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太空
Ⅰ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txt全集下載
鏈接: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是1991年12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艾薩克·阿西莫夫,譯者是施咸榮。
Ⅱ 阿西莫夫有哪些作品
《蒼穹微石》(Pebble in the Sky)(1950) 《繁星若塵》(The Stars Like Dust) (1951) 《星空暗流》(TheCurrents of Space)(1952)《鋼穴》(TheCaves of Steel)(1954)《終結》(1955)《裸陽》(The Naked Sun)(1956)《基地三部曲》(1964) 《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 「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與帝國》、《第二基地》),「基地續集」(《基地邊緣》(1982)《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前傳」 (《基地序曲》(1988)、《邁向基地》((1993))
《機器人》系列 《鋼穴》(網上也有《鋼窟》的譯名)《裸陽》《曙 光中的機器人》《機器人與帝國》《裸陽》
《帝國》系列 《星空暗流》《繁星若塵》《蒼穹微石》
《蒼穹微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
《我,機器人》高曼出版社1950年
《繁星若塵》雙日出版社1951年
《基地》高曼出版社1951年
☆《大衛·斯塔爾:太空奇兵》雙日出版社1952年
《基地與帝國》高曼出版社1952年
《太空洪流》雙日出版社1952年
《第二基地》高曼出版社1953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小行星上的海盜船》雙日出版社 1953年
《鋼穴》雙日出版社1954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金星之海》雙日出版社1954年
《火星人的方式與 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55年
《永恆的終結》雙日出版社
☆《幸運兒斯塔爾與水星的大恆星》雙日出版社1956年
《赤裸的太陽》雙日出版社1955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木星的衛星》雙日出版社1957年
《地球是個大屋子》雙日出版社 1957年
☆《幸運斯塔爾與土星之環》雙日出版社1958年
《死亡交易者(死亡的呼吸)》艾文出版社1958年
《九個明天》雙日出版社1964年
《機器人的小憩》雙日出版社1966年
《神奇的旅程》豪頓·米弗林出版社1966年
《透過明鏡》新英語文庫出版社1967年
《阿西莫夫的神秘小說》雙日出版社1968年
《夜幕及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 1968年
☆《最棒的新東西》世界出版社1971年
《諸神》雙日出版社1972年
《阿西莫夫早期作品選》雙日 出版社1972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精粹文集》斯菲爾出版社1973年
《你見過這些嗎?》NESRAA出版社1974年
《黑鰥夫的故事》雙日出版社1974年
☆《收購木星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5年
《天國的主人》沃克出版社1975年
《全美圖書會議上的謀殺》雙日出版社1976年
《優雅的品位》啟示出版社1976年
《活了二百歲的人與其他故 事》雙日出版社1976年
☆《關鍵字眼與其他神秘故事》沃克出版社1977年
《黑鰥夫故事集》雙日出版社1980年
《完整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2年
《基地邊緣》雙日出版社1982年
《變幻之風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聯合俱樂部的神秘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糊塗的機器人諾比》(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3年
《黎明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3年
《黑鰥夫的盛宴》RH出版社1984年
☆《諾比與迷失的公主》(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諾比的其他秘密》(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明日之邊》雙日出版社 1985年
《消失者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5年
《機器人與帝國》雙日出版社1985年
《多麼美好的一天》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皇後的項鏈》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人侵者》(與珍尼特·阿西 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6年
