找到其他星球存在所謂的「外星人」。外星人不僅是科幻小說的不二素材,也是備受觀眾歡迎的科幻電影題材。不管是科幻小說還是科幻電影,外星人所呈現的是擁有很高的文明程度,掌握極為先進的科技,上天下地,無所不能。外星人不僅可以下地,穿牆術也是一流,那麼,作為只擁有血肉之軀的人類,可以實現所謂的穿牆術嗎?
乍一看,人類想實現穿牆無疑是天方夜譚,而且已有的現實也表明似乎穿牆不能辦到。難道人類就真的不能實現穿牆術了嗎?即便不是人類穿牆,微小的粒子穿牆也不能實現嗎?
㈥ 推薦一些好看的外國科幻小說。
最近的比較好的是《時間迴旋》
當代最著名的是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真的不錯
你可以先看一下介紹
阿西莫夫
http://ke..com/view/113341.htm
基地三部曲
http://ke..com/view/529272.htm?tp=belinked
㈦ 80年代的一本科幻小說
那時候的科幻小說是衛斯理的吧 你試著找找看 還有個寫科幻的叫什麼的我忘了 你去網上搜搜中國早期的科幻作家應該能找到
㈧ 《聊齋》是一部古代科幻小說嗎
是的!比如,《陸判》的換頭技術.<翩翩>哪個測謊的衣服,還有哪個嶗山道士的穿牆技術,還有一個臉上有黑痣的美容技術,等許多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的著作。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非常廣泛,內容極其豐富。《聊齋志異》的藝術成就很高。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志異》中的優秀作品,反映了廣闊的現實生活,提出許多重要的社會問題,表現了作者鮮明的態度。它們或者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者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具有豐富深刻的思想內容。描寫愛情主題的作品,在全書中數量最多,它們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禮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過花妖狐魅和人的戀愛,表現了作者理想的愛情
㈨ 科幻世界詳細介紹
[編輯本段]雜志簡介
《科幻世界》創刊於1979年,前身是《科學文藝》和《奇談》,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有數據顯示《科幻世界》發行量最少的一期僅七百份,而今天是近四十萬;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志,曾獲得「世界科幻協會最佳期刊獎」、「中國國家期刊獎提名獎」,並入選「中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雙獎期刊」,曾承辦過1991年世界科幻協會年會,是中國科幻期刊中一面歷久彌新的金牌。楊瀟,阿來,秦莉曾先後任雜志社社長,其中阿來任社長期間曾以《塵埃落定》獲茅盾文學獎。
《科幻世界》成功舉辦了』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以及07年成都國際科幻奇幻大會暨銀河獎頒獎筆會,在國際科幻世界享有盛譽。《科幻世界》入選「全國百種重點社科刊」,是中國期刊界一個響亮的品牌。在科幻小說之外,《科幻世界》亦設立有「科學」、「驚奇檔案」、「躍遷層——揭示幻想如何向現實躍遷」、「幻聞」等欄目,皆由資深編輯執筆主持,受到讀者的廣泛歡迎。「選擇科學,與幻想同在。」這便是《科幻世界》風靡於大中學生、廣大青年人和所有科幻愛好者中的真正原因。
《科幻世界》以發表科幻小說為主,一年一度的「銀河獎」是中國科幻業界內代表中國科幻整體水平的最高獎項。國內知名科幻作家,皆在此受到全國科幻讀者的矚目。
