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香港科幻小說主角阿信

香港科幻小說主角阿信

發布時間: 2022-04-18 05:39:05

『壹』 阿信的故事電子書txt全集下載

阿信的故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阿信只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子,出生在一個小小的海濱城市,守著心中美麗的童話故事,默默地長大。
直到有一天,童話公主的心裡闖進一個人:阿木,故事的男主角,一個高大帥氣的男生。從此,阿信的故事變得不平凡。
(一)
高二那年,阿信與阿木成了同班同學。
上講台自我介紹完的阿木,在經過阿信身邊時差點摔了一跤。他那害羞的表情,讓阿信默默地記住了他。
開學後不久,阿信收到一封匿名情書,信中的那個他說會愛她一輩子!阿信紅著臉蛋,悄悄地把它鎖進抽屜。只是每次發作業本時,都會默默的留意是誰的筆跡
日子就在繁重的學習生活中一天一天地度過。
阿木與另外兩個男生並排坐在阿信的身後,他們風趣的言談,總是令到阿信忍俊不禁。然而每當阿信扭頭跟那兩個男生講話時,卻從來不看阿木一眼。漸漸的,這種刻意的逃避,讓阿信覺醒,她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阿木!
(二)
阿木的名字,開始頻繁地出現在阿信的日記里,盡管記錄的只是英語考試成績,阿信在班……
應該是你需要的吧

『貳』 殺道行者結局什麼意思是阿信和高太太死了活在夢的世界了嗎

結局:阿信獲得部分吸血鬼的傳承,以精神體存在,進去高太太夢境。

《殺道行者》是近年香港漫畫中少有的佳作,其優良的畫風、獨特的打鬥風格、別樹一幟的劇情鋪排,讓它在新一代的熱血港漫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華人青少年的心愛讀物。同時,也是主筆鄭健和的希望之作。

從2017年5月19日起,《殺道行者》將以條漫新形式正式登陸內地各大漫畫平台(騰訊動漫、有妖氣、布卡漫畫),為廣大漫迷提供多一部優秀的經典漫畫巨作。

阿信是本作主角。少年時在柬埔寨生活,因遭逢戰亂而家破人亡,其後受到殺道會收容,並在成長後,成為殺道會重要成員之一。但卻因殺道會內部產生變化,而變成被追殺的目標。擁有異能,已達第三度覺醒。

異能:

第二度覺醒的能力為「自療能力」,可以快速復原身體所受的傷害,以及衍生技巧「流光破殛」。

第三度覺醒為「黃金引擎」, 能調節身體機能使用極限超高速攻擊, 也能像引擎般調整攻擊為以力量為主。把速度提升到最極限更能衍生出「量子世界」。

「黃金引擎.速度模式」

「黃金引擎.力量模式」

「黃金引擎.極速模式.量子世界」

(2)香港科幻小說主角阿信擴展閱讀

《殺道行者》無論在劇情發展還是角色編排上都有大膽的突破。殺道行者的主角阿信有著很強的個人魅力。阿信不能算是正義,他為了復仇可以不惜犧牲一切。阿信是一個敢愛敢恨的人,他不似一般小說漫畫里的主角,過分強調自己的正義而忽略了人最本質的劣根性。

『叄』 《阿信的故事》原型主人公是

阿信的原型是日本著名的女商人和田加津。

《阿信》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間小說連續劇,共有297集,每集15分鍾,是NHK電視部開播30周年紀念電視劇。該劇於日本國內首播期間的平均收視率是52.6%,為日本史上收視最高日劇。

相關信息:

「阿信」當年轟動全台而感動人心,除拍攝精緻、劇情深刻真切、風景優美外,更重要的是,其時代背景、故事內容以及所傳遞的勵志、刻苦、勤勞等逐漸式微的美德,是與當時的觀眾個人生活歷程有所連結而產生共鳴的。

很多觀眾回當年與母親一起盯著電視上的阿信,隨著她一生坎坷的遭遇而跟著心情起伏,母親總是帶著濕潤的眼睛,訴她們當年也是這樣地苦過來的…。那是屬於她們的時代、她們的回憶。今天,可以將這份回憶,完整的還給母親。

『肆』 《阿信的故事》女主角是誰

《阿信的故事》女主角是阿信。

《阿信》是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83年4月4日至1984年3月31日播映的晨間小說連續劇,共有297集,每集15分鍾,是NHK電視部開播30周年紀念電視劇。該劇於日本國內首播期間的平均收視率是52.6%,為日本史上收視最高日劇。

相關信息:

而單集最高收視率是1983年11月12日(第186集)創下的62.9%(Video Research調查,關東地區)。該劇後來亦於全球63個國家或地區播放,當中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阿富汗、伊朗等地。另外還曾將第一部敘述阿信童年的故事拍成動畫電影,1984年3月17日於日本上映。

『伍』 電影香港拍攝的劇情是17個人搭小吧車過隧道穿越瞭然後全香港剩下17個人了接下來就死人了

那該是一出電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英語:The Midnight After)是一部由陳果執導的科幻電影,改篇自香港高登討論區上連載,由Mr. Pizza所著的同名小說。電影於2013年7月煞科,於2014年4月10日上映,由黃又南、文詠珊、任達華、徐天佑、惠英紅和林雪等演出。

影片於2014年2月入圍第64屆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是陳果繼《三更2之餃子》後第二部躋身柏林電影節的作品,於2014年2月7日在電影節上作全球首映。

電影亦成為第3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並設有兩場香港首映場次。

故事講述主角游梓池(阿池)於某天晚上和朋友「唱K」過後,於凌晨時份乘坐由九龍旺角前往新界大埔的紅色公共小巴(俗稱「紅van」)回家,該小巴經過獅子山隧道後,主角發現車廂外的所有汽車及人均消失,只剩下小巴本身及車廂內的17人(16名乘客和1名司機),彷佛進入了另外一個時空。故事發展出一連串的神秘事件,乘客開始一個繼一個地無故死亡,而隨著頭戴防毒面具的神秘人出現令故事謎團重重;阿池需要解開一切謎團,以期望可以重回原來的世界。