《另一個阿西莫夫》雙日出版社1986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神秘故事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基地 與地球》雙日出版社1986年
《機器人之夢》雙日出版社1986年
《神秘的旅程II:終極智囊》雙日出版社1987年
☆《諾比識惡棍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7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另一個宇宙》雙日出版社1987年
《基地序曲》雙日出版社1988年
《阿扎瑞爾》雙日出版社1988年
☆《諾比赴地球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8年
《復仇女神》雙日出版社1989年
《黑鰥夫的困惑》雙日出版社1990年
《夜幕》(與羅伯 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0年首版
《時代寵兒》(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1 年首版
《基地在前進》雙日出版社1993年
《阿西莫斯短文兩篇》 (選自〈新疆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國的簡體中文版出版物
機器人系列:
機器人與帝國(上下冊)
機器人短篇全集(上下冊)
曙光中的機器人(上下冊)
裸陽
鋼穴
以上均為 天地出版社 出版 漢聲雜志(葉李華)翻譯
基地系列:
前傳1 《基地前奏》(上、下冊)
前 傳2《邁向基地》(上、下冊)
《基地》
《基地與帝國》
《第二基地》
續集1《基地邊緣》(上、下冊)
續集2《基地與地球》(上、下 冊)
以上均為天地出版社 出版 葉李華翻譯
帝國系列三部曲:
《繁星若辰》
《蒼穹微石》
《星空暗流》
以上均為天地出版社出版 漢聲雜志(葉李華)翻譯
科普及其他作品
《人生舞台 阿西莫夫自傳》 上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黃群、許關強 譯
《亞原子世界探秘(物質微觀結構巡禮)》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Ⅲ 阿西莫夫的出名作品有那些。我看過基地。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O-1992),美籍猶太人,為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的「阿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阿西莫夫是一位多產得驚人的作家,自50年代初,至今已出版了300多部著作。
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
1920年1月2日,阿西莫夫出生在原蘇聯斯摩棱斯克的彼得洛維奇,雙親是猶太人。3歲時,他隨家庭遷居美國紐約州的布魯克林,1928年加入美籍。
阿西莫夫生性聰明,記憶力極強,5歲時就在當過會計師的父親的輔導下開始自學。7歲時,他居然已能教5歲的妹妹念書了。後來,父親開了一家雜貨店。由於本小利微,家境並不殷實,阿西莫夫便利用課余時間幫忙照應:站櫃台、發報紙、為固定客戶傳遞電話信息…… 常常忙得不可開交。
這段經歷對阿西莫夫的一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家庭背景不同尋常,小時候又受到嚴格的管教,再加上從小就承擔起家中的一些責任,這使得阿西莫夫具有極強的責任感。正如他的傳記作者米歇爾?懷特所言:「所有這一切不可避免地將阿西莫夫塑造成了後來那個自覺、自律、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的工作狂。在他的一生中,停止寫作幾乎能夠給他帶來生理上的痛苦。」 而且,阿西莫夫對科學產生興趣,也跟他父親開的這家雜貨店有關。
創辦伊始的《奇異故事》每期都刊載一些科學試題。這些試題以及那些充滿幻想的科學故事令9歲的阿西莫夫十分著迷。每看完一期他總是又熱切地盼望著能早一天看到下一期。阿西莫夫後來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科幻讀者就像棒球迷期待雙殺或全壘打一樣,渴望太空船或新的電子技術能產生奇跡。在和同伴玩官兵捉強盜的游戲時,我把手中的玩具槍當成激光槍,去射殺甘尼美星上長著犄角的恐怖怪物。我從前就是這樣的一個少年……各位讀者可以想像出,腦筋死板、只重視普通常識的家長們,在看見我們閱讀原丨子彈、電視飛彈、登陸月球、火箭等等故事書時的滑稽模樣。對他們而言,那都是不可能發生的無聊故事罷了。」
流行雜志為阿西莫夫開啟了閱讀之門,使他對知識產生了一種渴求,並且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讀書求知和思考、鑽研問題的樂趣。這不僅給他帶來了學業上的成功,而且還將他引入了寫作生涯。
中學時代的阿西莫夫喜歡獨來獨往,常給人以傲慢的印象。在展示自己令人驚嘆的記憶力並考高分的同時,他還喜歡瞎起鬨和搞惡作劇,跟老師們對著干(他的這種鬧騰和插科打諢的「習性」,到了大學時代和踏上工作崗位伊始仍在「發展」,並給他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雖然阿西莫夫的功課很棒,但他卻不招老師待見。
