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沙俄時期科幻小說

沙俄時期科幻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4-19 04:07:08

① 俄國宇航家齊奧爾夫斯基寫的一本什麼科幼小說

康斯坦丁齊奧爾夫斯基,著有科幻小說小說《在地球之外》
1918年出版,寫的正好是2017年的事哦

② 有沒有主角穿越到沙俄鬧十月革命的網路小說啊,急

崛起之第三帝國
書是講德國的,但是第一部分是俄國十月革命

③ 《契訶夫》的三大代表作是什麼

契訶夫的三大代表作是《帶小狗的女人》、《海鷗》、《帶閣樓的房子》。

一、《帶小狗的女人》是俄國小說家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1899年12月。小說以十分樸素感人的語言和形象,描繪了一對戀人——古羅夫和安娜,邂逅和相愛的情感歷程。

二、《海鷗》是俄羅斯作家安東尼·巴甫洛維奇·契訶夫創作於1896年的同名四幕話劇,故事的背景是沙俄統治時期的俄國,講述在一座庄園里,青年作家特里波列夫和想要成為演員的女青年妮娜的故事。

三、《帶閣樓的房子》描寫了一位年輕畫家「我」,偶然散步到沃爾恰尼諾夫庄園,走過一所帶閣樓的白房子,雕獅子的門口站著兩個姑娘,通過畫家與姐姐莉達的思想交鋒以及和妹妹任妮婭的愛情故事,揭露了沙俄社會對人的青春、才能、幸福的毀滅,諷刺了自由派地方自治會改良主義活動的於事無補。

小說創作風格

契訶夫創造了一種內容豐富深刻、形式短小精湛的一種獨特的短篇小說體裁。在這種短篇小說中,作家往往以普通人們的日常生活為題材,憑借巧妙的藝術手法對生活和人物的心理進行真實而又細致的描繪和概括,從中展示出重要的社會內容。

這種小說有強烈的抒情意味,抒發作者對現實生活里的丑惡一面的厭惡以及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但作家把他對自己筆下的生活和人物的褒貶以及作家內心的痛苦和愉悅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在作品的形象體系中,讓讀者自己從不同的人物形象中認知和體會作品的含義。

④ 《阿凡達》抄襲俄國小說,不會吧

你好 目前網上的消息是這樣的

俄羅斯《新報》的資深記者、聖彼得堡著名專欄作家迪米特里·比科夫一針見血地指出,好萊塢電影《阿凡達》與前蘇聯小說《正午世界》有諸多地方雷同:比如,小說《正午世界》中的外星人部落叫做「Nave」(納維),而影片《阿凡達》中則叫「Navi」(納美),如此相近不得不讓人產生「聯想」。再比如,二者的故事發生時間都是22世紀,發生地都在一個名叫「潘多拉」的遙遠星球。惟一不同的地方在於,小說中的「潘多拉」星球上生活著兩個不同的人種,而影片中的星球只有一個人種。迪米特里在專欄文章中直斥《阿凡達》是對前蘇聯科幻小說的「無恥剽竊」,同時也是對整個西方文明的損害。

我昨天去看了3D的阿凡達 俄國的小說我當然沒有看過 但是 根據這位記者的描述 我可以肯定的說 他一點不懂什麼是抄襲 什麼是剽竊 一條一條說 比如「潘多拉」 是希臘神話中的 很多地方都使用 再比如navi這個詞也是 描述科幻世界 尤其是外星星球的科幻故事 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雷同 這些簡單的雷同 根本不可能構成法律上所說的抄襲和剽竊 照他這么說 那抄襲的多了 七龍珠是不是抄襲西遊記呢?奧特曼是不是抄襲恐龍戰隊呢?顯然不是 簡單的一點點雷同 占整個作品的哪怕1%都不到 是不會被認定為抄襲的

現在俄羅斯電影產業很差 好萊塢文化充斥全球 俄羅斯人不爽是正常的 這記者也不懂法律 就是這樣

⑤ 我突發奇想,打算寫一篇關於蘇聯的科幻小說,求意見啊

是在蘇聯發生還是和蘇聯有牽連,什麼類型的。關於蘇聯最成功的科幻小說就是《1九84》(防和諧自己換成數字吧)此書隱喻蘇聯,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建議你看看「全頻段阻塞干擾」一部軍事題材科幻小說,情節比較敏感。分中、俄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情節一樣,只是故事發生的地點分別在中國和俄國。
另外建議你看看科幻世界辦的科幻寫作講堂,可以嘗試投稿,讓科幻世界的編輯給你一些意見。

