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兩萬里是不是科幻小說
『壹』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是科幻的還是真實的
科幻的,看看http://ke..com/view/59290.htm
『貳』 《海底兩萬里》是科普書嗎
不是科普書,是科幻書,凡爾納寫的很出名的科幻小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在科幻類有很大的發展和突破,凡爾納該是現代科幻小說的鼻祖吧,被稱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還有科普是在人類認識范圍內的科學知識所總結的規律的書籍,但是科幻是根據現在的一些規律而進行合理想像寫出的書籍,而《海底兩萬里》裡面很多情節是作者根據已有知識並進行豐富的想像而成的一部名篇。不知樓主對我的解釋懂否?
『叄』 海底兩萬里是科幻小說嗎
是,儒勒凡爾納本身就是科幻小說的代表性作者,鸚鵡螺號這艘潛艇以當時的背景來說已經超脫現實了
『肆』 《海底兩萬里》的內容簡介
主要進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無意間發現-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跟隨尼廑艇長乘坐這潛艇,遨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北水洋,在海底進行了兩方里的環球探險旅行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說,其一生信仰科學,是少見的科學作家。
(4)海底兩萬里是不是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在法國,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第一、二卷的單行本分別出版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制,Hildibrand雕刻。
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則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只可惜並未刊完。這是該書已知的最早的中譯本。
『伍』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海底兩萬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對大海這個神秘的地方的描寫,對大海中的生物還有地形,還有海底冒險的描寫。潛艇,在這本小說中出現的鸚鵡螺號,現在已成為現實,而作者的想像比現實早了100多年!科幻小說是在科學的基礎上作出的推論,而當時凡爾納就是一位科學家,所以他的小說中出現的對岩石層,植物,還有生物,尤其是地理方面的描述都是有一定依據的,隨著科學的發展,也對一些科幻小說做出了一些肯定,潛艇就是個例子 「蘭可夫探照器使用起來,我們沿著正在形戌的珊瑚層走去,這些珊瑚脈經過相當的時間,有一夭將要把印度洋的這一部分海面封閉起來。路旁盡是錯雜的小珊瑚樹所形成的混亂的珊瑚樹叢,枝權上遮滿白光閃閃的星狀小花。不過,跟陸地上的植物正相反,固定在海底岩石上的珊瑚樹的枝權,全是從上到下發展的。燈光在色彩很鮮艷的枝葉中間照來照去,發生無窮的美麗迷人的景象。我好像是看見薄膜一般的和圓筒形樣的細管在海波下顫動。我要去采它們的帶有纖維觸須的新鮮花瓣(有的剛開,有的剛露頭)的時候,有些身子輕快、鰭迅速擺動的魚走來,像鳥飛過一樣觸動了它們。但是,一當我的手挨近這些活花朵,這些有生命的含羞草的時候,花叢中立即發出警報來了。於是雪白的花瓣縮人它們的朱紅匣中去了,花朵在我眼前消失了,珊瑚叢隨即轉變為一大團的石圓丘。」 「太陽陸續上升,照得水底更加明亮了乙地下也漸漸起變化。細沙地之後,接著是突起的岩石路,路上鋪著一層軟體動物和植蟲動物形成的地毯。在這兩門動物的品種中間,我看到殼很薄的大小不一致的胎盤貝,這是紅海和印度洋特有的一種牡蠣;介殼圓形的橙色滿月貝;突錐形貝;一些波斯朱紅貝,諾第留斯號的美麗色彩就由這種貝供應的;多角岩石貝,長十五厘米,在水底下豎起來,像要抓人的手似的;角形螺貝,全身長著尖刺;張口舌形貝,鴨子貝,這是供應印度斯但市場的可以食用的蠅貝;帶甲水母,發出微弱偽亮光;最後還看到使人贊美的扇形圓眼貝,像很美麗的扇子,是這一帶海中最易繁殖的樹枝形動物之一。」 「正是那邊的、我眼底下的、荒廢了、沉沒了、倒下了的一切,現出是一座破壞了的城市,坍塌的屋頂,倒下的廟字,破損零落的拱門,倒在地下的石柱,人們還能感覺到這些都是多斯加式建築物的堅固結實的結構。遠一點,是宏大水道工程的一些殘廢基址。這邊是堆成一座圓丘的街市高地,帶有巴爾台農廟式的模糊形狀。那邊是堤岸的遺跡,就像一座古老的海港,在海洋邊上,庇護過那些商船和戰艦一樣。更遠一些,有一道一道倒塌下來的牆垣,寬闊無人的大路,整個沉沒水底下的龐貝城,現在尼摩船長把它復活過來,呈現在我眼前了!」 對於上面的一些節選,都是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中》對海底世界作出的一些描繪,第一段是珊瑚王國的描寫,第二段是對海底珍珠的描寫,第三段是對沉沒的大陸的描寫,還有很多,這里先節選這么多,很顯然,作者並沒有真正見過,但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卻彷彿是一個生動的海底,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加上對科學基礎的描寫,一些都顯得那麼真實。海底,無疑在當時是一個無人問精的領域,甚至是現在,我們對海洋了解也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凡爾納先生卻通過僅僅生物學,還有地理方面的知識就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生動的海底世界。人們除了被吸引,就自己的知識范圍,不可能在對海洋做出更精進的描述,而且就冒險來說《海底兩萬里》也十分吸引人,所以人們當然會被作者的想像力所吸引!!!