根據小說原著中所描述,小巴(紅van)上共有16位乘客及1名司機;在電影版中在角色上則有所改變,例如為角色加添名字等。

黃又南 飾 游梓池(阿池):故事中的男主角,26歲,與小說中第一身男主角同名。

文詠珊 飾 Yuki:與小說中女主角同名。

任達華 飾 發叔:對應小說中的「中年男子」。

惠英紅 飾 穆秀英(神婆英/英姐),原創角色。

林雪 飾 紅van 司機:對應小說中的「小巴司機」。

徐天佑 飾 阿信:眼鏡青年。(結合了小說中的「阿信」和「眼鏡青年」[11])。

李璨琛 飾 盲輝:對應小說中的「白粉男」。

卓韻芝 飾 Pat:對應小說中的「睇波女」,「睇波男」之妻。

李尚正 飾 Bobby:對應小說中的「睇波男」,「睇波女」之夫。

Jan Curious 飾 歐陽偉:對應小說中的「油頭毒捻」。

麥智鈞 飾 Lavina:對應小說中的「LV女」。

陳健朗 飾 白膠漿:對應小說中的「潮童一」。

顏卓靈 飾 周怡:主角游梓池的女朋友,沒有在小巴之上。

袁浩楊 飾 飛機昱:對應小說中的「潮童二」。

周沛燐 飾 中大四子之一

張馳 飾 中大四子之一

阮翰祥 飾 中大四子之一

施瑋延 飾 中大四子之一

周國賢 飾 防毒面具人

『陸』 阿信的故事原型主人公

女主角「阿信」的原型是日本八佰伴的創業史。
電視劇《阿信的故事》的主人公阿信是真有其人,她的原型是日本著名零售業連鎖店八百半的創始人和田カツ。1930年,「阿信」(真名叫和田カツ,下同)及其丈夫和田良平在日本靜岡縣熱海創立了第一間八百半商店,經過半個世紀的經營,八百半集團成為一個在全球15個國家、擁有超過400間店鋪的巨型零售業連鎖店王國。其鼎盛時期在我國的上海、香港等地亦有八百半的商店。隨著一部有血有肉的電視連續劇在中國的熱播,阿信的形象深入人心,國人對阿信和八百半都有了比較深刻印象。
1993年4月「阿信」去世,其子和田一夫成為整個八百半零售王國名義上和實際上的第一把手。和田一夫接掌「八百半丸」之後展開了大刀闊斧的擴張行動,通過高負債、廣分店、快速擴張的經營手法,令八百半迅速在全球15個國家擴張。1990年,八百半總部從日本本土移師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整個八百半集團由日本八百半和香港八佰伴兩家獨立的公司組成,日本八百半仍是核心企業。兩者是分別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這個一度咄咄逼人的零售業巨無霸卻在90年代末遭遇了滑鐵盧。在日本國內的經濟衰退和金融風暴雙重 打擊下,「阿信」一手創立的零售業王國八百半陷入空前的債務危機。1997年9月18日,八百半日本本部根據《會社更生法》申請破產;2001年,香港八佰伴也宣告清算;2002年,隨著靜岡地方裁判所宣布八百半的會社更新手續完成,「阿信」一手創立的八百半零售業王國正式宣布滅亡。雖然,「亡國之君」和田一夫以70多歲的高齡宣稱自己會東山再起,但秀輝相信機會甚微。以這位親手斷送八百半王國的「商業奇才」今天的高齡和今天全球經濟面臨的不景氣,和田一夫想恢復其母「阿信」創立的商業王國恐怕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八百半零售業王國的崩壞看似是偶然,但我看則是一個必然中的偶然。我們不難看出整個八百半乃至整個日本零售業經營的弱點所在,「八百半神話」的幻滅看似偶然,其實必然。
——家族式的壟斷經營方式難以適應全球化激烈競爭的需求。八百半的起家和電視劇里的田倉超市一樣,是從一家小本經營的店鋪開始,逐漸發展成小型的超市、大型的超市乃至日後的零售業王國。(電視劇里是阿信的丈夫死後才創立田倉超市的,但現實中則是「阿信」的父親田島半次郎創立八百半青果店,再由「阿信」夫婦一同創立第一家八百半商店的)整個八百半從一開始就是家族式經營的模式,這個模式從最初的熱海八百半商店一直延續到後來的八百半集團,整個集團內部的高位、決策層幾乎都是和田家的家族成員。這種幾乎完全建立在家族血緣基礎上的企業管理模式,很難適應現代商業社會的要求。決策效率低下、盲目投資、董事會變成家族會議一言堂、豪門家族成員之間的利益糾紛,都為日後八百半王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阿信」沒能在生前很好地解決家族式經營模式與八百半走向世界之間的矛盾,可說是「阿信」的一個敗筆。
——高負債、高風險的投資是八百半王國崩壞的主要原因。日本零售業界一直存在著負債較高的現象,這種企業高負債率經營,順勢時發展得很快,但風險也大得多。一旦遭遇宏觀經濟不景氣時,高負債企業的財務就顯得極為脆弱,稍有不慎就會萬劫不復。八百半在順景之時太過依賴負債融資的方式四處擴張,意圖建立「日不落」商業帝國。八百半為達到迅速擴張的目的,不惜發行了500億日元的可轉換債券進行融資。這項措施在經濟好景之時企業尚可維持一定得轉換和償還能力,一旦經濟出現不景氣,企業就很容易陷入財務危機。這500億日元的巨額融資,若投資得當企業還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問題就是家族式的決策造成了八百半大量的投資失誤,加上日本經濟不景氣和金融風暴的到來,八百半商業王國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絕境。
——經濟不景氣是八百半王國崩壞的催命符。如果說上述兩點原因尚欠一個「東風」,那90年代日本的經濟不景氣就是令這個商業王國覆滅的「東風」了。日本八佰伴依靠外部融資,負債率幾乎達到100%。自80年代末起,日本經濟就陷入低迷。不少企業為了自保紛紛採取裁員節流的方式降低經營成本,而八百半的決策層卻反其道而行之,通過加強外部融資實施高速擴張戰略,大肆舉債,四面出擊。大規模的投資,令企業經營戰線不斷拉長,結果造成投資過度,財務失控。和田家的八百半零售業王國僅僅經歷兩代就悲劇地滅亡了。

『柒』 阿信txt全集下載

阿信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阿信 第四章 科莉思藍寶石(下)
也許這是我死亡之前的唯一一個求助的念頭了,因為我全身逐漸的開始僵硬了。
對阿信的呼喚算是自己在生命之火熄滅前莫名其妙的呼喚出來的,並不是為了什麼求助,只是自己臨終的最後一句話。
斧頭已經貼著我的皮膚了,我只覺得這一刻冰涼,冰涼的,再有二分之一秒,我的腦袋一定會脫落下來。我清楚的知道,一切將會就這么結束,以我的死結束。
只希望阿信能幫我好好照顧小露,這個最後的念頭才閃出,我就感到了身體重重的從空中掉了下來,並不像我預想的那樣沒有知覺的離去,而是疼痛不已。我的腦袋似乎已經不在自己身上了,因為我完全感覺不到它的重量。
我死了,真的死了……
「如果你還賴在那裡的話,我就真的用腳踢死你。」
這是多麼熟悉的聲音,這是一個伴著我十幾年的聲音。我睜開自己的眼睛,發現自己還是在房間的客廳里,眼前還站立著一個男人望著自己。
真的是阿信,他正沖著自己微笑著,似乎一切都很輕松。
我還是不……