⑥ 水陸兩棲人的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1884-1942)出生於沙俄時代閉塞的外省城市斯摩棱斯克。由於「在這外省城市的夢一般的偏僻閉塞中,使人的心靈惟一能有生氣的出路只有幻想」的緣故,他從小耽於幻想,是儒勒·凡爾納、威爾斯的科幻小說迷。他學習過法律、音樂,在十月革命後又多年從事兒童工作,和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孩子在一起更加激發了他的想像力。世間的事物往往是偶然蘊涵必然。他在童年時代由於幻想飛上天空,以孩童的幼稚從房上縱身跳入空中,其結果釀成了他在25歲時患病卧床不起的災難。

⑦ 有沒有講沙俄的那種重生之類的的小說。。。對沙俄比較感興趣

雙城記就很不錯的啊,比一定要看什麼亂七八糟的,經典的也有很多歷史事實

⑧ 三十年代有一位蘇聯科幻作家,後被稱為蘇聯科幻之父,他的名字是: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1884-1942)
是蘇聯的科幻小說大師。
他出生於沙俄時代閉塞的外省城市斯摩棱斯克。由於「在這外省城市的夢一般的偏僻閉塞中,使人的心靈惟一能有生氣的出路只有幻想」的緣故,他從小耽於幻想,是儒勒·凡爾納、威爾斯的科幻小說迷。他學習過法律、音樂,在十月革命後又多年從事兒童工作,和天真無邪、充滿幻想的孩子在一起更加激發了他的想像力。世間的事物往往是偶然蘊涵必然。他在童年時代由於幻想飛上天空,以孩童的幼稚從房上縱身跳入空中,其結果釀成了他在25歲時患病卧床不起的災難。
他整整三年被禁錮在床上,癱瘓威脅著他。他感到自己「只有一個沒有身體的腦袋還活著」。這一突然的災難帶給他異常的困難,也更激發他拼搏的毅力。他閱讀寫滿拉丁文的醫學和生物學書籍,翻閱各種刊物,病魔的肆虐倒更激活了他的想像力,最終使他走上了科幻作品創作之路。他從1925年發表長篇科幻小說《多爾教授的頭顱》開始至逝世,在短暫的15年時間里共創作了17部長篇科幻小說、幾十個中短篇科幻作品,還有一大批反映他所生活的時代——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札記,其成就之大是令人贊嘆的。
如果說儒勒·凡爾納的科幻作品更注重科學性(有的研究者稱作「硬科幻」),威爾斯的作品更注重社會性(有的研究者稱作「軟科幻」),那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小說則是兩者得兼。別利亞耶夫的科幻創作立足於堅實的科學基礎,從不憑空臆造。他明確表示「蘇聯科學幻想作品的社會作用也應該具有確切的科學基礎,如同其他科學技術領域一樣」。為此,他的《多爾教授的頭顱》所幻想的人的頭部移植,《水陸兩棲人》中談的人的完善,重返人的第二故鄉——海洋,《找回自己臉面的人》談的人的肌體的改造,當今的科學已經將其相當程度地變成了現實。他的《躍入蒼穹》(1933)、《太空飛船》(1935)、《盲目的飛行》、《康采星》(1939)正是基於前蘇聯宇宙航行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的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作品。這些作品隨著人類登上月球,並向火星和更廣袤的宇宙進軍而驗證了它們的科學性。
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在看過這些作品之後曾寫信給別利亞耶夫:「有一些人從事設想和計算,另一些人很好地證明了這些設計,而第三種人用小說的形式把它敘述出來。這些全部需要,全都可貴」。這是很有見地的,因為齊奧爾科夫斯基本人也是「第一流的科學幻想家」(別利亞耶夫語)。
別利亞耶夫科幻小說的更大魅力在於他在作品中所體現的深邃的哲理思考。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結合基礎上的(哲理本身的特點也在於此),是對人類歷史進程的認真反思。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讓你回味無窮。
《水陸兩棲人》中的伊赫江德爾何罪之有?他希求的不過是一個人起碼的自由,甚至是遠離塵囂,重返海洋,與海豚、魚類為友的自由。然而,惡勢力要把他作為聚斂珍寶的工具,達不到這一目的就將他置於死地。他只好永遠消逝在茫茫的海洋……《永生糧》、《找回自己臉面的人》也蘊涵著同樣的哲理。人類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決不能偏離正確的航道。解鈴還需系鈴人。命運就掌握在人類自身。在進入21世紀的時刻,人類更需要對這一重大問題認真思考。
縱觀別利亞耶夫的作品,無不具有情節生動,扣人心弦的藝術特點,不要說他的長篇,如《水陸兩棲人》、《多爾教授的頭顱》早有定評,連他的短篇《在深淵上》(已選入我國高校兒童文學作品選)、《雪人》等也都膾炙人口。任何讀者都會為他的奇拔的想像力、高超的藝術手筆所傾倒。這也是他的作品盛傳不衰的又一原因。
亞歷山大·別利亞耶夫的主要作品有:飛人阿里埃爾,霍伊蒂-托伊蒂,世界主宰,水陸兩棲人,陶威爾教授的頭顱,瓦格納教授的發明,躍入虛空。