而在這個時期,調皮搗蛋的阿西莫夫也完全能夠靜下心來學習。他有著強烈的求知慾,並且毫不挑剔,什麼都想學。他15歲便念完高中,邁進了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的課堂。課余時間里,他一邊大量閱讀科普和科幻作品,一邊積極思考問題,內心的創作沖動也越來越強烈。18歲那年,他發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說《被放逐的維斯塔》。21歲時,他在著名科幻編輯約翰?W?坎貝爾點撥下,寫出了科幻短篇經典《黃昏》(日暮)並一舉成名。 1939年,阿西莫夫從哥倫比亞大學本科畢業,其後又相繼取得了該校的碩士和博士學位。自1955年起,他開始擔任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從事酶學、光化學的研究。這期間,除了在部隊服役的短暫歲月,他一直沒有中斷科普和科幻創作,並且已經寫出了奠定他科幻小說大師地位的幾部重要作品:《我,機器人》和《基地》系列。而他在20世紀50年代初創作的一些科普作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早期的科普創作實踐使阿西莫夫認識到,他不僅喜歡而且也非常擅長撰寫科學類題材的作品(而不只是將它們作為科幻小說的情節與對話的陪襯)。1957年,前蘇聯發射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深深地觸動了阿西莫夫。他痛感美國社會公眾的科學素養落後於由衛星上天所標志的當代科技水平。作為一名科學作家,他認為自己有責任盡力而為,使這種差距盡快地縮小,於是便毅然放下早已得心應手的科幻創作,而潛心於撰寫普及科學知識的書籍和文章了(直至15年後他才「重出江湖」,再度進行科幻小說創作)。 然而,創作需要充裕的時間,教學工作顯然大大限制了阿西莫夫的創作活動。另外,極有自知之明的阿西莫夫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雖然自己的頭腦和專業功底並不差,但自己的前途並不是在顯微鏡下,而是在打字機上:「我明白,我決不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但是我可能會成為一個第一流的作家。我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去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1958年,他毅然不顧他那時尚未離丨婚的前妻的反對,告別了講台和實驗室,成為一名專業專家。 這是阿西莫夫事業和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那時候,他已經出版了24本書。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3樓
「……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
全心寫作,豈止「著作等身」 淵博的學識和不懈的努力使阿西莫夫作品的數量迅速上升,並使他獲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和褒獎。他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每天至少寫作8小時,有時甚至整個星期都坐在打字機旁。一年之內,他往往能推出10部或更多的著作。1979年2月,他正好出版第200部作品。1985年突破300部。到了1987年8月,已上升到394部。在阿西莫夫逝世前不久,他曾自述出版過467部著作,但研究他的作品的專家稱,他至少出版過480部著作。而且其體裁廣及嚴肅的歷史和科學論著及輕松的戲劇、幽默小說,其內容不乏對科學的創見和預測、對歷史的解說以及對生活的調侃。 阿西莫夫的所有作品壘起來會有多高? 目前尚沒有人做過計算。其實,阿西莫夫豈止「著作等身」,肯定是「著作超身」了,而且極有可能打破吉尼斯紀錄。在其自傳《我,阿西莫夫》中附錄的作品分類就有:科學總論24種,數學7種,天文學68種,地球科學11種,化學和生物化學16種,物理學22種,生物學17種,科學小品40集,歷史19種,文學10種,談聖經的7種,幽默與諷刺9種,自傳3卷,科幻隨筆2集,長篇科幻小說38部,科學探案2部,科幻小小說與短篇科幻故事33集,趣味短篇故事1集,短篇科學探案故事2集,以及由他主編的科幻故事118集。 巨大的成就使阿西莫夫成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卡爾?薩根在談到阿西莫夫時指出:「在這個科技的世紀,我們需要一位在科學和公眾之間起聯系作用的人物,沒有一個人能夠把這項工作做得像阿西莫夫那樣出色,他是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講解員。」 是的,阿西莫夫對科學有著精深的理解,對科學的本質有著深遂的洞察力。他不僅通曉現代科學的許多前沿課題,而且也非常熟悉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再深奧的科學知識,一經他的妙筆點綴,讀來便毫無生硬之感。 「背景廣闊,主線鮮明;布局得體,結構嚴整;推理縝密,敘述生動;史料詳盡,立足前沿;新意迭出,深蘊哲理」,這是跟阿西莫夫有過直接交往的卞毓麟先生對阿西莫夫科普作品特色的概括。在阿西莫夫的科普作品中,內容的廣泛性與敘述的邏輯性有著完美的統一。 他能在極其廣闊的知識背景中牢牢地把握住寫作的主線,從而揮灑自如一氣呵成。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科學性與通俗性也有著高度的統一。他經常在書的開頭,甚至在序言中,就提出種種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能在一開始就從心理上抓住讀者;緊接著的展開部分敘述之生動更不待言,結尾部分則更以其豐富的想像力和展望性而使人感到余韻無窮。阿西莫夫的許多作品又是現代性與歷史感高度統一的典範,血肉飽滿的科學過程往往使他的通俗讀物兼具普及功能與學術價值。 更令人驚嘆的是,阿西莫夫似乎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他常常能夠迅速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外一個主題,而且樂此不疲。這也是他創作速度如此之快的原因之一。他天生具有一種「施教能力」,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准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從而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