『陸』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虛構的( )(體裁)
《海底兩萬里》體裁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主要內容:講述諾第留斯號潛艇的故事.是凡爾納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答案:科幻 諾第留斯
『柒』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據你的了解,書中哪些想像事
小說《海底兩萬里》的故事並不復雜,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出現一頭所謂的獨角鯨怪獸,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受邀參加抓捕活動,落入水中,卻和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上了鸚鵡螺號潛艇,跟隨尼摩船長周遊海底的故事。
尼摩船長,勇敢而神秘,他就是大海之子,他隱身於大海,對陸地懷著某種仇恨,他就象神秘的大海,性格難於琢磨。他是個天才的科學家,極富創造力和探險精神。是他創造了潛艇鸚鵡螺號,在當時見多識廣的阿龍納斯教授看來,這都是奇跡。
- 亮點四:科學性是整個故事的核心
神奇的大海提供吃和穿,還給艇鸚鵡螺號提供動力,整個小說既有藝術性,又有科學性,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的海底世界玄妙無敵,我相信每個讀者都對鸚鵡螺號無限嚮往。
《海底兩萬里》,神奇的海底世界。全書語言流暢,情節緊湊生動,使我們在享受故事內容的同時,也增強了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
『捌』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反對殖民壓迫的科幻小說嗎
不是。《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於一八七0年問世,暨今已逾百年,而仍能以多種文字的各種版本風行世界,廣有讀者,僅此一端,即可見其生命力之強,吸引力之大。主張書不及百歲不看的讀者,是大可放心一閱的。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法拉格特,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內景只是一艘潛水艇。但就是這么四個半人,這么一艘潛水艇,一個神秘的船長,一個學富五車的科學家,在各種探險歷程中,在將近一年的時間中,縱橫海底兩萬里,為我們演繹出一個個故事,展現出一幅幅畫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魚……故事曲折驚險,引人入勝,畫面多姿多彩,氣象萬千。這樣一部小說,讀來既使人賞心悅目,也令人動魄驚心。令人永生難忘,不愧為一部世界名著。百看不厭。
『玖』 海底兩萬里是不是科幻小說
是科幻小說
人物簡介
儒勒·凡爾納(Jules-Verne,1828-1905)是19世紀法國作家,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等著名書籍。
1828年2月8日,凡爾納生於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
1863年起,他開始發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 。
凡爾納總共創作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集,還有幾個劇本,一冊《法國地理》和一部六卷本的《偉大的旅行家和偉大的旅行史》。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
『拾』 《海底兩萬里》是真實故事嗎
《海底兩萬里》不是真實故事,是虛構的。
《海底兩萬里》是長篇科幻小說,該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和生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作品賞析: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科幻小說,科學性是它的一大特徵。教授阿龍納斯一行在被尼摩船長控制之初,面對潛艇這一人類的偉大傑作,阿龍納斯竟然不顧人身安危,暫時放棄了從鸚鵡螺號逃走的念頭。
他勸阻魚叉手尼德·蘭德說:「這艘潛艇是現代工業的傑作,要是沒有見到我會感到遺憾的!因此你要保持冷靜,盡量仔細地觀察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一切,多看看。」
《海底兩萬里》是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凡爾納豐富多彩的想像和縝密細膩的行文特點。小說中情節設置古怪離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充滿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語言生動有趣,既是藝術的語言,又是科學的語言,對各種海底事物的說明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特別是那艘鸚鵡螺潛艇,讓讀者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