『捌』 誰有阿信的資料

阿信劇情簡介 日劇
《阿信》講述了日本著名的百貨連鎖企業八佰伴創始人艱苦的過程。她從最底層做起,歷盡艱辛,終於獲得了成功,正是千千萬萬個阿信,使日本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這個日本女人的故事,在國人心中埋下了個人奮鬥成才的種子。若干年後的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士,或多或少都受過「阿信精神」的鼓舞。
阿信,是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的主人公。這位中國以至整個亞洲婦孺皆知的傳奇式人物,其生活原型就是一夫的母親和田加津。和田加津是八佰伴的創始人,終其一生都是「八佰伴的靈魂人物」,與阿信一樣充滿傳奇色彩。1994年10月,母親「阿信」溘然仙逝。但作為一個傳奇、一種精神,她永遠活著。

和田一夫說

報效香港也就是報效中國。所謂報效中國,就是八佰伴為使中國富裕多作貢獻。中國富裕起來,也有益於整個世界。

我的上述想法發囪內心,情真意切。

1977年歲末。

瀕臨崩潰邊緣的巴西八佰伴,得日本的駿河銀行施以援手,有了一線生機。

臨危受命的和田一夫的四子和田光正,准備啟程前往巴西就任巴西八佰伴的總經理。

到了巴西後,光正得面對債主及重建八佰伴的全部困難。正在收拾行裝的光正,光潔的臉上也不免顯露出凝重的神色。

突然,70歲的老祖母和田加津把一隻小手提箱擺放在光正的行李旁,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說:「光正,奶奶和你一起去。」光正心裡雖然希望德高望重的老祖母前往助陣,可這畢竟不是短途。巴西山長水遠,祖母年事已高,萬一有些差池,就不得了了。

但無論孫兒怎麼勸阻,祖母只慈愛地微笑,一口咬定,要去巴西給孫兒及全體職員幫點忙。

無奈之下,光正只好找來了父親和田一夫。

和田一夫很為母親的舉動感動,他能理解母親的心情。這么個爛攤子,大弟尚己都難以堅持,現又負咎辭職。一切擔在20多歲的光正身上,確是個重擔子呀!

但念及母親年事已高,還是冒險不得呀。

和田一夫勸道:「母親你放心好啦,光正是個懂得收拾爛攤子的人,他會把巴西八佰伴重建起來的。」

但母親充耳不聞,好像沒有聽見一般。後來,和田一夫只得讓步,讓她去了巴酉。

和田加津在巴西,成為了八佰伴的靈魂。

她一到巴西的聖保羅市,先對孫子光正說:「雖然岡田大律師和許多人都在為巴西八佰伴盡力,但你可不能偷半分懶,你要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才是!」

她自己以七旬的高齡身體力行了這些原則,以熱情的態度和積極的努力,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那時,八佰伴仍處於困境之中,負債累累,與1300家債主正在談論著債務償還的問題。

和田加津毫無畏難情緒,她堅持要去親自拜訪債主。一她說:

「這是八佰伴精神!我們認真地對待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法。」

若不是光正堅決地勸阻她,不讓祖母過度疲勞,這1300家的債主,和田加津都會跑遍的。

光正只答應讓祖母幫忙做做一些談判沒有進展的債主的工作。

中國有句俗話,「薑是老的辣」。和田加津是經過大風大浪的人,她的溫婉和藹蘊含著神奇的力量。

八佰伴的一位大債主,因八佰伴租用了他的店面,在他最窘迫時,拖欠了他兩個月的租金。他大為不滿,動用法律手段,要收回店面。

後來,八佰伴採取了緩和矛盾的措施,還清了所欠的租金,但他卻死活不肯再出租店鋪給八佰伴了。

這位債主脾氣倔犟,態度惡劣,毫無商量的餘地。派去的人無不掃興而歸,說無法可想了。

和田加津平靜地對孫子說聲「我去試試」,便從從容容地去拜訪他。加津先給他賠罪,說:

「都怪我的人做得不對,令你生氣。請你大人雅量,原諒我們,讓我們繼續租用吧!」

七旬的和田加津誠懇地對他鞠躬道歉。債主卻漠然置之,根本不理會老太太說什麼。

和田加津不慍不惱,毫不介意,繼續以誠懇的態度懇求他,債主卻毫無反應。加津便平靜地返回住所。

第二天,和田加津照樣去拜訪他,情形照舊,毫無進展。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和田加津天天去拜訪他,用誠懇的態度要求債主收回法庭的控訴,繼續把店鋪租給八佰伴使用。

可一無所獲。

第七天,和田加津照例又來了,此番她還未開口說話,一直沉著臉的債主竟然面帶微笑開口了:

「老婆婆,你老人家一片誠心,使我硬不起心腸來了。好吧,我答應你,繼續跟八佰伴合作!」

和田加津充滿感激地深深欠身,向對方鞠了個90度的深躬!