阿西莫夫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他的職業是寫作,「業余愛好」還是寫作,寫作就是他的生命,「……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著。」當有人問起阿西莫夫的創作量時,他總是聲稱自己是「不得不」寫。他說,寫作是一種動力,如果他離開打字時間稍長,就會犯癮。1985年,法國《解放》雜志出版了一部題為《您為什麼寫作?》的專集,收有各國名作家400人的筆答。這些回答豐富多彩,或庄或諧,但無一不反映了作家的心態與才智。其中阿西莫夫的回答是:「我寫作的原因,如同呼吸一樣;因為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會死去。 」 阿西莫夫自知有寫作的天份,因此對自己的才能也從未謙虛過,有人認為他自我膨脹、自以為是,他卻喜歡稱自己的冒失為「阿西莫夫式的狂妄自大」。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或「寫作機器」的根源,有種種猜測和說法。除了興趣的因素外,阿西莫夫自己認為,只有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自己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工作經營的雜貨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著書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 阿西莫夫對著書數量的狂熱追求,被看作是他非常奇怪的性格特點,而且在他生前就頗為引人注目,同時也使他聲名遠揚。他的驚人的著書量甚至還被寫入了一部科幻作品中。這部名為《效仿》的小說有一段對話這樣挖苦阿西莫夫道:「『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我只聽說過那個指導編撰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網路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傢伙,沒有別的事干。』」
2010-3-9 18:24 回復
土星冰環
129位粉絲
4樓
艾薩克·阿西莫夫小說目錄
《空中卵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即 蒼穹微石)
蒼穹一粟》(Pebble in the Sky),中國大陸譯名《空中石子》(施咸榮譯本)和《蒼穹微石》(漢聲譯本),是美國作家以撒·艾西莫夫出版於1950年的長篇科幻小說,也是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雖然最早出版,故事年代卻是「銀河帝國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集,此時整個銀河系業已統一在「銀河帝國」的旗幟下。。。
故事的開頭發生在1949年6月的地球,芝加哥的退休裁縫約瑟夫·施瓦茨在人行道上突然被核能研究所因事故而產生的泄露射線擊中,來到了地球紀元12411年,銀河紀元827年[2]的芝加哥(這時的名字叫芝加)。他被農夫亞賓·瑪倫一家收留。此時地球已經遭到放射性物質的嚴重污染,只有少數地區可供人類存活,並只能供養2000萬全球人口,因此地球人在年滿60歲時都要被施行安樂死;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嚴格的生產定額,不能勞動的殘疾人士也要被安樂死。亞賓·瑪倫的岳父格魯身患殘疾,但被瞞報。亞賓·瑪倫計劃將施瓦茨留在家中協助完成生產定額,但後來聽從格魯建議,將其送至城中,擔任核能研究所教授謝克特發明的「學習機」的人體試驗志願者。通過改造,施瓦茨無意中具備了判讀甚至控制他人思維的能力。
這時的地球屬於銀河帝國的一部分,帝國派駐總督(由外星人擔任,總督府邸在西丨藏高原),但實行內部自治,最高地方行政長官為「古人會」的首腦——地球大臣,實際權力則為其秘書巴爾基斯把持。地球人因為其星球具有放射性而遭到銀河帝國其他星球的種族歧視,從而對所有的外星球懷有敵對情緒,地球大臣秘書及「古人會」策劃用細菌武器來毀滅銀河帝國。
天狼星考古學家貝爾·阿瓦丹來到地球,試圖證實全銀河帝國的人類都起源於地球。他向地球大臣提出進入放射區進行考古發掘的申請,但是遭到拒絕。在芝加街頭,他碰到從研究所逃出的施瓦茨,以及謝克特博士的女兒寶拉,三人從此相識。
地球大臣秘書用細菌攻擊帝國的計劃被其送去接受「學習機」改造的助手泄露,從而為謝克特博士得知,並告訴了阿瓦丹。為滅口,秘書將博士父女、施瓦茨和阿瓦丹全部抓走。施瓦茨施展心靈感應技巧,操縱秘書帶領眾人逃出,阿瓦丹向帝國總督舉報秘書的陰謀。此時秘書前來,宣稱沒有任何針對帝國的陰謀,並自願留下擔當人質。地球密謀組織向銀河發射細菌火箭的最後期限即將來臨……
希望被您採納!
