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生物科幻小說
⑴ 《海底兩萬里》的內容簡介
主要進述了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無意間發現-艘名為「鸚鵡螺」號的潛艇,並且帶著僕人跟隨尼廑艇長乘坐這潛艇,遨遊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北水洋,在海底進行了兩方里的環球探險旅行的故事。
作者儒勒·凡爾納19世紀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和冒險小說作家,被譽為「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曾寫過《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地心游記》、《八十天環游地球》等著名科幻小說,其一生信仰科學,是少見的科學作家。
(1)海底生物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在法國,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第一、二卷的單行本分別出版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制,Hildibrand雕刻。
該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則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只可惜並未刊完。這是該書已知的最早的中譯本。
⑵ 誰有海底兩萬里的全文 急!!!!!
答題要嗎?
《海底兩萬里》閱讀練習
1、《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生物學家凡爾納的三部曲之一,他的另兩部作品是 、( )。
2、《海底兩萬里》主要講述( )號潛艇的故事。凡爾納的小說之所以擁有廣大的讀者,原因在於 ,小說廣為流傳,還因為他具有 凡爾納被公認為是「 」。
3、 是一名 的戰士,這一形象正是凡爾納 的體現。
4、《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 ,《海底兩萬里》的作者是 國人。
5、阿龍納斯的僕人叫 ,故事中,阿龍納斯曾經在法國出版過的一部書叫 ,「魚叉手之王」指的是 。
6、鯨魚用 進行呼吸,《海底兩萬里》中的潛艇叫 。
7、潛艇的主人是 ,他會說 種語言,分別是 。
8、潛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 材料做的, 潛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 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來寫字的筆是用 做成的。潛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 做的。
9、 鸚鵡螺號上的藏書量有 冊, 鸚鵡螺號的造價是 萬法郎。
10、請舉例說出海底的三種植物。
11、凡爾納的作品形象誇張地反映了19世紀「 」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並成為 現代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啟發和影響。
12、《海底兩萬里》書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個半。即: 船長 、自然科學家 、僕人 、捕鯨手 ,「亞伯拉罕?林肯」號驅逐艦艦長 ,只在小說開頭部分曇花一現,姑且算半個。
13、《海底兩萬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場和 展開過搏鬥,捕鯨手尼德?蘭手刃了一條凶惡的巨鯊;他們在紅海里追捕過一條瀕於絕種的 ,它的肉當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14、《海底兩萬里》一書,情節跌宕起伏,懸念叢生,具有強烈的可讀性,而且書中還包含了大量的 方面的知識,使讀者在閱讀引人入勝的歷險故事的同時,還能夠輕松地獲取科學知識。
15、《海底兩萬里》中尼摩船長說了一句話來形容人類的進步:
簡答
1、尼摩船長和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探險旅行時,經歷了許多險情,請概括3次。
(1) (2)
(3)
2、請說出尼摩船長與阿龍納斯在海底環球旅行的路線。
從 出發,經過 、 、 、 ,進入 、 。
3、簡述《海底兩萬里》內容。
4、你認為尼摩船長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5、《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書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經變成現實,通過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說與科技發展的某些關系嗎?