除了《科幻世界》,科幻世界雜志社現在還辦有《科幻世界·譯文版》(單月科幻、雙月奇幻)、《飛·奇幻世界》和《小牛頓》;另外曾辦過《科幻世界畫刊》、《科幻世界·幻想譯文版》(現與科幻世界·譯文版合並)、《驚奇檔案》、《飛》等。並且不定期地推出《星雲》,以刊登一些優秀原創中長篇科幻小說;目前,《星雲》已經出版六本,分別為《星雲》(天意)、《星雲Ⅱ·球狀閃電》(球狀閃電)、《星雲Ⅲ·基因戰爭》(基因戰爭、飛呀飛、回憶蘇格拉底)、《星雲Ⅳ·深瞳》(去死的漫漫旅途、無名氏、深瞳)、《星雲Ⅴ格蘭格爾5號》、《星雲Ⅵ·掉線》(掉線)。
我們可以在科幻世界的官方網站(幻想在線www.sfw.com.cn)上看到許多幻想小說,以及科幻世界的十年資料庫。
此外,科幻世界雜志社還與多家出版社策劃了「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世界奇幻大師叢書」、「世界流行科幻叢書」、「游戲科幻小說」和「美國最佳科幻小說年選」等,為中外科幻文學交流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科幻世界》雜志社介紹
成員
社長、總編:李昶
副社長:劉成樹
副總編:姚海軍
編輯部主任:楊楓
發行部主任:劉成樹
文學編輯:劉維佳、李克勤、明先林、陳穎、遲卉、王魁寧、劉維唯、屈暢、姚雪
美術總監:張城鋼
美術編輯:王瑩瑩 徐傑
編務:賀靜
社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民南路4段11號
《科幻世界》官方說明
科幻世界雜志社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專業科幻出版機構,旗下擁有《科幻世界》、《飛·奇幻世界》、《科幻世界·譯文版》和《小牛頓》四種深受中國青少年讀者歡迎的暢銷期刊和幻想類圖書項目。科幻世界系列期刊及圖書擁有數量龐大的忠實讀者,在中國幻想類期刊市場上,特別是在大、中城市的期刊市場上,穩定保持著95%以上的市場佔有率。
科幻是高科技時代的專屬文化語言,科幻類期刊、圖書則是暢銷書目上的重要部分。作為國內科幻業界的主力軍,科幻世界雜志社一直致力於中國科幻文化市場的培育,每年一度的中國科幻銀河獎徵文催生出大批優秀科幻作家和科幻佳作。1991年,科幻世界雜志社代表中國科幻業界成功主辦的世界科幻協會(WSF)年會,被WSF評為「WSF成立以來最隆重最成功的1991年年會」。1997年,科幻世界雜志社遍邀全世界的科幻作家、科學家、宇航員參加』97北京國際科幻大會,其輝煌永載中國科幻史冊。
隨著《哈利·波特》、《魔戒》等境外奇幻文化對國內文學出版市場的沖擊,科幻世界雜志社創辦《飛·奇幻世界》,以此為陣地,擎起國內原創奇幻文學的旗幟;同時以《科幻世界·譯文版》為窗口,向國內讀者引薦國外幻想文學精品。科幻世界再一次站在了中國奇幻文學的前沿陣地上。
為了讓國人的想像跟上時代,為了打造中國科幻圖書品牌,科幻世界雜志社與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強強合作,於2003年正式啟動了中國科幻「視野工程」。「視野工程」的三大支柱叢書「世界科幻大師叢書」、「中國科幻基石叢書」和「流行科幻叢書」,以專家的視角,廣泛運用刊物、網站等專業媒體的宣傳攻勢,掀起了又一輪科幻熱潮。2004年,「科幻大師叢書」更榮獲了由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國際合作出版促進委員會、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出版參考》雜志社等出版界權威組織頒發的2003年度引進版社科類優秀暢銷圖書獎。「科幻世界出品」已在國內科幻小說讀者群中樹立起了鮮明的品牌意識,「科幻世界雜志社編輯」便是科幻圖書質量的品質保證,讀者認購的風向標!~~
㈩ 推薦幾本外國科幻小說
安德的游戲
群星,我的歸宿
貴族的游戲
個人喜歡這三個
另外可以隆重推薦個人最最喜歡的無厘頭科幻小說:銀河系漫遊五部曲,包括《銀河系漫遊指南》、《宇宙盡頭餐館》、《生命、宇宙及一切》、《再見,謝謝魚》、《基本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