Ⅳ 《2001:太空漫遊太空漫遊四部曲》txt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太空漫遊」四部曲》([英]阿瑟·克拉克)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VLnrjnOFGgbPWnRCSkJN4w
書名:「太空漫遊」四部曲
作者:[英]阿瑟·克拉克
譯者:郝明義
豆瓣評分:9.2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1
頁數:1164
內容簡介:
「太空漫遊」四部曲由《2001:太空漫遊》《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3001:太空漫遊》四部作品組成,是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阿瑟•克拉克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的第一部《2001:太空漫遊》被譽為世界科幻文學不可超越的巔峰之作,不但是全球科幻迷心中的聖經,更成為流行文化的經典。
「太空漫遊」四部曲(典藏版),是國內首次以精裝套裝的形式出版阿瑟•克拉克的這個經典科幻系列,不僅裝幀設計精美,充分體現出這個系列的經典感,而且四本的內文全部重新校譯,修訂了許多之前2007年平裝版本中的謬誤。
作者簡介:
阿瑟•C. 克拉克 爵士(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1917.12.16—2008.3.19),英國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與艾薩克•阿西莫夫、羅伯特•海因萊因並稱「世界科幻三巨頭」。一生創作作品超過100部,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2500萬冊。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國際通訊衛星奠基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太空預言家。
Ⅳ 阿西莫夫寫過哪些科幻小說
很多。
但最著名的,是「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Ⅵ 阿西莫夫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是出生於俄羅斯的美國猶太人作家
與生物化學教授,門
薩學會會員,他創作力豐沛,產量驚人,作品以科幻小說和科普叢書最為人稱道。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阿西莫夫一生創作和編輯過的書籍超過500冊,據估計他至少寫過9000封的信函和明信片,著作
類別除了
阿西莫夫哲學類以外,幾乎涵蓋整個「杜威
十進制圖書分類法」。阿西莫夫是公認的科幻大師,與儒勒·凡爾納、H·G·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
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阿西莫夫的作品中,以「基地系列」最為人稱道,其它的主要著作還有「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
三大系列最後在「基地系列」的架空宇宙中合歸一統,被譽為「科幻聖經」。阿西莫夫筆下產出不少短篇小說,其中〈夜歸〉(Nightfall)曾獲美國科幻作家協會(Science
Fiction
Writers
of
America)票選為1964年前的最佳短篇小說。他也寫推理小說和奇幻小說,以及大量的非文學類作品,並曾用筆名保羅·法蘭西(Paul
French)為青少年撰寫科幻小說「幸運之星系列」。
阿西莫夫治學有方,他的科普著作多以史學
手法闡述科學概念,盡可能細數從頭,理性分析科學脈絡。提及某個科學家時,也會一並附上詳細的背景資料,諸
如國籍、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並以語源學和發音方式介紹科技名詞。這些特點在他的《科學指南》(Guide
to
Science)、三大卷的《認識物理學》(Understanding
Physics)和《阿西莫夫的科學探索史綱》(Asimov'sChronology
of
Science
and
Discovery)里處處可見。
阿西莫夫參與門薩學會多年,後來有點不甘願的被任選為副會長,他說這個學會的會員都「好逞能鬥智」,相較之下,他更樂意擔任美國人道協會(American