文段閱讀 一
轟的一聲炮響了,這時船員們的歡呼聲混雜在一起。炮彈打中了,正打在動物身上,但是並沒有給它致命的打擊,而是從它圓圓的身上滑過去落在 二海里遠的海中。「真怪!」老炮手暴跳如雷,說,「這混蛋的身上一定有一層六英寸厚的鐵甲!」「該死的東西!」法拉古艦長喊。追逐又開始了,法拉古艦長彎身對我說道:「我要一直追到我們的船爆炸為止!」「對,您對!」我答。人們只指望這動物筋疲力盡,它總不能跟蒸汽機一樣,永遠不感到疲倦。然而它一點也不疲倦。這么多時間過去了,它並沒有顯出一點疲勞的樣子。再說,我們是應該表揚林肯號的,它用不屈不撓的精神進行了這次惡斗。我估計,在11月6日這倒霉的一天里,它所跑的路程不下五百公里!黑夜降臨了,陰影籠罩了波濤洶涌的海洋。這時候,我以為我們的遠征結束了,我們永遠不能再見到這個古怪的動物了。可是我錯了。晚上十點五十分,電光又在戰艦前面三海里的海面上亮起來,還是跟昨天夜裡一樣輝煌,一樣強烈。那條獨角鯨好像是停著不動。也許白天跑得累了。它睡著了,它隨著海水盪漾。這是一個好機會,法拉古艦長決定利用這次機會。他發出命令。為了不至把敵方驚醒,林肯號減低速度,小心謹慎地前進。在大海中碰到睡著了的鯨魚,因而勝利地攻擊它們,這並不是希奇的事情,尼德?蘭也不止一次在鯨魚昏睡的時候叉中了它們。加拿大人又到了船頭斜桅下,走上了他原來的崗位。戰艦慢慢地前進著,一點聲息也沒有,離這動物三百七十米左右的時候關了氣門,船現在只憑本身餘下的氣力走動。船上連呼吸聲也聽不到。甲板上絕對沉寂。人們距白熱的焦點不到一百英尺了,光度更強起來,照得我們的眼睛發昏。這時候,我伏在船頭前面的欄桿上,看見尼德?蘭在我下面,一手拉著帆索,一手揮動他鋒利的魚叉。就和這睡著的動物距離不過二十英尺了。忽然,他的胳膊使勁地一伸,魚叉投了出去。我聽到魚叉發出響亮的聲音,像是碰上了堅硬的軀殼。對面的電光突然熄滅,兩團巨大的水猛撲到戰艦甲板上來,像急流一般從船頭沖至船尾,沖倒船上的人,打斷了護牆桅的繩索。接著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沒來得及站穩,從船欄桿被拋擲到海中去了。
1、以上文字出自 小說《 》,作者是 國的 。
2、為什麼說那條獨角鯨是「古怪的動物」?
3、「在11月6日這倒霉的一天里」,為什麼說這一天是倒霉的?
4、「接著船被狠狠撞了一下,我沒來得及站穩,從船欄桿被拋擲到海中去了。」後來,「我」怎麼了?請簡要概述。
二
這時候,我聽到相當響的嘯聲,我曉得船上儲水池盛滿水了,諾第留斯號潛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開船長,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動的情緒。我就這樣度過這很愁悶的一天,一方面想走,恢復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丟開這只神奇的諾第留斯號,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這樣離開這海洋,像我喜歡說的,這樣離開「我的大西洋」,並沒有觀察它的最深水層,並沒有從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給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說剛翻完第一章就從手中掉下去了,我的夢正在最美好的時候就被打斷了!多少苦悶的時間就這樣過去,有時看見自己跟同伴們安全逃在陸地上,有時又不顧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機會,阻止尼德·蘭的計劃實現!我兩次到客廳中去。我要看羅盤。我要看諾第留斯號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離開海岸。不,諾第留斯號總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駛。它沿著大西洋海岸向北開行。所以,這時候必須打定主意,准備逃走。我的行李並不重,只有我的筆記,沒有什麼別的了。至於尼摩船長,我心中問,他對於我們的逃走將怎樣想,使他心中有怎樣的苦惱,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損害,以及當逃走或被發覺或不成功的兩種情況下,他將怎麼辦!當然我沒有什麼可以埋怨他,與此相反,待客的態度,從沒有像他那麼坦白真誠。我離開他,我不能說是忘恩負義。沒有什麼誓言把我們跟他束縛在一起。他相信把我們永遠拉在他身邊的,只是客觀環境的力量,而不是我們的約言。但他的這種公然承認,永遠把我們留在船上作囚人的想法,正能說明所有我們的逃走企圖都是合理的。
我自從在桑多林島附近跟船長會見以來,就沒有再看見他。在我們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機會使我再見他一面呢?
我同時又想見他,又怕見他,我注意聽,我是不是可以聽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動呢。沒有什麼聲響傳到我的耳邊來。
1、「一方面想走,恢復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為什麼會感到惋惜?
2、最後一段說:「我同時又想見他,又怕見他。」其中,「怕見他」照應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話?
3、在人物刻畫上,選文主要運用了什麼方法?有什麼作用?