一場誤會冰消雪釋了,大家重又像一家人一樣,言談歡洽。

事後,債主笑稱,是這個70歲的老太太不慌不忙、從容篤定的一片誠心感化了他,令他再也狠不下心來。

和田加津的堅強信念與頑強精神,如春雨潤物般,細密無聲地化解著困難與焦慮的情緒。在八佰伴遭遇危機時,替八佰伴解除了重大的圍困。

重建後的八佰伴,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回復了正常的經營,再次成為巴西的最大百貨企業集團。

和田一夫曾充滿感情地說過這樣一番話:一負債過億的巴西八佰伴,經過3年的長期艱難日子,終於還清全部欠債。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我那位70多歲的母親!新加坡八佰伴開張,遭遇到宗教方面的誤會,最後能圓滿解除誤會的,也是我母親。」

時光回溯到1974年9月,新加坡。

新加坡第一間八佰伴開張之前,公司對當地職員進行培訓教育,一夫的母親和田加津照例代表董事部到新加坡對當地職員作演講。

當時,一夫的父親和田良平已於一年前(即1973年)去世。教育職員的工作都落在了母親加津身上,她更加忙碌了。

但和田加津從不懈怠。每逢新店開張,她總是親自前往,不顧年老體衰,宣傳八佰伴的精神,教育新職工。

新加坡沒有「生長之家」教團的分會,因而在講解八佰伴精神時,就不如在巴西那麼容易取得當地人諒解。

新加坡絕大多數民眾是華人,餘下是印度人、馬來人等多民族共處,是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其宗教包括佛教、回教和基督教多種。

和田加津會長了解了此地的概況後,按原定計劃從容開講。

和田加津總是從「感謝雙親」這一點開始講起。她發現東南亞的青年人也和日本的青年一樣,沒有受過「感謝雙親」的教育。她的開場白總令他們睜大雙眼,屏息靜聽,似乎十分新鮮!

接下來講到的「為顧客服務」的公司精神,他們雖也是初次聽到,不過馬上就領會了。

一切按程序進行如儀,並無什麼反常之處。

可是,有一天,新加坡八佰伴的董事左納明突然對一夫母親說:

「今天不能再講『生長之家』與八佰伴精神啦!」

和田加津會長吃了一驚,忙問緣故。

左納明解釋說,接受培訓的職員中,有73名是回教徒,他們不願接受日本的宗教思想。

和田加津聽說後,馬上請回教職員派代表來溝通。

見到了回教職員的代表之後,和田加津和顏悅色地讓他們敞開思想,講述自己的心裡話。

代表不再拘束,他們向加津會長解釋說:「我們之所以有不滿,是因為回教徒只相信真主,不會接受你的日本神。如果一定讓我們信奉你的神,那麼我們只好辭職不幹了!」

氣氛頓時有些劍拔弩張。宗教信仰歷來是個神聖而富於原則性的問題,為教派異悻訴諸武力、造成流血戰爭的,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和田加津慈愛溫情的性格魅力再次顯現奇效。只見她溫和地笑笑,這一笑,頓時如春風化雨般舒緩了回教代表緊張的對立情緒。

接著,她用和順的話語,如淙淙清泉般洗卻了前來談判者的不安。

她語調舒緩地說:「我不是傳教者,八佰伴也不是宗教團體。只是,八佰伴的企業精神,是以幸福共享作為最終目的的。

「所以,我們才特定一個「生長之家』的思想為企業的宗旨。我們不會強迫他人的信仰,也不會批評其它宗教,請大家安心。」

代表的面部表情放鬆了:既是主張人類友善與幸福的,這是萬教合一的共通目的,何況它只是企業的宗旨,與真主的教義並不背悖。

和田加津又著重說明了八佰伴的理想,令回教職員明白八佰伴不是傳教企業。

培訓課程又得以順利進行。

一場風波化險為夷。

和田一夫對母親充滿了感激和欽佩。

和田一夫的母親和田加津,在亞洲是個聲名昭彰的傳奇式人物,她的影響之大,達到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程度。

這一切都因為一部名為《阿信》的日本電視連續劇。主人公阿信白手起家,歷盡艱難困苦,終憑耐心與愛心,創立了成功的人生,成為亞洲人心目中的傳奇式英雄。

和田加津就是阿信的生活原型。這位生活歷程及仁慈愛心與阿信極為相近的日本婦女,以她賣蔬菜起家的平凡起點,與八佰伴今日在世界上16個國家創立自己的百貨公司的輝煌成績,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樹立了極高的聲譽。