Humanist
Association)的會長。小行星「5020
Asimov」、《阿西莫夫科幻小說》雜志和兩項艾西莫夫獎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Ⅶ 關於阿西莫夫
www.kuzishop.com 一生摯愛:文學與哲學
來看看我的網站
艾薩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簡介】
艾薩克·阿西莫夫 美國著名科幻作家,他一生高產,著述頗豐,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說,早已遠遠超過了「著作等身」的地步。是本世紀最頂尖的科幻小說家之一。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以他的名字為號召的「艾西莫夫科幻雜志」,是美國當今數一數二的科幻文學重鎮。
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化學博士,波士頓大學的副教授,先是業余寫作科幻小說,1958年開始專職寫作,以他淵博的科學知識和豐富的想像力很快就成為引人注目的科學作家。其科幻小說的代表作為「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等,其他科學和科普著作有《生物化學簡史》、《化學簡史》、《碳的世界》、《月亮》、《海洋知識》、《空間知識》、《聖經入門》、《莎士比亞入門》等。阿西莫夫筆下的機器人,改變了原來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老套的奴隸工具或人類敵人的怪物面目,開始成為人類的親友,他在科幻小說中制訂的「機器人三定律」一直被奉為機器人科幻的經典,這定律幾乎成了以後科幻作家創作有關機器人的作品時必須遵循的法則。
艾西莫夫以真切的物質科學及人文現象演繹出他的科幻世界,又加進偵探與推理小說的技法,使得他的作品情節生動,扣人心弦,讓人不忍釋卷。
【創作歷程】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裔猶太人,他於1920年出生在俄國,3歲時舉家遷往美國,5年後取得美國國籍。阿西莫夫的父親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開有數家糖果連鎖店,阿西莫夫則一邊讀書一邊幫忙照料店鋪。阿西莫夫的父親保守刻板,對子女要求嚴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類的報刊書籍,於是阿西莫夫選擇了科幻小說,並從9歲開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歲那年,他將自己的處女作《宇宙瓶塞鑽》投給著名科幻作家兼編輯坎貝爾主編的科幻雜志,但是坎貝爾認為這篇作品「作為短篇太長,作為長篇則太短」,而且他「不喜歡慢騰騰的開頭,以及自殺的結局」。不過坎貝爾還是給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勵。結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離灶神星》。
就在這同一年,阿西莫夫獲得了哥倫比亞學士學位,1941年他又獲得文學碩士。二戰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戰後於1948年獲得博士學位,並進入大學教書。 阿西莫夫一生寫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為讀者展示了一個浩瀚龐大的宇宙畫卷。它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其時人類已遍布250萬顆行星,人口達到1000 ,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宇宙帝國。而這時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卻根據推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帝國行將崩潰,人類社會將進入一個長達30000年的黑暗時期,所有的文明都將盪然無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過建立基地的方法,則可以將人類文明的火種保留下來,並將黑暗時期縮短為1000年。於是,「物理學基地」和「心理學基地」相繼被建立,它們將完成保存並發展人類文明的艱巨任務……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其中前者本刊已在以前介紹過。此外阿西莫夫有關機器人的科幻還有長篇《鋼窟》和《裸日》等。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范和道德准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漂亮故事。本期要介紹的,就是阿西莫夫的長篇推理偵探科幻《鋼窟》。