海底兩萬里
參考答案:
1、《海底兩萬里》《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神秘島》)。
2、(諾第留斯)(構思巧妙、情節驚險)(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現代科學幻想小說之父)」。
3、(尼摩船長)(反抗壓迫)(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
4、(儒勒?凡爾納),(法)
5、(康塞爾)(《海底的秘密》),(尼德?蘭)。
6、(肺)(鸚鵡螺號)。
7、(尼摩船長),(四)(法、德、英、拉丁)。
8(大葉藻)(貝殼類的足絲)(鯨的觸須)(墨魚或烏賊的分泌物)
9、(12000)冊,(200)
10、(裙帶菜、海帶、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鵝掌菜)
11、 「機器時代」 西方和日本科幻
12、尼莫、 阿龍納斯、 康塞爾、 尼德?蘭, 法拉格特,
13、鯊魚 儒艮
14、地理、歷史、生物、物理、地質、氣象
15、「人類進步的實在是太慢了。
簡答
1、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
2、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南極
3(略) 4、尼摩船長逃避人類,蟄居海底,而又隱隱約約和陸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種特殊聯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陰郁、知識淵博、帶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5、示例:海底世界充滿異國風情和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海底潛艇,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都已成為現實。科幻小說往往也是科學研究基礎上的的推理和預言。 曲折的情節和對海洋知識的介紹 潛水艇、潛水服、電的使用等等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科學的發展 。
文段閱讀 一
1、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作者是法國的儒勒·凡爾納 。
2、因為它不怕炮彈,不知疲倦,其實,它是一艘不為人所知的潛水艇
3、因為他們搜尋了幾個月的目標終於出現,但追逐了一整天卻一無所獲。
4、後來,「我」被潛艇俘虜,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並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二
1、因為離開了,「我」就不能夠完成海底研究 ,不能讓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樣給「我」揭露的秘密,所以感到惋惜。
2、我要躲開船長,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動的情緒。
3、心理描寫,揭示了「我」計劃從諾第留斯號逃走時的矛盾心理。
⑶ 《海底兩萬里》是一部純虛構的科幻小說,你覺得這部書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據你的了解,書中哪些想像事
小說《海底兩萬里》的故事並不復雜,故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出現一頭所謂的獨角鯨怪獸,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受邀參加抓捕活動,落入水中,卻和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上了鸚鵡螺號潛艇,跟隨尼摩船長周遊海底的故事。
尼摩船長,勇敢而神秘,他就是大海之子,他隱身於大海,對陸地懷著某種仇恨,他就象神秘的大海,性格難於琢磨。他是個天才的科學家,極富創造力和探險精神。是他創造了潛艇鸚鵡螺號,在當時見多識廣的阿龍納斯教授看來,這都是奇跡。
- 亮點四:科學性是整個故事的核心
神奇的大海提供吃和穿,還給艇鸚鵡螺號提供動力,整個小說既有藝術性,又有科學性,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的海底世界玄妙無敵,我相信每個讀者都對鸚鵡螺號無限嚮往。
《海底兩萬里》,神奇的海底世界。全書語言流暢,情節緊湊生動,使我們在享受故事內容的同時,也增強了認識和駕馭海洋的信心。
⑷ 海底兩萬里16章到20章的內容是什麼
海底兩萬里16章到20章內容
十六、漫步海底平原:
我和孔塞伊穿上防水衣服隨尼摩艇長漫步海底平原,欣賞海洋奇物。
十七、海底森林:
我們來到海底森林.仔細觀察海底生物.還在海底睡了幾個鍾頭.來到克雷斯波島的海底絕壁,遇到巨形海蜘蛛,打到一隻海獺,躲過了角鯊的侵襲。
十八、太平洋下四千米:
潛艇在太平洋下穿行,令人大開眼界.一天,看到一條沉船,凄慘的海難情景令人驚悚。
十九、瓦尼可羅群島:
尼摩艇長從瓦尼可羅群島海底遺物中揭開在十八世紀末兩艘法國探險船隻失蹤的真相。
二十、托雷斯海峽:
潛艇經由地球上最危險的海峽--托雷斯海峽前往印度洋,中途觸礁擱淺.經艇長同意,我和兩位同伴坐小艇上格波羅阿爾島去。
內容簡介:
本書於1870年面世,是「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的代表作。凡爾納帶著讀者,在書中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海底遠游。主題積極樂觀,情節扣人心弦,令一代又一代讀者沉浸在這個真實與幻想交織的美妙世界裡。
《海底兩萬里》描繪了異常奇特的海底世界和海上探險。這本書風行世界百餘年,書中的情節、描寫與科學性都是里程碑級的,有人甚至表示「沒有讀過《海底兩萬里》,就不算讀過科幻小說」。
⑸ 海底兩萬里這部科幻小說寫作手法是第幾人稱