和田加津一夜紅遍中國和亞洲,成為活著的「阿信」。

大名鼎鼎、一手創立了八佰伴國際集團的現任總裁和田一夫,在中國反而子因母貴,要被稱為「阿信」之子,方才引人注目。

文學藝術的影響力、鼓動力可見一斑。

故而,和田一夫最初很難接受此一稱謂及這種影視明星般的待遇。

他不無苦惱地把它稱之為「誤解」。他說:

「不知什麼原因,《阿信》的真人被誤解成我母親和田加津。無論怎樣解釋,還是有不少人想一睹『阿信』真人的風采,對我母親頗為關心。

「我們訪華的整個過程中,由中央電視台三位攝影師隨時拍攝,由電視台播放。即使是該電視節目,也把我母親當成『阿信』真人。

「我們所到之處,都有很多人一直等著,想看一看『阿信』真人的風姿。我們對此誤解感到為難與尷尬。」

但誤解也好,尷尬也罷,1990年10月,和田一夫首次應中國政府邀請踏上中國的土地,八佰伴最高顧問和田加津作為訪華團顧問,在中國受到了極熱烈的歡迎。

被當作「阿信」真人的和田加津尤為引人注目。

80多歲的和田加津是抱病訪華,中方特意為她配備了針炙治療,令為人子的和田一夫感念不已。

更為感人的是,在參觀萬里長城時,四個警衛人員把八旬老人和田加津連人帶輪椅一起抬了上去!並專門把他們帶到了日本前總理田中角榮先生攀登過的地方。

和田加津感動得老淚縱橫!她一邊一迭聲地稱謝,一邊感慨萬分地說:「現在的日本人辦得到嗎?」

看得出,她對中國人的禮遇和熱情極為感念,終生難忘!

和田一夫畢竟是個精明的企業家,他雖然對此稱謂頗有微辭,但他顯然更了解這一「名人效應」是廣告和金錢都換不來的。

何況,被稱為「阿信」的母親,是他最親愛的媽媽,對他的一生影響至深!

1995年10月,和田一夫在日本大阪接受香港《信報》記者的獨家采訪時,便已巧妙地轉換了口風。

記者問:「《阿信》這部電視劇在亞洲很有名,聽說這是一部以你母親為原型的電視劇。當然八佰伴的成功與『阿信』的刻苦耐勞精神很有關系。除此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商業成功秘訣?」

和田一夫答:「正如你所講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很重要。吃苦耐勞的意思是:誠心誠意,誠實努力,這是一切事業成功的源泉,我也是一直這樣對我的職員講。這些都是我從被稱為『阿信』的母親那裡學來的。」

換言之,和田一夫已經認可了母親被稱為「阿信」這一事實。

母親「阿信」——和田加津,曾被和田一夫稱之為「八佰伴的靈魂人物」,對他的一生影響至深。

和田一夫說過:「父親的決斷力和母親的愛心,對我來說都是珍貴的遺產。」

母親為人熱情、善良、寬厚,從最早提議開辦水果蔬菜雜貨鋪開始,做了幾十年的小生意,她的為人,在熱海市極有口碑。

她講道德,為顧客著想,以工作為樂。她無論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只要一站到商店,總是滿面春風,服務熱情周到。

她反對牟取暴利,沒有過多的欲求,能在熱海市的老店鋪里做做生意,就已經很滿足了。

對於和田一夫來說,母親的達觀、開朗、善於接受新事物,也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而最令和田一夫受益終身,對母親感激不已的,是母親引領他找到了「生長之家」教團,使他從此有了人生的信仰和精神的寄託。

他把「生長之家」的信念,當成人生觀的全部,又把自己的人生觀當成了八佰伴的經營理念。

年輕時的和田一夫,接受激進思想,憤世嫉俗,對現實社會充滿了破壞欲。是母親深切地關懷著他,以一顆慈母之心,諄諄引導,把他引上了幸福的人生之路。

從此,他對世界充滿了感激和愛。激憤的情緒化為融融的愛心,生活在充滿陽光的明麗世界。

「生長之家」的觀念和思想對他影響至深。從每日晨起的「神想觀」清晨祈禱,記「光明日記」(只記好事的日記),到晚上臨睡前的晚祈禱,「生長之家」教義要求的活動貫穿他的每一日。

自他20歲得遇「生長之家」之後,這些活動一日不曾中斷,堅持至今已有40多年了。可以說,「生長之家」的教義貫穿了他的一生。

在他的思想上,每一個念頭,每一個決定,都力圖按「生長之家」教義所要求的去做,他敬愛父母,對人心懷善意,遭遇任何不順利的意外打擊,都不怨天尤人。

他把這個令自己心境開闊、深懷愛心、充滿積極進取精神的教義,結合到八佰伴的經營活動中,把它的思想當成八佰伴的企業精神,以之教育職工,常抓不懈,從而有了一個精良能幹、精神面貌全新的職工隊伍。

可以說,「生長之家」的教義,已經深入了和田一夫的靈魂,重鑄了一個對世界充滿愛心的企業家!