⑨ 《海底兩萬里》人物介紹

一、尼摩船長

尼摩船長(Capitaine Nemo,又譯內摩船長、內莫船長)是小說里的主人公,在書中並未說明其國籍。他的真實身份在《神秘島》中才得以揭曉:其為印度的達卡(Dakkar)王子 。

尼摩是個有正義感的反抗英雄,他對民族壓迫和殖民主義極端痛恨,嚮往民主與自由。反抗失敗後的尼摩選擇了歸隱大海,他曾經對阿龍納斯說「海上極度太平。

海洋不屬於暴君。在海面上暴君們還能行使不公平的權利,他們可以在那裡戰斗廝殺,把陸地上的種種恐怖都帶到海面上來。


四、尼德·蘭

尼德·蘭(Ned Land,又譯內德·蘭德),加拿大魁北克人,約40歲,是一個野性十足的魚叉手,一個比較原始的人。他也會贊嘆極地的美,但對他來說更重要的是自由,是吃到地地道道的牛排、小牛肉、小酒館里的酒,是在陸地上自由地行走。

他精通野外生存,曾為大家在一個島上做了一頓豐盛的飯。他脾氣暴躁,受不了被監禁,也受不了在鸚鵡螺號上的與世孤立的生活,總是計劃逃脫。如果沒有他,教授和康塞爾最後不可能回到陸地上。

(9)沙俄時期科幻小說擴展閱讀: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創作背景

創作小說之初,凡爾納和出版商赫澤爾(Piere-Jules Hetzel)之間就書中的主人公鸚鵡螺號船長尼摩的特徵展開了一場爭論。赫澤爾認為該把尼摩描寫成為奴隸販賣交易的死敵,為他對某些海上船隻的無情攻擊提供清晰而理想的辯護。

但凡爾納卻希望尼摩是位波蘭人,他永不寬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國沙皇(他曾血腥鎮壓了一場波蘭人的起義)。不過赫澤爾擔心他引起外交上的分歧,使該書在有利可圖的俄國市場上遭禁。

最後,作者和出版商逐漸相互妥協了,他們認為尼摩的真正動機應當弄得模稜兩可才有吸引力,尼摩應當被大致定位為自由的擁護者和反壓迫的復仇者。在《神秘島》中,這才公布他是印度達卡王子。

熱點內容
艷武俠小說雕鵬記 發布:2025-02-05 00:30:16 瀏覽:728
網路小說作家張小花 發布:2025-02-04 23:51:55 瀏覽:124
玄幻武俠小說掌法 發布:2025-02-04 22:45:08 瀏覽:359
好看的修真小說完結推薦 發布:2025-02-04 21:13:07 瀏覽:665
煉丹師小說排行榜女頻逆世為凰 發布:2025-02-04 20:10:21 瀏覽:155
網游小說第一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19:50:27 瀏覽:997
台灣經典小說言情有 發布:2025-02-04 19:50:17 瀏覽:134
靈異女主強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04 19:30:19 瀏覽:658
高評分言情小說甜文 發布:2025-02-04 19:26:08 瀏覽:97
交換身體的都市小說 發布:2025-02-04 19:09:27 瀏覽: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