海底兩萬里這部科幻小說寫作手法是第一人稱教授的口氣寫的。「我」是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科考活動結束之後,我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我登上了林肯號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 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我和我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我跟隨鸚鵡螺號在海底航行了十個月,看到許多海底生物和海底景色,在我脫險以後我把自己的經歷講給大家。
⑹ 《海底兩萬里》主要人物及人物簡介
《海底兩萬里》
這是我上高中時最愛讀的一篇小說,之後還把三部曲中的其它兩部:《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和《神秘島》。上高中時是1997年,當時讀完《海底兩萬里》的時候,就對作者儒勒·凡爾的敬佩,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猶如黃河之水,一發不可收拾。
⑺ 海底兩萬里的內容簡介
故事梗概
1866年,一些國家船隻發現神秘海怪,猜測是巨型一角鯨。美國政府在紐約城召集探險隊,尋找並刺殺海怪。敘述人皮埃爾·阿羅納克斯(Pierre Aronnax)教授是位法國海洋生物學家,當時恰好在紐約,搭上探險末班車。
加拿大捕鯨人,魚叉高手內德·蘭德(Ned Land)和教授忠僕孔賽伊(Conseil)也上了船。
探險從布魯倫啟程,乘美國海軍護衛艦亞伯拉罕·林肯號向南經合恩角入太平洋。軍艦在長期搜索後發現海怪,准備進攻,但船舵遭到反擊。三名主人公跌入水中,驚奇發現海怪原來是艘潛水艇,遠超當時技術水平。他們被俘,帶入內艙,見到神秘的造船者、司令尼莫船長(Captain Nemo)。
主人公餘下的故事都在潛水艇鸚鵡螺號里進行,它被秘密建造,如今擺脫了地上政府在海洋里自由翱翔。尼莫船長的動機既是出於科學探索的熱忱,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報復(自我流放)。
尼莫解釋道他的潛水艇是電力驅動,可以完成先進的海洋生物學研究。他因能與專家阿羅納克斯交流感到十分高興,但為了保密,不讓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和孔賽伊對海底探險著迷,但內德·蘭德只想逃走。
他們到訪海洋各地,有的是真實存在,有的則是想像的。旅行者們看到了紅海珊瑚、維哥灣海戰遺骸、南極洲冰蓋、跨大西洋電報線、以及想像中的亞特蘭蒂斯。他們也使用潛水服和空氣槍來捕獵鯊魚及其它海魚。
鸚鵡螺號船上發生意外,導致一名水手喪生。大家為他舉行海底葬禮。當鸚鵡螺號重返大西洋時,一群大章魚襲擊並要了一名水手的命。
原來國內暴亂後尼莫家人遇難,以致船長通篇自我流放。在遇到章魚後不久,尼莫對阿羅納克斯忽然變臉,躲躲閃閃。阿羅納克斯感到不對,開始傾向內德·蘭德。末了,鸚鵡螺號遭到某國戰艦攻擊。尼莫船長憤怒,無視阿羅納克斯求情,誓言報復。
阿羅納克斯認為尼莫是個憎惡天使,後者還擊,在吃水線下猛撞,將戰艦撞入海底,阿羅納克斯驚恐地看著戰艦墜入深淵。事後,尼莫在妻兒相片前傷感鞠躬。隨後幾天,主人公環境有所改變。潛水艇上似乎無人,鸚鵡螺號漫無目的航行。
內德·蘭德更加沮喪,讓孔賽伊擔心,阿羅納克斯對尼莫的所作所為感到震驚,也惶惶不可終日。一天晚上,內德·蘭德說逃跑的機會來了。雖然阿羅納克斯也想走,但鎮定住要看尼莫最後一眼。但他自己心裡清楚,便沒有去面對面。
在逃跑前,阿羅納克斯偷看尼莫最後一眼,聽見他說:「萬能的上帝啊!夠了!夠啦!」阿羅納克斯立即回到朋友身邊,准備逃離。當他們解開救生艇時,發現鸚鵡螺號正在游向大漩渦(Moskenstraumen)。
一行人逃生及時,來到挪威海岸附近的小島上,鸚鵡螺號命運未知。
簡介
《海底兩萬哩》(法語: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或譯為《海底歷險記》、《海底六萬哩》,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出色的懸念小說、科幻小說。
小說從1866年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擊各國海輪,使市民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沒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
起先,它以連載的形式,從1869年3月20日到1870年6月20日在赫澤爾(Pierre-Jules Hetzel)創辦的《教育和娛樂雜志》上與讀者見面,包括Alphonse de Neuville 和Édouard Riou 所做的111幅插圖。
《海底兩萬哩》的上篇於1869年11月28日出版,下篇在1870年6月13日出版,初版賣了五萬冊。小說被認為是凡爾納最佳作品之一,與《環游世界八十天》和《地心游記》齊名。小說中的鸚鵡螺號細致描述了潛水艇,而當時的潛水艇依然很原始。
小說是跨界續集,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哩》和《神秘島》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7)海底生物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書名
海底兩萬「哩」的「哩」,並不是一般定義的「英里」(英語:Mile),它法文原文是Lieue(英語:League),中文正式翻譯為「里格」(或稱為「古海里」)。里格是古代歐洲國家慣用的長度標准之一,但卻沒有統一解釋,在不同國家公制中各有不同。
這個距離單位在作者凡爾納的家鄉法國,早已廢棄不用,即使在使用期間也缺乏標准(它分別代表過10,000、12,000、13,200、或者14,400法制呎,約莫3.25千米到4.68千米)。
由於英制的「里格」等於3英里,所以也有人將本作名稱譯為《海底六萬哩》。20,000Lieue指的是在海下行進的距離,而不是深度,因為20,000Lieue超過地球直徑的六倍,並且幾乎是地球周長的兩倍。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
1863年因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而一舉成名,此後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和《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於亞眠逝世。