和田一夫常常念叨:我一生最有幸的事,是得遇「生長之家」。

「我能遇上『生長之家』,是托母親的福!」年過花甲、成就斐然的和田一夫,念念不忘母親的恩德。

1994年10月,和田加津在熱海的老家溘然長逝。

守護在病榻前的長子和田一夫淚流滿面,嚎啕失聲!

母親已經是87歲的高齡,早年的艱苦生活給她留下了病痛的隱患,她晚年疾病纏身,長久纏綿於病榻。雖然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和田一夫還是難以接受。

他不能想像有著那麼慈愛面容、性強堅強達觀的母親從此便撒手人寰,絕塵西去。

65歲的和田一夫仍然像少年時代一般,依恃著母親,視母親為永遠的精神守護神。

但其實,作為聲名赫赫、超越了國境的成功企業家的和田一夫,其高瞻遠矚的眼界與宏大的氣魄,無數次令世人折服,其能量與作為已遠遠超越了家喻戶曉的「阿信」母親。

彷彿就在昨天,和田一夫清晰地記得,當他在國內遇到困境,提出去巴西開店時,母親的那種驚訝神情。

母親不知道這是和田一夫冥思苦想後確定的海外戰略。她瞪大雙眼,那神情,好像兒子在發高燒、說胡話呢!

母親的神情,倒把鄭重其事的和田一夫逗樂了。

後來有了巴西分店,八佰伴走出了國界,和田一夫乘勝追擊,提出「開設環太平洋連鎖店」的設想,並說自己的目標是:

「決心實現成為世界模範企業的遠大理想。」

母親聞言,幾乎嚇呆了。

母親也是實業家,當然了解做生意的艱辛。她本分守業,只要在熱海做做生意就心滿意足了。

後來,和田一夫的理想一一實現了,他長袖善舞地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南美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開業經商。

母親不辭勞累地飛赴各地,為新職員講述八佰伴的精神與宗旨,進行就業前培訓。

其實,八佰伴的發展亦有母親的一份功勞。

若非母親在母子意見相異時,能對兒子持信任的態度,投下贊成的一票,和田一夫也不能如此無所顧忌地大展拳腳吧。

母親的開明、達觀使和田一夫有了堅強的後盾,沒有絲毫的後顧之憂。

母親相信事實。她已憑直覺斷定,兒子是個有遠大理想的帥才。自幼她所期待著的成大才的稟賦正在兒子身上一一發揮作用。那些她所不理解的事,只要不違背做人的原則和「生長之家」的教義,就讓兒子放手去干。

母親的深明大義,尤其突出表現在同意將八佰伴總部遷香港這一決定上。

將八佰伴的總部遷港,這個現在廣為人所稱道與嘆服的大膽舉措,在6年前曾引起了日本經濟界的一片嘩然,毀譽交加。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呀!

在別人看來,八佰伴已功成名就,只要平穩發展,便可坐收漁利,大可不必冒此風險。

而在和田加津心中,卻完全是另一番滋味。八佰伴與她血肉相連,八佰伴總部在熱海,於她來說,已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要遷移呢?

況且,一夫定居香港,遠離她身邊,也是她所不習慣的。這些年來,盡管兒子經常在各地飛來飛去,但他的家總在熱海呀!此一去,便不同了。

和田一夫把他的設想與遷港的種種優勢跟母親說了,母親異常信賴和田一夫的設想,為八佰伴的發展前景著想,80多歲的母親,果決地投了贊成票。

母親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和田一夫心裡很感動,他知道母親擔心與兒子天各一方的孤單寂寞,親熱地拉著母親的手說:

「香港到日本,不過4個小時的飛機,你就當我出門去了。我會常來常往的。」

辭別母親、離開日本赴香港的那天,母親眼含熱淚,一夫卻豪氣十足地說聲:「我去去就來!」便揮手而別。

不錯,對於自幼想當外交官的和田一夫來說,非凡的氣概早已令他將狹隘的國界視為烏有了。

他在回答美國《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說過這樣一番話:

「我以為世界就是我的家。因此從香港到美國,或者從美國赴英國,無論去哪兒,我總是對出發地點有一種『我去去就來』的外出感覺。」

他是一個以世界為家的,充滿了「去去就來」慷慨大氣的企業家。

但和田一夫明白,正是母親的博大、寬容、慈愛滋養了他這位以世界為家的兒子。

他理解母親為他作出的犧牲,他永遠感激母親給他的愛心與教益!