除上述兩大系列之外,阿西莫夫還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科幻作品,比如描寫某文明星球數千年才出現一次星空的《黃昏》,描寫「平行世界」中外星人的《眾神自己》,以及他唯一涉及時間旅行的《永恆的末日》,……可謂不勝枚舉,不一而足。
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阿西莫夫不僅創作科幻小說,同時也寫作科普作品,他的科普作品同樣讓人百讀不厭。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後一位評論家所說:「他的作品愉悅了數百萬人,同時改變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
【主要作品】
《空中石子》(1950)《太空潮》(1952)《鋼穴》(1953)《終結》(1955) 《赤裸的太陽》(1956)《基地三部曲》(1964)《我,機器人》《機器人的其他故事》
《基地》系列: 《基地邊緣》(1982)《黎明世界的機器人》(1984)《機器人與銀河帝國》(1985)《基地與地球》(1986)《基地序曲》(1988)《復仇星》(1988)《轉交基地》 (1993)
「基地」、「機器人」等系列是艾西莫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這些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相互貫串起來,竟是一部俯仰兩萬年的長篇史詩!艾西莫夫特意將科幻場景巨幅拉大,在全銀河的背景下架構他獨有的科幻世界、藉由銀河帝國的興亡史來討論人性與政治、經濟、軍事等文明要素產生的互動影響。這種宏觀視野使他的作品處處閃動著關懷人類未來的筆觸,超越一般科幻作品的局限。
【部分著作內容簡介】
《基地系列三部曲:基地》:《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統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已經逐漸走向衰亡。這時候,只有心理史學的一代師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謝頓於是設法集團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然而,隨著帝國的逐漸衰微,基地被好戰的強鄰包圍。人類也面臨痛苦抉擇,向野蠻的勢力投隆,甘心受控制?還是不顧被摧毀的危險起而奮戰?
《基地系列三部曲:基地與地球》:《基地與地球》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銀河未來的命運決定於某人一念之間,這個就是葛蘭·崔維茲。他必須在第一基地,第二基地與蓋婭之間做出銀河未來由誰主導的決定:由第一基地創建的新帝國將會逞領銀河進入科技昌明的世紀;由第二基地指導的新帝國將能確保人類的永久和平;而以蓋婭為藍圖的蓋婭星系則會是個心靈共同體,所有人類將與萬物融合成一個良善的整體。崔維茲直覺地做出了選擇,但卻無法確定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他懷疑宇宙中還藏有更強大的操縱力量。崔維茲相信地球是解開所有謎團的關鍵,因為地球是人類的起源母星。奇怪的是,銀河中有關地球的資料全都神秘消失。決心查明真正的崔維茲,再次在險惡的群星間漂流,尋覓,究竟兩萬年前的地球隱藏著什麼秘密,崔維茲會改變他的決定嗎?
《基地系列三部曲:第二基地》:《第二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謎」一般的第二基地的存在成了眾矢之的,騾要鏟除它,而第一基地的移民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理由也必須找到它,但是它究竟在哪裡呢?這部故事就是各方人馬找尋第二基地的傳奇。騾傾全力尋找並鏟除第二基地,卻失敗了。隨後,基地人員也千方百計尋找第二基地,因為他們不願把建立新帝國的功業拱手讓人。誰也沒想到,尋找的線索竟維系在一位小女孩身上。十四歲的艾嘉蒂婭怕得要死,她究竟發現了有關第二基地的什麼秘密呢?