⑻ 《海底兩萬里》例舉三種海底生物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凡爾納著名三部曲的第二部,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諸多特點,引人入勝。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便會不知不覺地跟隨作者的神思在世界各地的海域內遨遊,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科學的力量。
一,鸚鵡螺
鸚鵡螺是海洋 軟體動物,殼薄而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
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 活化石」,在研究生物進化和 古生物學等方面有很高的價值,現代仿生科學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⑼ 求和海洋有關的科幻小說!!!!!!!!!!!!!!!!!急!
《未來水世界》
《海底兩萬里》
《鯨歌》
《胎動之星》
《紅色海洋》
《深淵》
《海人》
《冰下海》
《入海之門》
《老威爾的行星》
⑽ 海底兩萬里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
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海底兩萬里》內容簡介:
故事發生在1866年,法國人阿羅納克斯,一位生物學家,應邀赴美參加一項科學考察活動。這時,海上出了個怪物,在全世界鬧得沸沸揚揚。
科考活動結束之後,生物學家正准備束裝就道,返回法國,卻接到美國海軍部的邀請,於是改弦更張,登上了一艘驅逐艦,參與「把那個怪物從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動。
經過千辛萬苦,「怪物」未被清除,驅逐艦反被「怪物」重創,生物學家和他的僕人以及為清除「怪物」被特意請到驅逐艦上來的一名捕鯨手,都成了「怪物」的俘虜!結果發現「怪物」是一艘尚不為世人所知的潛水艇,名「鸚鵡螺」號。
潛艇對俘虜倒也優待;只是,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潛艇艇長尼摩從此永遠不許他們離開。阿羅納克斯一行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水艇周遊各大洋。十個月之後,這三個人終於在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脫,生物學家才得以把這件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10)海底生物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作者:
儒勒·凡爾納(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小說家、劇作家及詩人。
凡爾納出生於法國港口城市南特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早年依從其父親的意願在巴黎學習法律,之後開始創作劇本以及雜志文章。在與出版商赫澤爾父子合作期間(1862年至凡爾納去世),凡爾納的文學創作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異旅行》為總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等。他的作品對科幻文學流派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他與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一道,被稱作"科幻小說之父"。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凡爾納是世界上被翻譯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僅次於阿加莎·克里斯蒂,位於莎士比亞之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最近的統計顯示,全世界范圍內,凡爾納作品的譯本已累計達4751種 ,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譯次數最多法語作家 。在法國,2005年被定為凡爾納年,以紀念他百年忌辰。
《海底兩萬里》創作背景:
波蘭人民反對沙皇獨裁統治的起義遭到殘酷鎮壓是凡爾納創作《海底兩萬里》的一個導火索。他在小說中塑造了尼摩船長這個反對沙皇專制統治的高大形象,賦予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人道主義精神,以此來表達對現實的批判。
創作小說之初,凡爾納和出版商赫澤爾(Piere-Jules Hetzel)之間就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特徵展開了一場爭論。赫澤爾認為該把尼摩描寫成為奴隸販賣交易的死敵,為他對某些海上船隻的無情攻擊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辯護。
但凡爾納卻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不過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
最後,作者和出版商逐漸相互妥協了,他們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稜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在《神秘島》中,這才公布他是印度達卡王子。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海底兩萬里 (儒勒·凡爾納創作長篇小說)
網路-儒勒·凡爾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