在他心中,母親不老,母親長在!

一位在亞洲深具影響的不平凡的女性,走完了她的一生。

「安息吧,母親!」她傑出的兒子默默祈禱,她的事業正在和田一夫的手中發揚光大!

『玖』 《阿信的故事》結局如何

《阿信的故事》結局:丈夫自殺後,最喜愛的兒子阿雄也永遠地離開了她;但是阿信在50歲時開始創業,最終在83歲時(1983年)擁有了田倉企業第十六家連鎖超市。

《阿信的故事》將一個大時代的悲歡離合濃縮在一個看似柔弱,卻又刻苦堅毅的女子身上;再加上三位飾演阿信的演員小林綾子(幼年-阿信)、乙羽信子(老年-阿信)與田中裕子(青少年-阿信)的演技。

將阿信出身低微,命運多舛,卻又屈服於命運與環境限制的奮斗歷程真實演出,使得阿信超越時空成為跨時代的女性典範,人人都被她的朴實、真情、和勇敢所感動。

播出信息

1985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首播該劇,播出版本為中國中央電視台譯制的普通話配音版,片名《阿信的故事》,片頭及片尾均保留使用日本原版,並無自行製作的主題曲及片尾曲。為阿信配音的大陸配音演員張桂蘭為此獲得飛天獎最佳配音獎。

該劇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時,幾乎達到萬人空巷的程度,收視率高達80%。2007年,湖南電視台重播該劇,播出的版本是台灣中視的國語配音版。

『拾』 有一天,我們被世界完美的馴服 ---by阿信

這句話出自阿信為九把刀的書《後青春期的詩》寫的推薦序,瑪莎也有寫。。。^_^

阿信寫的推薦序全文如下:

有一天,我們都會將會被世界完美地馴養。
好吧。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越來越常這樣說了呢?我跟世界變得越來越HX了。
以前看「槍與玫瑰」的MV,只要看到一頭亂發遮著臉的吉他手Slash,站上價值百萬的平台式鋼琴上solo,就會熱血沸騰地認定,搞搖滾樂團是我夢想的唯一歸宿。
然後,我搞了樂團,也唱過很多的歌,卻從沒有站到鋼琴上去用力地吼幾聲。
上通告的時候,我都不說太超過的話。有記者問我問題,我總是小心地作答。每次出片,一定規規矩矩地努力宣傳。有機會到頒獎典禮走紅地毯,我都按照主辦單位規定的路線走。 參加大型表演的晚會,結尾我一定會跟其他歌手站成一排,微笑揮手。
好吧,似乎算是不賴的人生啦。
但,總覺得有那麼一點不對勁。
其實,也許只要讓我站上一次平台鋼琴,對著這個HX的世界,吼一聲「趕羚羊之擺」就好了吧?
有很多很難說明的感覺啊!總之看完了這本小說,我知道你會懂啦。就算你不是什麼狗屁搖滾歌手,還是倒楣小說家,我想,我們的遭遇都差不多。
小說里,出現了一句很棒的話,那也是我們人生終將踏入的遙遠預言:
「有一天,我們都將會被世界完美地馴養。」
在那之前,我只想再為一生一次的青春期,惡狠狠地叛逆一次。然後在大樹下挖個洞,把那些最風最殺最甜最痛最愛最恨的回憶,都埋進去,等待老了的時候,再好好地回味一番。
好吧,再一次就好!

熱點內容
都市學校修真小說 發布:2025-02-05 04:26:06 瀏覽:913
關於計算機想控制人類的科幻小說 發布:2025-02-05 04:14:03 瀏覽:174
白鹿小說全文免費 發布:2025-02-05 03:56:26 瀏覽:287
武俠言情小說投稿去哪裡 發布:2025-02-05 03:39:44 瀏覽:718
武俠小說jj長小齒 發布:2025-02-05 03:39:41 瀏覽:784
都市有個精靈之心的小說 發布:2025-02-05 03:29:34 瀏覽:224
類似燦白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05 02:42:14 瀏覽:303
重生姐弟戀古代小說 發布:2025-02-05 02:00:36 瀏覽:928
文筆好劇情佳的高質量言情小說 發布:2025-02-05 01:25:03 瀏覽:748
都市小說創世中文網 發布:2025-02-05 01:10:33 瀏覽:916