在我國出版物
《空中卵石》雙日出版社1950年
《我是機器人》高曼出版社1950年
《繁星若塵》雙日出版社1951年
《基地》高曼出版社1951年
☆《大衛·斯塔爾:太空奇兵》雙日出版社1952年
《基地與帝國》高曼出版社1952年
《太空洪流》雙日出版社1952年
《第二基地》高曼出版社1953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小行星上的海盜船》雙日出版社1953年
《鋼之洞》雙日出版社1954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金星之海》雙日出版社1954年
《火星人的方式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55年
《永恆的終結》雙日出版社
☆《幸運兒斯塔爾與水星的大恆星》雙日出版社1956年
《赤裸的太陽》雙日出版社1955年
☆《幸運兒斯塔爾與木星的衛星》雙日出版社1957年
《地球是個大屋子》雙日出版社1957年
☆《幸運斯塔爾與土星之環》雙日出版社1958年
《死亡交易者(死亡的呼吸)》艾文出版社1958年
《九個明天》雙日出版社1964年
《機器人的小憩》雙日出版社1966年
《神奇的旅程》豪頓·米弗林出版社1966年
《透過明鏡》新英語文庫出版社1967年
《阿西莫夫的神秘小說》雙日出版社1968年
《夜幕及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68年
☆《最棒的新東西》世界出版社1971年
《諸神》雙日出版社1972年
《阿西莫夫早期作品選》雙日出版社1972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精粹文集》斯菲爾出版社1973年
《你見過這些嗎?》NESRAA出版社1974年
《黑鰥夫的故事》雙日出版社1974年
☆《收購木星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5年
《天國的主人》沃克出版社1975年
《全美圖書會議上的謀殺》雙日出版社1976年
《優雅的品位》啟示出版社1976年
《活了二百歲的人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76年
☆《關鍵字眼與其他神秘故事》沃克出版社1977年
《黑鰥夫故事集》雙日出版社1980年
《完整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2年
《基地邊緣》雙日出版社1982年
《變幻之風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聯合俱樂部的神秘故事》雙日出版社1983年
☆《糊塗的機器人諾比》(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3年
《黎明的機器人》雙日出版社1983年
《黑鰥夫的盛宴》RH出版社1984年
☆《諾比與迷失的公主》(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諾比的其他秘密》(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5年
《明日之邊》雙日出版社1985年
《消失者與其他故事》雙日出版社1985年
《機器人與帝國》雙日出版社1985年
《多麼美好的一天》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皇後的項鏈》雙日出版社1985年
☆《諾比與人侵者》(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6年
《另一個阿西莫夫》雙日出版社1986年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神秘故事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精粹》雙日出版社1986年
《基地與地球》雙日出版社1986年
《機器人之夢》雙日出版社1986年
《神秘的旅程II:終極智囊》雙日出版社1987年
☆《諾比識惡棍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7年
《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另一個宇宙》雙日出版社1987年
《基地序曲》雙日出版社1988年
《阿扎瑞爾》雙日出版社1988年
☆《諾比赴地球記》(與珍尼特·阿西莫夫合著)紐約愛斯書社1988年
《復仇女神》雙日出版社1989年
《黑鰥夫的困惑》雙日出版社1990年
《夜幕》(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0年首版
《時代寵兒》(與羅伯特·西爾沃伯格合著)英國維克多·高蘭茲出版社1991年首版
《基地在前進》雙日出版社1993年
www.kuzishop.com 一生摯愛:文學與哲學
來看看我的網站
Ⅷ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基地》將拍劇版,原作曾獲得過哪些獎項
阿西莫夫的小說一直受到大家的歡迎,其中《基地》這本小說也是獲得了非常多優秀的文學獎項。同時這本小說也將拍攝劇場版,所以要喜歡這本小說的粉絲非常期待。小說的主要背景是科幻題材的,給許多天馬行空愛好外太空的影迷們一份很好的寄託。
對於這本小說拍攝電影粉絲們怎麼看?這部小說拍攝的導演曾經指導過,非常優秀的影視作品,所以對於這部影片粉絲們也是充滿信心。希望在選還有場景製作方面能夠下足功夫,將小說當中的情景更好的展現出來。
Ⅸ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說都能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奇幻因素,成為後來科幻小說的典範。大師之所以為大師,正因他一出手就能化腐朽為神奇。他的三大系列――機器人,帝國,基地――各有「奇趣」,即使現在我們已經十分熟悉他的作品,仍不能不佩服他當年的創意。
《基地》是「基地」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統治銀河系達一萬兩千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已經逐漸走向衰亡。這時候,只有心理史學的一代師哈里・謝頓預見未來銀河人民將會經歷一段長達三萬年,充滿無知,野蠻和戰爭的黑暗時期。謝頓於是設法集團帝國中最優秀的科學家,來到銀河邊緣的一個荒涼行星建立「基地」,期望它能成為未來世代人類的希望燈塔。
然而,隨著帝國的逐漸衰微,基地被好戰的強鄰包圍。人類也面臨痛苦抉擇,向野蠻的勢力投隆,甘心受控制?還是不顧被摧毀的危險起而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